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对外汉语教学节目的发展及其现状
早在1989年,学者余国赋就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将汉语教学节目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观点。上世纪90年代初,《你好,北京》成为我国内地第一档有关汉语教学的节目,受到了国内外汉语学习者的广泛关注。央视的《成长汉语》将青少年作为教授对象,教授有关青少年的日常汉语。央视的《体育汉语》则是针对北京奥运会专门为外国友人讲述体育汉语的节目。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更多的汉语教学节目应运而生,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比如《快乐汉语》、《快乐中国学汉语》等。汉语教学节目选材内容新颖、贴近大众生活、针对性强,使国外的汉语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到了中国文化,了解了节目背后浓厚的风土人情与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同时,结合网络平台和新媒体大大降低了学习者的学习成本,也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使他们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学习,克服了因个体差异而造成的教学困难,节目的迅速发展为学习者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渠道,也有效地促进了汉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对外汉语教学节目吸金能力差、发展能力有限等弊端也日益显露,单一的节目形式、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也使得对外汉语教学节目的发展一度进入了“瓶颈期”。
二、对外汉语教学节目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求面对面传授,教学课堂学习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加强了师生交流,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汉语言的魅力。然而师资力量的不足、资金的匮乏、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学课堂的有限性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等弊端,使得汉文化对外传播与发展受到了重重限制。对外汉语教学节目凭借电视媒体的优势,将画面、声音、文字等整合起来加入到教学节目中,真实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呆板乏味的语言学习课堂充满了趣味性,让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文字,更为其实际运用语言提供了练习的机会,使语言学习成为了一种交流技能。创新是节目能够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在对外汉语节目的发展历程中,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1.《快乐汉语》演播方式的创新
2009年8月3日,央视主播的《快乐汉语》突破了传统节目的教学模式,凭借节目的创新性在众多对外汉语教学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同类节目中的“佼佼者”。《快乐汉语》是一档以宣传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为主要内容的节目,在节目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是以情景剧教授模式为主,教授学习者有关家庭、学校的日常生活用语,主题为《日常生活汉语》。2010年是该节目发展的第二阶段,以外景拍摄的形式教授学习者《旅游生活汉语》,将有关旅游方面的用语进行了归纳总结。2014年《快乐汉语》第三季全新改版,将原来的情景式、外景式教学模式合二为一,转为演播室教学,将“学说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作为节目的口号,开创了《快乐汉语》播出收视率的新高。《快乐汉语》节目发展至今已历时6年多,对国内外汉语学习者产生了深远影响,伴随着节目教授内容的不断深入,节目的演播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地改变着。模拟课堂教学的时间由原来的每周一期,一期15分钟延长至45分钟,同时节目的等级也由初级、中级发展到高级。在初级阶段,节目选取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需要掌握的内容。到了中高级阶段,节目教授的内容也由易到难不断深入,节目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减少了表演的成分,添加了讲解的内容,进而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实际练习机会。这些创新之举为节目增添了新意,也顺应了全球的汉语热潮流的发展趋势。
2.《快乐汉语》教学内容的创新
对外汉语节目旨在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交际能力,也决定了节目的教学内容应随着学习者对汉语文化知识的逐步了解而不断深入。例如,在初学阶段,学习者对汉语的了解甚少,所以节目就选择了一些单字、词语、成语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的交际用语,在学习者逐步掌握了这些汉语学习的基本知识后,节目便将教授重点放在学习者的实际运用中,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流能力,学以致用。《快乐汉语》第三季针对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在教学中添加了许多文化因素与思想观念,对汉语学习者的思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快乐汉语》第三季的每一期节目都会选用一个汉字来切入主题,通过一个汉字引出当期的教学内容,不仅有词语、成语、典故、社会风俗,还有一些神话故事与中国的礼仪,通过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小故事来映射出东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以学习者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文化的对比和传播,使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的风俗民情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使学习者了解到这个汉字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
3.《快乐汉语》文化传播的创新
文化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对于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反映了某一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知识体系,不仅渗透在政治、经济、思想道德领域中,还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想要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首先要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文化发展才能使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快乐汉语》第三季除了教授汉语学习者大量的文字、语言之外,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了节目内容的重点。例如,在节目中讲授礼仪、文明,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
三、对外汉语教学节目的反思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本体;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与思想觉悟逐渐提升,广阔的经济市场环境吸引着较多他国求学、从业者,对外汉语教学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及他国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据以往教学经验,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两者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对外汉语言教学中汉语本体研究与传统汉语本体研究的不同点
在进一步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前,应先明确语言研究的目的。语言研究是使用一定的剖析手段来分化汉语言文学里的各种歧义情况,进而对其作出合理化解释,通过对歧义现象深浅不同层面的分析,进一步提升汉语交际能力。在我国浩瀚的语言文化历史中,汉语本体研究与现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研究有着本质区别。
(一)研究目的不同
汉语本体研究主要是针对汉语自身的意义及在应用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以便加强日常生活中汉语的使用能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本体研究旨在总结语言事实的使用规则,传授给对汉语有学习需求的外国学生。
(二)研究内容不同
汉语言本体研究是将我国悠久的语言文化以教材教学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从汉语言的语义、历史、使用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剖析,使学生在使用汉语的同时,深刻体会汉语言文化的魅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言本体研究则是以传授外国学生汉语言的实际使用能力为教学导向,着重研究汉语在目前形式下的具体应用情况、表达含义,通过对外汉语教学提升外国学生汉语的掌握及运用能力。
(三)研究方法不同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汉语言本体研究的方法与其他语言研究方法大致相同,教学者大多通过对比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传授学生相关语言研究的基本要素。较传统的语言研究方法相比,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研究在应用基本语言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语言使用环境,以运用实践教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让外国学生深刻地了解汉语。
二、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汉语本体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进程,而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及完善,语言本体研究水平日益提升。对外汉语教学以汉语为基础教学内容,对从事教学者的汉语语言综合素养要求较高,对外汉语教学者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研究创新意识,在掌握扎实的汉语语言理论的同时,能科学、准确地运用符合学生语言使用环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相关语言事实,从而提升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对外汉语教学对教学者水平的高标准要求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相关工作者对汉语本体内容的不断深入研究。
语言本体研究的成果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依据,为对外汉语言教学提供教学支撑。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以加强外国学生汉语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运用以往汉语本体研究的成果建立系统的汉语学科教学服务。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教学方法大多以汉语本体研究为核心指导方向,在学生理解汉语本体各要素的相关意义、掌握基本语法的前提下,结合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不同展开实践教学,对汉语本体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是对外汉语教学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随着汉语使用的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外汉语教学得到大力推广,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有效促进了我国汉语本体研究的深入。由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尚未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在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中势必会出现影响教学进度的相关问题,对外教学问题的出现直接调动相关人员对汉语本体研究的积极性,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最大限度的能力,从侧面促进汉语本体研究的深入与拓展。
关键词:对外汉语 教学法 研究
一、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法
(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概念
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教学法是教学模式的核心,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们要认真研究此课题,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线工作者更需要掌握,因为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1]
(二)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研究任务
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常用术语,(1)盛炎认为,它的教学任务是是建立一个系统的语文教学理论,它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是一种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是一个容纳各种观察、现象和活动的概念框架。(2)任元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从宏观上看,它是一种完整的系统的教学理论,也是对于学习过程的一系列指导原则的各种各样的关系的总结, ①从微观层面上说,它和实现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也是相辅相成。2,你可以看到任务性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包括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和方法。[2]对于这些不同层次的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刘先生壬句子总结为十点:1、培养能够使用中文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2、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3、结构、功能、文化的教学相结合。4、强化中国的学习环境,扩大学生接触中国。5,认真练习,集中在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6、关注句子和单词,发音,语法,词汇和汉字教学。
二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模式的研究
(一)对外汉语教学法现状分析
教学法是教学模式的核心,如何选择适当的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运用于课堂,事实上也测试教学模式的作用。到底什么是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呢?目前,对于对外汉语教育工作者怎样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已经有一定的研究,这为探索更多的教学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许多学者也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专著,甚至一些重量级的评论文章。[3]截止到目前,我国已配出大量汉语志愿者出国教授汉语,他们也为如何选择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之类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为对外汉语教学之后的发展道路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障碍,当然,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比如,第一,如何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切实地结合在一起。对外汉语教学具有相当丰富的理论基础,但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却有很大的困难。这类教学方法是唯一可应用的理论。第二,如今汉语学习者的队伍不断扩大,他们几乎来自所有国家。一些教学法可能在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运用于一对一的学习者,却很难在不同的使用情境中得以灵活运用。学习者的国籍、职业、年龄、性别、性格等差异也是教学法中必须考虑的教学特殊性。一些教学方法非常适用于这个国家的学生,但若使用于另一个国家的学生,却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着实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②第三,对外汉语的课程包括与英语相关的课程,当然相应的教学材料的选择往往也不完全符合学生学习阶段的实际水平。
(二)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法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不管哪一种教学法,目标都应该是力图使汉语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在进行汉语教学时,我们应注意以下三点:
1.重视汉字教学
学习者最初学习汉语时,最大的困难就是完全陌生的汉字。汉字书写系统是一种意义,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作为语言系统中的一种,在世界上占有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但是许多外国人认为,汉字的书写方法简直就是神话寓言。汉字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障碍”。正因为汉字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给外国学生的学习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4]尤其是在写作和发音方面。因此,我们应注意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尽快使外国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方法。赴韩的志愿者反应,在其一年的汉语教学,许多学生会读但是不会写,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但写作是学习一门语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近年来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如何选择汉字教学法,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作为对外汉语老师的我们也应该提高意识,切实将汉字教学应用与教学实践。
2.强调语言实践的开展
学习的最终目的当然是实践。以前,我们只是一味注重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在中国,最能直接反映在学生学习应用效果的就是英语。从小学至大学,经过多年的学习,中国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书面表达能力,但通常口语能力缺乏,很难与外国人直接对话。对于中国学生实践能力缺乏这一点,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其偏颇性,并积极进行改正,四、六级考试甚至托福,雅思考试也已经不再是根据单词进行。③对外汉语教学必须从哑巴式教学逐步向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的实践能力的方向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实现更多的语言实践。换句话说,、也就是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让学生用普通话交谈,克服心理恐惧,紧张和害羞,创建一个更加轻松愉快的的学习氛围。
注释:
[1]戴炜栋.任庆梅.语法教学的新视角:外显意识增强式任务模式[期刊论文]一外语界2006(1)
[2]丰玉芳.唐晓岩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期刊论文]一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
[3]栗叶.对外汉语教学法探索《今日南国》,2009年1月
参考文献:
[1]张灵芝.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引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2]丁言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外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任远.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c].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成立卜周年纪念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1996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文化是语言交际的重要背景,对语言的产生、连贯以及话语表达方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其根本目的是培养语言学习者利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跨文化意识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内容。本文分析了跨文化意识与对外汉语教学之间的联系,并且提出了外汉语教学中增强跨文化传播意识的方法,期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跨文化意识与对外汉语教学之间的联系
语言交际不仅受到外在的交际情景制约,而且直接受交往双方内化于心理中的文化观念和思维习惯的支配。跨文化意识指各种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流动、共享和互动的过程。这种意识能够保证交际者思想和感情的准确交流,不仅关联到不同文化的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还涉及人类社会中诸多文化要素的扩散、渗透以及迁移,实质上是一种建立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的文化意识的交往活动。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语言教学,同时又是一种文化教学,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统一性。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语言及文化的差异会给非母语的学习者带来诸多障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的导入也尤为重要。
二、外汉语教学中增强跨文化传播意识的方法
(一)了解汉语的文化背景
1.阅读文学作品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里涌现出一批批伟大的作家与诗人,他们留下了大量的珍贵的文学作品。对外汉语教师可以选择一部分好作品让学生反复熟读,通过多读多看,才能逐步掌握汉语中的丰富词汇和文法规律,同时利用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习性、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生动而丰富的相关知识,并且感受汉语的博大与魅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汉语学习的实际效果。
2.学唱中国歌曲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一个音节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不同的声调、送气音和不送气音、轻声和儿化都有区别词义或语法功能的作用。歌词作为一种韵文体,具备歌唱性,追求语音的音乐美,注重通过语音修辞手段协调句式的平仄以达到押韵目的,尤其对于外国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学唱中国歌曲是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其对外汉语教学听力的手段。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取适合作为课堂听力材料的中文歌曲,要求学生先跟着录音带学唱,然后跟着音乐节奏伴唱,促使他们对于中国歌曲的歌词从浅层次进入到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在学唱过程中形成汉语文化意识。
3.收看电影电视节目
收看电视节目也是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方式。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应该要让学生热爱中华文化,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渗透文化背景知识,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应该选择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代表性的电视节目,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熟悉汉语文化。例如,对外汉语教师可以截取一部分最近热门的中国电影或者电视剧,使学生讨论主人公间的谈话方式,分析其中的中国文化以及汉语实际应用中的感叹语、插入语、称呼语与问候语等。同时,还可以模拟影片中或电视剧的情境,使学生参与课堂演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自觉并且愉快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进而将文化意识的传播与听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听说训练成为在跨文化文化背景下的模拟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学生真正学到纯正且地道的汉语。
(二)树立汉语的价值观念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学科,既是语言科学,又具有语言科学的本质和功能,是教育学以及文化学的结合体,代表着我国国家和社会利益集团的人文倾向与价值观念,具有突出的人文精神的传播功能。因此,对外汉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汉语的价值观念,讲解汉语知识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三、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也更加密切,而语言交际能力成为沟通的关键。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已成为全球语言学习的热门。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项交际的活动,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应该进一步努力,经过科学地教学实践,让汉语真正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王强 试论文化传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0(12)
[2]高剑华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J] 教育科学2007(10)
关键词: 对外汉语 修辞教学 现状述评
对外汉语教学真正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重点主要是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与汉语本身密切相关的修辞教学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深化,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也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从笔者的搜集梳理来看,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阐述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的地位和意义
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修辞内容部分是外国学生理解阅读的一大阻碍。特别是对中高级水平的外国学生来说,学好修辞十分重要,“而从当前对外汉语教材及教学的总体情况来看,修辞教学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1]。陆庆和较早地提出了修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00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修辞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杨德峰《试论修辞教学在对外汉语中的教学地位》认为“修辞教学与语音、词汇、语法等教学应该处于同等地位,只有加强修辞教学,才能避免留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出现修辞障碍,也才能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留学生也才能真正学好汉语”[2]。
曹成龙《修辞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指出,对外汉语教学应该对修辞教学给予充分的重视,只有加强修辞教学,才能让汉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并能熟练,得体地运用汉语,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他认为“我们不仅要重视修辞教学,还应该在修辞教学方法上下功夫”[3]。
肖莉《修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修辞与交际、文化、读写等密切关联”[4]。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修辞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词汇语法的同时,自然地接受修辞知识,并能够在实际交际中合理、恰当地运用。
周健、彭彩红《中高级汉语教学应突出修辞能力培养》一文指出“汉语学习的中高级阶段应该加强修辞教学意识”。明确提出了“汉语能力的培养要以修辞能力的培养为核心”[5]。
吴迪《对外汉语中的修辞教学》着重阐述了修辞教学与对外汉语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对外汉语修辞教学迫在眉睫”。汉语学习者的目的是能够运用汉语进行有效的交际,而有效的交际就离不开修辞的合理运用。综上,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应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修辞教学,而且普遍认为修辞教学对于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术论文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修辞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二、强调修辞教学应该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任何一种语言都离不开修辞,汉语也不例外,汉语修辞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要进行修辞教学,就应该把修辞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多学者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
曹铁根《修辞与汉文化》一文认为“修辞活动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7]。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修辞属于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修辞材料的部件当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谭汝为《修辞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更明确地指出,汉语修辞是汉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汉文化对汉语修辞的影响和制约作用”[8]。
2005年马明艳在《对外汉语教学修辞的特性》一文中提出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的特性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修辞主题的跨文化性;二是修辞主题具有民族特性;三是语境具有民族特性[9]。所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但要突破语言的障碍,还要突破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和避免文化冲突。
沈玮、王蕾《现代修辞学在对外汉语中的民俗元素》指出,修辞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修辞学中的民俗元素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10]。
孙婧《修辞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一文从中外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了修辞与文化的关系,重点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令人误解的修辞表达,她认为在修辞教学中,应该积极倡导进行文化渗透[11]。
三、对外汉语修辞教学对策研究
有效地进行修辞教学对学生汉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目前的总体教学情况并不理想,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金路《浅谈对外汉语修辞内容》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强修辞教学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确定对外汉语修辞教学内容时,他认为“应该从留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和主要学习目的出发,突出交际性和民族性,还要与语音、词汇和语法相结合”,并进一步指出“在教学中要结合课文,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修辞实例”[12]。
陈萍《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高等)中的修辞问题》一文从HSK(高等)试题集入手,总结了HSK汉语水平考试(高等)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修辞现象,并进一步分析了HSK(高等)考试中“修辞知识的偏误现象”和留学生理解汉语知识有障碍的原因,提出了教W对策[13]。
刘权、黄薇《留学生口语修辞运用情况调查分析》一文对昆明的部分留学生的口语修辞运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在口语修辞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说话不得体,母语负迁移影响较大,表达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等方面。文章还就如何提高留学生的口语修辞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14]。
王泽英《对外汉语教学的修辞教学实施策略》认为,在修辞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学习者带入到真实的目的语学习环境中,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充分展开课堂交际活动才有利于学生修辞的学习[15]。
此外,还有一些学术论文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对外汉语修辞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进行对外汉语修辞教学提出了教学对策。
四、针对对外汉语辞格的教学与学习研究
辞格教学是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修辞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关于辞格的教学和学习,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和研究,研究成果以研究生学位论文为主导,有些人对辞格整体进行研究,也有些人专门针对常用的辞格进行调查研究。
彭云《对外汉语辞格教学》一文以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考试作文进行了量化研究,最后发现留学生汉语辞格使用种类较少,频率较低[16]。
董艳婷《对外汉语综合教材修辞格引入时间、编排顺序研究》一文按照“频率统计的标准化”理论,对《博雅汉语》等教材中的修辞格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中修辞格的编排顺序建议,未来修辞格的分阶段教学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价值[17]。
赵云霞《〈博雅汉语〉比喻修辞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文以对外汉语教材《博雅汉语》为研究主体,详细地分析了教材中比喻的结构句式,分别对教材中明喻、暗喻和借喻的出现频率进行了考查,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比喻的教学策略[18]。
翟璨《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泰国留学生写作中的修辞格使用情况分析及教学建议》一文以泰国留学生的HSK考试作文为研究语料,经过统计量化发现,泰国留学生的辞格掌握不佳,使用种类比较少,使用的偏误率也比较高,认为教师主动性不够、学生学习动机弱是主要原因[19]。
殷梦婷《对外汉语教材中修辞格调查与教学研究》一文利用统计量化的研究方法,对《中级汉语精读教程》等三部对外汉语教材的辞格进行了量化统计,发现教材中普遍存在辞格种类较少,仅有14种辞格,辞格的不分也不均衡,编排也不合理[20]。
从上面的研究成果不难看出,汉语学习者的辞格掌握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使用的种类和数量都非常有限,应该加强辞格教学。另外,从对外汉语教材来看,辞格出现的频率很低,种类非常少,说明教材的编写者们没有对辞格教学产生足够的重视。
五、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研究评论
对外汉语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理论体系日臻成熟,随着研究内容向着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展,对对外汉语教学中修辞教学的研究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也引发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成果。首先,大家通过研究,普遍意识到修辞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认为修辞作为语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外国学习者来说,学好修辞对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修辞教学不应该被忽视。其次,人们开始尝试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外国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修辞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最后,一些人已经关注到辞格教学和学习,虽然研究成果还不多,研究的范围也比较窄,仅限于几种常用的辞格,但不管怎么样,这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它对推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作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本身,还是作为一种强化言语交际效果的手段,修辞都应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理应受到重视。但是,从上述研究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足。首先,对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研究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应该加强。从P者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学术论文还非常有限,这不利于修辞教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其次,修辞教学虽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是大多数研究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对外汉语修辞教什么内容、怎么教并没有详细的阐述。再次,研究的纵深不够,应该加强对辞格和不同国家学生习得辞格的研究,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最后,在现有的修辞教学研究成果中,理论阐述较多,量化的实证研究较少,应该更加细化,让修辞教学真正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02).
[2]杨德峰.浅论修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J].修辞学习,2001(06).
[3]曹成龙.修辞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04).
[4]肖莉.修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修辞学习,2004(05).
[5]周健,彭彩红.中高级汉语教学应突出修辞能力培养[J].汉语学习,2005(03).
[6]吴迪.对外汉语中的修辞教学[J].渤海大学学报,2006(03).
[7]曹铁根.修辞与汉文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02).
[8]谭汝为.论汉语修辞与汉文化的关系[J].毕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04).
[9]马明艳.对外汉语教学修辞的特性[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03).
[10]沈玮,王蕾.现代修辞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民俗元素[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04).
[11]孙婧.修辞教学中的文化渗透[D].吉林大学,2011.
[12]金路.浅谈对外汉语修辞教学内容[J].复旦教育,1992(01)
[13]陈萍.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高等)中的修辞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03).
[14]刘权,黄薇.留学生口语修辞运用情况调查分析[J].红河学院学报,2008(04).
[15]王泽英.对外汉语教学的修辞教学实施策略[J].华章,2011(34).
[16]彭云.对外汉语辞格教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17]董艳婷.对外汉语综合教材修辞格引入时间、编排顺序研究[D].北京大学,2013.
[18]赵云霞.《博雅汉语》比喻修辞分析与教学建议[D].广西民族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