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字与语言的共性

文字与语言的共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字与语言的共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字与语言的共性

文字与语言的共性范文第1篇

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即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散发学生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未能将着力点放在基础工具上,语言文字教学上,因而成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大因扰。理在,我们已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光有认识还不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到它的工具性,基础性上来,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从语言教学为主这方面来?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难题。以下就谈谈个人的几点浅见。

首先,应是教学观念上要真正转变、更新。

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还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其他学科也有这些任务,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特有任务”和“共有任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处理得当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敢于摆脱困扰教学效率提高的以灌输为主的课文内容分析主红,精讲巧练,讲练评结合,着为于语言文字教学的新模式,新模式的建立其目标应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工具。必须真正地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第二,要研究和梳理语言文字教学的基本内容,探索和总结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布鲁姆强调,基础教学的任何学科,基础知识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语言基础知识凶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词法和句法即汉语语言的构造形式及其规律,修辞和语言逻辑等。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所以,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的孤立的机械地进行,只有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融,只能令学生讨厌,引导学生钻进死胡同。

语言文字教学的另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而有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强调侧重点不同;反问与陈述句等强调语气不同;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兼语句;礼貌用语的训练等。我们汉语绝大多数的字既表形又表音、表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些字的音义就有变化。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语境。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中语言因素的挖掘,分析和语言训练的主要内容。

第三,要突出语言文字教学的前提下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等的关系。

语文课是语言课,是语言工具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治政课,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结合审美教育。也就是说,要因文悟道。寓文为鉴赏、审美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对某些范文作分析评鉴,让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但必须强调,这些都成在语言教学过程之中进行,应是潜移默化的,不是孤立的,更非牵强的,或随意延伸的。

第四,要改进教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而是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在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要真正体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叶老早就提出:“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等等。这其中的精髓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受,在练中掌握技能。而在我们的实践中,但凡效果较好的诘文课,加强诵读和语言训练是个重要原因。我们应继承并发展这些至今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

文字与语言的共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子政务 TAM模型 公共服务

[分类号]D035.1

1 研究背景

电子政务建设在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改善公共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种种原因导致公众不愿意使用电子政务,电子政务使用率低下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大风险之一。

英国电子政务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可是2007年英国政府做出一个电子政务“瘦身计划”,关闭了90%以上的政府网站,将已有的951个网站缩减为26个,关闭的数量之多、比例之高让人瞠目,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欧盟前瞻技术研究所(IPTS)的研究数据表明,在欧盟,在线电子政务已占了政务的72%,可实际使用率只有6%。英国政府的网站“瘦身”并不是要废除网上办公与服务,而是将被关闭网站的有用信息移植到保留的政府网站上,实现大规模的软硬件资源整合。英国政府网站“瘦身”的目的就是要保持政策、信息的同一性,规范政府办事流程,实现对公民的“一站式服务”。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公众接受问题也相当严峻。许多地方政府轰轰烈烈推出电子政务,大建门户网站,在硬件配置上均达到了相当水准,但在内容、功能服务方面却是“花架子”。一些政府网站三四年不更新,处于长期“休眠”状态。我国电子政务的公众接受问题,暴露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巨大风险,已经到非解决不可的关头了。

因此,研究电子政务公众接受问题,找出影响公众使用电子政务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增强电子政务公众接受度的政策建议,对于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的有效性,尤为重要和紧迫。

2 电子政务创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分析

在研究电子政务公众使用问题之前,有必要分析电子政务作用于公共服务的机理,理清电子政务创新公共服务的过程。电子政务对公共服务的创新体现在4个层面:公共服务手段和形式、公共服务理念、公共服务职能与公共服务体制、公共服务能力(见图1)。

2.1 电子政务创新公共服务手段和形式

即从面对面地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转变为借助于电子网络等手段提供公共服务,这是技术创新。它是最容易实现的一步。

2.2 电子政务创新公共服务理念

在技术创新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公共服务也会逐步实现理念上的转变,包括由神秘向透明转变,由随意向规则转变,由以职能为中心向以公众为中心转变等。它决定了电子政务在后面两个层次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和持久性,因而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2.3 电子政务创新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服务体制

在公共服务职能、公共服务体制层面上,应用信息技术整合政府信息资源,简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程序,实现政府职能的科学配置、公共服务流程的优化整合与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建立高效、公平、合理的公共服务体制。这是电子政务在公共服务创新中发挥的核心作用。

2.4 电子政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在前面三个层次作用的基础上,电子政务最终将提高政府在财政预算约束条件下提升公共服务的综合能力,它是前面三个层次作用的最终目标和归宿。当前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按照一般的理解,创新都是好的。事实上,创新不一定带来改进,有很多创新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它们不但没有带来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改进,还对进一步的改革造成了障碍。应该避免电子政务推动公共服务创新只有形式和手段上的变化而没有公共服务的实质改进。

可以说,在电子政务创新公共服务的所有环节中,理念转变和能力提高是最为关键的。因为再好的公共服务体制和公共服务手段,都无法保证公众享有的公共服务是有效的和受欢迎的。只有当公共服务理念实现了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同时在此理念下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也得到提高时,公众才能享受到足够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在很多情况下,电子政务的确增加了公共服务的种类和数量,也有技术或体制上的创新,但是并不为公众所接受,使用率很低。换句话说,公共服务创新是没有价值的创新,这是公共服务创新中最失败的一种结果,因为它耗费了大量的资源产生的却是一堆需要清理的废物。

3 电子政务使用率的影响因素――基于宏观统计的分析

电子政务使用率问题与电子政务的公众接受问题实际上是有区别但是又紧密相关的。电子政务使用率指的是统计意义上的电子政务被公众接受的比率,是宏观的。电子政务公众接受问题主要涉及的是公众作为个体是否愿意接受和使用电子政务,是个微观问题。但是,两者又密不可分。电子政务公众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必然影响到电子政务的使用率的高低。笔者曾做过关于电子政务使用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这对于从个体角度分析公众对电子政务的接受问题是有帮助的,

SNS全球市场研究公司进行了一场关于2001年和2002年之间包括瑞典、挪威、丹麦、印度等28个国家和地区政府网上服务使用情况的调查。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假设15种变量是影响实现政府网上服务使用的潜在因素。根据每个国家的网上政府服务运用的范围,把这些国家分成三个均等的小组。把使用政府网上服务的公民达到或超过41%的国家列为“高使用率”小组说明了使用政府网上服务的公民少于20%的国家列为“低使用率”小组。其余的国家是中间组。表1表明了小组平均数以及小组平均数之间差别的统计意义。

使用率高和使用率低的小组之间的部分变量的组平均数有重要区别,如表2所示。

政府网上服务使用率较高的国家比较富有(人均GDP很高),使用因特网的条件更好,更具竞争性,对ICT的约束较少,在信息和通信技术方面花的钱更多。所有的这8个变量与政府服务的网上运用紧密相关。可以看出高使用率组和低使用率组之间没有重大区别的变量是:网上使用的安全性、成人识字率、政府给ICT的优先权、因特网的限制以及政府对ICT的改善。

以上对高使用率和低使用率国家的特征进行分析时,没有发现影响政府网上服务使用率不同的特别重要的因素。为辨别什么因素重大地影响政府网上服务,笔者对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在确定性回归模型中的自变量(调整可决系数0.895)

以上回归分析表明,4个变量在公众使用网上政府服务方面有重大意义的影响,它们在因变量中占89.5%。然而,变量“因特网的公共访问”在“网上政府服务使用”的变化中占据了将近81%。这表明因特网的公共访问是网上政府服务使用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政府网上服务,每千人拥有的电话数以及

ICT的法律框架。因此,政府提供的网上服务有多少被公众接受和使用,就主要依赖于这4种因素了。建设电子政务时也必须首先考虑这4个因素的现状以及如何进行改善。

4 电子政务公众接受的影响因素――基于TAM模型分析

从宏观层面分析电子政务使用率的影响因素之后,再从微观层面探索影响公众作为个体使用电子政务的因素。1986年Fred Davis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见图2),试图以此解释影响用户接受或拒绝一项新技术的原因。

TAM认为有用感知(perceived usefulness,PU)和易用感知(perceived ease of use,PEOU)是影响信息系统使用的最关键的两个因素,外部因素(external varia-bles)间接起作用,影响使用态度(attitude towards u-sing,AT)、行为意图(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BI),并最终影响使用行为(actual system USe,u)。

根据TAM模型,可以构建一个基于TAM的电子政务公众接受问题模型,如图3所示。

可以用倒推的思路来分析影响公众使用电子政务的因素:公众是否做出使用电子政务行为的取决于公众是否有这种意向,如果公众不愿意使用电子政务,那自然就谈不上使用电子政务的行为了。公众对电子政务的使用意向又取决于公众对电子政务的态度,如果公众对电子政务持反感、抵触的态度,当然就不会有使用电子政务的意向了。公众对电子政务的态度又取决于两种因素:易用认知和有用认知。易用认知是公众对电子政务是否方便、好用的感受;有用认知是公众对电子政务是否有价值、对自己有用的感知。也就是说,只有当公众认为某项电子政务服务是有价值的并且是好用的时候,他们才会形成对电子政务良好的印象,才不会拒绝和抵制它。接下来分析哪些因素影响着公众对电子政务的易用认知和有用认知。

4.1 影响公众对电子政务易用认知的因素

・服务获取渠道的便利程度。电子政务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便利与否,直接关系到公众对其是否方便和好用的感受。公共服务获取渠道越便利,公众就越会形成认为电子政务好用的认知。一般来说,网络和通信基础设施比较发达的国家,公众对电子政务的易用认知相对较高,因为他们获取电子政务的渠道很广、很方便,有许多选择的余地。这些渠道不仅包括因特网,还包括电话、数字电视、甚至移动电话。

・系统的可操作性。电子政务系统的可操作性越高,公众对其的易用认知就越强。当前很多电子政务系统之所以不受公众欢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操作系统很复杂,或者要求的标准不普及。

・电子政务服务的一站式水平。公众都希望通过上网,获取一站式的公共服务。如果用户上网只能解决其所要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完成所有的办事项目还必须登陆不同的网站、甚至有的还必须亲自到政府部门办理的话,他很可能会认为这些电子政务服务不好用,因而最终放弃使用。电子政务服务的一站式水平取决于政府资源、组织和流程的整合,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工程,因而难度较大。但是这种整合一旦彻底实现,那么它带来的好处是持久的,会带来公众对电子政务的忠诚使用。

4.2 影响公众对电子政务有用认知的因素

・电子政务与公众自身的相关度。公众作为用户是从实用主义出发来确定自己的行为选择的,一项电子政务服务做得再完美,如果与公众没有任何关系,公众当然不会认为它是有用的,自然不会去使用。因此,这就要求电子政务建设要从公众的需要出发,只有做好用户需求分析,建设的电子政务项目才会被公众所接受。

・政府对电子政务的宣传。很多情况下,公众认为某项电子政务没有用,只是因为对它了解不够,不懂得其能够带来的高效和便利。所以,政府对所建电子政务项目的宣传是十分必要的,必须让公众了解电子政务的功能和操作流程,只有如此,才可以改变部分公众抵触电子政务的态度,让更多的人使用电子政务。

以上5个影响公众对电子政务易用认知和有用认知的因素,都会通过改变公众对电子政务的态度、使用意愿,进而影响其使用电子政务的行为。

文中第三部分分析了电子政务使用率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因特网的公共访问便捷程度,政府刚上服务,每干人拥有的电话数以及ICT的法律框架。事实上这个结论与上述通过TAM模型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基本吻合的。除了ICT的法律框架对公众作为个体使用电子政务影响不太大之外,其他几个因素都与电子政务公众接受度直接相关。例如:因特网的公共访问便捷程度和每千人拥有的电话数,实际上反应的就是公众获取电子政务服务渠道的便利程度。政府网上服务,实际上就与电子政务服务的一站式水平、电子政务与公众的相关度这两个因素是级别一致的。

5 政策建议

5.1 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应该决心加大对公共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一站式”服务的水平

免费为公众提供英特网(在邮局、图书馆、购物中心、火车站和汽车站)的公共上网服务是提高网上政府服务使用率的主要方式。现阶段,政府应陔投入更多力量来建设公共场所的网络基础设施,整合统一政府网站,让政府网站“变脸”。目前,业界的一个普遍肴法是以一个开放的,基于标准的电子政务统一应用甲台为基础,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快速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并面向公众提供服务,提高电子政务的一站式水平。

5.2 更多地了解公众需求,为公众提供更个性化的、实用性强的公共服务以及“电子民主”等政治参与渠道

政府通过网络提供给公民的服务不应该只涉及几常生活的例行事务,更不应该是“花架子”,应该有诸如让公民反映民情民意、参与决策听证、投票选举等政治表达的内容,让网络扮演“政治公共空间”的角色。这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高层次内容,它反映了网络经济的发展需要网络政治同步发展。

5.3 努力发展公共服务管理系统(PSM)

相对于网络而言,我国的电话(包括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使用率还比较高,2009年我国的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的总数已经超过了10.2亿,电话普及率超过了70%,相比起互联网用户28.9%的普及率来说,电话无疑具有最大的受众面。公众是否真正接受电子政务的关键在于它能否为公众减少麻烦,带来方便。电子政务的设备要实用,操作要简单,成本要低廉。电子政务要让最大多数人受益,不能局限于有限的部分群体,不能形成新的“电子鸿沟”和“电子差距”。因此,在电子政务的应用系统中,只有以最便捷的方式接触到最为广大的社会公众,包括广大的农村和偏僻地区,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才得以充分实施。电子政务需要跨越社会阶层的限制,跨越地区差异的限制,跨越贫富条件的限制,跨越智力条件的限制,延伸到社会的最大多数阶层。电子政务要想更加广泛地为广大公众服务,实现政府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需要将现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广泛普及的电话结合起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服务管理系统,从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样,电子政府所提供的信息化的公共服务可以做到易于访问,它的访问渠道不仅包括现代的英特网,还可以容纳传各种传统联系方式,如电话、邮件、传真、移动通讯等,从而覆盖企业和公众的各种工作和生活场所,提供随时随地的、全天候的、方便易用的政府服务,最大限度地扩大使用范围。因此,在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模式方面,如何既利用网络,又利用电话,并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成为推动我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一个十分重要问题。

文字与语言的共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字出版 产学研协作 模式 共性问题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9-5853(2012)03-0068-04

伴随着数字时代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版环境与国民的阅读习惯正悄然改变,一个全新的出版领域――数字出版登上历史前台,与传统出版并存且相互融合、竞争着。与行业面临的诸如商业模式、版权保护、人才队伍等转型困惑一样,高校也面临着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难题。自媒体赋予全民出版的广泛自由,使编辑出版学的人才培养逐渐丧失专业技能垄断的优势,而数字技术带来的涉猎领域愈来愈宽,又隐约让编辑出版学的专业教育陷入漫无边际的杂家培养境地。产业、学校、科研机构一度紧密协作的关系面临新的冲击和挑战。

研究新的时代背景下出版产学研协作的内涵及其模式问题,关系到数字时代出版教育的人才培养、出版行业新技术研发与应用、信息与资源共享,也是加快推动我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1 数字时代出版产学研协作的动因分析

产学研协作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行业的技术升级、学界的人才培养、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中,“产学研”常有出现,似乎这样的发展才意味着具有创新性和可持续性。出版的产学研协作历经多年实践摸索,在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向行业输送人才和技术转化方面稍有成效,同时一些关乎产学研协作向纵深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出版产学研协作的动因被赋予新的涵义。

1.1 出版产业转型整合,激发活力,促进经济、社会、文化蓬勃发展的迫切需要

数字出版产业和数字阅读的发展,契合产业与市场需求的关系,连续数年的大幅度增长趋势使其成为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传统出版单位转型数字化,数字出版产业链的贯通与资源整合,均暴露出与产业环境不相适应的矛盾,在多方无序竞争的背景下,依托产学研协作平台整合优势是激发产业活力的有效途径。

1.2 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水平,持续创新技术,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出版技术的快速革新是数字出版产业的显著特征。国家提出“十二五”时期,建立以政策为先导、投入为保障、企业为主体、创新平台为支撑、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处于主体地位的出版企业研发力量毕竟有限,需要在更大的产业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而高校及研究机构拥有持续不断的技术和人才,产学研协作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集中精力开拓市场。

1.3 高校及研究机构把握出版前沿动态,提升教学科研,增加知名度的迫切需要

出版是新兴学科,产学研协作给高校及研究机构提供出版领域最前沿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信息,高校及研究机构借此把握市场需求,调整出版人才培养结构,促进高校出版学科专业建设及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研究机构理论研究及技术开发的动力提升,在出版学科领域内赢得更高影响力。

2 出版产学研协作的主要模式

产学研协作因形式与内容的多样性,依托的理论基础也不尽相同。欧美学者多从经济学角度看待产学研协作的意义与本质,美国社会学家埃兹科维茨(Etzkowitz)和雷德斯多夫(Leydesdorff)1997年提出三螺旋模型(Triple HeliX),则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产学研合作体系。产学研是大学及研究机构、企业、政府三者的相互协作,不再是大学、研究机构、企业间两两作用的双螺旋现象。据此理论,出版产学研协作本质上是基于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出版产业界、学术界的内在需求形成的协作关系。现行的主要模式表现为五类。

2.1 省部产学研协作模式

国家部委和省份产学研协作,这种联姻使科技、教育和地方经济联合起来,既促进高等教育和高效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又提高部属高校办学水平和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较有代表性的是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以“两部一省”的名义实施的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高校依托产学研协作平台,实现大量科技成果转化,如华中科技大学的“新一代多功能光盘(NVD)整机研制及关键技术开发”,西安交通大学的“音视频多媒体数据(流媒体)编码和传输综合仿真平台”,电子科技大学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媒体通用基础引擎”等,促进广东出版产业提高自主创新。

2.2 省校协作模式

省各级政府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协作多以共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式出现,出版产学研省校协作模式目前主要是共建办学方式,将出版学科确定为地方重点学科,加快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提供财政经费和其他项目资源支持。如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共建北京印刷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共建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

2.3 校研协作模式

校研协作模式是高校与出版研究机构在教学和研究方面强强联合的模式,多采用建立研究基地或培养基地的形式,聘任研究机构专家讲学,在人才、项目等方面实现资源及成果共享。如2007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上海研究基地在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揭牌成立,2009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上海理工大学传播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揭牌,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出版业输送更多高水平专门人才。

2.4 研企协作模式

研究机构与出版企业协作,采用课题组或咨询形式,提供研究开发支持。如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完成中国出版集团的“世界一流出版传媒集团研究”课题,与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同承担新闻出版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业务应用标准”包的研究,助推湖南天舟科教文化股份公司成功上市,彰显研究机构服务企业和市场的能力。

2.5 校企协作模式

校企协作模式是目前出版产学研协作模式中最普遍的一种。高校借此模式提高育人质量,实现与市场接轨,为出版行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协作途径有多种,包括共建教学实践基地或研发机构,建立大学科技园,校办企业(高校出版社),出版企业委托高校攻坚科研课题项目,出版硕士专业学位和博士后培养,等等。如北京印刷学院与京南卫星图书城共建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设立合肥研发中心,国家版权局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建立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南京大学联合招生博士后。

3 出版产学研协作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则最新数据:2011年麦可思专业就业排行榜显示,2010届半年内离职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20位中,编辑出版学离职率达37%,与动画、艺术设计、广播电视编导并列第一;2010年度半年内

离职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中,编辑出版学以51%位列第一。出版产学研协作提出多年,高校出版专业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也历经数轮,出版人才培养输送与业界的衔接缘何存在如此大的出入?曾有学者提出,我国产学研结合的有效体制机制环境还远未建立。国内出版产学研协作模式类别颇丰,但规模不够且暴露出内因和外因层面的诸多共性问题。

3.1 协作方目标导向差异引发的动力不足

产学研各方在协作中追求的目标不一致,是导致产学研协作结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道不同不相为谋。大学培养全人、探寻与创新知识、服务社会的理念决定了大学教学、研究和服务三重功能背后的主流价值观是培养人才及学术成果,而非市场。教师和科研人员在出版产学研协作中追求的目标是将成果服务于教学、研究,多出学术论文,出专著;对研究成果的市场开发和应用,不甚关注。且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职称、课题等评价体系也是以学术成果为导向,以《中国出版》等CSSCI论文数来衡量,鲜有科研成果应用的评价指标,使得教研人员在面向企业应用和市场转化方面的积极性不高。但企业方的目标是出版产品市场价值的实现,面对学研方在市场应用层面的不给力,协作换来的可能只是理论成果,出版企业有时选择自行研发、直接购买或技术合作的途径,疏远产学研协作。从另一层面来看,作为产学研协作中的交集元素――出版人才,在流向市场时也产生偏移。由于历史原因,出版企业对出版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及专业的认可度不够、不准,出版专业对口就业整体状况不佳,一方面呼吁“出版需要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却将招聘岗位的专业要求定格为“文史类相关专业”“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等。在数字出版带来的转型期,企业对技术、新经济类人才的偏好更是压缩出版专业学生对口的就业平台,试图借助产学研协作培养人才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很有可能成为单相思。诸多因素表明,协作各方在产学研协作中拥有一定的需求交集,但维系其良性运转的动力疲软。

3.2 协作方管理体制在临界地带出现断层

由于产学研协作是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创新行为,协作各方有自己的政府主管部门和配套的管理体制。高校学生培养遵循严格的纪律管理和学分制度,尤其是本科课程教学计划设置均匀,学生难以在二、三年级抽出连续几天的时间在出版企业实习,而出版企业的实习机制期望学生能持续跟进某个项目,缺勤及变动过于频繁给管理带来不便。双方在协作时间上的断层使得专业实习仅限于交付一些表面的编辑和出版工作,难以深入学习和协作。在研究成果的协作方面,高校和研究机构更倾向研究的前期工作,在选题论证申报、立项管理、成果鉴定方面拥有全面的科研部门管理制度,出版企业则在固有模式的生产及销售方面具备成熟的企业管理制度,双方在成果鉴定之后、生产之前的环节存在盲点,制度和政策都处于断层状态,而成果转化环节恰是建立协作方信心和后续协作的基础,孵化渠道不畅,研究成果束之高阁,产学研协作的努力就流于一纸协议合作的文书。

3.3 政府协调功能与协作政策法规的不完善

如果说动力不足和体制断层是导致出版产学研协作不成熟的内在原因,政府的法规保障则是为产学研协作方保驾护航的外在力量。三螺旋理论强调政府的协作职能,且出版业受政府行政、法律、经济调控等宏观管理,产学研协作各方隶属部门差异带来的多重关系需要政府协调,建立完善的政策和法规保障协作。目前国内还没有明确的出版法来规范出版产学研,现有出台的一些促进产学研协作的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见》等,实质约束性较弱,多带有鼓励性,实施细则不清,缺乏一定的操作性。部分地区制定了支持产学研协作的优惠政策,但力度不大,覆盖面小,有些政策还没有落实,规范协作各方行为的政策法规缺乏,是导致一系列产学研协作破裂的重要根源。

3.4 产学研协作资金及财政投入的缺乏

我国用于支持产学研协作的专项资金较少,一般散见于部分省份和高校,如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清华大学产学研合作基金等。用于出版产学研协作的资金仅以出版类项目形式呈现,如近年来的新闻出版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等,资金来源有限,且以竞争性经费为主。同时,国家财政投入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esearchandDevelopment,R&D)经费偏少,十年来全国R&D经费支出从1999年的678.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5802.1亿元,经费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仅从0.83%上升到1.7%,相比之下,2008年美国R&D经费支出3982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2.79%;日本1681亿美元,占3.44%;德国2009年支出940亿美元,占2.82%,均高于中国。2009年5802.1亿元的经费来源中,企业以4162.7亿元占71.7%的主导地位,政府以1358.3亿元占23.4%,经费执行部门中,企业以73.2%的比例高于研究机构的17.2%和高等学校的8.1%。无论是国内外之间的比较,还是产学研协作方之间的比较,均显示出政府财政投入不够,高校及研究机构与企业间在资源配置方面难以平衡,产学研协作缺乏持久保障。

4 促进出版产学研协作的对策分析

目前出版产业处在数字化转型的困难时期,产学研协作步履艰难,既要应对产学研协作存在的共性问题,又要考虑协作方的具体实际。要想出版产学研取得实质性的内容进展,必须从政府、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方多管齐下。

4.1 政府层面

出版产学研协作的组织协调首先要提升至国家层面,由政府协同省市新闻出版局调控各地的出版产学研协作,组织跨部门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分享协作经验;加大政府在出版产学研资金上的投入,拉近与企业在R&D经费来源中的差距,协同相关部门设立专项资助基金扶持出版产学研协作项目,设立风险基金或专项贷款并给予贴息优惠。政府通过出台和完善出版产学研协作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对产学研协作行为和各方合法权益进行规范和约束,以强制性保障出版产学研有法可依。

4.2 企业层面

出版企业要摆脱对高校及研究机构培养的出版人才的一贯经验性理解,重新认识出版专业的教学现状,并树立有义务与高校和研究单位共同培养未来出版人的责任心;立足建立并提升自己的研发创新能力为目标,积极应对新技术给出版产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与高校及研究机构共建技术研发平台;利用先进的设备和资源为高校及研究机构提供实习和试验基地,为培养实践型出版人才服务;推进与高校及研究机构间的出版人才交流、互动,充分利用出版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体系,提升员工研发实力,搭建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将成果及资源向社会开放。

4.3 高校及研究机构层面

文字与语言的共性范文第4篇

文字设计的着眼点在于文字的视觉造型化、符号化,把文字作为视觉构成元素来对待,强调文字的视觉信息传达功能,把它作为画面的构成元素来对待,在这里,它在某种理解上可称为画面而非字面价值的体现,故而,文字设计在强调完美实现图形化、视觉化的信息传递价值意义的基础上,进而追求和体现它的文字功能。它首先满足的是文字的图形化功能,其次才是文字的信息记载、传达功能,因此,它更注重信息的视觉造型化,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文字信息传达功能,具有了文字信息与视觉符号化、视觉造型化的多重属性。在这里,文字设计的原则是,以视觉画面为中心,按照构成原理,把文字的处理构成化,加强文字特征的构成化处理,但不放弃文字自身的文字特征与视认性,以满足并加强文字形象化的视觉审美感受,最大限度的体现文字的视觉美感和信息传达功能。也就是说,对于设计师而言,文字首先只是点、线、面三大构成元素所组成的视觉符号,他首先满足并考虑的是它的视觉信息传达功能,其次才是文字功能,然后才是二者的完美结合。不过,能否完美结合二者功能直接决定设计的成败,所以,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制约,互为因果。另外,文字设计的应用范围多为视觉画面的标题、字构标志、签名、字构图案、以字构为主的画面等,但基本上属于文字字数较少的情况。以文字为设计构型对象加以艺术化处理,来实现设计思想理念或主题信息的传达的时候,这几个文字往往是画面的视觉及信息中心或主要中心之一,关系到画面信息传达的大效果、大方向,就有指导性或引导性的作用。而较大篇幅带有字体设计性质的信息说明文字,主要起到信息补充、说明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二、字体设计的再认识

对于字体设计的认识首先要体现在一个“体”上面,体是一套系统;一种规则;一种模式,有着可普遍遵循的规律,有着严格的规范与法则,所有的信息处理都要符合规则的需要与要求。字体设计强调的是整体的视觉效果与信息传达功能及关系;解决大面积文字在阅读过程中视觉上的流畅性;体现出视觉审美的愉悦感和舒适感,在此基础之上,才是文字个性属性的追求与发挥。为什么字体或字体设计要遵循这些规则呢?那是因为大面积文字的阅读用时相对较长,过于变化的文字造型会使人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视觉及精神上的疲劳感,不利于信息的传达。以我们汉文字为例,我们所常见的字体有行楷、魏碑、隶书、琥珀、舒体、黑体等等,应该不下几十种吧,然而,我们所接触到的以文字信息为主的书籍,基本上却是以宋体字为主,为什么?究其原因,无外乎,宋体字有一定的规范和秩序,它完美解决了文字个性审美与共性审美的认识问题,精准把握两个审美的“度”,个性美完全服从共性美,而共性美中又不失个性美。因而它不过分张扬,在点线的处理上,曲直兼顾、舒张有度,比例和谐、结构合理、动静兼顾,完美的实现了文字功能与审美的高度统一,成为记叙性、说明性文字字体的首选。虽然其他一些字体的使用频率也较高,像黑体字,使用的范围就比较广,但基本上都控制在一定的篇幅和文字数量的范围之内,不宜大面积、大篇幅使用,否则极易产生视觉上的不适。而从视觉上讲,这些字体都很漂亮,都很有个性审美特征,甚至像舒体、魏碑、隶书等本身就是艺术审美性极高的书法艺术字体,但是,一旦需要强调整体感、共性美,或者阅读时的愉悦感、流畅感的时候,各种字体优劣便很快显现出来。故此,字体设计并不追求文字个体特性,而注重文字的整体视觉效果和整体风格,强调的是文字整体的视觉审美。较多文字内容的时候,适宜的往往是较规范的字体。一般情况下,字体设计使用在说明性文字与叙述性等文字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为了满足观众阅读时的愉悦感和兴趣,大都采用与设计风格及主题相适应的的字体设计,以适应并体现整体设计主题和观众的心理需求。

三、文字设计与字体设计的区别

从前面的认识过程不难看出,文字设计与字体设计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两者的设计理念和出发点完全不同,文字设计首先把文字看做画面视觉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淡化文字属性,强化文字构成与图案图画方面的视觉审美与信息传达功能。在这里,它首先是视觉形象,其次才是文字,它是视觉与文字信息的结合体,它既服从与画面信息传达的需要,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特别是文字的属性。而字体设计注重量化文字的视觉整体性,强调的是在文字的规范性、程序性、标准性的基础上,给阅读者带来的视觉审美及信息感受时的愉悦感、舒适感。它更侧重于文字信息属性的表达。二者相对而言,一个注重视觉造型的图案化、符号化功能,强化个性语言的表达;一个则注重文字信息传达的准确性、规范性与标准性,强化共性语言的表达。一个强调视认性,一个强调阅读性。四、文字设计与字体设计的共性与关联其实,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或层面讲,文字设计与字体设计并不是没有关联性,我们所进行文字的设计工作,都属于对文字的艺术处理与表现,以满足其在特定环境中的需要,而字体设计本身也就是文字设计或称文字设计的一种形式。但从狭义的角度出发,厘清二者的关系,有助于纠正有些人文字设计、字体设计概念不清,认识不明、思想意识表述不准确的客观现象。而从认识的角度讲,文字设计与字体设计在其他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与共性:

1.都强调艺术个性:

在设计作品中,始终要求体现作者独到的设计创意,追求个性化视觉语言,完美体现设计构想,实现并达成设计目标和初衷。故而,在画面文字与字体的设计与使用上,根据视觉信息传达的需要,设计师不但重视,而且最大可能地强调其个的发挥。也就是说,对于设计师及其设计作品而言,在同一画面或视觉宣传体系中,在各自的信息传达功能上,不管文字设计也好,字体设计也罢,都已经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各自的艺术个性。

2.都强调视觉审美:

只有美的事物才能吸引观众;只有美的事物才能打动观众;只有美的事物才能影响观众,那么,也只有观众认为美的设计作品才是成功的设计。因此,设计师对于文字设计与字体设计的态度,都是在各自功能属性的基础与前提下,追求并试图审美上的突破与再完善。

3.互为补充,互为依托:

对设计师而言,视觉画面中每一视觉元素,都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视觉元素是一个整体,都为一个中心服务,根本不存在谁主谁辅,孰重孰轻的问题,画面中的所有元素都是同等重要的,互为补充,互为依托。所以,文字设计与字体设计都是为视觉画面主题信息的传达服务,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结语

文字与语言的共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数学语言;精准;转换;直观;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将数学语言划分为三种构成类型:文字、符号、图表。小学数学教学的主体部分是文字语言,教材的定义和基本数学原理都以文字形式出现,课堂教学也主要通过教师的文字语言讲解,使深奥的数学知识通俗易懂;数学学科的特色和真谛是符号语言,集中体现了数学概念和理论的规律和总结,需要教师的形象化阐释与翻译;数学学科的辅和直观性的语言构成是图表语言,对数学逻辑关系归类和对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教师用良好的从师素养给予指导,教授学生科学的观察与思维方法。

一、文字语言务求精准,具逻辑性

文字语言是指在数学领域中,描述性和阐述性的语言表达,与生活中的文字语言相比,是数学化的自然语言,是经过严密的加工、限定、改造、精确化后形成的,具有特指的确定的语义。所谓精确性指语言表述的精确度和准确度都非常高,在一个概念中每个字的使用都是不能替代的,具有唯一性和特定性;字词的顺序是不可调换位置的,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因此,在专业知识方面,教师的语言一定要注意用词精准, 符合逻辑。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关于“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要特别强调“轴对称”与“对称轴”两个词,因为小学生对于“轴”和“对称”这两个词是第一次接触,这两个词又非常抽象,对于学生来说不仅难于理解,而且容易记混。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处理。首先要保证教师用词准确,加深学生的记忆,其次要对两个词的语义做细致和精准的界定和区别,并通过大量的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分辨和内化两者。

一位教师有这样案例。师:请大家完整读出这样一句话“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中的一条直线”,从语文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句话讲的是什么?“对称轴”,直接说对称轴是什么?“直线”。生:原来“对称轴”是一条线!师:对,大家细看,这个句子中的“直线”,有两个限定,一个是“轴对称图形中”,另一个是“一条”。师问:对称轴存在于什么图形中啊?学生回答“轴对称”,教师故意再问一遍,学生再次回答“轴对称”!学生发现,原来“轴对称”是形容图形的一个形容词。

上述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清晰的分辨出“对称轴”和“轴对称”的本质区别,接下来可以进行大量的练习,首先让学生在众多的轴对称图形中寻找“对称轴”,在大量的练习中学生不仅仅能够熟练地找出“对称轴”,与此同时还能够对“轴对称图形”建立深刻的印象。然后,再进行轴对称图形的区分,一切就容易多了。

通过上述的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在数学领域的专业词汇方面,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学术语的准确含义,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表达,以引导学生读准句子成分的学习方式创新了数学课堂,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有了透彻的理解,掌握其本质,才能将概念应用到练习 当中。

二、符号语言力求转换,具启发性

符号语言是指在数学领域中,为了便于书写记录和便于清晰地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而设计的简约符号,是数学中通用的特有的“代号”。“数学的效能来自数学符号”。通常情况下符号语言都是英文缩写、古希腊字符和形象性的代号。

符号语言能够便于表达和记忆,同时还能够扩大信息承载量。笔者认为,数学符号的运用能够短时高效地对复杂的逻辑关系进行表达,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工具。加强符号语言与自然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和沟通是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正确策略。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关于角度大小的比较当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角的符号( ),然后再对其大小的比较进行教学。相关教学设计如下:1.课件出示实物,比较一下桌角、红领巾一角、国旗一角,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2.学生试试用“ ”来表达它们的大小。3.说一说,这些角的共性是什么?不同点在哪?角的大小应该怎么表示?4.学生自主发现: 角的共性是“角都有两条边”,定义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

的大小依次可以用 、 N、 表示。同时,还可以通过观看蛇捕食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时口腔变化的视频,直观地看到嘴张角的大小的变化,对数学符号“ ”的认识更为形象,更具直观性。

以上教学设计有三个效果,一是符号语言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学生对数学符号的形象性有直观的认识,三是让科学探索类的节目走进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数学。因此,对数学中的形象性符号可以通过在对自然事物的认识中找到共性,确定能够形象表达的符号,接着用这种特定代号以自然语言简洁地表达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最后归纳总结学习方法,认识确定的数学概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从而形成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的有机转换,实现数学语言“通俗化”,自然语言“数学化”。

三、图表语言力求直观,具形象性

所谓图表语言是指应用表格和画图方式对于内在逻辑关系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清晰地表达。它们是数学形象思维的载体和中介,是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形式呈现,并且比文字信息更直观,是数学的一种直观性语言。因此笔者认为,数学教学中应该力求将数学文字转化为图表,让学生在形成图表、读懂图表的过程中掌握图表语言,从图形、图象和表格中读出蕴含的信 息来。

1.转化为图。针对小学生的活泼好动乐于观察的特点,可以将一些教材内容整合成图表,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识记的知识。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当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可以用生活中的粉笔盒、文具盒和橡皮等进行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则可以通过图1和图2进行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图3来讲解,还可以通过师生问答互动来引导学生思考,相关设计如下。教师问:“一本书可以近似看成什么立方体?”学生答“长方体。”教师追问:“那一摞书呢?”学生回答长方体。教师继续问:“一摞书的体积怎么算?”学生答五本书的体积和。这样就可以将长方体的体积V=SH阐述得非常形象,也便于学生理解。

2.转化为表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北京师范大学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