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思政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0-0064-02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其教学设计呈现出来的复杂性符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特征。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核心概念、目标向度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中,从而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一、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特征

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以下简称CAS)理论是美国霍兰教授于1994年在Santa fe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时正式提出的。CAS理论的提出对人们认识、理解、控制、管理复杂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CAS理论体现了人们对系统运动和演化规律认识方面的一个飞跃。正如霍兰教授指出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前进的路标,使我们开始明白要观察些什么以及该怎么做。”[1]

适应性:CAS中的主体是具有主动性、适应性的实体。主体能够随着得到的信息,对自身的结构与行为方式进行相应变更,主体的主动性和适应性有利于系统的演化、进化,同时也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

聚集性:主体间的聚集过程,加速了系统演化进程。没有主体的聚集,就不会有相互作用,也就没有系统的演化发展。因此,“聚集、组织、发展;再聚集,再组织,再发展……是CAS演化的一种基本模式”[2]。

互动性:个体间、个体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系统演化和进化的主要动力。每个主体对其他主体也起着环境的作用,由于环境中存在着随机因素和多种因素,往往会使个体朝着不同方向发展,这样整个系统就变得比较复杂了。

整体性:CAS理论把宏观与微观有机联系起来,指出作为微观单位的主体与其他主体的相互作用,导致系统宏观的演化和进化。如一个国家的总体国民教育素质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教育程度。

随机性:CAS理论认为,在CAS中随机因素不仅影响状态,而且影响组织结构和行为方式。

这些特点使CAS理论特别适合应用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物系统、生态系统及教育系统等的研究。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的复杂性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诸要素如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作为一个整体平等的组成部分而不断地相互影响,致使教学设计处于变化之中,教学活动呈现出复杂的整体状态。

教学主体的复杂性。教学是由学生和教师两种智能主体为了共同的教学目标“聚集”在一起。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适应性、主动性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性两方面。这要求教学设计必须做到“因材施教”、 “灵活施教”、“有效施教”,以及围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而展开。

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的复杂性。教学目标和内容可以预设,但课堂中的“非线性思维”会打乱教学计划,使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无法完成,也不可能完全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整个教学活动超越了“预设的轨道”。这要求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必须考虑其动态生成特征,及教学过程中会随机出现的影响因素。

教学主体与环境间关系的复杂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间、师生间的相互作用不是简单、被动、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主动的适应、协调、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互动关系,突出互动教学环节,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微观教学与宏观目标联系的复杂性。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的复杂特征,课堂教学不是脱离宏观目标的封闭的、静态的教学过程,而是与社会发展、国家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联系。这就要求教学设计不能局限在微观教学过程,而要把微观教学与宏观目标联系起来,在个体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国家“大教育”目标的达成。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实现途径

对教学设计复杂性的分析,折射出传统的教学设计具有一些局限性,如对学生主体适应性、主动性考虑不够,知识灌输有余而创新不足;忽视学生与环境(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课堂讲授而忽视互动环节的开展;重视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预设,而忽视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生成过程及其管理等。集中反映出传统的教学设计的线性、确定性、封闭性和负反馈性等静态特征,与当前以人为本的教学实际运用有一定的距离。通过CAS理论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努力使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缺乏有效性的现状得以改变。

(一)突出教学主体的主动性、适应性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创新;路径

当代大学生大多属于90后。在教学中,教师很有感触90后的学生较之80后的学生更有时代特征。曾经,我们经常用叛逆来形容80后的大学生,那么90后的大学生是个性。他们年轻、活力,具有创新精神,但是更喜欢标新立异,喜欢与众不同。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活力,但透射出冷漠。90后是孤独的一代,90后是缺少情感感化的一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常以团队、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学生在运作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和谐共赢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兼顾理性知识和非理性知识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创新

(1)授课教师确定选题,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寒暑假进行研究,完成调查论文,调研报告。最后教师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这种实践教学形式适用于社会中存在的现象、政策贯彻实施及效果等问题的调查研究。从经费计算的角度来时,最为经济实惠。从组织管理的角度,也最为简单轻松。但是,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有赖于学生高度的自觉性、敏锐的观察力和高素质的科研能力。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组织的带领大学生到社会重点行业、企业、街道或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等等地方进行考察调研,完成调查报告。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有利于加强教学与社会生产的联系,与第一种实践教学相比,具有更高的纪律性要求,可获得教师的现场指导。但是,参加活动的人数有限,活动成本相对较高。

(3)情景模拟。根据教学内容,模拟一定的场景,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从中获得启示。这种实践教学形式可以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扩大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力。

(4)专题讲座、座谈。邀请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成功人士或先进人物等,到学校做专题报告,就社会热点、学生关心的问题与学生现场互动。

(5)课堂讨论、辩论。在教师主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6)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联系起来,开展实践性教学。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创新的路径

2.1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思政”课各章节也存在重复的内容,必须进行优化整合。如:第一章可以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必然性、科学内涵、成果、意义”的线索进行整合,把中国化各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放在其他专题重点介绍;第一章和第六章都涉及“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只在第一章重点介绍;第六章、第十章和第十一章都涉及“科学”、“教育””等内容,一定要避免重复;第八章和第十一章都有“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内容,也要避免重复。可以把重复的内容集中在某专题重点讲解。

2.2将理论热点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理论热点问题,如:“六个为什么”、“四个划清”、“七个怎么看”等,这些问题既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如能充实到“思政”课精彩教案中,将使教学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六个为什么”可以与第一章、第三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章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四个划清”可以与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章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七个怎么看”可以与第八章、第十一章和第十五章的教学内容相结合。

2.3课程评价与管理学相结合。

现有的“思政”课教材是章节式的教学体系,这种体系为了照顾结构的逻辑严谨性、章节的均衡性和前后呼应性以及内容全面覆盖性、学术权威性和表述的准确性等,存在着内容重复的情况,非常不利于教学。因此,精彩教案不能照搬教材体系,必须将其转化成教学体系。

为了突出重点难点,增强教学实效性,“思政”课精彩教案可以把章节式的教材体系转换成专题式教学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围绕中国化的主题、中国化的主线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点,把十五章设置成十五个专题,这十五个专题又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总论部分、思想核心理论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其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又可以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政外交政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是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对教育对象及实施过程所进行的价值评判。“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政”(简称“思政”)课精彩教案,对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思政”课精彩教案的价值、特点、结构和内容。

2.4精心设计“思政”课精彩教案的结构

在把章节式教材体系转换成专题式教学体系以后,“思政”课精彩教案每一个专题的结构都可以从教学简况、教学过程和教学小结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首先是教学简况。这是对教学基本情况的简要认识和把握,包括授课对象、学时安排、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课后作业、阅读书目等。授课对象要把本专科区别开来,以此了解不同授课对象的总体情况;学时安排是指对每个专题教学任务完成所需时间的总体把握;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统贯全局的作用;重点难点是教学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教学的主要方面,包括教材要求的重点和一些热点、难点和疑点。

其次是教学过程。这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布局,也是精彩教案的主体部分,包含了各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实际上把整个教学流程都进行了安排,包括告知、导入新课、讲授、视频、案例、提问、讨论、自学、教师归纳或点评、知识链接、时间分配和板书设计等。告知是告诉教学对象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导入新课是教师在新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它能引起学生注意和激发学习兴趣,既可以通过复习提问自然过渡到新课,也可以通过案例、名言、图片、视频等导入新课。

最后是教学小结。这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总结和思考,包括教学效果、教学经验分析和改进措施等。教学效果是对教学活动所达到的效果进行总结与评价;教学经验分析是在对教学效果总结与评价的基础上,对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和运用教学方法进行经验总结,发现优点,找出不足;改进措施是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措施。

参考文献:

[1]侯勇,孙其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现代转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1:59-63.

[2]朱虹.论全面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与建设[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3-10.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立体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0067-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为“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全体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一些大学生眼里,思政课是“说教、枯燥”的代名词,不太受欢迎。为此,笔者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实效性为出发点,探索、研究能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看法并从中受到教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教学体系新颖、教学素材丰富、学生高度参与、多方合力协作完成的较成熟的立体教学模式。

一、以学生四重身份构建教学体系,实现角色和成才目标立体化,增强课程亲和力

“基础”课是一门融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的权威教材。但学生一拿到课本首先的反应是“又是政治课”。为了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首先应在教学体系设计上下工夫,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程与自己的成长成才息息相关。为此,应在充分读透教材、领会教材内容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以授课对象是在校大学生、父母的儿女、社会的公民、未来的建设者的四重身份来构建四大教学模块十五个教学专题,把教材体系转化成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体系,具体如下:

模块一:优秀大学生(5个专题),专题1:适应与提高:做珍惜时光大学生;专题2:理想与信念:做理想远大大学生;3:身心与人际:做人格健全大学生;专题4:立德与立信:做诚实守信大学生;专题5:爱情与人生:做理性恋爱大学生。

模块二:孝顺好儿女(3个专题),专题6:正确把握人生航向:做让父母放心的好儿女;专题7: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做让父母骄傲的好儿女;专题8:恪守家庭美德:做让父母省心的好儿女。

模块三:模范好公民(4个专题),专题9:国格与人格:做真诚理国之公民;专题10:守公德知荣辱:做引领社会风尚之公民;专题11:法律意识与思维:做正确处事之公民;专题12:名利与法网:做知法守法会用法之公民。

模块四:合格建设者(3个专题),专题13:择业与规划:做锐意进取的建设者;专题14:敬业与奉献:做恪守职业道德的建设者;专题15:权利与规则:做正确维权的建设者。

以学生四重身份构建教学体系有两方面好处:第一,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因为这四个角色是学生人生相应阶段应担当的角色,四个角色扮演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幸福感、成就感。因此以人生角色来设计教学体系,不仅使“躺着”的教材内容“立体”起来,而且使学生觉得这门课程不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而是传授给他们的“心灵鸡汤”,从而对这门课程产生好感,增强课程的亲和力。第二,使成才目标立体化。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应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说从教材的章节设计里这个目标不够鲜明、立体。而在上述的模块专题设计里,成才目标非常鲜明、立体,如模块一,直接点明做大学生就要做“优秀大学生”,而优秀大学生必须是“珍惜时光的大学生、理想远大的大学生、人格健全的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大学生、理性恋爱的大学生”。

二、以“图、文、音、视、动画”等教学资源充实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立体化,增强课程吸引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每门课程都是一个完整的严密的思想理论体系,它的教材更侧重于理论性原理性阐述,而这一点使学生觉得它“枯燥、抽象、说教”。对此,应以“教材提供讲课蓝本,教师负责上色上料”为原则,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即给里面的理论和原理增添大量的素材支撑,使其显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丰满形象。可补充文字案例、图片案例、音频案例、视频案例、哲思小语等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应体现以下特点:

一是校本性。在教学中,能最快引起学生兴趣的事例往往是他们身边的事例,而身边的人和事对学生最有示范、教育、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校本素材的收集、制作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如为了让学生珍惜大学时光,做优秀大学生,可把本校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和毕业感言制作成视频,这样的素材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榜样作用,使学生油然而生“我也要像他们一样”的想法。如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强公德修养,可把本校大学生在公德方面的丑陋现象如乱丢垃圾、踩草坪、在课桌上乱写乱画、离开教室后不关电灯电扇等情况拍摄下来制作成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警示作用。

二是现实性。思政课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一直在开设,为了避免所选取的事例让学生感觉“老生常谈”,教师所选择的案例应尽量紧扣现实,以本年度发生的案例和热议的话题为佳。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笔者讲授的“基础”课在2012级学生中开课时(即2012年秋季学期),笔者在讲社会公德问题时,引用的是“中国式过马路”这一当时热议的话题和“国庆三亚变垃圾场”这样的新闻案例;讲到什么是理国时,笔者引用了“打砸同胞日系车是爱国还是害国”这样的能引起大家深思的案例;讲到诚信问题时,笔者引用了“扬州中学生撞车留纸条、诚信暖人心”“钞票满天飞,众人帮捡钱”这样的当下发生的能充分传递正能量的案例。由于所选取的事例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案例,学生愿意听、乐意听,并且深受教育。

三是针对性。大学思政课教学案例的选择很有讲究,因为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思想相对活跃、知识面相对丰富,思维相对独立的群体,选择的案例层次离他们太远,他们就会觉得教师是在讲大道理、在说教,因此选择的案例必须是“接地气的”、在普通人身上发生的,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发生的。如在讲到大学生应珍惜大学生活,争取学有所成时,可选取“南京理工大学六朵金花同时被保送研究生”的案例故事;讲到大学生要注意心理健康,做人格健全大学生时,可选取“研究生之死”“大学宿舍投毒事件”这样的案例;讲到大学生要有诚信意识时,可选取“贫困大学生拖欠国家助学贷款被”的案例。

大量的教学资源的补充运用,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使“枯燥”的教材内容“生动”起来;第二,使“抽象”的教材内容“形象”起来,第三,使“说教”的教材内容“善诱”起来。这样可大大增强这门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感到上这样的课不再是“受罪”,而是既可获大量时事资讯又可培养正确是非、美丑、善恶、荣辱观的一门人生哲理课。

三、运用“讲、读、论、看、写”等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立体化,增强课程实效性

思想决定行动,“基础”课教学目标性质是“观念、态度─行为养成”型目标,即通过正确观念、态度的形成达到良好为人处世行为的形成。为此,“基础”课教学的关键是实现学生观念与态度上的变化,即让正确的观念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进入大学生的心坎”。如何让教材和教师所传递的观念真正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有这样的一句名言:“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由此可见,学生的参与度与“基础”课教学效果成正相关,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引起学生内心的感受、体验,才能使学生对某种思想、观念坚信、坚守并在行动中贯彻。为此,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讲、读、论、看、写”作为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一是讲。“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学生讲的过程,就是思想表露的过程,而为了“讲”,肯定要经过一番思考,这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如在课堂上,可播放一些案例,让学生谈谈体会和看法,或开展类似“我喜欢的、我厌恶的”荣辱故事会活动,让学生在讲故事、讲体会中思想受到触动。

二是读。即品读,品味。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教材虽然“枯燥、抽象”,但细细品读,可明白其中深刻的做人道理。所以课堂上,可尽量减少教师讲的分量,让学生去读教材,并且让学生根据教材的某段论述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既避免了老师的说教,又活跃了课堂。另外,可经常在课堂上补充一些“哲思小语”“哲理小故事”让学生去品读,去感悟。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

三是论。“事不辩不清,理不论不明”。可通过讨论、辩论,让不同的思想和观念实现交锋和碰撞,让论者和听者在评判、甄别中知道何为对错,哪为美丑,从而实现教育目的。如在课堂上可设计这样的主题让学生来讨论、辩论:大学生可以谈恋爱了吗?我的人生路该如何走才能让父母放心?怎样才算是爱国?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德与才哪个更重要?等等,通过对这样的话题的讨论、辩论,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

四是看。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百闻不如一见”,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参观访问,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感触会更深刻。如为了让学生敬畏法律,树立起无论是做一名普通公民还是一名职员都要守法的观念,可播放一些大学生犯罪的案件视频,或播放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因渎职犯罪受审的视频。如为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可组织学生到本专业相关行业参观,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和相关规章制度要求,让学生明白“敬业”是“合格建设者”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

五是写。笔下的东西也是一个人思想的表现,让学生去写一些关于人生的东西,可以使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明辨是非,更会使他们懂得自强自律。因为写的过程就是他们动脑的过程,是思想和情感投入的过程,通过“写”教会学生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国家。如可布置学生写“大学生涯规划”“我院大学生社会公德践行情况调查报告”“我和我的祖国”征文等。

四、多部门分工合作完成实践教学项目,实现育人途径立体化,增强课程影响的渗透力

“基础”课虽然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但它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正确的思想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所以绝不能单单靠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讲和说,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优秀品质的打造工程上来。为此,本文根据理论专题教学设计了一份由多部门共同参与完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大思政教育体系)(见表1)。

这样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育人途径立体化。本实践教学项目有课内课外完成的,有校内校外完成的,有由思政教学部门完成的,有由学校其他职能部门或各社团完成的。既有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类的公益活动、社团活动,又有素质拓展类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体现了多途径的育人方式。

二是思政教育活动精简化。本实践教学模式秉承大思政教育理念,实践教学项目由社科部、学生处、党委、团委根据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对大学生应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设置和统筹规划,克服了过去教学是教学,党团活动是党团活动,两边互不过问、重复交叉、让学生反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最重要的是它使学校应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项目明晰化、常规化,对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的思想教育基本上做到了有章可循、全面具体。

三是课程影响深远性。单靠思政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很难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本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原理是理论讲授在先,实践教学跟上,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强化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思想、观念,使学生对其“真懂、真信、真行”。从教学实践来看,以“基础”课理论教学体系为基础设计的大思政教育体系,使本课程要求学生树立的理念、观念通过一系列活动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基础”课育人的成效。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得好、得到学生喜爱确实不容易,但只要教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体系,实现教学素材的形象生动化,采取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可以成为学生愿听、乐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彭容.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2]罗会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7)

[3]谈娅,刘红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进互补模式构建探索[J].高教论坛,2013(5)

【项目基金】广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2012LSZ054)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安全工程;教学改革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并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旨在变革过去专业课、思政课等课程相对独立的、碎片化的育人模式,打破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脱节的困境。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所谓课程思政,是一种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1]。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能立足学科特色、专业理论及方法,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有助于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扭转目前专业课程教学中仅注重专业知识传授而忽视价值塑造的现状。此外,寓价值塑造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比单纯通过思政课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深度发挥专业课课堂的主渠道功能,让德育教育回归专业课课堂,是践行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

一、专业课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

课程思政于2014年率先在上海市开展试点工作,在2016年习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后迅速成为各大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工作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关于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探讨[1-2],研究表明“课程思政”是有效发挥高校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第二,探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3-4],两者在目标、功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内在契合,但二者又有不同侧重,课程思政虽强调思想价值引领作用,但不能替代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把专业课“思政化”,更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将思政课的内容融入专业课当中,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思政教育功能和育人优势,形成协同效应,增强育人合力。第三,对课程思政建设方法、教学设计及实现途径的研究。如李国娟、于颖等探讨了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和关键环节[5-6];柳逸青等则梳理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7];张天航、马艳艳等针对某类专业或具体某门课进行课程思政实践的研究,对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如何落实课程思政进行了探索,为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中推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可操作、可借鉴的蓝本。

二、安全工程专业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安全工程专业旨在培养能从事安全科学研究、安全技术开发、安全工程设计、安全风险评估、安全监察与监管、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生产组织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安全生产事关国计民生,在国家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石油化工、建筑、采矿、交通运输等诸多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安全行业是艰苦行业,也是高危行业,合格的安全科技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更要道德高尚,心系社会,有时代担当,具备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以及淡泊无私、甘于奉献的人文情怀。安全学科的上述特点决定了本专业具有显著的德育内涵和更高的德育要求。目前,关于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研究尚且较少[10-11],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路径和具体举措,充分挖掘安全工程专业各门专业课教学中的育人资源和思政元素,结合各类专业课程的知识特点,寻找有效的融合手段,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帮助有个性、重独立的“95后”“00后”青年在大学阶段获得更好的价值引领、人格教育和人文教育,提升政治素质,明确专业责任和职业使命。将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课堂打造成不仅是教授安全科学技术知识的地方,更是传播正能量、培养高尚品质和情怀的道场。

三、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路径与方法

本文从总体教学设计与实施、梳理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探讨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实现路径。

(一)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路线

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育人,对这一理念的认同是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前提。为此要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组织及推动作用,以支部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为载体,创新专业教师理论学习形式,扩展学习内容,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水平。与此同时,立足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特色,从专业顶层设计出发,在梳理本专业职业素养及价值引领方向的基础上,确定思政教育目标,结合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标准,修订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对照各项毕业要求观测点,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引领”三位一体设计或修订专业课的教学目标,并贯穿落实到教学大纲修订、教案编写、课件制作、课堂授课、课下拓展及全过程评价等各个环节。不断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寻找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点;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授课手段,不断优化思政元素的呈现形式;积累思政素材,建立安全工程专业思政教育素材库;建立并完善课程评价机制。经常性地开展经验交流、“示范课”观摩等活动,实现持续改进,全面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二)梳理教学内容,实现价值引领

安全学科是理、工、文、法、管等学科的综合,是交叉学科,其学科知识体系中涉及到伦理价值、道德责任和家国情怀的内容较多。立足这一特点,在专业课程的讲授中,不能仅仅“就安全科学理论谈理论”“就安全技术谈技术”,而是要放在国家整体发展大局中来思考,使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知识的过程中,从家国情怀和国家整体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和解决问题,明确肩上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融入当代工程观,增强学生的生态思维和工程伦理意识,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心系社会、有时代担当的安全技术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求精求细不求多,不追求在所有授课章节中全部加入思政元素,而是在授课重点章节上下足功夫,结合时事热点、工程实际案例、模范人物生平事迹等对专业知识点进行二次开发,顺其自然而非生搬硬套、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而非“说教”地开展德育教育,在育人细无声中达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观引领的目的。例如,在入学教育中,为新生作主题为“从事安全工作,需要贵族精神———责任、荣誉、纪律、勇气”的专业介绍,在提高专业认同感的同时培育职业使命感;在专业基础课“工程流体力学”绪论一章中讲解流体力学的发展史并融入科学家故事,力求让学生对科学理论及其演变过程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崇尚真知、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同时感悟科学家的人文情怀;在专业核心课“安全科学基础”讲述风险管理的相关基础理论时,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分析风险管理与核心价值目标实现的联系,引导学生提高对于推进国家、社会及每个公民风险管控意识重要性的认识;在专业选修课“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通过系统讲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环境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其客观、科学地看待生活中遇到的环境问题,而非人云亦云或以讹传讹。通过对专业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不断创新专业课程话语体系,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的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混合教学方式

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不断催生“教”与“学”的变革,在“课程思政”的教学环节中,同样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探索教学方式的变革,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总体理念下,探索应用混合教学方法,如协同课上和课下两种教学方式,“课下”利用学习通、雨课堂、云班课等线上教学平台,及时补充参考书籍、扩展材料、视频等课程教学素材,系统有效地开展线上预习、复习、讨论和答疑;“课上”则采用开放性问题导入、主题演讲及讨论、红蓝军对抗、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参与,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以嵌入和渗透的方式将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辩证思维、职业精神等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同时还能避免“说教”式教学的枯燥乏味,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专业知识的传授效果。

(四)建立双维度下的多元性评价方式

目前,专业课程教学考核多采用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主要针对专业知识。为了强化专业课程育人效果,课程思政改革的专业课程教育效果的有效评价方法应由单一的知识维度向多维度评价延伸,立足专业技能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维度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便于及时改进教学工作。然而德育的特点和规律反映出的仅就某个阶段、某门课程或某项活动的思想教育效果进行简单、直接的评价并不合理,因此开展思政教育维度的评价切忌操之过急和过度追求量化。思政教育维度的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对学科专业的忠诚度、对学科专业价值的认同、学科专业方面的操守(伦理)、对与学科专业相关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等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可采取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专业课程维度的评价则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辅,评价内容包括随堂测试、学生课堂展示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线上拓展学习情况以及期末考试等。总体评价原则为“多元性”“及时性”和“过程性”,实现考核方式多样化,旨在让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结论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19-02

一、“原理”课教师缘何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既是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的高层次总体要求,也是对“原理”课教师的具体要求;更是“原理”课本身所需要的重要教学方法。首先,“原理”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05方案”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思政课”“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器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等。切实解决“思政课”的实效性问题,就要加强“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其次,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原理”课教师实现教学期望的关键。“原理”课作为“思政课”四门必修课中基础性、学理性最强的一门课程,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就更高,因为,“原理”课既不像“纲要”课和“概论”课那样以史实和现实的形态呈现,又不像“基础”课简单易懂、案例丰富。这就要求“原理”课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勤奋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关心的实际问题,更要有高超的教学方法和艺术,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的教学总期望。最后,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原理”课的根本方法。基本原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针对这样一门产生于实践、发展于实践、以实践为理论品质和基本原则的课程来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只能是理论联系实际。为此“原理”课教材中明确指出,“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要很好地运用这一方法,关键在于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二、“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要想切实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必须首先厘清理论联系实际的真意。按照《基本原理概论》的定义:“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也是我们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基础……所以我们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读的书;另一方面要学以致用,有的放矢。”从定义本身来看,理论联系实际好像只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读的书”,即掌握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是“学以致用,有的放矢”,即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如果不进一步分析,必然会导致对这一定义的误读。许多人没有深入分析和理解“学以致用,有的放矢”,仅仅停留在表面,把理论和实际看成是两个静止的方面,它们所谓的“联系”就是将理论直接与实际照面,在“原理”课教学中就是将“现成的理论”即原理、规律转达给学生。这不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真实要求。深刻理解理论联系实际,重点是关照“联系”这一中间环节,即阐明联系的中介作用。其实,马克思、列宁、等思想家在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时,也都对联系——这一中介做了表述,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的要素之间等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这一角度来理解“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理论和实际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种联系作为相互作用,必然包含两条理路,一条理路是用理论去联系、解释实际,满足实际需要;另一条理路是实际对理论的校正或确认。不论是哪一条理路都要求实施者必须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能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以此为基础来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是具备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条件。在“原理”课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必然包括“教”和“学”两方面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从教的方面来说,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从学的方面来说,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这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在此,我们着重分析“原理”课教师在教授基本原理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因为这是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即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原理”课教师的理论水平。这一点是做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和基础。要想用理论去指导实际,或者用实际诠释确证理论,首先必要对理论深刻透彻地掌握和理解。今天的“原理”课甚至整个“思政课”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理论水平普遍不高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05方案”规定了“原理”课要着重讲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了“原理”课教学要把握“一个主题”,贯穿“一条主线”,突出“一个重点”。这一内容实质上对“原理”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要求“原理”课教师既要对基本原理的三个组成部分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研究,又要融会贯通从整体上、从有机统一上了解和把握基本原理。但是,现实却是“原理”课教师尽管能够从整体上来讲授基本原理概论,但是就某一方面、某一部分而言不如专业课老师掌握得深刻。“原理”课教师关于哲学方面的理论水平普遍不如哲学专业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的教师水平高;关于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理论水平普遍不如政治经济学专业教师的水平高,等等。加上历史原因,有许多学哲学的“05方案”后开始通讲“原理”课,对于哲学部分还可以拓展,但到了“政治经济学”部分就只能照本宣科,机械地向学生转达原理和规律,更不用说“学以致用”联系实际了。马克思早就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里不是理论本身不彻底,而是教师的理论功底不过硬,所以不能做到以理服人,更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第二,“原理”课教师了解实际的水平,即了解国际国内大局、社会实际、学生思想实际等水平。实际就是“有的放矢”的“的”、目标、靶子,如果“原理”课教师只知道或掌握自己的“矢”和理论,而不了解实际,没有目标和靶子,这样“原理”课只能在由教师自己铸就的理论的空中楼阁中独自徜徉、自我陶醉。不了解学生的需要、不解决现实问题,“原理”课必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不能打动和改变学生,不使学生改变就是没有作用,就是无效。第三,“原理”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拥有理论、把握实际还不够,还要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这里的“联系”能力既不是简单地用现成的理论去直接套用实际,也不是用实际去机械地证明理论,而是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或从实际中提升理论。这种能力是掌握了理论知识以后,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在分析实际问题时彰显出来的主观条件。“原理”课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就是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全面了解国内外大局、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如何从实际案例中抽出原理和如何运用理论分析、说明、解释实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7.

[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4.

[3]莫放春.“05方案”贯彻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具体要求[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5.

[4]周济.努力使“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7).

[5]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文集[M].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列宁.列宁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整顿党的作风[M].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