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外阅读的概念界定

课外阅读的概念界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外阅读的概念界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外阅读的概念界定

课外阅读的概念界定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读本;比较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279-01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据此,人教社同时编写了必修的教本和读本,而且规定读本须与教科书配套使用,且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

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更遑论300万字。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高中语文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课外阅读的概念界定范文第2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主动结合学科特点,敢于有机渗透和尝试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方面做了一点实践和探索。

1.语文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

语文素养是社会人最基本的素养,语文素养不是知识点、能力训练点,也不是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相加之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关照和认识语文素养:

1.1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语文素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1.2 过程与方法的维度。语文素养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方法、策略,以及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反思。

1.3 知识与技能的维度。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2.理性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大家知道,素养是一个人平时的锻炼和教养,它所涵盖的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既包括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品性特征,也包括个人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体验和情感价值体验。比如,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从掌握语文知识和形成语文能力的活动中获得的感受以及能力,都称为语文素养。这样一来,语文素养的内容到底包括多少,真的很难给予界定,这其中还不包括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如选修课所获得的语文素养。再说它的内涵,新课标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时间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语文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这一要求比较全面,但是各个要求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体现出来,层次感不强,造成目标众多。学生的人生态度、学生的认知态度、学生的道德品质,这些目标要素间如何平衡和衔接,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3.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内外教学资源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教科书融规范化、多样化、民族化、多元化、现代化、生活化于一体,注重人文和科学的融会,无疑是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挖掘课外学习资源,以课外激活课内,以课内带动课外。“世事洞明皆学问。”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既丰富又宽广,适时地引进课外学习资源,如瞻仰烈士陵园,欣赏地域风景名胜,体验民俗风情等,再配以合理的“煽情”学生将会超越表层的感动和欣赏,进入对人格、人生乃至人性的体悟。

课后丰富的阅读也是促进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空间,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让他们在了解世界、提高认识的同时积累丰富的词汇。

组织好课外阅读是落实语言积累的重要条件。《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课外阅读总量和背诵篇数,列出了背诵推荐的篇目,这些规定为加强课外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读好书,多读书,并指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摘录好词语、好句子、好段落,写上自己的一些看法、体会(即这些好的词语、句子、段落好在哪里或为什么觉得它们好)和心得笔记,也可以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报告会、朗读会和读书知识竞赛会。同时,我要求学生每周背两至三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摘录下来的好句子,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

课后的阅读空间是丰富的、精彩的,可是学生阅读的效果差距很大。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我专门给学生设计了读书笔记摘录本,让学生把课外书中看到的好词新词、好句新句摘录下来,并写写自己的感受或看法。由于学生认识层次的不同,理解水平也不一样,语文能力的差异也很大,所以摘录的内容也各不相同。但是通过这样的积累实践,他们又一次掌握了新的知识,又一次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

为了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定期进行评比,并开展了丰富的课外活动:①制作荐书卡。让学生互相推荐自己看到的好书,并在荐书卡上写上书的主要内容,供大家参考。②天天成长。在每天的晨会课上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课外看到的精彩内容,并说说自己的看法。③和诗人交朋友。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后读到的古诗介绍给大家,大家介绍诗人的有关知识,等等。

课外阅读的概念界定范文第3篇

一、扩大学生的视野

现在高中语文除基本篇目外,还有阅读教材,在当前仍处于应试教育的气氛中,不但阅读教材无人问津,束之高阁,就连教科书中的除基本篇目外的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也很少有人去讲,这就缩小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不了学生的素质,因此可选取反映时代精神的,在社会上有一定效应和反响的文章,诸如热门话题,有较高认识和审美价值的文艺作品、新闻、通讯、社论等,都可以让学生阅读,这样既能拓宽学生视野,加速学生知识更新,发展学生兴趣,更是对学生进行德美的素质教育,除此之外,还让学生阅读一些名著,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等中外名著,这样能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质。

二、认真进行语文教学改革

目前一些教师,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只注意几个尖子生,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没有去向45分钟要效率,而是大量占用副科和课余时间搞“题海战”为其制订分数目标,由此使学生的素质特别是语文素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要做到,按照大纲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从教材特点出发,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语文教师要较好地完成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就必须培养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就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的任务担当起来,使学生得到情操的陶冶和终身奋斗精神的奠定。在运用语文知识中要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新颖别致,丰富多彩的辩论会,专题报告会,读书心得交流会,小型文艺评论会,班会演说,文学欣赏,优秀作文评比会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更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

四、语文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展

语文素养是社会人最基本的素养,语文素养不是知识点、能力训练点,也不是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相加之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关照和认识语文素养(不是语文素养可以分成这样的三个部分):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语文素养侧重于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过程与方法的维度,语文素养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方法、策略,以及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反思。

3.知识与技能的维度,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五、理性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大家知道,素养是一个人平时的锻炼和教养,它所涵盖的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既包括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品性特征,也包括个人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体验和情感价值体验。比如,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从掌握语文知识和形成语文能力的活动中获得的感受以及能力,都称为语文素养。这样一来,语文素养的内容到底包括多少, 真的很难给予界定,这其中还不包括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如选修课所获得的语文素养。再说它的内涵,新课标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时间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语文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这一要求比较全面,但是各个要求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体现出来,层次感不强,造成目标众多,有关于学生的人生态度,有关于学生的认知态度,有关于学生的道德品质,那么这些目标要素间如何平衡和衔接,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内外教学资源

我们还可以挖掘课外学习资源,以课外激活课内,以课内带动课外。“世事洞明皆学问”。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既丰富又宽广,适时地引进课外学习资源,如瞻仰烈士陵园,欣赏地域风景名胜,体验民俗风情等,再配以合理的“煽情”。学生将会超越表层的感动和欣赏,进入对人格、人生乃至人性的感悟。?课后丰富的阅读也是促进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空间,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让他们在了解世界、提高认识的同时积累丰富的词汇。

组织好课外阅读是落实语言积累的重要条件。《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课外阅读总量和背诵篇数,列出了背诵推荐的篇目,这些规定为加强课外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读好书,多读书,并指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摘录好词语、好句子、好段落,写上自己的一些看法、体会(即这些好的词语、句子、段落好在哪里或为什么觉得它好)和心得笔记,也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报告会、朗读会和读书知识竞赛会。同时,我要求学生每周背两至三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摘录下来的好句子,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

课外阅读的概念界定范文第4篇

一、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程究竟是一门怎样的课程?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等问题,已经困扰了语文教师好长时间。特别是课改以来,许多教师觉得语文课越来越不会教了,甚至部分教师不清楚语文课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至于教到什么程度更是一片茫然。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学生收获甚微……通过认真学习课标,我觉得语文课程必须抓住“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核心目标。那么这一目标如何实现呢?

根据新课标“教学建议” 的要求,阅读教学可以从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读、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也可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依据。总之,要紧扣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课程。学习语文,首先应该花工夫在对具体语言材料的积累、品味、感悟上,在语言材料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基础,帮助学生认识语文运用规律。

二、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课标实验稿的四个基本理念之一,课标修订稿保留了这一基本理念。这就要求现行的语文课程在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什么是语文素养?课标修订组负责人温儒敏教授是这样描述的,他说:“‘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体现一种新的更阔大的教育视野。课程标准所说的‘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的比较稳定、最基本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温教授把语文素养界定在三个重要方面:听说读写能力、文学文章的学识修养、人格修养。而这三个方面,都离不开语文的本质,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怎样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呢?首先是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并指出“要坚持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语文学科是学校教学时间最多的学科,语文的思想内涵最丰富、最具感染力。语文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战略主题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说到底,语文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核心课程。所以,学校应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其次是要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根据温儒敏教授的界定,语文素养是一种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听说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当今社会的口头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听和说”是“读和写”的基础,小学生的习作就是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先说出来然后再写出来。降低了习作难度,让学生有话说,有内容可写。

阅读能力更需加强。课标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提倡围绕教材主题推荐多种媒介的读物,定期组织读书报告会、故事会等,交流分享读书体会和收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人人爱读书的好习惯。

三、实施语文课程的有效途径——必须加强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工夫,应避免围绕知识条文、概念定义耗费精力。要培养这方面的实践能力,要改变作业现状,课标中指出:“要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要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把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和各种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根据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在运用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能力。

学习语文还必须树立大语文观,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要密切相关,把语文课程中学到的语言文字应用于生活,并且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四、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外阅读的概念界定范文第5篇

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更遑论300万字。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遊》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遊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七、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