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的区别

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的区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的区别

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的区别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课;特点;开发;利用

一、“微课”的概念和组成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三、微课资源的开发

1.内容规划。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首先做好微课建设内容的整体规划,确定建设方案和进程,形成建设规范和体系。内容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要按照课程标准并结合教材,组织教研员和一线学科专家共同确定各学科的知识点谱系,在征求意见后统一。

2.平台建设。微课平台是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 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

3.微课开发。微课内容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模式一般有“征集评审式”(面向教师个人)和“项目开发式”(面向学校和机构)。微课资源建设一般要经过宣传发动、技术培训、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报送、审核、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

4.交流应用。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 “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

微课是微型课的代名词,来源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师授课的浓缩、搬迁与改版,本质上属于教师为中心模式。从教育技术视域考察,微课属于新一代教学课件范畴。微课程则是微型课程的代名词。其灵感来源于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实验,是将原有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老师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第4期《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一文中指出:“‘微视频’(指微课――笔者注)需要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仅仅是录制的一段教师上课讲授活动的内容,实质是一段视频记录的课堂教学实录,可以作为一段学习材料,没有形成‘微课程’的系统”。如果从广义教育资源角度理解,微课程则是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广西师范大学郑小军老师把它归纳为“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

比较微课与微课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微课是教师授课的电子浓缩版或曰课件的改良版,与十多年课件教学的结局那样并不撼动传统教学方式与人力资源培养模式。微课程则体现课程改革要求,并且支持正在酝酿中的第三代课程改革。从学习模式上来看,微课程更接近于MOOC。MOOC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有参与,有反馈,有作业,有讨论和评价,有考试与证书。选修MOOC可以取得学分,可以充实生活与职业生涯,“教育成为了人们基本的权利”(Coursera创始人达芙妮?科勒语)。微课程是与教学方式融为一体的,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与未来的高等教育可能接轨得更加无缝一些。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微课程中的资源与微课的呈现方式有着天然的联系。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微课需要跳出技术与浓缩课的藩篱,走向微课程,在课程视野观照下,思考“微视频”的功能定位,使之与教学方式融为一体,为民族复兴与国家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殿波,薛苏秦.“微课”实践中亟待厘清的四个基本问题[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05).

[2]高尚德.“微课”:课堂翻转的支点[J].文化新技术,2013,(05).

[3]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的区别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教师;层次;教研;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3-0035-03

目前,各种体育教研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有传统的各种展示课观摩、同课异构、优质课评比、各派体育教学理念的学术讲座等等,也有比较时兴的网络教研、网络案例沙龙、大型活动现场会的视频直播。这些教研活动形式的出现,既丰富了以往单一的教研内容,也开拓了体育教师的教学视野,尤其是一些网络直播的现场展示会,可以不出远门,直接了解各地区的先进做法。但是,无论是一些传统意义上的课例展示,还是具有现代气息的网络直播,都不能真正满足各个层次体育教师的内心需求。首先,一次课例展示或学术讲座,虽能暂时性洗脑,但不是过程性的,一个课例只是单纯的某个单元的一节课,学术讲座更是突兀,仅代表某个学者的观点,很难内化成教师的实践性指导知识;其次,网络研讨和大型活动的展示直播,很大程度上都有一个精英团队在操作,它的目的往往宣传大于教研,一些切口很小,实践性较强的方法很难涉及到,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指导缺乏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将体育教师作一次教学生涯(教学资历、水平)的分层,进而分析各层次教师的教学之需,并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实践性指导建议,以期对教育行政部门的教研决策和各学校的校本教研实施提供方向。

一、体育教师的教研需求分层

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性知识的需求是有区别的,我们根据需求不同将其大致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初为人师层,即,新入职的老师,教龄一般在1-3年。新入职的教师首先需要能站稳课堂,对课堂的组织、管理实践性知识很需要;其次是基本的备课规范,如能写好一份规范的教学设计,并能根据设计来授课;掌握基本的体育课常规教育、对课堂安全隐患的预判、分析和排查,在课堂上会进行保护与帮助,传授给学生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方法等。

第二层次为教学中坚,即,小学高级教师或中学一级教师,教龄在4-10年。这一层次是体育教师的成长关键期,也是教学能力的分化期。这一时期的教师已经能站稳操场,能基本驾驭课堂,迫切需要获得一些实践性经验和技能,能成为本地区的教坛新秀甚至学科带头人,并能在各级各类优质课、展示课、一师一优课和技能评比中获奖。参加这些评比不仅需要完备、熟练的运动技能,而且要学会写课后反思和教学案例分析,能在反思中提炼教与学的方法,积累课堂组织与管理的操作经验;能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会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独立设计单元计划(模块单元计划),根据单元计划系统地进行课堂教学。

第三层次为教学骨干、能手,即中学高级教师,教龄在10-18年。这一层次的教师一般都在各自的教学领域创造出教学业绩,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底蕴。需要的是能在自己所擅长的教学领域成名、成家,提炼自成体系的教学技艺,并将这些教学技艺通过师徒结对、名师工作室、个人教学专场研讨等形式推广、引领和辐射,发挥名师效应。这一层次的教师需要一些申报教学实践类课题的知识指导,如如何提炼课题,根据课题进行实践研究,将个人的教学经验通过课题的实践得到有效升华;鼓励其申报名师工作室,对名师工作室的基本运作方法进行指导,以扩大教学影响。这一层次的教师评上中学高级后可能会出现“生涯高原期”,觉得功成名就,可以退居二线,修习身心。因此,教研要针对“高原期”的老师提供努力的方向,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撰写心得体会发表学术文章,通过各种学术讲座帮助青年教师成长,设计申报特级、正高级教师的个人规划等。

第四层次为教学名师,有少数体育教师能晋升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龄大多在20年以上。这一层次的老师应该是该地区的名师,甚至是地市级名师,有名家风范。对于这部分教师而言,对个人名利已经淡化,旨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和工作,享受课堂带来的快乐,能逐步建立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甚至教学派别和体系,直至提炼出独具特色的“教学主张”。余文森教授指出,“提炼教学主张,是引领教师从教学经验走向教学理论,从教学思考走向教学思想,这是促进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从而实现自我超越的专业生长点。”[1]

笔者在阅读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的著作《教学勇气》后,借用书中观点来诠释教学名家的内心自我,“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在我所教的每一堂课里,我与学生建立联系进而引导学生与学科建立联系的能力,比起依赖于我采用的方法,更依赖我了解和相信我自己,并愿意使其在教学中运用,且敏于接受其影响的程度。”我个人的浅显理解是,此层次的教师要能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然后才有能力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此层教师的培训更讲究艺术,有的r候独处静思,沉思默读,野外散步,阅读分享,同伴倾述,更能唤醒专业的自觉,内心的自我和倾听学生的意识。一个简单的教研建议是,要尽可能使得这些教师能学会“自言自语”,找回自我,和内心说话。

二、分层实施教研的策略分析

处在第一层次的体育教师更多的适合集体统一培训,培训可以从最基本的教学设计入手,围绕教学设计中的几个重要内容分块培训,如,如何撰写有效的教学目标,如何使隐性教学目标显性化,如何进行学情分析。实践性知识的培训可以从课堂常规、课堂组织与管理、安全预设等几方面入手,一些基本的课堂常规,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可以通过阅读《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教师用书》《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建议》《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建议解读》《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等教学用书,结合实践案例进行解读。课堂组织与管理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队列队形知识,观看全国体育教师技能比武的现场视频,通过上课、观摩、点评、指导教师上“下水课”、教学再设计等互动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安全预设是一个很重要的教研主题,包括:场地器材的安全排查,各种运动项目的风险研判,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学习,课堂安全细节(关键点)的把控,学生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控制、运动创伤的急救常识等等,这些都是教研的关注点,尤其要注意调控自身的上课情绪,学会管理违纪学生,避免与学生发生冲突甚至情绪、肢体对抗和体罚现象。第一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一个核心词语就是“模仿”,通过大量的阅读,观摩海量的教学视频和优质课例,了解基本的上课套路,模仿和借鉴其他老师的经验,择优内化为自身的教学经验,这是年轻教师迅速成长的捷径。

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教师其实相互共存,优秀的第二层教师有可能很少在第二层次逗留,直接成长为第三层次教师,这类教师是平时能注重教学积累,积极撰写教学反思的教学精英。相反,虽然已经处在第三层次的教师,由于平时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在“生涯高原期”徘徊,很可能教学水平降至第二层次。因此,处在这两个层次的教师是开展教研的重点对象,也是一个地区体育教学水平能否上档次的关键。教研的基本内容可以为,一是开展体育教师技能比武(练兵),要求稍高的还要进行体育教师的体能与运动技能的过关测试。往往在这个层次的体育教师由于学校、家庭琐事缠身,忽视自身的身体锻炼而中年发福,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相继退化,在课堂上不敢做示范,也没有能力完成准确优美的示范。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师的根,是立身之本,一旦丢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性就不复存在;二是提供日常交流学习的机会。我在为一些地区作体育教师专业培训讲座时了解到,当地区教研室或学校为教师们提供机会的时候,教师们都希望能互相学习,如,不同地区、学校教师之间关于教学的日常交谈;固定的课堂教学观摩,教学内容要有连续性,至少一个技能单元,可以多位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参与计划和准备;三是这部分教学骨干对培训指导教师、教研员的愿景是:(1)更广阔的教学视野――关于同一教学内容有很多种不同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练习技能的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都和实战运用相关联;(2)可靠――由受培训教师的成功所证实,教师的成长很多时候是一个时期以后才能显现,最有效的检验方法需要通过座谈交流等形式进行反馈;(3)促进――建议和鼓励而不是命令,帮助而不是操纵,真诚的表扬和建设性的批评相结合;四是引导这部分教师学写教学反思,养成习惯每节课后或几节课后能记录课堂细节,提炼教学反思,在日常教学中能有意识地捕捉课堂的意外事件,记录这些事件是开展反思的前提条件。在组内校本教研时可以开展各种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的分享活动,同一案例通过分享可以有不同种的教学反思,通过各自教师的不同案例展示可以启发上课老师捕捉教学现场意外事件的自觉性。经过不断地反思积累,可以提炼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观点,集合成论文,可以评奖、投稿,为职称晋升做好准备,更重要的可以树立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处于二、三层次的教师成长主要靠“用理论”来反思自己的经验,第一层次教师的成长主要表现在课堂行为方式的变化,而二、三层次教师的成长更重要的是看问题的立场方法的重大变化。尼采说过,有各式各样的“眼睛”,因而有各式各样的“真理”。骨干教师区别于普通教师之处就在于他能看清课堂中的细微、弱小的教学细节,发现内在、本质、深刻的教育智慧[1]。

处于第四层次教师的标准,我们可以列出很多优质特征:(1)完备的学科知识与运动技能;(2)课堂上总是积极倾听、对话,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练,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能;(3)用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手段、辅助器材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练需要;(4)保持课堂在安全、轻松的氛围下,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5)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适时地和学生一起练习;(6)尽量加大学生自主学练的时间;(7)对学生的表现有很高的期望;(8)密切关注学生学习进度并及时提供反馈。[2]以上这些特征或许在一些年轻教师课堂中也能找到,似乎一般优秀教师的表现都是这样一种方式,然而,要在此基础上培育真正自成一派风格的大家,还要经过反复思考独特的教学体系,给他们的实践赋予不寻常的意义。鼓励这部分教师在组织和操作自己课堂的方式上显示特立独行和充分自信,逐渐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主张的提炼一是靠“兴趣”驱动,指的是教师凭其兴趣、爱好、感觉进行的,说到底就是他们喜欢这样教,这样他们感到自在、开心和快乐,当然,他们的兴趣一定也是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即,学生认可、肯定、欣赏他的教[1]。他们能细致入微地去了解学生,用学生很容易理解的方式去教学,而不必根据教育专家、教研员、教研组长和同事所说的该怎样做去做。这些教师只关乎和自我内心对话,能倾听全部学生的心声,对自己所做的完全是正确的信心驱使,而不需要其他人来解释教师的职责和教师的教学方法[2]。处于第四层次的教师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还能帮助别人、指导别人、让别人进步。

三、结语

体育教师需要怎样的教研?这个命题在今后一段时间里都将成为各级教研部门、学校体育教研组关注的命题,大多数教研员、师训员和教研组长为教师们量身定制了培训计划,但不管怎么努力帮助教师成功,许多教师仍然遇到如何调整自己的问题。笔者以为,新教师和处于第二层次的教师可以倾向于行政上的一些规范教育和教学技艺培训,而处于三、四层次的教师则应更多地关注专业自觉,教研部门和校本教研更多的是提供发展方向和专业支持,而不是一味的靠继续教育学分制来被动地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的区别范文第3篇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

(一)针对高等教育和计算机课程的特点,研究适合高等院校教育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创造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工具性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的水平和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高等教育下的计算机课程具有应用性(突出实践环节,以培养、提高学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的)、职业性(教学内容必须要满足高等教育的需求)、多样性(根据教学对象的层次不同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等特点。再者,高等教育下的计算机课程更加重视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介绍,为此,我们采取了“集体研究、分步试点、总结归纳、全面推广”的思路,以重点课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为改革试点,进行了教学模式专题研究,并打造了典型课例组织集体观摩,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有关理论和具体做法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逐步形成了以“任务驱动”为主,“案例教学,讲练结合”为辅的教学模式。

(二)“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讲练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讲练结合”教学模式是教员根据学员的学习需求和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案例”,在多媒体网络机房,采取演示、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案例”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员边学边练,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其显著特点是贯彻因材施教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各自的特点、能力等因素,给学生分层次安排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实例任务,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应用,进行自主探索。教师在方法上给予指导,给予适当提示,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操作欲望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使他们在操作中体会和领悟所学知识,然后查漏补缺,对共同的难点、疑点以及重点进行分析、讨论、讲解、总结,启发学生思考,并触类旁通,给出应用实例,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领悟,并且做到轻松接纳与吸收。

二、“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讲练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实施步骤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讲练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一是提出案例,二是讲解演示,三是学员实做,四是归纳拓展。

(二)任务案例

以“二氧化碳灭火瓶网页制作”案例为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提出案例:根据课程标准中对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员课前事先设计好任务案例“二氧化碳灭火瓶网页制作”。在课堂上教员根据学员的学习任务需求,引出案例“二氧化碳灭火瓶网页制作”。

(2)讲解演示:由于该案例较大,可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先将案例分解成网页设计和网页制作两部分,然后再分析每一部分的具体操作步骤、网页设计步骤如下:

1.制作文字稿本。依据教材组织网页中要展示的内容如下:

①组成与用途。用于扑灭机体内部、发动机失火和低压电路故障引起的火灾等。

②使用方法。使用时取掉铅封,拔出开关处的保险销,将喷射管对正火源,按下开关,气体即可从喷射管喷出。

③注意事项。使用中应注意不要使手接触喷管以防冻伤。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达8%到10%时,会使人昏迷窒息,因此,洞库起火时不能使用。在室内使用时,人应该站在高处,火熄灭后,应立即通风。

2.制作脚本。设计网页中内容的展现形式。依据制作脚本,教员边操作边讲解网页制作步骤。

①确定制作工具。Dreamweaver8.0是使用较为普遍且简单实用的制作工具。启动Dreamweaver,熟悉窗口。

②制作前准备。先规划目录,准备所用素材,如图片、文件、flash等,最后创建新网页并命名保存。

③插入、编辑表格,并设置属性。

④输入文本、插入图像和Flash等,并设置属性。

⑤保存和预览网页。

“二氧化碳灭火瓶网页制作”文字稿本如下:

①组成与用途。用于扑灭机体内部、发动机失火和低压电路故障引起的火灾等。

②使用方法。使用时取掉铅封,拔出开关处的保险销,将喷射管对正火源,按下开关,气体即可从喷射管喷出。

③注意事项。使用中应注意不要使手接触喷管以防冻伤。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达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时,会使人昏迷窒息,因此,洞库起火时不能使用。在室内使用时,人应该站在高处,火熄灭后,应立即通风。

3.学员实做。要求学员根据制作脚本完成“二氧化碳灭火瓶”网页制作。在学员实做前,针对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共同性问题提醒学员注意。在学员实做过程中,教员要耐心回答学员提出的问题,对有困难的学员个别指导、示范。观察每个学员的操作情况,随时掌握整体进展,如果有学员快速完成任务,则为他们布置新任务。

4.归纳拓展。学员完成任务案例后,教员要总结网页制作的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并进行必要的操作、能力拓展。另外,还可展示学员作品,交流做法和体会。

三、“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教学模式的区别

所谓的“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式学习。计算机课程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一系列具体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由教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完成各项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通过不同方法完成一系列任务,还可以使学生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以及知识脉络。

案例教学法则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靠自己学习、构建知识;而教师起帮助、引导、促进的作用,教师负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使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具体来说,案例教学是教师创设一个或多个案例(其中隐含所要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完成每个案例熟练掌握课堂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案例教学法是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老套路,是以完成一个案例来进行教学安排。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则是综合上述两者的一种综合性教学方法,通过两者的结合不仅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基本技能,同时也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模式的要点

(一)明确任务,把握原则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一定要使同学们明确所要学习的任务以及必须遵守的原则

1.学习性原则:设计的案例必须贴近学员学习实际要求,例如“试飞卡片”“机务人员业务卡片”“飞机有寿件信息工作表”等案例均来源于学员的学习要求。

2.典型性原则:学生学习需求范围很广,案例选取不可能面面俱到,要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个例。

3.实践性原则:案例必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以提高学员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

4.层次性原则:鉴于学员的基础参差不齐,要进行分层次教学。设计案例时既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满足大部分学员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少数基础较好的学员,为他们设计提高性案例,实现因材施教。

(二)构建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1.以科学教学网络为平台,构建网络化教学环境,为保证“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讲练结合”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我们把课程授课全程安排在网络机房,并依托校园网和计算机学科网站,构建网络化教学环境,不仅每个教员建立了个人的教学网站,而且为学员提供了个人空间,以方便其保存课堂作业,实现课内向课外、教室像网络的延伸,建立起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的立体化、多层次网络教学环境。

2.加强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融合。为保证网络化教学环境有充足的教学资源,近年来我们先后研制多种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6套(其中1套获得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二等奖,1套获全校优秀网络课程二等奖)、电子教案6套、涵盖高等教育各层次的教学案例70多个、一大批与教学配套素材和辅助学员自学的多媒体课件,形成了多媒体教材、网络教材、电子教案、教学案例、学科网站、专题网站为一体的综合化、系列化、多层次的教育训练教学资源系统,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融合与创新。

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的区别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主旨;语文素养;语用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核心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要致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迁移文本的语言形式的表达实践,如构词方法、句子表达方法、某个段落的构段方式、文章的谋篇布局、文本里的某种描述手段等多种方式。很多教师已经深谙其道,不仅在备课时能有意识地设定迁移拓展的目标要求,还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迁移拓展经验,养成了迁移拓展的教学习惯,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奠定了语言形式训练的基础。

形式不再是秘密,核心内容如何聚焦,成为“语用训练”有效的关键。“拓展点不能随意选择,一般要以课文的主旨为依据”,而常识性课文和非常识性课文的主旨不同,拓展内容自然也应该有所区别。何为常识性课文呢?施茂枝教授在《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一书中阐述常识性课文为:“意在传播知识作为本质特征是判断常识性课文的依据或标准。”如《回声》《鲸》《只有一个地球》等用了较多说明方法的说明文,以及《美丽的小兴安岭》《颐和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等综合运用多种手法的小品文。反之,不以传播知识为本质特征,而以审美形象、人文内涵为目标的文章称为非常识性课文,语文课本中以此类文体居多。据此,常识性课文的语用训练内容应该指向“知识内涵”,而非常识性课文的语用训练内容则应该指向“审美内涵”。

一、常识性课文,语用内容指向“知识内涵”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认识文化价值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语言材料,学习写作方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在有限的课堂上,对“语用训练点”的慎选、慎用,是“语用训练”有效的前提。非常识性课文以传播知识为本质特征,在语用内容的选择上,尤其需要每个一线教师细细斟酌。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内容上以宣传知识为主要写作意图,又充满童真童趣,兼具知识性、科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施茂枝教授《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有机教育”思想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书中,本课设计的拓展点就选择在了解动物特点上,即将拓展的内容指向百科知识,将知识拓展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紧密结合。设计如下:

指导学生了解青蛙等其他动物冬眠的特点,并指导朗读后,出示小鸟、小猫、小猪、小鹿的脚印,进而训练表达,让学生把横线补完整,交流、评价、朗读。

师:小朋友,说说他们画的是什么吧。(预设:小鸟――小草,小猫――梅花,小猪――剪刀,小鹿――树叶)

出示――

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又

小猫 ,小鸟 。

小鹿 ,小猪 。

不用颜料 ,几步 。

为什么没参加?他在 。

同样,施茂枝教授《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有机教育”思想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书中,《小蜗牛》一课的教学设计将课文体式定位于介绍知识的常识性课文,在此主旨定位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碧绿碧绿”的意思和重叠方式,接着换词形容树叶颜色,添词形容白雪颜色,循序渐进地进行词语积累与运用。将认识小蜗牛爬行慢的特点和不同季节小树林的特点贯穿于“语用训练”的始终。指导朗读时同样不强调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心情,而强调读出蜗牛爬行速度慢的特点和不同季节树林的特点。如教学认识不同季节树林的颜色时,设计如下:

师:请注意这个词――“碧绿碧绿”。小蜗牛,你为什么要将“碧绿”重叠起来用?单用一个“碧绿”不行吗?(说明颜色很绿很绿)

……

师:哪只“小蜗牛”还能用你知道的词语形容看到的树叶的颜色?(金色、金黄)

师:哪个词也可以重叠起来,填在下面的空格里?

碧绿碧绿的树叶全变成了

的了。(出示)

……

师:“小蜗牛们”,大家知道能用知道的词语来形容雪的颜色吗?(预设:白白、雪白、洁白……)

师:这一次,小蜗牛看到地上盖着

雪。(出示)

再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设计,把“在语言实践中懂得骆驼的脚掌、驼峰、睫毛等在沙漠中的特殊作用,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作为教学目标之一。首先,将第三、第四自然段讲述小骆驼的沙漠旅行作为重点,质疑探究来了解沙漠恶劣的环境特点。其次,在第五自然段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骆驼妈妈怎样引导小骆驼轻松应对风沙,为下文感受小骆驼的自豪作铺垫。最后,让学生扮演小骆驼,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因为……”的句式练习说话。在学生练说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运用课文语言,从脚掌、驼峰和睫毛几个方面说,这又是内化有关骆驼的知识的语言基础上的语言文字运用,彰显了语文的实践性特点,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同理,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之舟》一课的教学设计,在施茂枝教授《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有机教育”思想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书,也彰显了异曲同工之妙。

二、非常识性课文,语用内容凸显“审美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阅读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所谓阅读能力的核心就是理解能力;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也提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将通过语言文字获得的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视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文字,借助语言文字获得文本所承载的信息,在此学习过程中思维由具体走向抽象,形成对课文内容的理性认识,也就是获得文本的思想内涵和内容精髓,这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方式之一。

非常识性课文不以传播知识为本质特征,而以审美形象、人文内涵为目标,毋庸置疑,正是要在学习中,落实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感知与理解。目前,各种教学设计中,不顾常识性与非常识性课文的辨析,一味重写法、轻人文的现象屡见不鲜。

如教学《匆匆》一课,单纯强调工具性,只注重语言形式就会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仿写句子。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赵昭老师教学《匆匆》一课第三自然段时,采用先交流w会感受时间匆匆流逝,再用上句式联系生活实际说话的拓展迁移法。

师:“去的尽管去了……怎样地匆匆呢?”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第三自然段?

生:“洗手的时候……双眼前过去”让我觉得无论我们做什么,时间都会匆匆地划过。

这样,笔未落,情已发,为接下去语用训练的有声有色作好了铺垫。

师:这样的事也发生在你们身上吗?你们能用这样的句式“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过去,_____是匆匆的。”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句话吗?

师:请同学们把刚才说的连成完整的一句话。我们来作一首小诗!

生: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上过去,岁月是匆匆的;

玩耍的时候,日子从嬉笑中过去,回音是匆匆的;

奋斗的时候,日子从汗水中过去,成长是匆匆的;

阅读的时候,日子从思考中过去,时间是匆匆的。

教师先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读懂句子的意思,用心感受句子蕴含的情感,实现理解“语言文字”向理解“形象、意义和思想”的转化。接着,让学生发现语言之“形”,品味语言表达的精妙,实现对本文语言形式的挖掘和把握。最后,内化表达之“法”,当学生体悟到语言形式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以及如此表达的精妙所在后,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实现语用训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卡罗纳》一课,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高玉梅老师授课时,先引导学生体会卡罗纳的“痛”,巧妙安排如下:

“出示阅读提示:默读课文,圈画出能感受到卡罗纳心情的语句,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的描写来体现他的心情。”

学生自主交流,抓住外貌、神态、心理、动作,谈体会。教师相机板书。初步感受写作手法的同时,体会卡罗纳悲痛的心情。

“PPT出示句子: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嚎啕大哭。交流:这两句话从哪些方面写出卡罗纳的心情?”

通过交流进一步认识写作手法,并深入感受卡罗纳的悲痛的心情。最后,真切地走进卡罗纳悲痛心情,设计练笔如下:

“卡罗纳大哭,因为他想起了

。可是没有母亲,放学时, ;他参加考试时, ;他肚子饿时,

;他 时, 。”

三次交流,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表达的支架,让学生练说仿写,学习文本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致描写的方法走进人物内心的方法。方法的习得是以理解文本内容,体会卡罗纳失母之痛为内容指向,不断地丰富情感认识,为下文教学他人对卡罗纳的关爱作情感渲染,也为彰显“爱”的主题做铺垫。

总之,教师若无正确的认识,不顾常识性课文与非常识性课文的文本区别。着力关注语用,忽视常识性课文中的常识性、科普性知识和非常识性课文中的情感因素、人文价值,不顾学生的阅读感受、生活体验,就会产生教学的偏颇。反之,教师能引导学生发现语言形式奥妙的同时,相机引导感悟文本,情感共鸣,语言训练就不再仅仅是冰冷的工具,而将承载更多温暖的有思想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感悟。

参考文献:

[1]施茂枝.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施茂枝.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有机教育”思想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刘仁增.可贵的坚守 可喜的突破――对两节《匆匆》的分析与深度思考[J].福建教育,2013(9).

[5]刘春平,叶润生.丰富想象 了解常识 发展语言――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J].福建教育,2010(1).

教学案例与教学课例的区别范文第5篇

目前来说,在初中阶段开展项目学习,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相应的教材。笔者所在地区使用的是苏科版物理教材。苏科物理教材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是人们研究各类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种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学生像科学工作者那样,经历一个探究未知世界的过程。使用苏科版教材如何开展项目学习,能否将项目学习与科学探究有机整合起来,成为笔者探索的一项课题,以下是笔者以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电阻》一节教学为例进行的尝试。

一、教学案例:基于项目学习的科学探究课――《电阻》

1.项目任务目标:

制作一个神奇的开关,能够调节电路中灯泡的亮度。

2.项目器材准备:

学生学具1(用一大信封装):接线板(图1),两根完全相同的康铜合金丝(约0.6米长),一根铜导线。

学生学具2:电源一组(含2节干电池),电流表一只,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电阻的比较装置一个(图2)。

教师教具:电源一组,开关一个,演示电流表一只,小灯泡一个,铁丝一根,康铜合金丝一根,日光灯电阻一个,打火机一只。

3.教学过程:

(1)明确任务,项目导入。

教师展示调光灯,引导学生发现实现调光的装置是一个神奇的开关。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一个调光开关,并演示调光功能,在此基础上,询问学生:你想制作这样一个神奇的开关吗?

项目任务:制作一个神奇的调光开关。

(2)制订计划,项目设计。

①发现调光开关的秘密。

师:这个神奇的开关的秘密是什么呢?怎么制作?

教师展示自制调光开展的内部结构,学生发现内部有金属丝。

师:金属丝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②发现导体具有电阻。

教师展示并介绍不同材料、粗细、长度的金属丝,请学生演示将不同金属丝接入电路,引导学生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和电灯亮度的变化。

W生发现金属丝确实可以改变电流的大小。

师:金属丝在电路中除了可以导电外,对电流还有什么作用?

教师展示山间流水,引导学生观察流水中的石头对流水有阻碍作用。与此类比,说明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

得到电阻的概念。

③发现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师:根据刚才的实验现象,请你猜想电阻的大小和导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生: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

师:请大家观察电阻的比较装置,发现这些金属丝有什么区别?

生:A是锰铜丝,B、C、D是镍铬合金丝。A、B、D横截面是S,C的横截面是2S。A、B、C的长度是D的2倍。

师:如果我们要研究电阻和导体长度的关系,该怎么选择导体呢?

生:选择B、D。因为,B、D长度不同,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

师:很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呢?

生:控制变量法。

师:请同学们拿出实验活动单,表一是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表二是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表三是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请同学正确选择导体并记录在表中。

学生思考并填写记录单。

师:在实验中,怎么比较电阻的大小?

生: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师:导体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师:实验测试电路应该怎样操作呢?刚才老师演示的电路可以用吗?

生:可以,只需将金属丝接入即可。

师: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学生实验。

交流总结: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有长度、横截面积、材料,认识到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教师演示加热日光灯的电阻丝,学生发现电路中的小灯泡明显变暗,并说明大多数金属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④项目分析。

教师请学生拿出制作材料:两根完全相同的康铜合金丝,一根铜导线。明确目标:制作一个神奇的调光开关。明确要求:制作的开关具有三个档位,能明显改变灯光亮度。

师:利用这些材料,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变电流呢?

生:改变金属丝的电阻。

师:两根完全一样的康铜合金丝,怎样改变它们的电阻?

生:改变横截面积或者长度。

师: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试一试吧。

学生分组制作调光开关。

(3)项目展示。

各小组完成调光开关的制作,上讲台展示并演示其功能,同时讲解原理。

教师总结:要使调光开关效果明显,就得使接入的电阻差别大。

二、案例分析

这个课例曾在“国培计划”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作过展示,受到好评。后来参加“一师一优课”被评为江苏省优质课。从这个案例的成功,可以看出在项目学习中开展探究教学是可行的。

1.任务驱动:项目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共同点。

《电阻》教材首先从两个卡通人物的一段对话开始:小明:“我想设计一个调光灯。”小红:“要调控电灯的亮暗,就要调控通过电灯的电流。怎样才能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呢?”接着,教材安排“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两个探究活动,最后引出电阻的概念。可见,教材的意图是通过问题驱动来开展科学探究的教学。问题是科学探究的驱动力,是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兴趣的导火索。科学探究是本节内容的重要学习方法。

项目学习是以任务来驱动的学习。任务,即项目,它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制作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为内容来架构的。从对项目的释义中,可以认为问题的探索也可以成为任务。对问题的探索可以认为是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项目学习中的一种形态。“怎样才能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呢?”既可以是科学探究的驱动问题,也可以是项目学习的驱动任务。可见,项目学习与科学探究都需要学习的驱动力。

2.“产品”设计:从科学探究走向项目学习的核心。

项目学习的核心要素是任务。任务的成果是“产品”。所谓产品,是指学生项目学习的成果。杨勇诚老师认为,这个产品是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发展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是物化的东西和非物质化的东西。那么具体到物理课堂教学中,“产品”呈现为物化的产品和学生的研究报告或者论文。

科学探究课的核心要素是问题。通过对问题的科学探究,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来达到教W的目的。如果把问题当成是项目学习的任务,那么对应的产品应该是学生的研究报告或者论文。撰写研究报告或者论文,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说难度不小,而且撰写研究报告需要一定的时间,将突破原有的一节课的课时安排,导致研究成果无法及时呈现,给教学增加了不少难度。基于以上分析,要在一个课时内完成一个项目,项目的“产品”设计为物化的产品更容易操作。在本课例中,笔者设计一个“制作一个调光灯开关”的任务,对应的产品就是物化的调光灯开关。那么这个项目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在《电阻》一课中,教材提出“我想设计一个调光灯”,这个可以看作是一个可以预期的项目,调光灯就是预期的产品。分析教材后发现,十四章《欧姆定律》最后安排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为《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调光灯》。可见设计和制作一个调光灯是整章知识的综合运用。从项目学习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章节的大项目。《电阻》一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电阻概念以及影响电阻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的教学。所以,把设计一个调光灯作为项目学习的任务,不太符合《电阻》的教学目的。教材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实际提出了两个逻辑上递进关系的问题。问题一:可用哪些方法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通过接入各种金属丝来改变电流,引出电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引出第二个问题: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这样就将教学推进到了教学的重点――科学探究环节。教材通过两个问题的驱动,形成两次探究活动,完美解决了教学问题,达成了教学目标。因此,笔者没有在这个探究环节中做更多的修改。

笔者认为教材安排仍具有一定局限性。教学中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最后的落脚点只是知识本身,而不是知识的运用。教材一开始提出的“我想设计一个调光灯”的任务没有要求完成,学生也就损失了一次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项目学习的驱动是任务,成果是产品。从任务的导入,到为了任务开展学习,到最后掌握知识完成任务制作出物化的产品,实现知识应用的最终目标。预期的产品必须对应驱动的任务。对于制作物化产品的项目学习来说,产品的制作就是任务,任务和成果是高度一致的。设计了产品,也就是设计了任务。《电阻》教材中只有问题,没有产品。产品怎么形成?这必须要考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电阻》一节,围绕“改变电流”展开讨论,学习电阻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和“我想设计一个调光灯”有什么联系呢?基于以上问题的考虑,笔者认为可以设计一个改变电流的装置,这样的装置对应生活中的应用就是调光开关。当然,学生只能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开光。由此产生了本课例中的产品,也是项目学习的任务:制作一个模拟调光开关。

3.探究融合:在项目学习中发挥1+1>2的作用。

项目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科学探究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两种方式可否运用在同一节教学课中?两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怎么样?首先来比较一下项目学习流程和科学探究的步骤(见下图)。

科学探究教学包括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共七个步骤,如下图可以分为五个环节。项目学习流程同样有项目导入、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展示、项目评价五个基本环节。这五个基本环节同科学探究的五个环节一一对应,其功能大体相当。因此,采用项目学习与科学探究教学在教学结构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让两种教学方式融合在一节课具备了可能性。

《电阻》课例中,从项目导入后让学生明确本课的任务是制作一个调光灯的模拟开光,接着如何去制作,具体到需要哪些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特性,怎么运用这些材料就成为学生乐于探究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教师借用了教材的安排,进行了两次探究。

一探:这些金属丝可以改变电流吗?学生猜想后,师生共同尝试将不同材质、粗细、长短的金属丝接入测试电路,观察现象。通过师生质疑,获得导体具有电阻的概念。

二探:影响导体的电阻的因素有哪些?在上面探究的体验中,学生进行了有依据的猜想,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如何去验证这些猜想,让科学探究进入第三个环节: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掌握了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接着学生分组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并进行评估。

两次活动均严格遵守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了探究,达到了科学探究的目的。由此表明,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完全可以完美地融合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的过程已经结束,但从项目学习的流程来看,这仅仅是为了完成产品所做的准备工作,将知识转化为产品,才能真正体现知识的价值。可以说,科学探究的完成,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产品的制作、展示、交流评估三个环节将学习推向,学生在制作产品时,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将创新意识表达在产品中;在展示过程中,体验项目学习带来成果的愉悦;在交流评价中,获得友善的建议,深化个体的感受与认识。可见,项目将探究学习引向更深的层次――学以致用。而二者相融,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1+1=2。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