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学生心理讲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学生;自信心;培养
在心理学领域,有关自信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但是近些年来,有关自信心的相关研究已经受到了许多心理学家的重视。这是因为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知觉、情感态度、意志力、行为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重要原因。有了自信心才能充满信心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把增强学生自信心作为培养目标。有研究发现,自信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竞赛、成就、归因、就业等多种领域内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自信心作为重要的人格特质之一,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及健全的人格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强烈的自信心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强的兴趣。因此,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养树立他们相应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本研究试图研究影响中学生自信心发展的因素,通过不同的干预力量和干预手段来进行实验研究,并为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提出有效的培养策略。
一、文献综述
1.概念界定
(1)中学生
学生一般是指正在学校或者研究机构学习的人。例如,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等。与学生相类似的还有徒弟、弟子等。本课题中的中学生专指在初中阶段学习的中学生。
(2)自信心
自信心,又叫自信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和充分自我接纳的一种体验,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英语中“confidence”一词源于拉丁语“confidential”,是指个体信赖自己或自己处境的一种情绪或自觉,感到有把握的状态。马斯洛(Maslow)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了自信是自尊需要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Coopersmith认为自信是个体做出的、并经常保持的对自己的评价,说明个体在何种程度上认为自己能干、重要和有价值;表达赞许或不赞许的态度,显现了对自己能力、身份、成就及价值的信心。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与力量所持的一种肯定态度。人们所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都需要有相应的自信心,才可能实现目标,取得成功。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必会表现出或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自信心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力量,是促进学生不断努力、积极向上的动力。本课题中的自信心是指初中阶段的学生对自己学习、生活认识与充分估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信息。因此,本质上是学生对自己所具有的能力的一种正确估计与高度自我接纳的态度。
(3)培养
培养是运用一定的方法来达到某一种期望的结果。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方法研究是在运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森伯格的自信心量表进行前测,挑选出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并分组,分别进行家长干预、教师干预、团体辅导、讲座辅导等,让学生体验归属感,学会正确的归因,体验他人的关注等,增强自信心。
2.理论依据
(1)影响自信心的因素
影响自信心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在这里,我们主要看看家庭影响、他人影响、成败归因等因素如何影响自信心的发展。来自父母的影响有很多方面,如:家长的文化素养、家庭经济状况等,但对孩子自信心产生直接影响的是父母。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评价很快被孩子接受,如:“你这样做很不错!”“你这个没用的废物!”等,都会使学生内化为对自己的评价。但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因此,在中学阶段,对中学生的影响也来源于教师和朋辈群体力量。有研究表明,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教师在学生自信心培养过程中作用明显。中学生对自我行为的观察和评价往往是在与他人的对比中进行的。因此,中学生如果能从朋辈群体中获得正面、肯定的评价或解读到对自己积极方面的信息,则有助于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一个人的自信心形成开始于童年时期,但还没有定型。随着年龄增加,阅历加深,学生成功和失败的体验必然随着增多,如:考试进步、比赛没有获奖等,其实事情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的观念及对成败的归因。对成功事件进行积极归因,能给人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并增强自己的信心。对失败的事件进行消极归因,容易使人产生挫败感、自责,严重打击自信心。因此,通过讲座的方式,对中学生进行归因方面的训练,会使学生在成功与失败事件面前宠辱不惊,有利于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假设
1.研究意义
从研究对象上看,中学时期正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冲突和情绪起伏、行为问题的高发阶段,特别是自信心相对不足的学生,他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往往不亚于成人。本文通过实验,检测家长、教师、团体辅导(朋辈群体)及讲座辅导对中学生自信心的影响,一方面可以提高自信心不足的孩子的自信心水平,给这些孩子归属感,明白自己并不是孤立无援的;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关注到全体学生,同时能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提出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策略,为学校青少年自信心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及实践数据支持。
从干预手段来看,本研究让家长参与到了课题中来,从侧面让家长多关注了孩子,加强了亲子间的沟通;其他干预手段也都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2.研究假设
(1)团体辅导组对中学生自信心培养没有显著差异。
(2)讲座辅导组对中学生自信心培养有显著差异。
(3)家长干预组对中学生自信心培养有显著差异。
(4)教师干预组对中学生自信心培养没有显著差异。
三、研究方法
1.被试
在新侨中学发放问卷900份。结果回收问卷860份,剔除10份无效问卷,从中筛选了自信心不足的被试80名。
2.研究工具
(1)气质量表
采用《自信心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伯格(M. Rosenberg)制订,它是世界上最常用的测量个人自信心的量表。它共有10个测题,用以测量个人对自我感觉的好坏程度。该量表简单易懂、操作方便、可信度高,适用于中学生。
3.研究程序
(1)采用团体施测,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午休的时间,由班主任作为主试。
(2)采用Excel进行数据的录入,剔除无效问卷,并筛选出自信心不足的被试,被随机挑选80名被试,分为4组。
(3)对4组自信心不足的被试分别进行家长干预、教师干预、团体辅导(朋辈群体)干预、讲座干预。
(4)对80名自信心不足的被试进行后测。
(5)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1.中学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结果
(1)团体辅导组结果
方差不齐性,看第二个Sig=0.000
(2)讲座辅导组结果
方差不齐性,看第二个Sig=0.000
(3)家长干预组结果
方差是齐性,sig=0.003
(4)教师干预组结果
Sig=0.000
2.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结果讨论与分析
(1)团体辅导对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影响。
个体的生存与成长是在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用中完成的,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团体辅导借助朋辈群体的力量,让中学生有一定的团体归属感。朋辈群体作为中学生的重要他人,影响着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因此,通过系统的团体辅导,除了同组的中学生的影响,还有教师及一些相关知识的普及、励志人物的故事等都对学生自信心的提高有莫大的帮助。
(2)讲座辅导对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影响。
一个人的自信心不是天然形成的。它来源于个体的成功体验、良好的外界信息以及个体的成败归因模式等。在讲座中,通过系统地介绍自信心的定义、结构、影响因素等,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并及时调整自我评价机制,从而重新自我接纳。
这次实施讲座辅导的教师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可能因为喜欢教师爱上了他的讲座,认真学习,内化成自我的知识储备,并重新悦纳自我,建立更高的自信心。
(3)家长干预对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自信心发展最先起影响作用的是家长。有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导致自我认识偏差。因此,通过家长干预,对中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研究假设中,考虑到家长忙于工作、与孩子沟通时间不长等客观不可控因素,认为家长干预对中学生自信心培养没有促进作用。但当代的家长大部分文化程度较高,受到正面管教孩子或陪伴孩子等新理念的熏陶,现在通过数据,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家长对学校的工作十分配合,从某种程度而言,他们是最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角色。
(4)教师干预对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影响。
学生的评价一部分来源于成功的体验,一部分来源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心理波动较大,不安全感较强,处于情绪情感的矛盾期,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教师在学生自信心培养过程中作用明显。因此,教师应该要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来指导教育教学活动,深入地了解学生,实行赏识教育,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评价自己。
五、.结论
(1)团体辅导组对中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影响显著。
(2)讲座辅导组对中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影响显著。
(3)家长干预组对中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影响显著。
(4)教师干预组对中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影响显著。
参考文献:
[1]Wylie R C.The Self-concept:Theory and research on selected
topics.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79:823-828.
[2]Cooppersmith S. The antecedents of Self-esteem. San Francisco:Freeman,1967.
【关键词】 微课程;系列;思想品德课;开发
思想品德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由此。
一、 微讲座引领,提升领悟力
微讲座始创于2011年,主旨在于用思想的力量使世界更美好。需要演讲者在20分钟内的时间里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有准备的演讲。这意味着每位演讲者都会尽可能地将其观点变得明确、清晰以及有意思,于是作为观众就不会觉得它枯燥、冗长、沉闷。
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三组重要关系依次构成了思想品德课程的三大内容板块。每一内容板块中均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七、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更侧重于道德、心理健康与法律。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教学时间必须控制在40分钟以内,有限的教学时间如何将许多相对专业的知识内容讲得更生动、更易理解与接受,微讲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缓解这一矛盾。
例如七年级思想品德中有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我们就可以尝试开设心理健康讲座。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一课是关于如何管理自己情绪的,我们以讲座的形式进行该课内容的教学,虽然教学内容上并没有变化,但形式上有新的突破。讲座以活动形式展开,活动名称“大风吹”。全班同学站立起来,由教师做一些关于个人情绪特点的陈述,如果满足这些陈述,则被大风刮倒,若是不满足,则继续屹立着,直到满足条件坐下。使学生从这些陈述中考虑自己的性格特点然后在纸上写下一些自己的一些不良情绪和如何调节这些不良情绪的做法。最后和旁边的同学交换自己的纸条,大家相互交流看看在相同的事情上大家的对待方式和处理态度有怎样的差别。这样的讲座形式改变了日常常规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当然讲座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教师的观摩讲座、活动讲座,也可以是学生的精品讲座。其实七、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自我选题、找资料、讲解等各方面的能力,可以针对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分组,由小组分任务落实讲座的内容选择、编排与开设。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中有较多内容为法律教育,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工准备,并确定微讲座开设的时间,教师则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充当主持人的角色,及时掌控讲座。讲座的实施甚至还可以打破原有行政班级的编制。
二、 微视频赏析,注入正能量
视频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能提供图、文、声、像,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刺激,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中,选择那些具有正能量的优秀视频或者利用微课制作手段制作适合课堂教学使用的微视频在课堂中使用,可以更直观地让学生体验当事人的所知所感所想,将正能量的种子深深地根植在学生心中。近年来关于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孝心少年、全国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给我们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感动,感动之余这些不正是我们教学中最直接最真实的材料!例如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中有关于《人生当自强》的内容,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尝试使用关于最美孝心少年的微视频。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中《心有他人天地宽》、《诚信做人到永远》等内容在教学中就可以尝试使用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等的先进事迹作为视频教学的内容。
三、 微讨论辨别,培养正义感
课堂微讨论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和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微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见,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生活中可探讨的专题性事件或问题时有发生,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讨论的话题,这些话题不仅要贴近中学生的实际生活,还应符合课堂教学主题,应具有开放性、指导性与可讨论性。在课堂微讨论之前,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讨论的题目并提出要求,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认真准备意见和写出发言提纲。讨论进行时,充分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到问题的实质。
关键词:叛逆;问题;健康;自卑;自信;阳光
初中生,一个非常熟悉的名词,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群体,因为他们有着太多的
不成熟,有着太多的冲动,更有着太多的叛
逆,所以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和
加强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
一、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
1.依赖思想严重
现在,大多学生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论什么事情都希望父母帮自己去做,而我们的父母也正因为过于疼爱自己的孩子,心甘情愿去做任何事情,这就无形中滋生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久而久之孩子的依赖心理越发严重。
2.缺乏自信
拥有阳光的日子是灿烂的,然而很多
初中学生正缺乏这种阳光式的自信。在我们的学校里,有很多学生因为自己的长相、身高、穿着而引发内心的自卑,特别对于那些父母离异的学生,他们更是觉得抬不起头,长此以往,如果老师不注重启发和教育,学生就很容易形成心理阴影,从而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
3.初中生易冲动,意志较为薄弱
青春期是绚烂多彩的,他们的情感也无比丰富。然而,也正因为此,很多的学生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鲜活的例子,颇有一种骇人听闻的感觉。那是2010年的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初三班的一个学生失控了似地喊到:“老师,老师,老师……不好了……”一阵急促的喊声打破了沉静,一个学生不知道为什么,把另一个学生的手打坏了!一时间,大家忙开了。然而,调查之后,才发现两个学生只是因为一个自己喜欢的偶像起了争端,才引发了这一幕惨状。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擅长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让学生有正确的事物评价标准,不能因一时情绪冲动而做出遗
憾的事情,这样不仅害人而且害己。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对策
1.深入学生内心,让学生自信地微笑
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深入学生的内心,观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弄清学生到底是因为什么变得不想说话,不爱微笑,不喜欢交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有效地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和心理异常,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纠正不良行为,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2.培养学生自立能力,让学生摆脱依赖心理
这就要求我们的家长帮助建立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生活态度等对子女的心理素质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家长就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中,如果遇到问题,首先教育孩子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逐渐的孩子在这些细小的问题上,就变成了一个拥有自立能力的人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也增强了学生的抗挫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心理成长道路上更加具有坚韧性。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重拾内心的美好
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初中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4.要特别关注那些内心比较自卑、情绪容易冲动、父母离异的学生
我们要定期找学生聊天,关注他们的生活细节,及时给他们的内心“充电”。让他们的内心真正地感受到温暖,这样学生才不会戒备你,才会主动和你交流,你才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更好地辅导他们的心理健康,让学生真正地找到自信,走向阳光。
5.开展心理咨询
包括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总的来说,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在太阳下笑得最灿烂,就必须让我们的学生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真正地把学生的青春期变成黄金期。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5)20-0009-04
中学生的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需要生涯规划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为科学、切实的生涯规划提供重要保障,两者在个体身上构成一种循环和整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1]。俞国良[2]等曾指出,心理健康视野下的生涯规划是在纵横交织的生涯发展框架中展开的,其根本任务是建构完整的人格,有效地适应社会,其终极目标是自我实现。
我国高校自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面临着难以就业的困境。这一问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学生在生涯探索、规划和决策上面存在种种困惑,却没有及早接受正规的生涯规划教育,也是关键原因之一。如果中学生能尽早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能力有所了解,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并对这一职业所涉及的专业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那么他们在高考选择专业和毕业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比较清晰的方向。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追逐无限的知识,那就危险了。在当今多元的社会环境下,学生该如何将有限的知识学以致用,这就很有必要事先制定生涯规划,有目标地进行学习、培养自己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我国庞大的中学教育体系,存在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相对滞后的现状,使得在中学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变得尤为迫切。
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发展起着引导、示范、催化、矫正和疏导的作用,这也正是基于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开发学生的潜能,奠定学生终生发展的心理基础。它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自我信念、健全的情绪与情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独立的生存能力,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实现[3]。本文以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现实情境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方式,探索中学生的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模式,从而促进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生涯及生涯发展的演变
(一)生涯的概念
我国的生涯概念最早开始于孔子。孔子曾对人的一生进行过生涯规划:人只要本着“仁、义、理、智、信”的行为准则行事,以“克己复礼”的原则约束自己,采取《易经》的辨证思维方法,则可按如下步骤度过人生:“十五治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八十而圣”,如此则有望实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4]。
西方学者对于“生涯”则作出了不同的定义。Shartle认为,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职业或职位的总称。McFarland指出,生涯是一个人依据心中的长期目标所形成的一系列工作选择以及相关的教育或训练活动,是有计划的职业发展历程。Webster强调的生涯是指个人一生职业、社会与人际关系的总称,即个人终身发展的历程[5]。Super认为的“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6]。
综上所述,对生涯概念的定义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长期到终身、由静态到动态,由关注个体行为和职业发展向注重个体的心理特质与心理过程,在不断演变,而这一演变历程正是生涯规划逐步迈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历程。
(二)生涯发展的演变
在生涯发展理论被提出之前,职业指导已经为人们所熟知[7],但随着生涯理论的不断演变,“职业辅导”逐渐被“生涯发展”所取代。生涯发展强调个人一生发展的全过程,它包括个体在一生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是各种角色的协调和整合,是人生发展的全过程。这一概念的转变被Super记录在自己的生涯发展理论之中,从此生涯发展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最重要的则是生涯发展教育被纳进了学校教育之中,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8]。生涯发展取代职业辅导,意味着从只关注人的学术发展与职业发展转变为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该理念的转变在教育中展现的功能将会愈来愈明显,这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启迪。
对于人的生涯发展的探索研究大约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生涯发展的理论则出现在50年代,此时的理论涉及兴趣、态度与个性发展等因素,人们开始关注经济与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对人的职业发展的影响。60年代生涯发展理论进入其成型的重要阶段,在60年代大批理论涌现的基础之上,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自己亲身实践的检验,继续推动着生涯理论的向前发展,至80年代生涯理论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了成熟阶段[9]。
二、探索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
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是指把二者结合起来实施,使学生在生涯规划课程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主动思考如何在把握自身心理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生涯规划,使它们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既不是隶属关系,也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属于交叉关系,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且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正是它们结合的条件和基础[10]。
面对日趋激烈的升学、就业压力,中学生在生活事件、意识形态、成长、家庭、社会等方面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和心理问题[11]。生涯的规划同样需要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在充分把握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中学生的生涯规划[12]。中学生处于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想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和我如何去做。下面就中学各年级的不同特点分别进行阐述。
(一)初中阶段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为初中生奠定生涯成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生涯发展。因此,对于初中生的生涯规划内容选择不宜过于专业,应该适合于大多数初中生,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认识、职业认识与生涯规划。同时学校在组织与开展活动时,要注意建立层次递进的活动体系,以适合学生的阶段性发展特点,促进其身心健康[13]。
初中一年级:这一时期的学生处于生涯发展的认知阶段,同时也处于自我意识强而不稳的青春期。教育应侧重给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的指导,使之了解生涯规划的一般知识,初步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的意识,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尤其是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初中二年级:这个阶段应考虑学生的能力因素,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进行生涯规划的探索与尝试,并逐步提升相应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涯规划观念与合适的职业倾向,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需求并认识自身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理想积淀力量。
初中三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们面临就业或升学的压力和选择。一部分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投身工作,但绝大多数学生会继续升学,因此应侧重对其进行就业与升学的指导,帮助学生培养相关的职业能力与技巧。
(二)高中阶段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生与初中生相比,身体的主要器官与性发育都趋于成熟,产生了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同时也面临新的矛盾和冲突,形成探索与解决矛盾的过程[14]。高中生需要面对高一结束后的文理分科和高考后的专业选择,这些都是生涯规划中的重大选择,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要重视这个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抓住实施的关键时期。生涯规划的实施并不是杂乱无章地传授,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循序渐进地开展[15]。
高一年级: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已有生涯规划的知识体系基础上,继续对社会环境进行认知与探索。可以通过组织与高年级学生的交流会、聆听专家讲座报告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专业特点,了解相关政策和法律,理性看待当前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锚等测试,帮助学生分析自我特长、优势和局限,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特征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职业适应范围,了解专业发展方向,为高一结束后的文理分科做好充分准备。
高二年级:学校一方面要强调分科方向,让学生对自身文理各科的学习情况有清晰认识;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分科学习后,也可以对分科结果作出调整,这时就需要得到学校专业人员的指导,让学生能顺利进行调整。同时,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探索,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
高三年级:这一阶段应着重进行专业选择、就业心态等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生涯规划的决策能力、实施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等。让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专业特色和发展前景;集中宣传高考志愿填报政策和填报技巧,举办专业选择、就业程序的讲座;对毕业生提供升学、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咨询与指导;通过各种心理测试,引导毕业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及时修正升学、就业目标,确立合理的升学和就业期望,帮助学生转变角色,尽快适应社会。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休戚相关,但两者却不存在替代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2]认为,生涯规划概念的演变历程是生涯规划逐步迈入心理健康教育视野的历程,也是生涯规划的理念与当代心理健康观日趋吻合的历程。个体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实现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继而影响着生涯规划的整个过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生涯教育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2]”。
相对于初中生、高中生具体设计的生涯规划方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答6个“W”问题[16](见下页表3),设计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生涯规划方案。
三、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及启示
生涯规划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评估的出发点不是教师与学生的知识授受程度,而是通过学生是否有更明确的自我认识、是否增强了生涯规划的意识等标准进行评估。此外,评估的参与者也不能忽视生涯规划的主体――学生。
(一)生涯规划档案和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中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的跟踪档案,记录并有效地监督个体在设计生涯规划及其确定生涯规划后的成长历程,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给予其相关的生涯规划辅导,及时纠正偏差,以帮助中学生提高综合素质[15]。生涯规划档案和心理健康档案能对每位学生提供切实帮助,为生涯规划辅导和心理咨询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这也是评估中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二)各种心理测验辅助评估
开展各种心理测验,如职业兴趣测验、职业价值观及动机测验、职业能力测验、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和职业性格测验等等,这些测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测验前要先充分学习该测验的使用手册,了解测验用途及使用规则。此外,解释测验分数的时候也要得当,测验是为了初步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不是主观给学生“下诊断”和“贴标签”,所以不仅要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还要帮助学生针对测验结果,寻找改进与提高现有状况的方法。
(三)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生涯规划
在中学阶段,各学校可以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内容包括个人探索、职业探索、就业形势和政策、素质拓展训练、成功校友经验分享、模拟招聘、兼职体验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帮助中学生合理地思考和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力,帮助中学生了解各类大学及专业的具体情况,提高将来考入大学及专业选择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春峰.论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通互动[J].教育与职业,2012(17):88-90.
[2]俞国良,曾盼盼.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J].教育研究,2008,(10):63-67.
[3]江光荣,柳BB,黎少游,等.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27-32.
[4]任卓.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
[5]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85-129.
[6]孔春梅.国外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综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3):5-9.
[7]吴武典.生涯发展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1):19-21.
[8]胡春森.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的探索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9]程利娜.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J].教学研究,2012,35(4):41-45.
[10]褚庆文,施永斌,孙秋芳,等.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6):656-658.
[11]骆一,郑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3):661-664.
[12]王亚歌.初中阶段生涯发展教育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8.
[13]杨蓁.普通高中职业指导实施途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14]何晓丽.青少年生涯教育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15]Nevill D D. The development of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J].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7,45(3):288-292.
一、初中学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一种“我不如人”心理,是对自己学习失去信心的苦恼的心理状态。造成初中学生自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思想观念陈旧,认为后进生无可救药,对后进生缺乏耐心,不负责任、失去信心,容易导致其产生自卑心理;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挖苦讽刺后进生,使学生学习没有信心,看不到希望,这就足以摧毁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将他们推进自卑的泥潭;再次,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评价越低越容易导致初中后进生产生自卑心理。
2.畏难心理。古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学习也如此,需要一种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吃苦耐劳本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的优良品质之一,但是现在的孩子因为娇生惯养,养成懒惰的习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思想,在学习中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在学习中会产生畏难情绪,遇到难的题目或者是没见过的新题型就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这题太难了,我肯定不会做。从而轻易放弃。
3.逆反心理。现在的初中一线教师或者班主任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觉得现在的学生批评不得,稍微一批评就产生逆反心理,常常让教师很难开展工作,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逆反、抗拒的心理特征在这个阶段尤为突出。
4.焦虑心理。学业的压力容易使学困生焦虑不安。在学校里,学困生最害怕的就是考试。他们一听说“要考试”,心里就紧张。一遇到考试,就担心会考坏。考试后,公布成绩之前,他们总是放心不下。他们也经常做考试考坏了的梦。在考试成绩不好时,他们心里总感到不快,担心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5.孤独自闭。长期学习困难,又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和关怀,使一些学困生逐渐变得少言寡语,不喜欢集体活动,常常口误,不喜欢与人交流,不喜欢陌生人,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心里有很多心烦的事情都不愿说来。
二、如何帮助学困生走出心理困境
1.真情相待,开启心灵之窗。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我们要具体分析情况后分别对待。如有一位父母双亡的学困生,靠穷困的祖母抚养。强烈的自尊心,使他在同学面前觉得抬不起头来。我们可以对他进行爱心教育,让他们受到集体教育,抚慰他封闭的心灵。
2.开设讲座,唤起美好信念。人的行为是在心理支配下的行动,结合学困生实际开展心理知识讲座,使他们掌握一些心理科学知识,有助于心理发展,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行动。如开学时进行“首因效应与成功”、“目标、进取、成功”、“成就感与成功”等专题讲座,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立下壮志;学习中,介绍预习、听讲、作业、复习等学习心理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不满意,悲观气馁时,进行“挫折、容忍、成功”等讲座,教导他们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取得新成就;当班级出现许多小团体,影响集体团结时,可作“小团体与集体”的讲座,教育他们处理好小团体与班集体的关系,关心班集体,同学间团结友爱,鼓励同学之间大胆交往,建立融洽的同学友谊。还可以作些有关心理咨询的知识讲座,消除各种心理障碍。
3.疏导咨询,驱散心理阴影。人的心理活动有其隐蔽性的一面,学生还希望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来解决心中藏而不露的一些心理问题。教师可利用个别谈话、个别教育的时机,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对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诱导,从而加强学生的个别教育。这里要求咨询员以平等、热情、友善、诚恳的态度关心咨询者,给咨询者以安全感、亲切感与信任感。
4.引导保健,走向阳光世界。正如生活中,人生了病就会被动地想方设法地去医治一样,要是没得病时能加强保健,就会极大地减少得病的机会。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如此,要是平时教师能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保健,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如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爱听音乐的特点,在课前、课后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世界名曲供学生娱乐欣赏。此外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放松练习”、“投射练习”都可以进行心理保健,使学生既放松情绪,陶冶情操,又自娱自乐,有益身心。同时要引导学生,教会学生自我心理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