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庭教育问题案例

家庭教育问题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教育问题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庭教育问题案例

家庭教育问题案例范文第1篇

1.父亲———放任型

从案例中,笔者以“爸爸在旁边从始至终没发过任何言论”来概括了父亲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可能已经影响了父子之间的感情,使得孩子过于亲近母亲,而忽视父亲的存在。由于家庭成员较多,父亲基本无从插入。又因觉得自己难得休息一天,所以常常推脱给母亲或奶奶。父亲的放任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是需要研究者和家长共同重视。

2.祖辈———溺爱型

隔代家庭的祖辈家长对孩子溺爱严重。表现为:凡是孩子要的,想法设法办到,甚至上天摘星星也行;一切包办代替;一切事都围着孩子转。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是和父辈的不同。案例中,虽试图阻止过,但孩子想要也就给了。祖辈并没有意识到这样溺爱孩子有什么不对,奶奶说过:“算了,就给他”、“对他好没什么不对啊”。

3.曾外婆———支持型

支持型具有健谈、赞赏、善解人意,容易和孩子打成一片等特点。曾外婆的人缘极佳,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人来找曾外婆聊天。从她的人缘和周围邻居的评价中,笔者确定她是一个爱干净、勤俭节约、健谈的老人家。

二、四代同堂幼儿家庭教育的问题

(一)家庭成员人数多,容易在教育方法上产生分歧,缺乏一致性

由于大部分时间是母亲单独抚养,父亲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又是漠不关心的状态,其他家庭成员文化水平有限,似乎无法提出科学的意见。这样,家庭成员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会产生不一致性是必然会发生。现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整个家庭中没有受到重视。父亲常说:“到妈妈那里去,走吧。”这种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现象导致孩子对父亲产生惧怕疏远或对立,亦使父亲的教育权在无形中失落。而爷爷奶奶的溺爱则促使孩子的性格会偏向任性。

(二)家长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认知偏离

“认知偏离”主要是家长对孩子的心理特点不了解。因此,对孩子的行为会产生认知偏离。普通家长都认为幼儿期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是贪玩、任性、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三个主要方面。相当多的家长把爱玩当成了贪玩,没能把孩子的天性放在首位,充分释放和利用孩子玩的天性来进行引导与培养。其实“游戏”是幼儿主要的活动方式,孩子通过游戏来获得最直接的认知经验,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三)成人不当的行为示范

我国家庭教育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家长教育意识浅薄。小孩好模仿,成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父亲母亲和东东在床上休息,母亲玩笑地说:“宝宝,去打爸爸。”东东嘴里边说着“打”边用力地敲打父亲,东东以此为乐。案例中,成人在生活中对“打”字反复强调,使得孩子学会“打”的发音。这样的一个字或动作是不是一个3岁幼儿该最先学会的字呢?

三、四代同堂幼儿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重视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家长教育,定期进行育儿培训

家长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其素质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家长素质是家庭教育中最强有力的教育因素,也是实施家庭教育中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为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必须在社区范围内推行家长教育培训活动,以全面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乡镇政府应该积极举办免费育儿讲座,鼓励每个家长参加。可利用幼儿园师资优势,给祖辈家长提供免费咨询和讲座。为此,其思想可传递于父母,帮助父母共同担负婴幼儿的教育问题,制定育儿方法以及内容。

家庭教育问题案例范文第2篇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下,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在“民工潮”的形成和发展中应运而生,且其规模还在扩大。据全国妇联的统计,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 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 多万。[1]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引发了诸多的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缺位,社会教育缺乏等“三缺”问题,解决这些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些年,社会各界主要从问题陈述,原因分析,策略提出的微观层面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很少有人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力量等方面对其进行宏观研究。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借助生命历程理论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2 生命历程理论概述

生命历程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的分析范式,发轫于20世纪初美国社会学中的芝加哥学派对美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移民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等的研究。生命历程主要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等宏观因素影响的年龄级角色和生命事件序列。如上学,结婚,生子就是一组生命事件序列。生命历程理论主要关注整个生命历程中年龄的社会意义,社会模式的代际传递,以及宏观事件和结构特征对个人生活史的影响。艾尔德将生命历程理论归纳为四个核心原理,分别是“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原理、“个人能动性”原理、“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和“生活的时间性”原理。[2]该理论侧重于考察剧烈的社会变迁对个人生活与发展的显著影响,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成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与个人力量互动的产物。

目前,生命历程理论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个案研究。很多学者认为个案研究所得的结论不具有“代表性”,因而影响研究成果的可靠性。但刘中一曾说:“我们虽然也承认个案考察确实在‘代表性’和‘普遍性’方面可能存在着实证主义者所说的某种欠缺, 但仔细记述和分析这些‘个案故事’,我们会发现很多情况下却更能够直指问题的核心和要害”。[3]

3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的解读

农村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外出打工半年以上,留在户籍所在地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其教育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制约,又有留守儿童身心发展不成熟的影响。本文以艾尔德归纳的生命历程理论的四个核心原理为基本理论支撑,通过对一个典型个案的分析,从宏观的角度解读“民工潮”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案例:

小张,男,17岁,贵州某村曾留守儿童,5岁时,父母去广州打工,将他留在家乡,由爷爷奶奶照管。在家里,爷爷奶奶十分溺爱他,总是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也很少打骂他,当和其他孩子吵架、打架时,他们也总是护着他。在学校里,他们班上有60人,超过半数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老师较少,并每天忙于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等事务,较少关注他们这些留守学生。小学六年级时,他和一些行为不端的学生混在一起,原本学习较好的他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开始逃课。上初中后,小张觉得父母虽然没读书不多,但通过打工仍能赚钱,又常听到村里的人说,现在许多大学生毕业也不好找工作,于是初二时,他毅然选择了辍学并外出打工。但几年之后,他意识到还是应该多读点书,可已经没有条件和心境读书了。

3.1 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原理

出生在哪一个年代,属于哪一个同龄群体,基本上就可把人与某种历史力量联系起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结合其生命事件序列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从时间来看,留守儿童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从空间来看,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生活在城乡二元结构中的农村,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教育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如在小张的案例中,在农村这个限定空间里,父母外出务工,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失当,学校教育主导性不强,社会教育良莠不齐,使其价值观、教育观发生改变,过早地放弃学业,外出打工。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应积极建立四位一体的、连续的教育网络,突出家庭教育,加强学校教育,净化社会教育,加大政府教育工作投入,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3.2 个体能动性原理

生命历程理论认为,人总是在一定社会建制之中有计划、有选择地推进自己的生命历程,人在社会中所做出的选择除了受到情景定义的影响之外,还要受到个人的经历和个人性格特征的影响。个体差异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产生出个体的行为表现,所以人的能动作用和自我选择过程对于理解生命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4]在小张的案例中,尽管外部环境对其发展不利,但他没有主动去改变目前的处境,而是顺其自然,过早地选择物质化的生活。

因此,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重视孩子的挫折教育,而不只是传授一些简单的生活知识和书本知识,要让孩子学会在逆境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变自己的现状和命运。

3.3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

事物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作为个体的人总是生活在由亲戚和朋友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每一代人注定要受到在别人的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生命事件的干扰。从生命历程理论的代际转换原理看,小张的父母进城打工,无意识中向他传递了“读书无用”的思想,使其认为父母读书不多,也能通过打工挣钱,并使他产生了“早打工,早致富”的思想。

(上接51页)

要减少父母外出务工给孩子造成的这种不良的代际传递,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应加强联系,采取相应措施,如农村中小学可以通过开设一些关于职业启蒙的课程,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初步的职业理想。

3.4生活的时间性原理

生活的时间性原理认为,个体生命事件的发生必定存在一个社会性标准时间,可以理解为事件发生的恰当时间,即在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是一个最佳时间的概念。假如生命历程的发展偏离了恰当的社会性时间,就有可能带来麻烦、困惑甚至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并受到社会的“惩罚和制裁”。[5]“民工潮”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性标准时间”产生了较严重的消极影响。正如案例中的小张在留守生活中出现了厌学、逃学、辍学的现象,进而弃学并过早地进城务工,在身心发展不成熟的年龄,极易受不良社会环境影响而误入歧途。当意识到这样的选择是错误的时候,已经错过了读书的恰当时间。

参考文献:

[1]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面临亲情缺失等问题[EB/OL].

gov. cn/jrzg/2008-02/27/ content_903341.htm:1.

[2][4]李强,邓建伟, 晓筝.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J]. 社会学研究,1999(6):1-18.

家庭教育问题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解Q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由来已久,曹锦清先生《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对陈家场村近百年来人口流迁的详尽分析,就已经对留守儿童进行了描述并未发展为社会问题。我国农民工群体科学素养普遍较低,因而只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就业流动性大,且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进城务工人员无法解决其家庭问题,其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尤其突出,而且长期存在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一、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的具体表现: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影响,但父母的辛勤劳作对孩子来说是双面的,可能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也可能会使儿童感觉读书无用从而辍学。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表现最突出的问题。留守儿童容易出现任性、自私、冷漠、内向的性格特点,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为“留守综合症”。这种症状长期发展下去对留守儿童非常不利。公安部公布数据:全国未成年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集中在农村且以留守儿童为主。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对留守儿童而言,父母离开农村到城市谋求发展,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代管监护人舍不得管,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学习。并且代管监护人大部分是文盲且教育观念落后,只重视儿童卷面成绩而忽视了留守儿童在智力和能力上的教育,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心理、安全教育的缺失和价值观的扭曲。

2.学校教育的失职

学校教育只注重学业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各级财政没有为留守儿童提供专项经费,缺少相关制度的支持,而且农村中小学师资尚缺乏,学校缺乏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最终引发社会问题。

3.留守儿童缺乏自我教育的能力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和发育的关键阶段,得不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缺乏有效监督,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很难形成。并且留守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弱势地位,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其旺盛,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诱惑,当面对可能的伤害与危险时,往往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容易发生各种危险事件。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1.政府自上而下,形成合力

吕绍清认为解决留守儿童的根本措施是结束留守,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在城市。未来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户籍及相关制度改革,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地方政府要积极创造就业岗位,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减少外出务工人员,更应该督促教育部门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2.家庭自内向外,全面监护

父母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家长要加强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与孩子多沟通,学会理解孩子正常发展过程中的合理需要,重视亲子之间的交流互动等。代监护人不能只关注留守儿童的衣食住行,更应该关注他们道德修养、价值观的培养;多与孩子、孩子父母、学校进行沟通。

3.学校由松到严,丰富监管形式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深入留守儿童家庭,掌握他们在学习、道德、心理等方面的情况。学校丰富教育活动类型和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当地留守儿童的现状,加强监管,提高留守儿童的生存能力。

4.社会提高认识,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层层把关、净化社会环境,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全社会要形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环境,积极推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5.儿童自我教育,增强自身素质

留守儿童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正确地认识各种问题,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学习、自我修养的能力,不断完善自我,及时改正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社会,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留守儿童出现、发展与解决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依靠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农村留守儿童自身五个方面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该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充分利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力量解决好这一问题,使他们成为国之栋梁。

参考文献:

[1]曹锦清.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12.

[2]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0(10):15-18,53.

[4]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2):29-32.

家庭教育问题案例范文第4篇

慢德育转化措施 一、案例背景

职业学校班主任的工作,往往从主要抓学习转变成随时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发展。在我国,职业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社会和家长的歧视,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都经过了层层筛选,很多家长才迫不得已让自己的孩子读职高,这些学生除了学习基础差,家庭关系的不和谐,他们的心理也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案例我对班级的一位学生进行了二年的跟踪观察。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

1.基本信息:李某,性别:女,年龄:16岁。

2.成长经历信息:家住余杭,从小父母离异,与父亲一起生活。

可塑性:学习成绩较好,特别是英语和语文,写一手漂亮的字,闲暇时喜欢写写散文诗。

心理特点:性格比较倔强,个性刚强,自尊心强,逆反心理也比较严重,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上没有竞争意识,比较懒惰,早自修上课经常迟到。

3.平时的表现:不随便向父母要钱,在家里比较听话懂事,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学习的兴趣总提不高。不乐意做的事,很容易表现出抵触情绪。组织能力不错,能协助老师组织学校里的活动。客观上要求上进,喜欢事业上有成就的人。

4.家长的期望:提高学习成绩,提高自信心,改善情绪低落现象。

三、学困的成因

1.家庭教育环境

从小知道自己的父母离异,与父亲一起生活,父亲虽然老实本分,但也比较木讷,不知道怎么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亲情缺失。造成孩子自信心差,不愿跟他人交流,对很多事情无所谓,有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

2.学生本人性格根源

不清楚自身的角色和所承担责任,缺乏自信心,喜欢网络,不知为何而学,再加上不够自信和主动、缺乏勇气和毅力,面对学习压力不知如何排解,造成对学习的逃避,成绩自然无法拔尖。

四、转化过程中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1.探寻家庭环境教育问题的根源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和基点,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老师。通过与学生本人及其父母的沟通,了解到这名女生的家庭现状与家长对的期望值,解开了学生个人学业及家庭教育问题的症结,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学校与家庭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同时请家长及时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成长环境。家校密切沟通与联系,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与进步,班主任在沟通的过程中,也帮助家长培养父女、母女之间的感情。

2.缔结信赖,唤起希望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对其身上表现出来的一些闪光点,总是在适当的场合给予表扬,以增强其自信心。当她犯错误时,并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她的名,而是在与她个别交谈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她分清是非,判断正误,这样逐渐缓和了紧张的师生关系。高二的时候,余杭区组织了“美与幸福”征文比赛,语文功底还不错的她在语文老师的积极鼓励下,参加了本次比赛并获得了区级三等奖的好成绩。在与她交谈的过程中,她说她很爱写日记,写的都是自己的真实感受,我随手翻阅了几篇,其中无不充满了悲伤、失落,利用这个契机,我在她的日记后面进行评论,首先赞扬她的书法和文采,再剖析她这样的想法造成的原因,最后给予她最大的鼓励。

3.挖掘潜质,激励行动

通过在课堂上及时关注她的学习状态,课后经常与她谈心并交流,同时请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辅导她等各种教育手段,引导该生要勇于面对问题和困难,启迪她发现并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引导该生认识职高的学习并不困难,从而激励她主动去思考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业提升的内在动机。

4.性格培养,激发兴趣

在学业上,要求孩子进行常规的预习、复习,按时完成作业,培养她自制、尽责的性格;通过鼓励她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她勇敢、主动的性格;通过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的结合,诱发她的好奇心,激发她带着问题学数学的兴趣;通过不断鼓励与沟通,培养她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性格……从根源上使学生具备改进的意愿和动力。

五、转化效果

高一开学时,我就注意到瘦小的她坐在教室的一个角落,不跟其他同学交流,不苟言笑,经常迟到,问她原因,她也很坦白,就是早上不愿意起床,也不愿意改变,问其对未来的打算也毫无规划。有一次,班级里需要采集学生的信息,需要交户口本本人页,其中有一项是与户主的关系,其他学生很早就交了,她是最后一个交到我手上并要求我替她保密,她不希望其他同学知道,我答应了她的要求,并开始重新思考她的心理问题造成的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和爱心的力量,通过我与她的日记交流和网上交流以及个别谈话,她逐步有了学习的主动性,脸上渐渐有了笑容,上我的英语课特别专注,说明她开始慢慢接受我。

六、转化中出现的反复及对策

经过一个学期的沟通与督促,该生表现确实不错,迟到比较少,学习成绩有提高,在高二第一次期中考试中考出班级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但是期中考试后,我又发现她又有一些反复,与此同时,我设法去发现她性格中积极向上的因素,充分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还经常留意观察她的情绪变化,深入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帮助她解决青春期的烦恼,以便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又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转化的效果终于在她身上得到了体现。

七、转化过程的体会与反思

1.性格教育的迫切性

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与其性格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自私、懒散、嫉妒、浮躁、苛刻、厌学、早恋等倾向,这些都与其性格品质中缺乏责任感、进取心、宽容等有关。而家长作为第一教育者的角色,往往也很不成功,要么包办代替,要么放任自流,要么简单粗暴……所有这些,都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非常不利。所以,从根源上消除学困生存在的真正有效方法,是帮助他们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进行性格教育,指导家长选择好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为他们健康成长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使他们在性格、处事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业进步。

2.家长配合的有效性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能一味地代替孩子去思维,这样的后果带给他们的只能是负担,禁锢甚至伤害。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经常联系学困生的父母,利用双休日或假期,让家长督促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中不仅能与父母面对面进行沟通,而且还能体会到平时父母做事辛苦,从根本上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减轻父母的负担,加强勤奋好学的动力。

家庭教育问题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问题学生;产生原因;社会;教育;家庭

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有一个时髦的词――问题学生。这个词专指那些在学校中人格品行上有很大缺陷的学生。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带来了超出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一般问题,如品德不良、打架斗殴、人格变态甚至是违法犯罪,给学校的德育教育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往往学校没有很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这一类问题,老师也为此搞得焦头难额。面对如此现象,倒不妨应该先找一找“问题学生”的根源所在。

就一个人的发展来说,先天遗传的影响不到20%,而80%多是由后天教育决定的。教育又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个人掌握文化知识,发展智力的主要教育方式,但往往对于学生人格发展与形成所起的作用却不如家庭教育更重要。虽然个人的基因在某种程度上对“问题学生”的出现有一些作用,但我个人认为产生其“问题学生”的主要根源则在于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走向社会,是在父母的指引教育下逐步开始的。如果一些父母没有掌握家庭教育的规律或者自身就是一个“问题家长”的话,培养出“问题学生”就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了。

案例

孟某,男,父亲是某单位职员,母亲在家待岗,家庭情况良好。父母对独生子的期望很大,在其身上花费了不少的心思。小的时候性格开朗、活泼好动,但是自控能力较差、粗心大意。凡遇到错误经常遭到父母的斥责。他开始觉得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认可,丧失对学习的自信,也养成了许多的坏习惯,上课经常说话,吃零食、打架、逃学、逆反情绪严重甚至是自杀。家长在这个时期给予他更多的是怒其不争的指责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父母于孩子之间缺少沟通,他在这种环境下,从一个活泼聪明的学生转为一个不认真学习,破罐破摔的问题学生。

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庭生活条件好原来是件好事,可是孟某父母对他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他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丧失了自信。于是他开始自暴自弃,逐渐放弃学习。

父母对孩子缺乏了解。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步,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在看到或听到孩子有错误时,就严厉的批评、斥责,打骂。而不去理解和关心孩子的心理,不去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需求等,使得孩子对父母越来越疏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于家庭教育方法和手段违背了孩子天性,“问题”也就难免,尤为甚者还造成了少数孩子的心理障碍。北京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庭长尚秀云亲手审批了629名未成年犯罪者。她发现,“问题少年”往往是“问题父母”的产物,每7个编造谎言犯诈骗罪的少年中,有6个的家长不诚实;每14个偷拿他人财物犯盗窃罪的少年中,有13个的家长贪小便宜。总结上述案例,有四种类型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造就了当前的“问题学生”。

第一、棍棒型的家庭教育。父母对待子女稍有不如意轻则责骂,重则拳脚相加。长久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会缺少家庭温暖,会产生对父母的怨恨之心。由于受父母的影响,孩子易于形成富于攻击性的暴力倾向,且缺乏对人的关爱之心。

第二、训斥型的家庭教育。这类家长与前一种方式的主要区别是“棍棒在嘴上”,希望靠骂声来塑造出完全合自己意愿的孩子。表面上这种管教方式不像上一种方式更严厉,但实际上它更能引起孩子的心灵创伤,因为不绝于耳的恶言恶语对子女来说就是一种精神折磨。

第三、完全管束型的家庭教育。这种方式基本上是希望以说服教育来施加影响。但是,家长们在唠唠叨叨中并没有能把握好教育孩子的主要原则,缺乏有力的说教,反而以太多的清规戒律冲淡了必要的规矩,使子女厌烦,产生逆反心理。

第四、溺爱型的家庭教育。父母们的百般宠爱、千般依顺再加上物质享受的过度满足与父母们对孩子人格发展与精神引导的忽视相形益张。如果父母可以以自己的出众人品以身示范的话,孩子一般还不至于发展成“问题学生”。如果父母的人格也存在缺陷的话,估计他们的孩子一般就会大成问题了――骄横跋扈、任性唯我。

因此,针对这些原因要想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家长必须首先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把握住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榜样的原则。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家庭教育的最主要的原则之一。俗话说:欲教子者先正其身。这是告诫做父母的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要忘记旁边有个正在成长的以你为榜样的孩子。

(二)教育一致性的原则。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诸方面教育共同影响的整体成果。如果各行其事,彼此矛盾或互相抵消,教育是不会成功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不但要密切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使其取得一致,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前后统一,步调一致。

(三)平等、民主、正面教育原则。目前,家长说了算,家长和子女不平等,甚至对孩子随意打骂现象还依然存在。这样是不可取的,会使孩子形成许多坏习惯。家长有事要同孩子商量,自己有缺点要勇于向孩子承认。孩子有了缺点错误,家长不打骂,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鼓励孩子改正。

二、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一)要创设温馨愉快的氛围。家庭中温馨愉快的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解除外界给予孩子的压力和紧张感,使孩子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精神的愉快。因此,家长要坚持平等、民主、正面教育的原则。家人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多关心孩子,让孩子从家庭中得到极大的温暖、和睦的家庭环境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二)创设整齐、美观、舒适的生活环境。住房不论大小,都应布置得整齐美观,使人感到舒适。

总之,家庭其实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家长不仅要切实担负起教育的责任,不能只育不教,而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孩子做出榜样和表率,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品德熏陶。首先要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既言传又身教,用实际行动来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只有父母们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了,能自觉按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子实践,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一些问题孩子,孩子的心灵中就会再多几个崇拜的对象――自己的父母。

参考文献:

[1] 《问题学生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王舒梅编,吉林教育

[2] 《“差生”存在的“合理性”》张建宏编,基础教育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