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节能环保产业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由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新传媒产业联盟、石景山区人民政府、新传媒网联合多家权威机构主办的“2011第四届新媒体节”于11月10―13日在北京召开。本届新媒体节以“新媒体变革趋势――微世界、新趋势、新格局”为主题,将举办会议论坛、年度盛典、微博大会、推介洽谈、品牌展示、创意大赛等多项活动,并首次推出《微领军榜》。
新媒体已经成为互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行业组织以及社会各界进入信息时代重要的平台,随着新媒体不断地创新发展,微博等社会新媒体更是带来巨大的挑战与机遇。从2008年举办首届新媒体节开始,新媒体节已成为中国新媒体领域高层次、高规格、内容丰富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年度盛会。届时将有1500多名业界精英参加活动,共襄盛举。
第五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产业博览会•成都
2011中国国际循环经济产业博览会将于11月19日-21日在成都举办,来自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巴西、南非等40多个国家的近90名官员组团参加。此届循博会主题为“循环经济与西部发展”,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欧中联合商会共同主办,从2007年起已成功举办过四届。
在华期间,各国代表团拟赴成都市进行参观考察,出席循博会开幕式、参加循博会主论坛、考察成都节能环保产业投资项目、参观循博会及成都市投资环境等。随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循博会旨在建立我与发展中国家在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交流机制,为我国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走出去”搭建合作平台。(易?珏)
安永调查:中国位居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首
2011年10月26日,安永在北京和上海最新的《资本信心晴雨表》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继续位居“最具吸引力投资市场”的首位,其次是印度、巴西、美国和澳大利亚。
安永大中华区财务交易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庞若柏(BobPartridge)表示:“中国无疑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市场之一,原因是它的高增长潜力可使其减少受到当前成熟市场剧烈波动的影响。”报告表示,62%的全球受访者提到进行收购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现有市场和新市场的份额,中国代表着“新市场”战略中最为重要的机遇之一。尽管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疲软态势表示担忧,令人意外的是,大多数来自中国的受访者(65%)对全球经济的长期前景表示乐观。并不意外的是,86%来自中国的受访者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庞若柏续称:“外商直接投资不断涌入中国继续点燃了多方对于中国国内市场的浓厚兴趣。中国的受访者在此次调查的许多地方都强调了这一点,他们称对资产的争夺越来越激烈。”(陈海燕)
创意实现精彩品质成就跨越
关键词:绿色税收税收制度完善
随着上世纪
五、六十年代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一些具有环保特点的经济概念,诸如绿色国民生产总值、绿色会计、绿色营销、绿色税收等相继出现。这些“绿色”概念,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而且更重要的是将环境资源的消耗与补偿纳入经济范畴,从而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其中绿色税收的概念最早主要是基于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的“政府利用宏观税收调节环境污染行为”的环境税收思想,即对导致环境污染的经济主体征收特别税种,使外部成本内在化,以实现对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拓展和深化后,绿色税收概念被赋予更新、更广阔的内涵。
从广义上说,绿色税收是税收体系中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种税种和税目的总称。从狭义上看它包括以下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内容:根据排放量和对环境的损害程度来决定税率以计算排放税;对生产出来能危害环境的商品或使用这种商品的消费者征税(如xej-~油征收的消费税);在其他税收上提取与环境相关的备抵;对于能够节约能源或减少污染的设备和生产方法给予可以采用加速折旧备抵法或降低税率的优惠。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内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世界上居于前列,世界银行与环境经济专家在《关于中国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大城市的环境污染状况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0个在中国。环境的恶化不但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存质量,而且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是一个高度综合、高度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污染的防治和生态的恢复,并且和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管理体制、政策法律息息相关。如何应对当前的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解决遏止人类发展的“瓶颈”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欧美一些国家通过改革调整现行税制,开征环境税(包括废气税、水污染税、固液体废物税、噪音税),实行xej-环境改善的税收优惠政策等,使税收对改善环境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状况,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我国建立“绿色税收”制度,更好地运用税收手段保护环境和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现状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原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中就曾规定对工业企业以废渣、废液、废气等“三废”和其他废旧物资为主要原料生产产品所取得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给予定期免税照顾。此后,我国的税收制度虽然历经多次改革、调整,但也始终将保护环境作为税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现行税制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对“三废”企业的税收减免;对节能、治污等环保技术和环保投资的税收优惠;限制污染产品和污染项目的税收措施;促进自然资源有效利用的税收优惠等。此外,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也对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应当肯定,上述税收措施采取“奖限结合”的办法,形成了鼓励保护环境、限制污染的鲜明政策导向,与政府的其他有关措施相配合,在减轻或消除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状况,相对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上述税收措施所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主要体现在:
1.现行税制中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这样就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的用于环保的税收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在环保方面的作用。
2.现有涉及环保的税种中,有关环保的规定不健全,对环境保护的调节力度不够。比如就资源税而言,税率过低,税档之间的差距过小,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起不到明显的调节作用,征税范围狭窄,基本上只属于矿藏资源占用税。这与我国资源短缺,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的情况极不相称。
3.现行税制中为了环保而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的形式过于单一,仅限于减税和免税,受益面比较窄,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而且显得力度不足,国际上通用的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方式均可应用于环保税收政策中,以增加税收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而我国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4.现行税制未形成绿色税收制度,没有就环境污染行为和导致环境污染的产品征收特定的污染税。目前国家治理环境污染,主要是采取对水污染征费,对超过国家标准排放污染物的生产单位征收标准排污费和生态环境恢复费,这种方式缺乏税收的强制性和稳定性,环保成果难以巩固和扩大。另外,在征收方式上不规范,排污费的收费方式由环保部门征收,不仅征收阻力很大,而且排污资金的使用效果也不理想。
二、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税收制度
根据我国资源现状和特点,应促进企业按物耗少、占地少、能耗小、运输少和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原则发展,加强对能耗大、用水多、占地多、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业的管理。在进一步完善现行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税收措施的基础上,尽快开征环境保护税,使其成为“绿色税收”制度的主体税种。从而构建起一套科学完整的“绿色税收”制度。.采取多种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扩大并建立完善的环境税种体系,明确征收范围。开征新的环境税,建立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将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开发生产行为及在消费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的物质列为环境污染税的征收范围。借鉴国际经验,分期分批开征水污染税、大气污染税、污染源税、噪音税、生态补偿税等一系列专项新税种。将目前资源税的征收对象扩大到矿藏资源和非矿藏资源,可增加水资源税,以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缺水问题。开征森林资源税和草场资源税,以避免和防止生态破坏行为,待条件成熟后,再对其他资源课征资源税,并逐步提高税率,对非再生性、稀缺性资源课以重税。鉴于土地课征的税种属于资源性质,为了使资源税制更加完善,可考虑将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并入资源税中,共同调控我国资源的合理开发,同时应扩大对土地征税的范围,并适当提高税率,严格减免措施,加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耕地意识。
2.完善税制要素。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环境保护税的课征对象应是直接污染环境的行为和在消费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从税收的公平性考虑,环境保护税的征收范围应具有普遍性,即凡属此类行为和产品均应纳入课征范围。但考虑到我国目前缺乏这一税种的制度设计和征收管理经验,在开征此税的初期,课征范围不宜太宽。应采取循序
渐进的办法,先从重点污染源和易于征管的课征对象人手,待取得经验、条件成熟后再扩大征收范围。为促进经济主体珍惜和节约资源,宜将现行资源税按应税资源产品销售量计税改为按实际产量计税,对一切开发、利用资源的企业和个人按其生产产品的实际数量从量课征。在税基选择上,以污染物的排放量课税,一方面刺激企业改进治污技术,另一方面也不会妨碍企业自由选择防治污染方法。采用弹性税率,根据环境整治的边际成本变化,合理调整税率,同时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污染程度的企业实行差别税率,在征收管理方面宜作地方税,地方政府应将征收上来的税款进行专门保管,专门用于环保建设事业。
3.完善税收优惠措施。除继续保留原有的减税免税和零税率等税收优惠形式外,还应针对不同优惠对象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多种税收优惠形式。首先,制订环保技术标准,对高新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转让、引进和使用予以税收鼓励。可供选择的措施包括:技术转让收入的税收减免、技术转让费的税收扣除、对引进环保技术的税收优惠等。其次,制定环保产业政策,促进环保产业的优先发展。如环保企业可享受一定的所得税的减免;在增值税优惠政策中,对企业购置的环保设备应允许进行进项抵扣,从而鼓励企业对先进环保设备的购置与使用;对环保设备实行加速折旧;鼓励环保投资包括吸引外资,实行环保投资退税;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有关政策中,对于企业采用先进环保技术改进环保设备、改革工艺、调整产品结构所发生的投资应给予税收抵免;对于环保产品在出口政策上给予税收支持等等。这样,可以增强税收优惠手段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便于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税收优惠形式激励企业采取措施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提高税收优惠措施的实施效果。新晨
4.改革消费税制度。为了增强消费税的环境保护效应,应对课征制度进行改进。(1)适当提高含铅汽油的税率,以抑制含汽油的消费使用,推动汽车燃油无铅化的程。(2)在继续实行对不同排气量的小汽车用差别税率的基础上,应对排气量相同的、汽车视其是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而实行区别对待,并应明确规定对使用户“绿色”燃料的、汽车免征消费税,以促使消费者和制造商做出有利于降低污染的选择。
关键词:建筑中水技术指标经济指标
中图分类号:TU991.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概述
面对日益严重的水危机,世界各国积极开辟非传统水源,其中城市污水因其就近可得,水量稳定,适当处理后可回用至多种途径,既能降低对新鲜淡水的取用量、城市排水管网负荷、又能起到控制水体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增加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的积极作用,因此国外很多缺水城市已将城市污水作为稳定的“第二水源” [1-3]。经过2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我国自主研发的中水处理工艺、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大批国内环保企业的崛起,已能够为新建中水处理厂提供包括设计、施工、设备、调试在内的完整解决方案。建筑中水的应用有着很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6]。
1 建筑中水处理技术工艺简介
1.1 生物接触氧化法
该方法又称“淹没式生物滤池”、“接触曝气法”,其实质是在生物反应池内填充填料,充氧后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在填料表面,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7]。该工艺较为成熟,相关设备材料生产企业较多,基建投资较省,对水量水质波动适应能力较强,运行管理较为简单,其典型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流程
1.2 膜生物反应器(MBR)
MBR工艺是以膜分离设备代替常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的二次沉淀池,将活性污泥与水彻底分离,获得优质出水,本质上是生化反应与固液分离同步完成[8]。该工艺具有出水水质优良稳定,消毒副产物少,安全性高,剩余污泥量极少,无需污泥处理设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工艺控制简单,流程短,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其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流程
1.3 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
CASS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变型工艺,连续进水、间歇出水,在一个反应器内完成水质均化、初次沉淀、生物降解、固液分离,反应器内交替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环境,内部由隔墙分隔为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两部分[8]。该工艺具有系统运行稳定性较好,对水量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强,操作方式灵活,脱氮除磷效果较好等特点,其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工艺流程
1.4 曝气生物滤池(BAF)
曝气生物滤池内装填有高比表面积的颗粒填料,以提供微生物生长的载体,污水由上向下或者由下向上流过滤料层,滤料层下部设有鼓风曝气,空气与污水逆向或同向接触,使污水中的有机物与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发生反应得以降解,填料同时起到物理过滤阻截的作用[8]。该工艺具有反应时间短、占地少、能耗较低,硝化效果较好等特点,其一段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流程如图4。
1.5 速分生化法
速分生化技术是浸没式固定床生物膜技术的变型,将流体力学中的“流离”原理与微生物固定化的O/A生物膜技术相结合,利用特殊的固-液-气三相运动,可以在无压力、只需水体稍微流动的情况下运行[8]。该工艺微生物生长快、系统启动时间短、可维持较高的生物量,氧利用率较高、能耗较低,基本不排泥、不需设置污泥处理系统,维护管理简单,其工艺流程如图5所示。
图4 一段式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流程
图5速分生化法工艺流程
1.6 物化法
物化法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的方法,物化法中水处理工艺通常组合运用混凝、气浮、吸附、介质过滤、膜分离等方法,一般用于处理低浓度污水[7]。该工艺无微生物培养和维护问题,可间歇运行,管理方便,设备体积小,占地省,不排泥,无需设置污泥处理系统。物化法中的气浮滤池中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6所示。
图6物化法中的气浮滤池法工艺流程
1.7生态法
生态法主要包括土壤渗滤工艺和人工湿地工艺。土壤渗滤处理系统是应用土壤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基本原理建立的人工土壤生态系统,利用土壤颗粒的过滤作用、表面吸附作用、离子交换、植物根系和土壤中微生物对污泥物的吸收分解等机理,改善天然土壤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环境条件和生物活性,强化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处理能力和效果[7],其典型工艺流程如图7所示;人工湿地净化机理综合了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等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种协同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及茎、根的输氧作用,供给湿地床除污需要的氧气,同时由于发达的植物根系及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的净化作用,填料床体的截留及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作用,而实现水质的净化[9],其工艺流程如图8所示。生态法无微生物培养和维护问题,具有可间歇运行,管理方便,无需曝气,能耗低,不排泥,无需设置污泥处理系统,可以和景观建设相结合等特点。
图7 土壤渗滤工艺流程
图8 人工湿地法工艺流程
2 建筑中水处理技术综合评价
上述七种中水处理工艺的综合评价如表1所示。
3 建筑中水未来展望
(1)随着自来水价格持续升高,鼓励和引导建筑中水回用的政策将更为深入、配套,发展建筑中水回用的地区将继续扩大。
(2)随着相关技术法规的日趋完善,建筑中水的设计、建设、运行等环节将更加的规范化;风险评价体系以及科学研究将更为系统、全面、深入。
(3)建筑中水处理技术将向着模块化、装备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回用途径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4)随着绿色建筑蓬勃发展,建筑中水将成为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部分。
4 总结
本文指出城市污水作为“第二水源”的重要意义,系统地阐述了目前普遍应用于建筑中水的几种处理工艺,对各种工艺的技术、经济指标和适用场合进行了定性比较,对建设、设计等单位选用中水处理工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表1建筑中水处理技术工艺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张林妹,胡彩霞,杜 鸿,张卫华,中水回用现状与发展前景,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1,1-2.
[2]周望军,中国水资源及水价现状调查报告,中国物价2010,3,19-23.
[3]孙俊荷,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科技传播,2010,7,31.
[4]张莉,资源利用新趋势-中水回用,能源与环保,2009,8(23),155-156.
[5]许文峰,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广东化工,2010,8(37),275-276.
[6]高伟红,浅谈建筑中水回用的发展历程及技术措施,江西建材,2006,4,44-45
[7]03SS703-1《建筑中水处理工程(一)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0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