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智育教育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如何看待幼儿园教学小学化
在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中国教师》杂志社和学习型幼教组委会主办的“学习型幼教・第二届园长世纪论坛”上,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副司长张文介绍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案例。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个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小女孩的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妈妈在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
这位母亲提讼的理由是:她认为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女儿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
此案在内华达州州立法院开庭。法庭最终裁决劳拉三世幼儿园败诉。因为陪审团的23名成员认为,该幼儿园的做法犹如剪去了伊迪丝一只想象的翅膀,并早早地就把她投进了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使孩子在智力的启蒙阶段不能在想象的天空中振翅翱翔。
这个案例后来成了内华达州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的依据。现在美国《公民权法》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玩的权利。或许正是这一规定,使美国在科技方面始终走在世界前列,也使美国出现了比其他国家多得多的年轻的富豪。
反观国内幼儿教育,幼儿园变成了大量识字、大量读写算的场所。类似劳拉三世幼儿园限制孩子思维的非科学的教学方式比比皆是。一位家长无奈地说:“要上好大学必须上好中学,要上好中学必须上好小学,如此一来,原本集中在小学六年级的竞争下移到了一、二年级,甚至下移到了学龄前。”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们竞相把孩子送进教学味浓的幼儿园。一些幼儿园为了扩大生源,也投家长所好,走上幼儿教育小学化之路。山东省菏泽市一位幼儿园园长说:“我们也知道小学化教育方式不对,但家长要求必须教识字、学拼音、学数学,否则就转园,我们也是没有办法。”
二、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表现
幼儿园教学小学化问题表现为:在教学内容上,用小学课程中拼音、识字、百以内加减法等教学内容替换幼儿园的课程,或者用所谓的“特色课程”充当幼儿园全部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监督幼儿死记硬背,实施知识强化学习,甚至留家庭作业;在组织形式上,推荐和组织征订各种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开展名目繁多的各种考试和竞赛;在办学形式上,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获取利润。
三、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弊端
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幼儿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这种倾向超越了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违背了学前儿童的认知规律,过早地增加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负担和压力;又由于这种教学模式有悖于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学前教育原则,容易使幼儿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厌学、畏学等不良情绪,进而提前干扰了幼儿未来的小学学习。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弊端如下。
一是危害幼儿身体发育。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如表情呆板、反应迟钝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另外,由于小学化教学过早地剥夺了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幼儿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形成,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的发育。
二是危害幼儿心理发展。幼儿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做出的牺牲也就太大,不仅智力水平跟不上,而且由于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扼杀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影响幼儿全面发展。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小学化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训练,这种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发展的做法,由于忽视了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忽视了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的均衡发展,特别是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发展被削弱,因此导致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四是干扰幼儿的未来学习。一些幼儿提前学完小学一年级课程,他们入学后不用费力就能取得好成绩,在学习上显得格外轻松。但由于重复教育,使他们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把超前学习的那点“垫底”知识用完时,面对新的知识就会越来越不适应。可见,采用揠苗助长的方法,只会过早地把幼儿拉入应试教育的泥潭,对幼儿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不利。
四、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应对策略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办教育,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切实有效地解决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还幼儿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转变幼儿园办学指导思想。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要转变幼儿园园长、教师的教育观念,全面提升幼教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其次,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有效地掌握幼儿教育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以及如何开发幼儿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适宜方法;最后,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游戏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而不是生搬硬套地进行“填鸭式”教学。
二是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有专家的调查显示:有的家长以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尽早学习读、写、算。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因此,幼儿园要与家长密切联系,采用多种形式定期向家长宣传幼教理论,帮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通过家长学校系统地向家长传授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家长能从理论上全面地了解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大、中、小班的作息制度,使家长意识到幼儿一日活动的安排,要根据幼儿大脑容易兴奋、疲劳的特点,注意动静交替、动静结合;要帮助家长理解科学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方法。
三是做好幼小衔接。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研部门要加强对小学办学行为的管理和指导,要积极为新入学儿童创造适应小学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严禁举行各种形式的入学面试或笔试。要严格执行教学进度计划,不得随意增删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更不得根据学生已掌握的课本知识程度分班。幼儿园也应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要指导家长参与其中,帮助幼儿顺利入学。幼儿园可在最后一个学期开设“幼小衔接”专题活动,主要是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为入小学做好准备。
五、国外幼儿园的教学借鉴
幼儿园教育是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于1840年前后创立。后来出版了卢梭的《爱弥儿》,主张幼儿要抛开课堂,到大自然中让自己的手脚和眼睛当第一位老师,从直接的经验中学习。接着,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幼儿应该通过直接与实物接触获得知识。教育要以幼儿为中心,就必须从实物开始。这样,他创造了把实物抽象化为积木游戏的实体教学法,他认为幼儿可以像科学家用原子来解释万物一样,用积木等基本元素构成自己的世界。
始于福禄培尔的幼儿园教育,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教育革命。其教学的有效性,使幼儿园成为世界学前教育的主流。现代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不断证明,孩子在这种由成人引导和组织的游戏中能够最有效地学习。他们能够自己发明场景和故事,解决问题,磨炼社会技能。那些在这种复杂的游戏中长大的孩子,比起不太玩游戏的孩子,有更好的社会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和更丰富的想象力、更高的语言能力。
当前,一些国外幼儿园的教学也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美国的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东西。在美国的幼儿园里,幼儿们通常会在早上围坐在一起,由教师带他们做考勤和谈天气等。然后,与大家分享他们在家里或上学路上的趣事。随后,幼儿会学一些简单的数学,比如数教室里有多少个窗户等。午饭过后是阅读时间,教师会给幼儿读故事书,然后让他们根据其中的人物或情节画画儿、做手工。
英国的幼儿园注重对幼儿兴趣和个性的培养。在英国幼儿园的课堂上,教师很少用讲课的方法传授知识,而是以小组活动和个别辅导为主,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做点心、玩电脑、学画画儿或者玩各种游戏,通过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得到知识、培养技能。在活动中,教师从不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对幼儿提出的各种解释,只要有合理因素,或者有想象力,都会给予很高的评价。
法国的幼儿园将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把绘画和艺术活动引入教学是他们常用的方法。通过用不同的材料与工具画画儿、举办木偶戏表演、做角色装扮游戏等,来发展幼儿的语言、情感表达、艺术表现和创造性等各种能力。科学技术活动是他们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幼儿在动手动脑的制作、拼拆、修补等活动中,了解事物的属性、特征,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一、把握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开展的户外体育活动,完全不同于中小学生的户外活动。这是因为幼儿的年龄幼小,体能十分低下。同时,幼儿的活动能力尚未得到有效激发,每个孩子都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导致教师很难组织有效的幼儿户外活动,一般来说,对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都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形下,要想以户外体育活动为突破口,积极贯彻课程游戏化理念,就必须仔细分析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特点。
首先是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场所的随意性。以往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老师一般都会临时选择活动场地,导致幼儿常常突然处于陌生的地方,幼儿无法认识活动场所隐含的不安全因素,更谈不上自觉防范,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大家就会束手无策。其次,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存在危险性。不管哪一种活动,幼儿作为运动的主体,难免有跑跳跃、钻爬或者攀登等动作,有时难免突然跌倒,或者抛接的物品砸伤自己或同伴。尤其在“放羊式”的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会弱化,比较容易出现危险。最后,传统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都是集体运动形式,往往很多学生集中到操场上,活动空间小,活动量得不到保证,幼儿的体能难以充分发展。此外,幼儿一般都活泼好动,只管随意玩耍,根本不考虑后果和危险性。特别是幼儿之间容易发生争执,还容易模仿电视里的情节互相厮打,造成意外事故。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由于体力和体质的差别,弱者往往会受到较为严重的伤害。
二、重视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作用
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实际上是正规性体育活动的延伸。因此,户外体育活动在学前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到在户外活动中加强指导,切实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她们不但指导策略简单,而且特别缺乏指导的有效性,基本上无法把握户外活动指导的度,要么让幼儿任性地地玩,要么频频干扰孩子的自主活动,无意中打击了孩子们户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对此,我们反复宣讲户外体育活动对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前,在全社会追求升学率的背景下,很多家庭在学前教育阶段就重智育轻体育,重保育轻锻炼。特别是高楼中独门独户的幼儿,很少户外体育活动,普遍缺乏体能锻炼,由此影响了智力的开发。一些教师认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场地和空间都比较大,不好组织,而且户外地形复杂,极易出现事故。同时,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幼儿园中的户外体育活动常常不受重视,实际活动的时间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
其实,科学的户外体育活动不但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实践表明,组织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只要教师科学策划、合理设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还能形成顽强、自信的品质及团结友爱的集体荣誉感。
三、加强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指导
首先,要利用幼儿好动的天性,教育孩子们自觉防范危险。针对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身心发展水平较低的特点,必须教育幼儿不随便脱离集体,杜绝单独行动。教师可以模拟一些危险情景,开发幼儿脱险自救的潜能。这样,就能在避免事故发生的同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老师在提前备课时要准备创可贴、胶布和消炎药等,及时对受伤孩子消毒、包扎,并在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激发自救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要精心备课,既要选择幼儿有兴趣的活动项目,又要挑选有点危险性的活动内容。比如,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喜欢玩老鹰捉小鸡、滚轮胎等游戏。老师备课时就要预判危险,提醒孩子们注意防范。在讲解游戏规则时,必须耐心细致,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游戏规则和防范措施。
最后,实施差异性的教育方式。对于体能较差的幼儿,教师要特别关注。因为这些孩子在户外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都相对不足,所以要特别关注,帮助幼儿逐渐养成避险习惯,不断增强防范意识。具体方法上,一方面,老师要帮助幼儿分析后果,让幼儿认识到危险的严重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克服困难的情境,无论是生理的困难还是心理的困难,一旦幼儿在老师指导下努力克服了,就能极大增强自信心,这样做,十分有利于指导幼儿躲避危险,学会自保。这样教学,对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十分重要。
四、让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快乐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 大班幼儿 自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188-02
目前,独生子女在我国幼儿中占大多数,多数幼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主要表现为:(1)逻辑抽象思维开始萌发;(2)语言表达能力大大提高,能较生动、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想法;(3)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和自控能力,能比较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言行;(4)能合理分工,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大幅增强等。因此,在大班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引发幼儿对自主能力的重视,提高大班幼儿的自主能力。
1 大班幼儿自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缺乏儿童自主能力培养意识
在相关调查过程中,所有教师在回答有关“培养儿童自主能力重要性”的问题时,都持高度肯定的态度,但实际上都是认识有余,实践不足,在真正的日常工作中,都没能做到对儿童自主能力的培养。教师卸责心理倾向的问题普遍存在。对于儿童自主能力差的问题,老师首先责任把归咎于家长,认为儿童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而忘记了自己作为老师在处理问题上的职责;其次把责任归咎于儿童自身问题。所以一旦孩子出现某种问题,老师都会认为是家长或者儿童自己的过错,很少有自我反省,而当孩子有优秀表现时,却又归功于学校的教导[1]。
1.2 家长对培养儿童自主能力认识不足
家长没有认识到培养儿童自主能力的重要性。家长既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生教师。大班时期是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家长在大班时期的重要作用是不容替代的。但是现今许多家长思想落后观念陈旧,不能认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忽略儿童心理上的发展,而一味地追求身体上的发展,忽略能力上的培养,而一味地追求智力上的发展,不能认识到儿童心灵健康发展的重要,这样肯定会严重影响到儿童未来的发展。
1.3 缺乏全面了解儿童心理的教师
培养儿童的自主能力需要了解儿童心理,能够根据儿童的心理规律进行针对性教育的教师。当前,多数幼儿教师对儿童心理的了解十分浅薄。在大班阶段,老师只有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够采取有效地教学方式,从而保证幼儿自主能力的健康发展。对于幼儿园教师,如果做不到对儿童心理的全面了解,将无法开展一些能够培养儿童在进入小学时应具有的自主能力的活动。调查显示,尽管多数教师都学过相关的心理学,但是实际教学中却很少用到过,更谈不上从心理特点的角度去培养儿童的自主能力。这其中也包括我本人,我认为意识问题是还根本原因。
2 大班幼儿自主能力培养问题的原因
2.1 儿童的教育目标“功利化”
不同的人对“人才”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人才是全面发展的已达成普遍共识。由于受到各种利益的影响,人们对人才的标准已有所曲解。从上幼儿园开始,教师就对儿童进行各方面的训练,定期安排一些智力测试,对于家长、教师来说,孩子最大的成就是在班级或者学校名列前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获得了更多的奖项。于是,我们在高举“全面发展”的旗帜时,却始终把“智”摆在了第一位。儿童社会性的自主能力的培养必然会被这种过分注重知识培养的浪潮淹没。
2.2 学校管理目标“功利化”
学校的管理方式决定学校生源的好坏,学校间的竞争主要是生源的竞争。因此,学校工作人员共同的变革宗旨就会是为提高学校生源,改革学校管理方式,为儿童“智育”的培养附上“素质教育”的标签,追求“最优”的改革方案。这样的宗旨必然会导致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过分追求儿童的荣誉效应,追求学校的升学率,而忽略儿童的全面发展,培养儿童自主能力的工作必然会出现问题。
2.3 家长注意力滞后
在孩子的自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家长的作用和权威性是十分重要的,是指导塑造孩子性格、培养生活技能最重要的力量。然而在对一些大班儿童的家长访谈后,我们发现他们对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问题并不关心,家长们不仅没有认识到培养儿童自主能力的重要,更不清楚自己在培养儿童自主能力中的重要性和应做的工作。有家长认为“孩子在家很正常,在学校估计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家长们只关心孩子在学习方面的“培养”的问题,这正是家长对儿童自主能力培养的注意力滞后的主要表现。
3 大班幼儿自主能力培养的对策
3.1 帮助幼儿锻炼坚强的意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人生旅途才刚刚起步,周围的一切对他们都是一种陌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在精神上的、身体上的、知识上的、能力上的等许多困难。帮助儿童建立自主意识的重要条件就是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作为老师,我们要鼓励孩子积极地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凡事从一点一滴做起,勇敢面对。教师要培养孩子坚持到底的做事风格,鼓励孩子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保持专注度和执着力,杜绝中途放弃的情况发生。幼儿在进行自我克制的过程中事实上也是在形成幼儿的自主性格[2]。
3.2 引导幼儿学会处理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应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幼儿阶段,儿童已经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体现出了明显的独立生活的倾向。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儿童对主体意识的树立,要善于因势利导,让幼儿能够独自处理一些事情,体验到自我完成带来的乐趣,形成一定的主体意识。对于幼儿园大班儿童的日常生活行为,穿衣、洗漱、饮食、整理等都应该是他们必须独自完成的事情,只有出现错误行为时,老师才给予耐心的矫正和教导。总之,要让儿童成为生活的主角,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自己犯的错误,尽量能够自己改正,老师的作用只能是辅助和引导。在各种各样的育儿活动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发扬儿童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判断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勇敢地做自己想象中的事情。
3.3 实施家园共育
我们要重视家园共育,通过对家长资源的了解和对家长文化层次的分析,让幼儿自主精神的培养能够得到家长的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长是一个包含了各种专业技能、工作职业和文化内涵的群体。要想做好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工作离不开对家长资源和家长文化层次的深入了解。教师更要特别关注有家庭教育问题幼儿的家长。为广泛提高家长认识,开设家长学校。尽管当前许多父母对教育都有一些基本的常识,但是他们的水平还处于层次不齐、整体低下的情况。对于学校来说,聘请相关的专业教师对家长进行指导和答疑,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让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此外,还可以让家长自己分析、探讨一些培养孩子自主精神的案例,让其从中得到启示,从而使自身培养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理论修养得到加强。有效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可通过寻求家长的意见,提高家长的积极性[3]。
总之,积极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适应社会的急剧变化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及时补充教学资源,全力对幼儿的自主活动给予关心、鼓励和帮助,促进幼儿自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旭.关于幼儿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讨论[J].才智,2010(31):221.
一、独山县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现状研究
(一)社会界对留守儿童的界定
所谓“留守儿童”,又称“空巢儿童”“留守子女”“留守孩子”“留守娃娃”等称呼。最早的界定是父母因工作或学习停留在国外,被留在国内的孩子。如今,多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将孩子留在农村或偏远老家的18周岁以下的孩子。范先佐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单方或者双方长期进城或者到经济发达的城市务工,而将子女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叶敬忠在对西部劳动力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中,指出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父母单方或父母双方在外打工4个月以上,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養,管理和教育的18周岁以下的儿童;吕绍清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在外务工就业长达半年以上,被留在家接受义务教育的少年儿童等等。总之,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概念界定观点不一。
(二)独山县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
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素有“贵州南大门”“西南门户”之称的独山县,幅员2442.2平方千米,全县辖8个镇、7个乡、3个民族乡,9个居委会、133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据独山县2014年关心爱护留守儿童“雨露工程”统计,全县共有留守儿童8963人。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基础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的今天,独山县也在大力积极推进各方面建设,尽管如此,但自古以来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微薄的收入早就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需求。为了改善贫困落后的生活、解决生活上的各种困难、给孩子和老人创建较好的经济基础,近年来大量农民工赶往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发达城市务工,从而出现大量留守儿童,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与祖辈生活在一起,在学习、生活、安全、心理及人格的发展上出现了“家庭管不好,学校教不到”的不良问题,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上都出现严重问题,这给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由于省外教育费用昂贵,且对农民工权益认同和保护不够完善;而且农民工大多数都是处于社会的底层、做的工作主要是以出卖劳动力为代价;农民工工作时间过长甚至有超额象;再之儿童身体柔弱,不宜长时间路途的奔波。独山县农村家庭大多以三代结构为主,年青劳动力外出还留下了年老的父母在家,为满足长辈心理对亲情的需求将孩子留在长辈身边,给家庭带来一片生机。多种原因致使把孩子待在身边照顾是不可能的。
(三)独山县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现状
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与关爱本应是父母的义务和责任,但迫于生活压力的加大,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只能外出务工、经商,这便打破了原有核心家庭的稳定性。留给子女的却是只要是留守儿童想要的一切都以金钱来交换,更多的是满足物质上的需求而忽视精神的培养,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留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
农村基础教育落后,投资经费较少,师资力量薄弱,体系不完善,在留守儿童社会教育上没有明细规划。以及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过程等现象,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各种表现的漠视加剧他们的心理负担。
为解决和保障农村留守流动儿童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独山县一些学校做了以下有影响力的工作:
独山县第二幼儿园自2013年建园以来,每年定期地开展“留守儿童之家”“结对帮扶”等丰富多彩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为每个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添画上美丽的一笔。
自2011年3月以来,独山县打羊小学把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作为教育重点工作来抓,他们时时处处出实招,重实效,关注“留守儿童”成长。如:2015年9月29日下午,打羊小学给全校13个班的195名九月份出生的“留守儿童”过“留守伙伴”集体生日,相约来到了自己的“家”,感受“家”的温暖。
2016年7月,为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保证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全社会共同关爱帮扶留守儿童工作目标。独山县民政局在下司镇中心小学,依托“留守儿童之家”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室”,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独山县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1.现象分析
案例一:陈某,女,今年6岁,生长在三代式家庭,出生后一年父母到外地打工,让其跟爷爷奶奶生活。从小由奶奶照顾她,奶奶在她生活中担任着双重身份,跟爷爷虽然不是有血缘亲情的联系,但对孙女却很疼爱。奶奶每周都给孙女买小面包、糖果、酸奶、苹果、梨子等各类零食,只要孙女一哭奶奶就用零食来安抚,而且得到零食时总是不情愿分给同龄小朋友,占有欲很强。爷爷奶奶平时忙于干家务就打开电视给她看,不带她参与社会生活,认识的人少,见到陌生人时胆小害怕,不愿意开口说话,有客人到家也不会问好,等等。
案例分析:经过多次访问后得出陈某在生活中表现的不愿意与人分享,胆小怕事,不礼貌等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有:
1.生活中没有父母的陪伴,与外界的接触较少,见识少且隔代教育思想陈旧,得不到新的育儿知识补充。
2.离镇上远,交通闭塞,今年才上幼儿园,接受教育时间较晚,社会认知较弱。
3.农村重男轻女陈旧思想观念的存在,家人对她的教育不上心,认为只要养大就好,父母把刚出生的弟弟带在身边而陈某继续由奶奶照顾,在心理上更是对父母的不满,从而表现得更内向。
案例二:莫某,男,今年11岁,2岁起父母都外出打工赚钱,由奶奶照顾,每年春节回家团圆十多天,在幼儿园常与小朋友打架,曾多次发生手被摔断。与长辈讲话总是脏话、粗话连篇,爱动手打人。上小学后,学习跟不上,不愿意上学。不但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连父母的名字也不知道。当有人向他问话时,时常答非所问,答不上来总是摇头或低头。
案例分析:经过深入了解后,莫某产生安全事故,攻击性较强,沉默,缺乏责任感等不良行为的原因有:
1.奶奶年迈且经常生病,还继续辛勤耕种那一亩三分地,实际照顾孙子的时间不多,常常寄托给大伯或邻居照顾。父母在身边时,经常因为意见不和常在孩子面前吵架。
2.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只是给他买各种玩具,或委托别人带新衣服回家给他,只能从玩中寻找快乐,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3.学龄前期与电视为伴,而电视中有很多不符合儿童发展的内容,幼小且没有判断和选择能力的莫某,从电视上学到一些不良行为。
(二)问题概述
独山县历来都是以农耕为主要经济来源,为赚取更多的收入,大部分留守儿童常被家庭纳入免费劳动力,生活场所被限制,在学习之余没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发展自己的社会见识,社会性知识不足。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基本上都是隔代血亲,知识文化水平低且观念陈旧,不重视儿童的学习,父母长年的打工生活潜移默化地助长留守儿童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观念。监护人、父母只重视日常物质生活,忽视精神培养和基本生活技能的训练,常导致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安全隐患。
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农村,基础教育落后,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很好形成亲密感。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冲突,得不到及时处理,在留守儿童心理萌发厌恶感,导致了他们对整个社会没有信任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不够健全的农村教育机制和社会公共服务,以及不稳定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养结构,使得留守儿童在身体发育、学业成绩、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不良问题。
(二)对策思考
1.家庭教育方面
第一,親子之间常沟通。父母对子女的直接教育有远大影响。
第二,选好孩子的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相处时间长的是其监护人,监护人的一言一行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极大,所以将孩子委托照管时要考虑孩子的生活问题和教育环境,为孩子选择有精力和能力的监护人。多与老师联系,知道子女的在校情况。
第三,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少给子女安排家务劳动,多给子女留些学习时间;给幼儿提供较为安静、舒适、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第四,完善家庭结构。创建新型农村家庭,迎合新农村建设潮流,更新观念,尽力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2.幼儿园教育方面
第一,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以国家教育目的为前提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人。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而不是学习文化知识。教师应真正投入到关心留守儿童社会化形成之中。
第二,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开展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了解留守儿童实际生活状态;利用假日和春节农民工返乡潮举办“留守儿童家长座谈会”。
第三,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环境,加强学校教师培训,提高思想素质,强化师资力量。在给予教师精神感化的同事,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物质方面的待遇,增强教师敬业精神。
3.社会教育方面
第一,政府应多渠道、全方位地发展地方经济,给农民工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加大力度解决“三农”问题,促使农民增收保收,减少留守儿童数量,让农村留守儿童拥有完整的家庭教育。
第二,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基本权利。在党的十报告中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第三,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齐心协力,多方面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多给留守儿童创造锻炼的机会,关注心理的健康发展,从而打败心理上的自卑、孤僻和偏激行为。
参考文献:
[1]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2]叶敬忠,[美]詹姆斯.莫瑞主编.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吕绍清.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中国妇运,2006,(6).
在字典中。对“同伴群”的解释是:同在一起而能互相帮助的人相聚而成的集体。在我们的自由活动中,幼儿“有机会占有许多的共同”。如:共同的时间、空间、活动材料、兴趣爱好、活动内容,以及对同一活动规则的认同等。这些“共同”非常利于幼儿建立自己的同伴群。在自由活动中,通过大量的个案追踪观察分析,我们将“同伴群”定义为: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几个儿童共同活动,以获得愉快的交往体验为目的,有合作、分享的意愿和行为,个体问能以协商、谦让、包容等积极方式解决问题和冲突,形成和谐同伴关系的群体。
我们还发现:幼儿在建立同伴群的活动过程中,从行为特征看,都经历了一个从利己利他互利的行为转变。
二、幼儿建立“同伴群”需要三种核心能力。即: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具体内容如下:
①大声、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要求…)能力。
②传达亲切友好信息的肢体动作运用能力。如:握手、抚摩、拥抱…
③利用笑声、夸张的象声词等传达幽默、愉悦情绪的能力。
④传递愉快交往体验的眼神、表情调用能力。
⑤分享的意识和能力(愿意并能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游戏材料…)
⑥接纳同伴的意识和能力。(能安静倾听同伴说话;据实际情形做出妥协、让步;愿意接纳新朋友或新玩法;有意识淡化同伴的错误、愿意站在同伴的位子想问题…)
⑦假想游戏的技能(创造性的使用游戏材料,假想游戏情境…)
⑧积极主动的交往能力:主动发出邀请、及时回应同伴、出现分歧时据理力争、礼貌拒绝自己不同意的要求…
上述8个项目中,各方面的能力运用是相辅相成的。
三、自由活动中帮助幼儿建立同伴群的策略。
①融入眼神交流、笑声传递等积极情绪表达的自由活动设计策略。
②新材料引发策略。
③控制活动材料策略。
④新玩法引发策略。
[关键词]同伴群;建立
一、对“同伴群”的思考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幼儿教育目标由“智育中心”向注重幼儿全面发展转变。各国幼儿教育都越来越重视发展幼儿的同伴关系,并将其作为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但,在我国计划生育的国策下,孩子在家里处于一个众星捧月的位子,一对一式或者是几对一式的交往。支配权主要在成人,幼儿基本处于被动状态。孩子要么顺从性、服从性特别突出;要么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机会尝试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众星捧月式的溺爱让交往变成单向的活动,失却了幼儿良好社会形成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大班额的现状让集体活动成为主要的教育活动方式。教师在活动中拥有绝对的决策权和支配权,幼儿仍然处于被动状态,其顺从性、服从性特别明显,对幼儿来说,那是成人的社会;而与同伴交往,大家年龄相近,兴趣一致,没有成人的压力,支配权平等,有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幼儿可以充分表现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心理感受积极而愉悦,对幼儿来说,这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交往,他们自己的生活。河西学院2006年论文统计(/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0505)中,龙红芝在《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成因及建议》一文中提出:我国许多调查研究显示,幼儿同伴交往质量与交往频率都存在很大问题。1990-1994年,国家教育部组织进行的全国幼儿同伴交往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反映有42.4%的幼儿经常或偶尔“不敢在小朋友面前谈自己的意见”,44.3%的幼儿经常或偶尔“不与同伴玩”;家长反映有46.2%的幼儿“经常或偶尔回家后不愿找小朋友玩”,有29.1%的幼儿“回家后不谈论本班小朋友的事情”。尤雪红等人在2001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幼儿社会交往的频率不高,从总体看有19.4%的幼儿交往频率很低,有27.1%的幼儿平时很少或不跟其他幼儿交往。在幼儿经常遇到的11种交往情景中,幼儿表现出交往‘不善’或‘无能’的比率达到了47.1%。”
1 理论学习中的认识
(1)儿童心理学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关注同伴关系,主要的研究课题包括:不同年龄阶段的同伴活动的特点及其发展;儿童友谊的发展;儿童群体的形成、结构、活动特点和功能,以及儿童同伴关系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等。关于同伴关系的研究还有许多领域,例如,有关同伴关系的情感基础、儿童友谊的研究等等。(《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
(2)皮亚杰认为儿童情感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的发展是与认知活动的发展遵循着类似的过程,幼儿对于人与人关系的理解与他们对物质世界的理解相类似。他们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式来认识外部世界。皮亚杰认为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儿童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并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和同伴的交往使儿童意识到积极的、富有成效的社会交往是通过与伙伴的合作而获得的。
(3)有研究者提出:和谐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①同伴可以满足幼儿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幼儿在同伴集体中被同伴接纳并建立友谊,同时在集体中占有一定地位,受到同伴的尊重和赞许,将会获得依恋感、亲密感、同盟感和归属感等。
②同伴交往为幼儿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
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怎样给予和接受帮助,怎样对待敌意和专横,怎样对待竞争和合作,怎样对待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怎样处理个人与团体的关系,这种社会能力的培养为儿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③同伴还是幼儿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幼儿常从同伴那里得到一些不便或不能从成人那里得到的知识或信息;幼儿还可以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伴那里了解到与自己家庭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态度,从而可以进行比较和筛选,并丰富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幼儿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的获得也受益于同伴集体,同伴既可以向幼儿提供关于自我的信息,也是幼儿进行比较的对象。
④同伴还是幼儿获得社会支持的一个重要来源
同伴对幼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强化、模仿和同化机制实现的。
2 自由活动中一些幼儿的行为表现
现代中国社会中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一个个众星捧月的宝贝,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心理很严重。
在自由活动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及他人。他们固执己见,很少关心他人,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在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受到影响时,他们往往情绪变化过快或过激。其次,有的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得较孤僻、任性,不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常常闷闷不乐,甚至过分敏感。他们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不愿让别人接近自己,更不会主动与同伴玩合作游戏。再次,有些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有明显的攻击, 如:骂人、推人、争抢玩具、叫别人绰号等等。
3 自由活动对建立和谐同伴关系的作用
我们在十五期间,开展“自由活动对儿童发展价值的现状分析”的研究,进行过无数次的观察。这里举一次小班的自由活动案例。老师发现:思思这个很少参加活动的内向的孩子,开始活动时她坐在座位上吮吸手指,后来她一个人东摸摸,西看看,在玩具吧里找到了炊具,开始和旁边一个玩炊具的小朋友平行游戏。后来,两人坐在娃娃家床上一起给娃娃穿衣服,小声说着话,持续玩了20多分钟,两人都很愉悦。浩浩是个个性很强的孩子,对玩具的占有欲强,经常发生争抢行为,他开始抱着自己的汽车,独自玩耍,后发现乐乐的机器人,便用自己的汽车去撞机器人,嘴巴里发出呜呜声。在平日里爱告状的乐乐没有寻求老师的帮助,而是用机器人回击,两人发现这样很好玩,开始用机器人模仿打斗、追逐、游戏等各种动作,嘴里还不断说着话配音,这样一直持续了30分钟,两人都很愉快。通过对自由活动的大量观察,教师们发现许多有价值的现象值得思考:
(1)自由活动中无论什么个性品质的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活动,而且都能获得愉悦的游戏体验,能培养幼儿活泼开朗性格,利于和谐同伴关系的建立;
(2)自由活动中,丰富多彩的玩具,自由转移的环境,能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担心的安全问题根本就不成其为问题,因为幼儿都能找到自己愿意玩的事情并乐在其中;
(3)自由活动中个体与环境、老师、幼儿间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能力;
(4)自由活动是幼儿自主建构规则,形成规则意识的良好时机,活动中孩子们的一些纠纷也是在所难免的,但借助自由活动这一平台,孩子更乐意自己协商解决问题,很少甚至不寻求教师的帮助,游戏化的氛围也可以让孩子的矛盾冲突不断降低和弱化,从而与同伴的关系越来越和睦。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自由活动是孩子自然的生活状态,是幼儿真实的本我表现,体现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内集体生活中真实的社会关系,而这种原生态的社会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迫切需要的,它能为儿童建构和谐同伴关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4 我们对“同伴群”的理解
在字典中,对“同伴群”的解释是:同在一起而能互相帮助的人相聚而成的集体。在我们的自由活动中,幼儿“有机会占有许多的共同”。如:共同的时间、空间、活动材料、兴趣爱好、活动内容,以及对同一活动规则的认同等。这些“共同”非常利于幼儿建立自己的同伴群。我们在自由活动中,通过大量的个案追踪观察发现,同伴群建立的要素有:
(1)共同的活动时间;
(2)共同的活动空间;
(3)共同的兴趣爱好;
(4)共同占有某一活动材料;
(5)同伴间对应的交往行为(动作、语言、表情、笑声等);
(6)个体间以协商、包容、互助、接纳同伴等方式解决问题。
由此,我们将“同伴群”定义为: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几个儿童共同活动,以获得愉快的交往体验为目的,有合作、分享的意愿和行为,个体间能以协商、谦让、包容等积极方式解决问题和冲突,形成和谐同伴关系的群体。我们还发现:幼儿在建立同伴群的活动过程中,从行为特征看,都经历了一个从利已利他互利的行为转变。
二、从个案观察分析中,了解幼儿建立“同伴群”需要的能力。
1 建立观察个案,了解孩子在自由活动中的原状态
对个案做追踪观察和随机观察,了解孩子在与同伴交往的方式、个体内心体验等方面的情况,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式。实验班选择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幼儿,作为观察个案。
②特别受欢迎的幼儿:个性特别开朗、热情,在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常常在活动中处于“中心人物”的位子
②一般的的幼儿:能接纳同伴,在活动中不甚突出,却很愉快的幼儿。
③被忽略的幼儿:个性特别内向,在活动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且常常游离于同伴活动外。
老师的观察个案确定后,我们开始了该幼儿的个案建档工作。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以及老师在日常工作中的细致观察,了解个案的基本情况。
《研究个案情况表》:
当然,确定的个案,只有老师自己“心中有数”。避免家长产生误会、抵触情绪。
2 设计个案观察记录表,分析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建立同伴群的能力需要
以该幼儿的交往情况和同伴关系发展为核心。开展个案的观察、记录、分析。
幼儿在同伴群中的交往情况观察记录表
3 自由活动中,以幼儿的内心体验和外显行为为重点,开展个案的观察分析
通过大量的个案观察分析,我们发现幼儿建立“同伴群”需要三种核心能力。即: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具体内容如下:
(1)大声、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要求…)能力。
(2)传达亲切友好信息的肢体动作运用能力。如:握手、抚摩、拥抱……
(3)利用笑声、夸张的象声词等传达幽默、愉悦情绪的能力。
(4)传递愉快交往体验的眼神、表情调用能力。
(5)分享的意识和能力(愿意并能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游戏材料…)
(6)接纳同伴的意识和能力。(能安静倾听同伴说话;据实际情形做出妥协、让步;愿意接纳新朋友或新玩法;有意识淡化同伴的错误、愿意站在同伴的位子想问题…)。
(7)假想游戏的技能(创造性的使用游戏材料,假想游戏情境…)
(8)积极主动的交往能力:主动发出邀请、及时回应同伴、出现分歧时据理力争、礼貌拒绝自己不同意的要求…
上述8个项目中,各方面的能力运用是相辅相成的。
三 自由活动中帮助幼儿建立同伴群的策略
以个案在活动中交往的原始表现观察、记录、分析为基点,关注幼儿的内心体验,了解并掌握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规律,整理同伴群建立的组织策略。
1 融入眼神交流、笑声传递等积极情绪表达的自由活动设计策略
改良以前普遍采用的是“三段体式”。在导人环节,设计出给孩子肢体接触、眼神交流、笑声传递等积极情绪表达的机会。活动组织中,改变空间的利用、孩子座位的安排,让孩子达成交往的默契,利于同伴群的建立。
2 新材料引发策略
利用孩子们都感兴趣的新颖的材料,让被忽略的幼儿做活动的发起者,帮助活动中处于弱势的幼儿,顺利建立自己的同伴群。
3 控制活动材料策略
在材料使用上,设计特定的指向性。如:本次自由活动只能玩跳棋和挑竹签。人为制定材料使用中的矛盾,改变一个或几个孩子的交往状态。从而达到组建新的同伴群的目标。
4 新玩法引发策略
由不同类型的孩子,把大家已经熟悉的游戏活动按照自己刨新的玩法,介绍给大家,引发新的同伴群建立。如:多米洛骨牌游戏,孩子们已经熟悉玩法后。班上的一个孩子提出:从桌子上玩,改在建构区的地上玩。同伴群中的孩子轮流给出搭建命题。由于玩法有挑战性,往往吸引平时不爱在一起活动的孩子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从杜威的活动理论思想看幼儿园的自由活动》(李煜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陈帼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3]《儿童心理学》(朱智贤著)。
[4]《幼儿园游戏教学论》(刘炎)。
[5]《影响孩子同伴关系的3因素》(.cn.2008年01月08日10:33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