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工业设计中心

企业工业设计中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工业设计中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工业设计中心

企业工业设计中心范文第1篇

工业设计培养人才,是指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整合高校资源、调整培养结构和模式,培养出能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来实现校企有效对接。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效降低高校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高校招生人数骤增,然而社会的发展并没有跟上高校变革的进程,这就导致了不平衡现象,导致了高校学生的结构性失业。在工业设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可以将有限教育资源转化为急需的社会资源,这种转变,可以有效降低高校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

(二)促进校企共赢

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可以大大缩短校企合作周期、扩展校企合作渠道,有利于推动校企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就业机会,有效减少了高校学生的失业率。另一方面,高校进行人才培养,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素质教育,比如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不仅可以满足企业需求,还能推动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可以有效促进校企实现共赢的局面。

(三)工业设计培养人才是关系国家崛起的重要元素

实现国家崛起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这就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以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为途径,可以达成促进学生发展,满足企业需求以及促进国家崛起的目标。

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

目前,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多数都是通过高校的统一模式进行管理的,这阻碍了工业设计改革的进程。创新是促进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发展和进步的强大动力,如果没有创新作为支撑,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将会变得僵化,甚至失去活力。因此,必须打破教育管理体制的束缚。一方面,必须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另一方面,要学会充分利用现有的机制,在现行机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二)专业课程设置分散

高校的课程设置比较独立、分散,而且高校缺乏资源共享平台,这会造成课程之间、专业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同时,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散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不利于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进程,将严重影响高校与企业之间实现有效对接。因此,必须解决专业课程设置分散的问题,比如,对课程体系进行重建。

(三)课程设置与课题研究缺乏拓展

目前的课程设置过分强调技能方面的教学,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缺乏拓展思维会导致高校学生思维单一、僵化,不利于学生灵活性的培养。尤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将面临大量具有灵活性和变通性的工作,学生将无法顺利完成工作,甚至可能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拓展课程设置以及拓展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僵化

现行的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探索能力,然而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利用技术的能力,然而缺乏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教学、科研和实践无法有机的整合在一起,给教学体系改革造成障碍。此外,没有形成校企共赢的局面,如果不进行改善和提高,甚至还会影响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三、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高校专业设置

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结构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上,利用专业设置就可以对是否顺应社会的需求进行评估和衡量。完善的专业设置可以解决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结构失衡的问题,可以有效促进校企之间进行合作。要想对高校的专业设置进行完善,必须在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高校专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对滥设的专业进行限制。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可以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以便使得专业的合理设置得到有效的落实。同时,必须注重培养正确设置专业的观念,避免出现功利性设置专业的现象。

(二)制定务实的发展战略

务实的管理和发展是保障校企合作体系构建的重要因素,校企合作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不制定长远的、发展的战略,那么可能造成高校的困境以及企业人才培养的断层。因此,必须以校企长期持续合作为目标,制定一系列发展的战略,比如,提高高校学生的整体素养,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等。

(三)政府进行制度创新

政府制度创新可以为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因为政府的支持可以对一系列行为进行规范,还可以对一系列的安排进行落实。对政府制度进行创新,有利于降低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中的障碍,比如,降低成本和不确定性等。此外,政府制度的创新有利于激发校企合作的创新潜能,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只有对制度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将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中的消极的因素转化为积极的因素。

(四)加入第三方评估机制

第三方评估机制可以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评估,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在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时,必须先确定第三方评估体系的原点、导向、依据、宗旨、支撑点、保障以及主线等,这样才能保障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客观、有效和公平。从而促使专业设置的完善和优化,促进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实现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

四、充分发挥工业设计人才的作用

尽管工业设计已经得到推广和认同,但是没有利用工业设计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工业设计的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加强领导的设计意识

只有领导充分重视工业设计,才能有效实现工业设计人才储备。如果领导缺乏设计意识,那么工业设计人才在企业将无法得到重视,相关政策也无法落实,造成工业设计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加强领导的设计意识。

(二)健全设计组织,增强设计管理

在设计管理方式时,必须考虑符合工业设计要求,来保障设计活动的顺利开展。只有利用有效的管理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工业设计的能量,才能够充分发掘工业设计的潜力,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将工业设计与企业经营战略联系起来

企业工业设计中心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工业设计;产业集群;创新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工业产业化格局的形成,需要从创新发展中来提升产业竞争力。我国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在创新意识、创新设计能力上总体不足。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基于工业产品设计创新集群建设,为工业设计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广大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创新提供了新的再造思路。

一、当前中小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主要问题

随着设计理念及设计管理国际化趋势的推进,当前多数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设计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念落后,影响创新思维的转变,特别是工业产品设计师乐于仿造,追求形式变化而缺乏创新力度更新,对自我产品设计产权保护意识不够,缺乏品牌意识,无法实现产品创新设计科学决策。二是设计师资及开发能力欠缺,特别是缺乏设计团队,各类产品设计同质化问题严重,导致设计水平陷入低层次恶意竞争局面。三是缺乏对产品设计品牌及知名度建设,尤其是忽视产品设计营销传播,如缺乏整体性设计规划、缺乏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分析、缺乏目标市场的挖掘,缺乏营销方式的创新,对产品设计传播过度、力度不足等。

二、产业集群导向下对工业设计创新机制的影响

产业集群是基于特定区域,围绕产业共同性、互补性来实现企业、公司、科研机构、支撑体系的地域化聚集,作为一种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化对于实现工业产品设计产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提供了服务载体。由于工业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的商业性、规模性和组织性,隶属于工业生产体系中,其核心是基于文化和创意,融合设计资源、设计教育、设计创意、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因此,从中小企业工业产品设计创新机制构建上,立足产业集群,从高度专业化分工、社会化竞合关系搭建上来实现集群化发展,整合工业设计公司、企业、高校及企业相关链企业,从人才、资金、市场、信息、营销等方面形成创新型综合体,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挥产业集群的载体与组织优势,将工业设计创新作为系统化、群体化活动,实现集群内高度集中、集群外完善支撑体现,克服中小企业在工业设计创新上的人、财、物等资源的不足,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创新的有效组织方式。二是实现对集群内各类专业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如通过分工与协作来提升设计资源配置集聚效用;通过集体学习机制形成互动式、开放式创新机制;通过集群化来降低中小企业工业设计创新成本;通过集群化实现工业产品设计创新的快速转移和协同发展。

三、基于产业集群来搭建中小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新模式

(一)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导向作用。从工业设计市场发展到设计产业成熟度研究,政府在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规划、创新观念交流及产业化运作模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政产学研新模式的构建。其具体措施有几点:一是结合地域实际打造特色工业产品设计创新聚集区,营造设计创新特色,实现工业设计各主体的相对集中;二是围绕政府导向来完善工业产品设计创新服务平台,尤其是构建设计资源数据库,从工业设计人才、工业设计设施及教育培养体系上来搭建;三是积极协同工业产品设计创新力量,加大科研开发力度,特别是借鉴国外设计产业成功经验,推进设计产业集群化发展;四是立足区域工业基础,创建中小企业设计产业孵化基地,搭建工业设计咨询、融资等服务平台。

(三)依托市场来驱动产业技巧创新模式的稳定发展。中小企业在打造自身产品设计品牌与影响力上,必然需要从设计咨询与服务、品牌形象设计、品牌营销和传播等领域,依托设计产业集群优势,在政府的导向下,积极融入市场,特别是在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从保护知识产权、规范设计市场良性发展上,发挥市场在产业集群中的积极推动力,促进集群化、规模化、可持续性发展。

企业工业设计中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光纤技术;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生产管理系统;光纤传输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0-0058-04

1 概述

伴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各县都逐步建设了统一的供电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但是由于基层变电站、供电局以及乡镇的供电所等主干网络宽带问题,致使县级供电企业在信息系统实用化水平发展方面及信息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方面都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不仅达不到供电企业的管理发展目标追求,同时也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乡镇供电企业的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对信息业务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不但要提供给客户优质满意的服务,同时又要解决远程站点出现的联网宽带瓶颈问题,这些成为了县级供电企业经营、发展壮大的阻碍,客户的满意度无法得到提高。

2 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县级供电企业的生产设施设备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由于省级电力公司着力加强了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再加上信息通信技术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和普及,因此县级供电企业也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2.1 应用MIS系统,将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管理水平提高

自2000年开始,县级供电企业加强了信息技术的实用化推进进程。电力企业的基石便是生产管理,生产作业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对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县级供电企业目前所采用的生产管理系统(简称生产系统)均是依据国家电网工程农电管理的业务要求,同时结合了、等较为先进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思想,将电网资源(设备)管理作为核心基础,将计划性的工作管理作为发展主线,积极向实现对供电企业设施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的主要目标方向发展,实现县级供电企业生产安全、运行维护及电网调度的信息化管理。这项系统充分地紧扣设备及安全两大主题,将设备作为工作中心实现了变电管理,将作为平台实现了对路及配网的管理,并发展了生产计划、停电申请、工作票、操作票、缺陷、检修、巡视记录、整理定单等各项流程可以和设施设备相对应的服务,不仅实现了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也实现了进行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及持续方面的改进,有效地保证了电网可以安全、经济、稳定及可靠的运行。

2.2 应用电力营销系统,促进了县级供电企业营销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MIS系统的应用,将抄表人员的负担大大减轻了,并且将开票的时间也缩短了不少,电费电价的控制与管理均得到了提升,促进了营销管理信息向自动化水平方向发展。配合使用租用或者自架的光纤通道,实现了与县局总部的网络互联,充分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便捷与好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本着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根本目的,县级的供电企业对营销管理理念进行了转变,更加注重电力营销工作与客户服务相结合。用电客户可以通过拨打呼号系统,进行个人电价电费情况的查询。系统是立足于整个营销管理过程全局的战略高度进行设计的,整个工作流程(业扩报装计量电费收取)实现了信息的电子化,促使营销工作的信息管理向综合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并建立了较为完善、详尽的客户、配网和计量等资料,方便供电企业提供各项业务服务。不仅电力营销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和客户服务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对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2.3 办公自动化系统OA的推广应用

OA的应用带给县级供电企业巨大的变化,办公自动化系统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且日常办公和工作管理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使内部资源得到了有效的整合,提升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促进了综合信息平台的形成;在信息的和获取方面更实时,可以更为快捷地进行文件传送,方便维护,使工作有序规范,整个过程更加透明化,管理更加科学。实现了业务流程的优化,增强了整体的协同能力,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OA的应用实现了无纸办公,大大地节省了办公费用,同时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了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水平的飞跃发展。

2.4 充分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有效改善电网经济运行水平

目前的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高速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调度自动化系统,形成在线数字化电网系统,实现了实时在线、变量透视及功能的多元化。一旦主要针对经济运行方面展开工作,此项系统就如同电网运行状态的侦察兵,实时地将网络经济运行的信息及超实信息汇总,并提供给电网的管理人员,让管理人员能够随时了解并充分掌握电网的损耗程度及分布。这项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保证县级输电网的经济运行,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2.5 着力推动信息化建设网络基础系统的构建,同时加强其信息网络的安全建设

网络好比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公路”,只有路修好了,车才能跑得更快。伴随着供电业务的需求,我国的县级供电企业开展网络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县级供电企业有以下两类数据接入方式:普通数据和财务数据。如系统业务的为普通数据,财务数据对安全性要求极高,属于敏感型数据。充分结合目前县级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结合运用自架光纤或者租用光纤的方法,从县局到各个所站之间构建他们的专用网络,便可以实现数据的传递及共享。

3 光纤传输的优点

3.1 光纤传输实现了频带宽、通信容量大的优点

由于光纤的可利用带宽在左右,因此可以很轻松地实现1~10Gb/s的网络传输,能够传输的容量较大。

3.2 光纤传输的损耗较低,中继距离相对较长

相较之传统的电缆,光纤的损耗较小,传输的距离也较长。处于0.8~1.8pm波长范围内的石英光纤,其损耗比所有传统电缆的传输损耗都低,特别是在光纤的最低损耗窗口处,光纤的损耗仅有。传统的电缆中继距离只有,而光纤因为传输损耗低,即便是在的中继传输距离中也可以高达几十甚至上百km。若果将来不采用石英系这种极低损耗的光纤,理论分析上损耗可能将会下降到9~10。

3.3 光纤传输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能够很好地适应恶劣的环境气候

由于光纤是绝缘体材料,因此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可以不受外部自然界的雷电等干扰,也不受电离层的变化及太阳黑子活动的干扰,同时不用受电气化铁路馈电线以及高压设备等一些工业电器的干扰,并且还可以与高压输电线平行进行架设或者是和电力导体进行复核形成复核光缆,这种特性是普通的钢制电缆线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不仅如此,光纤还具有较好的抗高温及耐腐蚀的性能,所以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依然可以正常而有效的工作。

3.4 光纤不存在串音的干扰,有较高的保密性

光波在光纤的光缆传输中很难泄露出去,即便是在半径很小的转弯处,漏出的光波也是十分微弱的。假如在光纤或者光缆的表面涂上一层消光剂,那么防泄漏的效果会更加突出,即使是光缆内部的光纤总数有很多,也可以实现互不干扰,不会出现串音的现象,光缆外部不会产生在金属介质传输时产生的电磁信号,无法对光纤中的传输信息进行窃听和窃取,因此,光纤传输不仅保密性好,且使用安全可靠。

3.5 光纤的线径较细,相对便于敷设

光纤的心径大约为,特别细,直径也很小,8芯的光缆,其横界面的直径大约为。由于光纤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传输系统所占的空间相对较小,可以有效地将地下管道过于拥挤的问题解决掉,节约了地下管道建设投资的成本。光纤材质十分柔软,很容易成束,可以很容易地构成直径较小的高密度光缆。

3.6 光纤制造的原材料资源十分丰富,可以有效地节约材料

光纤制造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石英,即二氧化硅,这是地球上存储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材料,因此,不必担心光纤制造的原材料资源不足、成本价值高等问题。

综上所述,在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光纤进行数据传输是最好、最有效、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县级的供电所及变电站等供电企业在办公区域实现了管线的网络覆盖,极大地增强了供电局的工作效率及服务状态。

4 山西省电力信息化建设成效

我省的电力企业公司在年以后,已经逐步完成了骨干光纤网络和市级光纤传输网的建设,目前省内与地市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力也已具备,但是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网络不具备广覆盖的能力,因此各个地市的调节点没能完全覆盖,电力系统的新业务依旧无法部署。例如对直属单位的OA系统进行管理、各营业站的营销管理工作进行开展等。

电力数据的通信网是承载电力企业各类生产管理业务的主要部分,它分为信息管理区及生产管理区两部分。按业务可以划分成以下四部分:调度生产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电力电量考核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些业务都对数据网的容量、安全性及可靠性,还有服务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省在坚持持续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在电力公司的数据网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4.1 光纤大宽带,可扩展

电网业务不断快速发展,所多的业务管理系统都要求网络可以满足大宽带的需求,可以实现电网内部点到点以及点到多点的视频会议等,进一步加强了大容量设备和槽位继续扩展的要求。市级的光纤传输网已经形成,只需采用地调路由器作为出口路由器,便可以实现与市级光纤传输网的互连。

4.2 高性能,业务能够平滑演进

我省实现了地市数据网采用NP架构的路由器,其内部继承了专门的硬件协处理器、路由查表、几十个微处理器等结构,这些都采用专门的硬件进行处理,性能高,可以提供软件的编程接口,软件编程可以实现更多的业务支持,新业务通过软件的升级就可以实现。

4.3 实现故障的快速恢复

电力数据是整个电力系统的心脏,如果不能快速恢复数据网络的故障,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性。我省地市在数据网节点之间,设置BFD来检测链路和节点故障,运用各种技术切换至预先已设定好的备用链路上,可以实现无需通过路由便可保证数据网的可靠性。

4.4 降低运营成本

对于以往的电力系统来说,在信息化不完善的情况下,生产管理系统和电力电量的考核系统均需通过各地市的非实时逐级申报,这样的做法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及物力,极大地消耗了企业的生产资源,而且信息汇总的时间相对较长,对企业的运营不利,我省建成市级电力数据通信网后,将电力电量考核、OA办公系统、及客户服务系统等实现了在统一的网络中进行有效的运作,不仅可以加速企业的规范化运作,提升管理效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同时极大地降低了运营成本。

5 结语

供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县级供电企业市场机制条件下生存及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进行供电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方法措施。我省的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已处于关键时期,对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目前仍未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管理操作规章制度,促进网络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加强培训力度,加强信息化的覆盖面,提高人员的技术能力,促使光纤技术能够更好地为我省供

电局的信息化、现代化、专业化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胡志新.浅谈光纤技术在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应用[J].科学时代,2012,(8).

企业工业设计中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生代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企业管理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认为,现在越来越难招到稳定性的员工,企业员工的流失率比较大,不仅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也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管理。究其原因,85后、90后的新生代员工成为企业员工招聘的主要对象,他们大多接受过高水平的教育,但同时个性化素质和自主意识、权力意识更强,所以对待工作、生活和情感的态度不同于传统员工,这就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基于新生代员工的主要特征,加强职业生涯设计对员工的引导作用,实现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的统一,这样才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一、新生代员工的主要特征

作为85后、90后的新生代员工,与老一代员工比较,主要有如下几个特征:

1.学龄水平较高,拥有较高的工作期望值

新生代员工群体中,大部分接受过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员工接受了正规专业学校的中高层次的教育,所以文化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有所提高,增强了自身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成为新生力量。正因如此,他们对工作的期望值也比较高。新生代员工初期基本能努力工作,他们期望能在工作中崭露头角、小有成就,期望社会和公司能够认可自己在工作中的良好表现。他们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希望能有更好的发展平台,更高的劳动报酬,更好的工作晋升空间,以及有学习深造的机会。

2.职业抗压能力不强,利益诉求多元化

由于新生代员工的成长环境比较优越,所以身体和心理上的抗压承受能力偏差,他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又对精神的要求较高。新生代员工的成长环境比较优越,物质方面相对充足,特别是一些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庭方面没有什么负担,与老一代员工比起来,不能吃苦且抗打击能力要差许多。同时,新生代员工的职业价值观也不同,职业诉求呈现利益多元化的特征,他们在追求高物质的同时,也注重精神享受;在选择工作时,要求薪资待遇要好,工作环境也要求赏心悦目;不但希望有丰厚的劳动报酬,还期望在工作中能有一番作为,以得到领导的赏识与关心,并能与同事之间共同协作,互帮互助,在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知识、经验、能力各方面都能日渐提高,更良好的适应社会。

3.职业理念不断改变,职业生涯设计不明确

在比较传统的职业观念里,员工会对企业尽职尽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企业也会给员工合理的劳动报酬,为其工作和生活提供保障。然而新生代员工接触越来越多的新事物,其想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工作心志不稳定。他们希望能体验不同类型的工作,而且认为企业有义务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机会,认为企业应该培养员工多种能力,以便在不同工作之间都可以胜任。但是他们有不重视自身的职业生涯设计,尤其是在日趋精力的职业竞争环境下,很多人找不到职业发展的方向,也没有找到正确的职业发展通道。

二、职业生涯设计在新生代员工管理中的作用

1.反映员工的职业追求与抱负

职业生涯设计,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体现出来的方向和目标,是一个人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基本规划。新生代员工的个性化素质比较强,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能够更好的融入到职业生涯设计当中,有助于他们明确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基本目标,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追求和远大抱负,从而减少了自身在就业、择业以及工作岗位上的盲目性和职业倦怠感。

2.提升员工的职业精神素质

对于年轻人,给自己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个好的规划。正确的目标一旦树立,就能鞭策自己努力去完成、去实现。在奋斗过程中,即使遭遇挫折也会竭尽所能去克服困难,想办法创造有利条件将目标实现。如此一来,新生代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责任感、自信心和抗压能力将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其工作心态和职业发展心理也会出现积极的改变,不断地提高个人的职业发展能力,充分锻炼自己的信念和意志,慢慢把自己变成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毅力的年轻人,成为企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使自己在企业未来发展中体现更大的价值。

3.帮助员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可以为新生代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利的途径,员工的职业诉求、员工渴望的工作氛围及目标,以及员工的价值观和理想都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来体现。职业生涯设计可以给企业提供新生代员工的各种信息,从而促使企能为员工提供更为有利可行的职业发展平台,满足员工在企业中的发展需求,以及目标的实现。从员工自身的职业发展需求来看,职业生涯设计可以让员工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有助于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实现组织发展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的统一。

4.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

要想稳定的长期从事某项职业,职业生涯设计显得格外重要。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本身也是新生代员工对自我认知过程,是需要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地搜索、总结来明确的,因此对自己的职业工作可以进行明确定位,在职业工作中结合自我价值观,最终选择科学的工作方式。这将有助于新生代员工端正工作态度,对自己的职业有明确的认知,可以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为自己规划更好的未来。

三、对新生代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建议

1.企业层面的建议

作为企业而言,应当对新生代员工加强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和管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开展教育培训,采用多种形式使员工对自己有正确的判断和有明确的定位。如提供岗位轮换制度,帮助新员工开展职业能力测试等,从而使员工能够面前自己的职业优势和兴趣品号,从而帮助新生代员工对职业生涯设计有正确的理解和定位。同时,企业要针对新生代员工所进行人才培训与评价系统的完善,新生代员工的技术创造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增强,其人才评价指标的选择可以主要依据员工的文化素质、工作能力、工作成绩、岗位创造力等。再者,企业要重视岗位说明书的设计,岗位说明书可以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胜任该岗位的必备条件,如知识、能力与个人素质等。新生代员工可以通过不同岗位描述书来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然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职业生涯设计的方向和目标进行明确。尽快明确与确立。此外,企业要加大对新生代员工管理的资本投入,由于新生代员工更加重视工作的发展空间,企业需更尽力完善人才培训系统,使企业和员工之间形成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如企业为了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未来发展空间,可以请职业规划专家对员工职业进行规划设计;为了让员工在工作上有更大上升空间,可以有针对性的培训员工基础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激励员工学习与工作动力;为员工提供有效的公平竞争的平台,满足员工能通过自己努力实现升职加薪的愿望等。

2.新生代员工个人层面

对于新生代员工个人而言,在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时,必须首先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实现准确定位。由于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有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之相匹配,所以新生代员工必须对自己的知识、性格、兴趣、能力、专业素养和工作优劣势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找到自身与企业岗位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类型、目标和方向。同时,新生代员工必须积极发挥个人的个性化素质和优势特征,如好学、接受能力能,进取与创新精神等,都是成就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对于自身的知识学生,则是要通过更加积极的学习进行弥补,保持好个人的职业竞争力,这是实现职业生涯良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四、结语

总之,基于新生代员工的主要特征,企业管理者要重视职业生涯设计在新生代员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多加强对新生代员工的职业引导和人性化管理,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可程度,愿意在企业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最终实现新生代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金光.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

[2]高巍.浅谈当代企业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J].经营管理者,2012,(10).

企业工业设计中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对策

企业的发展能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关键在于基层工作,在进一步的工作开展中,要切实转变理念,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政工队伍素质,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一、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国企的关键当然也在人

政工干部如果自身形象不佳,必然会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只有抓好了建设高素质政工队伍的工作,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才能进一步保证党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2.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三个结合”的需要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与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活动相结合。二是思想政治工作与宣传相结合。强力整合宣传资源,使宣传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是持续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条件、内容、形式等也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新形势下,引导广大职工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促和谐,共同维护企业和谐稳定。

二、当前企业政工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趋势,缺乏稳定性

政工工作对政工人员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工作能力,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坚定的信念。 而目前在我国企业的政工人员中很难做到这些存在着从事时间短、经验不足,缺乏磨练,没有形成职业观念等问题是政工队伍建设中缺乏稳定性而带来的严峻挑战之一。

2.政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并不是单一经营,正逐步趋于多样化的经营。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的动力,但在面对市场带来机遇的同时还要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为政工人员,应挑起政工工作的重任。但目前我国企业在企业宣传工作、思想教育工作、文化强企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政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而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和和谐发展的强大政治思想后盾,这也给政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工作方式亟待改进

面对科技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传统的政工工作方式正面临着来自各种新进科技技术的挑战,工作方式亟待改进。主要是由于政工人员缺乏专业水平,大都表现在科学文化知识的薄弱、缺乏计算机网络知识以及教育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等,而且其中的原因及其复杂。这是因为多年来,企业政工人员由于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政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知识结构呈单一、片面现象严重,缺乏科学的政工精神以及法制意识淡薄等原因所造成的。

三、加强企业政工工作的对策

1.做到重心下移

企业的基层单位是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重心。员工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是政工干部的不竭之源。政工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在基层。积极适应工作对象的新变化,各级政工干部要进一步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岗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多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职工思想调研。

2.采取得力灵活的工作方法

国有企业政工干部面对的是多年来思想相对中庸、保守的与员工,一旦他们的思想收到外部思想的干扰,就会产生思想波动、舆论混杂等不稳定因素,因此各级政工干部要善于采取得力灵活的工作方法,提高政工工作的积极性。建立政工工作沟通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动态,研究形势,讨论决定企业政工工作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