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传播公司可经营范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场馆运营;大型体育场馆;大型活动资源;市场化运营
中图分类号: G 818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3019609文献标志码: A
大型体育场馆(以下简称场馆)的市场化运营需要有一定的大型活动为基础和支撑,以充实和丰富场馆的运营内容。场馆的市场化运营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对大型活动的市场化运作,场馆只是大型活动运作的物质载体。
从国外场馆的运营实践来看,场馆的运营确实主要是大型活动的运营,几乎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围绕大型活动进行,大型活动是场馆经营的核心内容。国际场馆管理协会(IAAM)某官员在一次演讲中更是提出场馆的运营实质就是大型活动的运营,因此,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大型活动资源的获取成为场馆运营的关键问题。我国大多数场馆经营管理者尚未意识到大型活动在场馆运营中的重要性,加之我国大型活动资源较为稀缺,导致国内场馆每年举办的大型活动次数十分有限。国外场馆运营管理机构在大型活动资源的获取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分析、归纳国外和国内部分场馆运营机构在大型活动获取方面的成功做法与经验,可为国内场馆大型活动资源的获取以及相应获取策略的制订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借鉴与参考。
1大型活动资源在场馆市场化运营中的重要意义
1.1大型活动是国外和国内部分场馆经营的核心内容
国外场馆的经营开发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大型活动进行的,大型活动是场馆经营的核心内容。场馆的无形资产开发、票务、特许经营、食品销售,以及冠名权开发等均围绕大型活动进行,大型活动是场馆运营的基础,离开了大型活动,场馆则变得毫无生机,与一般建筑物毫无区别,人们也不会关注场馆,场馆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多数运营比较成功的场馆每年平均有上百场各种大型活动,大型活动成为场馆经营的核心,国外许多场馆除了对旅游者开放外,不对个人健身开放。笔者曾考察过美国纽约、新泽西和康州的部分场馆,均不对群众健身开放,在没有大型活动时几乎空无一人。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在2010年2月下半月至4月上半月共59 d进行维修改造,但在花园广场内举行的大型活动高达67场,平均一天1场还要多[1]。我国香港体育馆作为香港运营最为成功的场馆之一,2004—2005年度使用率高达96.7%,入场总人次为162万3 000,在举行的187项活动中全部为大型活动,有147项(78.6%)属娱乐性节目(即流行和演艺节目),至于体育性质的活动则只有5项(2.7%),另有35项(18.7%)属其他性质的活动(演讲和聚会等)[2]。国外和我国香港地区场馆的运营都以举行大型活动为主,美国几乎所有城市的场馆设施除为零散市民和旅游者提供参观和餐饮类服务之外,一律不对锻炼和健身者开放。
1.2大型活动收入是场馆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国外和国内部分地区由于大型活动是场馆经营的核心内容,场馆所举办的活动基本上以大型活动为主;因此,大型活动收入成为场馆的主要收入来源,大型活动的直接收入在场馆收入中占有较大比例。如Global Spectrum 2009年共举行各种大型活动8 000多场,各种票房收入高达3 280万美元,总收入超过5 950万美元,仅大型活动的门票收入就占其总收入的55.1%[3]。香港红馆2004—2005年度的收入全部来源于或产生于大型活动。可以说,大型活动是国外及我国香港特区场馆收入的源泉,离开大型活动,场馆的所有收入来源渠道都要受阻。世界排名第一的专业体育场馆运营公司SMG更是视大型活动为场馆的血液[4],足以说明大型活动在场馆运营中的重要性。目前,由于我国大型活动资源比较稀缺,场馆每年举办的大型活动数量十分有限,大型活动收入尚未成为场馆的主要收入来源;但从每年场馆举办的大型活动的次数及所获得的相应收益来看,举办一场大型活动,场地仅使用两三天,却可收入数十万元,大型活动产生的投入产出率远远高于其他项目的经营活动。这也是国内许多场馆比较重视举办各种大型活动的主要原因。
1.3大型活动是避免场馆资源闲置的重要途径
大型活动参与人数众多,部分时候观众人数达数万人,能使场馆数量众多的坐席和各种附属设施、空间等得到充分利用,避免场馆资源的闲置。国内的很多场馆多是专门为大型赛事而修建的,由于规模过大,不适合于举行小型活动和全民健身;因此,对场馆进行适当的改造后,使之具备文艺演出、会展等多种功能,通过经常举办各种大型活动可以实现场馆资源的充分利用,可见举办大型活动是避免场馆资源闲置的重要途径。
1.4大型活动是场馆价值体现的主要方式
按照国外对场馆的定义与理解,场馆是人群的集散地,是用于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因此,只有举行各种大型活动才能体现场馆的价值。大型场馆作为大空间建筑,本身是为举办各种大型文体活动而修建的,其空间特点也只适合举办大型活动,只有经常举办大型活动,其空间价值才能体现。同时,场馆只有经常举办各种大型文体活动等,才能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体现场馆的社会效益。场馆若不经常举行大型活动,其与一般建筑物除了造型上的差异外区别不大,作为场馆的价值就无法体现或体现得不全面。需要经常性的大型活动来充实场馆,以体现其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1.5大型活动是发挥场馆对地方经济推动作用的重要形式
场馆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欧洲部分国家在规划建设场馆时,将场馆作为城市更新与复兴的催化剂和主要工具。场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不是通过静态的场馆建设实现的,而是通过场馆经常性举办各种大型活动吸引观众前往场馆周边区域消费,带动周边商业的勃兴,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大型活动是发挥场馆对地方经济推动作用的重要形式。同时,场馆经常性举办大型活动也是提升所在城市知名度和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
2国外场馆运营集团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策略
目前,国外比较著名的体育场馆运营集团主要有美国的SMG、AEG、Global Spectrums和英国的谢菲尔德国际场馆管理集团(SIV)等机构。本文就这些著名场馆运营集团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策略进行梳理与概括。
2.1AEG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策略
2.1.1AEG集团基本情况介绍[5]
安舒茨集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娱乐集团,其旗下的AEG公司更是全球领先的体育娱乐集成推广商。AEG拥有和享有经营权的场馆超过90家,如史泰博体育中心、活力洛城诺基亚大剧院、纽瓦克的Prudential中心、时代广场诺基亚剧院、大草原城诺基亚剧院、波特兰玫瑰花园、明尼阿波利斯的塔吉特中心、北京五棵松篮球馆、悉尼宏基体育馆、柏林和伦敦O2世界娱乐中心,以及隶属于美国奥委会的家得宝体育中心等。拥有和负责经营的职业球队包括洛杉矶国王队(NHL)、洛杉矶冲浪者队(MLL)、曼彻斯特君主队(AHL)、雷丁皇家队(ECHL)、芝加哥火焰队、特区联队、休斯顿1 836队、洛杉矶银河队和(纽约/新泽西)都会星队(MLS),2支在欧洲经营的冰球队,哈马比球会(瑞典),由菲利普·安舒茨拥有的洛杉矶湖人队(NBA)和洛杉矶火花队(WNBA)的参股经营权。在AEG集团下面又有一系列的子公司,各自负责相关业务的推广工作,共同推进AEG在全球业务的发展。AEG市场营销公司是负责赞助、销售、冠名和咨询业务的子公司,AEG原创公司是提供全套营销和广告服务的机构。AEG现场娱乐公司是世界顶级音乐会和巡演推广商之一,在全球有15个办事处,经常组织著名艺人在全球范围内的巡回演出。无论是蜚声国际的明星环球巡演,还是区域性音乐会和节庆日活动,AEG都能提供全面而个性化的服务,以最大化的票务销售带来相应的盈利的机会。
2.1.2AEG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做法
AEG旗下的现场娱乐公司是其获得大型娱乐活动资源的主要机构,AEG现场娱乐公司每年可为AEG运营管理的场馆、剧院等提供数千场各种形式的演出等大型活动。如2009年在AEG管理的北京五棵松体育馆举行的碧昂丝演唱会就是由AEG现场娱乐公司组织的碧昂丝世界巡演的其中一场。AEG计划每年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举行上百场大型活动,并逐步增加到每年300场,正是依靠其旗下的AEG现场娱乐公司掌握的众多职业球队等体育资源,为其提供丰富的大型活动资源。下面就AEG现场娱乐公司及其运作作一详细介绍。
AEG现场娱乐公司,是由多个公司组成的实体,致力于提供各种形式的当代音乐现场演出的专业机构,在全美和国际市场上从事巡演、艺术节和特别活动的制作、市场运作和服务工作。AEG现场娱乐公司的团队拥有1 000多名运作经验丰富的职员,尤其擅长提供全美娱乐活动的商洽与立约、技术设计与制作、主题和舞台布景的创意开发与制作、完善的活动管理等领域的服务。自从成立以来,AEG现场娱乐公司一直为全美各地的艺术家和娱乐演艺家开辟道路,为其提供可行的演出舞台。AEG现场娱乐公司凭借其为艺人量身定作的方案、审慎的财务管理和对演出质量的承诺在业内享有盛誉,2003年,价值5亿多美元的票房销售额使AEG成为全球第2大现场娱乐公司。AEG现场娱乐公司不仅组织各种演出和巡演活动,还将自己视为艺人职业团队的一个延伸部分,包括经理人、人和著名品牌公司。他们的目标是加入包括艺人在内的团队,与其共同开发战略,实现演艺生涯的提升和稳定,同时又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票房收入。AEG现场娱乐公司不仅担当艺人推广商和银行的角色,而且希望成为艺人事业上的战略投资方,为其提供营销服务,以及在必要时提供制作基础设施,以提升艺人“现场”演出的价值。
AEG现场娱乐公司举办的艺人巡回演唱会包括布兰妮(Britney Spears)、佛利伍麦克合唱团(Fleetwood Mac)、老鹰乐队、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Christina Aguilera)和贾斯汀(Justin Timberlake)、迪克小鸡组合(Dixie Chicks)、雅尼(Yanni)、保尔·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亚瑟小子(Usher)、坎耶·维斯特(Kanye West)、王子、洛得·斯图尔特(Rod Stewart)、Pop Tarts等美国偶像。
西部音乐会(Concerts West)和墨西拿集团(Messina Group)是AEG现场娱乐公司2个主要合作机构,在遍及全美的市场中,进行国家级巡演、艺术节和特别活动的制作、推广和服务活动。其中:墨西拿集团 (TMG) 在2001年到2005年的4年经营中已获得2亿多美元的音乐会总收入,举办了全美最受欢迎的明星巡回演唱会、各种舞台演出,如在休斯顿举行100多场俱乐部演出及一些特别活动。
AEG集团下面还有专门的无线电广播公司,创立了覆盖全美的广播节目,并与各大著名品牌、经理人、广播电台和艺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为他们的客户提供最完善的全套宣传方案。他们拥有涵盖各种广播形式的广泛关系,可以为客户的品牌提供物超所值的专业服务和支持,并能够帮助客户优化宣传方案,降低宣传成本,使客户获得最大的市场回报。
AEG集团下属的电视公司通过与具有多媒体平台的音乐活动相结合,可为其旗下的帝王电影院线制作、推广和输送节目,通过付费点播、网络或有线播放进行销售。AEG电视公司的节目拥有强大的互联网和广播宣传支持,经常为艺人、商业品牌和赞助商提供平均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媒体服务。AEG电视公司还为AEG现场娱乐公司的活动项目提供电影付费点播与转播支持,其中包括科恩(Korn)演唱会、汤姆·佩蒂及伤心人合唱团(Tom Petty & the Heartbreakers)演唱会、葛洛丽雅·伊斯特芬(Gloria Estefan)恺撒宫大剧院演唱会和王子演唱会等,极力提升AEG现场娱乐公司组织的各种演出的商业价值。
此外,AEG集团还拥有安舒茨电影集团(AFG)、华登媒体公司(Walden Media)和布里斯托尔湾制片公司(Bristol Bay Productions)等从事影视制作和推广的子公司,他们掌握着十分丰富的娱乐活动资源。
2.1.3AEG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策略
从AEG的基本情况和其获得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做法及其运营机构来看,AEG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拥有诸多职业球队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由于AEG在世界范围内拥有10多家职业球队的所有权及部分球队的经营权,因此,AEG可以将其拥有经营权的球队的所有比赛和各种活动安排在自己管理的球馆内举行,为其管理的场馆带来较为丰富的大型活动资源。同时,AEG还可以凭借其拥有的职业球队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组织各种商业赛事等,策划更多的大型活动,为AEG管理的场馆提供更多的大型活动资源。
2)拥有世界最大的专业娱乐演出公司,掌握着丰富的娱乐与演出资源。
AEG旗下的AEG现场娱乐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娱乐公司之一,掌握着十分丰富的娱乐和演出资源,汇集了全球众多知名艺人和各种演出机构。AEG现场娱乐公司每年策划、组织的数万场娱乐、演出活动需要众多的场馆,这为AEG管理的场馆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大型活动资源,确保AEG管理的绝大多数场馆每年都有上百场各种娱乐演出活动,从而实现了场馆资源的充分利用。AEG集团是全球唯一一家将娱乐演出资源与场馆资源实现充分完美结合的机构。同时,AEG也控制着媒体资源,其旗下的AEG TVAEG电视公司是为电视台、付费点播(PPV)和数字影院制作客户音乐会和特别活动领域的主要机构。艺人的演出、演唱会等通过媒体进行转播也需要通过AEG的电视媒体实现,AEG几乎控制了娱乐演出行业的整个产业链。从艺人的培养、推广、巡演和媒体转播、演出场馆等所有行业,AEG全部涉足,并形成了在娱乐演出业内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将世界众多知名艺人和演出机构纳入旗下,从而缔造了AEG在娱乐演出界的垄断地位,使其运营管理的场馆获得了充足的大型活动资源。
3)与职业体育组织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AEG除了在娱乐演出等领域掌控着十分丰富的资源外,还积极与职业体育组织合作,获得了更多的大型活动资源,尤其是大型体育活动资源。目前,AEG与NBA的合作关系最为密切。AEG是NBA在中国的主要推广合作机构之一,并与NBA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具体负责NBA在中国的推广工作,以及符合NBA要求的中国体育场馆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双方计划在中国12个城市建设符合NBA标准的体育馆,由AEG进行运营管理,举办NBA比赛,目前,已有上海、广州、宁波等地开工建设,部分城市已投入使用。如2008年NBA中国季前赛就在AEG管理的北京五棵松体育馆举行。AEG与职业体育组织的合作有助于其运营管理的场馆获得丰富的大型体育活动资源。
2.2SMG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策略
2.2.1SMG基本情况介绍
SMG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场馆设施运营管理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接受委托管理的设施超过200个,包括75座体育馆、9座体育场、67座会议中心、52座表演艺术中心和17座其他休闲设施。在2008年SMG创造了10亿美元的收入,举办了1万场各种活动,吸引了超过5 000万元的资助者[4]。SMG的客户们都能享受到该公司深厚的资源、无与伦比的专业技能、高超的领导才能和解决问题时的创新方式。SMG在北京奥运会后正式进驻中国市场,与北京北辰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为国家会议中心提供顾问和咨询服务。
2.2.2SMG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做法
为获得更多的大型活动资源,吸引更多的大型活动在SMG所管理的场馆举办,SMG集团设立了独立的运动和娱乐预订部门,该部门是为SMG管理的场馆预订安排活动而专门设立的。SMG的运动和娱乐部门与娱乐界保持着日常较为密切的接触,可为SMG带来许多不可多得的机会。SMG凭借其在业内丰富的资源和与诸多合作伙伴建立的深厚的合作关系,是使他们有能力确保各类新型和有特色的大型活动(经常维持管理着超过170万的席位)在其管理的休闲设施内举办的关键因素。他们所管理的场馆每年要举办1万多场大型活动,其中1/3是直接靠公司或SMG网络中的总经理们发挥他们的影响力而促成的。他们在策划和举办高水准活动方面有丰富的经验。SMG开发了专门的大型活动预订和安排网络(),可为潜在大型活动的主办者及SMG的客户提供各种咨询信息和大型活动预订信息。SMG是在业内第一个开展创新活动预订方案的机构,在预订过程中,SMG所管理的大型场馆都能够比其他非SMG管理的场馆提前一步接触到商业机会,SMG管理或附属的场馆都可以分享他们独家所有的预订系统。在大型活动的发展和管理方面,SMG策划、开发、制作和宣传一系列娱乐节目和特殊大型活动来填补场馆平常活动安排上的空档。SMG与业内的预订人、艺人商、主要表演艺术团体、本地、区域、全国的推广人员,以及国际表演团体和主要表演艺术经纪公司都有着良好的关系,可为SMG带来丰富的大型活动资源。
SMG经营管理着150万以上席位的体育馆,承办的各类活动包括职业篮球赛、职业曲棍球赛、青少年运动联赛、美国大学体育运动联赛,以及适合家庭欣赏的表演,如冰上迪斯尼和瑞凌兄弟、巴那姆与贝利马戏团等娱乐活动[6]。
2.2.3SMG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策略
根据对SMG基本情况与其获取大型活动资源主要做法的分析,SMG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策略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重视大型活动的预订工作。
从SMG的运作经验来看,其十分重视大型活动的预订工作,将大型活动视为场馆运营的血液。SMG在其组织架构上,专门成立了独立的运动与娱乐活动预订部,专门负责各种体育和娱乐活动的预订,以为SMG管理的场馆提供丰富的大型活动资源。
2)与娱乐产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SMG十分重视与娱乐产业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SMG的运动与娱乐部门经常与娱乐产业内的预订人、艺人商、主要表演艺术团体、当地、区域和全国性的娱乐活动推广人员,以及国际表演团体和主要表演艺术经纪公司进行日常沟通,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从而为SMG带来丰富的大型活动资源。
3)先进的大型活动预订系统。
SMG意识到大型活动预订工作的重要性,并第一个在全美范围内对预订工作进行改革,研发了先进的大型活动预订系统,实现潜在活动组织者、SMG和场馆3方之间信息的交互和共享,保证SMG管理的场馆能够优先获得相应的大型活动预订信息。
此外,SMG管理的数量众多的场馆和专业优势也是其获得大型活动资源的重要因素。大型活动组织者可以通过与SMG的合作,实现在全美大部分范围内的巡演,SMG拥有全美及世界范围内200多个场馆的经营管理权。在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场馆中,有19家场馆由SMG经营管理[3]。
2.3Global Spectrum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策略
2.3.1Global Spectrum的基本情况
Global Spectrum 是美国第2大专业场馆设施运营管理公司,在美国北部为60多家公共设施提供管理和活动预订服务,在2009年Global Spectrum管理的设施共举行8 834场大型活动,活动观众人数超过1 730万人,各种票房收入高达3 280万美元,总收入超过5 950万美元[4]。
2.3.2Global Spectrum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做法
Global Spectrum总部和各区域共有约30名专职人员专门负责各种大型活动的预订与市场销售。预订业务主要分为2大部分:体育馆、体育场和剧院业务;会议和展览中心预订业务。
Global Spectrum授权各个场馆的经理有权预订赛事,并且鼓励场馆经理尽可能预订多的赛事,而且,场馆经理可以获得公司总部预订团队工作人员的支持和帮助。
许多娱乐和演出推广机构、经纪人等非常愿意与Global Spectrum合作,主要是因为Global Spectrum公司和所在场馆的营销团队会负责或协助推广公司进行大型活动或演出所有的广告、市场营销与推广,以及票务工作,而不需要演出或推广机构操心市场销售问题,而且Global Spectrum公司会尽最大努力,力求卖出更多的门票。
在Global Spectrum的大型活动预订网页上,简要列举和介绍了在Global Spectrum运营管理的场馆内举行的演唱会、体育赛事、家庭SHOW、各种表演等,显示出Global Spectrum在大型活动运作方面丰富的经验和在业内较高的影响力。
Global Spectrum的母公司是ComcastSpectators 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费城的体育娱乐公司,拥有NHL飞人队、NBA76人队等球队,以及第一联合球馆和第一联合中心等场馆资源,还拥有一家区域性的24小时播放的体育电视频道(Comcast SportsNet)。ComcastSpectacors 公司还拥有Ovations 食品公司、新时代票务公司和一家内部广告公司等机构。这些机构可为Global Spectrum管理的场馆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和增值服务。
Global Spectrum和ComcastSpectators的幕后股东Comcast公司是全美最大和最先进的有线电视、娱乐和通信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之一,拥有2 410万有线电视用户,1 320万高速互联网用户和460万语音用户。Comcast主要从事宽带有线电视网络的开发、管理和运营,并提供电视节目内容。母公司和Comcast体育电视频道等机构可为Global Spectrum管理的场馆举办的大型活动提供媒体和转播方面的支持,有助于Global Spectrum获得相应的大型活动资源[3]。
2.3.3Global Spectrum获取大型资源的主要策略
从Global Spectrum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做法及对其销售部门负责人的访谈,可以将Global Spectrum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策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大型活动预订工作,下放大型活动预订权利。
Global Spectrum十分重视大型活动资源的预订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全美销售办公室负责大型活动的预订工作,总部和各区域共有30余名全职工作人员负责大型活动的预订以及市场开发工作。同时,Global Spectrum将场馆预订的权利下放给各场馆经理,总部还积极协助各场馆进行大型活动预订工作,充分调动各场馆经理和市场营销团队在大型活动预订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开拓市场,争取各种大型活动资源,提高场馆预订率。
2)积极为大型活动组织者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务。
Global Spectrum为大型活动的组织者不仅提供场馆设施服务,还充分利用场馆的营销团队及其集团母公司下的票务、广告公司等资源,积极为大型活动的组织者提供市场营销与推广、广告、票务销售等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深受大型活动组织者的欢迎,成为艺人经纪机构和部分中小演出机构的主要合作对象,愿意将娱乐活动、演出等交给Global Spectrum举办,为Global Spectrum及其管理的场馆提供了丰富的大型活动资源。
3)与各大型活动组织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Global Spectrum在日常的运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其运营管理的部分场馆是大联盟、次级联盟或高校的体育场馆,Global Spectrum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始终为客户考虑,将客户的价值和利益放在第一位,深受客户的欢迎,Global Spectrum也因此与各主要客户特别是部分大型活动的组织者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如Global Spectrum和各次级联盟、NCAA,以及部分演出机构等的合作关系持续多年,这为Global Spectrum获取各种大型活动资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此外,ComcastSpectators控股的体育电视频道(Comcast SportsNet)对于承办和获取大型活动资源也提供了较为有力的媒体支持。
2.4SIV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策略
2.4.1SIV的基本情况介绍
SIV是欧洲最大的体育、休闲和娱乐场馆管理公司之一。该公司是为管理1991年谢菲尔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遗留下来的场馆而成立的,隶属于谢菲尔德城市基金会(Sheffield City Trust),管理着谢菲尔德市14所大型体育、休闲及娱乐设施,资产总额超过2.5亿英镑(约合37.5亿元人民币),拥有超过700名员工。SIV最近几年以飞快的速度成长,每年承接超过1 500项各种类型的活动,目前已经成为英格兰北部地区最大的体育、休闲项目管理公司。2005年SIV的综合测评位列全英第一,被授予2005年度“QUEST奖”,这是全英休闲管理的最高奖项。在一个只有50万人口的中等欧洲城市,每年接待400万消费者,年营业额2 000万英镑,SIV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7]。
2.4.1SIV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做法与策略
吸引更多客户和承办各种主要的商业活动,包括承办国际和国内体育、音乐等赛事,以及商业活动和社团活动是SIV的主要目标,并明确提出每年举办的活动要达到2 000场以上。目前,SIV该目标已经达到,在2009年,SIV共承担了2 000多场次不同规模的活动。
SIV可以为客户提供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规划,在其网站主页上有专门的会议和活动预订一栏,并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同时,在SIV网站上就其能够承接的活动进行分类介绍,并提供了以前举行该类活动的介绍与图片等。在其网站上也提供了任意类型的搜索系统,供有意向的大型活动主办者进行检索,包括场馆的名称、活动类型、活动需要的空间类型、活动的规模等多方面的内容,便于活动主办者进行初步的检索和了解相关信息。此外,在其网站上还对其管理的各个场馆的特色、空间大小及各个空间在举行不同活动可容纳的人数等进行了细致、全面的介绍,以及可承接的各种主要活动和过去的典型案例等,使得大型活动的主办者一目了然,便于其进行决策。
由于SIV是谢菲尔德市的一家场馆管理集团,受该市基金会的委托管理整个城市的场馆设施,想要在该市举办各种体育赛事、演出、会议等各种活动只能和SIV联系[8]。虽然SIV垄断着谢菲尔德市所有的场馆设施,但其仍不断地努力,积极进行市场营销和推广,以吸引更多的大型活动在该市举办。一方面以提高SIV管理设施的使用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大型活动对谢菲尔德市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提高城市形象。
3国内部分场馆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成功做法
国内部分场馆意识到大型活动在场馆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采取各种措施和途径,力求获得更多的大型活动资源,以充实和丰富场馆的经营内容。北京工体、上海东亚、江苏五台山和武汉体育中心等场馆在大型活动资源的获取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场馆每年举办的大型活动次数不断增加。笔者试就上述场馆在大型活动资源获取方面的主要做法与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梳理,以为国内其他场馆提供借鉴。
3.1北京工体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成功做法
北京体育、文化等大型活动资源相对较为丰富,这为工体的运营奠定了有利的先天条件。同时,北京工体也是中超球队北京国安队的主场,每年有数十场中超赛事在工体举行。此外,北京工体在大型活动运作的产业链上不断延伸,通过成立相应的专业从事大型活动的运营机构,涉足大型活动的策划、组织、经纪与市场推广等中间环节,以求获取更多的大型活动资源,获得更高的附加值。在文艺演出方面,工体凭借其常年举行各种文艺演出积累的丰富经验,成立了工体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具有文化部颁发的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可从事各种商业性演出的策划与推广。作为工体的全资子公司,工体文化艺术公司充分享有工体的全部资源,依托北京工人体育场馆的场地优势,依托工体近50年形成的体育文化活动品牌的积淀和大型活动的管理经验,积极组织和策划各种大型文艺活动。同时,工体依托还在音响、舞台设计与安装等方面资源优势与经验,成立了工体舞美音像工程公司,对外承接各种大型活动与演唱会的舞台设计与灯光制作等,在业内形成了较大的影响。此外,工体还成立了票务中心和展览展销公司等经营机构,一方面为工体的经营获取更多的大型活动资源,另一方面,也对工体各种大型活动的经营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工体每年举行各种大型活动近百场,在文艺演出等方面,工人体育场以能容纳6万人的超大场地成为国内外演艺界明星们举办演唱会的首选场地,每年工体承接的大型演唱会、综艺演出,以及大量新片会、新碟上市会等约40余场,使工体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大型活动资源,十分有利于工体的运营[9]。
3.2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做法
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本身的体育活动资源较为丰富,是中甲足球上海东亚队的主场和每年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上海站的主场。除此之外,每年还承办其他各种大型赛事数十场。在体育赛事活动资源的引进方面,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成立了上海东亚体育经纪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后依托“一场三馆”,即上海体育场、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馆、东亚展览馆及其周边活动场所开展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文化活动及各类全民健身、广场文化活动的承办业务,经营范围包括体育经纪、体育赛事组织、体育展览、相关产业的咨询服务等,每年为东亚体育文化中心引进和策划多场大型体育活动。
在文化活动的举办与引进方面,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根据需要,于1999年对上海体育馆进行了改造,新增1 250 m2的双层舞台,可承接各类文艺演出、大型体育比赛、集会、大型展览等活动。改造后的体育馆在举行文艺演出时可容纳观众8 000~1万人,体育比赛可容纳观众1万2 000人。同时,可举行5 000~1万人大型会议,2 000~5 000人的中型会议,也可举行几百人的小型会议,是国内首家剧院式多功能大型室内体育馆。改造后的体育馆使用率很高,多以承接各种文艺演出活动为主,在2008年共举行各种文艺演出19场。同时,为了引进更多的文化活动,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成立了东亚演出公司,该公司为全国A类演出经纪机构,具备承办国内外各类演出活动及引进国外和派出国内各类演出活动的资质,提供文化艺术咨询服务、演出舞美设计制作、演出器材销售和租赁,艺术品展销等业务。通过东亚演出公司的运作,每年可为东亚体育中心引进数十场高档次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此外,为进一步拓宽文艺演出市场,2004年,东亚演出有限公司与北京索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共同投资成立了上海东亚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从事文化演艺事业和各种文化活动的投资与市场推广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东亚体育文化中心在各种大型文化活动资源获取方面的能力[9]。
此外,东亚体育文化中心还成立了东亚票务公司和运筹国际广告公司等经营实体,从事各种大型文体活动的推广、票务与市场开发等业务活动,增强了东亚体育文化中心在大型活动市场特别是文艺演出市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东亚体育文化中心除了文艺演出上游市场尚未涉足外,中游和下游市场全部涉足,并在部分领域处于优势地位,提高了东亚体育文化中心对大型活动资源的控制能力,为东亚体育文化中心各种大型活动资源的获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3.3江苏五台山体育中心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做法
五台山体育中心隶属于江苏省体育局,江苏省举办的各种体育赛事等多选择放在五台山体育中心举行,而且五台山体育场也是中甲足球南京有有队的主场,大型体育活动资源相对较为丰富。此外,五台山体育中心还发挥其体育专业技术人才丰富的优势,经常自行组织各种中小型体育赛事,丰富体育中心的运营内容。
五台山体育中心于1993年成立了五环广告传播公司,专业从事组织和承办各类大型演艺活动及企业CI广告策划活动,经营范围涉及演艺演出,大型文化活动、体育文化交流、公关促销活动等,集明星经纪、策划创意、制作执行、广告等内容于一体。五环广告传播公司在大型演艺活动运作方面具有4大优势。1)场馆优势。五环广告传播公司为五台山体育中心的直属企业,拥有五台山体育馆、体育场的场馆资源,为组织开展大型的演唱会、体育赛事、文化交流活动等奠定了成功的基础。2)演艺资源。五环广告传播公司同国内及港台地区知名的文化娱乐公司、演艺经纪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丰富的演艺资源网络。3)专业团队。五环广告传播公司拥有一支由演艺经纪、策划高手、市场经营联合组建的专业团队。4)丰富经验。五环广告传播公司是江苏省最早从事演出,承办大型活动及体育赛事的专业公司,多年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操作体系,是江苏省最具实力的演艺文化传播公司之一。自成立以来,先后成功举办了近百场专场演唱会与大型的体育赛事、公关文化交流活动。2006年五环广告传播公司成功运作了数十场演出活动,占据了南京演出市场60%以上的份额,为五台山体育中心的运营带来了较为丰富的大型活动资源,尤其是大型文化活动资源。
此外,五台山体育中心于1994年在原广告活动部的基础上成立了江苏省体育广告公司,主要从事策划组织大型的国内外文体活动和各种集庆、展销、订货、新闻等活动,以及各类广告的创意、设计、制作、等。该公司曾成功地承办“童安格演唱会”“西部歌王王洛滨之夜演唱会”“中国人民军乐团演唱会”等一系列文艺演出[10]。
3.4武汉体育中心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做法
武汉体育中心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授权体育中心发展有限公司经营,非隶属于体育系统,相应的体育专业技术人员也比较缺乏。体育中心在全国第6届城市运动会后正式对外开放,在开放初期面临大型活动严重缺乏的困境。体育中心经过2年多的努力和不断探索,在大型活动资源的获取方面摸索出了一条相对成功之路,举办大型活动的次数也日益增多。其在获取大型活动资源方面的主要做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举办各种大型活动。
武汉体育中心在运营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职业运动队落户,各种大型活动资源十分缺乏,中心一方面加强与外界联系,争取引进各种大型活动,另一方面,自力更生,根据开发区企业与市场的需要,积极自主筹划各种大型活动,先后举办了多届开发区趣味嘉年华运动会 、健康家庭节、开发区新春晚会和部分企业趣味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并借助举办各种大型体育赛事的机会,自行策划、组织各种相关活动,如2010年在承办世界排球赛期间,组织了全国沙排啦啦队的选拔赛等活动。
2)与各项目中心和协会保持密切联系,积极争取各种赛事资源。
武汉体育中心在运营过程中,为争取各种大型体育赛事资源,积极与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协会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国内外体育赛事的举办信息,并积极申请。从2009年开始,体育中心先后承接了2009年全国跳水明星赛、亚足联五人制足球俱乐部锦标赛、2009年全国跳水锦标赛暨全运会预选赛、2009年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2009年全国女子足球超级联赛预赛、2009—2010年度中国跳水明星系列赛、全国男子排球联赛、世界男子排球联赛、2010全国现代五项冠军赛等一系列大型赛事,为体育中心的运营与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众多的大型活动资源。
3)与相关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获取大型文艺活动资源。
武汉体育中心初期在文艺演出等大型文化活动资源的运作上,虽然作为场地出租者与国内部分演出、文化传播公司有过接触,但多为一次性接触。从2009年开始,体育中心的管理层意识到大型文化活动资源在中心运营中的重要作用,尝试与部分文化传播机构合作,以获得更多的大型文化活动资源。武汉体育中心先后与湖北省、市演出中心、楚天演出公司、湖南壹贰叁文化传播公司及新建文化传播公司进行深度合作,运作了蔡琴、纵贯线等众多明星演唱会,并与长沙壹贰叁文化传播公司等部分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战略联盟,武汉体育中心成为上述文化传播机构在汉举行文化演出的主要场所,并负责部分市场的开发与推广工作[11]。
此外,武汉体育中心也意识到自行策划、组织、推广各种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的重要性,可充分利用自身的场馆优势及长期组织大型文体活动的优势,涉足大型文化传播市场,为中心的运营提供丰富的大型活动资源,并可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因此,体育中心在对外开放初期就成立文化传播公司,尝试进行文化演出活动的推广与运作。此外,中心领导和所有中层领导全部参加文化部门组织的演出经纪业务培训和考核,并全部获得演出经纪A类从业资格证书,为未来体育中心大型文化演出活动的运营奠定了基础。
地处中部的长沙体育中心在运营初期,为获取各种大型活动资源,充实场馆运营内容,积极调整经营思路,从承接上门业务为主转向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外界联系;从出租场地收取租金为主转向租场与自己营销策划活动并重,不断拓宽创收渠道,并派人赴北京建立联系点,争办大型体育赛事、会展和演唱会等大型活动。
4国内场馆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方式与策略
根据对上述部分国内运营比较成功的场馆获取大型活动资源主要策略的分析及对国内部分场馆负责人的访谈,国内场馆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方式和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4.1自主策划组织各种大型活动
自主策划组织各种大型活动是各场馆最常用的获得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方式。目前,由于国内大型活动资源比较稀缺,场馆在外界获取大型活动资源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所在地及有关机构的需要,积极策划组织地域性的、群众性的大型活动,如地方味运动会、企业运动会及全民健身展示等活动,通过经常自主策划组织各种大型活动实现场馆资源的充分利用,丰富场馆运营的内容。
4.2依托自身资源优势获得大型活动资源
许多场馆是当地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场馆,在当地影响力较大,是当地举办各种体育赛事和大型活动的主要场所,许多客户需要举办演出、展览或会议等大型活动时会主动找上门承租场馆。有职业球队的地方,一般将球队的主场设在所在地的场馆。加之,多数场馆为体育局下属事业单位,体育局将承接的各种赛事等大型体育活动直接交给场馆,各地的大型体育中心或奥体中心等场馆每年基本上有10~20场大型体育活动,但国内场馆的这种优势逐步不复存在,随着各省市场馆建设步伐的加快,场馆的数量逐步增多,各场馆之间的竞争也进一步加剧,场馆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获取大型活动资源难度将逐步加大。
4.3与大型活动组织机构合作获取大型活动资源
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和文艺演出机构等合作是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主要途径。因为大型活动的资源也主要集中在这些机构手中,场馆与大型活动组织机构的合作可分为2个层次:一般合作和深层次合作。目前,国内场馆与大型活动组织机构的合作基本以一般合作为主,场馆主要扮演场地出租者的角色,基本上不参与大型活动的运作等。特别是在各种文艺演出中。场馆与大型活动组织机构的深层次合作,场馆不仅提供场地给大型活动组织机构,而且参与大型活动的具体运营,具体承担部分运营工作,如广告、票务及市场推广工作等,双方按照签订的协议,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此外,还有部分场馆与大型活动组织机构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双方签订战略联盟协议,资源共享,共同开发大型活动市场,场馆成为大型活动组织机构在该地区开展大型活动的唯一合作机构,借助场馆的市场开发与运作团队,共同开发大型活动市场。此种合作方式在大型文艺演出市场较为常见,如武汉体育中心与长沙壹贰叁演出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等。
4.4成立大型活动运作机构,参与大型活动运作
体育经纪公司、文化传播公司等参与大型活动运作是场馆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高级形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改变了场馆长期处于产业链最低端的局面,使得场馆有机会直接参与大型活动的运作。场馆长期以来一直在大型活动中扮演场地出租者的角色,服务附加值较低,收益不理想,部分场馆看重大型活动运作高收益和高附加值的特点,借助其长期接触、参与大型活动运作积累的丰富经验,成立专业从事体育赛事和文艺演出等大型文体活动市场推广与运作的机构,参与大型活动的运作,涉足大型活动运作的中间产业链。如国内的五台山体育中心、北京工体、上海东亚,以及国家奥体中心等较早成立了文化传播公司,从事赛事和文艺演出等活动的经纪与市场开发,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收益,又为场馆带来了丰富的大型活动资源,特别是文艺演出资源,带动了场馆相关业务的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场馆资源的充分利用。
5国内场馆在获取大型活动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目前国内场馆经营开发的基本情况和场馆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现实状况,在与国外场馆获取大型活动资源情况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在获取大型活动资源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5.1场馆对获取大型活动资源重视不够
由于我国大型活动资源比较稀缺,而场馆又相对较多,造成对大型活动资源的竞争比较激烈,场馆获取大型活动有一定难度,部分场馆因此放弃对大型活动的争取,积极性不是很高,对获取大型活动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场馆也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大型活动的申请与预订工作,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各种门面出租和房屋出租等短期经济效益较为明显的项目上,导致场馆常年很少举行大型活动,资源常年闲置,其价值难以体现。
5.2大型活动被动获取,等客上门现象严重
由于许多场馆对获取大型活动资源重视不够,积极主动性不高,很少走出场馆对外联系各种大型活动,多数场馆存在较为严重的等客上门现象,多由大型活动组织者找上门来承租场地举办大型活动。这与国外和国内部分场馆积极进行市场推广与营销,主动争取各种大型活动资源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多数场馆不自行组织和策划大型活动,完全依赖大型活动组织者上门租赁场馆。根据2009年的调查,被调查者中68.3%的场馆不经常自己策划和组织大型活动,仅有26.7%的场馆成立了演出经纪、展览和广告公司等经营实体,主动获取大型活动资源。
5.3与大型活动组织机构缺乏日常的沟通与合作
国内多数场馆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对获取大型活动资源不够重视,导致场馆在实际运营中与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和演出经纪机构等沟通联系不多,场馆难以及时获得相应的大型活动举办信息,即使场馆与部分大型活动组织机构有过合作,也多为一次性合作,之后缺乏进一步合作的意向和沟通。在现实中,多数场馆承担的赛事、展览、会议等大型活动,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行政指令或行政收益的方式安排下去的,并非场馆主动申请获取的,而且,许多场馆也形成了依靠政府安排大型活动的不良习惯,导致场馆与大型活动组织机构之间缺乏日常的沟通与合作,使得场馆难以获得各种大型活动的举办信息,不利于场馆获取大型活动资源。
5.4在大型活动运作中角色过于单一,增值服务较为缺乏
国内多数场馆在大型活动运作中角色过于单一,根据调查,83.3%的被调查场馆在文艺演出、展览等大型活动中仅承担场地出租者的角色,服务附加值较低,收入相对较低。多数场馆未能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未能给客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增值服务和配套服务。多数场馆未能参与大型活动的具体运作,亦未能为大型活动组织者提供相应的广告、票务、无形资产开发等增值服务,无法满足大型活动组织者及活动参与者在活动举办过程中对各种配套服务的需求,各种增值和衍生服务较为缺乏,增加了大型活动组织者的交易成本和活动运作的难度。
5.5场馆宣传不够,预订信息难以有效获取
国内多数场馆不注重对自身的宣传,尚有相当大比例的场馆没有自己的门户网站,不利于外界了解各个场馆和获取相应的信息。在已开通门户网站的场馆网页中有关场馆的预订信息及适合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的信息等难以获得,不利于大型活动的组织者选择合适的场馆举办大型活动,客观上增加了场馆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难度。与之对应的是国外场馆的网站十分注重对其预订信息的宣传,在国外各场馆网站上基本上有专门的关于场馆预订的独立界面,宣传场馆可以举办的各种活动以及曾经举办的各种活动的精彩宣传材料,同时,还有负责预订工作的联系人以及联系方式等,大型活动组织者可以十分容易地获取场馆的预订信息,提高了场馆获得大型活动资源的概率。
5.6场馆功能过于单一,不适合举行多种大型活动
由于国内多数场馆是专门为大型体育赛事修建的,功能过于单一,较少考虑赛后的多功能使用与多元化经营,致使场馆可举行的大型活动种类和范围受限。部分场馆由于在设计建设时,较少考虑到举行大型文艺演出的需要,致使场馆在举办文艺演出时需要进行较大范围的改造,成本较高,难以承办各种文艺演出活动。在目前文艺演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利润率较低,大型活动的组织者开始考虑各方面的成本,舞台搭建的成本也成为组织者考虑的重要内容,许多场馆由于舞台搭建成本过高,且为一次性支出,使得文艺演出的组织者在选择场馆时十分慎重。上海体育馆经过改造后,增加了双层舞台,利于举办各种文艺演出,舞台效果较好,相应地各种演出舞台搭建的成本也大幅降低,与其他场馆相比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文艺演出活动。此外,许多场馆的空间灵活性差,难以满足不同类型大型活动对空间的具体要求,致使场馆承接大型活动的范围严重受限。
6提高国内场馆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策略分析
根据国内场馆在获取大型活动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场馆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成功经验与主要做法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提高国内场馆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策略。
6.1重视大型活动资源获取,强化场馆预订信息宣传
国内场馆在市场化运营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大型活动资源在场馆运营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对大型活动资源的重视程度,将大型活动资源的获取作为场馆的主要工作,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力争获得较多的大型活动资源,充实和丰富场馆的运营内容。场馆在获取大型活动资源过程中一方面应主动出击,积极走出去,与外界联系争取大型活动资源,另一方面应加强对自身的宣传,特别是对场馆预订信息和适合举办各种活动信息的宣传,便于大型活动组织者获取场馆的各种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场馆以往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的效果和精彩场面等通过图片、视频等较为直观的方式传递或展示给大型活动组织者,以强化场馆预订信息宣传的效果,吸引大型活动组织者预订场馆举行大型活动,提高场馆获取的大型活动资源的数量。
6.2场馆多功能设计,赛后适当改造
场馆在设计之初就应考虑到赛后多元化运营的需要,对场馆进行多功能、复合化设计,使场馆具备多种使用功能,以便于场馆在赛后举行多种大型活动。场馆作为大空间建筑,在赛后的多元化运营过程中,不同形式的大型活动对场馆的空间需求差异较大;因此,在场馆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应注意考虑场馆的空间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举行大型活动的需要,通过活动看台、幕布、活动割断等方法灵活改变场馆的空间,以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大型活动对场馆空间的需求。根据国外和国内场馆多以各种文艺演出活动较多的事实,赛后应对场馆进行适当改造,在保留大型赛事功能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增设舞台,以降低各种演出舞台的搭建成本,减少组织者不必要的支出,吸引更多文艺演出活动在场馆内举行。
6.3自主策划、组织大型活动
场馆在运营过程中面对大型活动资源比较稀缺的现实,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市场、客户的需求及自身的资源优势等,自主策划、组织各种大型活动,如各种群众性的体育赛事、企业趣味运动会、文艺演出、企业年会、新产品会等。部分活动经过一两年的培育甚至可以成为区域性影响力较大的品牌活动,吸引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参与。部分场馆还自行与一些歌手的经纪人联系,组织文艺演出,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经济收益。场馆在自主策划、组织大型活动时需要注意部分活动要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许可,特别是商业性的文艺演出等必须获得相应的经营资质和经营许可证;因此,场馆在自主策划、组织大型活动时应注意政府的相关规定与要求,合法、依法策划、组织大型活动。
6.4积极与大型活动组织机构沟通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在我国大型活动资源多掌握在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和各演出机构等大型活动组织机构手中,大型活动组织机构举办各种大型活动亦需要依托一定的场馆,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场馆较多,而大型活动资源较稀缺;因此,场馆为获取大型活动资源,应积极与大型活动组织机构沟通合作,与大型活动组织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及时获取各种大型活动的举办信息,积极主动申请,以获得各种大型活动的承办权。场馆与大型活动组织机构的沟通合作过程中,应逐步与大型活动组织机构建立互惠互利的长期合作关系,以降低交易成本和谈判成本,借助于大型活动组织机构的大型活动资源优势,争取更多的大型活动资源,丰富场馆的运营内容,实现场馆资源的充分利用。
6.5参与大型活动运营,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场馆在承办大型活动过程中应逐步转变其场地出租者的角色定位,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其需要的各种衍生服务。如在举办演唱会过程中,协助主办方进行广告、市场推广、票务及无形资产的开发等工作;在举办会展过程中,为参展者提供各种展台的搭建服务、广告宣传服务、商品出租服务等。场馆参与大型活动的运作及其角色的转变,以及多种配套服务与增值服务的提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场馆的综合服务能力,不仅可以满足大型活动组织者的现实需要,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大型活动组织者与场馆合作举办大型活动。
6.6适时成立专业运营机构,专业从事大型活动运作
场馆在运营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依托自身长期从事大型文体活动运作积累的丰富经验,适时成立专业运营机构,从事体育赛事、文艺演出、会展等大型活动的经纪、市场推广与运作。场馆专业大型活动运营机构的成立与运作,使其业务范围涉足到大型活动运营产业链的中间环节,有利于场馆掌握大型活动运作的控制权和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享有了大型活动运作的主动权,有利于场馆获取各种大型资源。场馆专业大型活动运营机构在运作过程中获得的各种大型活动资源,可优先选择在自身的场馆内举行,只有在自身场馆无法举行的情况下,才考虑其他场馆。从对国内及国外运营比较成功的场馆的分析来看,成立专业大型活动运营机构获取大型活动资源是他们的成功做法;因此,国内场馆在运营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成立专业运营机构,专业从事大型活动的运作,以利于大型活动资源的获取。
6.7成立场馆经营联盟,共享大型活动资源
目前,国内尚未出现专业的、规模化的场馆专业运营机构,各场馆在获取大型活动资源过程中各自为战,竞争较为激烈,交易成本过高。借鉴国外专业场馆运营集团获取大型活动资源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尝试由不同地区的竞争关系较弱的场馆合作建立场馆经营联盟,由各场馆出资成立专业的场馆运营公司,专门负责大型活动的运作,联盟内各场馆的日常经营工作仍由各场馆负责。场馆运营公司与大型活动组织机构签约后,联盟内的各场馆可以共享大型活动资源,大型活动在联盟的各场馆内轮流举行。此场馆经营联盟类似于国内部分地方电视台合作成立的CSPN,共担成本、共享资源、共享收益。场馆经营联盟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场馆的市场优势地位,提高了场馆与大型活动组织者尤其是演出机构谈判的砝码,有利于提高场馆的收益。同时,集体谈判,也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 实现价值最大化。通过场馆运营公司的专业运作,可为联盟内的场馆带来较为丰富的大型活动资源,实现场馆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场馆经营联盟的集体经营,影响力和关注度等是单个场馆难以企及的,也有利于场馆其他资源的充分开发。
参考文献:
[1]沅心.麦加圣地:麦迪逊花园广场[J].环球体育市场,2010(2):3637.
[2]麦建琳.香港体育馆的运营与发展[EB/OL].[2005418].http://.cn.
[3]Global Spectrum.Global Spectrum Event Booking Services[EB/OL].[ 2010510].http://.
[4]SMG.The SMG Story[C]//SMG Company Information,2009:13.
[5]AEG.About AEG.[EB/OL].[20120310].http://.
[6]SMG.Booking Services [EB/OL].[20120310].http:///booking_services.aspx.
[7]Sheffield City Trust and Sheffield International Venues.Sheffield International Venues (SIV) Annual Report[R].New York,2005(6):6698.
[8]SIV.Conferencing & Events [EB/OL].[20120310].http://.
[9]王健.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研究[R].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报告,2009:319.
[关键词] 民营电视制作机构 品牌 建设
一、从“内容为王”到“品牌为王”
“内容为王”是传媒界最为人熟知的理念,被许多大型传媒公司奉为经典。这一法则多年来屡试不爽,其提出者维亚康姆公司总裁雷石东的表达简洁而不失力量,他说:“传媒企业的基石必须而且绝对必须是内容。内容就是一切!”
“内容为王”的理念从根本上主导着维亚康姆这一超级传媒娱乐巨头的商业战略。不过,细心人会发现,即便是在雷石东这个“内容为王”的笃信者那里,近来其表述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如今雷石东表示:如果把内容比作国王,那么品牌更是王中之王。品牌才是决定传媒企业最终能否在全球市场取胜的关键。
在海外电视市场,电视机构品牌的形象塑造、宣传推广、整合营销已成为一项深受关注且能给品牌拥有者带来丰厚回报的“效益工程”,维亚康姆、迪斯尼、MTV音乐电视等都是在卖节目的同时卖品牌,以推广机构品牌优先的策略带动电视节目产品的销售。他们大都建立了完整的公司品牌和节目品牌推广体系。以维亚康姆旗下的无限广播公司为例,在其180家广播电台中的每一家电台管理阶层中,除了总经理、销售总监、节目总监、商务总监、新闻主管、技术总监外,专门设有推广总监,负责通过各种途径推广电台形象、节目及活动,以达成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国传媒学者也开始注意到,如今传媒市场的竞争绝不仅仅是内容的较量。“内容质量的提升在现有的传播环境内很难获得大幅度的上升空间,或者说,内容产品、内容要素在媒介市场的竞争当中价值度有所降低”,在这个时候,品牌的创新就更显出其独特的价值来。(详见喻国明:《当前中国传媒业发展客观趋势解读》,载于《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不过,更令人期待的是,新闻理论界的呼唤在传媒实务界产生有分量的回响,当前电视品牌的建设势在必行。
二、中国民营电视制作品牌的空心化危机
很显然,以“内容为王”来考察的话,中国民营电视制作机构是不缺乏“内容”的。仅就影视剧领域而言,我国内地现有各种类型的影视制作企业达到1000多家,其中85%以上是民营企业,并且80%集中于资源优势明显的北京。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用于电视剧拍摄的资金有60―70%来自社会。而在年产量9000集左右的国内电视剧市场,由民营电视公司独立和参与制作的电视剧,占据八成市场份额。同时,民营电视机构还广泛地涉足娱乐新闻、网络新闻、情景喜剧、脱口秀、游戏竞猜类节目等节目领域。
然而就“品牌为王”来论,情形则完全不容乐观。观众耳熟能详的多半是中央电视台和湖南、安徽等省级上星卫视台,民营电视制作机构在绝大多数时候只是扮演“无名英雄”的角色,多数观众对于民营电视机构只有黯淡不明的印象,提及《开心辞典》、《幸运52》等节目,人们很快能联想到播出渠道CCTV的强势和辉煌,而对于“其欣然”等幕后民营电视制作机构却知之甚少。对于名营电视制作机构而言,一个严峻的事实是,电视节目品牌的叫响也不会必然意味着电视机构品牌的成功。因此。有必要认真面对并积极诊断中国民营电视品牌的危机。中国民营电视品牌之困主要表现为:
(1)民营电视制作品牌的绝对量小。在我国当前电视媒介产权制度下,民营电视制作机构没有形成以品牌资源为核心的经营机制,民营电视制作机构的优势资源难以有效集中。
(2)民营电视制作品牌的层次低。目前较为知名的民营电视品牌几乎完全集中在节目层次,如《娱乐现场》、《开心辞典》等,而在机构层次、公司层次乃至集团层次上,具有广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比较鲜见。中国民营电视机构面临着“产品叫好而产商不叫座”的尴尬。
(3)由于制播分离的不完全,拥有电视播出渠道的电视台占有绝对优势,而民营电视制作机构则普遍处在竞争不利地位。如民营电视机构中的领头羊“光线传媒”的招牌栏目《娱乐现场》早在2005年初,就被北京电视台“请”出,不得不转移到中国教育三台。
(3)民营电视制作品牌缺乏可持续发展力。有限的民营电视品牌缺乏有效机制来实现多元化组合。民营电视知名品牌的延伸效应不显著,品牌增值的延展力尚不强劲。民营电视制作机构资本运营的实力还不足够强大,2008年我国娱乐业与IT业的最大一次联姻宣告终止。华友世纪与光线传媒的合并方案终止,光线传媒不会得到华友世纪6000万美元的现金储备,同时光线传媒上市失败,华友世纪股东套现也告失败。民营电视节目制作机构获得银行贷款难,上市融资也难,在市场中处于被动,因此能长期生存者极少。且不论一些小的民营制作机构的朝花夕败。一些曾经有过些许辉煌的民营电视机构也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如第一家全国民营电视机构嘉实传媒的偃旗息鼓。
当传媒市场法则由“内容为王”转,向“品牌为王”的时代,中国民营电视制作机构遭遇品牌空心化的危机,虽然内容生产是其所长。但是品牌建设的软肋却极大制约了它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当前传媒市场上依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而利用品牌管理实现价值增值也就成为民营电视机构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中国民营电视制作品牌的增值管理
虽然品牌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管理学领域,但在电视产业特征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品牌研究的某些成果对电视机构发展不乏启示作用。民营电视机构品牌建设是一个综合工程,涉及到品牌内涵、品牌叙事、品牌延伸和品牌生态等多个层面。
(一)从品牌内涵来看,打造品牌的独特价值。
我国民营电视制作机构在品牌内涵上过于趋同,彼此之间的不可替代性并不明显。这从他们的网站宣传语可见一斑:欢乐传媒自称“集制作、发行、媒介广告销售、艺人经纪、市场推广于一身”。光线传媒号称“最大的多媒体视频内容提供商和发行商”,其欣然的定位是“集影视节目策划、制作、发行及媒体经营于一身的文化传播机构”……每家传媒机构都把自己包装成“全能王”。却犯了品牌定位的大忌。
缺乏独特价值的品牌定位可能会造成适得其反的传播效果。民营资本对“中国好莱坞”品牌内涵的过度偏好也许算是实例。浙江横店最早把“好莱坞”移植到本土,自1996年以来兴建横店影视城。已经建成亚洲规模最大影视拍摄基地。不过,“中国好莱坞”的定位被迅速复制,无锡中视影视基地、涿州央视影视基地、号称中国西部唯一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上海影视
乐园、中山影视基地、山东凤凰岛影视传媒基地等等相继兴建,由此,“中国好莱坞”这一品牌内涵的独特价值被消耗性磨损。
品牌内涵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即便是兼营多种业务,也要突出重点。主打一处,开发不可替代的核心资源。事实上,我国民营电视机构并非没有专长的业务领域,比如光线传媒在娱乐领域的发展、欢乐传媒在综艺领域的开拓、唐龙在海外集成方面的优势、以及横店在影视城运作上的独当一面。而他们各自在这些领域的优势必须通过品牌内涵的独特定位加以强化。
民营电视制作机构可以根据一些标准对市场进行区隔。比如:按照电视观众的地理位置和其他地理变量,或者根据人口标准(如观众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家庭规模、收入、职业等),根据心理标准细分,如观众的生活方式、个性;根据心理标准划分,按照观众的收视时机、追求的利益等来细分电视受众市场。当前民营电视制作机构的品牌定位,几乎少有例外的是:时尚,年轻,活泼,商业,而对严肃、中产、高端、公益等定位理念的运用相对乏力。而这些相对而言的空白点为民营制作机构的未来品牌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发展空间。
(二)从品牌叙事来看。提高品牌推广的意识和能力。
品牌内涵的核心价值一旦合理定位,就需要有效的品牌叙事策略来加以支持。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国外一些电视机构纷纷给自己做广告,比如HBO的“It’s not TV,It’s HBO”MTV的“我要我的MTV',这些都是能强烈吸引观众认同的品牌叙事主题旬。而对于没有传播渠道优势的我国民营电视制作机构而言,这样一种品牌推广更加具有重要性。国内也有为数不多的民营电视制作机构从类似的品牌叙事中看到了收益。例如光线传媒突出了“e”形象,醒目的红色e图标渗透到了光线传媒触及到的各个领域,以e为核心的品牌叙事富有做出多种意义阐释可能的延展性,从e标志人们可以感受到朝气、时尚、动感、变化等,其品牌价值被评估为2~3亿美元。可惜类似的成功的品牌叙事推广在中国民营电视品牌打造中还十分鲜见。
本土民营电视制作机构品牌叙事不仅数量少,而且偏重于理性诉求,而形象叙事疲弱。在品牌叙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品牌识别中哪些应该成为主要元素,哪些部分可以引起受众情感共鸣,目前的形象需要被放大、强化还是应该被消除、被缓和。形象诉求要清楚、明白,不应该过于复杂,最好能给予受众一种关怀,使其产生品牌归属感,比如MTV在早期推广“我要我的MTV”时,就是把活力、青春、个性等抽象价值转换为富有冲击力的形象叙事,在品牌叙事广告中,画外音充满煽动性:“如果你住的地方没有MTV,给你的有线电视运营商打电话,对他们说……”,电视画面切换到滚石乐队主唱米克・贾格尔等人对着电话大吼:“我要我的MTV!”这一品牌叙事广告在播出后几分钟之内,迅速点燃了观众的收视风潮,有线电视运营商由此转变态度,在有线电视网中播出了他们原本并不看好的MTV,这一电视品牌叙事的经典个案值得我国民营电视制作机构回味。
除了在播出频道上的品牌叙事,民营电视制作机构还应加强活动营销与事件营销,以更为自然的方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要把品牌叙事作为长期发展的整体战略的一部分,而当前这种推出一档节目就临时宣传一档节目的做法消耗大而收益小,不利于品牌形象的整体塑造和长久维持。
(三)从品牌扩张来看,关注产业链条延伸的质量。
说到品牌扩张,容易让人自然联想到产品链条的延伸。似乎是产业链条越长越好,实际上,我国民营电视制作机构在这方面的努力确实是显而易见。例如横店集团的经营范围涉及到从磁性材料到医药化工,再到照明电子、工程塑料。以及影视文化、商贸业、信息产业、等,大大小小接近20个产业。不过,比延伸链条长度更有价值的是,加强产业链条诸个环节之间相互咬合的紧密程度。
从我国民营资本在电视产业的发展来看,主要有两种拓展模式,一种以光纤传媒为代表的,关注传媒内容的打造,进而形成自己的品牌,提高对资本的吸引力,即为“内容优先”模式;一种以太合传媒为代表的,与业外资本和强势产业联合,越过行业壁垒,通过资本运营推动产品制作,进而形成自己传媒品牌,即为“资本优先”模式。
对于“内容优先”模式而言,要提高产业链条延伸的质量,要在多头涉足新领域、开发新产品的同时,真正夯实产业链条上的主要环节。以唐龙国际而言,尽管先后引进了《比克曼科学世界》、《牛顿的苹果》、《尼克知识乐园》、《机器人大擂台》等国际著名儿童科教节目。但在中国播出时仍沿用原栏目名称,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品牌,产品链条是延伸了,但是并没有变得更结实。唐龙国际现在也意识到这一点。打算将正在和即将播出的科教节目整合进“标炫部落”这一统一品牌下,其专卖连锁品牌“标炫部落”也在积极招商,为品牌的进一步延伸打下基础。
对于“资本优先”模式,可充分利用资本延展力开发市场空白点,比如考虑新媒体开拓出来的市场空间,新媒体在产业链条环节上增加了许多切入口,可以根据不同新媒体业务添加服务和互动元素,制作能充分发挥新业务特点的内容产品,重新锻造产业链。“欢乐传媒"2008年4月13日宣布花费500万美元收购著名原创文学网站“榕树下”,之后将会把“榕树下”的文学作品向影像作品拓展。而唐龙国际通过分拆子公司,并通过子公司吸引风险投资。也是一个探索改善股权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有益尝试。
(四)从品牌生态来看,优化民营品牌发展的政策环境。
“品牌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管理问题,由安格尼斯嘉・温克勒在其著作《快速建立品牌:新经济时代品牌策略》中最早提出,他指出品牌生态系统是一个充满活力并不断变化着的复杂有机组织和体系,有着极其复杂的层次和结构。品牌的生存与发展并非只涉及为数寥寥的个体企业的独自打拼,它更有赖于品牌宏观系统的充分包容和有效孵化。
我国民营电视品牌仍然在期待一个运行规则清晰、国民待遇明确的传媒环境。具体而言,在诸种生态要素中,民营电视制作机构与管理政策、与电视台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民营电视传媒品牌实现突破的关键所在。此外,虽然制播分离等改革举措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是广电政策的某些不稳定性并没有彻底消除,如境外节目引进和播出比例的规定被许多电视台大大突破,而民营电视机构不得已修炼出打球的“绝技”,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保护政策,民营电视制作机构的某些尝试不免落在政策许可范围的模糊边界之外。
(一)市工业企业发展成就
1.工业企业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显著。工业是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近10年来对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带动市经济以年均15%以上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市工业企业在(-)时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进一步巩固了工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年,市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443亿元,占GDP比重达66.5%;是“”期末2倍,年均增长19.3%。
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7.56亿元,是“”末期的1.81倍,年均增长15.9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39.17亿元,较“”期末翻了一番多。
前四年,全市工业生产在前一个五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良好发展态势,为进一步巩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2.工业企业规模扩张迅速。进入以来,伴随工业的整体快速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攀升、跨越,晋档升级。
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目迅速增加。年,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5家,比年增加364家,年均增幅19.91%。
第二,企业单体规模迅猛扩张。年,市工业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86家。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规模从年的322.79亿元扩增为年的521亿元,经营规模扩大61.41%。
3.工业企业综合实力增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市场锤炼,市工业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显示出较强的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一,工业企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抗风险能力和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年,市工业企业资产总规模达1331.6亿元,是年的1.87倍,年均增长16.92%。
第二,资产结构趋于合理,变现能力稳步提升。年一季度,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比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2.2次,比同期加快0.1次。
第三,发展能力迅速增强,发展潜力进一步得到挖掘。市工业企业在充分发挥现有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快设备更新,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改善,并保持高水平。年,市工业企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262.37点,比年超出32.37点。
4.技术品牌创新全面展开。近年来,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市、自主创新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推动下,企业科技创新、品牌创建都取得了骄人业绩。
第一,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市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6家,国家钢铁质量技术检测中心1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国家级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3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2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50余人。这些科研机构和科研队伍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科技成果充分显现。年,市专利申请量达到685件,其中授权专利372件,授权率为54.31%,同比增长61.7%。中冶华天的“合金化微调方法”获得了美国专利授权,实现了市海外专利授权零的突破。年,全市共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4个,10项科技成果入围年度省科学技术奖;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分别达到83家和155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60亿元,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7.9%。
5.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期间,市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迅速,效果显著,一批节能减排、污染治理与综合利用项目相继建成发挥效益,生态环境有很大改善。
节能减排设施逐年增加,节能减排项目加速实施。年,钢尘泥脱锌转底炉、热电总厂燃气-蒸气联合循环发电、长钢高炉、转炉煤气回收利用等一批国家节能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节能减排效果显现。年,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下达目标以内,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高达94%;全市万元GDP能耗降为2.201吨标煤,比2008年下降5.58%;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9%,城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100%。
(二)市工业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市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工业企业的结构性和竞争力问题依然突出。
1.工业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尽管市是典型的工业城市,但工业企业体量总体不大。年,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705家,不及合肥市拥有数量的1/2,与芜湖、安庆等市拥有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也有较大差距。且在的工业体系中,缺乏一定数量的具有主导力量、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较低,产业优势不突出。到目前为止,除钢年销售收入规模超过500亿元外,还没有一家销售规模达到100亿元,年销售规模在50亿元以上也仅有星集团一家,年销售规模超过10亿元的仅10余家。
分散的工业布局,导致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也大大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制约市工业的高速、协调发展。
2.工业企业的竞争能力依然不高。主要表现在:工业企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较慢,传统型加工企业仍占主体地位;高新技术和新兴工业企业发展比较缓慢,尚未形成集群效应、产业优势;工业企业的产品档次依然偏低,产品技术含量普遍不高,产品附加值多数较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不多。
3.技术创新依旧薄弱。目前,市工业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着科技人才短缺、科研投入不足、技术装备落后等诸多问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总体偏低;大部分工业企业处于价值分配链条的低端,未能在开放的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工业企业的运营效率较低,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地区同行业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创新型人才短缺,且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于冶金、机械等传统产业领域,新光源、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所需人才匮乏。
4.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企业外向度较低。从企业内部看,技术装备老化、工艺落后等问题降低了市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从企业外部角度讲,工业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较低,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尚未形成适应全球竞争的生产、管理和营销网络体系;工业企业的内外部融资能力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现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业企业参与国际产业转移和资产重组活动。
5.二产偏高工业偏重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比例相对偏高,占GDP的比重高达66.5%,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不到第二产业的一半。工业偏重,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中占比较大,达91.5%。工业经济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的增长方式尚未彻底转变,工业企业发展对资源、能源依赖程度仍然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和约束日趋严重。
二、工业企业升级的挑战与机遇
当前,市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和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多重任务,要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必须科学、全面地分析判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工业企业升级发展的环境挑战
进入“后危机”时代,宏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为工业企业发展带来了诸多严峻挑战。
1.国际金融危机成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倒逼机制”。金融危机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但本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除了带来外贸萎缩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外,还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促使企业家和管理者去思考结构调整的策略和方法,在应对市场变化中加快企业转型与升级。从此种意义上讲,此次金融海啸对工业企业的影响是“积极的”。
从先期工业化国家发展路径和此次危机启示看,现有的工业发展方式存在着种种弊端,实体工业经济的发展路径和升级方式必须得到重新审视和重视。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再工业化”、“低碳经济”、“静脉产业”、“智慧地球”等新理念层出不穷。加快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物医药、生命科学等领域发展谋划、布局,打造新的增长极,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成为工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些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的提出,将从客观上对市工业企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形成强大压力,迫使改变发展方式,实现企业升级。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极其紧迫。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要实行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扩张日益受到资源、环境、技术、人才和体制等众多方面的约束,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维持工业企业发展的旺盛生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对市的工业企业而言,转变发展方式是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管理方式的转变和企业全面升级的有机统一。
3.周边城市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速度加快。当前,无论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周边城市,在推进自主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调整升级上已形成竞相赶超、加速跨越的态势。
加快企业提档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是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争创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
(二)工业企业升级的机遇
“十二五”期间,工业企业迎来了一系列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些机遇将有效助推工业企业的顺利升级。
1.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随着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成立,市迎来了极为重要的历史机遇。作为城市的老龙头、轴首,长三角西进的第一站,市具备区位、资源、生态环境和综合交通枢纽等多项优势,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尤其是长三角的产业转移的首选地点。随着大量产业向市的转移,市工业企业的数量将会大幅增加,工业企业产业链条逐渐加长加粗,工业企业间的区域竞争与合作势必加强,工业规模和等级将得到持续提升。
2.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和实施“1255”城市发展战略的机遇。市委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发展思路,尽快形成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区域性特色服务业基地成为市产业发展的新的航标。“6653”现代产业体系的提出,为市工业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战略定位、取向和路径,是实现整个工业经济可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保证。
全会还提出了“1255”城市发展战略,即由1个主城区、2个副城区、5个中心镇和5个产业功能区共同构建的城市空间布局体系,着力打造以主城区为中心、副城区为“两翼”、中心镇为呼应、产业功能区为支撑的城市框架。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和载体,有效保障工业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升。
3.低碳经济方兴未艾的机遇。寻求经济长期增长的重大科技创新,发展低碳经济,是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发展共识。低碳经济倡导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追求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和绿色GDP,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全新经济发展形态,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在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积极组织各方力量认真加以研究,努力抢占工业企业低碳发展的先机,从实现整个产业低碳化的高度,统筹考虑,有序推进,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引导工业企业进行低碳化改造,对提升市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企业管理方式革新和日臻完善带来的机遇。从早期通用汽车划时代的组织结构改革,到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管理模式,再到当前互联网时代微软、英特尔、思科等企业的崛起,企业管理思想和经营方式时刻处于变化之中。“核心能力”、“学习型组织”、“再造工程”、“虚拟企业”、“竞争战略”等反映这种变化特征的新概念层出不穷。“变革”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代名词。持续推进的企业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的创新,将为市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业企业升级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主要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主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方位转型,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发展优势工业企业和新兴工业企业,鼓励和支持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积极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领域的工业企业,推进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提高市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层次。
(二)工业企业升级目标
1.工业企业数量持续增加。经过五年的培育,使市销售收入超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超过210家;培育200家左右的成长型梯队企业;着力引进世界500强工业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中央企业、集团联盟入驻,精心谋划建设一批产业层次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
2.工业企业规模稳步扩张。规划期内,市工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年均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00户、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超10户。到2015年,形成千亿级企业1家、百亿级企业5家、50-100亿企业12家,10-50亿级33家,5-10亿级46家,1-5亿级118家(见下表),纳入升级行动计划的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3450亿元。
3.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以信息化加速工业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大跨越。在技术创新上有较大突破,建立起以工业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骨干工业企业和主要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品牌创新上有较大突破,进一步以“品牌”支撑“制造”。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显著成效,骨干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新产品产值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4.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着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推进绿色企业创建工作,发展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抓好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组织实施一批清洁型工业重点项目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基本形成节约、清洁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明显降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显著提高,工业“三废”治理和循环利用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三)工业企业升级主要原则
1.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软件创新,着力提高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企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传统工业企业的升级。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对资源能源的集约、节约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
2.打造规模经济。紧抓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契机,以资本为纽带,以工业园区建设为着力点,强化资本运作和有效投入,大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营业务突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大力发展集群经济,围绕拳头产品形成配套完整的产业链,形成生产关联、技术关联、无形资产关联的协作网络与服务网络,降低交易成本和运行成本,形成集群效应,提升规模效益。
3.中小工业企业加速壮大。着力降低中小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微小企业发展门槛,为中小工业企业的孕育、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土壤和体制环境。进一步梳理完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一企一策,区别对待,灵活运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发展为准则,积极推动中小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兼并、联合,壮大中小企业规模。
4.沿江开发与周边经济一体化。按照“政府主导、公司运作、统一规划、多元投资、港城互动、产业集聚、重点突破”的原则,以港口建设为着力点,以物流园区为纽带,以产业集聚为重点,以滨江城区建设为依托,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广泛吸纳东部资本,构建生产要素集聚的载体和平台,在沿江形成港口经济带、新型工业带和滨江产业新城,形成外向型经济的高地和对外开放的平台。利用承接产业转移的契机,淡化区域间的行政关系,加快与长三角地区的体制和机制接轨,主动参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快与东部地区市场的融合,实现合作渠道的多元化和合作领域的多极化。
5.信息化、工业化互动融合。以政务信息化为先导,转变行政管理方式,调整和改革现行政府管理职能、组织结构及行政流程,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府对工业企业升级的引导效率和决策质量,增强政府对工业企业升级的调控能力;以企业信息化为核心,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支持工业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诸多环节,实现信息采集、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高效化,提升产业信息化水平,推动工业企业升级。
6.名牌推进与特色经济发展。以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技术为依托,实现产品质量与新技术的有机结合,集中资金提高产品档次;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建立起从原料、产品设计、制造、包装、直至售后服务的质量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标准;以名牌产品企业为中心,集聚关联企业,充分发挥名牌产品的示范效应、效益。以地方特色资源和传统优势产业为依托,以错位发展为路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实施产品前延后伸,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更多的名牌产品和特色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四、工业企业升级路径
实现工业企业升级,需要在现有发展规模的基础上有层次的、科学合理的计划和实施。按照1000亿元、100亿元-1000亿元、50亿元-100亿元、10亿元-50亿元、5亿元-10亿、1亿元-5亿元六个规模层次,落实、实施工业企业升级行动计划。
(一)钢铁制造业
主要路径:支持钢走国际化道路,参与分享国际资源,依靠全球市场,部署全球战略,减少本国自身的市场条件约束。加快国际国内重组兼并进程,进一步提高规模效益。
稳定和加强钢在国内原料基础。加大勘探力度,推动矿产资源向钢集团等优势企业集中,支持钢参与省内、外铁矿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增加资源储备。重点支持钢建设罗河铁矿工程,和尚桥铁矿年产300万吨原矿项目,白象山铁矿年产200万吨铁矿石项目。
扩展和强化市场基础。支持钢拓宽与省内汽车制造业、家电制造业等用钢大户合作渠道与合作方式,建立产业体系联盟,进一步提高H型钢、管线钢、冷镦钢等优势产品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加快发展汽车板、家电板等具有一定市场潜力的产品。推进高速车轮研发,进一步提高车轮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围绕钢钢铁原材料优势,实施产业招商,大力发展汽车、家电等配套、下游产业,加粗加长钢的产业链。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振兴钢铁产业规划的实施,联合高等院校、相关科研机构,建设技术研发平台,研究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推动实施高强度、高起点技术改造,提高行业总体装备水平,提升产品档次。
加快钢铁产品结构的调整,鼓励错位发展,提高高端产品的生产产能,重点发展高速铁路用钢、高强度轿车用钢、高档电力用钢和工模具钢、特殊大型铸锻件等关键钢材品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科研单位开展百万千瓦火电及核电用特厚钢板和高压锅炉管、25万千伏安以上变压器用高磁感低铁损取向硅钢等技术进行攻关。提高认证标准,加强政策引导,促进钢材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淘汰强度335MPa及以下热轧带肋钢筋,推广使用强度400MPa及以上钢筋,促进建筑钢材的升级换代。
重点项目:大力支持钢股份300万吨环保搬迁及合钢项目,新建总能力焦炭140万吨、烧结矿415万吨项目,扩能、改造冷、热轧材项目,动车组车轮钢及精品车轮加工生产线工程,高速车轮用钢(电炉)工程;长江钢铁300万吨精品钢生产线项目;天兴钢制品公司拉丝生产线和特种棒材生产项目。
企业升级计划:将钢股份打造成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级规模企业,天兴钢制品、长江钢铁年销售收入分别超100亿元,钢钢材加工配售有限公司、中杭股份年销售收入分别达到50-100亿元规模级次,鹏程环锻轧钢公司等3家企业达到5-10亿元规模级次等,江南钢铁等4家企业达到1-5亿元规模级次。企业升级总规模达到1350亿元以上,争取实现1400亿元。
(二)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业
主要路径:当前世界重卡汽车企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强强联合、技术、市场、品牌全球化;定位高端市场,生产基地全球化;突出产品的技术性、舒适性、安全性,轻量化、智能化、重型化、大功率化;产业链全球化;发动机核心技术垄断化。
针对世界重卡发展这一特点和趋势,结合市重卡汽车、专用汽车现有产业基础,积极支持华菱、星等汽车与欧美国际先进卡车生产企业加强合作,提升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位置,提高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大力支持本地龙头企业与国内重卡强企在技术、销售渠道等各方面进行合作以及资产重组,整合资本资源和技术资源,进军国际市场,进一步提高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技术实力,提高经济效益;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特别是大功率发动机、ESP、电控技术的等关键技术攻关和突破,为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奠定坚实基础;利用汽车及零部件的产业基础,抓住欧美重卡汽车生产产业转移的机遇,重点引进技术先进、规模大的国内外重卡企业入驻,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汽车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推动自主创新。
重点项目:星专用汽车检测实验室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项目,AH系列高空作业车项目;华菱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重型专用车动力传动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星集团年产10000辆专用汽车技改项目、30000辆重型卡车等技改项目、大功率节能环保发动机研发;加快渝安汽车项目建设。
企业升级计划:星集团年销售收入达到100-1000亿元规模级次,渝安汽车年销售收入达到50-100亿元规模级次,当涂华菱、华菱车桥2家年销售收入达到10-50亿元规模级次。汽车制造企业升级总规模达到380亿元,争取实现400亿元。
(三)电力、能源业
主要路径:能源发展多样化,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是全球电力能源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性;通过对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以及替代能源的使用比例;研究传统能源原料的新技术,加大对生物和可替代能源的使用、研究与生产。大力研究、应用超超临界机组发电技术、600MW级及以上空冷电站设计技术、兆瓦级及以上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换流站可控硅阀设备技术、快堆核电站设计新技术及关键设备制造技术。
在扩大电力能源规模的同时,结合企业现状,注重发展质量和社会效益同步推进,加大投资,提高规模效益;大力发展清洁煤的技术,提高燃烧率;依托现有产业和技术基础,加快发展兆瓦级并网光伏发电技术、光伏发电监视系统,引导和支持风力发电等再生清洁能源项目投入。
重点项目:重点发展当涂发电公司2×100万千瓦超临界发电机组项目、能发电公司“上大压小”2×60万千瓦超临界发电机组项目建设。
企业升级计划:当涂发电公司、能发电公司年销售收入达到50-100亿元规模级次,万能达发电公司年销售收入达到10-50亿元规模级次。企业升级总规模达140亿元,争取实现150亿元。
(四)精细化工、生物医药
主要路径:大力发展生物技术、纳米技术、能量管理技术,抢抓市场新机遇;围绕核心业务参与全球并购、联合、分工,构建品牌、市场、资本、资源共享体系;大力发展科技研发中心和示范装置中心;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需求适应度。破解绿色催化技术、电化学合成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等精细化工关键技术难题。支持开展人体信息识别技术、基因工程、新型药物传输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生物医药关键技术研发,催生新的增长点。
加大投入,创造更多的知名品牌;集聚更多、更高层次的研发机构、研发人才,开发更多的“新、绿”产品,改善产品结构;进一步发挥慈湖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的功能和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化工大企业和项目入驻;加快资产重组速度,组建规模大的工业企业,创造规模效益;注重管理创新和先进管理经验、模式的推广应用,提升企业软实力。
重点项目:大力支持立白日化二期皂类、洗衣液、研发中心扩能建设项目,西安开米年产40万吨环保型液体洗涤剂项目,国星生化吡啶碱衍生物生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二期2万吨草甘膦产品线、2万吨百草枯扩建项目,丰原生化4改8柠檬酸技术提升项目,桂龙医药产业园项目,金星钛白集团5万吨钛白粉前处理和10万吨后处硫磺制酸项目,中橡化工四期扩建项目,千峰公司年产16000吨工业用油和新型环保节能型金属表面防腐产品及水性乳液涂层系列产品项目,金桐公司年产7万吨多品种新型表面活性剂项目,华福合成材料公司2万吨树脂、二期保温材料项目,以及锐生工贸、宏力橡胶公司、津伦塑胶公司等一批技改和扩能项目建设。
企业升级计划:金星钛白、国星生化、西安开米年销售收入达50-100亿元规模级次;立白日化、中橡、丰原生化等5家企业达10-50亿元规模级次;桂龙医药、锐生工贸等5家企业达到5-10亿元规模级次;宏力橡胶、科邦生态肥等10家企业达到1-5亿元规模级次。企业升级总规模达到300亿元。
(五)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业
主要路径: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快速升级和发展必须大力提升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价值整合;准确把握食品消费趋势,实施技术创新整合,不断开发新产品;加大资产重组力度,加强品牌包容性和本地化,快速提升整体规模和企业素质。
加快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大力支持研究食品冷杀菌、高效节能干燥、连续真空冷冻干燥等食品加工重大关键技术和装备,以及功能性食品的真伪鉴别技术,全面提升冷加工、食品包装以及薯类加工技术与装备等领域研究水平,扩大产能;创建众多全国性品牌;在发展传统优势产品的基础上,丰富产品品种;在招商引资方面重点引入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并能带动我市产业链发展的产品和龙头企业;集聚产业优势,打造专业化产业园区;支持本地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加快提升规模、打造全国知名和国际品牌。
重点项目:重点推进雨润肉食品年产1.5万吨高档肉制品生产线技改、扩能项目,蒙牛乳业年产30万吨酸酸乳饮料生产技改项目,达利食品年产50万箱可比客薯片、法式小面包生产线技改项目,雪润肉食品年产2000吨铁卤蛋项目,青岛啤酒环保项目及设备提升、包装车间新建和升级改造项目,黄池食品2万吨茶干加工、4万吨豆浆现代化生产线和2万吨小菜加工项目。
企业升级计划:蒙牛乳业、达利食品、雨润肉食品、鹰唛食用油年销售收入达10-50亿元规模级次,青岛啤酒、黄池食品2家企业达到5-10亿元规模级次,雪润肉食品、甜润米业等4家企业达到1-5亿元规模级次。企业升级总规模达到120亿元,争取实现150亿元。
(六)造纸印刷业
主要路径:扩大企业规模、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加大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大投入进行废纸制浆关键技术研究、造纸原料品质评价体系研究、混合阔叶林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制浆关键技术研究和轻质超细造纸涂布专用碳酸钙关键技术研究、宽幅高速造纸机制造技术研究;建立完善的废纸回收系统以及稳定原料来源。承接装备水平高、节能环保能力强的规模企业入驻;支持现有重点企业扩张规模、进行技术和装备升级的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开辟各种渠道保障原材料来源,控制好原料价格,节省成本,提高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系统经济,抓住造纸印刷高速增长的机遇,打造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造纸印刷基地。
重点项目:大力支持山鹰纸业股份公司45万吨箱纸板项目和35万吨文化纸新建项目、原有80万吨造纸技改项目,山鹰纸箱制品公司斜切线纸箱开发等4个共8000万投资项目,比伦纸业公司年产2.3万吨扩能改造项目,经纶文化传播公司扩能项目。
企业升级计划:山鹰纸业股份公司年销售规模达50-100亿元规模级次,比伦纸业等4家企业达1-10亿元规模级次。企业升级总规模达到70亿元。
(七)纺织服装业
主要路径:提高服装的时尚、创新、设计水平;加强纺织技术以及新型材料的研发;实施品牌战略,发展高端品牌、提高品牌国际化知名度。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和技术创新研究。重点发展和研究高性能、功能化、差别化纤维开发和高新技术纤维产业的培育;注重高档面料与特色、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强化生态环保染整技术及其新型染料、助剂的开发和先进高性能纺织服装装备的开发应用。攻克系列技术难题:新型和多元纤维高效短流程染整新技术;功能性纺织印染后整理新技术;染整过程在线控制及染化料高稳定自动配送关键技术;高效生态、降耗减排印染后整理生产的新型染料、助剂及其应用技术;无水、微波、红外、超声波、数码等染整加工新技术。
提高装备水平,保持纺织装备水平的行业领先地位;组织实施新面料研发;培养和建设高水平设计队伍和设计平台;注重产品高端化;以劳动力优势和优惠政策引进国内国际纺织设计能力强大的企业,形成品牌集聚效应;同时提高纺织业的综合水平,培养全球化的视野和国际理念,提升企业角逐国际市场的能力。
重点项目:重点支持天成纺织整体搬迁、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海狮巾被年产200万条高档毛巾生产线、高档纺织品生产线节水改造项目,丝诺达二期扩能工程,红利来服装公司提高装备水平和扩大产能,志成纺织服装技改项目,金姿纺织新装备引进和技术改造项目。
企业升级计划:实现天成纺织、海狮巾被等8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1-10亿元规模级次。企业升级总规模达到20亿元以上。
(八)金属制品业
主要路径:资本密集性特点要求金属制品企业规模必须做大,追求银企合作是现代金属制品企业的发展方向;大力应用信息化,提高产品的精密度和管理细化;推动金属新材料研究、开发,提高金属制品的质量、技术含量,促进产品结构调整。
依托区域钢铁产业优势,金属制品企业拥有良好的上游基础。初步形成以钢比亚西、鼎泰公司、奥盛新材料、玉龙公司等企业为领军梯队,众多中小企业竞相发展的集群式产业。
推动金属制品工业企业升级必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资产重组、并购与联合,打造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的金属制品企业,提升规模效益;着力引入金属制品全国或世界领先企业入驻,加粗加长产业链,形成产业品牌效应和集聚效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不断改造技术设备,生产高端产品,提高产品层次,改善产品结构;加快信息化改造,推动金属制品工业企业信息化水平。
重点项目:重点实施鼎泰科技2.6万吨绞线扩能、镀锌、高档钢丝绳、多元绞线新建项目,奥盛新材料8万吨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项目,金庄铜材精密铜杆技改项目,金钢铁年加工船板30万吨项目,钢比亚西钢筋焊接网生产线扩能改造,徽铝金属变形流动及焊合机理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化项目、铝合金型材开发技术改造项目,力通钢缆高强度低松弛二期工程项目,以及其它中小企业技术和扩建改造项目。
企业升级计划:鼎泰科技、奥盛新材料、金庄铜材、金钢铁等7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10-50亿元规模级次,徽铝铝业、力通钢缆等8家企业销售收入达5-10亿元规模级次,玉龙金属制品、环宇金属制品等10家企业销售收入达1-5亿元规模级次。企业升级总规模达到160亿元。
(九)机械及装备制造业
主要路径:注重信息化在生产和管理领域深度应用,提高机械制造业的系统集成化水平;加强高精尖产品、新领域产品的研发,实施产品转型升级;建立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广泛吸引人才,加大研发中心投入和建设;支持企业大力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提升装备水平。
扩大现有企业产能,拓宽相关产品线,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引进机械制造业的国内外核心技术领先和管理先进的大企业,推动我市机械制造业整体水平上升;大力发展节能型、环保型产品;打造众多机械制造业的全国性品牌和国际品牌,真正把市打造成全国性机械制造强市。
围绕装备制造业集群化、信息化、服务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加大研发新产品的力度,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提高消化吸收再出口的能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扩大资产规模,打造全球资源配置、技术研发能力、系统集成、融资能力强的企业。
准确把握装备制造智能化、技术融合化、产品高技术化、系统集成化等新型装备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突破基础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依托工业大学、钢设计院、钢重机、泰尔重工等研发资源,重点发展轧制生产线成套设备、高速线材轧机、炼焦系统成套设备、高炉余热余压发电成套设备等。
重点项目:支持科达机电建造新墙材装备和清洁燃煤气化系统生产基地,南工重机60万吨大型铸锻件用延伸产品生产线产能置换项目,方圆公司年产10000套大型风电回转支承重型装备和清洁能源用回转支承项目生产线技改项目,泰尔重工12000套高性能联轴器及30000件精密剪刃生产线数控化扩建改造项目,双益机械连铸钢水控流水口在线快速更换装置产能扩建技术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车轮及轮的自主化产业集成基地技术改造项目,惊天公司年产8000台YB系列液压锤生产线扩建改造项目、年产200台固定式破碎机,精一工程机械公司风力发电机轴承、偏航回转轴承项目,博宇公司锻压机械3000套风力发电核心部件升级项目等一批机械制造业改造,格瑞德机械制造公司2000台大、中型液压挖掘机新建项目、30000套液压元器件生产项目,万公司数控机床年产10万套风力发电机变浆偏航机组配件及4万套微型收割机变速箱总成生产线技改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加紧建设,尽早投达产、发挥效益。
企业升级计划:实现科达机电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南工重机年销售收入达50-100亿元规模级次,年销售收入达10-50亿元规模级次的企业有方圆公司、格瑞德机械、泰尔重工等8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5-10亿元规模级次的企业有双益机械公司、精一工程机械公司等12家,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规模级次的企业有惊天液压、江湾船舶等48家。实现企业升级总规模达450亿元,以此为依托,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冶金装备制造基地。
(十)电子信息
主要路径:吸引世界知名和国内外高科技领军企业落户和建立相应的人才储备机制,提升市新兴工业企业升级的主要途径。积极参与全球产品标准制定,摆脱低附加值的加工模式;开发新领域、各环节的电子信息应用,大力发展各行业的系统解决方案;提高品牌的广度和深度,开拓国际化品牌战略;大力加强软件开发以及综合应用;产品高端化和技术高新化;制定人才引进和培育规划,加快建设高、中、低层次人才网络;引进和创建高科技风险投资体系,集聚融合优质生产要素。加快对电子信息行业云计算、物联网、3D显示、增强现实技术(AR),提高关键技术服务水平,加强新型元器件生产制造技术、集成电路用关键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非球面(低软化点玻璃)熔制与压型技术、液晶显示器件、等离子体(PDP)显示器件用平板玻璃制造技术、基于开放源码(OPENSOURCE)的软件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强化环境建设,吸引尽量多的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以及能带动相关产业转移的牵动力大的企业,尽快延长产业链,形成积聚区和品牌效应。注重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拓宽与世界拥有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合作方式和途径。加大人才培育、培训力度,建立广度与深度适当结合的研发团队,夯实产业发展的人力支撑。
重点项目:充分发挥花山软件园区和雨山游戏动漫园区的集聚和带动作用,加速壮大产业规模。大力支持格力电工搬迁与技改扩能及新建小家电项目、中钢天源电子科技产业园项目、微因泰克数字病理检测诊断和细胞组织分析系统的研发、生物检测数据库项目,航行通用电子公司吸入式机芯生产线技改项目,晶威电子科技扩能改造项目,以及泽润光电等重点项目建设。
企业升级计划:实现格力()公司年销售收入达50-100亿元规模级次,中钢天源、微因泰克年销售收入10-50亿元规模级次,5-10亿元年销售收入的规模级次企业有晶威电子、航行通用电子公司等6家,1-5亿元年销售收入的规模级次企业有泽润光电、晟峰信息等7家。企业升级总规模达到140亿元,争取实现150亿元。
(十一)其它行业
其它行业是指除以上分类以外的行业,主要包括生产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企业、废旧资源回收加工企业、铁矿采选企业等。
工作重点:支持钢集团非钢产业发展,推进海螺水泥扩能、三和仓储钢铁物流园、钢嘉华混凝土扩能项目、鑫港炉料钢铁炉料综合利用中心项目、华成金属废钢技改、旧金属加工基地项目、长江矿业平山铁矿、恒兴矿业落星铁矿、港口中心港区三期工程、2号码头改扩建等工程、现代新型建材公司重钢加工配套项目、通达理贸易有限公司建设物流服务区码头项目、瑞钢材延伸加工项目、昕源搅拌器产业化项目等一批项目建设。
企业升级计划:钢集团达到100-1000亿规模级次,华成金属年销售收入达50-100亿元规模级次,年销售收入为10-50亿元规模级次的有鑫港再生资源、三和仓储、鑫港炉料等3家企业,年销售收入5-10亿元规模级次的有海螺水泥、长江矿业、钢嘉华等4家企业,年销售收入1-5亿元规模级次的有天汇物资、丰源金属等29家企业。企业升级总规模达到320亿元,争取实现350亿元。
五、工业企业升级的保障措施
工业企业升级通常是指工业企业在数量上的增加、规模上的扩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为实现工业企业的升级发展目标,需要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一)拓展工业企业融资渠道,完善工业企业投融资服务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工业升级建设项目信贷投入。工业企业升级行动计划中投资项目215个,总投资2000余亿元,需通过金融机构、各类资本市场融资1000余亿元。各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发展目标,找准切入点,制定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信贷投放计划,合理确定中长期信贷投入,确保为工业企业升级提供1000亿元以上的金融信贷支持。积极引导企业扩大直接融资的渠道和比例,支持符合创业板发行上市条件的企业进入创业板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大直接融资力度,打造证券市场上的“板块”。借助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投资基金和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平台,积极为成长型企业、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产业输血、造血。
抓好国家和省有关金融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在保持信贷增量稳定的基础上,确保信贷的有效投入,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注重信贷投放结构的优化,着力加大对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兼并重组、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加大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重点做好民生、光大、招商银行的落户工作;拓宽融资渠道,继续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银企合作;建立健全地方金融体系,各县、区(开发区)至少建立1家小额贷款公司,进一步扩大企业信贷融资渠道。
加快建立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投融资体系,推动全市金融投放呈现多元化、多渠道、多品种新格局。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企业投资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技术创新投融资体系。
加强信誉体系建设,建立“共担风险、放大贷款”的信用担保体系,加快构建科技金融技术服务联盟,引导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商标权、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信誉贷款、股权融资服务。
(二)规划工业企业空间布局,提升企业升级承载能力
以适应市发展需要为基本导向,围绕中心城市的空间拓展和功能培育,集中力量,加强项目研究,科学规划与实施,积极运用先进技术装备基础设施,深化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改善城市的服务功能,构筑良好的人居环境、创业环境和发展环境,不断增强城市的承载力、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政府在制定基础设施规划、确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出台协调政策引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对有一定回报的建设项目,积极吸引社会各类投资主体进入。
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减少企业的建设周期和成本,形成较强的综合环境优势。加大城市交通、通讯、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与企业发展升级配套的物流体系与服务体系,提高城市承载水平和服务功能。
全力保障工业园区用地。加强工业用地布局的研究,尤其是工业园区发展的战略研究,做好园区内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和功能分区的优化调整,突出工业发展在规划修编工作中的重要位置,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导并支撑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最大限度地为工业发展预留用地空间。按照“合理规划、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功能配套”的原则,加大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力度,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明确标准厂房集聚区的产业定位,实行一次性规划,一次性征拨土地,分阶段实施兴建适合各种产业的工业基地、标准厂房集聚区。
切实保证工业项目的用地需求,对工业企业升级计划项目的用地计划和土地供应予以优先保障。-三年内工业用地供应达1.16万亩,有效保障了钢新区建设和一大批工业项目顺利开工,为近年来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年,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征迁拆违”工作,全市当年经营性(工业)用地供应可达1.15万亩,为当年和后期工业企业升级规模扩张、项目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土地供给保障;后5年,以技术改造为主的工业企业升级在土地供应上将保持一个适当的需求,综合考虑招商引资、产业承接、结构性调整、现有企业规模提升等发展需求,比照经济发展速度,平均每年约需提供4000亩的土地供应。
(三)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建立人才供给新机制
持久深入的实施“企业家提升工程”,全面开展以更新观念、提高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努力造就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理念、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经济决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应变能力、资金运营能力的经营管理者队伍。
从体制创新入手,构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的新机制,充分挖掘人才第一资源的潜能。以构建职业经理人制度为目标,进行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试点,培育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建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制定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选拔管理办法。
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快集聚创新型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打造人才高地。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611计划”,争取6年内引进10名海外领军型人才、10个创新团队;完善科技特聘员制度,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聘请科技特聘员,帮助我市企业引进科技成果和人才;组织开展“企业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在骨干企业新建2-3个“院士工作站”、2-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引导高校根据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调整或开设相应学科专业。
大力抓好企业职工培训,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组织实施千名优秀企业家培育工程和千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积极储备技能型人才。推动技术、技能型人才激励体制、机制创新,改变单纯重视学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人才评价标准,营造技能人才与科技精英同等重要的社会氛围,培育一支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宏大的技能人才队伍;鼓励青年技工努力钻研技术,对初级和中级技工敞开考级晋升的大门,高技能人才的评定制度化、规范化,对有特殊技能的技工给予丰厚报酬。
探索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专业服务机构,提高产业创新、研发、推广和高端复合型人才培育等方面的水平和速度,加强企业在研发和产业推广方面的发展后劲。
(四)突出产业发展政策导向,助推工业企业升级
全面落实好《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关于“665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促进政策,引导和支持工业企业升级、高速发展。
从产业发展角度,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梳理完善各类扶持政策。整合本级财政资源,设立“665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发展专项资金,并科学有效使用。注重突出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新兴产业,引导产业发展、指导招商引资,制定完备的投资导向政策和我市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不断完善、出台配套扶持政策,重点产业重点扶持,新兴产业加快扶持,传统工业根据具体项目给予相应扶持,大项目给大政策,好项目给好政策,特殊项目给特殊政策。
以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大工业污染治理。继续加大工业污水防治力度,确保钢铁行业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7%,吨钢耗新水量达到4.42立方米以下。完善造纸、食品、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污水处理,确保排放总量符合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加快工业废气治理步伐,确保钢铁行业废气排放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标准,同时符合环境功能区环境总量控制要求;大力推进电力行业烟气脱硫工程建设,确保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二氧化氮排放总量达到环境容量要求。推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处理,支持炉渣、钢渣利用工程和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全面提升环境对工业的承载能力。
结合《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参照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政策,制定出台促进我市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措施。重点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创新型企业所得税奖励等政策。对新标准下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转移来我市或投资成立新公司,其经营范围未发生变更的,都可以依照有关规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优惠政策,放大政策效应。
(五)大力实施大项目工程,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一是做好项目规划工作。结合“6653”要求和国家政策导向,着眼“十二五”规划编制,抓紧编制出一批工业企业项目,注重产业链项目、牵动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二是加强投资的计划、实施、投产、储备的连续性。要始终遵循“谋划一批、实施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引导现有骨干企业凝练一批重大项目,分类分期扎实推进。真正实施好今后的投资计划任务,把每一个投资项目落到实处,是加速我市工业企业发展和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和保障。
三是紧随产业发展趋势,制定中、长期科技创新项目计划。研究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发展趋势,编制工业企业中、长期科技创新项目规划,是企业在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的根本保障。当今科技发展和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只有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准确把握和自主开发产业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推动产业核心科技项目申报、实施、评估、监管制度化、定期化,保障工业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四是突出招商措施创新性,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一批能够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项目,进一步增强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培育亮点、培养人才、积蓄后劲等角度出发,引进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知名企业。在企业和项目选择上,注意把握准入门槛、投资强度和回报率等重要指标,坚决摒弃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和发展潜力不大的中小企业;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好项目,加速壮大我市已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未来新兴产业、潜力产业。
(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紧紧围绕构建“6653”现代产业体系这一主线,不断增强工业企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促进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不断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创新的骨干作用和各类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实施优势产业科技助推工程、新兴产业科技引领工程、传统产业科技改造工程;着力构建技术创新的人才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加强政府引导,整合优势资源,运用市场机制,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需求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不断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指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支持企业主持和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到2015年,新建市级研发机构96家、省级55家、国家级5家,培育发展产值过亿的“科技小巨人”企业20家以上,全市50%以上的工业企业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或自有品牌、拳头产品。
深化产学研合作。搭建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国际产业领军企业、知名院校、科研院所来我市设立研发机构;加强与中科大的联系和合作,争取中科大在设立高技术研究机构;进一步完善我市与本地科研院所、大企业的“1+6”产学研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完善多种技术对接模式;畅通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快速转化的渠道,推动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尽快把我市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创新优势。以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掌握关键技术为突破口,推进创新链上下游的对接和整合,建立以项目为纽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到2015年,在钢铁制造、新材料、机械加工、汽车制造、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行业领域中,建设6-8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争取3家进入省级梯次。
凝练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计划。组织实施好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依靠科技创新,助推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层次,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全力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撑计划实施,着力推动具有牵动性的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着力研究开发具有较强科技含量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发挥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继续加大科技计划项目的凝练储备和组织申报工作,在节能环保、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文化创意等领域中,凝练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一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点项目,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项目支撑。到2015年,滚动储备重大产业发展项目150个、重点项目300个。
扎实推进各类创新型园区和平台建设。统筹规划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企业孵化器等各类创新型园区建设,优化园区空间布局,促进扩容提升;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集聚和带动作用,争取早日把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为全省一流的国家级高新区,把当涂、慈湖等条件较好的开发区发展成为省级高新区。按照全市产业总体布局,突出区域特色,积极打造花山软件服务外包、雨山游戏动漫、金家庄新材料等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强力推进国家863新材料基地建设,整合提升博望刃模具机床制造业产业基地建设水平,尽快升格为省级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加快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争取再新建若干个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
(七)提升中小企业综合素质,增强工业经济活力
中小企业的大量发展是大型企业在人才储备、产业链延伸、竞争力和规模提升等方面的重要支撑条件,中小企业的培育和不断发展是推动整个产业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升级之源、发展之基。
加快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培育。通过重点扶持和引导有序竞争,深入推进中小企业由传统的生产型向市场需求型转变,企业布局向集中、集群方向转变,产品结构向高技术含量、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生产结构向“专、精、特、新”及分工协作方向转变,企业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转变,并依托资源、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等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中小企业。
立足产业功能区、扩大工业企业族群容量。工业企业族群中的大量中小企业能够形成产业链的上下游,形成盘根错节的技术相互转移、同时相互协作的群体。适应工业企业族群发展,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合理布局、错位发展”的要求,着力打造市经济开发区、龙山集中区、慈湖港口物流加工区、江心洲生态旅游区、濮塘休闲度假区5个产业功能区,使之成为培育工业企业族群的重要载体。
推进企业品牌建设,提升品牌效应。加快以产业集群为重点的工业企业品牌建设,整合产业品牌资源,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度高的行业实现品牌纵向延伸,推动品牌共建共享,通过集团化运作、品牌许可、委托生产、技术质量监控与防伪等方法,着力提高龙头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品牌的产业覆盖、享有面。注重品牌文化建设,强化品牌核心价值塑造。加强与国际知名品牌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依托国际品牌企业的技术、管理模式和知名度,提升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探索建立品牌创建协调、服务机构,统一品牌规划和服务,促进企业品牌建设。
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大力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信息技术向工业各领域、各环节渗透并有机融合,逐步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企业管理的数据化、流程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八)强化政府引导和综合协调推进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进一步推进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切实加快在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方式、意识上的转变;加大清理和整治乱收费的力度,切实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提倡柔性执法方式,营造更好的工业企业升级环境。不断加强对经济工作的前瞻性研究,着力提升各级党政职能部门对经济工作的驾驭、引导、协调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在财政、金融、税收以及产业导向方面的职能作用,助推工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