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外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外阅读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外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兴趣;语文阅读;方法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

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而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

一、重视兴趣,事半功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那么如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首先,指导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书籍。让他们带着兴趣去读,在读书中得到快乐。如:低年级学生大多数喜欢带图片的书籍,教师可推荐一些注音读物,阅读指导上突出“直观、趣味、具体”;中年级学生大多喜欢历史故事等读物,在阅读指导上突出“巧安排、勤指导、促提高”的特点。其次,在读之前,还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进行有奖答题,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如:学生读了《十万个为什么》后,开展一次读书竞答题,不仅激发了兴趣,而且使学生读有收获。

二、把握契机,适时推荐

当学生兴趣满满地到处找书读的时候,我们老师该做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做好学生的读物推荐员吧!大家知道,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既然是这样我们为什么不把握好时机,向学生推荐阅读效果更佳的书呢?例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可指导学生读《安徒生童话》,学了《王献之练字》就可指导学生看《中国古代勤学故事》丛书,教了《惊弓之鸟》,就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教了《少年闰土》,就推荐鲁迅《故乡》。。从课内精读学到的知识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得到复习、补充,加深认识和实际运用;课外阅读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和获得的广泛知识,又为搞好课堂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践证明,把课堂教学同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起来,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有效方法。

三、多样课型,指导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一般可以采用以下课堂类型:

(1)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2)读书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四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教给学生运用“意群注视法”,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

(3)读后叙述课。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内容,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叙述前提出要求,叙述后做好评定。

(4)交流评论课。这是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重要环节,也是兵教兵、兵学兵的重要环节。可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

(5)读书笔记辅导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四、保证时间,合理利用

古人云:“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只有利用一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在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享受到无尽的乐趣和快乐。著名文学诗人郁达夫年青时每天在阅览室就要看五个小时以上的书,为他在以后的文学创作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固定课外阅读的时间,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凡是课外阅读开展得比较出色的学校都把课外阅读列入课表,还有的小学将早自习、晚自习以及中午休息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课外书。这样,学生有了能够播种的“田地”,我们还担心没有收获吗?

五、开展活动,玩中受益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如果能让低年级学生参加高年级的这些读书活动,不光使低所级学生感受到阅读中能学到很多知识,增加生活乐趣,而且高段学生也完全起到了“标兵”作用。比如:我给六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并且让三年级小朋友来观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展开讲故事比赛、演讲、童话剧表演、知识竞赛、古诗擂台赛、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览、读书心得交流、读书征文、编选班刊等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使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日益浓厚。让孩子们玩的有滋有味且有意义。

此外朗诵会、故事会、文艺演出之类的大型活动,在一个学期中是不可能搞得很多的,因此,可以把精力主要放在指导学生开展经常性的课外阅读活动上。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指导他们认真阅读《少年报》,学着阅读《人民日报》、《教师报》,并组织他们出墙报,在黑板报上刊出“时事新闻”专栏。

六、利用资源 开拓视野

学校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是知识创新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大源泉。如果把知识宝库、知识源泉封闭起来,不能同现有的知识联系,不能为人所用,那知识是没有价值的。,所以,我们老师要做钥匙,打开宝库的钥匙,让学生满怀着兴趣和好奇心走进知识的宝库。让学生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他们在书的海洋中寻找到在课堂中所学不到的知识。由此可见,图书馆借阅流通、图书阅览都能给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互相受到启发并获得提高。

七、持之以恒 受益终生

课外阅读知识范文第2篇

要想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收到实效,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像对待课堂教学一样,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介入学生课外阅读的各个环节,用一套可供操作的方法来切实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怎样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一开始可以给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树立起榜样,让学生认识到读书对于成才的重要性;介绍身边一些学业有成的人的读书事迹,用活生生的实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课文教学之余,引导学生扩展开去,去阅读有关的书籍资料。这样做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而且能引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如教授《智取生辰纲》,要求学生去阅读《水浒传》;教授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要求学生去阅读《复活》等。教师还可以借助优秀影视剧对学生产生的强烈震撼与感染,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名著或类似的名家名篇。其实,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在师生交流中抓住契机,因势利导,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2.明确目标任务。将阅读量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甚至是每一周,让学生逐步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对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讲,阅读活动主要表现为兴趣化的阅读,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可能阅读的积极性很高,而对一些虽然有意义、有价值但不感兴趣的读物却不愿顾及。实际上,仅靠兴趣来维持的阅读是不能长久的,而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推荐的读物,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的;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学生不下一番苦工夫也是难以完成的。立足于学生实际,把目标任务分解、明确,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自制性,完成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的改变,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

3.扫除阅读障碍。很多经典作品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不易读懂,因此,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作品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赏析精彩章节,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4.指导具体读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在课外自己阅读,如浏览法、泛读法、略读法、精读法及慢读与速读等方法;教学生学会摘抄、剪裁、编写读书卡、编写阅读提纲等方法;指导学生去写读书笔记来积累知识,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5.做好时间分配。阅读是需要时间的,课外阅读的主要时间在课余、假期,但把所有的阅读任务都放到课外并不合适(课外阅读并非单指课余阅读,还有课本外阅读的含义)。自习课上学生进行默读,早读时用10~15分钟时间朗读,这都是应该得到允许的。总而言之,在完成教材任务的前提下,在课内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也是无可非议的。

6.组织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意志、进行课外阅读评价极其有效的方法。在班级中建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定期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信息交流;还可举行报告会、故事会、朗读比赛、知识竞赛、读书心得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拿到课堂上来,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收获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巩固和提升了课外阅读的成果。

7.检查落实是保证。语文教师应自觉地将学生的课外语文阅读列入自己的教学计划中,虽然不进行考试,但也要检查落实。中学生的学习需要有人赏识,需要有人激励,只有教师时时督促鼓励,才有可能让学生长期保持阅读的兴趣,才有可能使学生把阅读当做自己学习的需要,将它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检查落实的手段与方式因人而异,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教师又有能力驾驭的,就应该是好方法。

课外阅读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低年级;家长;兴趣;方法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表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是小学一二年级,即八岁左右进入自由阅读状态。可见,低年级是进行课外阅读的黄金时期。如果我们在低年级就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那么,课外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爱好,一种习惯,阅读的行为会伴随孩子一生。可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独立阅读的能力低,要引导他们进入课外阅读,并不容易,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密切配合。下面我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指导低年级学生进入课外阅读的几点尝试。

1.家校联系,做好课外阅读的准备。

1.1 家校沟通,提高认识。大多数家长认为,课外阅读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课外阅读是高年级学生的事情,有的家长甚至认为,看课外书是看闲书,不务正业。因此,只有让家长对课外阅读有正确认识,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力量,学生的课外阅读才可能顺畅、高效地进行。

我利用学校的家长会、家校联系平台,用各种成功的教育案例和教育家的理论研究,让家长们认识到,课外阅读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它更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1.2 教给方法,有效引导。一年级的孩子,大多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仅靠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因为,如果硬让他们进行独立阅读的话,一个故事,一本书看下来磕磕绊绊的,学生的受挫感会很大, 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必然大受打击。而能最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就是家长了。因为学生的课余时间,家长陪伴最多,在学生接触课外阅读的初期能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就会较快地进入课外阅读。因此,我建议家长根据学生的水平,选择合适的方法帮孩子一把。有的孩子识字量少,就需要家长多花一些时间为孩子讲故事,在孩子听故事的过程中,巩固生字,认识新的生字;有的孩子的识字量较大,可以让孩子独立阅读图文结合的书籍,家长有时间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共读,阅读一些纯文字的书籍。

1.3 根据需要,提供书籍。每个孩子阅读的“口味”是不同的,家长要根据自己的孩子的兴趣购买或借阅书籍。一切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对于刚进入课外阅读的孩子,吸引才是最重要的,家长不要用自己“有用”的眼光来强求孩子看他们不喜欢的图书。

2.激发兴趣,走进课外阅读

低年级学生对书籍的认识还不深,书籍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有趣的东西,也可能是一种负担,一个任务。因此,我利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对书籍产生积极的情感。

利用早读课,每天给学生讲一个故事。低年级的孩子最感兴趣的当然是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传说故事了,而经过老师精心挑选的故事更是妙趣横生。哪吒传奇故事、阿凡提、青蛙王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都成了我的“鱼饵”。学生的胃口被吊了起来,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书籍里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这时,让学生回家找找有没有这样有趣的图书,拿到学校里来,和老师分享一下。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借给老师,老师把自己的图书借给学生。然后,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借阅图书。有了兴趣的指引,再加上“书非借不能读也”,学生就慢慢进入了课外阅读了。

教师推荐书目和学生自选相结合。如果学生的课外读物都是自选的,那么教师难以掌握学生课外阅读的水平,如果都是教师推荐的书目又不能兼顾学生的爱好和个性化发展。所以我推荐了一部分书目,如《小猪变形记》、《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爷爷一定有办法》、《小猪唏哩呼噜》、《哪吒传奇故事》……同时鼓励学生去看书,找来更多好看的图书来推荐给老师。

在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上,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持续点燃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小小故事会”让学生绘声绘色地和同学们分享故事,“图书推荐会”上学生们纷纷把自己钟爱的图书介绍给大家、“我来续讲故事”,更是精彩纷呈,使我们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想象能力,“图书漂流会”把个人有限的图书资源流通起来,变少为多。

建立班级图书角,把自己的好书带到图书角,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在图书角里,我还设立了读书卡,里面是图书角里的图书名称,学生可以把自己的阅读体会,图书的内容,最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这也是老师了解学生阅读水平,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一个途径。

搭设激励平台。在班级的显眼位置,我设立了班级课外阅读之星的评选图。根据读书的数量,一个学期读六本书的学生授予“学士星”,读七本书的学生授予“硕士星”,读十本书的学生授予“博士星”,让学生拥有如游戏过关般的兴趣和热情。每学期举行一次读书周活动,在活动中,针对教师推荐的几本书进行答对有奖活动,奖品当然是学生喜爱的个性化的文具和好看的图书了。

3.指导方法,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有了家长的支持,有了兴趣的支撑,学生的课外阅读还要有方法的指导。

在阅读初期,我让学生给爸爸妈妈布置作业,让家长给孩子讲故事,内容由孩子选定,爸爸妈妈不能讨价还价(漫画书除外)。过一段时间,我让学生和家长比赛讲故事,鼓励把比赛的成绩报告老师,老师把它上墙公布。

叶圣陶说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可见,课外阅读的方法要从课内的阅读开始。我主要教给孩子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内容提炼法。看完一本书后,看谁能用最简短的语言把书本的内容说清楚。

第二,精彩情节说说看,把书中最精彩的情节说一说,也可以演一演。如让学生阅读《青蛙王子》这个故事,我让学生扮演青蛙王子和公主的角色,在角色的饰演过程中,体验到了阅读和参与的乐趣。

第三,质疑问难法。书中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哪些地方的情节不够合理,请你质疑问难。如引导学生读《狐狸列那的故事》这本书中的《列那狐偷鱼》故事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列那狐用什么方法偷鱼?它为什么能偷到鱼呢?

第四,批注法。在阅读课上,让学生学会找出好词好句,在有趣、有疑问、有体会的地方做批注。把这种习惯迁移到课外阅读上,如果是借阅的书籍,可以做读书笔记。

有了这几种方法的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会多一些的理解和感悟,更能把书本的内容内化和运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采用恰当的方法,持之以恒地进行课外阅读的引导,用书丰富孩子的世界,让孩子的“人生银行”里拥有一笔丰厚的“文化存款”。

课外阅读知识范文第4篇

一、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农村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效果不好,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条件,如没有阅读书籍等,但更为主要的是相当部分农村初中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

1.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阅读内容,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带有明显的兴趣性,他们喜欢那些带有插图的、故事情节生动的小说、神话,寓言等生动有趣的作品。在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中,老师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特点的阅读内容,帮助他们收集民间故事、民间谚语、俗语,并利用语文活动课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收集到的谚语、俗语与大家分享,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积极性提高了,班级逐渐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逐渐养成。

2.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利用各种学生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更好地激发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成语擂台赛等活动,还可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读书笔记、手抄报等作品,评出优秀,给予奖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

二、推荐有益读物

读书是一种享受,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当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快乐,就会更加积极地阅读,从而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学生都喜欢读书,但不知道读什么书和怎样去读书。所以,在农村学生的语文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老师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阅读内容,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重点。每学期开始,教师要利用给学生开具阅读读书目的机会,认真选择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在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我推荐给学生的阅读内容主要是与语文教学,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书籍,也兼顾到学生的休闲性的阅读内容。要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阅读资源,可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借阅,把现有的书籍利用起来。

三、加强阅读方法指导

语文阅读主要是阅读与语文教学有关的阅读内容。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也应该是尽量选择与教学有关的阅读内容,并不是什么书都可以拿来阅读的。在选择适合的阅读内容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效果。有的内容需要朗读,有的内容需要默读。有的内容需要精读,有的书则需要泛度。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要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阅读效果。对那些教学内容相关的、有一定知识性和思想性的阅读内容,要指导学生去精读,还应做好阅读笔记。对那些趣味性的阅读内容,指导学生作为消闲性的阅读就可以。对于那些长篇小说,指导学生选读有关的内容,没有必要去通篇细读。对于那些有深刻内容的散文、诗歌,可以指导学生定期朗读,通过多次朗读去领会文章和诗歌的意境。

课外阅读知识范文第5篇

一、 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由于大部分孩子没有阅读的习惯,成天做完作业就玩,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召开了家长会,在会上跟家长讲明课外阅读对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语文是一门注重积累的学科,除了课内的学习训练之外,还要通过课外的大量阅读,来丰富孩子的语文知识,积累词汇,培养语感……为以后的求之学之路打好基础。所以,在孩子完成了课内的学业后,家长一定要支持孩子多看书,要替孩子买一些书,并付出一定的精力,督促孩子读书。

其次,我在班上召开读书会,基本是一周一到两节课的时间,在读书会上举办一系列有关的活动。如“名人读书”“读书名言交流会”“我读书的故事”。

在“名人读书”活动中,孩子们搜集到许多古今中外名人认真读书的故事,

二、 内容的选择

小学中高年级的儿童应该读既经典又有趣的作品,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的书海中,哪些书才是适合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看的呢?笔者归结有如下几类:

1.文学类

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漂亮朋友》《红与黑》《巴黎圣母院》……都是经历时间、空间考验的文学世著,有着恒久的魅力,是值得学生反复阅读的作品。

现在比较受孩子欢迎的儿童文学,如杨红樱、秦文君、周锐、曹文轩等知名作家的作品,《女生日记》《男生日记》《男生贾里》《女生贾梅》《草房子》《皮皮鲁总动员》等,因为充满活力和美感,也是孩子们阅读的好材料。

2.历史类

读历史类的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读这一类书一举两得,既积累了自己的语文文化修养,又学到了历史知识,为以后学历史打下了基础。这一类的书如《世界上下五千年》《史记》《东周列国志》《资志通鉴》等。

3.百科类

读书应该像主席那样,有所专而又无所不读,在自己的爱好之余,看一些百科类的书,《十万个为什么》《小学生百科全书》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能为自己积累下丰富的知识。

明确了阅读内容,学生就可能通过各种途径来阅读。可以自已去新华书店买,当然条件所限,两三本即可,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协调,让学生能分开买不同的书,这样自己的看完了,可以和同学们交换,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学校的图书馆也是一个利用价值极高的资源,为了使孩子多读书,教师应定期(如一月一轮)带领学生到校图书馆借阅图书。

三、 长久激趣

通过以上的不懈努力,孩子们已经喜欢上了书,会读书,可是时间一长,肯定会有部分孩子懈怠,因为看书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需要孩子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定性不足的孩子来说,培养他们没事闲下来就看看书的习惯,需要教师的长期跟踪督促,以一系列的措施,长期调动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以达到阅读习惯培养的最好效果。

为了使孩子们对阅读毫不松懈,笔者专门准备了一本阅读记录本,每一页写一个学生的名字,那一页就专属于这位学生。每当一个学生看完一本书时,就到笔者处来登记在册,在学生的专属页,记下书的名字,阅读完成的日期。当然,并不是学生想登记什么便能登记上去的,在登记之前,必须先接受笔者的检查,笔者会提一些问题,如“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谁,在你眼中,他(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觉得这本书有趣吗?有趣在哪?”“看了这本书,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情节是什么?”等等。然后笔者视学生回答的情况,给予评价,回答得好的,说明书是认真看了,化为了自己内在的知识,值得表扬,然后登记;回答得不好的,说明书没有认真看,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的任务,或者只是逞能与同学比速度,应该教育,让他以后争取要有好的表现。这一办法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班上至少90%的学生都喜爱上看书,并坚持看书,有几位看书看得特别多的学生,一学期看了60多本课外书,最少的也看了有10多本。而且学生看书看得很认真,基本都能流利回答老师的提问,积累了词汇、潜移默化中学到了不少语言知识,强化了语感。

除了记录阅读的书目,笔者还不间断地在班中搞一些阅读强化的课外活动,如进行几次读书讨论会,让学生讨论“喜欢杨红樱还是喜欢秦文君?”“喜欢曹文轩还是喜欢郑渊洁?”“喜欢哈利•波特还是喜欢马小跳?”等,不仅强化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对作品、作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也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