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风土人情;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44-01
目前,我国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着观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美术专职教师缺乏、教师素质难以提高的现状,这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课程质量,笔者提出在美术教学中应该充分有效地利用地方文化资源。通过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推动美术教学的形象化、真实化、简单化,促进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鉴于地方文化资源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价值,笔者在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论述地方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一、以乡土资源为本,开发初中美术教学资源
由于大多数初中生的思维都处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为了让美术教学活动变得简单化和形象化,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和理解美术知识,培养美术兴趣,教师应该合理开发乡土资源。在乡土资源开发上,需要教师以教材为蓝本,做好开发和整理工作。如在初中美术七年级第五单元中,讲述了许多有特色的、有鲜明代表意义的地方文化资源,有九芝堂的包装和王致和的图标等。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分析本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如广西桂林,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就是象鼻山和漓江,所以桂林的产品,如啤酒、三花酒、豆腐乳等,包装图标大多数是象鼻山或者漓江的图案。又如在初中美术八年级《小泥塑造型》和《折纸动物造型》这两节课中,泥塑和折纸动物都是地方民间艺术资源的代表。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去搜集我国有关泥塑和折纸动物的民俗文化资料。如江苏苏州的泥塑、陕西凤翔的泥塑、天津的泥人张、湖北黄破泥塑等这些都是不同地方的泥塑文化。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调查和搜集广西壮族的民间艺术,如做绣球、刺绣等艺术,然后让学生比较广西民间艺术和课文民间艺术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这样学生对民间文化艺术会有深刻的了解。通过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乡土资源,能让学生对地方民间艺术有形象、直观、生动的了解,达到提高美术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采用地方风土人情资源,开展美术教学活动
风土人情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两个部分。地方风土人情的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某一区域内民族的生活、衣食住行、生产、习俗等;精神文化内容,主要是指民族生活的传承,如某一民族的节日习俗、礼仪习俗、语言艺术等。教师应以丰富的地域风土人情资源为背景,合理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让学生真正深入理解和体会乡土文化的内涵,达到通过民俗文化美的精神,启迪学生智慧和心灵的教学目的。在讲述民俗节日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了解我国各个民族在春节的风土人情。如北方人喜欢在春节包饺子,南方人不喜欢吃饺子却喜欢舞狮子,东北人过春节喜欢扭秧歌,壮族人在春节喜欢包粽子,这些都是风土人情的差异。在查阅完资料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增强学生有的情感体验,使其找到内心的归属感,从而达到美术教学传承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目的。
一、区域旅游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景区文化特色不够鲜明,主题定位不够准确
部分景区景点只注重旅游硬件建设的高端大气,乡村景区城市化趋势明显。在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开发中忽视旅游地历史的、民俗的等区域文化资源的主题定位和特色彰显,内涵挖掘不深,底蕴凸显不够,失去文化支撑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二)旅游文化与旅游发展相脱节,文化发展缺乏规划
旅游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系统发展,要把旅游文化发展与旅游及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有机融合才能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忽视或忽略了涉及面广、周期长、显效慢的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问题。
(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景区文化吸引不足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热衷于文化旅游,喜欢到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地去体验民俗风情和特色文化,在放松身心的同时陶冶情操。旅游文化发展滞后,没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影响的旅游地势必难以吸引游客。
(四)旅游文化人才资源严重匮乏,文化发展后续乏力
部分具有文化底蕴和内涵的景区景点地处偏远、条件落后,致使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所需的各类策划、营销、管理人才引进难、留不住。加之个别地方政府对旅游文化事业发展认识不高、政策扶持不利,使民俗文化和民俗技艺无人传承。
(五)旅游文化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文化发展缺乏合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加强绝不能单凭市场调节和民间自觉。部分地方政府对强化旅游文化软实力缺乏统一规划和长效机制,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和总体协调,政府主导作用和宏观调控不利带来了无序、盲目发展,发展合力不足。
二、提升区域旅游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一)准确定位区域旅游文化主题,打造区域旅游文化特色品牌
旅游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地区形成旅游吸引力,发展旅游事业的灵魂。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区域旅游文化事业发展做出长远规划和主题定位。要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文化资源的普查、征集与调研,为制定规划,定位主题,打造文化品牌奠定扎实基础。聘请专家学者对区域特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论证、整理、开发、包装和宣传,力争开发系列旅游文化品牌,形成特色旅游文化品牌产业链。
(二)大力发展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夯实区域旅游文化发展基础
旅游产业发展是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直接载体和有效方式。政府要通过政策支持,鼓励扶持专业人才组建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研发机构,并积极将研究成果进行转化,促进旅游文化事业长效发展。旅游文化软实力提升要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实现有机融合、资源共享。在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建设中要体现区域旅游定位和旅游特色,在文艺创作、文化活动、媒体宣传中要鼓励继承、发展和宣传地方文化特色,以提升旅游文化形象和区域文化吸引力。
(三)加快整合区域旅游文化资源,形成区域旅游文化发展合力
旅游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以人文生态景观、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体验等文化资源的充分整合为基础。要把诗词歌赋、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风土人情等有机融入自然景观、生态资源和文物遗址中,使旅游地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历程等能够让旅游者入眼、入耳、入心。充分发挥历史纪念馆、人文生活馆、主题文化园等载体和民俗风情表演、民俗文化节、文化旅游节、学术论坛研讨等形式加大对区域文化的宣传推介,提升旅游文化软实力。
(四)培养引进区域旅游文化人才,促进区域旅游文化提档升级
人才是旅游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智力支撑。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文化机构的合作,提升旅游文化档次。积极培养和引进素质高、潜力大、经验足、能创新的优秀人才,保证他们的工资福利、学习培训、评优晋级等待遇,使他们安心于地方旅游文化事业发展。要创造条件给民间文化团体、民间文艺骨干、民间艺人等提供成长空间和展示舞台,保证基层本土文化人才储备充足。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全社会的热情和潜能,通过群策群力促进旅游文化提档升级。
(五)拓宽区域旅游文化投入渠道,确保旅游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滁州民歌;方言;地域性;文化因素;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17-03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民歌与方言有其独特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民歌以歌唱表现的方式展现地方文化,而方言则通常会成为地方的“官话”。但不管呈现形式如何,民歌与方言都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审美倾向、民族性格等内容,二者都是该地方向外界展现其独特性的“文化符号”。因此,民歌、方言与地域文化都有着天然的关联性,一方面地方文化决定着民歌与方言的表现方式,另一方面民歌与方言则承担着展示地方人文特色的“文化使命”。那么,地方文化究竟是如何决定民歌与方言,又如何被它们所展现的呢?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滁州民歌与方言来具体探讨之。
一、民歌的地方特色与文化艺术特征
民歌,就是流行于民间且具有地方色彩的歌曲。从字面意思来看,民歌具有双层属性:一为“流行的”社会属性;二为“地方色彩”的文化属性。社会属性赋予民歌“流通”责任,而文化属性赋予民歌“象征”职能。在地方的某些场合(例如集会、庙会、文艺演出),民歌往往具备语言的功能,供不同地方的民间艺术家切磋交流。而识别一个地方或民众的精神状态、心理需求、风土人情、、民间艺术等,民歌则是一个极佳的参照物,具有丰富的民间艺术象征意义。
滁州民歌源起于安徽东部的滁州地区,是长江民歌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江南水乡民歌风格的影响,具有曲调优美、节奏明快、唱词细腻甜美、歌风纯朴优雅的特点。滁州民歌种类丰富、体系完整、题材广泛,内容往往涉及到实践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号子、山歌、小调、秧歌以及革命历史歌曲等。具体概括,如下表1所示: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滁州民歌与当地的生活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都从艺术的角度展现了滁州特有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都具有浓郁的滁州地方特色。
总的来说,滁州民歌具有如下艺术特点:一是风格多样,兼容并蓄。其实,滁州民歌是对滁州地区不同民歌风格的总称,在它之下还有若干民歌色彩区。从总的角度来看,滁州民歌属于江淮色彩区,与其并立的还有皖北、皖南、大别山等色彩区。就滁州地区而言,定远、凤阳、明光等北部县市的民歌曲调高亢、节奏舒缓刚直,明显体现出了中原民歌文化的印迹。而南部的来安、全椒、天长等县市则深受江南民歌影响,曲调细腻优美、唱词婉转含蓄;二是结构简朴,调式丰富。滁州民歌基本囊括了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其中以徵调式居多、角调式最少。除此之外,滁州民歌的曲式结构相对简单,要么是起、承、转、合的一段体式,要么就是上下句结构式。结构的简单,使得滁州民歌便于理解、易于演唱;三是富有地方特色。我们知道,滁州民歌源起于民间,它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些是描述日常生产生活场景的,有些则抒发了滁州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人生的追求、历史的认知。因此,地域色彩浓厚是滁州民歌的最大特征。它首先表现在对当地方言及习惯用语的使用上。例如《张家大姐真正好》中的“对”、“脆”是全椒方言,意思是“正合我心意”。其次表现在对历史事实的再现上,譬如著名的《凤阳歌》就生动描述了凤阳人民背井离乡、乞讨度日的艰难岁月;最后表现在对虚词的使用上。滁州民歌中大量应用了虚词,使得民歌过渡自然、情感饱满。例如《王三姐赶集》中的“呀”、“呀哈”、“呀啊”等虚词的使用,就准确地呈现出了王三姐青春靓丽、活泼果敢的性格形象。
二、方言的地方独特性与文化因素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它是语言因受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变体。一般来说,方言的形成与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根据语言性质,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两种。本文中的方言特指地域方言,即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语言变体。我国幅员广阔、地形多样,地域差异性较大,语言分化严重,以至于形成了多达十七种的地方官话,变种的处于片、小片的地方方言更是不计其数。在1987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滁州方言统属于汉语官话方言区。其中南部四县即滁州市、来安县、全椒县、天长市(原天长县)基本属于江淮官话区,北部三县即凤阳县、定远县、明光市(原嘉山县)处于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的交界地带,具有鲜明的双重性特征,尤其是历史上从淮北地区移民较多的沿淮地带,如凤阳县、明光市(原嘉山县)的方言大多受中原官话的影响,具有中原官话的显著特征。
总的来说,滁州方言分为两大块:一为北部三县:凤阳县、定远县、明光市(原嘉山县);二为南部四县市:滁州市、全椒县、来安县、天长市(原天长县)。它们分属不同的方言分区,因此本文在探讨方言特征时将兼顾这两大分区。首先全椒、定远等南部市县的方言以五声调为主,即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以及入声五个。在现代普通话中入声已基本消失,但在滁州方言中仍保留有独特的喉塞音。入声的存在让滁州方言说起来稍显短促,并时常带有辅音韵尾。凤阳县等北方的三县方言由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五调方面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入声全归去声”;其次词汇的完全差异化,无法用字面意思来解读。如下表2所示:
再次词法丰富,极富感彩,例如多用“怪、老、多、很”等副词表示程度,“怪远”、“老高”、“多好”等。在表示贬义感情时通常会用“形容词+不拉叽(吧唧/歪歪)”句式,譬如“甜不拉叽”、“爽歪歪”等;在表示程度时还会用“动词+慌”结构,如:“累得慌”、“痛得慌”。在日常用词中习惯用有“子”尾的词语,如:“酱油子”、“一家子”。除此之外,张其昀经过研究后发现滁州方言通常用“并列式”、“副词式”、“合用式”等来表示正反问,句式结构为“可(克/还)+VP,例如还(克/可)去不去?
滁州地区之所以能够形成独特的方言形式,与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滁州所在的江淮地区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很早以前就有先民在此生存。据史料记载,在春秋前期该地区就有淮夷、钟离、徐、胡、许等古国,此后要么成为藩国属地,要么就治县设郡,尤其是到隋以后,滁州地区更是成为商贾云集之地。由此,滁州方言在继承古汉语的同时兼容了其他语言特点,进而形成了自己的方言体系;二是经济的发达与频繁的对外交流,这些都使得滁州当地人性情开朗、心胸豁达,即使遇到生活困境,他们也会以乐观的心态去勇敢面对。这些我们都可以从方言中较多使用虚词来窥视之。
三、滁州民歌与方言的保护与传承建议
根据滁州民歌、方言的生存现状,本文认为采取机制性、传承性、研究性措施是比较有效的。
(一)机制性保护措施
机制性保护措施就是以各级政府为主导、由文化部门推动的自上而下的保护体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快速消亡的今天,政府出面引导保护显得格外的重要。这是因政府能够最大限度地动用起一切积极因素来参与所决定的。为此,政府保护应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建立起一整套由政府部门主导的纵向保护体系。例如对于滁州民歌的保护工作应由市文化局主导,各县市区文化部门配合进行组织、调研、论证、实施;其次应建立起部门联动的横向保护机制,将与民歌保护所涉及的规划、旅游、财政等部门都纳入进来,组成以文化部门为主的联动机构,利于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再次组建专家委员会,专门负责民歌认定、传承人审核、规划指导、调查研究等工作,便于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为滁州民歌提供切实保护;最后建立相应的表彰奖励机制。对于那些为保护民歌而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歌手以及普通民众应给予相应奖励,使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传承保护措施
传承性保护措施是民歌、方言存在延续的关键,它直接作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最为有效的保护措施。就保护对象而言,传承人及作品是传承性保护措施的主要着力点。对此,我们首先应构建完善的传承人保护体系,延续民间传承风俗。综合实践作法,我们认为“认定+扶持”的保护措施是比较恰当的。认定的关键在于判断准传承人是否符合传承的主客观条件,主要甄别的标准有:具有较为完整的传承谱系;在乡间民俗文化界享有一定的威望;能够熟练的掌握艺术技艺;具有传于后代的可能性。认定工作可由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实施,也可以委托专门的委员会进行。扶持的关键在于资助的持续性与特定性,可设立专项资金,定期“输血”,从经济上减轻传承人的传承压力。除此之外,对于资金的使用进行专项监督,保证经费使用的准确性。其次拓展传播渠道,扩大民俗影响。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民俗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传播媒介来进行宣传。滁州市每年举办的“中国农民歌会”是对民俗传播的有益尝试,历经五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三)研究性传承措施
滁州方言虽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它在滁州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滁州百姓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样去保护滁州方言。综合现有的保护手段,我们认为“研究+传播”是比较有效的策略。据不完全统计,涉及滁州方言的研究文献已不下百篇,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很多学者都从滁州方言中挖掘到了方言背后的“文化宝藏”。因此,我们需要持续不断地关注滁州方言,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以此来丰富我们的方言文化学。与此同时,在倡导普通话的同时允许方言的存在,并通过媒体通道对滁州方言进行现代解读与演绎。
四、结论
综上所述,滁州民歌与方言具有地域独特性,都是滁州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方言与滁州的地域环境、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后者决定前者的表现形式,而前者则是对后者的艺术性反映。因此,在保护滁州民歌与方言时,我们应紧密联系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此来构建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慧敏.江淮官话的归属与特征研究概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关键词:民俗文化;周秦文化;景观设计
1 关中地域景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开始建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景观,宝鸡市作为关中地区具有民俗代表性的地区,在眉县、扶风、凤翔等县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民俗风情园、民俗旅游园等。关中民俗景观无论是在建筑主体,还是在景观设计方面,都要体现出当地的地域特色,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相结合,通过对民俗旅游开发的整体分析布局,结合形式美法则进行统一部署设计。通过走访调查扶风关中风情园的实地分析,并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总结出关中民俗风情园的一些景观设计手法:
1.1 传统元素与现代手法相结合
通过调研能发现,关中民俗风情园中的民俗景观设计表达手法,注重将传统的元素通过现代材料或设计手法表现出来。植物品种选用关中地区比较有特色的海棠、紫薇等,拴马桩作为一种传统物件,原来是用来拴马绳用的,现在却以现代构成的设计手法散落在草丛里,看上去既有秩序感,又有历史感。
1.2 突显地域文化
关中民俗风情园园中规划与设计要想标新立异,应注重体现当地地域特色。游客既可以感受到关中纯朴与粗犷的民风,同时也能近距离感触园林小品的设施;既可以拉近景观元素与游客之间距离,又可以使游客体会民俗景观的质感、沧桑和淳朴,以达到触景生情的效果,显现“原生态风景”的内心感受,冲击视觉记忆。此外,关中民俗中最基本的农业生活用具被作为陈列的展品呈现给游客,让游客怀念农耕文化,寄思乡愁。
2 周秦文化理念的体现与民俗生活的再现
关中宝鸡地这作为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在景观设计方面应使用现代的手法再现周秦文化,如将青铜器经过抽象、变形、再造以后,作为景观雕塑、景观座椅、景观灯具,甚至是景观地面来使用。宝鸡市部分地段已经摆放了许多仿造的原始青铜器以体现周秦文化影子,但仅停留于简单的形式摆放,没有把这种器皿结合现代手法加以运用,进行二次创新。关中民俗风情园可以引入传统元素的再生设计手法,以更好地体现周秦文化与现代文明。
其次,结合农村集镇里面的生活场景,以原始又新颖的方式运用于民俗风情园。如扶风县开发打造出了“以扶风为轴线”,再现关中民事民情的旅游项目――关中风情园,它是明清建筑的博物馆,也是关中民风民俗的缩影。其中把关中的民房建筑、特色小吃、手工艺作坊和农家风情集于一体,各种小吃加工坊、织布坊、民间工艺品展坊、各色花卉、农家蔬菜园、多种名优果园等云集,其真实地展示了关中地区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劳动生活景象,当中收存和保护了大量的石器文物,如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拴马桩、石羊等,既保留了民族的传统风格,又具有时代气息,让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能亲身感受体验到关中民风、民情的淳朴厚道。
3 关中民俗风情主题公园的应用前景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精髓的象征,是民族之根源、力量之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录入与保护,表明了民俗文化自身具有文化艺术性与历史传承性。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很多民俗文化被吞噬并逐渐消失,民俗文化的传承甚是堪忧,必须采取措施使其健康发展并传承下去。关中西部地区作为蕴积历史文化聚集之地,有着优越的民俗文化,因此,造就了关中西部民俗旅游业的繁荣兴盛。这里民俗旅游业形式多样,其民俗内容多姿多彩、丰富多样,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关中民俗风情公园的主题定位,采用多种设计手法展示和呈现关中民俗主题,紧跟主题形象,对景观空间进行合理的空间组合和分区布局,积极挖掘多种关中民俗主题公园展现模式。通过不同的展现技法表现出民俗“活”的文化,使游客亲身体验民俗文化,深刻感受浓郁的风土人情,同时,完成再现民俗主题公园教育和传承的使命。因此,其具有传播传统民俗文化和教育后人的作用,其应用前景不可估量。同时,民俗主题公园也可以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将整个乡村民居、乡村田园绿地、乡村果木基地等作为民俗主题公园景观规划的一部分,或者主题公园与周边乡村游相结合,形成一条旅游线路,可以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此可见,关中民俗风情主题公园的作用不容小觑,其景观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园独特性的展示和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继而影响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景观设计应立足当地、回归传统、回归自然,为人们营造一种生态、可持续的,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感召的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一、特色房屋
“陕北六大怪之一――挖个洞洞当家宅”说的就是窑洞。窑洞具有冬暖夏凉、不破坏生态环境、经济省钱等优点,被我县人民广泛采用。窑洞是这样来的:历史上横山经常是烽火连连,百姓也要经常迁徙,建设豪宅大院岂不浪费?所以多数百姓只掘三丈土窑,就可以安家。战乱一起,就弃之而去。窑洞上面叫“垴畔”,前面叫“硷畔”。窑洞是珍贵的黄土文化,是横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像岁月的摇篮,哺育着每一代横山人民。
二、剪纸文化
陕北有许多的窑洞,为了装饰窑洞,妇女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剪出了许多好看的窗花。横山的窑洞,窗户特大,面对一片阳光,是展示剪纸艺术的好平台,窗花只是其中一种。顾名思义,窗花就是贴在窗户上的“花”。还有贴在顶棚的“团花”、“角花”,贴在室内墙上的“墙花”、“炕围花”……剪纸是人们祈福与祝福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透露出人们对生活的期盼与渴望,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剪纸艺术是多么宝贵,我们横山人民一定会一代一代流传下去。
三、独特美食
说了那么多,下来就说说我们横山的美食了。横山人的美食中最受人喜爱的就是洋芋做成的各种美食了,有洋芋擦擦、炒洋芋条等。这些美食老少皆宜。当然,横山还有其他美食,那就是横山人日常生活里必不可少的糕。糕和“高”是谐音,吃了糕盼望步步高、天天高、年年高,有喜庆吉祥之意。我们横山人爱吃糕,但凡婚丧大事、生辰满月、逢年过节都吃糕,因为我们期盼年年高!
横山民俗文化数不胜数,作为横山人的我无比自豪!这块黄土地,看似朴实无华、贫瘠荒凉,实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一片拥有着激情与美、历史与力量的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