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案例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就笔者所任教的覃塘小学来说,在校生1661人,留守儿童占了近600人,其中寄宿留守儿童563人。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学校的主要做法是: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优化“家庭”环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结合农村及学生实际,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开辟心理辅导站,进行个别心理疏导,排除学生心理障碍,纠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差;此外,启动“校讯通”——家校联系热线,倾情关爱,细心呵护,让学生从“心”开始,通过热线向远方的父母报平安、报进步、提要求,从耐心转化中让孩子得到父母关爱、鼓励和赏识,从而缓解压力、解除心理问题,重回课堂学习,确保学生“一个不能少”。
一、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当前,留守儿童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学生对“留守儿童之家”的“家庭”观念增强了,他们宽容理解,乐观大方,融洽相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全校留守儿童600多人,每年学生辍学率均为0;二是学生自理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事自己做,不用别人代劳,并且培养了一大批“小主人”,小主人们,都自觉地管理好自己、保护好自己。四年级(1)班留守儿童走读生杨某,在“五小”主题活动演讲会上说:“现在家里只有奶奶、我和弟弟,我要当好小主人,样样家务我都能做,尽量减轻奶奶的负担,让爸妈放心工作。”这些孩子经过“家”的教育与和谐环境的熏陶,思想意识升华了,对小主人的理解加深了。
最近,辖区村校龙岭小学成立了“广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用爱真正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龙岭村共有留守儿童204人,由于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致使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很是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一些学生甚至误入歧途。
二、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留守儿童教育重任
前年5月初,在覃塘区覃塘镇中心小学和当地妇联的大力支持下,全区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在覃塘镇龙岭小学成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第二个温暖的家。学校为这个“中心”先后共计投入了5万元,完善设施设备,添置书报和崭新电脑,满足了留守儿童的学习需要。学校每月坚持开展留守儿童文体活动,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形成团结、协作、友爱的意识,克服自卑、孤僻、不合群等心理障碍。陈某姐弟俩原先独来独往,参加文体活动后,性情变得日益开朗活泼,在“六一”节学校歌手大赛中,姐弟俩分别取得第三名、第五名的好成绩。
三、当好义父义母,给留守儿童补回“爱”
日夜思念父母的孩子,最需要爱的呵护。全校32名教师成为留守儿童的义父义母。他们分别与204名留守儿童“认亲”,让留守儿童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172名留守儿童因离家远,学校就聘请2名厨师专为他们煮中午饭;李某等106名学生家庭贫困,学校全为他们解决了早餐费用;每逢节假日,曾老师就请学生郭某到家里聚餐,一手教她切菜炒菜,打理家务,让她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今年3月7日,学生岑某家庭突遭变故,赖老师当即拿出630元积蓄帮她渡过难关。
四、爱心接力,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同辈群体交往 教育引导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需要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2008年全国妇联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5800万,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4000多万。当前多数研究还停留在对留守儿童规模、安全等问题上,对其深层次的教育影响因素还少有研究涉及。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成员一般在家庭背景、年龄、特点、爱好等方面都比较接近,彼此有很大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的影响很大,甚至会超过父母和老师的影响。由于同辈群体成员的认同作用,他们相互模仿,在价值观、态度等方面,通过同辈群体成员之间交流,获得一些难以从成人那儿学到的东西。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十分密切,有着专属于同辈群体交往的特点,又因群体内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留守儿童的同辈往,对于留守儿童日后的健康成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交往的特点
根据留守儿童的形成基础、活动方式、心理构成,留守儿童同辈群体可以分成三种类型:自我照顾型同辈群体、互相帮助型同辈群体及叛逆型同辈群体。各种类型的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交往都有其共同的特点。
(一)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交往的形成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由老人照看儿童,由于年龄的代沟,老人与儿童之间的交流不多,因此造成的亲情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在与其他人进行交往时产生一些恐惧,甚至是矛盾的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有着比其他儿童交往自由度较大的特点,可依照自己的交友准则选择自己的交往对象,家庭、环境、群体受教条件等多重因素的限制,交往对象局限于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中。
(二)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交往的范围
同辈群体是在有着共同经历、共同情感、共同爱好、共同观点或共同心理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关系亲密的群体,因而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交往范围往往被缩小在留守儿童群体之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群体成员之间地位的平等性和关系的亲密性。共同的境遇、相似的心理特征,使他们对于生活有着相似的感触和解读,有着更多的语言的沟通和情感的慰藉,非留守儿童难以进入。
(三)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交往的内容
同辈群体提供了个体间交流各种社会信息、看法的平台。成员间可交流个人对社会的看法,成长的经验、文化知识、兴趣、爱好等。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是留守儿童认识外界、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留守儿童同辈群体成员之间地位的平等也保证了每个成员都可以在其中畅所欲言,抒发自己的情感。留守儿童正是通过与其他群体成员交换所见所闻,谈论想法、见解的方式了解世界。
(四)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交往的时间
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交往时间的长短主要受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首先,父母在家时间的长短影响着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交往时间的长短。通常情况下,留守儿童与同辈群体交往的时间比较长,每天约有10个小时是与同伴一起的。其次,学校课业的压力影响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时间。最后,“逆向监护”限制了交往的机会。个别留守儿童承担的照顾老人,分担的家务,在客观上大大减少甚至剥夺了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交往的时间。当然,交往的主体是留守儿童,性格、生活方式、观念的不同也使得不同留守儿童与其他同伴之间的交往时间的长短也有所不同。
二、同辈群体交往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影响
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交往范围的封闭性,交往内容的多元性,以及交往时间的长期性使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之相互依赖、相互模仿,这对于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一)同辈群体交往对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亲情的缺失使他们对同辈群体有着更多的依赖和信任,群体成员间的频繁交往使他们能够自由探讨问题,自由交换对事件的看法和意见,在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加强群体成员间原本相近的观点和看法,在多次的磨合互动中逐渐趋于一致,达成共识。群体间的成员会通过同伴对自己行为的认可衡量自己的行为,进而强化自己积极的行为。留守儿童群体之间的交往对于他们的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满足情感交流的需求,找到归属感。
在留守儿童的家庭中,父母在外务工时间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少。儿童没有其他的途径满足自己情感交流的需要,易变得情感淡漠、缺乏自信、自我封闭,甚至形成畸形心理,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就显得更加有意义和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留守儿童情感交流的需求,使儿童在与同辈群体交往的过程中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能够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3.促进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爱好的发展。
由于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交往范围的限制,群体成员大多是同一学校、同一年级的同学。在学习方面,他们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也可以在平时的玩乐过程中将学习内容穿插其中,使儿童在玩乐的同时,提高学习成绩。留守儿童同辈群体成员的兴趣爱好比较相近,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不仅会使他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而且能进一步促进留守儿童兴趣爱好的发展。
4.为培养社会角色、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做准备。
父母教育的缺失、监护人监管力度的不足,使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主要是在与同辈群体交往的实践过程中积累和总结出来的。留守儿童通过与其他同伴之间的交流、沟通,彼此间模仿、学习,通过同伴对自己行为的认可,掌握一定的交往技能,形成一定的行为模式,逐渐发展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留守儿童在与同辈群体的交往过程中,会积极尝试扮演成人世界的各种社会角色,在模仿和探索的过程中为自己将来的社会角色的形成做出准备。
(二)同辈群体交往对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消极影响
1.消极文化的传播使留守儿童的价值观产生偏差。
同辈群体共同接受和认定的行为规范对于留守儿童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当消极文化观念存在时,留守儿童因缺少父母长辈的教导,面对新鲜事物时,不懂如何取舍,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易形成价值导向的偏差。
2.群体成员重情感而轻理智,容易意气用事。
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维系主要是靠情感因素。但是,当他们发生冲突,群体成员间的浓厚情感会使留守儿童意气用事,重情感而轻理智。这种为获得同辈群体的认同,避免同辈群体的排斥而做出的不顾后果的行为不仅会影响了其他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且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3.异性群体成员之间交往不能把握尺度。
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交往范围的封闭性、交往时间的长期性使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关系紧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希望通过与异的交往弥补自己对父爱或母爱的不足,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对于异往的好奇心,性教育知识的缺失使他们常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出现超出正常的朋友关系,影响学习和生活,甚至引发越轨行为,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
三、教育引导
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交往是留守儿童与外界交往的重要形式,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在与同辈群体交往的过程中,获得了情感的慰藉、心灵的沟通,逐渐形成价值观,并为将来生活中社会角色、社会交往的发展奠定基础。然而,由于父母、监护人教育的缺失,社会、学校对其重视程度的不够,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也会产生一些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因素。为了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家长、学校及社会对于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交往都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视,让他们感受到更多人的关爱和照顾,更加幸福地度过童年时光。
(一)家庭教育方面
家长和监护人作为留守儿童最亲近的人,对于儿童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应该给予最多的关注,应该密切关注儿童的交往对象和交往活动,通过书信、网络、电话等各种形式增进与儿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儿童主动联系家长,并把与其他同伴交往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与家长分享;做儿童的倾听人,并弥补儿童在交往过程中的不足,促进其与同辈群体的健康交往。
(二)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应充分发挥其教育的功能,运用多种教育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观念。教师要加倍关爱留守儿童,了解留守儿童的交往需求,了解不同儿童的交往群体和交往方式;通过课堂教学、实例分析,让他们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和纯真友谊,帮助留守儿童认识同辈群体交往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经常与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沟通和联系,与家长一起对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交往进行教育和引导。教师要以爱心温暖每个留守儿童,消除儿童因家庭情感的缺失而导致的情感无助,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快乐成长。
(三)社会环境教育方面
社会各界对于留守儿童同辈群体的交往都应该给予充分的支持和帮助。各个单位、各个系统都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留守儿童所在的城市、乡(镇)、村等应成立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成立留守儿童爱心帮扶站,协调政府、学校、家庭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从不同侧面关注留守儿童,积极促进留守儿童同辈群体交往产生积极的影响,干预其对留守儿童产生的消极影响,使留守儿童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有学者从整体的视角,将困境家庭儿童视为困境儿童的一类。此种分类中,困境儿童所指向的儿童群体较大、类别较多。困境儿童面临的“困境”可能是由于儿童个人身体状况造成的残疾、大病,或者户籍制度下家庭劳动力的输出遗留的留守儿童,也可能是父母服刑、戒毒使得未成年人失去生活依靠成为流浪儿童等等。2013年,民政部的儿童福利制度试点,将儿童群体划分为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儿童、孤儿、普通儿童四类。困境家庭儿童分父母重度残疾或重病的儿童、父母长期服刑在押或强制戒毒的儿童、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因其他情况无法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的儿童、贫困家庭的儿童4类。[1]
传统的儿童保护问题,针对的较多是缺失家庭关照的儿童,例如流浪儿童、孤儿、弃婴等。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场所,家庭的缺失使得政策逐渐关注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当家庭功能无法继续维持正常运作时,可能使儿童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社会权益等受到威胁。
实际生活中,困境家庭的状况各异,并不能简单的归为上述的某一类。困境家庭儿童的需要和所拥有的的资源以及与各资源系统的互动情况也有所不同。例如本文分析的个案是父母采取封闭的方式戒毒,无法履行对儿子的抚养义务,对儿童的监护缺失或监护不足,使儿童面临困境状态这一类。大多数困境家庭儿童也身处学校这一场域中,从学校社会工作的视角,分析困境家庭儿童的问题,是本文试图研究的主要问题。
2 案例背景
张浩(化名,案主)今年虚岁10岁,就读小学五年级。可能由于孩子小时营养跟不上,父母照顾不周等原因,张浩在生理发展状况和接受教育能力方面都比同龄的小朋友差一点。通过张大爷(案主爷爷)了解到,张浩与班上同学关系疏离,由于其他同学说他的父母不务正业等,将案主在班级里边缘化,遭到歧视,使张浩的自尊受到创伤。张浩在学校被同学误伤过,他也跟不上现在班级上课的进度,以至于他觉得上学没劲,不愿意去学校。但他坦言喜欢学校的老师,班主任对案主的情况有一定了解,并很热心给予他关心。
张陆(化名,案主的父亲)和王玲(化名,案主的母亲)从2012年开始发病后就不吸毒了。此后一直属于半封闭的状态,社会支持网络几乎断裂,两人不与外界接触。吸毒后朋友逐渐疏远他们,这与以前张陆所建立起来的自我产生矛盾,导致他现在变得自卑挫败,不愿面对现实,无法接受现在的落魄。张浩小时候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自从张陆染上后,对张浩的责任意识越来越淡漠,放学也不按时去接他,此后张大爷和老伴就承担了照顾孙子的重担。张大爷生活压力较大,家里的经济来源就是拆迁费和低保,差不多两千多元每月。在我们与张大爷的交谈中,他表现得很焦虑,没办法让儿子儿媳从阴影中走出来,也很担心孙子张浩的未来。
3 案例分析
通过对案主背景资料的了解,首先梳理出案主张浩及其家庭系统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分析案主张浩的需求情况。家庭系统是此案例中社工工作的间接对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需求:重新融入社会和教育子女能力培养。
3.1 案主及其家庭的问题
案主生理上的问题有因为贫困而导致的营养和健康问题;在儿童保护方面存在被父母忽视,以至于缺少良好的家庭监护的问题;在人际关系中被同辈群体排斥无法获得同伴认同从而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如自卑、胆怯、封闭等,案主面临着学业困境,无法专心投入到学习中,在学校环境中适应不良。案主父母面临着戒毒后无法重新社会融入的问题,生活困难,对孩子的教育关怀不足、教养子女的能力较弱,亲子关系疏离、感情淡化等问题。
3.2 案主生存的需要
基本生存需求是儿童的一大需要。儿童有获得基本生活照料和健康照顾的需要。许多困境家庭的儿童由于其父母没有能力和资源承担照顾责任,使得儿童由亲戚或祖父母代养,而这些监护人会因为年龄较大、经济状况差等原因,使得儿童生活窘迫,健康照顾的需要得不到保障。案例中提到,张大爷经济负担重,照顾案主张浩的重担全落在他一人身上。张大爷患有慢性病,老伴也长期吃药,他们的体力和精力都不能保障孙子张浩长时期的照料需求。
3.3 案主关系的需要
对于案主来说,关系的需要不仅指案主与同辈群体建立良好关系获得认同的需要,也指案主与父母亲建立弹性亲子关系的需要。案主如今处于学龄时期,由于说话较晚,语言的发展比同龄孩子较晚,与同学交流不太顺畅,又因为家庭的因素被同学“贴标签”,不能获得同伴的认可与他们成为朋友,成为同伴排斥的对象。当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严重者可能会成为校园欺负的受害者,会出现焦虑、抑郁、低自尊等心理问题。在儿童早期,父母应是儿童最重要的联系。隔代教育在儿童性格养成、人格发展等方面具有局限性。所以,与父母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对案主也很重要。
3.4 案主成长的需要
ERG理论中成长的需要是指个人自我发挥潜力和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和发展的需要。对案主来说,需要外界为其提供资源,保证案主享有充分的就学机会和良好受教育的环境。较低的文化水平会导致个人在社会上的竞争力越弱,不应因为无法支付上学费用而使案主失去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满足儿童社会化的需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协助案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其发展良好的自我观念。挖掘案主的资源,使其发现自己的优势,激发其内在动力。
3.5 案主家庭的需要
案主家庭结构的残缺导致家庭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无法提供充足和持续的关爱给案主,使得案主的性格出现偏差、认知出现错误。家庭作为间接的工作对象,是案主问题的根源。帮助案主恢复其家庭功能,首先帮助张陆和王玲在戒毒5年后能够重新融入社会,使得长时期的自我封闭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并重拾断裂的支持系统或构建新的社会支持网络。再者,由于案主父母有特殊的吸毒历史和长期的封闭经历,会导致案主的父母在许多观念上较为落后,教育知识和方法略显匮乏,需要社工帮助提升案主父母教育的能力,以满足案主家庭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品德培养教育方式自我保护
1、造成违纪学生增多的原因
(1)对比十年前及十年后的中学生素质,由于九年义务教育,全部小学毕业生进入中学,学生的德、智综合下降。
(2)留守儿童增多,缺乏家庭教育。
(3)父母溺爱、造成违纪学生的增多。
(4)录取制度改变也是违纪学生增多的原因。
以前按片区录取好、中、差学生比例达配相对适中,现在的录取制度,使许多学校好中挑好,导致许多学校剩下的学生基本上是双差生。
(5)虽然有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各校还制定了违纪学生的处理方法。但是,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不少,如:学生与学生打架、学生打老师、网络报到的甚至学生杀老师等。在有些学校学生打老师,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只不过是留校查看处分,学生仍在原学校原班上课,助长了违纪学生的增多。而只要学生在学校出事,都可以找到各种原因,都会说老师有责任,轻则处分,重则丢饭碗。
2、育人先育德
十年前的学生冲突,极大部分是口舌之战,拳头之战。十年后的学生冲突,大部分是棍、棒、刀及武器之战,不给人留有余地。对比两者道德品质更加恶劣。针对这些学生我个人认为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其次是培养学生智体美,最终才能全面发展。
3、怎样制定违纪学生的教育方法
违纪学生的处理方法必须认真研究法律、法规。如?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校规的制定不能侵犯学生的权力,本着以说服教育为主,处理策略为辅的思想,来制定学生违纪的处理方法。许多学校有这样校规,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一旦发现,屡教不改,将交到政教处封存。网络传闻,由于收手机,导致教师被杀。希望制定校规的人三思而后行。尽量避免流血事件发生。
4、教育学生需先保护自己
(1)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更需要学会怎样教育学生,怎样才能保护自己。
课堂上经常会遇到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如不专心听讲的、打闹的,部分教师教育学生怕担误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采用简单的教育方式,没有起到教育效果,甚至顶撞教师。我认为砍柴不误磨刀工,宁愿耽误这节课的时间来教育学生也不要草草了事。当师生发生冲突时,教师一定要冷静,如果当时没有更好的方法平息这件事。我会采取两种处理的方法:1、先下来想好方法,然后教育。2、针对这位同学的行为,我现在没有更好的方法教育,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为了公平、公正,请同学们探讨,假如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我自己有什么反思,该怎么办。
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如:不扫地、不交作业、迟到、旷课,处理方法常有两种:一种是说服教育,另一种罚款。针对后种:我们有这种权利吗?有一个违纪学生,被罚款又不敢跟家长说,最后把自己家的一头大肥猪偷卖了,本来值3000元,但他才卖1800元。
针对这个案例,教师有权罚款吗?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罚款是指行政处罚主体依法强制违法行为人在一定期限内缴纳一定限额钱款的行政处罚形式。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罚款主体必须是具有行政处罚权的机关。教师根本就不具备罚款主体资格。第二、法律无明交规定的不得设定罚款。而学校或班级制定的有关罚款的内部管理制度,与法律相抵触,是无效的。第三、罚款的收缴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履行相应的手续。而教师对学生进行罚款根本无程序可言。教师的行为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案例“二” 不让学生上课合法吗?
某校有一名比较调皮的学生,经常违纪打架闹事、顶撞教师,屡教不改,后叫家长带回家去教育。事后几天违纪学生要求返校,学校条件是必须让学生向老师道歉,但学生认为双方都有错,而不愿道歉。教师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对吗?
评析:停止违反纪律的学生上课。应符合教育活动的价值要求,与对学生的教育相一致,同学生的违纪相适应,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不带有任何个人偏见和感悟因素。具体说,确定停止学生上课是否合理恰当的,必须考虑以下因素:学生的年龄状况,学生在校之前表现,违法乱纪行为的严重程度、危害程度、频率及事发的可能性、认错悔改态度等,如果学生的违纪行为频蘩发生,严重影响课堂秩序,为维护绝大多数学生的受教育权,将其与其它学生隔离,对其进行教育。这种情况下停止学生上课是恰当的,不是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相反,则不应停止学生上课,可通过其它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保障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案例中的这个学生是未成年人,尚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且他在课堂上与物理教师顶撞的行为,也未达到影响大多数学生受教育权的严重程度,因此,教师不应将他赶回家中,不让他上课而应在适当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对其耐心教育帮助,使他改正错误。
基础教育的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建设“教育强县”和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契机,在局党组的的正确领导及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的正确指导下,以“强管理、抓质量、保均衡、促发展”为主线,狠抓学校内部管理、质量提高和学前教育建设,促进我县基础教育健康、均衡、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学前教育:实施学前教育XX年度建设计划,改扩建好武源、万水、土地、水东中心幼儿园等4所乡镇中心幼儿园、30所村级附属幼儿园,确保适龄幼儿接受三年学前教育率达65%,接受一年学前教育率达99%以上。指导创建4所县级示范性幼儿园和1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
2、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达100%,辍学率控制在0.5%以下;初中入学率100%,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推动建好特殊学校,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城镇达到75%,农村达到60%。
3、高中教育:高一招收新生1400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达3000人;推动普通高中向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确保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年检合格以上。
4、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小学生100%、中学生达99%,学生犯罪率为零。
5、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体质健康合格率城镇中学生98%,农村中学生96%,城镇小学生96%,农村中心小学93%,村级小学92%。
6、教育质量:小学合格率98%,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一次性合格率95%,7a人数达到1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次性合格率90%以上,高考本科上线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狠抓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按规定开齐所有课程,力争体艺活动参加市级竞赛参赛项目和获奖人次有所增加。
三、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紧抓机遇,促进各级教育均衡发展
1、学前教育要有新举措
一是搞好中心幼儿园建设。实施学前教育XX年度建设计划。做强公办幼儿园,力争改建好武源、万水、土地、水东中心幼儿园和禾鱼完小附属幼儿园等31所村级附属幼儿园,努力提高学前三年普及率。召开学前教育现场会,全面推动学前教育发展。学习资兴、苏仙安仁县、宜章县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中好的经验,创建4所县级示范性幼儿园、1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二是规范幼儿园日常管理。推进标准化幼儿园建设,按照《湖南省幼儿园办园标准》和《湖南省简易幼儿园基本条件》等要求,建立幼儿园建设和管理指导、检查、考核与评估机制。加强师德建设,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保教水平。对民办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乡镇小学附设的幼儿班分别进行量化评估检查。对于办园、办班不合格的幼儿园、幼儿班进行整顿,限期整改到位,以达到端正办园思想,规范办园行为,改善办园条件的目的。建立幼儿教师用书及教育教学资源审查制度,全县所有学前教育机构都要使用省教育厅推荐的幼儿教材。充分利用郴州市幼儿园网上管理系统构建覆盖全市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办事效率。尝试幼儿园划片招生,杜绝恶性竞争。入园年龄不低于3岁,民办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小学以及今年改扩建的村级附属幼儿园逐步取消附设的学前班。三是积极扶持与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努力争取资金用于扶持和奖励民办幼儿园,着力提高硬件设施好的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性学前教育机构,力争新批规范化民办幼儿园4所。四是促进学前教育向前延伸。探索0—1岁以医为主、教支援医,1—3岁以教为主、医支援教的医教结合新模式,尝试构建3周岁以下散居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成立县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中心和县婴幼儿保健指导中心,为婴幼儿早期教养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早教指导站可依托幼儿园成立,保健指导站可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
2、义务教育要有大发展
一是进一步理顺义务教育办学体制、完善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突出解决农村学校资源配套问题,积极推动城乡骨干教师均衡配置,因地制宜,区域推进,逐步提高;优先扶持薄弱学校,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二是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残疾少年儿童受教育权益;探索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其入学保障和教育管理;探索进城务工和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三是巩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成果,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认真学习外地课改经验,努力培养课改样板校,打造有效课堂。四是推进中考制度、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考试评价导向作用,不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五是加强学籍管理,启动学籍管理系统,严格控制学生非正常流动,加快缓解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进一步探索通过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优化城区教育资源配置,调整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启动扩容提质工程,努力增加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学位,实行划片招生,确保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就学权利。严格控制城区学校班额,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严格把关学生入学年龄,不准留级,确保不浪费义务教育资源。六是努力建成覆盖面广使用便捷的管理服务平台,通过现代化信息手段促进基础教育的全面管理。
6、开展“6.26”禁毒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7、组织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毕业证验证;
8、召开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会议;
9、组织高中阶段学校录取工作;
10、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
11、参加“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市级征文和演讲比赛。
七月
1、组织参加郴州市第十四届中小学幼儿园(英东杯)艺术节和艺术教育科学论文评选;
2、组织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补考工作;
3、组织参加市举办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班;
4、开展农村骨干体育教师和健康教育教师培训;
5、幼儿园改扩建建设督查。
八月
1、初中毕业考试生、地补考(上报组考方案);
2、组织参加郴州市第18届中小学生(英东杯)第一阶段运动会篮球、举重、健美操比赛;
3、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秋季招生工作;
4、开展国防教育,组织高中新生军训;
5、指导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秋季招生工作。
6、开展全县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科学论文评审活动;
7、督促学平险理赔。
九月
1、组织收看“开学第一课”;
2、开展中小学生“爱牙日”活动;
3、开展防近宣传周活动;
4、安全隐患排查;
5、开展XX年秋季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情况检查,做好开学情况数据汇总上报工作;
6、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7、组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学业考试生、地补考;
8、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和饮用水专项检查;
9、开展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
10、征订家长读本,长学校;
11、迎接省项目园建设督查。
十月
1、组队参加郴州市第18届(英东杯)中小学、中职生运动会第二阶段(田径、健美操、乒乓球)比赛;
2、组织学习、贯彻幼儿园日常管理常规和教学常规,开展幼儿教育教学送教下乡活动;
3、开展学校体育、艺术、卫生专项工作督查;
4、开展示范性家长学校评估验收工作和优秀家庭教育论文及百名优秀家长评选、推广工作;
5、举办xx县第28届中小学生运动会;
6、开展庆祝“建队节”活动及少先队辅导员培训;
7、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8、组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查;
9、开展中小学学校管理视导。
十一月
1、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以及体卫艺与国防教育年终总结、报表上报等工作;
2、组织学前教育年终专项检查,开展农村示范性中心幼儿园评审工作;
3、组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查;
4、指导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德育特色示范校、优秀德育案例评选;
5、迎接市级示范家长学校验收。
十二月
1、总结XX年度工作,拟定XX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开展年终考评;
2、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3、组织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
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测试上报考核(9.1-12.31)。
基础教育的工作计划二
教育时刻需要不断的变化,适应不断的形势的变化,在不断的前进中,我们有了更多的方向,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努力的目标,这些都是我们认为最好的。基础教育的改革实在必行,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大踏步前进的动力。国家近年来一直在深化教育改革,一直在不断的提倡素质教育,希望国家教育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我们基础教育办公室已经就201X年的工作做好了准备。
一、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魂”,坚持“自主创新”,启动并实施以“百堂新课改探索课”、“百项特色校本教研活动”为重要载体的“携手行动计划”,注重聚焦课堂,重视常态课建设、课程建设、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改革的积极效应,合力打造上虞课改品牌,积极推进我市课改健康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类培训、二次评比、三项研究、四大建设。
1、一类培训
做好面向教师的学科培训,面向教研组长的主题教研培训。
2、二次评比
(1)以“科学地教、有效地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上下半年分二期开展“上虞市中小学百堂新课改探索课评比活动”。
(2)坚持“以校为本 以效为本”的教研理念,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百项特色校本教研评比活动”
3、三项研究
(1)认真做好对课改实验的调查研究工作。对全市不同层面学校课改实验进展工作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和评估,及时总结、培育和推广成功经验;对出现的问公文频道题及时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
(2)课堂教学策略和基本规范的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探索课评选的方式,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样式进行探讨,为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提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3)继续开展对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探索全面提高教师“常态课”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
4、四大建设
(1)课程建设。合理应用好地方专题课程教材,着力完善教材建设。有效地引导学校合理地进行校本课程建设。
(2)制度建设。重点是推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通过“推进校本教研”主题征文、主题论坛等活动,推行10大措施做实校本教研,改变教研和培训的工作方式,以朴实的方式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3)队伍建设。通过培育、挖掘、宣传等方式,及时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提高上虞教育在绍兴市乃至浙江省的影响力。
(4)资源建设。合理规划,积极组织开发对教师有实际价值的课程资源,加强“课改在线”网站建设和利用,高质量地编印《上虞课改》。探索和研究促进城乡课改和谐发展的有效策略。
三、工作安排
一月:中小学第三届师徒结对满师及第四届师徒结对启动仪式
二月:《上虞课改》09年通讯员工作会议
三月: 分段进行新课程主题式调研;
四月: 省06规划课题《农村完、村小新课程实施策略》部分成果共享
五月:“科学地教 有效地学”——中、小学新课程各学科探索课评比(一)
六月:“推进校本教研”主题征文
七月:“推进校本教研”主题论坛
八月:“网上教研”的工作规律和模式探索
九月: 有效备课行动研究——各学科利用学区学科教研基地开展
十月:“科学地教 有效地学”——中、小学新课程各学科探索课评比(二)
十一月:百项特色校本教研评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