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语文 课外 阅读 能力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是课内阅读引向社会的扩展与延伸,它是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中学生素质,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

一、课外阅读的特点

其一,课外阅读是阅读真实性的体现。

它既不需要像语言学习那样在阅读后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分析讲解,也不需要像一般阅读能力训练那样在读后完成各种阅读检测题。阅读者为需要而阅读,为兴趣而阅读,它关注的是文章的内容而不是文章的形式,阅读者通过阅读获得了未知信息。

其二,课外阅读具有阅读广泛性的特点。

初中生语文渫外阅读能力培养初探 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既可以选择文学类作品阅读,也可以选择科技类资料阅读;既可以选择整篇作品进行阅读,也可以选择介绍或评价类文章阅读,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实践广泛猎取各类知识,获得重要信息。

其三,课外阅读具有明显的主动性特征。课外阅读大多是在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学生 在这种状态下,阅读心理更具主动性,这有利于他们调动各种心理因素协同参与,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在阅读过程中,他们在阅读作品的感染下,伴之以联想、想象,时常目接八荒,神游四海,身心压力得到很大的释放。课外阅读的这些特点会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加课外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满足和乐趣,并逐步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阅读动机。这种动机是为了获取有用的知识,有极强的实用性,对学习起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1、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

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首先要加大对学生课外阅读资料的投入。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读,学校应当建立图书室,规定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班上可建立图书角,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书可读,有条件的学生家庭可以建立图书架,让家长购买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书籍,让孩子节、假日有书可读。还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订阅一些相关的报刊杂志,让学生不断地获取新的信息,培养学生渴求新知识的期望心理。这样,慢慢地有指引性地用读书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2、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

1)具有教育性,知识性的书籍

学生应选择教育性、知识性于一体的课外书籍,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接受教育,提高语文素养。

①选择教材所选的古今中外的名著名作,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节选课文内涵的理解,还能使他们受到教育,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②选择知识性较强的书籍,如选择介绍学习方法的书籍,让学生获得成功学习的“金钥匙”。选择指导写作的书籍,可以唤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提高写作能力;③选择优秀的古典名著,如《唐诗宋词选》、《唐诗三百首》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份经典文化大餐,让他们从中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受到思想教育熏陶,提高语文能力。此外,还应该多读语文边缘书籍,如科普类、哲学类、人文类等书籍,以此改变阅读的浅层化,逐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素养,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具有时代性、信息化的书籍

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信息的多元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快餐”式的优秀刊物同样是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材料,如《读者》、《青年文摘》、《读写月报》等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刊物,都能扩展视野,激发兴趣,与时俱进。

大量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基础,教师不仅要加强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条件允许的地方,要鼓励学生上网阅读。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口味不同,阅读材料不可单一化,教师在提供丰富材料的基础上,应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体验和创造,形成独到见解,提高阅读水平。

3、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学会阅读。

1)选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精读法。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有的文章语言优美,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使学生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

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工作讲质量讲时效。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速读法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 现状 兴趣 方法

1.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养成阅读习惯,仅靠四十分钟的阅读教学课是不够的,必须将阅读延伸到课外。课外阅读作为学生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实现教育教学从教到不教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一旦形成,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思想所带来的效应远远不是我们单纯的语文教学所能达到的。它既有利于巩固、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发展和提高口头、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收集信息,开阔眼界,丰富、规范语言,在广收博采中汲取养分;更能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意志品格得到培养,审美情趣得到陶冶,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原因。我们应该现实地看到,学生的课外阅读还是相当贫乏的,特别是农村小学生阅读贫乏现象更为严重。

2.1 不会读、不想读。拿起书来,无从读起,不知吸收,不知消化,没有收获,也没有尝到阅读的乐趣,所以不想读。随着电视、电影、网络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学生更不愿用大量的时间,去面对枯燥乏味的文字,其他的媒体几乎夺去了学生所有的课外学习时间。从而使本来就不足的课外书往往积满了灰土。

2.2 没有时间读。这是由教师、家长留给学生的作业过多所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减负的同时,大量的习题,重复的练习,仍充塞了学生的空间。

2.3 没有书读。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高质量的、紧跟时代的课外书籍十分缺乏;学校的图书室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只在数量而未在质量上进行图书配备,大大影响了农村孩子的阅读量;家中没有藏书,或者没有合适的书。究其原因,一是因市场上的课外书越来越贵,少则十元左右,多则上百元。许多家长也都表示,虽然每次进城都要到书店转一转,可孩子喜欢的书往往因太贵而不得不放弃购买,使孩子只能望“书”兴叹。二是许多学生家长,没有经验,在择书时有些盲目,或是书目过于单一――绝大多数家长以买作文选为主,造成阅读面狭窄;或是盲目听从孩子的意见,选择了一些要求过高或过低的书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或是干脆放任自流,造成了一些有害的书籍也出现在孩子的书桌上。

3.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面对这些现象学校、教师又该做些什么呢?

3.1 让学生有书读。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挑选图书室较好的图书,在教室内设立图书角,每月更换一次,供学生借阅。同时,利用家长会等机会,经常向家长宣传让孩子多看课外书的重要性,针对有些家长不知道何种课外读物适合自己孩子阅读的情况,同时也为了避免一些不良读物对学生的影响,列出一些刊物名称供家长参考,使每位家长所购买的书能少而精。然后,发动学生推荐自己拥有的最喜欢的一本书,存放在图书角,登记编号,设专人保管,互相借阅,达到资源共享,从而使家长花较少的钱让子女看更多的书。

3.2 让学生有兴趣读。小学生年幼无知,头脑简单,思维能力相对低下,再加上贪玩好动,对读书不可能顷刻间就“如饥似渴”,必须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兴趣。

3.2.1 教师的阅读情感对于学生有着一种极为重要的熏陶作用。课堂中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对学生起着一种巨大的感染力,学生能从中体会到读书之乐、之趣,令人陶醉,点燃起阅读的情感之火。陶行知先生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为更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阅读的爱。

3.2.2 在平时的课内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讲授《草船借箭》这课时,讲述一下《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并在课堂上讲一两个这本书上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向他们推荐《安徒生童话选》逐步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3.2.3 抓住学生兴趣点,及时推荐读物。小学生对小动物、植物大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常会问老师许多问题如: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水仙为什么只喝水也能开花?……每当这时,教师就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有关课外书,如《植物王国》、《动物之谜》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满足自己的探究欲望,从而体会到读课外书的乐趣。

3.2.4 给予机会,展示阅读成果。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也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如摘录名人名言,举办名人名言展,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自己的童话、故事;举行童话故事讲、续写比赛;给童话添上插图。每学期期末举行“我喜爱的一本课外书”介绍会。通过领略成功的喜悦以巩固学生的兴趣。

3.3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同时,注重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培养,既要教给恰当的读书方法,还要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身需求。

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语文 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它是语文课的延伸,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能扩大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能力呢?

一、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要想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把课外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需要的一部分,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1、营造氛围

优雅的校园读书氛围是学生喜爱读书的前提。要让每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成为学生读书、学习的地方,随时都可以让学生自由、快乐地接受书香的感染。比如,在教学楼走廊用玻璃镶嵌上名人名言、科学家的故事、成语故事等,还有班级墙报,围绕“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来设计文化用语,而且内容可每周更换,使校园里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氛围。

2、开展活动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最大的功效就在于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阅读。除此以外,课外阅读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进行合作式的阅读。

读书交流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可以是专题性的活动,如朗诵会、故事会;也可以结合校园文化的建设来举行,以发挥阅读活动的综合效应,如语文节、校园童话节、团员读书读报活动等。每学期一次的故事会,评选出故事大王;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评选最佳读书笔记或优秀小读者。在班级布置一个读书心得展示台,交流读书体会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使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如果学生仅仅有了阅读的兴趣,不懂得如何去读,如何学会技巧,学以致用,阅读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所以,我们要利用课堂,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当中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A.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

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B.整体感悟。

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要求他们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子,如果能猜出意思不妨碍对文章的理解可以跳过去。如果可以做到基本读懂的,尽可能不放慢速度读或回读。而应该在读完整本书后再第二遍第三遍读这本书,这样定能有新的收获,不懂的内容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以读懂。也就是让学生依自己的阅读水平阅读,不拔高要求。这样,就能防止因为要查字典或拘泥于句段而耽误读书的效果,让学生能真正从读书中得到乐趣,始终能在整体中感悟。

C.快速阅读。

这儿的快速阅读并不是平时说的浏览。所谓快速,固然包含阅读本身的快速,但更重要的是,它还包括理解的快速,想象的快速,记忆的快速。这绝不是浏览所能达到的。这需要通过平时的阅读使学生逐步扩大眼睛瞬间的“识别间距”。如果阅读以字词为单位,那眼睛瞬间的“识别间距”就较小,阅读速度必然就很慢。如果能在瞬间把握住较大的意义单位,感知较多的文字量,这才是真正的快速阅读。而在不影响阅读效果的前提下提高阅读速度,这需要一个过程,是以一定的阅读量为条件的。这需要让学生平时读书时眼睛瞬间尽可能去感知更多的文字量,从而能通过平时的阅读使阅读速度真正的快起来。要注意纠正学生平时可能容易被忽略的阅读习惯。

a.用手指指着读;

b.眼睛离书本距离过近;

c.头随着视线的移动而左右摇摆;

d.出声阅读。

2、辅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作好读书笔记有利于他们对阅读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积累材料,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3、落实检查,深化课外阅读

只有通过检查,不断地改进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才能有所获,有所得。

A.家校互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中进行。在工作中一定要争取家长配合,督促检查子女的阅读。

B.建立读书报告制度。每天抽5分钟,安排一个同学讲述自己阅读中的收获,其余同学评议。此举一举两得,不但能矫正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不足之处,还能借同学的口,开拓其余学生的视野。

C.定期检查读书笔记。通过定期检查展评读书笔记,能让老师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

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第4篇

一、情境激趣,让学生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英语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了兴趣就有了一个自主学习英语的动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一旦被激发,就会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对英语进行学习和探索,兴趣也就越浓。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会更有意志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我们应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的语言美,让学生爱上英语、爱读英语。课堂上,我们可以采取表演读,这也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阅读方式。如在教学4B unit7“At a snack bar”时,我设计了在KFC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What wold you like? How about you?Anything else?How much are they?等句子,自主创编对话,大胆表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感受朗读的快乐,感受英语朗读的美感。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活学生朗读的欲望,让他们想读、乐读,连平时不爱朗读的学生也跃跃欲试,有滋有味地加入到了课堂中来。这样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同时对文中的重点句型的掌握也很有帮助,并且对其他能力的发展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教授阅读方法,让学生善读

作为教师,我们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学生拿到一则阅读材料,该从何处入手呢?这时,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相应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1)快速阅读,感知文意。小学生由于英语基础比较一般,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往往习惯于读出声音,殊不知这种方式会大大影响阅读速度。因此,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我们应帮助学生慢慢纠正,让他们尽量使用默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此时不必逐词逐句地读,不必纠结于某个生词,而是跳过不认识的单词和句型,粗读文本,目的在于了解文章大意。在这个过程中,可同时用醒目的记号笔画出文中的生词及一些疑难句型。

(2)查找生词,学会积累。我们都知道,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量的充实对英语学习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而单纯地让小学生去识记大量的生词,难免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碰到无法猜测又将造成阅读障碍的再通过工具查询确认词义,有助于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记忆单词,也符合英语教学中“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教学原则。这样,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日积月累,词汇量必然有惊人的突破。

(3)适当练习,内化输出。当学生阅读完一个语篇之后,我们可以趁热打铁,帮助学生进行复述,或者根据文本设计一些相应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等形式进一步将文本进行提炼和输出,便于学生吸收新的知识并能进行一定的运用。

三、课外拓展,让学生泛读

教师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泛读的训练。泛读就是广泛地、大量地快速阅读。只有具有泛读能力,一个人才可以说具有了阅读能力。当然,在农村小学,由于家长的素质和环境的限制,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者,我们要精心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帮他们挑选一些与他们的英语水平相当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简单的英文小故事视频,让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接触到新的英语单词和句型,那样效果会更佳。我校留守儿童较多,中午绝大多数学生都在校吃饭,那么饭后的这段空余时间,我便安排学生在班上进行英语阅读,隔断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故事演讲比赛、英语课本剧表演等,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效果不错。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扩大了学生阅读的面和量,又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 课外阅读能力 培养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途径。但是,纵观农村学生的阅读状况却令人震惊。一是农村可供学生阅读的书籍量严重不足让人担忧,其次,在仅有的书籍中高质量的书籍又是少之又少。学生课外阅读少,阅读面窄,仅仅靠课本上的几篇文章,这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吗?学生的课余时间几乎被电视剧占去了,他们可以如数家珍地道出某大腕影星、歌星的生肖、爱好,但是对《红与黑》《战争与和平》等作品的了解微乎其微。再加上农村家长的重视不够,不懂得怎样选择书籍,不能教给孩子阅读方法,因此,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科学的阅读方法。所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课堂上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勺水渐积成沧海,拳石频移作泰山”。要想轻轻松松不付出任何努力就学好语文,那是不可能的。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就有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兴趣是使学生学习语文进入艺术境界的最有效动力。当学生对语文学习发生了兴趣,他自己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乏味的事。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在课堂上就要让学生从 “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我们的引导工作就成功了。怎样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虽然,我们农村中学条件有限,但是有不少学生喜欢读课外书。不可忽视的是,他们在街边小店借的书大多是爱情小说或者是武侠小说,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可问题是,有些学生出于好奇心,再加上个别学生“早熟”,就会过早沉迷于小说中某些谈情说爱、情意绵绵的情节之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该认真地加以引导。例如,要求学生每天读半小时课外书,并且把好词好句用笔记本摘录下来,也可以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也可以每周利用一节课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又为他们写作文提供了素材。我们知道,书籍种类繁多,内容又相当丰富,我们应该及时地为学生进行推荐指导。在推荐指导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和思想实际,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阅读。有的放矢地推荐课外读物,这样能够避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盲目现象。

二、引导学生课外诵读古诗文

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输入的过程。青少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记忆力最佳,就应该把大量的信息输入大脑,随着年龄的逐步增长再逐步理解它们的感情内涵,等到运用的时候才不嫌少。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就十分重视多读,尤其是诵读。就像古人所说的那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等。所以,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对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的学生在面对一定场面,一种人生际遇,一种现象,试图去描述它时,能自然而然地吟咏出古人诗文来,那我们就可以说他已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但是,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除了加强诵读别无他法。为了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古诗文,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每节课的前三分钟时间进行古诗文的背诵。也可以在考试的指挥棒上下点工夫,在测验卷中增加古诗文的测试内容。另外,还可以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搞一些古诗文的背诵、默写竞赛,以此来激励学生课外诵读古代诗文。

三、争取家长的支持,确保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

在我们农村,有不少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不够重视,认为学习成绩好坏是老师的事,对学生不辅导也不约束;也有些家长虽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极力反对学生读课外书,说什么又在看闲书,将来考试又不考,白浪费时间。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作为语文教师,在这些方面就要和家长多沟通,要使家长明白: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此来得到他们的配合,督促孩子有充足的课余时间来多读书。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知识,来自于勤奋;勤奋,需要有毅力。而在学生中往往缺少一种毅力,因而做任何事情不是浅尝辄止,就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课外阅读同样如此。有些同学在开始的时候对阅读很感兴趣,常常你抢我夺,争着阅读。但过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少见了或不见了。还有些学生在阅读时读读停停,有兴趣就读,没兴趣就罢。更有些学生是图新鲜,一本没看完又看另一本。所有这些,都是在阅读中缺少毅力的表现。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应该在思想上教育学生,让学生明白知识好比是沙子下面的石头,越挖越硬,只有具备了坚强的毅力,才能有阅读的恒心,从而积累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