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

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

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教师角色 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21

The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ers Role Changing under

the View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l

MA Jinzhong

(Normal College of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1330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society, online network teaching are more and more applied to education, online network teaching and offline have combined ,and this kind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 will gradually occupy the main 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s the core of the education ,the change of the teachers role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it focu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 using literature method and case method, to explore the orientation of the change of the teachers' role and the impact of teacher's role change to the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blended teaching; role of teachers; network teaching

自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尤其是在本世纪初,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兴起,人们从网络上可以获取越来越丰富的学习资源,课堂不再是唯一的学习信息来源,于是,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新方式――混合式教学得到了普遍的关注。混合式教学不仅囊括了线上及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也在教学过程中更充分的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逐渐成为现今社会主流的教学模式。在这种大局势的发展下,作为教育模式中的主导者和引领者,如何能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紧跟社会步伐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高学识高素质人才,教师的角色将面临怎样的变化,无疑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

1 混合式教学的内涵

混合式教学最早是由何克抗教授将这一概念从美国引入,自此,国内教育技术界关于教学方法方面出现了许多实验性变革,并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混合式教学是指线上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范式,混合式教学主张将数字化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建构主义、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结合知识分布存在的思想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通过两种教学形式即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充分发挥教师在引导、启发、教学监控之中的主导作用。当前国际教育技术界已达成共识,通过混合式教学将二者相结合,优势互补,可以使教学、学习效果更好。

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学习理念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改变,因为课堂不再是唯一的获取教学信息的场所,它使学生的认知方式、认知渠道发生变化,还能够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师角色也都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发生在分析学生的需要、教学内容还有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上的,而不仅仅是形式的改变。在实际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可以将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劣势相互补,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效果。混合式教学强调的是在最恰当的时间利用最合适的学习技术起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2 混合式教学的发展现状

混合式教学发端于美国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 2001年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率先推出了开放课件计划,并计划将自己的课程全部上网,以让全世界的学习者都能免费学习优质课程。此后,越来越多的名校纷纷响应,于是开放的教学与学习资源走进了学习者的视野。本着“知识公益,免费共享”的理念得到很多大学的认同,并积极响应。在2002年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题研讨会上提出了并成立了开放课件联盟(Open Course Ware Consortium,OCWC),由于有了开放的教育资源,学生的学习一部分就可以在网络上完成,尤其是基础性的知识传授心得内容,课堂上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前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或者组织讨论。混合式教学受关注的现象充分表明了国际教育技术学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革新,也是教育技术理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现如今国内混合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普及,广大教师和教育学者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也极力推广和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3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变革

3.1 教师的角色变化

在若干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线指导作用。在多媒体在线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网络内容的学习情况在网上论坛或教师邮箱进行专门指导。学生如果有不会的问题,在线的教师也可以第一时间给予解答。(2)在线讨论交流。在多媒体网络中可以有效的对有些论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这样可以弥补以往课堂中因为时间有限而造成的讨论效果不佳、层次仅仅处于表面的问题。教师在讨论中更加能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3)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上,教师不必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结合学生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重点加以评价,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有针对性的解答。在课堂的讨论中,主题可以由教师有意的引导,使讨论更有成效。

3.2 教师教学能力的变革

教师能力的变革大致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混合式教育模式的环境下,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能力,包括在线指导与课堂指导。掌握信息技术快的教师将能更快的适应这个时代,比如自行制作微课的能力,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的应用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这是教师能力变革最重要的一环。二是系统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合理地教学系统、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是混合式教学的综合要求,教师不仅要着眼于如何“引导”,在同一时间,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如何学”,不仅要确定哪些应用在传统的课堂中,哪些需要通过混合式教学来实现和实施。因此在系统化教学设计方面,主要涉及教师的认知能力、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三是教学实施的能力。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去保证一个完整的活动程序可以顺利完成,但是,如果教师缺乏教育、组织、评价、监测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将不能对课程进行设计和实现计划,使其不能体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实施能力就是在充分尊重个性化教学的思想引导下,对学生线上线下的组织能力、高标准的指导能力以及对知识点的解析能力。

3.3 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

网络环境(特别是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库)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教师的行为将从课堂延伸到课后。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学生在图书馆、互联网甚至卧室都可以学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进度。基于网络的教学平台和优秀的教学资源库进行混合教学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可以让学生发挥其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教学资源,课后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互动的教学工具进行学习和讨论交流。

混合式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能熟悉课件演示工具、交互工具等,并且要熟悉教学的多媒体环境,排除学生的技术障碍,这样才能保证混合式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混合式教学中,将网络学习与课堂面授充分的结合到了一起,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式的协作学习的能力。包括老师与同学的协作、同学与同学的协作,包括学习共同体的建立。近一两年开始倡导的翻转课堂教学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可以说,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翻转了传统的课堂上传授知识、课后学生通过作业巩固知识的教学结构,学生的知识性学习可以无障碍地通过教师或学校提供的微视频、课件、学习指南、电子书等多媒体资源及网络化环境甚至于是资源更加丰富的云环境,进行自定步调的个性化学习。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很方便地通过以下方式获得解决,一是与学习同伴进行交流,二是与老师在线交流,三是通过学习社区进行讨论。因此,在翻转课堂当中,教师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个别化指导是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这也是与以往传统教学所不同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总之,基于网络环境的混合式教学融合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劣,令教师能力与教师扮演的角色正在转变与重塑,教师将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设计者,教师也是网络在线教学的指导者、合作者,新时代的教师也只有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才能适应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环境,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

参考文献

[1] 叶荣荣,余胜泉,陈琳.活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9):104-112.

[2]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3] 马金钟.依托MOOC平台的高校课程联盟运行机制与实施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81-84.

[4] 杨文婷,何伏刚.混合式教学中教师技能的新要求[J].基础教育,2008(6).

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混合式教学;线上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一)安全教育课为合班大课堂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行“2+1”的教学模式,学生外出顶岗实习一年,在校学习仅两年,受限于学习时间不足,故公共必修课大多采取合班授课的方式进行。

(二)授课方式大多为教师单向讲授

现行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授课的共性是:课堂(线下)教学为主,教师作为课堂主导,单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合班课由于人数较多,专业混杂,授课教师只能随机点人回答问题,课堂互动十分有限。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欠佳

合班教师受制于班级人数多,教室大,部分教师对课堂的管控度不深,只顾讲述知识。因此合班课大多沦为学生的“休闲课堂”,除自觉性较好的学生主动听课,大多数学生在课堂睡觉、玩手机,已成为高职院校安全课堂的“常态化”。

二、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安全课的推广的作用

混合式教学即:将网络在线教学和课堂传统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两者实现优势互补,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由于其互动性强,能较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广受高校青睐。在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课堂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是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传统课堂引入线上方式,使用手机端与学生互动(如随机点人回答问题),可以较好的提升课堂气氛,每一个角落的学生都有参与感,上课不再打瞌睡;二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线下教学完成后,学生的学习要在线上继续学习,教师可以设置线上作业(如观看视频、在线答题等),学生完成线上作业后,才能得到日常的作业得分点,收获平时成绩,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混合式教学可以设计翻转课堂,即学生翻转角色做课堂的“主讲”,学生抱着对问题的疑惑、对知识的好奇、甚至是对担任课堂主讲的责任,会主动去寻找、发现所需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能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四是能实时安全教育、宣传资料,向学生手机端推送最新的资讯和案例,使学生能实时得到警醒教育。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安全教育课实践运用探析

以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以手机移动端App工具为载体,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激活传统教学的手段,最终实现学生移动端、教师管理端、教学督导端、课程管理端在网络平台的一体化应用。

(一)移动端辅助学习,提升安全课程教学质量

安全教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在传统线下课堂授课的基础上,引入线上学习方式(手机端、电脑端)。课前,通过线上资料引导学生通过手机App进行预习、加入了安全视频、图文案例等元素,结合当下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学生更易接受此类方式,往往三五分钟可大致了解即将接触的上课内容;课中,打造基于小组讨论行为的互动式教学,教师不再做单向的安全知识灌输,只针对安全案例中的难点进行解释,学生根据预习内容有针对性的提问,教师针对性的指导反馈,形成良性互动;课后,学生利用手机App提供的课外阅读、课程作业,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化理解、加深印象,教师根据学生线上反馈的疑问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线上教学的引入,能有效突破传统的40分钟课堂的限制,线上移动端给予了学生更多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讨论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App的统计反馈,更加清晰了解自身在学习安全行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寻找差距。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详细学习数据,随时调整教学重点,实现教学相长。最终形成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端翻转角色,双向教育优化安全课程资源

安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混合式教学手段中翻转课堂的运用,可以将“备课”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在课余时间针对课前预习的资料做研究,形成课堂讲授的一系列内容,这些来自学生群体的案例,可能比教师准备的案例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能引起课堂共鸣,翻转课堂将不再是教师单向教育,教师和学生也都是被教育的对象,形成了资源互补、双向教育。而学生翻转角色讲述的案例,可通过教师筛选后进行优化选择,把经典案例作为特色教案永久保存,教务端提取此类源于学生、源于学校的教学材料,经过整合、优化和提升,最终能够能使分散的数据集中,实现课程建设发展规模化、科技化、可视化。可成为学校独有的教学资源,推动高职院校安全课的课程建设,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三)督导端辅助教学评价,监控安全课程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课的合班式大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评价、监督,人数过多往往导致一名授课教师难以有效监督上百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懈怠,教师也只能听之任之,教学效果欠佳。混合式教学可在通过手机端的App学习,以大数据分析、教学监控、评价体系为手段,以安全教育大纲和课程思政为标准,以学生学习端App学习统计为依据,通过学生线上作业对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督促、评价、预警。有线上技术的支持,教师能较好的针对学生的在线作业情况,及时在线下课堂对教学重点做调整,例如:线下课堂对学生线上作业错误较多或掌握不足的知识点做专项讲解,有的放矢,教学的靶向性和授课的针对性都能明显提高,有效帮助教师提高安全课线下教育教学的质量,实现线上督导辅助功能,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和“线下”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

(四)课程端更新实时案例,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教育与其他课程不同之处在于其提醒、警示作用,绝大多数高校的安全问题源于安全意识淡薄,如钱包手机随手放被顺手牵羊、上网不注意被骗情况时有发生;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在宿舍内吸烟导致的火灾案例屡见不鲜。而现实中学生往往“好了伤疤忘了痛”,线下课堂教学的弊端在于上完课后,学生就远离了教师的监管,使得线下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混合教学模式的课程管理端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课程管理者不断收集、实时更新安全案例,通过手机端定期向学生推送,对学生起警示作用;二是通过制定线上学习课程,弥补高职院校课程,安全教育线下课堂学习时间不足的缺陷,通过线上手段延长学习时间;三是通过建立班级讨论群,引发大学生对安全案例的不断讨论和思考,起到实时鞭策、警示的作用,即使学生不在课堂,也能在学生群体中形成关注安全、讨论安全、参与安全的氛围。混合式教学模式让高校安全教育持续进行,永不“下线”。

四、结束语

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范文第3篇

 

一、混合式教学的理念

 

混合式教学(BlendingLearning)最早于2002年由美国学者斯密斯·J和艾勒特·马西埃提出,将E-Learning的纯技术环境与传统的学习理念相结合,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国内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给出了更通俗的定义:即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

 

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既包括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形式、互动讨论形式,也有学生课前课后的网络自主学习和集体实践环节等,既有教材书本知识的学习,也有网络资源的搜集,这种教学方式要求老师在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使教学过程“线下”与“线上”有机结合。最终能让学生达到深层次的泛在学习状态(U-Learning),即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普适学习[2]。混合式教学强调在教学设计中要变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为“以学生学为中心”,既体现教师的教学主导性,不忽视传统教学的功能,又要构建新的课堂平台,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二、混合式教学应用在经济法课程中的优越性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面向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经济法课程在教学侧重点和培养目标上都不同于法学专业,但至今普遍的教学方式还是教师“灌输说课”,虽然加入多媒体、案例教学等,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仍然欠缺,经济法课程性质与授课对象等决定了混合式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有良好的适用性和优越性。

 

(一)有助于解决教学中学时紧张的普遍问题

 

在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中,经济法是唯一的法律课程,因此被赋予了过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学生的法律教育都被寄托于此课程,经济法内容本就繁杂,涉及多个领域的部门法,而为了向这些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普及法律知识,目前几乎所有面向经管专业的经济法教材都又加入本不属于经济法范畴的内容,诸如合同法、诉讼仲裁法、甚至民法总论的内容,教学章节“臃肿不堪”,教学时间却只有50左右课时甚至更少,面对完全没有法律基础的经管专业学生来说,学完所有章节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引入混合式教学,则可以把一部分教学内容转移到“线上”进行,或者让学生提前预习,节省课堂讲授时间,或者直接让学生课下自学,只需在线提交接受教师的网络评价检测,这种多重课堂的同时学习,可以缓解捉襟见肘的教学时量,同样学时下可以达到更多的教学容量,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效率。

 

(二)有助于解决教学中教材内容滞后的问题

 

法律课程尤其是经济法都会面对制度更新的问题,我国目前快速的市场经济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决定了相当长的时间里经济法的相关制度内容(比如公司、证券、社会保障等方面)会更新较快,而教材往往有一定滞后性,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某些章节不能依赖教材、内容需要修正的现象,而开放在线学习则无须顾虑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从网络中获得最新的法条、资讯,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的及时更新为教学所用,能有效减少教材内容的滞后单一,海量的网络资源可以给予学生更大的信息量和最新的知识视野,对学生来说时效性与生动性兼具。

 

(三)有助于解决法律课堂中案例教学事倍功半的问题

 

案例教学已经成为法律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案例的选择、问题的提出、环节的设计、时间的把控等都是需要教师考虑的因素。传统教学中,案例及问题一般选自教材或参考书籍,课堂上对于案例的陈述和熟悉就要花去一定时间,且案例往往老旧。而加入互联网工具,则教师可以事先从经济法的案例数据库或直接网络搜索最新的热点案例,按章节师生共享,上课时教师甚至无需事先准备,随机调取,或者要求学生课前了解数据库中某案例,课堂时间直接开展讨论,完成问题。教师可以及时更新补充案例数据,可以将社会热点、最新典型案件纳入其中,改变传统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耗时耗力事倍功半的局面。

 

三、构建经济法教学中的新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虽然是目前高教研究中的热点,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其适用仍应因课而异、因人而异。经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更强调的是应用性和启发性,避免过多抽象的法律原理的研究,针对目前经济法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性教学欠缺、课程内容设置不当等问题,引入新型的混合式教学,即改变单一的固化的教学模式,构建实体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等多重课堂来组成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既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和监控作用,又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热情,增加教与学各种形式的互动。1.利用网络工具,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并重。混合式教学的亮点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教师在实施课堂传统授课的同时可以开拓另一阵地,利用手机APP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随时学习。如今已有不少高校购买网络平台产品供教师登陆使用,教师把经济法中的热点案例、重要原理、可以由学生自学的内容,用文字或微课的形式放在平台上,或者把教学内容分章节和知识点录制成微课程,要求学生课下点击学习,教师布置作业和任务,学生要及时完成作业并提交到平台上,教师应对学生上传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与反馈,通过监控学生登陆时长、点击次数、提交作业等进行评测和排名,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设立个人微信公众号或APP应用的方式,打造互动平台,把所需讲授的知识点或者是与经济法有关的案例视频、法律动态、学术研究做成专题,推送到手机客户端,学生只要关注该公众号,即可随时随地学习查询,并且可以和老师实时语音或文字沟通,便于提问和答疑,师生互动相较于传统更为便利和频繁,对于教与学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增加学生平时的碎片化学习,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更深层次的作用,可以模糊传统课堂界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桎梏,构建课上课下随时随地学习——即泛在学习理念。

 

2.实施翻转课堂,增加互动参与。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的理念最早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教师提出:即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师生解答疑惑、汇报讨论的过程,即形成了一种“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的新型教学结构[3],也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典型体现。经济法课程自学性较强,又可以进行案例教学、分组讨论,因此比较适合尝试翻转课堂。首先,教师把本次授课的知识点讲解通过各种形式制作,或者让学生自行搜索下载相关资料,让学生提前在线学习,这些学习资料可以是教师自己的课件、录制的微课,也可以是网络开放搜索的教学资源、案例视频,对于抽象枯燥的法律原理通过各种形式更加生动、通俗的传达,保证学生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进入到课堂教学阶段,教师不必再重复理论,提出本课要解决的任务即实践案例,可以让学生对照理论尝试适用法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难度层次,案例先易后难,学生可以分组也可以单独陈述自己的判断和理由,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扮演旁听者和节奏的掌控者,必要时给予启发或者发起辩论,在知识的反复陈述和观点的反复碰撞中,尽量由学生自行得出接近正确的结论,最终教师回答疑问,强调教学的重点并布置下次翻转课堂的资料。当然这样的翻转课堂效果如何,关键还是教师应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对于课堂讨论中题目的设计、讨论模式的选择都应事先考虑,并预想整个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问题。

 

3.在实践课堂中引入模拟法庭。模拟法庭作为法律实践教学的常见模式,在许多法学专业里普遍设置,但在非法学专业中应用较少,在此加入模拟法庭的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都是很好的途径,也能够间接督促学生掌握相应实体与程序法,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能够达到教学效果的生动方式。在经管类专业学生中开设模拟法庭需要注意面对几个问题:首先,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法律实务经验和法律原理知识,从模拟审判的案例选择、诉讼流程、法律适用、分组讨论、评析总结,都需要教师事先作出周密安排和精心设计,教师是模拟法庭活动背后的主导,把控好节奏和时间,在庭审中如果学生出现错误、卡壳等问题时,可就地分析纠正。其次,给学生充分的庭前准备。因为是非法学专业,学生应提前熟悉诉讼流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法庭旁听或者播放庭审视频,也可以布置学生事先从网络平台自行查找学习,在案例选择上可以选择经管类学生较为熟悉的公司企业、合同类的典型案例,若有教师本人经历或者的案件则更合适,对于案例涉及到的理论和法条,学生应理解熟悉。第三,角色分配的问题。鉴于模拟法庭参与人员毕竟有限,在角色分配上尽量做到全员参与,避免一部分学生只能旁听的局面,可以设置调解程序、一审、二审程序,每段程序换不同的同学[4],增加第三人、证人、鉴定机构、律师助理等出庭人次。最后,教师应注意庭审结束后的总结评价环节。从程序操作、司法文书、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点评和纠错,并给学生打分评级,作为课程考核评价依据之一。

 

四、结语即反思

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范文第4篇

摘要:混合式教学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有效地结合起来。《供应链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特别强的学科,教学中采用情境学习项目、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技术等提升教学质量;最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供应链管理;情景学习;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57-02

教学模式是教学实施的核心影响因素之一,它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传统教学模式基于传统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主要强调系统地传授知识,教学环境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和课堂练习法为主,在师生关系上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既能够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够体现学生学习过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能够把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转换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核心轨道上。

一、布鲁姆数字化教学目标分类系统

该理论主要分为:(1)认知领域,包括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估;(2)动作技能领域,包括由心智活动控制的肌肉反应、活动和操作能力;(3)情感领域,包括情绪情感、兴趣、价值倾向的发展。在教学中,将记忆、理解等知识安排在学习活动的后续环节,课堂上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创造、评价、分析等高级思维上。这是基于大部分学生通常在短时间内难以对知识的掌握达到熟练的程度。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给学生创造环境,在课前和课上利用丰富的课程Y源去尝试探索或创新活动,例如参与富有知识性和情感性的课堂情境游戏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特定的专题讨论。这些活动一般都能折射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领会存在的问题。在稍后的深度学习环节中,师生可以共同探讨和分析。由于课前有自主学习安排在先,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所形成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可以帮助学生驾驭较为复杂而又系统的学科知识。

二、情境学习项目

情境学习理论的兴起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形成了抛锚式教学模式、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和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三种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遵循了提出问题初步分析问题重点分析问题回顾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程序,具体组织过程如图1所示。

《供应链管理》课程主要设计了两个情境学习项目:生产计划与控制课堂情境学习项目和“啤酒游戏”课堂情境学习项目。通过情境学习项目,学生充分认识了生产控制的特点、牛鞭效应的原理,并深刻体会其对供应链的影响,继而充分理解了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化思想。

三、案例教学法

《供应链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特别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供应链管理的相关内容,教学效果事半功倍。首先,案例教学以真实企业案例为研究对象,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学生自由发言并参与讨论,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枯燥的局面,学生开小差的减少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增加了,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其次,通过企业经典案例的解析,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案例教学能够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开展讨论和交流,从而提升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相比传统的教师灌输、学生被动听讲的模式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更高的效率。再者,选取真实案例作为教学内容,通过企业实践的分析、总结,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最后,学生对所学多方面知识融会贯通,对企业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有利于完善知识体系。

案例教学中遵循以下原则:精心选好案例师生共同理解案例学生分析案例组间交流,互相辩论师生点评案例。案例教学能够将抽象、枯燥的知识、原理与生产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从案例中找到学习的突破口,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新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并与旧知识进行交融,实现认知体系的快速拓展。

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依靠黑板、粉笔和课本作为传输知识的媒介,课堂容易陷入沉闷、乏味的氛围。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人们的思维空间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依靠文字、图片、动画、声音以及视频等载体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找到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中适合的衔接点,能够将教育质量提升到更高水平。

五、教学效果评价

在授课结束后,对课堂上的2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在选择混合教学方式还是传统教学方式中,71.43%的学生会选择混合式教学方式;92.86%的学生认为与传统课堂相比,混合式学习侧重于问题的讨论与分析,能够非常深入与全面和略有深入和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92.86%的学生非常或比较同意《供应链管理》课程所采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老师为学生安排了丰富的学习活动,如团队合作、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通过小组合作对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有所提高,通过课前小组任务,同学间能进行深入互动和交流,并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了个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89.29%的学生非常或比较同意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能从不同的学习资源中取得很大收获,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掌握所学知识还可以提高个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兴趣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3.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中,85.71%的学生认为提高个人语言表达能力,75%的学生认为提高个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78.57%的学生认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67.86%的学生认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92.86%的学生非常或比较适应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愿意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继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89.29%的学生认为《供应链管理》课程非常或比较适合使用这种教学模式。

以上结果为今后继续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提供了支撑。

参考文献:

[1]张传萍.翻转课堂的内容分布模式:基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J].教学与管理,2015,(08).

[2]吴秉健.基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翻转学习模式研究[J].教与学,2013,(03).

[3]韦琦,林勋亮.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及实施效果研究――以《物流学》课程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2).

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模式医学教育问题与策略

一、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优势

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为学生提供课前网上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进行网上自主学习和课堂任务实践及交流互动,教师从传统课堂的“照本宣科”转变为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创设与优化”。基于任务的学习方式,督促学生借助网络、视频等多种信息化手段,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被动吸收者”转变成“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混合式教学使教学模式从传统的“课堂教师知识讲解、课后学生复习巩固”转变为现在的“课前学生知识采集、课堂师生交流探析”,有效地推进教学模式和手段改革,提升了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

二、混合式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师层面:专业素质、信息化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做到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设计到位,资源丰富,活动有效,那么教师的专业素质、信息化教学水平、课堂控制能力、时间和精力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无疑会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对教师综合素质有极大的要求和挑战。

2.学生层面:学习负担增加,学习兴趣和可持续性不够

有研究表明,混合式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全程进行线上和线下学习,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作业等,学业负担加重,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逐渐降低。

3.学校层面:技术、资金、培训进修支持力度不足

学校层面会遇到很多困难,如现有教学设备、教学环境与开展混合式教学不适应;教学设计、资源设计及教师培训等需要相关的专业技术支持和时间、经费等保障。很多学校缺乏具体实施标准、技术保障、团队建设、经费支持等政策。

三、混合式学习模式的问题应对策略

1.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强化自主学习理念

当前教育发展已经到了“更加关注内涵、更加注重质量”的转型时期。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辅以项目学习,有利于进行项目训练或综合考核。教师要有足够的能力设计项目训练,借助课堂提问、研讨等方式督促学生完成项目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拓展学习空间,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少讲、精讲理论知识,加强实践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实践训练,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问题分析、解决和应用能力。

2.优化教学资源,促进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共建,推进课程建设

开展混合式学习,课程资源的数量、多样性和趣味性直接影响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效果。本研究在前期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基础上,积累了大量优质的网络资源。为了更好地进行混合式教学,还需要制作、整合更多的优质资源,这些无疑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近年来,各高等院校积累了大量制作精良的课件、微课和视频等网络资源,但仅限于本校使用,缺乏校际间流动性和有效的推广应用。因此,由院校主动联系网络运营商进行合作,共同建设网络学习和教学平台,对于整合课程资源,实现共建共享不失为一种有效措施。高校加盟后,可以共享相关的网络课程资源,组织和管理在线教学活动,解决了人力和时间不足等问题。

3.精心设计教学任务,能力递进,提升综合素质

为了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创设能力递进的学习任务,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全过程。课前自主学习任务主要通过问题导向,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学习,掌握基础性知识。课前任务设置难度要小,利用课余时间课前完成。课堂学习要划分学习小组,通过问题讨论、项目完成、案例分析,以研讨、师生释疑等方式协作,完成理解和应用类知识点的学习,实现理论知识的升华,提升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教师根据学习情况,相关文献、链接、网络资源,进行知识拓展,开拓学生视野。或在前期基础上,设计更为高级的任务进行综合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岗位能力,解决“拓展级”知识点的高级学习目标。

4.设计严密有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习动力

学习活动的设计是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的重点,要保持线上和线下学习活动的有机融合。(1)线下与线上讨论讨论内容可分为教师和学生导向性两类主题。一类由教师根据课程设计讨论主题和内容;另一类是由学生根据课程,对于兴趣性较高的、时兴的或者难度较大的内容,进行习题分析、专题探讨或者案例学习等。(2)课上抢答与线上测试设计课堂抢答环节,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提升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专注力。教师设计或利用在线题库,随机在线测试,平台自动批阅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3)课后作业与线上成果展示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作业模块”,在线作业,并进行批阅。学生可通过网络提交作业,查询成绩。通过个人及小组成果展示,介绍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

5.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升实践能力

教师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学习策略,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主动进行知识构建。基础性和理解性内容主要采用问题导向学习策略,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内容设定情境,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小组协作,讨论、分析问题并总结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项目式学习策略适用于应用类、拓展类知识,以项目为导向,通过小组协作,完成项目的学习和知识的构建。对于复杂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主要采用案例导向学习法,学生根据教师遴选的典型案例,围绕主题进行分析和研讨,运用基础知识解决临床实践。

6.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陈坚林教授指出,“教师的角色必须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环节下进行解构和重建”(陈坚林,2010)。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驾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更新和拓展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重构课程内容,对知识点进行分解和重组,因此,课前“备课”环节变得更加复杂,也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和拓展专业知识。(2)教师的教学能力要加强教师不仅要设计课程任务和目标,整合课程结构和内容,整合和录制信息资源,供学生线上学习和课堂实践;还要采用灵活、多变、有趣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线上自学、线下实践和小组协作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非常高的课堂组织和驾驭能力。(3)提升信息化技术素养教师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才能进行视频录制、资源上传、学习督导和平台操作。教师应积极参加信息化技术的交流与培训工作,熟悉网络多媒体技术,搭建实时交流的平台,努力完成从讲师到教练的角色转变。

7.加大学校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提升改革效果

(1)在技术支持和资源建设方面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和各种教学资源的设计和投放,需要很好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因此,学校可以采购或加盟一些优质网络资源课程,既解决了资源重复建设的弊端,节约时间及制作成本,还能大大提升了资源质量和可选择性。(2)教师培训与政策激励方面混合式教学的成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教学资源建设和设计,还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及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均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善。因此,需要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培训,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使之保持教改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