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外阅读的想法

课外阅读的想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外阅读的想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外阅读的想法

课外阅读的想法范文第1篇

但从目前的教育现状看,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疲于应付作业和考试、升学,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同时阅读量的减少,又必然导致阅读能力的低下,形成不良循环。笔者在2009年起就关注这一研究主题,曾做过调查,结果显示,有22.3%的小学生认为不看或少看课外书的原因是作业多,没时间看。有此困惑的学生在三年级占15.6%,四年级占21.5%,五年级占30%,呈逐年级上升趋势。通过调查,我还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着阅读量小,阅读内容浅薄,情感淡漠,缺乏阅读兴趣等问题,同时教师方面也存在着指导、检查的方法不科学、时效性不强的问题。可以说,语文课外阅读普遍存在“浅阅读”以及“功利性阅读”的现状,课外阅读内容也显得混乱无序,同时又缺乏引导、梳理。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之中的习惯养成阶段,从小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式方法,将使学生一生受益。因此,教师要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改变传统指导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随意性、跟风性,端正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学习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方法。鉴于此,笔者提出基于书香校园建设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儿童是自主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参与决定自己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儿童是自我发展的主人,在阅读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理解、感悟与创作。

一、尊重个性,快乐阅读为基石

课外阅读的宗旨是“做快乐的读书人”。课外阅读研究应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当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愿望和兴趣,从快乐阅读入手,以快乐阅读引领学生去阅读属于他们年龄段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亲近属于他们童年的经典。我们认为,唯有如此,小学生才能复其本性,还其好动、好奇的面目,从而快乐享受阅读,快乐感受童年。小学生不喜欢拘泥于现实的功利目的的阅读,不愿意过早地被绑到应试培训的“战车”上,他们认为读书只是丰富自己生活的一种形式,读书一定要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阅读,快乐地阅读,讨厌将阅读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一定要多读书”这类告诫的话语连接在一起。那种功利性阅读“不能替代我们的心被一本真正的好书真正感动,不能替代我们与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的生活感悟”,学生更渴望在书海中心驰神往地交流与共鸣,渴望得到一种精神享受。

二、破除功利,素养提升为目标

“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那是因为有了足够的语言量,量变引起了质变。阅读让学生拥有丰厚的语言,学生因此才能缜密地表达思想,构筑起语文大厦的“秦砖汉瓦”。课外阅读教学指导能让学生的心灵尽情地品味语文的醇香,在文学中尽情沉醉,甚至还能促使学生尝试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用稚嫩的笔写着从心灵里流淌出来的故事。我们的语文教育不一定要把学生都培养成作家,但我们可以让他们爱书、读书,让他们的心灵浸润墨韵书香,使整个人生都弥漫着文化的气息。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大量接触母语,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逐渐具备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课外阅读还能使语文课程更开放、更具活力,它拓宽了学生生活的内容,使学生能跳出课堂小圈,放大生活外延;跳出单科局限,放大信息视野。

三、搭建平台,全民阅读为主旨

要让学生爱上阅读,需要给他们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我们应该搭建平台,让学生有地方读,有时间读,有好书读,懂得方法去读。因此,我们可以开展“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之旅是快乐、健全而灿烂的。我们可以建设好学校的图书馆、读书长廊、读书角等,让学生们徜徉在经典里,沐浴在书香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使我们的学生对书的热爱蔚然成风,不管走入哪个班级,不管走到哪里,他的书包里或课桌上都至少有一本正在阅读的课外书,让“小书迷”遍布全班、全校。我们还可以开展阅读竞赛、古诗词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让各类读书活动吸引着小学生,也影响着教师和家长。师生共读、亲子阅读,读书成了大家共同的语言,课外阅读自然就能滋养学生精神深处的东西,阅读的特质也能营造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

四、尊重原则,科学引导为根本

阅读是有方法的,阅读指导更是有方法的。笔者认为,在指导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一是长远实践跟与文本同步相结合的原则。与文本同步的课外阅读是完成小学阶段阅读任务的基石,而具有长远目标的课外阅读实践则是在这基石之上建构起来的摩天大厦,二者该是有机融合的整体。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有《最后一头战象》的课文,我们可以建议学生在课余去阅读沈石溪的其他作品,向学生推荐其他相关的动物小说,以便学生全景式地、深层次地理解作家作品的内涵、主旨。长远性是指新的课程标准、学校、教师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都有整体的要求,这些要求应该是贯穿于学生整个成长过程的。指导学生进行文本同步的课外阅读并不难,大多数教师都会在讲完课内作品之后布置一些课后阅读或拓展延伸之类的作业,这就算是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但仅凭这些并不能达到课外阅读的效果。课外阅读要有实效,还需要教师对新课标的整体要求和学生的总体阅读现状进行全盘了解,要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课外阅读。我们要坚决杜绝只重文本而缺长远性课外阅读的习惯做法,只有将二者完整结合起来,在完成文本同步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学会追踪,要有定期与不定期的指导,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是要把握好经典传承与时代气息相结合的原则。将经典性和时代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防止学生毫无辨别地一味地去追逐形形的“畅销书”或另类的“时尚读物”。这就需要教师时时关心知识界、思想界的各种动态和新成果。

三是要遵循循序渐进与博览群书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在认真筛选、推荐作品的同时,还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作品的内在特性,逐步、有序、分阶段地指导学生阅读。坚持博览群书与循序渐进相结合,最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贪多嚼不烂,囫囵吞枣,只注重了解故事梗概,忽略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等一系列不良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在对文学作品的生动感悟之中,在研究与赏析之中,提高自身的阅读与审美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要熏陶学生的感情、性格、人格,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正义感,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拓展视野,提高对真、善、美的欣赏和评判能力,丰富和净化学生的心灵。因此,课外阅读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领域、流派或体裁之内,而是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反映不同领域、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社会生活的风格迥异、题材多样的优秀作品。课外阅读本身即是为了给学生打开一扇扇窗口,学生要厚积、博览,才能稳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课外阅读的想法范文第2篇

一、为学困生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与监督相比,熏染的力量更大,当一个人好学的时候,就能够带动起身边很多的人热爱学习。所以对于初中语文特困生而言,教师要努力为其营造出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从而带动特困生热爱读书,不断提高语文素养。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鼓励学困生多接触课外书,例如一些童话、寓言以及趣味小故事等,使其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从而使其对课外书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在每节语文课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五分钟的演讲活动,演讲内容设定为学生曾经读过的课外书中的文章,让学生谈谈个人在阅读后的收获以及感受。教师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演讲活动当中,可以采取轮流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活动。这样,在十分浓厚的班级阅读氛围中,学困生就能够很容易产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而且这样可以使得学困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懂得更多道理,学会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不断提高个人的语文素养与阅读能力。

二、教师要科学有效地指导学困生进行阅读

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都要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与教学的实际状况,借助于多种方法与渠道,例如交谈以及课外阅读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深入地观察与了解,从而掌握每一位学困生的个人爱好与兴趣,并且要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与最关注的事情,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其喜爱的书籍。与此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鼓励与引导学生将自己对文章的观点以及看法表述出来,帮助学困生更深刻地了解文章内容与主题。除此以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例如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前,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入地领会文章内涵,逐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渐渐开始喜欢阅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困生的阅读情况,及时地对其进行引导与指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鼓励其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允许其他学生提出异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参加讨论,尤其是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讨论情况。在班级激烈的讨论过程中,可以帮助学困生积极地思考,提高其对学习的兴趣。对于学困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从而不断提高学困生的自信心,提高其积极参与的热情。

三、家长支持,指导学困生进行阅读

课外阅读的想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章主旨;课外阅读;阅读质量;阅读习惯一、小学语文阅读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初等教育已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其中,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尤以文字文章最为重要。于是,初等教育中的语文阅读也被学校提上重点教育的日程。中国式应试教育可想而知,学生们为学习而学习。正如小学语文阅读中的课内阅读,主要体现在课本每一节后短小精悍的小文以及大大小小的测验中必不可少的阅读板块。大概阅读的题目也大同小异,如:分段、加标点、找重点、词语释义以及词语造句。

二、思考及解决办法

建议课内阅读应多加开放性试题,能很好地活跃学生思维,不受答题方框的束缚,大胆创新想法拓宽答题思路,这也是积极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思想。关注当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似乎学校也更深刻地认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以及知识的增长水平更为重要。同时,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各项发展也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课外阅读的种类以及选择大多为学校老师指定读物,无法完全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每个学生阅读的不平衡性。同时,由于课外指导与监督力度有限以及学生在课内外的阅读知识衔接不够,使得学生在课外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阅读会导致盲目无边际甚至草草了事,这样无疑严重影响课外阅读的质量以及阅读后的收获。因此,不管是学生自身还是教师家长甚至学校方面,都应该更重视学生们的课外阅读,提高课外阅读质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并不局限于课内阅读的狭隘圈子。

不管小学语文的课内或者课外阅读,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不单单只是为阅读而阅读,那样便失去阅读本身的意义。根据自身特点及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并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感受阅读的乐趣。

小学语文阅读作为初等教育的重要学科,而阅读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便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贯穿语文的主要环节,它带给学生的知识不仅来自于课本,更来自于文字的内涵。因此,作为小学生的初等教育学科,使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带给他们的收获以及乐趣,才是小学语文阅读所带来的真正意义和重要目的。

课外阅读的想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阅读方法 激发兴趣 题材

我校地处边远地区,生源均为农村学生,他们上课认真遵守纪律,学习态度认真,但是课外阅读量很少,课外知识量就是从电视动画片中得到一些,课外书几乎就没有,这对于语文的学习极为不利,我经常发动家长和老师,尽量多买些好的课外阅读书籍,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开设阅读课,加强对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在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的同时,更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和发现,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燃起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有了饱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会对课外阅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身其中。通过十几年的实践,我觉得作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首先,应该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老师要帮助指导学生选择读物,要求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富有时代气息,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深浅适度,符合学生需求,必然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指导三年级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一书时,首先考虑到的是对于三年级学生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及目的。如果把握不好,学生会越学越难,失去兴趣。所以要掌握好度,要教给学生掌握课外阅读方法,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是密不可分的,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换句话说,课内阅读得法,课外阅读才会使学生有更丰富的语文积累,为语言文字的运用打好基础。要想取得良好的课外阅读效果,我觉得还得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发挥课内阅读的作用。课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作为老师,要提醒学生运用自己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这样,不仅能提高阅读速度,也能提高阅读质量。

其次,阅读要根据不同的题材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

各种文学题材都有一根主线,叙述性的作品要掌握它的故事情节,童话故事要理解它的寓意等等。我经常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在接触什么样的读物,在与学生聊天时慢慢指导,鼓励学生或说或写,写出说出对书籍的理解。告诉学生不同的文学题材都有自己的主线(主题),读书时,看看是告诉我们道理的,还是抒感的,在逐渐的渗透下,学生随着年龄增长,读书量增多,理解能力越来越强。

然后,开展生动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的想法范文第5篇

一、以学生为本,选好课外读物

如何选择适当的课外阅读材料呢?教师在选择时往往会从个人的教学经验出发,将自己认为较合适的作品提供给学生,然而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要求和想法不一定与教师的相符。在选择供学生阅读的读物时,我们坚持五个原则:a)思想性强, 内容健康;b)材料难易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c)题材涉及面广,趣味性强;d)文章体裁多样化;e)语言地道、规范。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小说有不同的选择。因此,我们选材时必须先将读物读一遍,选择一些故事性强的小说,由于小说中描述的内容来源贴近生活,使得学生仿佛在读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于是能和书中人物产生共鸣。这种相关性(Keller)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长久维持。

二、激发阅读兴趣

孔子曾说过,对于一件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方面能汲取新的营养,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复习或检验已学过的知识。课外阅读之所以有别于课内,还因为这是在一种全新的条件下进行的“趣味学习”。许多心理学家的有关实验证明,通过简单的机械性的重复进行记忆的结果,往往易于遗忘,而在作为一种艺术享受的愉悦心情下记忆的效果会好得多。这一点是课内学习无法代替课外阅读的地方。抓好课外阅读的必然收获是学生能更好地消化课内双基,提高他们活用语言的能力,这正是新课标所要求达到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策略的实践

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阅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获取信息、进行学习或娱乐的最基本途径。在国内各类语言测试中阅读理解题占考试内容的很大比例,这说明阅读能力的高低是检验学习者语言水平的主要方面之一。然而阅读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很普遍,这主要是由于学习者未能掌握和使用适当的策略。因此,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发展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有效的阅读策略。

阅读过程是“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Goodman, 1967)。预测是阅读过程的重要一环,对文章主题和体裁的预测,可以借助文章的标题,因为标题是文章的灵魂,也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拿到一本小说,我们要求学生不要急于读,应先从小说题目入手,让他们猜测小说可能会写什么内容,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阅读White death之前,我们就组织学生就其小说内容进行预测,学生们对于题目的White 各有所想,有的说White代表白色污染,有的说代表假的,有的说代表,他们都迫不及待地希望马上把小说读完以有个明白。

其次,要求学生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影响阅读速度的不良习惯主要有:指字阅读、有声阅读、摆头、眼停过频、回视等。不良习惯会影响其阅读速度,导致有限的阅读量。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尽量扩大视幅,按词组、意群甚至句子为单位阅读。遇到单词尽量不查词典,可根据上下文意思或构词法等方面的知识快速判断该词的含义,实在不懂的词再查词典,这样会更快地理解小说内容,加快阅读速度。

再次,读后理清小说的基本线索,人物关系及其故事结局,整体把握小说意思。通过阅读启发学生思考:(1)你从这本书里学到了什么?(可以用一句谚语或格言归纳总结)(2)你喜欢或讨厌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3)你还可以再把这个故事续写下去吗?

最后,鼓励性的赏识表扬。一部分同学写得很好,拥有同一类书却阐述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和体会,如 《苔丝》、《爱玛》、《鲁宾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三个火》、《简爱》、《艰难时世》 、《雾都孤儿》、《忠实的朋友》等。此刻,老师们可以把好的作文张贴在墙上,供同学阅读欣赏。这样,他们的肯定或欣赏都会让他们欣喜不已,会更加努力去开展课外阅读。

四、营造良好环境

教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指导他们阅读的方法本身就是营造良好环境的重要举措。除此之外,这里再重点谈两点。

1. 获得各科教师的支持。高中英语课外阅读当然是英语老师该管的事。可如果认为它仅仅是英语老师的事,那就不对了,它需要所有老师的关心支持。有些老师可能会反对课外阅读,更有可能会禁止学生阅读课外书。这样,学生阅读的热情和兴趣还会高吗?英语教师辛辛苦苦调动起来的阅读积极性又被一盆凉水浇灭了。

2. 获得家长的支持。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时间大部分在家里。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应当让家长明白,学生们的阅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然后让家长知道具体的做法:给学生创造安静的读书空间,给学生选择足够的好书,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

五、读后感悟,读以致用

目前阅读教学的目标似乎就是掌握应试技巧,就是能够选择正确的标准答案。陷入这种误区的阅读教学必然抹杀阅读作品本身应该带给读者的愉悦,更扼杀不同阅读个体对作品不同的解读自由和权利。学生在阅读小说后,被其内容所感染,必然会有强烈的表现欲,我们及时为学生提供条件,引导学生写故事梗概或读后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发挥学生的个性才能,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因为有蓝本可依,学生写作就不至于流于空泛,也不如想象中的高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