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特殊学生的教育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案例教学;特殊教育专业;应用型高校
一、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
教学理论是教学模式的基础,教学模式是某种教学理论在特定的教学条件下的具体展现形式。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涉及到的教学理论主要有下面四种。
(一)发现学习理论
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发现事物,学生学习是主动参与、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收知识。发现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和归纳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从发现学习理论中得到启发,并选择性的继承了发现学习理论的知识。可以说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运用案例教学时,所选取的案例都是源于特殊教育儿童教学或者康复训练的真实事件。能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对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以上就可以看出,建构主义理论和案例教学在理念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三)人本主义理论
罗杰斯认为学习是学生个人能力发展的结果,是潜能、人格和自我的发展。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并且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主导者。与传统讲授教学相比,案例教学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上,人本主义理论和案例教学是一致的。
(四)教学交往理论
教学交往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同学、教师以及周围环境的交往建构着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自身的品质。交往是一切有效教学必需的要素。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的过程就是一个交往的过程。案例教学提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讨论。在对案例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锻炼发展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以交往为基础的教学。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程序
(一)准备案例
案例教学展开的前提是案例的准备。没有案例就不能称之为案例教学。这一过程包括教师的准备和学生的准备。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选取合适的案例,并对案例和相关材料进行梳理。然后,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做准备,提前准备好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做好心理准备,提前熟悉相关材料。
(二)阅读案例
教师将准备好的案例呈现给学生,可以是文字描述,可以是图片形式,也可以是特殊儿童的录像(要征得儿童家长同意)。学生开始阅读案例,熟悉案例的内容,了解相关资料。带着问题解读案例:这个案例讲了什么内容?关于哪类特殊儿童?提供了哪些信息?涉及到了哪些专业知识?主要解决哪些问题?初步熟悉之后开始去分析案例,并根据教师的引导,将自己的见解和问题等相关信息整理出来,形成自己的结论。
(三)小组讨论
这一过程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学生已分析过案例,对案例已熟悉。在学生阅读分析案例时,已经把疑问和见解整理出来。在这一环节,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有易于每个小组成员进一步思考、深化自己的见解。一般会选取一名成员整理最后的问题和大家共同的观点。
(四)班级讨论
在经过小组讨论之后,大家基本达到共识。在班级讨论这个环节,大家可以在课堂上发言,进行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可以派出一名代表阐述自己小组的问题和观点,其他小组可以提出疑问和见解。大家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让老师帮忙分析和解答。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组织全班同学发言、讨论,同时及时提供相关理论知识和材料作为支撑。
(五)评价总结
在经过激烈的班级讨论之后,大部分学生的疑问都得到了解答,自己的观点也得到了阐述。在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对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表现给予肯定,同时指出欠缺的地方。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评价。进一步把理论知识和案例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可以提出不同的分析思路,引导学生在课下进一步思考。
(六)课后思考
在整个教学过程的结尾,大家基本达成了共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案例的学习过程,反思自我,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准备。
(一)部分教师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概念区分不清
举例教学是基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引出一些事例对理论进行深度的解释说明;它本质上是演绎思维。而案例教学则主要是把案例作为教学的基点,经过师生对案例进行共同的分析、讨论、交流等过程,归纳出案例中所蕴涵的基本理论或专业知识;它本质上是抽象思维。案例教学具体来说是一种师生的双向活动,主要是以案例为核心,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案例的思考,这是一种快速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教学手段;而举例教学则主要是一种单向的教师教学行为,也只是一种用来说明具体问题或者具体事例的方法。
(二)缺乏丰富的特殊教育案例资源
特殊教育案例资源的匮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案例数量不足,二是案例质量不佳。特殊教育案例主要涉及到各类特殊儿童的特征表现,而关于言语治疗、行为矫正等具体的康复训练项目的案例较少。虽然目前已有《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治疗》、《运动治疗》、《特殊儿童言语治疗》、《行为矫正技术》等专业教科书,但仅运用书中有限的案例来进行教学,显然是不足的。这不仅不利于丰富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而且阻碍了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关系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分使用案例教学,在教学组织与实施上忽视讲授教学,重视案例教学,导致主要原理、概念讲授不清,学生对原理、概念难以获得全面的科学的理解和掌握,这样就造成教学目标难以完成的局面。
(四)案例材料呈现方式较单一
在特殊教育专业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是以文字材料的形式来呈现案例。文字材料的案例对于教师来说是比较容易运用的,但对学生而言则缺少了一些趣味性和吸引力。学生以视觉的形式获取案例信息,很难真正融入案例之中。长期使用这样的案例呈现方式,容易大大降低学生对于案例本身的关注度,亦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更不利于教师长期的教学发展和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四、应用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案例教学改进的策略
(一)不断地反思和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针对目前案例教学在特殊教育专业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主要还是要从教师的身上来解决问题,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可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掌握案例教学与特殊教育专业教学之间的相关关系,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从自身的发展出发,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反思自身教学状况,积极探究案例教学在特殊教育专业中的运用,挖掘更好的方式运用案例进行教学。与此同时,教师亦可通过参加各种不同的在职培训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促进案例教学在特殊教育专业教学中的顺利实施。
(二)丰富案例资源,建立完善的特殊教育案例资源库
不充分的特殊教育案例资源影响着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和具备较高理论水平的特殊教育科研专家共同组成以一个专门的特殊教育案例选编小组,大家通力合作,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收集和选取合适的案例,且可通过定期组织案例交流活动,实现案例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在收集第一手的真实案例资料过程中,应考虑到特殊儿童家长不愿意将自己的孩子作为教学案例的心理,及时与家长做好沟通,帮助转变家长观念,是特殊教育案例顺利收集的前提条件。
(三)正确把握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案例教学只是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一种,不能用案例教学代替理论教学,而应该在一定理论基础上实施案例教学。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以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为前提。所以说,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我们不能将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隔离开来,不能在实施案例教学的同时忽视理论教学的价值。案例教学必须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以促成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案例教学 课程适用
进入21世纪,随着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聋校数学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实施等诸多领域都出现了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知道,不论是数学课程的实施,还是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都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去落实、去解决,“如何培养出时代所需的聋校教师,是我们广大特殊师范院校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然而,作为指导聋专业师范生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其适应新课程教学能力的教材教法课程,目前大都仍采用的是“理论+举例”的教学形式,其最大的不足就是学生缺乏感性的经验,对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不够,致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理念中,用学生的话讲就是:我们觉得老师讲得很实用,但一到实际教学中,心里仍然没有底。可见,这样的毕业生很难适应现代教育对特殊师资的需求。改革教材教法课程,已势在必行。
经研究和实践,我觉得较为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是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有效途径。
这一方面是因为案例分析作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种“对话”,“教”、“学”双方合作与互动的理想背景,它缩短了教学与实践的差距,另一方面原因则是作为美国师范教育中非常盛行且行之有效的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的台湾和上海等地的师资培训中已经有人在尝试和使用,且取得不错的效果。
所以,我认为案例教学可以在培养聋校师资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通过专业案例的引领,学生可以像一个真正的教师那样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了,这是传统课程所不能及的。
下面介绍笔者设计并执教的案例教学个案(共3课时),具体过程如下:
1、阅读案例,思考问题
案例(略):“小数乘法”教学案例具体案例见《现代特殊教育》2007.7、8合刊F67-68
2、小组讨论问题
我将41个人的班级分成8个组,要求他们自由组合,尽量做到男女搭配,优困结合。在学生阅读完了之后,我布置了下面5个讨论的问题:
(1)、这篇案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案例中的哪个部分?为什么?
(2)、你认为“梳理思路,准备交流,小组交流,整理成果,准备全班交流”这些环节必要吗?为什么?
(3)、学生上课时,自己想出了许多解决小数乘法的方法,这些方法应该如何处理?如何优选?
(4)、请你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评价这位教师的做法?
这些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案例,便于学生利用聋童教育学、聋童心理学理论来分析案例,对案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交流。针对案例中的具有典型性、普遍性的教学情景提出的这些问题,希望学生通过这类问题的讨论,加深对数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
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在课堂中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较为积极的投入到讨论中去的,我有时也会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但是更多是倾听他们的讨论,并且提出一些我的个人看法,或者就某个同学的观点追问一些问题。我希望能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盲目的听从教师或者其他学生的观点。
讨论的问题一次性出示,在经过1~2节课的小组讨论,我们便开始进行全班汇报了。
3、全班汇报不同想法
根据他们的发言,我在黑板上进行相应的简单的板书并进行简单的复述,以便使学生再次确认他们自己发言的意思。由于篇幅的原因我这里只选择“如何优选”这一题的回答作一简单的介绍。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学生思考的差异性,我总结归类,在黑板上写下如何优选的方法:
(1)计算时间短,正确率高,
(2)举反例,排除法,
(3)根据教学目标进行优选,
(4)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因人而“选”;
对于如何进行“优选”这个问题,其实是有关“算法多样化”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目前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通过这次讨论,让学生对此问题有所思考,为今后的教学傲准备。
由于时间关系,这次讨论并没能在课堂上完成,为了使本次讨论能够更深入地进行下去,我决定将问题延伸到课后,要求每位学生对算法多样化进行思考,并写下自己的观点。以下是部分学生的作业中的其他观点:
(1)关于由谁来进行“优选”?(应该由学生自己来优选,如果由教师出面优化,显然有悖培养聋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和优化意识的初衷。)
(2)如何确定优选的最佳时机?(由于聋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较弱,直接分析前面出现的几种算法,很难得出哪一个是最好的解法,必须通过这个环节,通过学生的具体操作,体会各种算法的优劣,让聋生获得对知识的完整的体验。)
(3)教师不应强调算法全面化,(聋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很大,不能干人一面的要求。让学生体验、学习别人的思维活动的成果,掌握适合自己的一种或两种算法,这样,才能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聋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三个加强”
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等八部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意见》(〔2009〕41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第三部分第11条明确指出:“根据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求,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乐观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加强残疾学生的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可见,加强残疾学生的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是当前特殊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对于他们将来全面融入社会,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在聋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根据聋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求,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呢?
一、加强法制教育
有研究指出:由于聋学生存在听力、语言障碍,他们理解接受信息有一定难度,识别、分析与判断是非有一定局限性,易于模仿但选择性差,不太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加强聋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必需的。
1.整合教学资源,加强法制教育
根据聋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求,笔者充分挖掘思想政治学科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努力按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让教育贴近聋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将法制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让他们乐于接受。
2.确定可行的教学目标,加强法制教育
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加强学习法律常识,增强法制观念。笔者要求聋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自觉遵纪守法,将来走向社会,自觉主动地依法办事,主动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强化维权意识,让他们知道什么行为是允许做的,什么行为是必须做的,什么行为是不准做的,明白自己有哪些权利,懂得当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时,如何运用法律来保障自己的权利。
3.注重有效教学,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地对聋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演示教学法,组织学生学习交流;组织学生到法院观看开庭审判青少年犯罪现场,并交流其体会;集中专题讲述残疾人权益保障法,详细介绍国家如何发展残疾人事业,为残疾人提供福利以及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笔者结合聋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身边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学习讨论,教育效果比较好。
如《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教材介绍了一个案例,该案例比较有代表性。该案例的主要内容为:朴亮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备受家人宠爱,逐渐养成飞扬跋扈、蛮不讲理的恶习。他上学经常迟到早退,逃学旷课成了家常便饭,有时甚至夜不归宿。此外,他烟不离手,经常跟一些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逛歌舞厅。家人规劝朴亮,可他毫不在乎地说:“我一不违法,二不犯罪,不会出事的!”一天,朴亮拿了家里100元钱,父亲打了他一巴掌,朴亮觉得委屈而离家出走,在火车站附近开始了偷盗生涯。4年后,朴亮在盗窃时被抓获,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我组织学生对该案例开展讨论。通过讨论,聋学生对朴亮的犯罪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朴亮犯罪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朴亮没有牢固树立法律意识,未正确对待父母和师长的教育,经不起不良行为的诱惑,沾染上了不良行为后未及时予以纠正,最终发展为违法乃至犯罪。案例警示我们每一位聋学生,要注意识别不良行为,杜绝不良行为,加强自我防范,正确对待父母和师长的教育,牢固筑起内心的防线,不断增强法制观念。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聋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尤其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聋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塑造良好的心态,培养聋学生乐观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1.尊重爱护每一位聋学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由于聋学生自身的生理缺陷,更渴望得到健全人的宽容与尊重。宽容和尊重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我们特校教师无私奉献真心、真情、真爱,关爱聋学生,理解聋学生,尊重聋学生,走近聋学生,引导聋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以一颗宽容的心和每一位聋学生交朋友。
2.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聋学生沐浴在积极阳光中
根据聋学生的实际,我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过程,努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着相对优势的智能,都是可塑之材,并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时时赏识每一位聋学生,让他们得到激励,不断增强学习的动力。
3.开发非智力潜能,促进聋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开发聋学生非智力潜能,可邀请优秀毕业生代表回校作经验介绍,用榜样的力量引领聋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增强聋学生的意志力;加强聋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聋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中邀请优秀毕业生代表吴同学到学校作经验介绍,聋学生备受鼓舞,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吴同学是本校优秀的毕业生,现为出版社的一名美术编辑,凭着坚强的意志自学电脑绘画,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学会了电脑绘画技能,而且运用自如,甚至比健全人还技高一筹。有耕耘就有收获,他在出版社受到同事的赞赏,还代表广西残联到北京参加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担任自治区聋人协会主席,尽自己所能为残疾人服务……吴同学的成长经历是一部励志片,让聋学生一起分享,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吴同学的感人事迹让聋学生体会到:先天缺陷后天补。只要以坚强的意志,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天,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这种潜能就能被激发出来,每个人都有可能成功!
4.适时疏导聋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聋学生由于听力与语言障碍带来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近年来,部分聋学生到长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中州大学等高校,参加高校聋人单独招生考试。在备考阶段,为了让聋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压力,我关注学生的心理疏导,让他们从容应对,帮助聋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如果对考试的结果期望过高,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就应该进行适当调整,以减轻心理负担,使自己的水平得以正常发挥。教师结合各高校的考试大纲,引导聋学生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好专题复习等,促进聋学生增强自身实力、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提升个人竞争力。多年来,当看到一个个聋学生健康的成长,融入社会生活,和健全的学生一样走进高校实现了大学梦,我们心里无比的骄傲,这是特教工作者最大的收获。
三、加强安全教育
在教学中,我根据聋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有针对性地渗透安全教育,让聋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提高防范技能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促进聋学生健康成长。
1.关注青春期教育,让聋学生平安健康成长
聋学生入学时有的七八岁,要完成义务教育学习,至少要在学校读九年,部分学生还要继续读三年职业中专班。应该说大部分的聋学生从小到大在一起学习、生活,美好的青春时光是在学校度过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我组织同学们谈论主题“我的异往困惑”,通过交流,让正值花季的少男少女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青春期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特点,知道青春期方面的知识,引导聋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异往;掌握与异往的正确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如结合身边的案例,让聋学生认识爱情之花是圣洁的,只有到了一定年龄,正确理解它,懂得珍惜它的人,才能栽培并使之永远盛开。对于聋学生来说,在爱情生长的土壤还不具备的时候,最明智的办法是筑好防线,集中精力学习,拒绝接受和传扬爱情的种子。
2.注重校园运动安全,加强安全教育
聋学生与健全的学生一样,生长在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他们有着充足的信息资源,有着旺盛的精力……凭着他们现有的生活经历,认为自己的能量是无限的。于是,他们更多地认为自己没有亲眼看见的事情,是不可能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教师的耐心叮嘱,完全是杞人忧天。其实不然,以他们有限的生活阅历,对事物的认识比较片面。应该说聋学生的运动安全防范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稍一大意,他们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埋下了安全的隐患。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结合典型案例,我坚持渗透运动安全知识教育,将运动安全教育作为常态化的工作,帮助聋学生掌握运动的安全防范知识,轻松体验运动乐趣。
3.谨防上当受骗,加强安全教育
聋学生由于听力障碍,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欠缺,在他们看来,只要会打手语交流,无论认识了解多长时间,就是可以交往的朋友。社会上不法分子,各种骗术层出不穷,花招屡屡翻新。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典型案例,教育学生保持应有的警惕,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交友要谨慎,避免以盲目代替理智。只要我们增强防骗意识,坚决不贪意外之财,再“精明”的骗子也无法得逞。
一、问题的提出
特殊教育是反映整体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的重要标尺。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000所,在校生39.4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4.81万人。
全国共有41所大学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是培养基础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主阵地”,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国家特殊教育的质量。而学生入学前对多种障碍儿童基本没有接触,绝大部分学生对特殊教育缺乏基本的经验和直接的体会。按照一般的授课形式教学,学生不能够真正吸收所学知识,习得相关特教技能。
二、分析原因
(一)大部分高校特教专业注重技能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从事相关工作。
(二)对特教学生没有认知,缺少直接经验。
(三)习得理论和技能后没有实践运用的对象,情景模拟都是由健全人充当残疾人进行,达不到练习的效果。
(四)单纯的理论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三、体验式教学法的核心及原理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法以实践体验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技能为目的。在教学中创建实践场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
四、体验式教学法优势分析
体验式教学法优势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有助于学生理解规律和原理。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形成技能。
五、体验式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体验式教学五步法:
(一)传授知识,构建理论。教师用传递----接受式模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让学生通过新知识与旧知识或生活经验相互关联起来,让学生习得相关理论知识,构建理论模型。学生只有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有的放矢的进行下一步的训练。例如:手语教学,让学生先学习手语的技能,再进行与聋人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二)创设情境,激发动机。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教师创设场景或模拟情境,给予学生良好的实践场所。
(三)应用新知,形成技能。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模拟体验、现场实训等方法来验证理论和方法,反复训练技能、纠正自己的认知。例如:盲体验、实训课等活动。
(四)归纳总结,充实理论。采用互助式教学模式,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例如:在进行实训课之后,让学生制作总结,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归纳、总结,把实践技能再上升回理论上,使学生既有理论的基础又有能力的提升。
六、体验式教学的方法
(一)体验法。体验教学是指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接近实际工作或生活的场景,学生在这种场景中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分析,并做出总结点评的一种模拟实践的培训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体验法主要采取真实体验的方式。盲体验、聋体验、肢残体验等,是指体验人员蒙住眼睛、堵住耳朵进行生活体验,然后针对事先设定的问题,讨论和推演盲、聋等障碍学生生活、学习、思维的特点,从而促进学习者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技能,提高学习水平促进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参与法。参与法也叫做中学,就是通过实际行动参与来学习,即通过让受训者参与一些实际工作项目,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发展他们的专业技能,形成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在行动中自我学习、在我提升的活动。参与法有计划、实施、总结、反思四个环节,是一个循环往复学习的学习过程。
(三)视听法。运用音乐、录音、朗诵、影视片、纪录片等素材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如播放的课堂实录,播放微课,播放音乐等,这种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素材,是教师讲授式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学生在视听后再撰写观后感,把内心思考体现到文字上,使情感体验进一步上升到理性层面。
(四)实例法。讲述教学实例、学生案例,其感染力是一般的说教所难以达到的。教师可自己声情并茂讲述,可请学教学单位老师来讲,也可以通过音频、视频的方式展示全国性或地方性优秀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这种教学法符合人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人们从情感到认同的心理规律。
七、体验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在理论和技能的讲解上要准确、清晰、便于记忆。课堂案例特点鲜明有代表性,对案例分析准确、全面,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掌握娴熟程度、运用能力、实践阅历等不断提高。
(二)教师提高课堂的组织和驾驭能力,能够把握和控制教学的节奏和学生的注意力。避免整个活动乱哄哄,学生学不到东西。
(三)学生要做好记录、优化学生成绩的评估方法。从另一个侧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同时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案,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陕西西安710016)
摘要:特教学校由于其学生的特殊性,势必会导致CorelDraw课程在教学中出现特殊性问题,同时还存在着别的共性问题。对此,笔者提出自己的建议来解决或改善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CorelDraw作为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与时俱进。教师应不断地更新充实自己,积极了解当前社会对于设计需求的变化,针对特教生源特点,更新教学方法和内容,使特教学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与时俱进。
关键词 :特教学校;CorelDraw;教学改革;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8—0098—02
收稿日期:2014—04—13
作者简介:黄若瑾(1983— ),女,陕西西安人。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讲师,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特殊教育,计算机教学。
CorelDraw是平面设计领域应用相当广泛的一款设计软件。目前,有许多职业技术学校都开设了CorelDraw课程,其中也包括特殊教育类学校。但特教学校由于其生源的特殊性,使得CorelDraw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显现出一些特殊性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学定位、教学思路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了CorelDraw教学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便以后更好地进行CorelDraw教学。
一、CorelDraw课程在特教学校中的定位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CorelDraw作为计算机平面设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既联系了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平面基础课,又可以为以后学习网页制作类软件打下基础,可以说,CorelDraw在此类专业中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
二、CorelDraw课程教学在特教学校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及教学评价方面
1.课堂教学案例老旧,专业导向不明确
目前,特教学校CorelDraw课程的课堂教学,包括教材的选用,都偏重于讲解软件工具的方法应用,专业导向不明确,与前后课程关联性不强。教学方法虽然多以案例教学为主,但大多数案例过于老旧、脱离实际工作内容,学生学完后碰到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还是不能解决。
2.教学思路僵化
在大多数职业学校中,CorelDraw课程的教学思路都是由基础理论知识讲授逐步到动手操作实践的过程。而CorelDraw的具体教学过程普遍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基础知识——线形工具的使用——几何图形工具的使用——图形对象的编辑——文本的输入与应用——对象的排列与组合——矢量图的交互式效果——矢量图的特殊效果——位图的编辑——综合应用。
这种教学思路是由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一步一步深化的过程,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学—做”模式。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思路注重理论知识的构建与引申,侧重于“按单下菜”的方式。通常在这类模式中,教师在讲解完一个大的章节后会再给出一到两个案例进行针对性实训操作,但实际情况却是学生从掌握CorelDraw软件的各个工具命令到真正开始接触案例时,前面分散的知识点的链接已经断节,很难融合到最后的综合练习案例中去,反倒使受教双方容易产生挫败感和无力感。
3.教学评价无法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CorelDraw课程都采用期末卷面成绩和上机考试成绩的模式来进行最终的教学评价。在这种考评模式下,整个教学结果就会流于机械式的软件操作考核,完全与整个专业导向脱节,学生根本无法将真实水平呈现出来,与其说是学习CorelDraw课程,不如说是认识CorelDraw软件。所以,这种教学评价对于目前艺术方向CorelDraw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作用不大。
(二)特教学生生源特殊性方面
首先,学校生源的特殊性势必导致CorelDraw课程在教学中的特殊性。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平面设计专业的生源主要是听障残疾学生和肢体残疾学生,这类生源其直观形象思维要比抽象逻辑思维强,他们对于为什么、是什么等原理和概念比较难以接纳,但对于怎样做、怎样做更好等技巧经验能够掌握得比较好。专业实践课的学习效果要比文化理论课好很多。
其次,由于特殊教育学校没有艺术生源,所以,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美术基础训练,即使从第一学期就开始学习美术类课程,但学习时间远远不够,美术修养的基础构建与积累远远达不到要求。学生对基本的美术基础掌握不够,缺乏设计的基本认知能力,即使有很好的设计想法或构图也难以表现出来。
(三)特教教师队伍欠缺实践锻炼
特教学校中有相当比例的教师是没有企业实践经历的,其教学都只是脱离实际的照本宣科。由于教师对平面设计的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工作情景等经历空白,就会导致整个教学设计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课堂教学设计内容基本是教师假设的,不了解企业需求,内容较死板,与市场脱节严重。
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创新教学思路,体现教学定位的准确性
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的专业课,CorelDraw的学习离不开艺术的灵感构思。针对软件基本工具的操作学习是必须要掌握的,但最终还是要进行创作设计的升华。要达到特殊教育的“教育与市场需求对接,专业技能与社会能力并重”的目标,就要在教学思路、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根据生源残疾类型,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教学定位的准确性。
(二)根据课程改进教学评价方式的针对性,实现过程性评价
CorelDraw作为一门平面设计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根本是来源于艺术灵感,所以,无论是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是在教学评价方面,艺术性评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点。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评价过程一定不能少了对其学习态度的考评。所以,笔者认为CorelDraw课程的教学评价,应采取从学期初开始直到学期末结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方式,这其中,学习态度作为贯穿始终的考评方面,而作品的艺术性评价作为作品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三)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合作
学校要与一些相关企业进行有深度的校企合作,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双方合作。要让企业能够更真实、更深入地走进校园中来,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能够零距离地接触到一些企业的真实案例,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行模拟企业相关岗位的锻炼。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析企业经典成功的平面设计作品,通过对此案例的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取社会前沿的设计理念、色彩撞击等,从而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丰富创作思路。甚至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企业真实案例模拟,不仅仅包括实践内容,同时还可以进行不同岗位的分工模拟,使整个实践过程真实化、流程化、系统化。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设计水平,又可以让学生更真实地体验企业的工作流程,锻炼了他们之间的协作沟通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教师必须下企业实践,达到真实水平的提高
在分析了专业设置、课程定位、就业情况之后,笔者认为必须派教师下企业进行培训。教师通过与企业的接触和学习,才能真正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教师不能总拿一些老旧的、教科书上的案例给学生讲授,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提高,同时,教师的讲授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一堂成功的课是教学双方努力互动的结果,如果有一方不能够很好地进行良性衔接,就无法完成一堂成功的课。教师下企业是必须的,同时也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
[
参考文献]
[1]邱有春.CORELDRAW课程改革探索[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2]王得义,徐赛华.高职聋生就业心理及教育对策案例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3).
[3]李秋梅.平面设计课程“做中学”的教学设计[J].大众科技,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