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课设计亮点与特色

微课设计亮点与特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课设计亮点与特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微课设计亮点与特色

微课设计亮点与特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课;微视频;自主学习

随着智能手机、电脑、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和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同时可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内容,其中“微视频”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资源类型,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设计。微课程是以某一学习主题为核心组织起来的相关活动,所以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去,更重要的是将已经脱离社会的学习活动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将人为孤立起来的知识回归到真实的生活源泉中,将单一的被动接受W习方式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群落。微课程课时一般比较短,教学材料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设计的活动一般与现实相关,不仅是让学生提取知识,更是鼓励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本门课程的知识,也丰富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教学的教育性是客观存在的,在微课程中,教师总是尽量设置一些与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情景来感染学生,对于学生的情感具有积极的影响,并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励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微课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自主学习、移动学习及简短有效。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微课也可以理解为:在广泛的学习环境下、开展短时有效的自主学习。优秀的微课能够快速有效地传递知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一个好的微课,有七个必备的核心要素和组成部分,它们如同“七巧板”一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的组合和应用就形成了不同风格特点的微课,我们在微课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这些方面。

一、准确引人的标题

微课只是一门课程,它讲解的只是某些具体的知识点,因此微课的题目必须针对具体的内容,准确明了。同时,根据心理学的原理,题目要能够产生注意力的调动,形成内在的满足感,从而转为长期记忆。这几个成分之间互相影响,共同起效,就会吸引人。微课的题目是整个微课的眼睛和主题,必须准确而又有一定的吸引力。

二、特色恰当的内容

根据认知负荷理论,学习材料的组织呈现方式、学习材料的复杂性和个体的专长水平(即先前知识经验)都会影响学习效果。微课是在短时间之内完成的学习,因此微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精致有效,要与职业及课程特色相结合,要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要能够反映课程的特色和教师的水平。

三、创新教学设计

微课是基于自主学习、任务驱动、问题的解决等理念设计的,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教学内容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根据学习的知识建构过程和速度进行设计,创设真实性、问题性、虚拟性等学习情境,体现创新性、职业性、自主性。微课的设计是微课生命力所在,是微课重心所在。

四、充分合理的技术

微课体现的是一种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因此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尽量使用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同时,媒体技术的使用要合理恰当,要体现媒体优选法则,利用最经济简单的方法获得最高效的结果,不能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而是要追求吸引眼球的亮点。技术是外在的,是为内容服务的。

五、精湛怡人的讲授

微课是让学生在没有帮助和指导的情况下要学会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尤为重要。微课中教师的专业知识必须精湛,教学方法必须恰当,教学手段必须丰富,教学语言必须感人。微课是教师教学的精华浓缩,是教师教学风采的最佳表现。一堂好的微课应该是如春风沐浴,诲人不觉。

六、目标达成的效果

微课不是实录课程展示,也不是研讨课介绍教学方法,微课是为学习者量身定裁的课程,微课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微课是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使学习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掌握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形成有效的学习。是否达成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是检验微课的重要标准。

七、灵活多样的使用

微课设计亮点与特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微格课;微格教学;教案;反馈;评价

微格课,一般在15-20分钟内,按自然流程实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完整的教学程序以及恰当的教学手段、方法等,包括充分的学生活动,是结构基本完善的一节小课。微格课教学常在教学研究中使用,花最短时间实现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效地培养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现就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上好微格课作一交流。

一、微格课

1.什么叫微格课?微格课,就是在时间、内容上都给予了高度压缩的新形式的课堂教学。近年来,教育行业流行一种课堂教学技能交流展示的新形式――微格课。其特点是:第一,在所参与的微格课教学交流中,时间总限制在15-20分钟;第二,听课没有学生参与,完全由老师自编、自导、自演,在台上唱独角戏。

一般来说,微格课教学都不会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却要用15-20分钟的时间打动听众,征服评委,为此要上好微格课,得掌握微格课评价标准和一定的上课技巧。

2.微格课评价标准:①总体印象。②具体操作。一看教学基本功;二看教学理念及对学段目标的把握;三看对教材的理解与驾驭;四看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操作(包括课时任务切分是否恰当,对典型课堂教学细节的预设与处理是否可行);五看可预见的教学效果。

3.微格课上课技巧:①尽可能通过课堂教学凸显自己的亮点。尽可能通过课堂教学的某个或某些设计凸显自己在教学语言、教态、板书、普通话、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的优势,让其成为自身课堂教学的一两个亮点。

②通过典型课堂教学细节的预设与生成。通过典型课堂教学细节的预设与生成,来具体体现自身对教材的把握,对学段目标的落实,对语文教学基本理念的践行,让听众触摸到可预见的教学效果。

A.基本理念的践行与学段目标的落实,靠平时的教学惯性。

B.教材把握,要点:a.根据单元导语、文中小泡泡、课后练习题和文本特色语言快速确定课时训练点及其相对应的语言材料。b.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确定执教课时,并恰当切分教学任务,注意课时之间的衔接。c.体现用教材教、用课文学。“用教材教”的重要标志不是看教学内容是否重构,教学设计是否创新,而是看是否根据选文的类型和功能,使重构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策略真正发挥了选文“本源”(编写意图和教材规定)的教学功能,看是否真正提升了学生“学”的行为和方式。“用课文学”具体说来:一学读,保证读的时间、质量,注意读的指导;二学说,既要注意交流的结果,更要注意交流的表述是否合乎语言规范;三学思,引导学生学习质疑的途径和方法――针对题目、语言材料、小泡泡等;四学法,即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五学知,包括语修逻文的知识和对世界的认识;六学评,评价自己,也评价他人,还评价文章人物、表达策略等;七学赏,通过对课文人物、感人故事、开头结尾,甚至课文中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标点的欣赏,提高审美水平,培养审美情趣;八学气,包括志气、意气、骨气、才气、气度等等。d.对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根据文本及学生实际,合理开发和利用相关教学资源。

C.自我预测一下教学效果,主要看预设亮点、教学操作、教学设计与三维目标的契合程度。

③简单语文备课的基本策略。A.读出一个课文主题,既要注意文本的核心价值取向,又要注意学生自己的深刻理解;B.找准一个结构总纲,作深入研究的起点,也作重要教学环节的起承与转合;C.营造一个教学;D.安排一次课堂练笔(书写或是片段写作);E.进行一些拓展延伸。

④从课堂教学(微格教学)看教师身心的投入程度。从课堂教学的情境性和师生的角色感,看教师身心的投入程度。

二、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的产生,最初本应是师范生学习教学或者检查师范生教学的一种方式。用15-20分钟上一节微格课,检查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一般15-20分钟也应该算是结构基本完善的一节小课――正常的课,按自然流程实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完整的教学程序以及恰当的教学手段、方法等,包括充分的学生活动。微格课教学常在教学研究中使用。老师们就某一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块进行讨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的操作方案,研究备课,然后由一位教师具体进行一定时间长度的教学,教学后再讨论小结,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既解决方案,再进行教学,直到问题的解决。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教师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

什么是微格教学教案?微格教学教案和普通的教案有什么区别?在写微格教案的时候应当注意什么问题?下面就来阐述这些问题:

在教学研究中,人们普遍注意到教学的重要方面是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因此,教师培训的焦点便集中在如何使教师掌握教学技能上。于是又提出了两个问题,即如何分析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在训练中如何对被培训者进行反馈,以便提高培训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指导操作的能力、任务及问题设计能力(如何为学生布置合适的学习任务,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讨论,问题的设计是关键)、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等。

因为实际条件限制,培养的主要技能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讲解技能。二是问题及任务设计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看讲课者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与设计。下面是微格教学过程的示意图:

从上面看出微格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不同,所以教案的编写也有所不同。形式不一样,重点也不一样。

编写教案之前,首先应明确以下问题:

第一,学生学什么?即你想让学生在本课中学到什么知识,是事实、概念、技能、思想、观念,还是兼而有之。这些是通过对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分析而得到明确的,并且能够知道这些知识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

第二,教学程序是什么?即根据对教学任务和课题的分析及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明确教学的步骤和顺序以及教学技能的基本程序。

第三,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和更好地促进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第四,如何评价?即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的方法。

以上的四点是微格教学教案设计和普通教案相同的。

微格教学教案设计和普通教案不同的地方:

第一,教学目标:表达要具体、确切,便于评价。

第二,教师的教学行为:按教学进程,写出讲授、提问、实验、举例等教师的活动内容。

第三,应用的教学技能:《教师教学技能》有10项,导入、教学语言、板书、教态变化、教学演示、讲解、提问、反馈强化、结束、组织教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能促进学生学习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某些行为可以归入某类教学技能,在其对应处注明。对重点训练技能应注明其构成要素。这样便于检查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成果,是训练教师对教学技能的识别、理解和应用能力的一项内容。

微课设计亮点与特色范文第3篇

教育信息化时事、热点的及时、全面、深度报道。

对话

与教育信息化领域专家、学者的深度对话,展现独特思想。

专栏

业内人士对热点问题、现象的独特见解。

巡礼

展现区域、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对其他地区的辐射与带动。

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研教改。

(1)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设计集锦

提出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各种实际问题,探寻答案。

(2)蓝调解码

同期呈现两篇探讨内容相近的文章,在对比中收获对信息技术课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的新理解、新认识。

(3)优质课展台

以“教学设计+点评”的形式呈现,展现优秀案例,提供教学参考。

(4)名师课堂

基于实践案例,由任课教师发起议题,名师同步答疑,并延伸至信息技术教学的再加工、深设计、多挖掘。

课程整合

展现各学科一线教师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理念和创新应用。

(1)整合视导

展现不同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优秀案例,突出实用性。

(2)深度学习实验

同步国际趋势的深度学习实验生态设计案例,并透过不同的视角和预期来诠释深度学习。

(3)微课程教学法研究

推荐实施翻转课堂的成功案例,并由专家针对案例予以指导,引发互动。

(4)网络教研团队

NOC“网络教研团队”赛项获奖案例展示及点评,凸显团队协作教研的力量。

(5)NOC活动获奖课例展示

NOC“教学实践评优”赛项获奖案例展示及点评。

(6)教学APP的学科运用

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或教学片段,呈现APP在各科教学中的运用。

技术与应用

展现新技术及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对技术的各种创新应用。

(1)高手论技

高手团队将以“文章+讨论”的形式,呈现最新技术及其深层次应用。

(2)实用教学软件兵器谱

推荐实用、易用、有效的教学软件,分享在教学中使用工具的实践经验和理性思考。

(3)信息技术实验

介绍信息技术实验的各种做法,分为定量研究、分类比较、技术攻关三类。

(4)生活・技术・探索

从科学、技术和艺术视角,介绍Arduino、Scratch等常见软硬件的具体应用,引导更多师生去做跨领域、跨学科、结合真实世界的研究。

(5)影视动漫制作

讲述动漫教学在中小学的具体开展情况。

(6)办公“神器”――Office

基于Office 2016展开,并与之前的多个版本做比较,阐述其在日常教学中的典型应用。

(7)NOC活动获奖工具展示

NOC“数字化学习工具评优”赛项获奖案例展示及点评。

(8)微课制作工具

针对不同需求,推荐实用、简洁、效果好的微课技术工具。

(9)众创空间

关注创客教育、创客空间的创建、开展,反映一线教对创客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数字社区

展现教育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领悟,偏重人文特色。

(1)每月新见

推荐最新技术并“联想”其教育应用,用教育的眼光洞察世界的变化。

(2)Hold住新课程

剖析新课改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展现各地教师对课改的践行。

(3)翻转故事

以教育叙事的形式,解读国内外翻转案例,以帮助教师实施翻转课堂。

(4)教育云梯

探寻“云”时代教育领域中各种热点问题和思想。

(5)微言热议

关注热点博文,并邀请业内人士针对“微言”集思广益。

(6)会议综述

重点关注教育信息技术领域各类会议,综述会议内容,呈现会议亮点,带来思想碰撞。

(7)e线教研

呈现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教研实践、思考。

域外采风

展现国外教育领域的人文风貌,包括外文综述、异国散记等。

高教专区

聚焦并展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新理念、新研究、新技术。

微课设计亮点与特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班化以人为本个性发展

小班化教育作为一种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个性化需求而产生的班级授课形式,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教学改革策略,贯穿着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体现的是教育对学生个体、个性的关注,以及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目前,我们的班级人数上无法达到一些先进国家和地区二十人甚至十几人的小班额标准,但我们必须在教育教学思想认识、人才观和管理上做深层次思考和研究。思考和研究如何在小班化教育的基本理念指导下,把班级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程还给学生,把学校还给学生,实现大班额下的“小班”教育。

一、人本化,是小班化教育的核心理念

人本观念,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观念。“珍惜并善待每一个孩子”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全纳”思想的体现;“兼爱如海智行天下”的校训精神,引领着师生向现代化学校的目标迈进;“打造科学与人文的优质教育品牌学校”为师生勾画了现代化学校的发展愿景。学校在“全纳教育”的引领下,课堂教学突出“学为基点”的“全纳课堂”教学研究,尊重学生的学情,以学定教。倡导“弹性管理”,在校园开放研究课、主题教学引领课、团队教学展示活动“三级教研”中,体现管理的科学性、人文性、实效性。

二、时代化,是小班化教育的指导思想

时代在发展,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必须顺应时展。我们以微格教学研究课例为载体,以研究型主题为推进的主要方式,在教师中开展“听-磨-展-评”研修活动;运用“挖亮点,善鼓励,快反馈,促团队”的工作策略,采用集中培训和分散研修相结合,分层打造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形式,以“电子白板”“电子书包”“微课”等信息化手段为支撑,深化小班化课堂改革,形成“自主学习,愉悦课堂”的高效课堂。借助翻转课堂,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情况,探索切实可行的“探究教学”“分组教学”“参与教学”“分层教学”“合作教学”等一系列适合不同层面学生发展的新策略。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并创造了一些符合小班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分组教学法、个别指导法、体验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使小班化研究有效落实。

三、校本化,是小班化教育的新内涵

小班化教育为学校创造了更多的课程自,为有特色的课程设计提供了空间。我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元特色学校课程。课程既有学校自主开发的教材《科技教育》,也有在1~6年级开设的基础课程、辅助课程、特色课程等近三十门选修课。这些选修课程来自学生需求,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学校还根据课程内容、课时要求尝试探索长短课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这种“利用现有课时,挖掘潜在课时”的做法进行课程的落实实施。选修课程实行小班化,采用学生走读、积累学分制,课程的评价采用过程性的成长记录袋。可以一元多次、自主评价,弥补了传统教育评价的不足,让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

四、文化建设,是小班化教育的优质资源

学校坚持“创建优美校园环境、创设优雅文化氛围、提升校园生活内涵、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全员参与、整体规划、凸显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学校致力于打造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特色校园的过程中,增强了师生的凝聚力,激发了师生的创造力,扩大了办学的影响力,提升了办学的美誉度。学校文化建设体现了为每一个孩子服务的理念,必将成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五、信息化,是小班化教育的技术特征

学校建立了现代化制度,配备了现代化的设施,如交互式电脑、ipad、微机教室、录课笔、电子书包、录播教室、翻转课堂实验室。学校在硬件及软件上将不断满足现代化学校的建设需要,为小班化教育研究提供保障。

六、国际化,是小班化教育的通行准则

微课设计亮点与特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微格教学;师范生;微格训练方式;人才

微格教学源自英文“Microteaching”,可译为“微型教学”“小型教学”等,国内称之为“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教学方法。微格教学通过“讲课―观摩―分析―评价”,通过实验室式的教学练习,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选择性的模拟,使各种教学行为的训练变得可观察、分析、评价。它是一种建立在教育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教学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学技能的方法,是师范生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和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的桥梁和方式。微格教学应如何适应当代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如何提高师范生微格训练实效性,成为当前微格教学研究亟待探索的课题。

一、微格教学实践领域存在的误区

微格教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实践,在其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加深对微格教学的认识。微格教学突出强调的是师范生教学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又指教学技能即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的综合。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是心智活动的外显。因此,我们要深入地探究微格教学理论中的认知结构模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学行为的外在提取和套用。如果微格教学片面地理解为即是将自己的教学过程摄录下来便于观看,那是对微格教学的真正价值和意义的片面了解,势必会带来微格教学实践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的技能训练缺乏理论的指导。也就是说,要重视学生对教学各个环节相关知识的学习研究,进行认真设计后再进行微格教学实践,并融合自身对教材、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生的互动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即教师的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融合,在微格实践后进行深入反思评价,然后再调整分析教学案例及视频教学示范课,涉及观后分析评价得出见解、自行设计交流、角色扮演模拟教与学、理论验证与总结深化反思等一系列环节。让学生从对感性的示范观摩开始,经过自身的分析评价思考,到设计实践尝试,再到科学理论的验证对比,从而使微格训练成为学生一种主动的自我建构、自我内化的过程。但在具体的微格训练中,师生往往相当重视自行设计与交流和角色扮演这两个环节。如:上网找课例资料并加以修改成文,再进行微格片段说课等,对教材教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是否进行了有效运用、验证、总结、深化并未深入思考,重视不够,通常表现为浅尝辄止,对修改和再实践环节的强化、深入等环节的训练效果不够深入,不够理想。这些现象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微格教学的效果。所以,明确微格教学的目的、理论等相关知识,提高微格教学的实效性,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真正实现微格教学知识意义的建构,才能做到指导有效,不断提高教学效果,避免为单纯的行为主义所束缚。

二、明确微格音乐教学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特殊认识活动,因此,在教学中为了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在设计教学过程之前应首先明确课堂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制定的目标基本是以“教”为主的,而新课标指导下的现代音乐课堂的教学总目标则是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其核心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我国中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为:感受与鉴赏,演唱、演奏、识谱、创造等五个方面。而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微格训练时,师范生应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欣赏为主。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并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而在实际的高师生微格教学训练中,由于多数学生没有一线教学的经历和体会,往往会出现教学设计时对课题教学目标和设计模糊、缺乏明确的指向性、针对性的情况,从而导致教学设计方向性模糊,定位多,过于分散,仅仅是例举了教学活动的几个步骤,很多学生过多地依赖于教学活动中的临场发挥。因此,在进行微格教学设计时,要明确微格方案所选定的内容和范畴,针对教学片断内容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备课环节中的说和讲要进行有机合理结合,并对教学各个环节应采取何种目标设定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和策略,要做到逻辑清、思路明、表达顺、动作稳,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修改调整和完善。因此,充分的思考、设计和准备是微格教学训练成功的前提,并一直是微格教学操作技能顺利实施的基础。

三、结合学科教学法,分类具体地进行微格训练

目前常见的微格方式通常为:自由分组、分角色扮演、师或生的授与听。“教师”自编自演自讲,师生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交流,许多环节流于形式,教师的“讲”缺乏细节的亮点,学生听课提不起兴趣,这些都是目前微格课堂的问题所在。我们应顺应当代教育发展对音乐教学的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现有条件和学科特点,采用分类、具体、多样化、全方位的微格训练方式。

(1)欣赏课的微格教学。欣赏课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微格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提高学生音乐文化修养。首先,在微格欣赏教学中,应把引导重点放在体会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感、音乐题材和音乐风格上。在欣赏时要以音乐要素为基本单位,以作品为媒介。在聆听音乐时,引导学生通过将音乐曲目进行对比、组合等方法来学习,还可以采用听唱参与、乐器参与、声势参与、律动参与、情境参与等途径辅助教学。因此,在微格教学中,正确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地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和价值,还要使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到聆听过程中来。所以,“教师”在微格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知道不同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怎么听、听什么;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欣赏音乐,鼓励学生表达自己聆听后的思想和见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众所周知,音乐欣赏的对象是音乐作品本身,而不是其他东西。在欣赏教学中,经过对乐曲的初步了解后,“教师”所要做的应该是引导学生感受和辨别音乐的表现形式,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分析和把握音乐形象和音乐内涵的表达方法,把音乐的想象与自然、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丰富和满足他们的内心听觉和情感体验。

(2)歌唱课的微格教学。歌唱教学包括的内容可归纳为:有表情地歌唱、演唱技能、对演唱的评价等几个方面。有表情地歌唱,是演唱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任何一首歌曲,微格“教师”都应引导学生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进行演唱。以《沂蒙山好风光》的教学为例,这节课主要内容是学习演唱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同时围绕山东民歌介绍相关的音乐作品,并进行创作练习的尝试。在微格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民歌的风格,重点学唱、体验民歌中独具特色的衬词和拖腔特点等。通过学生模仿方言、感受地域差异,为表现和体验歌曲风格打下基础,并结合“鱼咬尾”知识的学习进行歌曲的演唱。这样,就完全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应该说,这样的唱歌教学是有内容、有深度、较全面且有效果,让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表现紧密相连。在微格教学实践中,应解决并认识到“教什么”“怎样教”,并要以后者为重点。师范生在解决“怎样教”时,要学会将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等用于学科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各种类型课例的训练和巩固,深化学生在这方面的素养和能力。

四、微格教学的反馈评价

微格教学中的评价是对教学技能的评价,是以一定的目标需要、期望为准绳的价值判断过程。它通过对各项教学技能指标的考察与分析,对教学的构成作用、过程、效果等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来评价受训学员的课堂教学技能水平。师范生微格训练后的点评和指导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可让受训者充分感知反思,做出改进和调整,并对教学细节等行为进行优化深入,帮助受训者以“旁观者”的身份,重温、观看到自己训练的全过程,并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因此,在每一次的微格训练后,指导教师应通过回放录像、讨论等方式向学生积极反馈相关信息、并积极组织微格教学的评价,设置具体的、可操作的评价指标,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具体表现。

总之,师范生技能训练是突出体现多元化和时代性,教师在进行微格教学训练时,不仅要熟悉当今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动态,还要掌握师范生学习的特点,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加强教学实践,才能充分发挥微格教学的训练实效性,有效地提高师范生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志明,聂旭东.提高微格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兰州教育

学院学报.2005(2).

[2]岳兵权.微格教学内涵实践问题与研究策略[J].湖北财经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12(4).

[3]孙俊炜.师范生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模式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

学报,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