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课信息化教学案例

语文课信息化教学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课信息化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文课信息化教学案例

语文课信息化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点分析

微课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资源共享的大背景。主要教学实质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对每一章节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整合,从而围绕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内容、评价各个环节,展开视频录制。具有教学时间短、视频内容精简、资源丰富、指向明确、教学内容相对完整的特点。一般微课的视频录制为5~10分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围绕某一个教学知识点或者教学案例进行录制。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更具有针对性。再者,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视频学习。再加上微课是结合众多名师的教学精华进行视频录制的,所以微课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微课程在教学主题选择时具有指向明确、教学内容相对完整的特点,同时还包括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课堂专家点评、学生信息及时反馈等等环节。这就对于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有很大帮助。

二、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践意义

(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众所周知,很多高中语文课文都需要学生具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及生活阅历才能充分理解其含义。但是,学生接受的社会教育不同,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也不同。再加上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认识程度不够,很多认为语文就是多背多读,完全忽视了平时的生活积累。而利用微课就可以将原本枯燥的语文知识多彩化、形象化、直观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内容的不足之处,拉进学生与语文的距离,提高了教学质量、优化了教学结构。

例如学习高中语文(新人教版)《荷塘月色》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荷塘月色的景象,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从一个游览者的角度出发,基于某一个点进行描述,时刻在学生的眼前展现一幅美丽画面。介于很多学生甚至教师都没有看过现实中的荷塘,所以联想起来也比较困难,而借助微课视频就可以把水融、浑然一体的荷塘月色全面展示出来。再加上对当时社会背景的描述,便显出作者借助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不满现实,渴望自由的情感,也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二)感受诗歌意境

高中语文诗歌一般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对学生的文学功底要求很高,再加上学生平时的积累不够,很难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所要表达的意思。而通过微课教师就可以利用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将静态的诗歌生命化,打破传统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具有生命化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迅速地把握诗歌的内涵。

例如,学习《雨巷》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的视频教学载体,将作者所要表达的狭窄、阴沉的雨巷展现出来,表达出作者是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期待的情怀,符合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或者是在革命中失败的人的时有时无的希望,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三)培养写作兴趣

在高中阶段,很多老师都会面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够、写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很多学生由于对语文学习的认识有误解,或者平时写作素材积累不够,文章缺乏真实性,更多的是框框大论,没有一点真情实感。学生也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痛苦境地。所以,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平台,让学生更加了解生活、认识生活,有效弥补学生的“生活空白”、“情感空白”、“写作素材空白”等问题。从而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及写作欲望,避免学生长期处于脱离生活、闭门造车、与社会脱轨的尴尬境地。

三、总结

语文课信息化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课堂氛围;教学资源;课

堂管理;辅助教学;反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5—0031—01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的学习可谓是成亦课堂,败亦课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每位老师的迫切需求。

一、有效备课

1. 备理念。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备先进有效的教学理念。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学生要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提升,着重于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完善和提升,给每个学生创设表现和展示自己的空间和平台。

2. 备学生。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要“心中有数”。既要细致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结构、学习水平、个性气质、兴趣爱好、动机意志、家庭构成等情况,更要“心中有爱”。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包括认知的发展和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发展。

3. 备教材。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适度掌握,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另外,要注重课前预习的指导,使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增加课堂听课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有效上课

1. 建立师生平等、友好、互相尊重的课堂氛围。一堂小学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教师应注重创建师生间平等、友好、互相尊重的氛围,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用鼓励性语言,慎用批评性语言,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平等相处,教师不要以权威自居,要尊重学生的看法,容纳不同的见解,真正创造出课堂中“我要学”“我想学”的气氛。

2. 有效利用、开发与整合教学资源。课程资源是决定有效教学能否兑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教学实践中首先要用好教材,在凭借教材培养小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同时,迈向更广阔的课外课程资源。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充分利用好教学中生成的课程资源。不要仅凭教案机械地搬用教学参考资料讲课,要立足课程的主教材,充分开发、利用课内外生成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指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

3.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小学生好动、思维敏捷,针对这一特点,在课堂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教材,采用一些适应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把小游戏纳入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学,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需求和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自觉改进教法、学法,选择能引发学生思维或情感的方法,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发展。

4. 加强课堂管理。小学生自控力相对较差,适时组织教学就显得更为重要。在空间管理上,教师应注重教学环境的空间设计,将每个学生置于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在时间管理上,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损耗,把握最佳时机优化教学过程,保持适度信息化,提高知识的有效性,并提高学生的专注率。在问题行为管理上,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准确定位教学各环节,把握好活动的“度”,建立起良好的教学秩序,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 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其直观性、能动性、交互性,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较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例如,在教《小英雄雨来》的时候,先让学生结合语言文字认真朗读,体会雨来的坚强和鬼子的凶残,再适时使用多媒体展示影片《小英雄雨来》中雨来挨打的精彩场面,让小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使多媒体的运用与语文课堂教学相得益彰。

语文课信息化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微课;激活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03-02

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的重点、难点、考点以“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体,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语文课堂中使用的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针对性强、简单明了、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等特点,所设计重点集中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疑难问题的解答上,十分适宜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尤其有利于课堂注意力较难集中的中职生开展文本阅读。笔者参与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微课课题组,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学情需要制作了一些微课资料,也和课题组内的教师进行了资源共享,同时,利用阅读教学课程中的微课资料,开展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从而获得了一些经验。下面,笔者将结合中职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几个具体课例,谈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微课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微课可以有效突破阅读教学中的难点

笔者在教学《卖白菜》一课时使用了微课,从而有效解决了学生如何把握小说细节的难点问题。笔者借助《奇妙的微观世界》这一微视频导入课文,通过微观世界中的视角与小说细节描写的类比让学生明白,如果小说中的细节描写非常到位,将对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笔者特意把这段视频放在了课前预习环节,让学生自主反复观看。在分析品读课文的教学环节中,笔者特别注意观察学生是否找出了课文中的几处细节描写,并在课堂中通过填写人物描写细节的表格的方式进行了检验。比如,文章中对几棵白菜的细节描写,对于“我”不小心摔掉白菜之后母亲的表现,老太太买白菜时的手部动作这几处细节,学生都能很快地找了出来,也能深刻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人们的心态是如何的。笔者发现,借助微课教学之后,学生更容易理解细节描写对小说刻画人物和叙述情节所起到的作用,他们有了课前的微视频指导,明白了在进行文本阅读的时候,应当通过抓住细节描写去了解人物性格、故事情节。这节课不仅有效避免了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细节描写作用时,只能单纯地进行繁琐的知识点讲解的问题,也为学生的自主独立阅读文本提供了开放而自由的空间。

二、微课动画视频可以激活课堂气氛

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我们制作了一节关于文中人物服饰文化描写与鉴赏的微课。借助动画的形式,让主人公换上不同的古装服饰,帮助W生理解文中人物性格的差异是如何通过服饰、打扮体现出来的。比如让学生对比了王熙凤和其他人穿着的区别,引导学生理解了王熙凤的富贵姿态,展示了林黛玉及几位姐姐妹妹穿着的服饰特点,最后还结合课文中描写宝玉的两段诗词,鉴赏了贾宝玉的穿着打扮特点,等等。对于这样的人物换装动画视频,学生非常感兴趣,一边看,还一边对照文中相关的服饰描写文段去品读人物。动漫班的学生更是在随后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中,借助《红楼梦人物服饰鉴赏》这一微课视频,手绘了课本节选片段中出现的主要人物的形象,与自己的专业课进行了结合,完全是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轻松自如地解决了之前教师上课时花费大量时间去解读人物性格的难点问题。这节课,因为有了《红楼梦人物服饰鉴赏》动画版本的微课,课堂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

三、微课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

《项链》是中职生比较喜欢的一节小说阅读课。这篇小说中,关于故事曲折情节是如何开展的问题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于是我们在微课当中制作了《什么是伏笔》《小说结尾的留白艺术》两段微课视频。制作的微课视频,在字幕提示上使用了一些小技巧,比如在恰当位置弹出“什么是伏笔”“草蛇灰线”的提示字幕,提醒、引导学生思考伏笔的作用,比对自己在小说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忽略的细节,最终学生基本都找出了文章中的几处伏笔,很好地说出并理解了什么是伏笔。而在《小说结尾的留白艺术》的微课视频中,我们通过一个故事设置不同结局的小剧场演绎的方式,让学生自主体会和品味,留白的结尾和直白的结尾哪种更能给人留下巨大的思索空间。两段不到8分钟的微课视频,轻松地帮助教师解决了这篇短篇小说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根据《项链》的课堂教学实例,你能说一个小小的微课视频的作用不大吗?我们正是借助了有效的微课教学,才能很好地帮助中职生提升对阅读文本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微课可以切实促进学生个性化和自主化学习

教师通过录制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微课学习资源,形成基于某个学习单元、某本书甚至某个学科的一系列连贯的微课,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促进个性化学习。阅读教学的课程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平时授课难度大,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高一直是课堂教学中的难题,使用了微课资源,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针对某个知识点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这是因为不同的职业学校、不同的教师可能擅长讲解的知识内容不同,将微课应用到学生阅读课程中的协作学习中去,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比如《我的空中楼阁》和《荷塘月色》这两篇课文,我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都整合了美术教师的绘画技巧这一资源,分别对想象中的空中楼阁和月下荷塘的美景,请来美术教师录制了整个绘画过程,给学生解读了文本。学生在观看《空中楼阁的游览》《荷塘下的月色》两幅画作的绘画过程的微课视频中,参与构建了自己的“空中楼阁”和“荷塘月色”,更好地理解了作者在写景的时候,是如何像画家一样,有序地去描写景物这一教学难点。其中《荷塘月色》一课中,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通感”这一知识点,我们借助视频的声画同步的效果,帮助学生理解了淡淡的荷香与远处传来的隐约的歌声有什么相通之处,有了这一音效的辅助,学生很快理解了通感的概念。

我们还让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尝试手绘自己心目中的空中楼阁和月下荷塘,并将收到的几十幅学生的作品,在班上进行了展览和品鉴。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阅读文本时候的个性化差异,还帮助学生提升了自己对美的鉴赏能力,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化学习。

五、应用微课之后能得到更多样有效的信息反馈

在进行微课教学后,教师还可获取每一位学习者的反馈信息,再加以提炼、研究,从而得到更有效的反馈信息,进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阅读教学中使用微课,因其对解决教学重难点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学习兴趣提升,师生、生生互动得到加强,同时,还能形成生动的课堂教育教学案例、鲜活的经验和系统的微课校本教材。教师在使用微课教学之后,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我们在所选的9篇阅读教学文本中制作了11个微课视频,学生基本上能够借助这些微课自主完成预习及课前阅读环节,其能动性获得提高。此外,课题组还实现微课实践在网络中的分享与交流,上传了部分微课视频在教师网络研修平台,推动教师同行在微课方面加深认识、推广和应用。其中《项链中伏笔的运用》这一微课视频参加了区内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微课项目比赛,获得该组的二等奖,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当然,在课程微化的同时,还要有一种宏观的眼光。我们要站在宏观的角度来进行课程微化,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中学会的知识重点及规律,让学生将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再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延伸的练习,达到课堂学习的真正目标。比如,我们在课堂小结时,还把阅读中出现的微化内容进行整合,使微化的内容整体化,使碎片化的内容系统化,形成一整套的阅读教学微课资料,以备今后教学的使用。制作的《荷塘月色》《雨巷》《雷雨》《致橡树》《将进酒》等微课中的“酒”都与“意象”有关,对于“意象”的学习和理解,教师如何教授、学生如何学习一直都是一个难点。我们制作相关的微课视频之后,还整合了相关的资源,写出了《中职语文课本中关于意象的使用》的文字资料作为语文组的备课资源,将原本碎片化的内容系统化。

总之,微课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课的出现,确实为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巧用微课可以激活语文课堂,因此,教师在课程的开发上应该重视微课,捕捉恰当有效的教学点,利用课外知识拓展、自主质疑探究等方法,制作出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的微课,结合课堂教学的有效时机,如课前预习、合作学习、课后探究等环节,使学生真正走进微课的学习,真正实现微课的“翻转作用”,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邢文文.探讨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J].职业技术,2016(10).

语文课信息化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记得1985年的秋天,我第一次给老师们培训计算机操作。每天晚饭后,我们聚集在一个小小的机房里,围着10台ComxPC计算机,我给老师们一条一条介绍BASIC指令,示范英文打字指法,讲如何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老师们第一次面对神奇的电脑,兴趣盎然,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教育技术培训活动中,两个“影子”的故事被媒体广泛流传。那是2001年冬天,我到山东淄博参加教育信息化报告会。淄博市上千名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挤满了偌大的电影院会场。会上,我请淄博实验小学的孟强老师展示了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获奖作品“影子”,这是用Authorware制作的动画演示课件,讲解了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影子》。

紧接着,我播放了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一个单元教学计划案例,名字刚好也叫《影子》。这是美国老师设计的教案和学生作业PPT,介绍了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测量、统计和总结太阳影子变化规律的研究型学习活动。

两个《影子》教学案例放完后,我请老师们谈感想,当时,会场上一片激动,爆发出雷鸣般掌声。老师们纷纷发言,谈美国《影子》教案对自己的震撼,谈教育理念的更新,谈要求每一个教师做课件的误区,谈当前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真是“一石激起千重浪”。

逐渐地,我发现,在教育技术发展历程中,真正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心底深处涌动的情感。

2004年,教育部IBM“基础教育创新教学项目”在上海沪太路小学举办教师培训班,来自全国部分省市的2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活动。那天,有一项活动是让每一位学员回忆自己青少年时代心中难忘的老师,当几位教师向大家讲述当年难忘故事的时候,失声痛哭,现场参加培训的教师无不动容。以至于其他教室里的老师们深感奇怪:为什么那些培训学习教育技术的老师都在哭?

2010年暑假,我们在山东桓台世纪中学开展了一项主题为“让每一个教师成功”的信息化教师培训活动,目的是探索国家新一轮教师培训创新和培训方式的转变。培训根据该校的特点设计,加入了新的培训元素和活动,在全体教师参与、游戏、互动、音乐、故事、反思、设计、体验、交流中进行。当一位女教师登场朗诵自己头一天晚上撰写的诗歌《我不愿当老师》的时候,现场的许多教师和我,忍不住泪流纵横……

我不愿,不愿当老师/当我陪着学生上晚自习时/我的更幼小的孩子/独自在家/完成作业/我最怕她打电话告诉我:/妈妈,我怎么那么笨/有的数学题做不了?/我不愿不愿当老师/当我陪着学生课外活动时/是白发苍苍的170多岁的奶奶/骑着三轮车/吱吱呀呀/穿越汹涌的车’/带着我最爱的宝贝回家/……

近年来,

“数字故事”作为一种将故事、情感和多媒体技术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开始在国内学校教育中推广。有一个我们翻译制作的PPT数字故事――《泰迪的故事》感动了无数教师。《泰迪的故事》用简洁的画面、文字和音乐,讲述了一位因母亲过世而陷入学习困境的学生泰迪,在老师的关心下,成长为一个医学博士的动人故事。从上海、北京到新疆,每当我在教育技术培训中介绍数字故事,演示《泰迪的故事》PPT的时候,我看到,无论是年轻的女教师,还是刚毅的男教师,发红的眼眶中都噙着泪花……

更让我难忘的是,南国农、何克抗等学术界老前辈,用生命和情感,为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倾注了自己毕生精力。

2004年5月,年逾花甲的何克抗教授到四川绵阳成绵路小学指导跨越式教育改革项目,他一到学校,就深入到课堂听课,当时,一位青年女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上《》一课。何克抗教授在现场评课,当谈到祖国因贫穷落后,饱受列强欺凌时,何克抗教授不禁声泪俱下,令现场的每一个听课的教师和学生感动。

2010年8月,中央电教馆、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承办的“南国农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96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24个省级电教馆及多家专业媒体,约300多名代表欢聚一堂,弘扬南国农严谨的治学精神,研讨中国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纪念南先生90岁华诞。

南先生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走上讲台:“对大家,我只有两个字‘感激’!我知道,大家都是大忙人,有的前天还在上课,昨天就从北京赶来,参加这次研讨会并为我祝寿。我感谢大家……”说到这里,南先生情难自已,热泪纵横:“在这些年里,我是做了一些事情,但很多事情是靠大家做的,是大家的功劳。”

南先生说,三个“忘了”是自己的人生哲学:忘了年龄,忘了疾病,忘了恩怨。

然而,永远忘不了的,是情和谊。

语文课信息化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新课改下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

关于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内涵,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从余教授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有效教学是关注教师的有效讲授以及学生的有效学习的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是制约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因素。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发挥出来才能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我们不能只强调一方面的作用,而忽视另一方面的作用。评判一节课是否有效重点要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学生在课堂上有收获,我们才能说这节课是有效的。收获主要是从学生的发展来看的。在知识、技能上有收获,学习或巩固了一种或几种学习方法,在情感上有熏陶等都可以看做是学生的收获。

二、制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一)教师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有相对渊博的知识储量。“亲其师,信其道”。一名学生可能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进而爱屋及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独特的人格魅力,良好的道德素养是赢得学生喜爱的前提。

其次,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科技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教师必须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仅要有一桶水,还得要有一桶新水才行。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淘汰,才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特长。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形成与众不同的教学模式。魏书生的“六步读书法”,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都是可以借鉴的。我们要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但不能甘于一辈子做教书匠,要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在理论上加强学习,在业务上要求进步,要有当名师的理想。

(二)学生

在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主体,而且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把日常教学的立足点转向学生。学生才是整个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得以实施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皮亚杰说过:“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知识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各种方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学习,热爱学习,而不是枯燥的机械的被动接收。只要学生的兴趣培养出来了,学生就能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三)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课堂教学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把学生当作自由个体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探索人生。高中生的特点决定他们多热情少恒心,那么老师的尊重与鼓励就显得弥足珍贵。给他一个肯定的目光,一个赞许的微笑,一次积极的评价,或许会对学生影响深远。爱学生,包容他们的缺点尤其是后进生,让学生在老师身上体会一种温暖的爱。在关爱中找回自信,重燃学习的兴趣,而不是把学习当作痛苦的折磨。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课堂教学是我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只有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目标。

(一)有效的课前导入

好的导语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思维的积极性。所以我们不要把导入看成可有可无的东西。导入能给学生一个提示的信号,告知学生要进入到新的学习中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注意力的集中能够让学生排除干扰,快速进入到学习情景中。好的导入能够营造适合的情境,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持续性的作用。优美的导语,可以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氛围,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情景中,奠定整节课的基调。

如典故传说导入,这是我经常使用的方式。在讲授枯燥的古文时,我经常从《东坡志林》《世说新语》中挑选名人的逸事、趣闻来讲,让古文不再枯燥而是变得有血有肉。比如在介绍王羲之的文学常识时,我用“东床快婿”的故事导入,让学生能够亲密接触历史名人。而学生也非常喜欢听故事,往往是嘈杂的教室,只要一听要讲故事学生都安静下来,集中精神来听。

(二)抓好课堂节奏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我们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时,一定要注意调控好课堂的节奏。最有效的教师会保持一种顺利的、相对快捷的节奏。虽然教学活动的速度很快,但却与课程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能力很匹配。课堂上要注意张驰有度,快慢有节。

在课堂中如何才能最好地调控节奏呢?首先,要注意授课时语言的节奏,不能一个腔调,波澜不惊地下来。其次,要注意了解学生学时注意力的变化。学生的有效听课时间很短暂,不可能一堂课都保持十二分的注意力,要仔细观察学生的疲劳度。在兴趣最足的时候讲授重难点,在注意力分散时适当过渡,调控气氛。而且要注意讲授时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保证学习过程的循序渐进。最后,要重视教学环节的过渡。过渡是课堂上的常见现象,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顺利进行。不好的过渡会破坏课堂的节奏,妨碍教学的效率。因此要保证过渡的数量不要太多,而且过渡合理、简洁。

(三)课堂教学媒体的有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作为信息载体的媒体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更以它丰富的手段,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让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为当下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的音效能最大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创设优美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的动机。

语文教学中往往引经据典,需要为学生补充很多的材料。如阅读教学中的背景介绍,作家作品的补充,前人对文章的评论观点,重点的知识要点,利用幻灯片都可以展示给学生。在介绍老舍先生时,对于他的作品介绍如下:“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这么多内容用幻灯片展示省事、省力又高效。

(四)课堂小结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小结是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还要有完美的结尾。这就像评书中的结尾,惊堂木一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短小精悍,为大家留下无尽思考的空间。好的课堂小结能够对课堂内容进行高度提炼,给学生完整系统的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好的课堂小结简洁明快、灵活多变。不能拖沓冗长、拖泥带水。

参考文献:

[1]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