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经营制度的建立,企业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当前,资源博奕日趋激烈,能源供应体系成为世界经济焦点,我国煤矿企业为适应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稳定、价格适宜的基础能源,既是企业的必然选择,更是国家的长期迫切需要。本文对煤矿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及方法对策做出了阐述,供借鉴。
一、煤矿企业实施精细化的必要性
(一)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需要实施精细化管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来临之际,煤矿企业目前正面临如何向高效、高量、高利润集团化发展的挑战。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当代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正是应对这种挑战的理想途径。精细化管理是超越竞争者、超越自我的需要,是企业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谋求发展常青的必然选择。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内部管理如何,决定企业的兴衰与发展,是企业能否搞好搞活的基础。煤矿企业历史包袱沉重.管理相对粗放,更需要靠企业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持续改进,强化管理,挖掘潜力,降低成本,减员增效,以“强身健体”寻求加快发展的出路。
(二)提高煤炭生产的安全性需要精细化管理
煤炭采掘过程中,劳动目的是固定的,劳动对象位置是移动的,设备和人员也是移动的。煤炭采掘作业环境变化大,作业条件差、安全问题突出。随着煤炭生产的进行,采掘工作面不断在向前推进,巷道状况由于受到矿山压力的影响也不断变化,因此采掘场所及环境状况时刻在变化。煤炭采掘工作空间小,照明、通风都受到限制,设备笨重,这些都对安全生产直接构成了威胁,再加上水、瓦斯、煤炭自燃等自然危害。因此,安全管理是煤炭采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依靠精细化管理,打造本质安全型生产模式。
二、煤矿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问题及策略
(一)运用精益思想,实施精益战略
问题分析:现阶段的煤矿企业,从经营管理者到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受高额利润的影响,大都沉溺于煤炭行业当前的“大好形势”之中,偏重关注煤炭市场价格是否进一步抬升,忽视煤炭企业自身管理所增加的成本。坐等价格的飙升给企业增加利润是被动的,必须把精益思想引伸、延展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制定企业精益战略,从而追求企业经营投入和经济产出的最大化、价值最大化。
策略探讨:煤矿企业面对大好的宏观形势,应借助当前生存危机较小的时机,努力发掘自身管理的问题,从企业内部降低成本、消除浪费,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来迎接煤炭行业形势转变时的生存竞争。企业决策层、管理层要改变过去一直以“价格=利润+成本”的思维模式,思考和行动的角度改变为“利润=价格一成本”。煤炭企业左右不了市场价格,但完全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利润——这正是“精益思想”的根源。
(二)建立精益管理组织,提高企业执行力
问题分析:影响煤矿企业执行力的原因有多方面,而煤矿企业的组织流程是企业在解决执行力问题时必须首先解决的。相对于市场经济发展形势来说,煤矿企业机构改革仍然落后,机构臃肿、执行力不够、制度执行不精准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各级领导责任制仍然落实不够,现场管理仍欠到位。
策略探讨:随着煤矿企业规模的发展和组织管理系统的完善,要顺利推行精益管理系统,就要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尤其要夯实制度管理的基础。通过建立精益管理的组织形式,明确管理层的责、权、利关系,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根据煤矿企业的特点,更应加强制度与流程方向的管理,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拥有的权利、利益应与其相应承担的责任密切相关,把企业塑造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执行力组织,使企业人员、战略、运营三个核心流程有机整合在一起。
(三)建立精益生产管理系统,控制工序成本
问题分析:多年来,由于管理体制和历史惯性等造成的原因,煤矿生产工艺和管理比较粗放。成本管理尤其简单化,缺乏系统核算和控制,用料一经使用单位接收或投入使用,其价值便一次性摊入成本,这种使用价值与材料自身价值转移的不同步,从客观上为材料的浪费提供了条件,材料在井下的一些浪费现象也就不可避免。
策略探讨:煤炭企业运用精细化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精益生产,精益生产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适用于煤炭生产。精益生产理论中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业工程技术等也完全适用于煤炭生产。精益成本管理思想的精髓就在于追求最小生产、工作过程成本。在各个环节中不断地消除增加成本的作业,杜绝浪费,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结合煤矿生产特点,精益成本管理具体来说应包含以下内容:精益采购成本管理,精益物流成本管理,精益服务成本管理,精益设计成本管理,精益生产成本管理等,主要达到四个方面:一是工序设计规范,二是人员数量匹配,三是设备配置与工序操作匹配,四是时间和空间利用充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工序。
(四)建立精益质量控制系统,稳控产品质量
问题分析:煤炭采掘质量条件、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商品煤属于大宗散货的性质,决定了在粗放式管理条件下,煤炭生产、运输、洗选的过程中任何环节管理不善,都会造成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出现质量问题时责任人员难以明确,对于顾客不合格投诉也难以准确追求责任。
策略探讨:必须依靠精细管理,采用先进、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实现质量控制奖罚分明、准确兑现。一是要确定精益管理质量控制思想,推行IS09001系列质量体系,使用户至上、质量第一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二是要坚持精益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和运用,采场位置选择设计精益化,质量控制系统完善,储运环节简洁,洗选、加工、配比技术不断改革更新;三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质量控制,根据征求意见和反馈信息不断改进,确保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满足市场和客户要求。
(五)建立精益设备物资管理系统,提高运行效率
问题分析:煤矿企业存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和运行档案较粗略,大型设备定期检测、检验不到位,设备超期服役,不能实现定期更换,多以维修来延长使用寿命等问题,因此增加了设备故障机率。
策略探讨:在煤炭企业引入精益设备物资管理的思想,从系统的角度对设备物资的使用、维护情况进行管理。企业设备管理应适应精益生产管理方式的基本特征,针对精益生产管理方式特征,与之适应的设备管理模式。运用多种管理方式和手段对生产过程的人、机、料、法、环和检测诸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消除无效劳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六)建立精益信息管理技术,增强实时控制
问题分析:煤矿企业的信息传输系统存在运行水平低、速度慢、数据准确度低,物料管理中人为因素较多、监控困难,销售管理系统落后、产销存数据不准等问题,财务管理方面管理会计功能弱,缺乏全面完整的财务管理系统。煤矿企业的信息传输大都以会议、生产报告、财务报表等零散的形式进行,不利于企业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具体部门较少了解到整个煤矿的生产经营状况,造成许多盲目工作的现象。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煤矿;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028-01
1 精细化管理对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1.1 精细化管理是构成煤矿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煤矿所发生的事故表明,约占90%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因此,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离不开精细化管理。要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开展全员培训,切实提高员工的认识水平。要向全体员工灌输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利用各种形式让员工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全面把握精细化管理思想的精髓。从思想上要求员工形成精细化的思维方式,将精细化的理念植根于员工心中。要教育员工按照精细化的要求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要将微不足道的工作做到完美,追求卓越,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理念。正是这些“小事”和“细节”,决定了煤矿企业能否安全生产。因此,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思想,一种管理方法,更是一种管理理念,是一种管理文化,是构成煤矿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煤矿企业只有着力培养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文化,才能做到本质安全。
1.2 精细化管理是构成煤矿企业制度文化的重要内容:精细化管理制度是精细化管理实施的根本保证。精细化管理要求建立和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从战线到区队,从班组到岗位,全面开展管理制度的“精细化”。一般而言,精细化管理要从每个岗位职责的细化量化开始。岗位是企业的基础,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最基本的“细胞”。没有管理严细的岗位,就没有作风严细的企业。因此,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岗位标准,不仅仅是企业定员、岗位定编、材料定额,而是要做到每项工作、每个岗位都按照“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谁来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谁来检查考核、达不到要求承担什么责任、如何整改”等程序和内容,严格规定岗位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立足“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和“把每件事做好,每件事都考核”的思路,对全矿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进行梳理,使每个岗位、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并形成全方位的、精细化的管理绩效考核体系。不仅如此,在制度落实过程中,也要坚持做到“精细化”,严格按照企业制度的规定来管人、管事,实现“依法治企”。因此,精细化管理离不开配套的管理制度体系,由此而引起的制度建设自然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 企业文化对精细化管理实施的重要作用
当今社会已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各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企业要想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切实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水平。培训不仅是提高企业生产运营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帮助员工实现职业规划目标及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做好企业的培训工作是实现企业与员工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举措。精细化管理要求在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时,要做到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工作的精细程度,为企业管理效率和整体运营效率的共同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因此,有必要对精细化管理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方式及效果进行深入探究。
1 精细化管理的深刻内涵剖析
精细化管理是发达国家的一种先进化的管理思想,其根本源头可追溯至“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从定义上来讲,精细化管理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技术与思想,其具体操作过程是通过实现企业制度及规则的系统化、标准化,利用流程化、信息化及数据化的相关手段,使企业内部各管理单元间形成协同、高效的合作管理模式,从而有效促进企业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相较于一般性管理模式而言,精细化管理更加注重工作中的一系列细节,要求将重要细节作为主要着力点,提高企业各组织管理部门的执行效率,为各项组织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基本的前提条件。
在精细化管理理念下进行企业培训机构的构建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及各部门始终践行注重细节、规范操作、责任明晰、制度有效执行等管理内涵,其具体要求为:
①设立专门岗位及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工作,将岗位责任进行细化。
②实现各岗位工作的流程化,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并使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标准将工作目标进行量化,使各环节人员明确自身责任。
③进一步完善企业培训制度,同时设立监管机构,从而有效确保企业培训工作的顺利、高效执行。
2 精细化管理对于企业培训的重要意义
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在培训机制中实现不断改进与完善,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培训机制中真正落实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可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将培训工作中的各级环节落实良好,并始终遵循按需培训的重要原则,能够明显提高其培训质量。
②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培训成本。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对培训项目及步骤进行精心策划,不仅能保证培训计划的合理高效性及可行性,提高企业内部有关资源的利用率,还可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避免了不必要损失,降低了培训成本。
③及时进行反省与改进。精细化管理要求对企业培训机制中的各细节进行全面监控与评估,能够帮助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确保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
由此可知,按照精细化管理理念进行企业培训机制的制定,不仅能提高培训质量和资源利用率、减少培训成本,还能促进企业进行自省和改进、完善,进一步促进企业运营效率的整体提升。
3 精细化管理在企业培训机制中的应用与体现
3.1 培训的整体规划
知识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知识及人力资源的折旧速率日益加快,做好企业培训计划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
①根据企业的内部环境(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等)、外部环境(法律法规、外来挑战等)及企业自身的人才现状(学历结构、精神面貌及实践技能等),确定企业在未来3~5 a内的人才培养目标及需求。
②从培训需求及现有资源两方面进行分析,进而确定培训方式、内容、预算等,并制定相应的培训管理及监控机制。
③将多项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同时指定各项步骤的负责人,形成一套健全的企业培训规划。
3.2 培训课程的确定
优秀培训课程体系的确立离不开培训需求分析,一个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主要包括组织分析、岗位需求分析及人员素质分析三方面。在确定培训需求后,可按照确定课程目标-设立课程内容-设计培训方式方法-培训试讲及评估完善-编写相关手册的步骤,进行培训课程的有效开发。在编写学员及讲师手册时,应避免手册内容与课程讲义的雷同,应根据课程内容,编写独立于课件之外的文档,在确保内容详细、易懂的同时,还应在适当部位留出充足空间,以便学员进行记录。而在选取培训讲师上,则可采取培养内部讲师及聘请外来讲师两种方法,而内部讲师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到学员需求及培训目标,从而有效提高员工在培训过程中的参与热情,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培训成本。但当内部培训师无法满足培训要求时,可酌情聘请外部培训师,以确保培训工作的高效开展。
3.3 培训预算的控制
培训成本也是企业培训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只有做好培训预算工作,才能对企业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培训预算的主要决定因素包括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企业自身的销售绩效及内部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预算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及培训质量。
①应根据培训整体规划及总预算情况,确立年度或半年度培训计划,并根据年度计划合理分配预算。
②按照培训需求初步确立培训项目,据此对各组织部门的培训费用进行初步估算。
③将估算结果与预算进行比对调整,以期在确保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培训成本。
④制定确切的培训项目及方案,并将部门培训预算方案上交进行审批。
3.4 培训过程的具体实施
培训过程的实施是利用精细化管理理念进行培训机制构建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制度的确立及相关工作的流程化。科学完善的制度是企业培训机制良好运行的根本保障,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一般包括入职培训、培训评估及奖惩制度等。根据培训工作的顺序,可将培训管理流程分为前期、上课前、课程中、课程结束及后期五个阶段。
①在前期工作中,培训管理人员可将准备工作打印成册,并在前期工作中进行逐一比对,主要包括:学员名单的打印、培训通知的发放、检查培训场地及设备、与培训师确定培训大纲、印制签到表及考核试卷等。
②上课前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引导学员签到并按顺序就坐,宣布培训课堂上的纪律及相关考勤制度,介绍培训课程概况及讲师等。
③课程中的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对培训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具体事项包括对培训设备的维护、观察并记录学员的课堂表现,协助讲师控制培训时间,同时还要积极与讲师、学员进行沟通,并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
④课程结束时,应协助讲师对本次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同时指导学员确定后续学习目标及相应的方法体系。
⑤后期工作中,培训管理人员应向讲师表达感谢,对学员进行成绩考核和结业证书的发放,对培训设备及课堂记录进行清点、整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3.5 培训监控及评估
培训监控工作包括对整个培训过程的监控,针对各培训阶段应设立可量化的培训管理目标,并设立专人进行项目的监控管理。培训前期监控的目标是判断培训计划及课程开况是否满足企业战略需求和员工岗位的设立要求,并对讲师的知识技能及工作态度进行监控,观察其是否能够胜任本次培训工作。上课前的监控重点在于对学员出勤率、资料发放情况及课前引导情况。而课程进行过程中,则应重点观察学员的参与度、培训内容及其进度是否与预期计划相一致。课程结束后则需对讲师的授课情况、课程的讲授价值及学员的知识掌握程度等进行评估监控。培训后期的监控点主要集中于员工行为及绩效的变化,同时对培训的投资回报率进行评估计算。
培训监控及评估是始终贯穿于整个企业培训机制管理中,因此,企业中有关的项目管理人员应在整个培训管理工作中,始终注意贯彻落实对培训工作的监控及效果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应对。
4 案例分析
某煤矿企业从2013年开始便积极探索高效管理模式,以便实现管理能力及管理质量的提高。该煤矿企业主要从安全管理、生产过程两方面加强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
①该公司努力落实责任制,并根据各部门的职责与工作特点,确定了不同岗位上的安全管理制度,很好地实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岗位责任制,同时还增设了安全责任追究部门,真正做到了岗位责任的精细化管理。
②该企业还对各生产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并确立一套高质量的生产流程,包括统一防尘软管等管线的吊挂标准、规范生产材料及备件的码放和挂牌管理等。
③该企业还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设立专人进行隐患排查,形成可行的隐患整改制度,从而对各类安全隐患进行归档分类处理,始终按照责任追踪制度做好隐患排除工作。
在生产过程方面,该企业也规范了生产组织,选拔有丰富工作经验及充分知识的生产工作人员,同时还在各生产组织中设立质量监督人员,确保每一阶段的生产质量达标,从而有效实现了煤矿企业整体生产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管理模式
一、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内容
所谓精细化管理,从管理学的维度来讲,就是充分地利用企业的所有资源,通过组合、协调来保证企业的综合生产效率,以科学手段进行最为精心、精细的操作,减少企业的各项开支,最终达到增大企业资金利用率目的的管理理念[1]。而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是对于煤矿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量化、细化,明确每个岗位的作业标准,分清职责并落实到人,规范每一个人的行为,对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有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最终形成人在安全做事,事被安全监管的局面,是一个将责、权、利三者统一的管理过程。具体而言,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是细分煤矿的安全目标,再根据部门职责、岗位职责,落实安全目标,并同时对落实目标的情况进行考核的管理过程。整个管理过程的重点在于时刻注意将安全管理深入到煤矿生产的每一个步骤以及每一个人身上,实现全员、全过程、无延时的管理。
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精细操作。对于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制定详细并且科学的操作规范,要求工人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精细操作。二是精细控制。对于煤矿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三是精细核算。对于安全监管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严厉的处罚,并将处罚细化到每一个人的身上,最好与工人的收入挂钩。四是精细分析。对于煤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依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找到根源所在,从源头上控制此类安全隐患的再次发生。
二、煤矿安全管理的问题
2.1一线工人的安全教育不到位
对于一线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是煤矿安全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工作环节。基于对近几年煤矿生产事故的调查,发现大多数伤亡事故所涉及的工人都是文化水平较低。加之,煤矿用工制度的多样化,短期工、合同工等所占的用工比例较大,他们很难适应现有的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学习,导致一线工人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浅薄。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知该如何应对,只能任由事故恶化发展。
2.2制度不健全
一些煤矿的安全管理者在制定安全管理的制度时,一味参考其他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没有因地制宜,没有依据所在煤矿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2.3监管不全面
一些煤矿企业仍然在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组织结构不科学,监管人员与装备不齐,安全监管机构人员执法不严、不实。
三、构建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模式
3.1组织结构的精细化
改变组织结构是实现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组织结构的精细化能够使每个层级、部门甚至是每个人更加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精细化管理要求在组织机构方面实行精简化,去掉一切多余的环节和人员,实现从纵向减少层次,横向打破部门壁垒,将层次细分工、管理模式转化为分布式平行网络的有效组织结构。
3.2职责的精细化
管理职责的精细化、明确化,是确保整个煤矿安全管理过程的根本。在整个安全管理体系中,关于职权的规定应该涉及以下几个层面。首先,企业管理科制定《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及《岗位说明书》等,明确矿级领导、科级管理人员、基层队(班)长职责及其权限。其次,应当明确规定各层级、各部门人员在整个安全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及权限,并形成相应的正式文件,学习贯彻执行。最后,所有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应当对于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与改进进行承诺。
3.3考核的精细化
安全考核的结果与工资挂钩,具有激励作用。煤矿企业的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目标与考核标准,以一级考评一级的原则,根据考评周期考核各岗位所完成的安全管理指标情况,考评结果与员工的工资、评优评先、职位晋升等直接挂钩。安全考核的精细化能够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使煤矿的安全绩效考核工作更加全面、具体。通过精细化考核,能够及时发现日常工作中容易出现甚至是容易忽视的问题,它有利于管理体系的完善,使得安全管理制度更加系统。同时,也是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使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操作行为在考核中不断得到加强与改进。
四、结语
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对煤矿企业组织结构的精细化,把安全职责最终落实到个人层面,并根据严格的规范标准进行精细化考核,最终切实实现对煤矿的部门及个人层面进行严格的监管,从源头上控制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的前提。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坚持与市场相链接,立足于财务报告,立足于素质训练。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应该是根据不同的系统、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具体问题,采取各不相同的针对性管理方式和措施。包括:煤矿安全制度管理、煤矿安全技术管理、煤矿安全现场管理、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煤矿安全监督检查管理、煤矿安全隐患排查管理、煤矿安全事故管理、煤矿安全培训管理、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煤矿矿级领导带班作业管理、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管理、煤矿安全宣传教育管理、煤矿预先危险性分析管理等。这些管理专业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紧密联系,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目的、方法和作用,又有相同的对象和统一的目标。
在管理过程中要系统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要建立一支以目标为导向,以制度为保证、以文化为灵魂的高效的、运行良好的安全管理组织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作业岗位、班组、生产作业区队、业务保安部门及专业的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督组织等,也就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各个层面,即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系统不断在优化中,经过不断改进,在系统内某一个程序或环节就达到了最佳状态,实现了安全管理的最优化。将其用一定的方式固定下来,这样的程序或环节越来越多,并不断优化,使安全管理系统的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管理效果不断提高。
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要见于数据。即煤矿安全管理系统要具体化、定量化、数据化。如安全目标管理,不但要有煤矿企业的安全总目标,还要自上而下的层层量化分解目标,制定各级、各部门、基层各区队直到每个职工的安全量化目标及保证目标量化实现的对策和措施。在管理过程中不断用各层的量化目标检查、指导、协调其控制过程,使各层的量化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从而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目标的实现。安全控制工程系统要对安全项目、安全设施、安全生产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监督检查、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细化量化,及时采集管理过程中的数据并认真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使其过程数据始终处于控制数据之中,达到安全控制的要求和目标。事故管理系统和安全文化管理系统同样要对包括的内容细化量化、数据化,并及时掌握和分析实时动态数据,适时加以协调、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