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写生考察报告

美术写生考察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写生考察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术写生考察报告

美术写生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年年9月15日,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应聘了**赋绘(**)国际会展有限公司的客户经理助理职位,获得面试成功,并在此公司完成了学院安排的为期两周的实习。在那里,我接受了更为有用的设计管理知识,而每天的实际工作任务,又增强了我的实战能力,使我们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实习给了我处理事情时最好的精神状态,使我在处于紧张的状态处理一些对自己来说棘手的事情时,这能从根本上激发自己认真上进的潜力。于是,我的精神状态也跟随着工作亢奋了这些天。

我感觉,在“**赋绘”里,我们学到的知识很多。在此,我感谢给我这次实习机会的王经理和给予我帮助的公司同事们,以及配合我顺利完成工作的项目部的同事们。

二、公司介绍

**赋绘(**)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提供展览展示设计、工程建造、商业会议活动等服务为主的专业公司。服务范围包括:展览展示设计及搭建、建造工程、会议活动策划、室内室外装饰设计、专卖店及展示厅策划等。总部设于**,在**、广州、上海、深圳、青岛、大连、长沙等各地均有自己制作工厂及仓库。我担任的职务是客户经理助理,负责展览活动的流程管理。

三、实习心得

首先,我运用实习期的第一周时间,认真考察了**赋绘公司的基本状况、公司内部各部门的分工合作关系、公司的制度和运作流程、公司公关活动的基本内容、公司的企业推广战略、员工的业务素质等等方面,做了较为详实的报告。

其次,在接手展会流程管理之前,我通过研究公司资料和向公司资深员工谦虚提问学习,了解了展览的分类、**各展馆的展会信息、展览活动涉及的各个部门和个人、商业展览的操作流程等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并对会展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这些知识都只能在实践中获得,而且通过写考察报告,这些知识更加深刻的融入我的血液中,成为我知识构架的一部分。日后倘若继续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定会水到渠成,更加成熟和自信,也定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通过自己只是构架的再次梳理,我将整个展览活动管理流程分析为以下三个方面:

1.客户提供资金;

2.设计师完成设计;

3.展览活动贯彻完成。

四、会展运作

设计是与商业紧密相联系的,因为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增值,两者合作,以一种同时增加利润、创造商业价值的方式共同发展。会展的运作亦是如此。它以城市会议和展览设施为依托,以城市文化和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为条件,通过各种运作手段,以展览和会议为载体,能够直接为社会和运作主体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它属于一种经济经营活动。目前我国各大城市都在加强力度发展会展经济,我们大连也是如此。

会展经济能够直接利益许多群体,例如会展活动的运作主体、会展活动服务的提供者、会展活动的扩散影响人群,以及会展活动直接导致的商品、物资、人员、资金、信息的流动。这些对经济、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效益。

五、流程管理

两周的接触和考察,我发现展览活动(商业的)筹办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推销策划的过程。这要比我再学校中策划一个活动需要打通的环节更多,考虑的受影响人群也更多,而且展览活动策划行为离不开市场。虽然不能这样一言以蔽之,但是我仍能从中找寻到交叉点。这样的理解方便了我去做好这个流程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给了我成功的信心。而现在我从事的是商业活动,因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有策划行为都要以市场为导向,策划应考虑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营造势力,利用公司的各种宣传、广告手段,以及公司积累的成功策展案例,为公司制造市场声势,为公司赢得目标客户——参展商;二是:通过专业的展览活动流线服务,赢得客户公司的认可和信赖,并在此基础上赢得其他参展商的青睐,争取日后的合作与服务。

一个好的展览设计是从优秀的展会策划开始的。我把操作过程简单概括为如下图表:

对于流程管理各个项目所涉及的内容,我均做了详实的考察报告(详见考察报告文件夹)。简单来说,策划阶段主要是对策展项目的市场调查;对于办展所涉及到的各项目的资源整合和人员管理;以及沟通设计师并提出对展台设计的建议和规划。

实施阶段是更为复杂和琐碎的工作,我把这一系列的工作看作是实践在课本上学到的《对设计过程的管理》需要实际掌握的知识,因此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和努力去完善这个项目。概括起来包括安排工作日程、展开设计项目、组织展览工程业务、预定展区展具、展会现场服务等等。

设计效果图与客户达成共识后,开始一周时间的备材。就是把效果图中的大大小小的所有物件,全部按照规格尺度准备好,之后就是二到三天的布展期也就是在规定场地内搭建展台的时间。其中也出现了不少失误,于是又协调施工人员重新准备制作。

从展台的设计到布展搭建,再到最后的展示活动,整个一个流程都是要自己操心和负责的。而整个活动的目的,也就是我所做的一切,目的就是要设计并且制作符合企业整体形象的展台,使得客户公司企业形象在短期内能够被大众认知、识别和记忆,促进和促成客户公司与参展商的交流合作关系。

其实在整个流程管理中,要负责的是很多琐碎的、微小的细活,精神往往要保持高度紧张一整天,生怕出现遗漏和错误。例如效果图的每一次修改,都与客户公司的负责人时刻保持紧密联系,频繁地传达、沟通和阐述客户公司负责人和我方设计师双方的见解和意见,还要协调施工负责人、电工、美工、模具制作方;例如在展台搭建开始前,到达展览馆为施工工人领取施工证、布展期间用到的大大小小的产品的制作和检验、预付展区的租金和购买布展期间的各种费用、为客户公司准备展会期间用到的大件小件的产品等等。

最后就是安排撤展和展后评估总结,当然在展会期间我也注意留名片并和潜在客户公司的沟通,争取日后的合作关系。

六、实结和建议

短短两周的实习,却带给自己很大的影响,整个工作期间个人的发挥也是比较好的,同时也获得了上司的满意和同事的赞扬。一个人能够处于亢奋的状态处理一些对自己来说棘手的事情时,能够激发自己认真上进的潜力。于是,我的精神状态也跟随着工作亢奋了这些天。每一天的工作结束后,身体都是很疲惫的,但大脑却运行不止,一直思考着很多东西。现在阶段,对我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思考和热情,因为如此能够激发我更多的潜力。

这两周的工作,不仅是对我的考验,也是对我的水平的检验,值得开心的是,我交上了令自己满意的答卷。虽然公司面试时要求有相关工作经历才可以,但是我用两周的时间证明了我符合了**赋绘(**)国际有限公司对客户经理助理这一职位的要求。我也在实际项目中,更加明确的认知了自己的公关能力、管理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职业素质、专业水准等等。虽然自己仍有很多稚嫩的地方,但是我终能令人相信:“只要你给我这个舞台,我会表现的比你想象的更加出色。”

实习结束的时候,我对对我表示信任和认可的客户经理表示了感谢,并对公司的品牌推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工作之余,我利用两个周末的时间赶了两场展览——中央美术学院的「师法自然山水写生作品展和故宫书画院的「历代名画展,受益良多。

美术写生考察报告范文第2篇

一、增强学生对地域文化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鼓励学生参与民族民间艺术信息中心等社团活动,由专业或理论教师培训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实践骨干力量。学生通过直接参与组织、管理,意识到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还是民族民间艺术抢救工程,都是我们捍卫中华文明根脉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当代大学生理应肩负起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对学生中的骨干力量进行地域文化艺术资源考察培训,从考察项目、考察准备、设计问卷调查、考察采访、研究途径等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希望以此能带动影响周围的同学、家人,从而唤起学校、家庭、社会对民间民族艺术的关注。尤其让学生利用春节等特定风俗节日,收集本地域的民俗资料。通过笔录、速写、拍照等方式,让学生真实、彻底感受民间艺术在日常生活上的运用及其独有的审美意识,并能结合考察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整理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完成考察报告,也可以作为毕业阶段完成论文和设计创作的参照。在一系列艺术实践中,引导学生广泛了解地域文化艺术,许多学生从两年前艺术实践只想到一些著名的旅游胜地,到激发学生对本地域文化的热情,立足于我国传统艺术文化,吸取本地域传统文化精髓并重新认识、开发利用。

二、将传统艺术理论与现代设计基础教学实践结合

在现代设计基础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充分理解传统艺术的精髓,将传统地域文化的精华渗透到现代设计作品中,展现时代的文化特质。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民族民间艺术具有不可估量的使用价值。这种无价的艺术资源,将为我们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丰富多彩的设计元素。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一直受到众多艺术家和教育家的关注,我们在设计基础教学实践中融入了颇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艺术潜质。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狭窄的课堂教学向周边地域文化过渡。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更好的彰显,学生不仅要具备造型基础的一般素养,更应具备设计调研、分析、策划的能力。设计基础训练中通常注重条理性、逻辑性、抽象性,偏重于理性分析,追求简洁,直观带来的纯粹形式美感。很少考虑在抽象形态构成中寻找地域传统文化艺术的视觉感受。

扩招后生源状况是文化、专业底子单薄,多数学生只经过短期的美术强化。学习普遍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作品质量差――制作粗糙,缺乏想象。学生容易对机械、重复的基础训练感到单调和枯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抽象的训练模式充分传达设计的丰富内涵与层次,我们尝试在构成训练中渗透乌江流域文化内涵,第一次将地域文化艺术引入到平面构成设计中。学生开始学习非常被动和不理解,但随着教学中相关课题的引入,寻找设计基础与传统地域文化艺术的切入点,在抽象的点线面构成设计中寻找设计源泉――土家织锦、吊角楼、蜡染画布、石雕、涪陵白鹤梁石刻等,都在学生作品中能找到影子,逐渐学会了将传统地域文化渗透到构成创意中,学生收集资料,观察发现题材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应该说将地域文化引入构成设计学习中,让学生更多了解传统地域文化的感悟,从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发掘潜在的构成想象力,拓宽相对狭窄的构成意识观念,从构成基础训练中体现地域文化内涵,展示文化视野,传承地域文化内涵的重要基础,这对学生今后的影响相当重要。

三、教学实践中加强现代设计基础教学与地域文化艺术观念的传播

在世界经济与文化频繁交流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西方优秀的设计理念和艺术作品更容易进入我们的视野。更多的当代大学生崇尚于西方的艺术理念和设计风格,又缺乏自我的创造性元素和创新思维,逐渐淡漠了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教育教学中,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应重视对中国优秀的传统设计作品的研究。让学生了解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艺术是构成世界东西两大文化的主干文化之一。诸如,香港著名设计大师靳棣强先生的设计作品吸取了国画笔墨韵味的同时极其赋予新意,让人感受颇具中国味道又不失国际品味,创造出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作品;一些台湾设计师也较好的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元素,又具备现代设计流行趋势。在现代设计教育教学中,启迪学生挖掘本地经济文化之渊源,并结合时代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展示设计教学中,最终效果通常以浓缩的场景来表现,通过与真实材质相近材料按比例将整个展示设计立体化再现,这比效果图更为直观地表现空间布局,能使客户更为真切地感受、了解设计者的意图。随着教学改革思路的不断深化,学生在实践学习中逐步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关注和浓厚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设计基础课程在设计专业课中所占比例偏低,课时相对紧张。而教学内容复杂,作业量大,加上学生重视不够,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合理安排与构成设计相关的课题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设计基础的兴趣,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难题所在。我们在加强乌江流域文化艺术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基础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地域文化艺术形态的描绘能力及综合创造能力。

针对学生专业底子薄的现状,通过抽象的设计形式,如重复、渐变、透叠、打散等,让学生不自觉地从写实过渡到抽象的形式表达,增强对地域文化艺术形态的重构,如在进行设计素描训练中,在理解相关基础概念、形式的基础上,将传统民居作为设计基本元素,作了局部放大,融入到由中心向外作有秩序的发射构成中,呈现出独具构成的韵律感。在抽象的表现训练中,传达带有主题思想的课题训练,表达出设计者对地域文化艺术美好祝愿的思想情感。同样是运用抽象形式表现古老的建筑艺术,有的同学将具象的花园亭台的屋顶与抽象构成形式结合,运用打散、分割重新组合,充分运用点的基本要素在统一中寻找变化,整幅作品充满明快、强烈的旋律美,不同于纯粹意义上的抽象形式,而是利用具象的题材使作品更有内涵、新意,运用构成形式使作品显得简洁、明快。同学们从写生训练过渡到设计思维抽象训练,不仅学会依据课题研究方向查阅资料,收集生活中的大量题材,而且培养了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力,以及重新描绘能力。

在进行设计色彩训练中,有的同学根据外出艺术实践拍摄的吊角楼图片,运用透叠的形式,以分割为主要表现手法,将具象的屋顶与抽象的形式相结合,运用抽象的点线面表达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颇具一番韵味,有的同学则选择了建筑物的一个局部――窗棂、砖雕等,运用平面化的处理方式,将地域文化艺术与现代的色彩技法完美结合。色彩运用部分重叠的手法,令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将民间强烈的色彩对比进行色彩明度与纯度的渐变推移;作品不再是只求真实再现对象或者是单一机械的抽象形态设计基础练习,学生在设计色彩与地域特色文化艺术课题训练中,运用色彩归纳、概括、提炼等手段表现物体空间色彩,注重和强调对象的形式美感以及色彩对比协调关系,培养设计者表现色彩能力。在色彩风景写生中通过色彩的意向表现训练,对色彩主观的理解与处理,把各种色彩感受转化为主观的、单纯的色彩组合,让我们通过色彩联想感受到这些色彩组合传达的某种意境,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周围环境的综合分析、概括归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