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外汉语教学通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对外汉语;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17-02

教育部对对外汉语专业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要求对外汉语专业能够“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1]实际已经明确了对外汉语专业的定位,即培养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随着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活跃,中医药高校也开始开办对外汉语专业。中医药高校由于其培养与中医药相关人才的基本出发点,结合对外汉语基本定位要求,在专业定位上有了自己的特点。

一、教学型的类型定位

中医药高校开办对外汉语专业,主要是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的需要,培养既懂对外交流合作知识,又懂中医药基本知识的实用型高级人才。在类型定位上,只能考虑“教学型”定位,即把学生培养成“教学型”的人才。如在课程安排上,既要考虑安排好对外汉语专业需要的四类课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文学知识”、“教学法知识”,[2]也要安排体现中医药特色的课程,如“文化知识”部分增加“中医药文化”课程,“文学知识”增加“医古文”课程,仍然还在对外汉语专业的知识结构框架内,因而中医药院校对外汉语专业的类型定位应该定位在教学型。

二、本科教育为主的层次定位

中医药高校的对外汉语专业应坚持本科教育为主,重点发展留学生教育。

开办对外汉语专业的中医药高校,对外交流合作比较活跃,招收的留学生也以本科生为主。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往往委托综合性大学完成,中医、针灸等相关中医药学类课程采取双语教学完成。中医药高校开办对外汉语教学的出发点是独立完成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从高考生中招收本科生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是开办专业的主渠道,适度在校攻读中医学学位的本科层次留学生开展对外汉语教学(辅修专业),既可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修养,也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对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等有十分重要作用。

三、中医药与对外汉语融合的学科定位

在中医药高校调研开办对外汉语专业时,曾发现部分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基本相同,在对外汉语专业的“专业模块”中增加了“对外汉语教学通论”和“对外汉语教学法”两门课程。[3]讨论中,也有专家提出中医药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应该是汉语言文学基础课程、英语课程、专业课程(主要是教学通论和教学法)、中医药课程四大模块。汉语言文学与对外汉语作为两个不同的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从学科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就业的需要出发,而中医药高校应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要重新思考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定位,明确了中医药与对外汉语融合的学科定位。中医药院校开办对外汉语专业,坚持以汉语教学为主体,重点结合中医、针灸、中药等优势学科,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医药相关学科的结合,展示中医药院校开办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

四、具有中医药知识对外汉语高级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对外汉语专业所培养的是“对外汉语专门人才”或“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中医药院校开设对外汉语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创新思维的专业人才,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同时具有较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系统的中医药专业知识,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中外文化交往以及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有较全面了解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中医药院校开展对外汉语教学,不纯粹是语言教学,更应该与中医药文化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在跨文化交际中,把语言教学和中医药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汉语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药院校培养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就是培养跨文化交际的人才,是在国际间进行中医药文化交流的传播者。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素质和综合技能的培养方法、内容和途径才会有积极意义。

五、多渠道就业的服务方向定位

考虑到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本科教育部强调通才教育,我们应该拓宽视野不能把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简单定为对外汉语教师。中医药院校培养的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应该将服务方向定位为:国内外有关行政机构、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外交、外事、外贸、中外文化交流、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等需要兼具汉语和外语能力的工作。中医药院校开办对外汉语专业,重视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弘扬中医、针灸、中药等传统文化,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医药相关学科的结合,展示中医药院校开办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培养一群适应世界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学科定位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计划、课程的设置和学科的发展规划,新形势下探讨中医药院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定位问题,希望提出更加符合学校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原新梅,孙小兵.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曲阜: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12).

[3]张晓涛.对外汉语专业课程改革刍议[J].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 英文翻译 准确性 语素 义项

一、引言

施光亨先生(2002)在《对外汉语教学整体设计再思考及其他》中指出:词语翻译是外汉教材的一个大问题。如果“大米”和“米饭”都译作rice,就难免外国学生说“地里种着米饭”、“我吃了一碗大米”。

过去词汇表的研究,探讨过复现率、词汇量,词语的编排方式、义项的列举等问题,而这些讨论大都默认了现行的英文释词模式,如朱其智(1996)、胡洪(1999)、朴佳晖(2004)、简榕蓉(200 6)、李立新(2006)、梁社会(2006)等。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教材英译的准确性问题,如高书贵(1997),余心乐(2009)。

教材翻译存在的问题会降低教材的有效性。笔者调查了从1980年到2009年国内正式出版的32种对外汉语教材(其中1980-1989年6种,1990-1999年16种,2000-2009年10种),分析了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将结合翻译理论对如何改进提出浅见。

二、翻译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一)忽略了词义的整体性

汉语词义往往不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解释都不能“化整为零”。有比喻义、引申义的词如“骨肉”-“至亲”,“眉目”-“事情的进展”,成语、歇后语等熟语。

《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上册第11课:(1)绿色蔬菜对化肥、农药、及土地、资源、环境都有严格的要求。(2)在热烈的掌声中。生词表解释了“源”-source,“掌”-palm,却没有解释“资源”、“掌声”,学生仍可能无法理解课文中的“资源”和“掌声”。《中级汉语课本》第11课“香饽饽”:“tasty cake”(好吃的糕点)。它实际指“受欢迎、受重用的人或事物”。

《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第5课:“我们是国营商店,不讨价还价”。生词表解释了“讨:to demand;to ask for”,“价:price”,却并没给出“讨价还价”的意思-“bargain”。

笔者认为完整的词是作为优先解释的对象,构词能力较强的语素,可以附加单独的注解。如《中文汉语听说读写》第四课:电视:n, TV;电影:n, movie;电:n, electricity;视:vision;影:shadow。

(二)忽略上下文

在大部分教材中,“幸福”都译为“Happy”或“Happiness”,这就不难理解学生会说出“我一定要去上课,不然老师不幸福”(I have to go to class or our teacher will not be happy),句中应当译为“高兴”。

《现代汉语进修教程•语法篇》第4课:“要是你答应,你借的钱就不用还了。要是你不答应,就马上把钱还给我。”生词表:“答应answer”。“Answer”指回答,课文中的指“同意”应译作agree。

(三)忽略了词的多义性

赵金铭(2004)曾指出,一词多义是汉语中最普遍的现象,多义词的翻译一直是不少外汉教材编写者和学者早就注意到但始终没有处理好的问题。《中文听说读写》第11课:“我送你吧。”生词表已经将“送”解释为:v. to see off。第15课:“这是我送给你的生日礼物。”15课生词表没有给出“送”的翻译:to give (sb a present),而是把它当成已经学过的旧词,实际上两者的含义相差甚远。

(四)缺少语法说明

《新实用汉语课本》36课:“他来了”。“了”:v, to end up。课文中“了”在动词之后,表示某个行为的实现的虚词。而“to end up”指“竖着、死、结束、出现”,是实词。学生有可能按照解释,把“了”当作实义动词,造出“我了我的作业、我了这儿(I end up here.)”等错句。“了”:“added to a verb to signify the finishing of this act.It has no conceptional meaning itself thus must not be used alone and is often added to a verb”。

教材中“结婚”都被译为“marry”。“marry”是及物动词而汉语“结婚”是不及物动词。将两者对等翻译而不作语法说明,学生就可能造出“我结婚她”的病句。笔者认为英文注释应该对词语的语法特点简要说明,必要时给出使用的结构。如:结婚:v, marry ,untrasitional verb eg:A和B结婚。

(五)缺少附加色彩意义说明

词的概念意义可以区分不同事物,非概念意义可以区分近义词。从非概念意义上看,真正的同义词是不存在的。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26课将“妻子”解释为:n, wife。《中文听说读写》第10课将“太太”解释为:n. Mrs. wife.两个词的对译都有wife,而没有更多的说明。“太太”比“妻子”含有更多尊敬的意味,更多地用在正式场合。我们从来不说“那个小偷的太太”。因此最好注明词的附加色彩。妻子:n, wife;太太:n, Mrs,wife(respectful form)。

(六)缺少文化意义的说明

英汉词语的语义体系不完全对应。在汉英词典中查出某个汉语词的英文解释,再将这个英文解释作为词头查出它在英汉词典中的解释,就会发现词语对译时会有错位。以《汉英词典》(商务印书馆,1985)和《新英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中的对译词为例,不难发现A、B二组的中文词语同在对译中有偏差。

A组:山沟 mountain areasB组:mountain areas山区

衙门 government officegovernment office政府

掉包 changechange变,变化

纸钱 papermoneypapermoney纸币

祝寿 congratulate one’s birthdaycongratulate one’s birthday过生日

由于我国的地理特点,“山沟”隐含了“落后、偏僻”的文化意义,如果译为“mountain areas”隐含意义则荡然无存。“衙门”指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如今它已经成为一个历史词。翻译成“government office”显然是错误的,我们也不说“昨天在中国衙门的记者招待会上…”。

“掉包”意为偷偷地替换,即不光明正大地掉换,有明显的贬义。英文释义为stealthily substitute而不是简单的“换”;“纸钱”是给死人烧去的钱,而不是指“纸币”。汉语不说为三岁小孩“祝寿”。因此可以看出,文化因素是教材翻译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忽略的话,就可能造成留学生误解汉文化。

三、结语

英文解释与语境相脱离是对外汉语教材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这反映了教材编写者和译者间缺乏沟通、交流,明确词义是准确翻译的基础,只有编写者和译者加强交流,才能降低词语误译的比例。

对外汉语教材英译不但有汉译英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受篇幅所限,它不能做到词典那么详尽,但是应当提供重要的基本信息。它建立在汉英语言和文化的对比研究、汉英词汇语义的对比基础之上,结合词语具体语境,才能提高教材翻译的准确度,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语和理解汉文化。

参考文献:

[1]程美珍.汉语病句辨析九百例[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7.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刘.新实用汉语课本(New Practical Chinese Reader Textbook)[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5]赵金铭.跨越与会通论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与开发[J].语言文字应用,2004,(2).

[6]郭胜春.词语语素义在留学生词义获得中的作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4).

[7]高书贵.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生词与英文对译词的语义错位问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7,(6).

[8]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基础教材的编写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

[9]李如龙,何颖.试析对外汉语教材的词本位[J].海外华文教育,2005,(2).

[10]刘月华.关于中文教材课文的一些思考[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讨论集[C].北京: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2002.

[11]刘欣.《汉语会话301句》编译中的几个问题及修改建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1).

[12]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

[13]卜佳晖.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生词的处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1).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对外汉语 语音教学 语音偏误 教学对策

一、目前语音研究和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兴起较晚,因此现阶段汉外语音对比研究往往以汉日、汉韩等一些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语言居多,而对于印欧语系的对比较为缺乏。然而,在与外国留学生的交流当中,尤其是欧美留学生,或者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很难说出地道的汉语普通话。

那么,是何种或者说哪几种原因造成留学生出现“洋腔洋调”的发音呢?

是母语语音对汉语语音的干扰过大,还是汉语语调、语序等方面的影响更大呢?具体有何体现呢?这些疑问都待以后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二、留学生常见的语音偏误

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常见的语音偏误和发音难点有很多。比如:汉语拼音中用b-p,d-t,g-k表示塞音声母,留学生学习这些语音时,要注意送气与不送气的发音区别。发音难点特别是:平舌音Z、C、S,翘舌音zh、ch、sh,以及舌面前音j,q,x。要注意舌位的变化和位置。例如,发ang、eng、ing的时候,听起来像an、en、in;发an、en、ing的时候听起来又好像an、en、ing。发这两组音要注意鼻音的变化。此外,单个辅音声母也会引起相互混淆:如,x易误读为舌尖前音s的音,尤其卷舌音ch,这个翘舌音极易读错成介于zh和sh之间的另外一个含混不清的音,等等。

三、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要注意的几点教学对策

(一)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教师应该以操练为主,避免讲太多的语音法则和规律,以免增加留学生的记忆负担和畏难情绪。汉语语音教学主要包括五部分:(1)声母;(2)韵母;(3)声调;(4)变调;(5)儿化音和轻声。其中声母和韵母是基础,声调是重点,变调、儿化音和轻声是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最好不要花太多时间讲语音规则包括变调规则,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语音语调的操练上。这是因为:教师的示范和学习者的模仿极为重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以正确的语音理论为指导,带领学习者进行准确的发音练习,进行大量反复模仿练习,只要学生能正确地发音就可以了,至于为什么这么发音,如果学生不提教师不必解释,如果学生提问,则教师可以简单地解释这是因为语言习惯等,因为教学对象是留学生,他们学习的目的主要是能听说汉语,进行日常交流,只要学生能够正确发音,为以后说汉语打好基础,我们的目的就已经达到。

(二)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和方法以外,还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发音存在什么问题。比如:学生的发音偏误是声母不对还是韵母不对?是送气的发成不送气的还是不送气的发成了送气的?是前鼻音发成了后鼻音还是后鼻音发成了前鼻音?是开口呼发成了齐齿呼还是齐齿呼发成了开口呼?是合口呼发成了撮口呼还是撮口呼发成了合口呼?是舌尖音发成了舌面音还是舌面音发成舌尖音?是鼻音发成了边音还是边音发成了鼻音?是发音部位不准确或者错误还是发音方法不对。在纠音过程中,教师担当了“诊断”的角色。只有“诊断”正确,才能“对症下药”。

(三)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出现语音偏误,教师应该首先示范正确发音,如果学生发音还是有问题,则用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帮助学生通过反复操练纠正语音偏误。具体方法要视学生母语等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同是东南亚的留学生,越南籍的留学生掌握汉语声调一般要比印尼籍的留学生好一些,这主要是因为越南语的声调比汉语声调更接近(越南语有六个声调平声-第一声(阴平);玄声-第二声(阳平);问声、跌声-第三声(上);锐声、重声-第四声(去声)。普通话只有4个,汉语是声调语言,有四个声调:阴平(ˉ)、阳平(@)、上声(ˇ)、去声(A),它是汉语音节的一部分,关系到词的具体含义,印尼语没有声调,是非声调语言。在印尼语里,声音的高低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相比较而言,越南的学生母语起了正迁移作用,而印尼的学生母语起了负迁移作用。这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越南的学生汉语语音语调要好于印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越南的学生,教师可以找一些越南的声调,让学生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语音,而对于印尼的学生,由于印尼语本身是没有声调,因此我们只能通过教师示范发音,而当学生出现发音偏误时,教师可以借助一些道具,比如送气不送气可以借助小纸片或者蜡烛等。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原则就是对于学生来说是简单可行的。

四、结语

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一直难免出现留学生“洋腔洋调”的问题,造成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教学对策:以操练为主,同时应该做好对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归纳总结,最后要帮助留学生找到最简单可行的纠正语音偏误的方案,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发音问题。语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的教学中不断摸索才能进一步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日语 母语负迁移 偏误分析 汉语词汇

一、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其来源

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即把习得者作为主题研究,对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研究偏误产生的原因、形成轨迹、过程和规律,从而掌握第二语言习得规律。

学习者偏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语际迁移,即母语负迁移;语内迁移,也称语内干扰,即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其中母语负迁移在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下面我们就日本学生学习汉语时经常出现的典型偏误进行对比分析。

二、日本留学生由于母语负迁移而产生的常见偏误

汉语和日语中,虽然很多词汇在书写方式上会出现一定的同文现象(即书写方式相同),但是,在词语的语义、语法构成以及功能上却有很大的差别,日本学生往往会忽视两种语言中词语用法的异同,而下意识地沿用母语中的意义,进而出现了由于母语负迁移而造成的偏误。

例如,汉语和日语中的一些词无论写法还是词语意义,几乎都没有差别或只有很微小的差别,如:暧昧和曖昧,交际和交際,讲座和講座,公式和公式,家族和家族,推测和推測,影响和影響,自信和自信,完成和完成,感想和感想,生产和生産,成绩和成績,制度和制度,政党和政党等等。这些词语日本学生学习起来除了多注意汉语简化字的书写以外,在意义的理解和日常使用上基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另外,日语中的一些汉字词语,汉语里并没有。比如:残念、旅先、素直、障害、大卒、生徒、腕前、迷子、図体、断固、素敵、成程、鍋物……像这样的词语,在学生学习的时候不会产生干扰,所以在学习上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然而,在词语的结构功能方面,日本的学生也常会出现一些顽固性的规律性的错误,即由母语负迁移而导致的偏误。例如:

(一)述宾结构的偏误

(1)上个月,他毕业了他的高中。

(2)明天,我去车站送行朋友。

出现这种偏误是因为汉语中动宾结构的复合词以及具有不及物性质的复合词后面不能带宾语。这里例(1)中要表达的语义是从学校毕业,但是在日语中有“学校に卒業する”的用法,所以学生就下意识地直接改变动词和宾语的语序翻译成了“毕业了高中”。这类偏误是由于学生忽略了“毕业”“合格”等词语的不及物性,类似的词还有“面接に合格する”中的“合格する”。例(2)中的“見送る”在日语中是他动词,相当于汉语中的及物动词,但是“送行”在汉语中却是不及物动词。类似的偏误还有“见面他”“说话他”等等。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要在教授汉语时突出这类词语的不及物性,强调相同的意思在汉语和日语中的不同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则要对学生强调介词短语结构的使用,如“为……送行”“与……见面”“向……问好”等。另外,通常来说,日语中“に”后面接的动词都是自动词,相当于汉语中的不及物动词,如例1中的“卒業する”;日语“を”后面接的动词都是他动词,相当于汉语中的及物动词,如“見送る”。理解了汉语词汇的及物性和不及物性之后,以上的偏误就会大大减少。

(二)离合词的偏误

(3)这个暑假,我上课了两个月。

(4)我们每天三小时学习汉语。

这里“上课”“学习”都具有词的离合用法,而这种用法在日语中是没有的,类似的词语还有“洗澡、吃饭、看书”等等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词语,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很难把握。例(3)和例(4)都有离合动词与时量补语搭配的情况。“上了一个月的课”在日语中的正确表达是“授業を二カ月にする”,“学习两个小时的汉语”翻译成日语是“三時の中国語を勉強する”,学生的直接翻译产生了这样的偏误。调查显示,离合词的误用率在日本学生的汉语学习中一直居高不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和区分离合词,其次还要强调离合词在有宾语和时量补语的时候必须要离合,逐渐打破学生语言受母语负迁移影响的思维定势。

(5)博物馆里陈了列很多展品。

(6)现在的孩子都很喜欢享好受。

例(5)和例(6)的情况是不该离合而离合的错误使用,很多学生由于学习了前文所讲的词语的离合用法,因而产生了目的语的过度泛化,在不该离合的词语上使用了离合用法。一般来说,只有某些述宾结构的复合词才能拆开使用,而非述宾结构的复合词是不具有这一性质的。例(5)和例(6)就是把不能拆开使用的复合词分开使用,从而形成了语法错误。教学时要注意区分,避免学生由于过度泛化而夸大了词语的离合用法,从而导致不必要的偏误。

(三)述补结构的偏误

(7)她已经回去家里了

(8)老师进来教室之后就开始讲课。

这类偏误中,动词都是由一个单音节的动词和一个表示趋向的补语构成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由一个单音节的动词与一个趋向补语组成的复合词后面不能带表示处所的宾语。例(7)要表达的意义是“回家里去了”,在日语中表达为“家に帰る”。“帰る”就相当于汉语的“归”“回”,但是不带有趋向性,并没有“回来”的意义。例(8)中的“进来教室”在日语中应该表达为“教室に入る”,这里的“入る”就相当于汉语中的“入”,同样是不带有趋向性的动词。这类词在加上趋向补语之后就具有了不及物性,类似的偏误还有“上去火车”“回来中国”等等。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汉语词汇中述补结构词语的结构、意义及用法,对比两国语言词汇中的不同用法,从而减少此类偏误。

(四)日语词汇直接引入汉语的误用

(9)你收到她的手纸了吗?

(10)这次我真的断念了。

(11)这种野菜对身体非常好。

上述偏误都是日本学生把日语中的词汇直接引入到汉语中形成的。“手纸”在日语中的意思是书信的,“断念”在日语中是“死心”“放弃希望”的意思,“野菜”在日语中则是蔬菜的意思。这种直译母语的方法会导致句子意义的偏差或不通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强调词语意义及其范围,重点突出现代汉语与日语词汇的区别,杜绝日本学生从本国语言直接引用词汇的现象,才能避免此类偏误的产生。

三、日本学生学习汉语偏误分析的对策

学生在学习时由于母语的迁移而产生的错误还有很多,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典型的偏误,下面我们就这些典型谈论一下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和避免偏误的对策。

针对日本学生在学习汉语词汇时明显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我们在讲解词语的时候可以将两种语言中相近的词汇进行对照讲解并加以区分,如前文提到的汉语和日语中动词的及物性的区别,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从自己的母语中寻找等价词语,避免因两种语言中词的构成和词性等区别造成的等价词汇无法完全在意义或用法上对应而产生的语法上的偏误。另外,我们应该把汉语的词汇拆开讲解,重点强调词语的结构及意义,研究其来源及使用规律,在词语的使用上注重词语的搭配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词语的意义、成分以及用法。

众所周知,词汇在汉语学习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是汉语构词法中构词方式有很多,比如在汉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上就分为偏正式、述宾式、述补式、主谓式等多种结构,如果把这些构词方式及用法逐一向学生解释,恐怕不太实际。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在构词法的讲解中逐渐渗透句法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掌握词的用法,从而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单句、复句等语法讲解打下基础。这种词语导入式的学习不但能大大减少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的错误,还可以举一反三,让学生从明白一个词的意义用法到明白一类词的意义用法。比如说,学生在学习“打工”这一词语时,在学生了解了它的意义后,我们可以再举例说明“打扫”“打仗”等词语的意思,让学生充分了解词语的多种用法,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由于泛化而混淆的现象。

在针对日本学生学习汉语的众多教材中,很少有专门讲解汉语构词法的章节,对于汉语中的生词也只是简单的解释一下语境意义,而没有列举出其他的不同用法。这样不但让学生很难理解汉语词汇的意义,而且也为之后的语法教学增加了难度。由此,我们不妨设想,可以在学生学习了语音之后、学习语法之前,教授他们关于汉语词汇的构成及用法的章节,因为这种构词法导入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词汇的意义用法,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学生的语法知识。

例如在述宾结构中,我们应强调词语的不及物性,并与日语中的“サ変動詞”作区别比较,日语中的“サ変動詞”,例如“卒業”“会面”“合格”等都是及物动词,前面都可以接“に”,再加宾语。而汉语对应的“毕业”“见面”“合格”则都是具有不及物性的动词。理解了这样的区别,学生学习时就事半功倍。同样,在离合词的学习中,由于日语中也有同样的汉字词汇,但是这样的词例如“発音”“開会”“移民”在日语中是不能离合的,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首先要向学生介绍词的结构,让他们理解离合词的概念和用法。其次要在离合词当中加入时量补语,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最后,拿出之前学生做的错误例句,如“见面他”“送行朋友”等,让学生对比其中的区别,充分理解离合词的构成条件。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进行一定的文化层面的导入,日本学生与英美等其他非汉语文化圈的学生不同,日本是受汉文化熏陶的国家,在生活、文化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这对日本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有利条件。这就说明,针对不同国家的学生,我们教学的重点也要有所改变。

总而言之,不管是构词法的导入还是文化导入,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避免学生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然而,找出一种方便、高效的方法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续三义.日本人学习汉语时的语法错误[A],大东语学研究文集[C].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6.

[2]鲁宝元.日汉语言对比研究与对日汉语教学[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5.

[3]吴丽君.日本学生汉语习得偏误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韩语汉字词;《汉语会话30向》;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2-0079-03

韩国语词汇里面有固有词、汉字词、外来词和混合词,其中汉字词最多。韩文学会编著的《大字典》(1957年)里,164125个词汇中汉字词就有85527个,占52.11%。 因为汉字词在韩国被长时间使用,所以对于汉字词,韩国人并没有意识到它是外来词,仍然在广泛地使用着。

汉语是很久以前就被韩国人使用的广泛外国语,传入韩国的时间也很悠久,这是韩语中汉字词占有比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汉字传来的时间不能具体确定,可是通过中国跟韩国的交流历史可以推定。一般学者认为公元前2世纪已有汉字传到朝鲜半岛,后来通过韩国跟中国文化方面的紧密接触与交流,并且因汉字的借用,大量的汉字进入韩国语言。但是在韩国,随着韩语使用的演变,韩国的汉字词跟原汉字之间产生了变化。

本人在中国留学的时间比较长,刚开始学汉语的时候就发现,在韩语里有很多汉字词,后来的学习中进一步发现,大部分的汉字词跟原汉字形态、意思都一致。可是有的形态一样,但意思不一样; 有的形态不一样,意思却一样。这使我对学习汉语产生了更大的兴趣。随着两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两国学生都愿意学习对方的语言。对韩国人来说学汉语相比其他国家留学生更容易一些,即韩国留学生比没有接触过汉字的学生拥有更大的词汇基础。可是,韩语里边的汉字词在漫长的时间中产生了跟原语汉字不同的地方,如果不知道跟原语汉字的不同点,反倒会对学习汉语产生干扰。吕叔湘先生说:“‘迁移”有三种情况: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积极影响而起促进作用的,称为‘正迁移”或‘迁移”;反之,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消极影响而起干扰作用的,称为‘负迁移”或‘干扰”;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不发生任何影响的称为‘零迁移”。”这也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比如“先生”在《汉语辞典》解释为“对知识分子的称呼或者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可是,韩语里面的“先生”是“老师”的意思。所以,通过对汉字词和汉语的比较,了解在两种语言里存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对韩国留学生非常重要。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初级汉语教材里面的中韩汉字词,寻找良好的教学方法,尽量减少语言干扰现象的发生。

一、本文的分析对象和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是对韩语和汉语文字的形态和语义两个方面相互对照,分析韩汉字词的共同点和差异。

为了研究,本文以汉语初级口语教材《汉语会话301句》中的字词为例, 此教材是在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率最高的初级汉语口语教材,也是在韩国学汉语时补习班采用最多的教材。收集所有生词后,把名词、动词、形容词分类分析,因为在教材的生词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频率最高。

以中韩汉字词的形态和语义基准,可以分为同形同义、同形异义、异形同义。例如“生日”、“休息”其意义和汉语相同(同形同义);“汽车”在韩语里是“火车”的意思(同形异义);在韩语里没有“上班”这一意义的词汇,可是跟这个词汇意义对应的是“出勤”(异形同义)。

二、同形同义词

这一类型是中韩汉字词的语素和语素的排列顺序一样、意思也一样的词汇。这样的汉字词给学汉语的韩国学生带来很大的方便。

(一)名词

《汉语会话301句》里共收录词汇818个,其中名词有340个(41.5%),而跟汉字词对应的名词就有114个(33.5%)。例如:

①我打听一下儿,星期六大使馆办公不办公?(38课)

②我是美国人。(13课)

③我不去商店,我回家。(5课)

④她不是老师,她是学生。(4课)

⑤你的生日几月几号?(6课)

⑥她在银行工作。(7课)

⑦你什么时候去食堂?(8课)

⑧我住在留学生宿舍。(9课)

⑨你看看那件衣服。(12课)

⑩劳驾,我买一张票。(13课)

去动物园怎么样?(17课)

这次考试,成绩还可以。(26课)

气温在零下二十多度。(28课)

先去桂林吧,那儿的风景美极了。(31课)

我们把地图挂在墙上了。(37课)

(二)动词

《汉语会话301句》里收录的动词共有232个(28.3%),其中跟汉字词对应的汉语词汇32个(13.7%),属于同形同义动词的比率也很高。例如:

①我休息一下儿。(5课)

②哥哥结婚了。(7课)

③欢迎你去玩儿。(9课)

④你做做那课练习。(12课)

⑤感谢你们来接我。(18课)

⑥来,为我们的友谊干杯。(20课)

⑦明天晚上我们有个圣诞节晚会,你来参加好吗?(21课)

⑧哎呀!真不巧,我不能去。明天就考试了,晚上要复习。(22课)

⑨大夫让他马上检查身体。(24课)

⑩你得注意安全啊!(27课)

(三)形容词

《汉语会话301句》收录的形容词共有93个,占整个词汇的11.3%,比名词、动词少。例如:

①一点也不累,很顺利。(19课)

②我过得很愉快。(20课)

③我觉得很遗憾。(24课)

④祝你一路平安!(40课)

三、同形异义词

(一)名词

例如:

①你身体好吗?(2课)

韩语里“身体”是“人的身体”的意思。比如,韩语会说“你健康好吗?”

②他爱人也是大夫。(7课)

韩语里“爱人”的意思是“男朋友或者女朋友”。

③听说,饭店里可以换钱。(14课)

韩语里“饭店”是“一个小的中国餐厅”。

④你看杂技吗?(16课)

韩语里“杂技”是“杂的技术”的意思。(贬义词)

⑤在哪儿坐汽车?(10课)

韩语里“汽车”是“火车”的意思。

⑥祝你们更快地提高中文水平。(37课)

韩语里“水平”是“平衡”的意思。

⑦这是我们经理给您的信。(19课)

韩语里“经理”是“会计”、“财会”的意思。

⑧您好!四川先生。(19课)

韩语里“先生”是“老师”的意思。

⑨我想买点儿点心什么的。(35课)

韩语里“点心”是“午饭”的意思。

跟上述一样,汉语名词当中跟韩语汉字词的语素、语素的排列位置一样,但意思不一样的情况也有,所以,学习的时候要多加注意。

(二)动词

例如:

①你工作忙吗?(3课)

韩语里“工作”是“做东西”,“政治上的策略”(贬义词)的意思。

②认识你,很高兴。(4课)

韩语里“认识”是“对事物知道的意义正确的理解并且判别”的意思。

③买到票以后告诉我。(16课)

韩语里“告诉”是“打官司”时所用的词汇。

(三)形容词

例如:

①那种便宜。(11课)

使用东西或者利用时,“便利”的意思。

②别客气。(19课)

“侠气”的意思。

③东西很方便。(25课)

“按各个情况,容易利用的手段”的意思。

四、异形同义词

异形同义词是指语素和语素的排列位置不一样,可是意思一样。这些词汇给汉语学习带来混乱。

(一)名词

例如:

①她是我朋友。(4课)---->亲旧

②我去看电影。(8课)--->映画

③在哪儿坐汽车?(10课)--->自动车

④你没把牛奶放在冰箱里吧?(40课)--->牛乳

⑤售货员(11课)--->贩卖员

⑥星期天(6课)--->日曜日

⑦售票员(13课)--->卖票员

⑧这是新买的照相机(15课)--->写真机

⑨服务员(18课)-->从业员

⑩你打开窗户看看(26课)--->窗门

(二)动词

例如:

①快要毕业了。(18课)--->卒业

②我头疼、咳嗽,可能感冒了。(27课)--->感气

③你游泳游得好不好?(29课)--->水泳④他住院了,每天打两针,上午一针,下午一针。下星期可以出院了。--->入院,退院⑤我来向你告别。(36课)--->作别

⑥昨天我没上班,我去接朋友了。(40课)--->出勤

⑦老师让他马上回答问题。(24课)--->对答

⑧有几位老朋友好久不见了,趁出差的机会去看看你们。(36课)--->出张

(三)形容词

例如:

①我想不抽,可是觉得不舒服。(27课)--->便安

②你别着急,老师让我告诉你,以后给你补课。(35课)--->躁急

通过以上对初级汉语教材《汉语会话301句》分析,知道原汉字跟韩语汉字词的不同之处。限于时间和篇幅,本文只分析初级教材,中级、高级的教材里类似的例子应该更多。同形同意的词汇给学汉语的韩国学生带来方便,可是同形异义、异形同意的词汇带来很多干扰。学汉语的韩国留学生应该在这方面引起注意,以期更好的掌握汉语词汇。

[参考文献]

[1]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