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英语的启蒙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语言教育;幼儿;外语教学;发展;应用
幼儿阶段是个体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教师在幼儿启蒙外语教学阶段开展语言教育,能够有效抓住个体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激发幼儿的语言学习意识、语言学习兴趣,为其第二语言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此,幼儿教师要关注语言教育在幼儿启蒙外语教学阶段的发展实情,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幼儿语言习得规律,不断优化、改进幼儿语言教育方式,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分析幼儿启蒙外语教育发展的可行性,阐述幼儿启蒙外语教学阶段的语言教育发展现状,探讨具体的应用策略。
一、幼儿启蒙阶段发展外语教育的可行性
1.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启蒙教育主要是针对年龄在7周岁以下,没有正式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3岁~6岁的幼儿实施的教育。大量研究表明,3岁~6岁年龄段的幼儿对声音敏感度较高,右脑控制发音器官的能力较强,声带、舌唇等运动神经的调节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幼儿阶段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幼儿在这个阶段接受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善于模仿,往往能够发出更纯正的语音。在这个黄金时期学习外语,幼儿可以发现还有另外一种表达情感的语言,从而将第二语言自然地融入生活中,并逐步提升外语思维。蒙台梭利提出的儿童九大敏感期理论也将语言敏感期确定在0岁~6岁。由此可见,幼儿时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黄金时期的优势,进行第二语言的渗透教学,增强幼儿对母语以外的语言的感知力,激发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提升其语言应用能力。2.语言学习的先天获得机制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某种天赋,是儿童天生就具有的一种语言学习能力,这种语言学习能力被称为“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简称LAD)。他还认为基本的语法关系和语法范畴的相关知识都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并且这种知识是通用的,具有普遍性。乔姆斯基的先天假说理论也有力解释了为什么幼儿学习母语及外语非常快,为什么在正常情况下,6岁以下的幼儿不需要指导也可以基本进行母语日常交流。3.语言学习的心理优势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在著作《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中正式归纳出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等五个系列假说。其中情感过滤假说认为,有了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并不等于可以学好目的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还要受到其他情感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动力、性格和情感状态,其直接影响语言学习的速度和质量。语言输入必须经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入”(intake)。而幼儿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有强烈的想要明白说话人“意思”的动机,不关注语法和结构,不关心考试及各种考核,因此,没有语言学习的心理障碍。其敢于表达,不怕出错,能够在轻松无焦虑感且舒适有趣的环境下获取语言。这自然有益于外语习得。
二、幼儿启蒙阶段外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幼儿启蒙阶段外语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幼儿能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以一种基本而简单的方式学习日常词汇以及交际语言,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掌握基础的外语沟通技巧。2)增强对外语的认识并感受到该语言的美。3)通过不断的观察和重复记忆开发潜在的能力,发展注意力、想象力、表达力、联想力和创造力。4)拓宽视野,对了解和学习外国文化、习俗保持极大的兴趣。5)积极参与协作学习,并积极寻求指导。但在具体教学中,幼儿教师使用的大部分教材都是从原始外语教材中导入的,很少有真正适合幼儿外语学习的教学资料。另外,各学前教育机构严重缺乏兼有优质外语教学技能和幼儿教育技能的学前教师。这些问题限制了幼儿启蒙教学阶段外语教学的应用和发展。
三、幼儿启蒙外语教学阶段语言教育的发展与应用策略
1.完善语言教育方式教育的核心不是“创造”而是“育人”。目前所提倡的生态教育就是以人的生命为出发点,进行逻辑教育,不断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促进生命的改善,提高生命的价值。人的发展和互补是生态教育的最终目标。在生态外语教育中,教师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并根据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教育。可见,这种教育方式既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又可促使幼儿获得智慧。因此,教师可将生态外语教育应用于幼儿启蒙外语教学阶段的语言教育中,充分展示幼儿的个性,宽容对待幼儿的错误,尊重幼儿个体发展差异,从而真正为生命发展助力,有效提高幼儿的双语能力。2.加强外语培养的兴趣建设对于外语启蒙教育而言,培养幼儿兴趣是第一位的。有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才能使幼儿理解外语并逐步掌握学习语言的方法。在对幼儿进行外语启蒙教育时,教师要积极优化、创新教育方式,遵循幼儿语言发展规律,保护且树立其学习信心,创设相应教学情境,激发其好奇心,鼓励幼儿每天坚持学习外语,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3.加强幼儿外语启蒙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一方面,确保外语教育的科学开展。对于幼儿来说,外语是一个新主题,而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也并不容易,会面临没有合适的教科书、合格的教师、灵活的且易于实施的教学方法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外语教育的特点、目标、内容、方法,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开展教学。另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是幼儿外语启蒙的关键。因此,幼儿外语教师应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并经严格培训后方可上岗。另外,教师还应该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即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幼儿卫生和幼儿组织管理等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确保幼儿外语启蒙教育的长远、高效发展。4.营造和谐的家庭外语教育氛围部分家长致力于为子女提供各种教育机会,却忽略了环境的影响。这容易导致幼儿的大脑出现疲劳,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受影响,甚至导致幼儿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家长要意识到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人,而不是其他人的附属品或复制品。因此,在外语教育中,家长应以培养幼儿外语学习兴趣为主,更加注重育儿而非幼儿的成绩,从而让幼儿在和谐的氛围中自然、健康成长。家长可与幼儿共同学习,创造符合幼儿生活特征的多样化生态环境,让幼儿在和谐、温暖环境中学习第二外语。
四、结语
总之,通过外语教育,幼儿能够学习母语以外的其他语言,从而不断丰富其认知,提升其思维水平。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幼儿接受外语教育的情况并不乐观,缺乏专业的外语学前教师,缺乏外语教学资料。对此,学前教育机构要积极创新语言教育方式,加强外语培养的兴趣建设,加强幼儿外语启蒙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同时,家长也要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外语教育氛围。要多方努力,共同提高幼儿运用外语交往的积极性,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岩,何孟霏.基于微信应用的幼儿家庭英语启蒙教育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14).
[2]张春桂.浅谈幼儿启蒙英语教育的对策[J].校园英语,2017(04).
[3]胡卫治.习得理论指导下幼儿英语家庭启蒙教育的个案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9).
【关键词】生物 启蒙 教学 探讨
21世纪将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蓬勃发展的新世纪,因此对本世纪的人才素质、知识、能力和思想意识素养诸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在中学生物学的教学中,渗透和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这是我国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以至于中学各学科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新课题。几年来,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了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生物学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了一些现代意识的启蒙教育。
一、渗透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
在中学生物学中,涉及竞争的生命现象、知识和理论,已屡见不鲜,这为学生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情境。
1.让学生在对众多生命现象的考察中启蒙竞争意识。初中生物教学中有许多渗透竞争意识的情境。例如我们在教学《生物的进化》时,我们让学生自由讨论和探讨生物进化的原因,让学生从考察许许多多的生物竞争现象中,理解生物竞争的涵义,如同一片森林里的各种树木,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彼此争夺着阳光、水分和营养物质;食性相同的动物,彼此争夺着食物;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捕食和反捕食等等,这些一系列的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竞争现象。在讨论中,学生理解了自然界中的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物质、能量、食物和生存空间,而彼此进行着生存竞争,这些就是一种竞争。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竞争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竞争思想的熏陶,受到了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
2.让学生在典型复杂的生命现象的综合分析中,深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将一些竞争的知识和理论,通过典型复杂的生命现象的综合分析,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例如,我们让学生共同讨论分析某一草原上生活的狼、羊、牧草等生物及它们与周围无机环境的复杂关系时,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和综合,理解了狼与羊、羊与草彼此间的捕食关系,也理解了狼与狼之间,羊与羊之间为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的竞争关系,即其竞争(或斗争)的一面;但也启发学生理解狼捕羊,但狼又不能捕光了羊;羊吃草,但羊又不能吃光了牧草。否则,狼、羊、牧草三者会同归于尽,毁灭了此草原生态系统。可见,生物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况且狼与狼、羊与羊之间,还有群居、互助、互利、互爱的一面。这种生物之间既竞争又依存的多重性,使学生对于竞争思想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思考人类应如何把握和运用竞争法则来正确处理好人与大自然、人与生物界、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竞争关系呢?让学生以平等竞争的思想,去面对一个复杂的人类社会的新情境,去面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征途,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竞争意识。
二、渗透适应意识的启蒙教育
为了使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在未来21世纪的大风大浪中有所作为,就应该从小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的适应意识。
我们在初中教学植物知识的同时,强调了现存的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具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虫媒花的颜色鲜艳、气味芳香,适应于昆虫传粉。风媒花的花粉粒小而数量多,容易随风飘散,适应于风力传粉。借风传播的种子,如蒲公英、柳树等,果实上都生有毛绒绒的白色纤维,随风飞扬。靠动物传播的果实种子,如窃衣鬼、针草、苍耳等,其果实的表面都有刺和粘液,容易附着在动物的身体上随动物的运动而携带到其他地方去。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都是动物在体色、外形和结构上适应周围环境的典型实例。鱼体的流线型、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用膘控制沉浮等都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特征。蜥蜴、家兔等陆生动物,用肺呼吸、用四肢行走、体内受精等都是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在教学中,我们把这一系列生命现象及其特征,紧密地与适应思想相结合,使学生理解了现存的生物都是基本上适应其生活环境的,渗透了适应思想的启蒙教育。作为21世纪建设者和生活者的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各种素质、知识、能力和思想,特别应具备强烈的适应意识和多方面的适应能力,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生存发展,才能有所作为。因此,强化了学生的适应意识,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渗透整体意识的启蒙教育
去年我执教六年级。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写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我班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写作不自信;作文写作无法和生活相衔接;文章没有创新、抄袭严重;学生没有开阔的思维,想象力十分匮乏。
为此我也很苦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呢?在小学,首先要使儿童善于思考,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寻根究底地去探索真理,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儿。”所以帮助学生增强写作学习的愿望迫在眉睫。
二、机缘巧合一线牵——认识“微电影与创意写作”
机缘巧合之下,去年我参加了“千课万人”小学习作“五度训练”研讨观摩会,有幸聆听了张祖庆老师执教的《读绘本—赏电影—写作文》一课。对于我来说,这一课犹如久旱逢甘霖。在观摩会上,我第一次接触“微电影”这个词。原来电影可以和作文教学“联姻”!作文教学也可以如此多变!
微电影,顾名思义就是微型电影,它是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作为作文教学的载体,微电影与文学之间必然有着关联。
对照上述表格我们也可以联系当前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作家梁晓声《慈母情深》中的三次“我的母亲”就是用电影慢镜头的方式呈现,而母亲“四个立刻”的动作就是用快镜头的方式呈现;契诃夫的《凡卡》中描写的乡村生活的回忆就属于插叙。这样的例子在课文中有很多,因此电影和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深入了解,张老师在微电影和创意写作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以下几种写作课型:看微电影写结尾;看微电影写海报;看微电影写提示语;微电影与片段练习;微电影与微影评;看微电影做绘本等。
三、千树万树梨花开——对“微电影与习作教学”的思考
张老师将“微电影”与“创意写作”两者相结合,对学生和教师来说还是教师而言都有意义。
(一)学生角度
1.电影素材的趣味性符合儿童的内在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尤其是低段年级的孩子,直观性更强。而电影运用声音、色彩、有趣的画面,通过视觉艺术以直观形象呈现在孩子面前,激发起孩子内在的学习需要,唤起儿童习作的兴趣与热情。
2.电影素材的生活性拓宽儿童的写作广度
学生获取素材的途径有限。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的主题表达具有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怀。其主题高度集中于从现实生活的叙事中探求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怀。在生活之中又以对美好生活的温情留恋、对底层人群的同情、关注社会问题的抨击批评为主,显示出浓郁的人文关怀。一般有以下主题:对日常生活的深切触摸;对小人物命运的深度关注;对社会现实的反省批判。所以微电影中的某一场景也许能在瞬间唤起孩子曾经熟悉的生活场景,有助于弥补孩子日常生活的不足,打开孩子的写作视野,拓宽儿童的写作广度。
3.电影的语言艺术有利于提高儿童的写作水平
如上表中呈现的电影中的回忆或者倒叙可以对应写作中的插叙或倒叙;电影中的跌宕起伏对应于写作的一波三折;电影中常用景色来渲染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对应于写作中的借景抒情;电影中的设置悬念可以对应写作中设置悬念……所以,电影的语言艺术是学生写作的最佳范本,学生可以借此学习各种写作手法,更贴合学生的天性。
4.电影的创意性激活儿童的创造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发展学生的个人才能,最好是在创造性劳动过程中让不同年龄期的学生经常地、密切地交往的条件下来实现。”微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品,在表现手法上必然会有所创新。微电影为实现以小博大的艺术效果,在叙事上刻意强调话题性与创意性,“想别人所未曾想到,拍别人所未曾拍过”的叙事策略成为微电影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有些微电影有出人意料的结局,还有一些有很强的留白功能,这些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为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平台。
5.电影的美学功能提升儿童的审美价值
电影走进儿童的童年,更让儿童在光影的世界里,得到艺术的熏陶,受到美的感染,提高审美情趣,促进精神成长。微电影是艺术化的展现,具有审美的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促进学生的健全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审美心理的发展。一个长期沉浸在美学氛围中的孩子,创作的内容怎么会不充满生活情趣呢?读他的文章怎么不会是一种美的享受呢?我们也坚信,这样的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能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更能表现美、创造美。
(二)教师角度
1.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当前,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许多学校都开设了微课程,利用电子白板技术进行教学。这些急需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2.有助于教师积极开发新课程
【关键词】启蒙教育;语言思维;语感
我是一名来自底层的乡村教师,在这平凡又光荣的岗位上工作7个年头,经过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平时观察,英语教学已成为广大农村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很难过的一个坎。出现这样的现象也许很多教师坐下来冷静的思考过,但是在这里笔者想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1.出现这样的情况,笔者根据对学生的观察分析以及对自己教学的总结和反思,归纳出了以下几点原因:
1.1 学生的启蒙教育不够重视(小学阶段)。在进行新课改和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学校开足开齐课程,但相关学校为了应付教育主管部门,是开足开齐了各门课程,但实际上形同虚设。周边很多小学已开设英语课,但由于人们传统思想的影响,英语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始终比不上语文、数学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历届小学升学考试中英语成绩只是参考成绩,这样使得有些学校对英语课愈加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启蒙教育得不到发展。
1.2 忽视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具有最基本的功能。英语是一门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语言交流功能,但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忽视了这一点。由于语言的基本功能,要求我们必须要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但是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去教英语,学生为了获得优秀的成绩而去学英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失去了一门语言原有的意义。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表达和交流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样既不会失去一门语言原有的价值,也不会使英语成为一门哑巴学科。
1.3 存在的语言思维障碍。由于母语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往往会将其学成汉语式英语,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对中文依赖越发的强烈,认为英语是在汉语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比如:要求学生造“我每天骑自行车去上学,”大多数学生会造成“I every day by bike go to school.”这就是典型的例子,诸如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1.4 师资力量的缺乏。现在大多数农村英语教师为非专业出身,很少有专业教师,这种情况就给本来教学条件落后的农村学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倾注了所有的精力,但由于自身的不足常常给教学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制约了英语在农村学校的更好发展。
2.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笔者经过平时观察、教学实践及分析反思,总结归纳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2.1 抓好英语语言的启蒙教育。英语的启蒙教育非常之重要,因此必须抓好启蒙教育的实施。这就要求农村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师把好启蒙教育这一关,真正把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落到实处,把英语学科提高到与语文、数学同等的位置上;其次,从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良好的语言习惯,培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英语学习中找到乐趣,真正让学生养成能动口说英语的好习惯。
2.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教学中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克服语言思维障碍。在上课时多用情景让学生对话,已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锻炼学生的动口能力。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考一些母语的语法,但不能过度的依赖母语,尽量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思考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英语教育;环境创设
幼儿英语教育是一种启蒙、一种熏陶、一种素质教育。学英语要用愉快的心情去学。用“愉快”领进门。学英语需要下苦工夫,更要愉快教育,英语启蒙教育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寓教于乐,游戏是幼儿学习英语的最佳方式。寓教于乐,让幼儿在高高兴兴的气氛中习得英语。
一、幼儿英语教学的目标
幼儿园英语教学应着重于幼儿内部学习品质的形成上,比如幼儿对英语的兴趣以及通过英语学习而获得思维与学习的方法等。而对于词汇量、听说、认读能力等一些学习的外部品质,则应作为次要目标,为达到内在学习品质的养成而服务。对于孩子来说,尽早地进入英语环境很重要。而孩子的天性和可塑性,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英语中只能用轻松愉快的方法才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英语教学的实施
(一)幼儿英语教学实施的环境创设
幼儿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相应的语言环境,幼儿学习语言是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自然习得的。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之所以能很快掌握,是因为我们有良好的语言环境。而英语之所以不易被人们所掌握,与缺少英语的语言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1.利用墙面布置。根据不同的地方设置不同的画面并贴上相应的英文句子。如:杯子架旁写上“Please drink the water.”;电视机旁贴着“watch TV.”等等。幼儿虽然不认识上面的字,却知道是英语,看到时就会引起对英语的反应和使用。教师对墙面进行这样的设计,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习得相应的英语知识。
2.创设英语角。英语角是通过对各种物品的摆弄和操作,在游戏中运用英语的区域活动。如:“给小动物喂食”的区角活动,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争着来给小动物喂吃的,嘴里大声说着“Here you are.It’s fish...”等,幼儿特别喜欢玩,寓教于乐就是这样吧。
3.设置游戏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例如,设置的“过生日”游戏活动。在幼儿学习了一些物品的英语单词后,教师设计一个送礼物的游戏情境,准备许多玩具,请幼儿选好以后,一边送一边说出所送物品的名称。
4.孩子学习英语,重要的是家庭要为幼儿学习英语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家里可以观看英语视频,听听英文歌曲……这样可以起到辅助幼儿英语教学的作用,同时可以使幼儿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英语融入生活,这样更容易被幼儿接受。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要发展幼儿的英语能力,教师也应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各种交流的机会。
在幼儿园,早晨来园或是准备离园的时间里,可以在教室播放一些欢快简单的儿童英语歌曲、对话,让幼儿边玩边听,幼儿在反复听的过程中,学习了语音语调,建立了语感。还可以利用VCD适合幼儿的材料内容放给幼儿看,在画面与音乐、情景与对话的共同作用下,提供给幼儿一种身临其境的语言环境。
(二)幼儿英语教学的组织形式
由于我们所面对的对象是孩子,孩子的天性就是好玩,所以幼儿英语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这样既符合儿童“好玩”的年龄特点,满足儿童玩的愿望,又能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自然有效地习得英语。
主要的游戏种类可以分为:音乐游戏、反应性游戏、角色游戏等三类。结合儿歌游戏来组织英语教学活动,教授生动有趣的英文儿歌,这样不仅增加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使幼儿轻轻松松就掌握了单词;还可以结合音乐游戏、体育游戏来组织英语教学活动,使英语学习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施。
总之,幼儿园中的英语教育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创造一种良好的语言环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能够在欢乐和兴趣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春旭.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式与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43.
[2]盘海鹰,黄缨.对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J].早期教育,2004(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