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对大学生的启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记忆错觉 记忆源检测 启示
记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关记忆的研究也一直是心理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而记忆错觉作为记忆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究其原因,除了这是有关记忆研究越来越深入的必然趋势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它为研究记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正如在关于人脑的研究中,那些极端的脑疾病的研究常常能更好地揭示人脑的工作原理一样,作为人类记忆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忆错觉也能很好地帮助人们了解记忆的工作机制。
1.记忆错觉研究的时代背景——记忆研究取向的变化
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50、60年代,以艾宾浩斯为代表的记忆研究,多是以数量取向的模式进行的,即心理学家们倾向于将人的记忆系统看作一个信息储藏室,记忆信息从外界进入记忆系统,然后再被提取出来,研究中比较关注的是储藏室的容量,即人们究竟记住了多少,而不太关注人们究竟记住了什么。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记忆研究逐渐从数量取向转向了准确取向,开始更多地关注记忆对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程度,在记忆的准确取向的模式下,记忆被认为是解释、修饰、转化、整合过去经验的过程,人们会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图式将新的信息整合到记忆库中去,这种重构的过程有助于理解和创造,却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记忆的扭曲,使人产生记忆错觉。
2.记忆错觉的定义
根据Roediger的定义,记忆错觉就是人们对过去事件的报告与事实严重偏离的现象。杜建政认为,记忆错觉有以下几种类型。
2.1对从未发生(或出现)的事件(或项目)的错误回忆和再认
记忆灌输实验是个典型的例子,海曼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一些无中生有的很不平凡的童年往事灌输给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在之后的第一次访谈中,没有被试回忆起这一不平凡的事件,然而在间隔一定时间的第二次和第三次访谈中,分别有18%和25%的被试回忆说这件童年往事确实发生过。
2.2将不同客体或事件的特征或元素错误地结合,如错觉性结合、流畅错觉、信源混淆等
对于记忆中的错误结合,赖尼茨认为,可以解释为,我们获取的各种信息的特征并没有紧密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中,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自由漂浮,当来自不同单元的两个特征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导致错误再认。
2.3歪曲记忆信息,如对称性或一致性的增强等
例如,伍尔夫发现,视觉图形随着记忆保存时间的增加而变得更加规则和对称。
2.4记忆信息与实际输入信息处于不同的概括或抽象水平,如梗概抽取、补充细节、将输入信息替代为同类的另一样例
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存在,例如,我们阅读一段文字材料,在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我们回忆这段材料的时候,往往只记得材料的梗概,并会在材料中有意无意地添加一些原材料中并不存在的细节,以使这段材料更符合逻辑性,更加合理,前后一致。
2.5元记忆错误,如知晓感错觉等
元记忆是指人们对于自己记忆的认识 、监测和控制。具体而言,是指人对自己记忆系统的内容和功能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对记忆过程的监控。在元记忆的监测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给定问题的范畴和熟悉性而增加错误回答高信心的可能性。
3.关于记忆错觉原因的理论分析
巴特利特认为,回忆出现错误是理所当然的,回忆与初始事件完全符合反而是不正常的现象,当某一刺激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往往只知觉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的内容,而在事后的报告中其报告的内容却远远超出他们所知觉到的内容,这是因为,人们借助先前同类情景中的经验来弥补自己知觉上的空白,或者通过描述他认为“适合于”这一情景中的东西来弥补知觉上的空白。在很多情景中,人们都采用前一种方法来加工知觉材料,在很多情况下,也会采用后一种方式,但人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加工或者扭曲知觉材料。记忆错觉便由此产生。
1967年,奈瑟尔在其理论巨著《认知心理学》中重提巴特利特关于记忆是一个建构的过程的观点,他认为,信息并不能直接进入意识,也不能在事后的回忆中准确复现,而是人们在记忆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建构活动,在事后的回忆中记忆者意识到的也只是建构的产物。因此,存储信息不能复现,只能使用。这样的建构活动便会使人在记忆上产生错误。
关于记忆错觉理论和实验研究,后来又出现了诸如模糊痕迹理论、记忆归因理论、信源检测理论等,其中,信源检测理论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
20世纪70年代末,Johnson及其同事首创了记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记忆源检测。记忆源检测,即信源检测,是通过对记忆信息的评估和决策,来判断记忆、知识或信念来源的过程。记忆源检测理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记忆源检测的失败往往被认为是错误观念形成、证人证词可靠性降低和创作过程中无意识抄袭现象出现的原因。而且,它在记忆错觉研究领域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记忆错觉出现的原因。
3.1记忆源检测的理论基础
Johnson及其同事则认为,项目来源即记忆源并不像项目本身的各种信息一样,可以用抽象的符号进行表征,并存储于记忆中,人们也不可能通过直接提取符号来确定项目源,确定项目源是一个评估与决策的过程,人们往往是在评估了所激活的项目信息的各方面之后,通过决策过程来将该项目归入特定的源的,这个过程就是记忆源检测。
3.2记忆源检测的脆弱性、先验性和监控性
目前对记忆源检测研究较多的是复旦大学心理系的朱磊,她在进行了大量有关记忆源检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之后,总结出了记忆源检测的三大特征,即脆弱性、先验性和监控性。
3.2.1脆弱性
记忆源检测的脆弱性首先表现在,对于记忆源检测的测验表现,往往差于对于项目本身的记忆。对于字母或图片的再认实验表明,被试的再认成绩良好甚至优异时,源检测表现却平平。
记忆源检测的脆弱性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对于项目记忆,源检测更容易受到年龄和其他生理因素的影响。根据Johnson等人的理论,源检测是决策与评估的过程而非单纯的标识提取过程,那么该过程就要依赖于推理与决策等高级的认知能力,而儿童的高级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其记忆源检测必定受到某种程度的损伤,和儿童一样,由于老人的许多高级认知能力功能的退化也势必会影响其记忆源检测的能力。对于健忘症患者的研究也发现,许多人可以记得琐碎的事实,却无法记得这些事实的来源,也就是说,一些生理机能的障碍和失调也会影响人的记忆源检测能力。
3.2.2先验性
记忆源检测的先验性是指记忆源检测容易受到原有经验图式的影响。研究发现,人们总是倾向于依赖先前的原型或图式来进行记忆源检测,当两个来源的原型或其类别一致时,更容易产生归源错误。例如,教师总是倾向于把违纪行为归于不爱遵守纪律的成绩差的学生。
3.2.3监控性
这种特性是指,在多数情况下,对记忆源的检测和提取并不会自发地发生,而是要在外部的提示和监控下才会发生。
3.3记忆源检测的加工机制与记忆错觉
记忆源检测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Johnson和Raye认为,人们根据编码信息的类型和检测时所用的判断规则来区分记忆中的内部事物和外部事物,外部事物的编码表征具有丰富的知觉信息(感觉特征和属性)和背景信息(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而内部产生事件的编码则应当包含许多有关用于编码此事件的认识操作的信息。人们决定某些事件是否发生过时,就会对信息的这些差别进行判断。
对于判断过程,结合Johnson和Yonelinas的两种观点,可以总结为:源检测分为两种,一种是迅速而无目的性的启发式加工,这种加工反映项目的强度和熟悉度,并且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这种加工。另外一种加工方式就是较缓慢的、目的性也更强的系统式加工,这种加工是一种搜索的过程,依赖于支持信息的提取、注意发现联系和推理,用来提取有关学习事件的具体信息,因此人们通常可以意识到这种加工。例如,当人们想到某件事情,它使人产生熟悉感,人们就会倾向于进行快速判断,即采用启发式的加工模型,容易得出错误结论,认为它确实发生过,而系统式的判断过程会把其他的特征也考虑进来,然后判断该事件是否真的发生过,因此就不大可能出现错误。
事实上,即便经过系统式加工,源检测仍然可能出现错误,信息有多种来源:不同的通道(如听觉、视觉)、事件产生的时间、地点等,人们可能把来自一个记忆源的想法、图像、感觉归因于另一个记忆源,错误记忆就此产生。
4.记忆错觉理论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启示
从某种意义上讲,记忆错觉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然而在记忆研究的历史上,人们更多地研究正确反应,但类似记忆错觉这样的在人的记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错误”对人们的学习及工作也有很大的启示,尤其对于大学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4.1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对于大学生来说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之一,然而论文的抄袭现象也屡见不鲜,但并非所有的抄袭都是有意识发生的,有很多论文写作者反映,其实整篇论文都是自己写的,然而仍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抄袭,这就是无意识抄袭现象。模糊痕迹理论认为,源信息属于具体的字面表征,而个体记忆则更趋向于较不精确的要义表征。在论文写作中就表现为,人们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而获得相应的观点理念,而忽略对其来源的编码,直接作为自己的原创,在论文写作中便直接拿来使用。造成这种无意识抄袭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未自发地对自己获得的理念或产生的灵感进行归源,而错误地以为来自自己的就经验,为了尽量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在写作的过程中多思考、归源,弄清楚哪些观点是来自别人的,哪些是自己的灵感。
4.2如何抵制网络环境下不良信息的误导
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都处在无数信息编织成的无形网络之中,互联网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媒介,其影响之大更是不容忽视,然而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却是良莠不齐的,虽然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但仍然会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受到一些错误信息的误导。那么,该怎样尽可能地避免这样的事件呢?
记忆错觉的一个方面就是图式的影响,即记忆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就记忆的影响。很多情况下,人们所知道的事情,以及事情呈现的背景,决定了此信息能否被记忆,以及被如何记忆。例如,关于郭沫若,很多人想起的是“大诗人”“思想家”,中学中课本中也记载了不少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然而,若说起“故意失信”、“抛弃妻子”,谁又回想到郭沫若呢?事实上这些都是事实,也许是因为之前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件,也可能是知道这些事件,在记忆中却没有和郭沫若联系起来。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教科书给我们形成的定势,人们倾向于认为教科书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作品能收入教科书的作者的人品、人格也都是没有问题的,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也确实如此,但也并非全部如此,但在人们十几年依赖教科书的记忆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图式。而网络上各种各样的新闻、传言、评论往往真假难辨,我们更倾向于根据已有的图式、经验来进行判断,难免会受到误导,最好的方法是,当信息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不要着急下结论,也不要轻信有关该信息的相关评论,而是要详细地了解该信息的具体内容,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4.3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启示
英语学习已是大学生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阅读理解不但是日常学习的重要一环,也是考试中常遇到的题型,然而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无法区分相近的单词或者只记得某些单词的常用意思的现象。这些现象都可以用记忆错觉来解释。
无法区分相近的单词可以用记忆错觉中的关联效应来解释。关联效应是指如果句子和段落等与先前的学习材料在意义上相近,则人们会错以为它们曾出现过。当某一个单词出现在我们面前,如table,若文中有与之相关联的单词曾出现,如chair,我们会倾向于认为table也曾在文中出现过,从而在选项中出现错误。另一种现象是干扰和误导信息的影响,即呈现其他事件或信息会干扰人们对目标事件的影响。有时候这种干扰信息并不是认为呈现的,而是记忆中其他相关信息的影响。例如,felt这个单词,在初中的教材中,被解释为fell的过去分词形式,于是我们便形成了这样的记忆,它是一个动词,还是过去分词形式。于是在以后的阅读中当我们再遇到这个单词,就会不自觉的认为这就是feel的过去分词,而当它作为名词“毛毡”出现在文章中时,我们便会感到无措。
英语阅读中的这些现象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例如,做题时不要想当然地凭记忆来选择答案,而要到文中准确定位,来避免关联效应的影响。对于一些常见单词也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它只有常见的意思,而应全面的了解它的其他含意等。
5.结语
关于记忆错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记忆心理学家的重视,研究的理论成果也逐渐被运用到各个领域,如证人证词的可靠性研究、学术领域的无意识抄袭等。然而记忆错觉的研究中也遇到不少理论和实践上的困扰,如知觉错觉和记忆错觉的难以区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等,甚至有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如巴特利特的实验,在日后的研究中再现时遇到的与原研究结果不一致的情况等。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科学绝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了得书。每一项重大成就都会带来新的问题。任何一个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出现新的严重的困难。”然而,这些并不会阻止记忆错觉研究的向前发展,越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就会有越多的科学研究者投入到该研究的大军中来,而这些问题也必将在未来得到解答。
参考文献:
[1]杜建政.(2010).记忆研究的新取向[J]. 心理科学进展.2,127-132.
[2]耿海燕,钱栋.(2007).记忆的源检测研究及应用[J]. 北京大学学报.5,71-76.
[3]郭力平.(1997).记忆错觉[J]. 长沙电力学院科学社会学报.4,38-42.
[4]卢波,陈玉明.(2007).关联性记忆错觉研究的新进展[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4,118-122.
[论文摘要]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佩里的大学生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大学教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大学教师角色的转变,重视大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创造民主的学习环境,鼓励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
认知发展理论是大学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但是我国大学教学中对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关注较少,这不利于大学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哈佛大学的威廉·佩里(William G.Perry)是较早研究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家,他关于大学生认知发展的相关研究对我国大学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佩里的大学生认知发展理论
佩里(William G.Perry)在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他通过对哈佛大学学生发展的开放式研究,最终形成了自己关于大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他的理论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有所不同,他侧重于学生如何从普遍的二元性思维向相对主义思维的转变,以及在相对主义的世界里,如何发展承诺。他将学生的认知发展分成三种水平、九个阶段。
(一)水平一是二元性思维模式
二元性思维模式看待问题的方式是二元论的,即对与错、黑与白、好与坏等,不确定性是不被接受的。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又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基础二元性,学生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二元性的,教师作为权威主要是教授学生正确的答案,努力学习和服从将被奖励,而对权威进行质疑被认为是错误的,但是当大学生面对课堂和宿舍生活时,其认知发展遇到了不平衡,于是就向第二个阶段过渡,即多样性的前合理性;在这个阶段,学生仍然以二元性的观点看待世界,但是他们已经感觉到了多样性的存在,虽然这种转变是非常小的,但是学生基本上承认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第三个阶段是多样性思维的早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仍然认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但是他们已经意识到,在有些领域,权威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知识是未知的,需要进一步去发现。
(二)水平二是相对主义思维模式
在这种水平上,绝对的对与错的观点被改变,知识是不确定的,而且只有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才是有效的。这里又可分成三个阶段:第四个阶段即多样性的高级阶段,知识在普遍意义上是不确定的,每种观点都有同样的价值,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阶段的明显特征是挑战权威,判断对与错的标准缺失;第五个阶段是相对主义阶段,整个世界被看作是相对的,这种阶段超越了前一个阶段中认为“所有的观点具有同等的价值”,知识要以论据和支持观点为基础,根据具体的背景来定义,这个阶段,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发展推理能力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六个阶段是承诺预见,走出相对主义和不确定性的途径是做出承诺,承诺预见只是学生感觉到承诺的需要,但是还没有做出承诺,佩里认为承诺是一种成熟的决定,能够用相对主义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世界,并能在预见所有可能性的基础上做出的。
(三)水平三是承诺
承诺是一个涉及个体道德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佩里将承诺又分成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代表了发展和承诺的不同程度。第七个阶段体现为对自我的认可和同一性的建立;第八个阶段主要是对自我职业发展和风格的确认,如关于专业、职业、信仰、关系等的决策;第九个阶段是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建立起与自己个人目标相一致的生活方式和风格。
佩里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认知从阶段一到阶段九的发展并不是必然的,大学生的认知在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1)顺应时势。认知发展并不是直线的,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暂时的停止。(2)退却。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可能出现倒退,由高级阶段退却到早期阶段。(3)逃避。逃避有两种方式,一是用消极的方式对待责任,二是将自己封闭起来,但这种逃避不会长久地持续下去,学生会寻求不同的方法获得新的发展。
二、大学生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佩里的大学生认知发展理论向我们揭示了大学生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经历不同的阶段,其核心是从二元性思维向多元性、相对主义思维模式转变,最终目标是学生个人做出承诺。佩里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大学教学的变革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大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佩里的大学生认知发展理论中,大学生处于二元性思维模式时,教师是作为权威存在的,教师的权威是不被怀疑的,但是这种二元性的思维模式很快遇到了不平衡问题。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这种二元性思维模式必须向多元性、相对主义思维模式转变,这时教师的权威便受到挑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好地帮助学生从二元性思维模式向相对主义思维模式发展,其角色必须进行转变。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的那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在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并不利于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因此,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走向共同探究的师生关系成为必然。
1.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就提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以师生之间相互学习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反思性关系,“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探究学生所正在体验的一切。教师同意帮助学生理解所给建议的意义,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并与学生一起共同反思每个人所获得的心照不宣的理解”。师生之间的这种反思性关系决定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教师的地位和权威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逐渐确定的,正如洪堡所言,大学是一个学者的社团,从事一个不停的探究过程,“在高层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在低层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高层次,教师不是为学生而存在;教师和学生都有正当理由共同探求知识”。也正是在这种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整个教学过程“将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的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
2.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
民主、平等意味着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平等地交流与对话。在这种关系中,双方把对方看作是正在与“我”言说的人,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他的情感与理性、直觉与感觉、思想与行动都参加到“我”与“你”的对话中,师生之间通过交流与对话达到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之目的,“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在这个过程中,‘特权式’讨论已不再奏效”。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与学生的年龄不同、地位不同及成熟程度不同,但不能因此就否定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教师只有在课堂上与学生真正地进行了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才能给予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教学才能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课堂生活才能成为师生共在的生活”。
3.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基础上的,尊师是学生应有的态度,传统的教育只有尊师,而没有爱生,作为平等的主体教师也应该无条件地尊重和热爱自己的学生,这既是民主社会的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趋势。除了相互尊重,教师与学生之间还要相互理解。理解是人存在的一种基本方式和状态,只有通过理解,历史、文化的意义才能展现给我们,才能成为人类进行自我发现的方式,成为人关于自己的知识。相互理解体现的是师生之间的精神交往和情感交流,在理解中,教师与学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视界,实现了两个主体之间的“视界融合”,获得了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
(二)重视大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教学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创新精神等方面得到主动发展的过程。讲解传授的教学模式过于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那么这种讲解传授就变成了对学生的灌输和强制,教师成为专业权威和知识权威,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基于目前大学教学中学生“缺场”的情况,重视大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和体验是当前大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美国学者亚历山大·阿斯丁(Alexander Astin)认为,学生参与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投入的精力,学生参与各种教育体验越积极,他们的收益就越多,并能更好地完成学业。他还归纳了“参与”的五个特征:(1)参与是为了达到目标、完成任务的一种全身心的投入;(2)参与是一个持续的概念,不同的学生针对不同的任务所参与的程度是不一样的;(3)参与既有量的特征,也有质的特征;(4)学习和发展的程度与参与的量和质直接成正比;(5)任何实践或政策是否有效力与该实践或政策能否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密切相关。
查理斯·沙伯曼(charles E.Silberman)在其《开放课堂教学》中,依据师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决定权,将课堂教学模式分为放任自由型、照本宣科型、传统型、开放型四类,开放型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和教师都积极参与,这种参与性的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将教学看作是单一的教师“教”的过程,而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过程。大学教学不应像中小学那样关注一般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为其认知发展提供了可能与空间,参与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一是教学必须有学生的参与,离开学生的学教学是不完整的,或者说已经偏离了真正的教学;二是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是和自己一样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将学生当成容器和被动地客体进行塑造,学生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三是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不再是教学的“局外人”和“边缘人”,正因为此,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发挥作用,主动地参与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内化,完成自我的建构,从而使自己在知、情、意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重视大学生参与和体验的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并具有以下特点:
(三)创造民主的学习环境,鼓励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
在佩里的大学生认知发展理论中,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挑战教师的权威,是大学生由二元性思维模式向多样性、相对主义思维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大学生的认知发展有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而且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程度和水平是不一样的,认知发展的最高水平是承诺,承诺体现的是个人的生活方式和风格,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民主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职院 大学生 心理问题 解决思路
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在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各种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都给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面对着如此问题,我们对职院大学生心理问题做了如下研究:
一、新时期职院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很多种,它们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的不同而表现出来的不同,那么,我们主要对当前职院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
1.角色适应带来的心理问题
高职院校的学生也都是经过紧张的高考而进入学校的,那么,对于它们来说,来到高职院校就需要一个角色的转化,从一个高中生要转化为一个大学生的角色,同时还要接受学校档次带给他们的压力。首先,很多学生来到了大学校园,在面对着新鲜事物的同时,还需要他们面对较高的学费,这些对于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压力,同时,身边的同学们的高消费又给他们带来了无形的影响,使得他们心理上出现了失衡,自卑感油然而生。其次,经过艰难的高考却没有考入自己理想的高校,而是来到了高职院校,这对他们来说也是需要较强的心理接受能力的。
2.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问题
大学是一个小的社会,它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是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个环境。很多高中生升入大学,在适应大学校园生活的同时,人际关系逐渐成为了他们比较棘手的问题,当前的教育模式虽然在改革,但是,现在升入大学的很大一部分学生还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长大的,因此,他们的高中生活都是简单的学习,没有太多的人际交往。因此,人际交往就成为了学生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当前很多学生都比较自我、孤僻、缺乏安全感、缺乏宽容和理解等,因此,他们会在众多关系,比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中显得无所适从。
二、新时期职院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在新时期造成职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生自身的心智模式、学校的教育模式、社会的发展模式、家庭关系的影响等等。
1.学生自我心智的原因
大学时期的学生心智正是处在了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个人成长过程中心理矛盾较多的时期,也是他们走向心智成熟的重要时期。他们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生活和学习中的很多都发生了变化,也开始学着独立的面对生活了,比如,他们会面对寝室里微妙复杂的关系、学习方向的把握、未来就业的压力等等,因此,他们在面临这些选择和矛盾的时候,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焦虑以及困惑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他们的思维和心理。又因为不同的学生他们的认知、意识、性格等各个方面都不同,因此,他们的心理状态也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心智状态下的学生他们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是不一样的。
2.学校的原因
由于高职院校是参差稍低一点的学校,学生的素质也处在不高的状态,职院学生的学习方式、习惯等都欠缺科学性,最重要的是很多职院学生来到这里上学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兴趣,一般都是由于在高考中失利了,退而求其次才选择了高职院校,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了消极、萎靡、低沉、迷茫等心理状态。而职院的培养方向是技术型实用性人才,也就是面向社会就业来培养人才,这也使很多学生在心理上就产生了一种误区,认为自身的竞争优势会弱于本科生,从而对未来缺乏足够的信心,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失去了动力,缺乏了正确的学习态度,于是他们会在学习和就业之间纠结,产生抑郁或者焦虑等心理问题。
3.社会的大因素
任何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一个个体,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而生活,而社会发展带给大学生们广阔的舞台的同时,由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动以及激烈的竞争,给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都带来的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不可避免的腐败和不正的风气,也使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变发生方向的偏差,他们的鉴别能力和抵抗能力会随着心理承受能力的下降而下降,或者会出现学生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整天忧心忡忡,或者盲目跟从等。最重要的是,社会的巨大压力会使得学生放弃美好的未来,而游戏人生,没有真正的树立起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造成了职院大学生心理上的浮躁和空虚。
三、新时期职院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思路
面对着职院大学生心理上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争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1.加强学生自身的心理建设
要强化学生自身的心理建设就要从学生的自我意识入手,要把学生从心理上首先训练成坚强的人。首先,就是自我认识,学生要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之下,重新正确的认识自己,要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给予学生自我发展的自信心。其次,是自我体验,学生要把自己投身到自己很不愿意去接触或者反感的事情上去,比如说,有的学生很怕交流,那么,我们就要积极主动的去多接触一些人,并与他们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这样专项的训练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更正学生的心理状态。最后,自我调节,这一部分是要学生自我去完成的,学生在碰到事情的时候要学着向好的方向去想,要刻意的保持一种乐观的心理,这样会对学生的心理调节起到很积极的作用。
以上这三个方面都是学生自我心理建设的主要方面,正所谓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学生只有把这三个方面有机的整合到一起,才能够很好的把握自己的情绪。
2.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职院大学生的普遍心理问题,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预防和教育。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建设强有力的教师队伍从而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建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在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因此,职院必须建设一支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这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的同时,还可以组建一支心理问题治愈队伍,免费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防患于未然。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采用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来建立,专职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从而来从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相应的咨询工作。而兼职教师要选择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本身就很高的人员来担任,他们要具有较强的服务学生的意识,能够敏锐的发现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疏导,这一部分可以从校内的其他工作人员中选取。
3.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学生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的希望,因此,我们要注视他们发展的各个方面,那么,在职院学生的心理问题上,我们应该从根源开始防范,提早对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可以通过校报、板报、广播等方式来进行心理调节的技巧或者方法等,从而让学生能够学会去判断自己的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同时还要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在学习心理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心理品质,把所学到的东西内化到自身心理品质当中,达到一个内外兼修的效果。
总结:
新时期职院在培养大学生技能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这样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在这种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一定要为学生构筑起坚强的心理防护,让学生能够在社会上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参考文献
[1] 程明玲.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才智.2010(28)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实依据;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055-0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全面认识自我,认真分析当前环境形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未来从事的职业所做的方向性的计划安排及行动措施,以期实现良好的人职匹配,为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职业的确立发展、实现人生理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依据和理论研究综述两个层面入手,探讨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意义及与之相应的理论发展方向。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依据
(一)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直接驱动力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近几年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据麦可思公司在其“2009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7月月度报告中称,截至7月25日的数据显示,应届大学生的全职工作签约率为49.5%。预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逐年递增,受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明年的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市场不完善、高校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等等,但大学生普遍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根据智联招聘的《2009年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2009年毕业生中有56.7%的人没有职业规划。但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客观现实,更需要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化“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
(二)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能动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竞争实力,从而促其顺利就业并实现个人的成功。首先,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了解自我,并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进行合理定位,明确职业取向,避免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扎堆”现象。其次,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目标,主动开发潜能。再次,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实力,促进其顺利就业。最后,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坚定职业选择,避免随波逐流、频繁“跳槽”,实现职业的可持续终身发展。
(三)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推动力
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对大学生开展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增强大学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使其认识到自身素质与社会人才要求的差距,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合理安排大学生活,提早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校能够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充分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综合提升相统一,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实现高校教育目标。
(四)社会进步和职业的发展变化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深层原动力
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时期,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社会的进步也极大地加速了职业的发展变化,在知识经济和网络化时代的背景下许多新鲜职业应运而生,这就需要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充分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和现代职业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有发展前景的职业,在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推动经济的繁荣发展。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综述
20世纪90年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欧美传入我国,在我国企业界引起广泛关注。尔后,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及就业方式的变革,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逐渐凸现,我国学者才把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运用到高等教育中。就目前总体状况而言,虽然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较晚,但是发展很快,我国学者从对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研究、归纳、整理阶段,发展到开拓实践领域,把职业生涯规划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并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介绍与研究
我国学者对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大都停留在简单的介绍阶段。如《职业生涯理论述评》(李璧辉,2003)、《西方职业生涯理论发展脉络》(王本贤,2006)、《职业生涯理论的演进与启示》(李建设,沈阅,2006)等文章主要是介绍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发展状况,缺乏深入的辨析与研究。其中提到的具体理论有:帕森斯(Parsons)和威廉姆斯的特性――因素理论;金兹伯格(Ginsberg)与萨柏(Super)的职业发展理论;施恩(Schein)的内职业生涯与外职业生涯、职业锚理论;霍兰德(Holland)的人职匹配理论;Schneider的人组织匹配理论(即吸引-选择-磨合模型,ASA模型)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决策理论等。
(二)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应用研究
任何实践以理论为先导才不至于偏离方向。我国学者从多学科、领域、角度出发,研究了现有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实现了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指导体系。关于如何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
1.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研究》(郭蕾,2005)、《运用NPL理论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余彬,2007)、《论职业锚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林国建,2009)等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别分析自我效能感理论、NPL理论(即神经语言程序学理论)以及职业锚理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并论述了如何运用各自的理论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剖析自我,确定大学生的职业类型,采取有效的行动实现特定的职业发展目标。
2.管理学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知识管理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顾永东,2008)将知识管理理论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构建出了知识管理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应用的“灯笼”模型,使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要素和知识流程有机结合,并提出了使“灯笼”模型有效应用的具体措施。《当代营销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中的运用研究》(倪杰,2008)一文提出将SWOT分析、4P理论、精准营销理论运用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认知、环境分析和合理定位中,为高校很好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提供了借鉴。《木桶理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罗德明,2009)一文则阐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过程的核心环节―――知己、知彼和抉择,分析了木桶理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在于要善于扬己长避己短,善于分析职业环境中的“长短板”,并将“己”与“彼”有机整合,实现木桶盛水量的最大化,也即自身职业发展的最优化。
3.测评技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关于此方面研究的文献很少,仅《人才测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分析》(朱伟俊,2008)、《心理测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杨树亮、樊学峰,2009)等两篇文章提到要运用自陈量表式人格测验、职业兴趣与职业价值观测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评价中心技术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4.其他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系统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洪宗训、马新建)一文运用系统论方法,指出在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要坚持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开放性原则,通过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加强职业测评与职业咨询辅导,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等途径,促进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三、结束语
我国学者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总体上看,理论研究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第一,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学科视域上看,主要集中在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领域,学科视角不平衡,领域研究不够全面,大部分文章理论不够深刻。第二,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方法上看,对职业生涯规划本土化理论的研究零散,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相关的理论实践。第三,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上看,主要是对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简单介绍与研究,未能结合中国特色加以改进和创新,所以适应性不强。
严峻的就业形势、人才素质有待提升、高校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迫切需要大学生具有明确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我国学者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研究上,要拓宽领域、深入研究,要与实践相适合,用理论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步入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璧辉. 职业生涯理论述评[J].应用心理学,2003,(2):60-63.
[2]李建设,沈阅.职业生涯理论的演进与启示[J].企业管理,2006,(3):204-205.
[3]陈秀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探析[J].高教研究,2006,(12):36-37.
关键词: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4)02-0080-04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学生创业存在不少问题:人数过少,创业人数不到毕业生人数的1%;创业成功率过低,大学生创办的企业能长期坚持下去的很少。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家庭各个方面去共同努力,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学校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主战场,必须加强创业教育。笔者以美国大学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阐明创业教育的历史发展及现状,深入分析创业教育的特点,总结创业教育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创业教育工作实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路径。
一、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在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目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为典型的以培养创业者为导向,认为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能够创造工作岗位的企业为最终归宿的“人才说”;另一种是以百森商学院为代表的“素质说”,认为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者素质,特别是创业精神和创业的能力。[1]虽然两个美国创业教育的佼佼者创业教育的目的有所不同,但是通过对两所学校的分析我们能够归纳出一些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1. 课程设置强调整合性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以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为例,斯坦福全力把创业教育和文、理、工相互渗透,鼓励学生选修其他领域的课程。此外还渗透到基础课和综合课程中,在基础课上,注重拓宽基础性课程,减少专业课程,打破专业间人为的壁垒,把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为学生以后创业打下良好的理论根基。在综合课程上,大量开设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等综合性跨学科课程。体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院与业界良性互动”特点的专门创业课程,内容极为丰富,包含了创设一个公司的方方面面,如融资技巧、整合资源、招聘员工、企业规划、商业计划书、法律知识等一系列课程,同时允许不同院系的同学选修,开设综合性跨学科课程。[2]
总地来说,创业教育强调以创业为核心来设置课程,学习的内容涵盖了创业者从创建新企业到经营、管理建立的企业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除了在课堂上教授理论知识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这些都是创业者创业所必备的品质。可见创业教育课程的模式强调整合性的特征,突出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环境的实践能力和面对不确定性环境的应变能力。
2. 课外活动丰富多样
在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整个课程体系中,课外活动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根据梅伟惠在《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一书中提到的美国高校创业中心的主要活动有高校内部项目和外延拓展项目两大类,包括了创业计划大赛,实习以及研讨会、讲座、孵化器等15个小类[3]。现主要分析一下和我国高校比较贴近的三类活动:
第一类是创业计划大赛。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业计划大赛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美国经济的直接驱动力。而这些竞赛性质的创业活动能够很好地将市场的一些运行机制带到校园中,使得创业的精神能够更早地深入学生的心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拿斯坦福大学的“校园创业计划竞赛”来说,它是完全由学生发起和组织的,是一无所有的创业者就某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新服务向风险投资家游说以取得风险投资的可行性商业计划报告。它不是单纯的、个人的、集中在某一专业的学生竞赛,而是以实际技术为背景,跨学科的、优势互补的、团队之间的综合较量。通过比赛选拔有潜力的创业者,帮助这些有潜力的学生争取到广告商、投资商的支持,使学生的项目能够直接在“孵化器”里进行孵化。
第二类是企业孵化器。企业孵化器是学校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创业活动的一个平台,一般学校会在办公场地,设备以及创业的经验方面给出支持。现在美国有220多个企业孵化器和设备来培养新的企业,约有五分之一是由大学主办。其中在美国比较著名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的校园孵化器。一个是孵化器公司,完全致力于互联网相关的企业;另一个是伯克利企业孵化器,它接收不同类型的创业冒险活动。这两个组织使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当地的公司团体。
第三类是创业论坛。一些学校设立了创业论坛,如美国著名的百森商学院(Babson College)的“创立人之日”,为校内学生之间、学生与校外人员之间创业沙龙交流提供了方便。一些成功创业家参加论坛,与学生座谈交流,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学习他们的创业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
3. 师资队伍建设
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及创业实践体验。很多美国大学商学院的教授曾经有过创业的经历, 并担任过或现在仍然担任一些企业的外部董事, 这使得他们对创业领域的实践、发展趋势及创业教育社会需求变化有良好的洞察力。创业实践体验主要通过模仿进行,如让教师组成小组设计商店店面、寻找商店地点、给商店取名、判断销售目标,讨论预算、开发广告等等, 在创业活动中体验创业过程, 积累创业经验。二是注重吸收社会上一些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资深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工作。例如Intel公司的前任首席执行官、现任董事长1991年开始就担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兼职讲师, 每年秋季讲授1―2 门课程。[4]兼职教师的讲课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思维, 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具体模式介绍
从1947年至今,美国的创业教育经历近7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已经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在美国各个高校有着不同的创业形式,但是总结起来看有两种创业教育的组织模式:聚焦模式和全校性创业教育模式[5]。
1. 聚焦模式
聚焦模式指的是以创业学学科建设为目标的发展路径,在这种模式里,所有资源都由商学院或者是管理学院调配,所有的创业教育活动也只限于这些学院中开展,其目标是为了培养专业化的创业人才以及培养创业教育师资和研究者。
聚焦模式实际上是起源于哈佛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在1947年2月,迈尔斯教授在哈佛商学院开设第一门MBA课程“小企业管理”,可以说是开创了美国乃至世界高校的先河,同时可以说是开创了聚焦模式的先河。在哈佛大学,创业教育的三大原则是:一是创业教育的过程别强调团队合作和过程意识,使得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始终将团队的合作放在首位;二是通过创新型的文化使得学生们相信他们能够成为创业者,在哈佛,最为著名的就是“案例教学”,它在创业教育的案例中引入了各种类型和各种年龄段的创业者,使得学生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有一种认同感;三是通过教育使得学生们坚信创业的成功不仅要靠新颖的灵感,更需要踏实的付出,且同时要具有风险意识和警觉意识。
2. 全校性创业教育模式
全校性创业教育模式指的是以提升学生的创业素养和创业能力为本位的发展路径,主要采用全校性的创业教育模式,即创业课程和活动都针对全校的学生开展,这一发展理念将创业作为实践的工具,培养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为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做好多方面的准备。
全校性的创业教育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即磁石模式和辐射模式。磁石模式和辐射模式主要由教学活动在哪里展开来进行区别。磁石模式如MTI的斯隆管理学院,招来不同学院的学生,但是教学活动只在本院进行,辐射模式如康奈尔大学,教学活动则是分别在九个不同的学院里展开。表:三种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
1聚焦模式1磁石模式1辐射模式管理机构与职能1由隶属于商学院/管理学院的创业教育中心管理1由隶属于商学院/管理学院的创业教育中心管理1全校范围内成立创业教育委员会,由全体参与学院共同管理资源1商学院/管理学院负责1商学院/管理学院负责1全体参与学院分别负责师资1商学院/管理学院负责1商学院/管理学院负责1全体参与学院分别负责学生1只针对商学院/管理学院学生1针对全校学生1针对全校学生注:此表摘自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P97。
三、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对我校的启示
近20年来创业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创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观念上不够重视,开展范围狭小,创业教育环境不理想,理论研究严重不足,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不成熟,师资队伍经验不足,教学经验和创业实战经验都有欠缺等问题。
1. 更新创业教育的理念
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大学一毕业面临的选择就是就业、考研、出国,就业的观念是自己需要雇主,寻找一份工作,自己自主创业方面是被动的。现在我国的创业教育还是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不断破除传统的教育理念,在家长甚至一些教师等群体看来,大学毕业应该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创业在某种环境下被等同于找不到工作,等同于失业,现在最大的障碍是转变学生家长等群体对就业的观念的改变,让他们明白创业是最高层次的就业。同时努力使学生能够变被动的创业转为主动的创业,激发学生们的创业热情,不断提升学生们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总地来说,创业教育更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而不只是一种能力或技能;是一种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选择,而非就业培训、企业家速成。
2. 构建良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有了比较新的创业教育的理念,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来在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中提升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和理解。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上,要将创业理论的深度、实用性以及操作性结合起来,还要开设与创业紧密相关的工商、税务、法律、财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课程。在具体的课程体系实施中,首先要处理好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的,尽量将两者高度融合,特别是将创业教育贯穿到每个具体教学环节中,拓宽基础课程,加强通识教育的力度;其次注意增加综合性课程,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比如文、理、工之间有机结合的课程,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再次还要单独开设一部分创业教育的课程,要抓住独特点,不要面面俱到,侧重点分明,针对性强;最后学校还要多多开设选修课程,淡化学科界限,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性和渗透性,根据学校的特色,逐步建立起较完善的有自己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具有创业意识与潜质的学生提供全面而综合的课程,培养其创业素质。
3. 重视学生的创业实践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课堂教育为主,且内容陈旧。开展创业教育活动是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创业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和一定程度的技能培养是很不够的,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创业实践。积极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论坛等创业实践活动,使产生在大学生中的“好点子”、“新思想”、“好想法”真正付诸于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高校和政府能给予大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扶持,积极创办孵化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增值服务。
4. 加强学校创业文化氛围建设
创业教育的成功开展需要有良好的创业氛围和文化。它不仅指向学生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而且还需要使大学本身也成为创业型机构。美国高校在转变文化价值取向、鼓励大学教员创业以及保持与工商界的密切联系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我国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首先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倡导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商业潜能和传统的专业技能、学术研究能力具有同等的价值,鼓励学生创业。其次,高校鼓励大学教师将自身的学术技能和研究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市场化的商品,尤其要鼓励大学教员广泛参与创业活动,甚至创办新公司,将新产品和新程序商业化。再次,校友通过资助创业中心的建立、担任高校的兼职教师、参与创业计划大赛,如担任评委或者导师、提供教学案例和思路等途径有效支持创业教育的开展。[6]
5. 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校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决定大学生创业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目前专任的创业教育教师还比较缺失,当前创业教育的教师充其量只是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缺乏创业的亲身实践体验,讲起课来难免有一种纸上谈兵之感,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师资是课堂的关键,教师的学识、经历和经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对于我国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专职教师而言,不仅要增强他们对创业学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还要鼓励他们到企业当中深入实践,亲自了解企业的运作情况。[7]如斯坦福大学开设创业课程的教授往往通过参与创业企业的咨询服务、担任创业企业董事等方式,深刻理解创业,从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丰富课堂案例教学,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学校不定期地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并促进本校教师和这些兼职教师的沟通,从而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创业教育教师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梁士朋.美国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启示―以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为例 [J]. 医学教育探索,2006(6):493-497
[2]李萌. 美国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1:8-10
[3]梅伟惠.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100-111
[4]阎光才.斯坦福的硅谷与硅谷中的斯坦福[J].教育发展研究,2003(9):87-91
[5]陈 丹. 美国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