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建设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国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已置于了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我国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它与过去我们所强调的知识、技能、素质等是什么关系?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切入点在哪里?抓手在哪里?重庆市潼南区第二实验小学校一班人走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践行课程改革的路上。
二、案例描述
重庆市潼南区第二实验小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二小人认为,奠定人生幸福的基石有四块:良好的习惯、儒雅的心智、高尚的情操、创新的动力。学生获得了这些核心素养,也拥有了幸福人生的基础。
为此,我们按照“实行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要求,在坚定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依托和整合学校现有资源,拓宽课程资源,发挥群体智慧,将学生的需求与教师的能力相结合,积极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地方与学校课程,努力使地方、学校课程校本化,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多元、开放,使学生核心素养有了生长点。
(一)养成教育是学生良好习惯素养的生长点
实验二小开发了低、中、高三阶段《学生品质诚信评价手册》校本教材,提出“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三大习惯培养目标。我们运用此手册,结合每周一的晨会课、每周五的班会、队会课,开展各种主题活动。通过每周一承诺(学生承诺)、每周二评价(老师、家长)、每月三小结(学生、老师、家长)、每期一总评(学校),把“做人、做事、生活”的良好习惯培养融入平常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平台,开展“小手拉大手,和美齐步走”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养成教育成果走出校园,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走向社会。
(二)“书香校园”是学生儒雅心智素养的生长点
1.环境浸润策略
实验二小校园环境建设注重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绿地和每一片景色都能“说话”。古诗墙的古诗、文化橱窗的好书推荐栏、教学楼道及教室的名言警句……每一个置身于校园的学生,时刻都受到文化的浸润和熏陶。
2.读书陶冶策略
我们要求学生每天早晨晨读晨背一刻钟;学校每天下午第二节课课前自读20分钟;间周开设一节阅读指导课;学校提倡亲子阅读,倡导家长在家庭里创设读书氛围,支持孩子买书、读书,并尽量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让家庭生活因为有了“亲子共读”而洋溢温馨。
3.课程辅助策略
学校自主开发了六本《古诗文诵读》校本教材,阅读对象分别对应一至六年级学生。我们也特别加强学生对校本教材学习指导,确保它发挥最大效益。
4.活动促进策略
学校会定期在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举行“书海,幸福起航”为主题的小蜜蜂校园读书节开幕式。小蜜蜂校园读书节前后持续2月。读书节上,开展“捐一本读百本”、“好书漂流”、“与经典同行”故事朗诵比赛、“我的读书故事”演讲比赛、“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读书征文比赛、“读书笔记”展评、手抄报、书签制作评比、“跳蚤书市”等内容丰富的活动。
5.评价激励策略
我们每期都会评选“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阅读之星、藏书大王、“故事大王”、“小诗人”、“读书博士”。
三、艺术教育是学生高尚情操素养的生长点
学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将艺术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近几年来我校除了加大艺术教育的硬件投入力度外,还通过一系列课程建设,以艺辅德,以艺增智,以艺促能,以艺冶情,以艺健体。学校大力推进口风琴进课堂教学,正在开发《我和口风琴交朋友》校本教材,申报了区级教科研课题《口风琴集体教学策略研究》。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艺术活动的主要部分,也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2013年,我校将社团活动正式列入课表(每周2节,每周三下午举行),广泛开展书画、器乐、舞蹈、声乐、鼓号队、田径队、排球队、足球队、围棋队、手工制作等二十多项社团活动。每位学生至少参加了一个社团活动组织。学校每年都结合“六一节”,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孩子们舞动多彩的衣裙,拨动金色的旋律,描绘绿色的遐想,歌唱美好的童年,放飞美好的梦想。
四、科技教育是创新动力素养的生长点
几年来,我校坚持以科技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活动为载体,狠抓科技教育管理,努力把科技教育活动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学校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学校科技师资雄厚,有6位教师分别具体负责计算机类、创新发明类、科学论文类、少儿科幻画类、科学探索类、科技制作类等项目。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渐被点燃,科技教育成果也实现了新的突破与超越。
五、案例反思
学生核心素养的拥有视课程的品质而定。实验二小一班人“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这一办学理念是否能体现小学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这一理念下践行的课程建设是否能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如何实施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如何使内隐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可观察、可量化的显性指标?
探索之路漫漫,二小人将上下而求索!
关键词:仪器系统设计;核心课程建设;实验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04-02
一、《仪器系统设计》课程建设背景
作为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仪器系统设计》课程无疑是专业的最主要课程之一。在本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前几年,《仪器系统设计》内容分为了《现代仪器概论》与《现代仪器系统设计》两门独立的课程,其中《现代仪器概念》在大三秋学期,主要偏重仪器基础原理;《现代仪器系统设计》在大三冬学期,主要偏重仪器设计与应用,并附有实验环节。两门课程的主讲教师都是热衷于教学,也都结合了自己的科研实践跟学生进行了讲解与交流,课程评价均分别多次评为优秀。但在上课过程中,通过与学生课后的交流,发现两门课有些知识点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性,同时也存在着仪器相关知识的缺漏部分。某些知识点在《现代仪器系统设计》中认为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但事实上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还很欠缺。此外,由于《现代仪器概念》课程没有实验,而《现代仪器系统设计》实验只有一个冬学期,实验时间不够充足,而课堂知识点又是比较丰富,事实上存在实验课程无法完全让学生全方面深入掌握课堂知识的缺点。为了进一步打造专业精品课程,在学校与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本专业在《现代仪器概论》与《现代仪器系统设计》两门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部重新梳理与建设,将两门课程合二为一,打造出一门《仪器系统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组织了课程建设小组,以原有两位教师为主要负责教师,并组织其他相关教师一起参与,重新审视与打造这门课程的大纲与内容。作为一门长学期课程,《仪器系统设计》就在大三秋、冬两个学期连上,在内容上进行了统一的编排与整理,并突出实验环节的实践性与扩展性,希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去完成仪器专业科研工作的基本设计流程,并能将课程知识直接应用到类似毕业设计等科研实践环节中去,成为仪器专业综合应用的基础课程。
二、《仪器系统设计》课程建设相关措施
为了建设好《仪器系统设计》专业这门核心课程,课程建设小组首先重新对国内外相关课程体系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在国外,也有多个学校设置了仪器相关课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渡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但在这些学校里,仪器课程一般都设置在机械学院,以“精密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等课程为主,与我国的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相关院校的课程设置更接近,而类似本专业这样以电子技术与系统设计为核心的仪器专业课程往往没有单独设置,都以电气学科为多。因此,在设置与讨论本课程大纲内容的时候,一方面要积极参考国外的同类专业课程大纲,另一方面也需要参考电气学院相关课程大纲,重新拟定出适合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与内容。本课程的理念还贯穿了“原理与应用并重”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对于学生仪器设计原理知识点的讲授,让学生充分领略专业的知识内涵;另一方面强调了“学以致用”,通过应用示例的讲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仪器设计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前期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了很好的理解,可以真正理解传感器技术、微机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弱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原理、嵌入式操作系统等课程知识在仪器设计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从而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会对仪器设计有了完整的概念,并能够应用课程讲授的知识点自主进行仪器设计,对于后期的科研工作将产生直接的引导作用。教学思想是“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为第一要务”。在讲授过程中,教师会多用自身的科研实例进行分析讲授,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在讲授过程中会特意留下一些发散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与研究。
三、《仪器系统设计》课程实验环节建设思想
本课程总学分为5.0学分,每周的课时为2.0~4.0,实验在教学过程中会占据比较大的比例。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组会花费比较大的时间来重新组织构建课程实践体系,实现“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的模式,让学生进一步“学以致用”。《仪器系统设计》课程内容涵盖面是比较广的,有硬件设计相关知识、固件设计相关知识、驱动程序设计相关知识、应用程序设计相关知识,而在过去由于时间不充足,实验环节中更多地强调了软件设计环节而将硬件设计过程变成了“学习”过程,就给学生已经设计完成的硬件电路而让他们在该电路基础上进行软件编程,这样的方式可能使一部分同学产生了知识误区,不少同学在刻意回避仪器设计中的硬件设计与调试过程,觉得那方面特别难。在此次《仪器系统设计》核心建设的过程中,课程建设小组将实验环节作为突破重点,一方面将实验时间从冬学期延伸到秋、冬整个长学期;另一方面也将实验内容进行了重新整理,将硬件电路设计、固件设计、驱动设计与应用软件设计都整合到实验内容,一环接一环,前一环的输出恰好是后一环的输入,最终实验结果要在学生的智能手机进行界面显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打破了过去虚拟仪器依赖于计算机的现象。学生对于最终能在智能手机的APP编程与界面显示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对整个实验过程都是十分投入的,整体实验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实验的主要目标是研发一个温度采集仪,实现温度信号的实时采集与处理电路设计和固件设计,通过蓝牙通讯模块在智能手机上显示当前温度值。
实验的主要任务包括:掌握仪器设计的一般流程与核心技术;掌握仪器电路设计流程,完成温度信号的采集与调理电路设计;掌握仪器固件设计流程,完成温度信号采集与处理固件设计;掌握智能手机APP软件开发一般步骤,完成温度信号的显示。
实验主要步骤包括如下。
1.温度信号的采集与处理电路设计:(1)测温电桥设计:本仪器采用热阻效应测量温度,设计一个基于热敏电阻的测温电桥,根据热敏电阻PT1000的阻值变化求得温度值。热敏电阻的主要特点是:①灵敏度较高,其电阻温度系数要比金属大10~100倍以上,能检测出10℃~6℃的温度变化;②工作温度范围宽,常温器件适用于-55℃~315℃,高温器件适用温度高于315℃(目前最高可达到2000℃),低温器件适用于-273℃~55℃;③体积小,能够测量其他温度计无法测量的空隙、腔体及生物体内血管的温度;④使用方便,电阻值可在0.1~100kΩ间任意选择;⑤易加工成复杂的形状,可大批量生产;⑥稳定性好、过载能力强。(2)前置放大电路:前置放大电路指位于信号源与放大器之间的电路,将测温电桥所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放大,由于放大电路在放大信号的同时也放大了噪声,因此需要后续的滤波电路滤除噪声信号。(3)低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的规则为低频信号能正常通过,而超过设定临界值的高频信号则被阻隔、减弱。但是阻隔、减弱的幅度则会依据不同的频率以及不同的滤波需求而改变。(4)偏置电路:偏置电路的作用是为三极管提供正常的工作点,使三极管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
2.IAR开发环境搭建:搭建基于STM32处理器的固件开发环境。
3.编写STM32程序:本实验采用STM32自带的ADC采样功能对所采集到的温度信号进行AD采样,并将所采集到的电压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温度值,通过蓝牙模块将数据发送至手机。程序主要模块包括:(1)主函数:main函数调用初始化函数对硬件进行初始化,并将所采集的ADC值通过蓝牙传输给手机。(2)串口初始化函数,用于对串口进行初始化,实现参数配置。串口初始化函数对串口参数进行配置,实现串口通讯功能。同时,蓝牙本身也是通过串口的方式进行通讯,因此对蓝牙模块的配置与对串口的配置是一致的。(3)ADC初始化函数,用于对ADC采样进行参数配置。
4.编写智能手机APP程序。(1)建立工程:启动eclipse程序。依次选择【File】->【New】->Project命令,打开一个新工程向导。(2)程序编写:智能手机APP编写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对蓝牙数据的收发和处理上,其中蓝牙数据接收函数如下所示,根据通讯协议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5.实验结果考核:(1)STM32程序能够通过蓝牙将所采集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手机,传输过程应严格遵守通讯协议,同时STM32应当通过串口将温度数据打印到PC机。(2)手机APP能通过蓝牙向STM32发送读取温度数据的请求,并将STM32返回的温度数据以文本或者图表的形式显示出来,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3)温度测量量程可调,当测量量程为0~100摄氏度时,所测得数据与实际温度的误差应当小于2摄氏度,当外界温度环境变化时温度数据及时变化,延迟应小于2秒。(4)经实物检查,根据综合实验结果,给出相应的实验成绩。
四、结语
通过本核心课程的建设,引导学生在浓厚的专业兴趣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与设计,同时通过本课程教学改革,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仪器设计教学实践教程,完成自主开发的开放式仪器设计实验平台设备的开发,并完成一本仪器设计教材编写工作。本核心课程建设的一些经验与教训,也可作为同类学科相关课程建设的参考。
一、确定课程理念―勇于出海,构建“济沧海”课程体系
学校地处胶州湾畔的沧口街道,是青岛最早开埠的码头之一。一代代渔民以勇于出海的精神哺育了青岛文明。传承这种文化是学校的使命。同时,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正面临一个全新的社会,只有拥有勇于出海的精神、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必须构建具有明确育人价值取向的课程体系。学校结合当前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求,在勇于出海的核心理念引领下,将各类课程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合,形成了有明确核心素养统领的“济沧海”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革的路径与措施
1.“三人行”互助小组―践行课改的最小单位
基于对多种不同形式学习小组利与弊的思考,学校在常态班内采取“异质构组”的办法,组成以三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在座位的朝向上,学习小组采用整体向前的座位方式,而不采用对坐、围坐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更有利于学生单独学习。在座次排列上,采取嵌入式的方式,即凹凸结合式。每间教室都配有电子记分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都会转化为小组的分数被记录下来,呈现在电子屏幕上。一到“三人行”讨论和展示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1)学教导引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学教导引单是“三人行”小组学习的重要载体,是学与教的桥梁。引导单包括四部分:表头、学教环节与流程、学教内容与形式、收获与思考。引导单从设计到使用,均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水平。如“学教环节与流程”的表述,教师不用词和短语,而是用学生一看就懂的句子。又如“学教内容及方式”的陈述,教师不能用“自主、合作、探究”这些教师很清楚而学生不易理解的词汇,而是用更能清楚表述什么是自主、什么是合作的外显行为动词―默读、认真写一写、组长检查组员等,使学生更清晰地知道应该用哪一种方式学习。
(2)VIP课程―让课程成为学生爱上学习的理由
教室里电子计分屏上的分数每个月统计一次,每个班级都会评出几个优胜小组。学校专门研发的VIP课程,就是对优胜小组的奖励。学校的VIP课程包括电影赏析、实地参观、生存演练、咖啡、茶艺、烘焙等。学校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利用自身资源条件,开设了这些具有趣味性、生活化的课程。
这些VIP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延伸与补充,将各学科知识整合在一起,在丰富学生课业生活的同时,也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进一步探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用课程奖励学生,避免了物质奖励的功利化和短效性。优胜小组获得了体验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的机会,课程成为学生爱上学习的理由,实现了学生的良性发展。
2.学案走班―我的课堂我做主
为了更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化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学校打破原班级界限,进行“基于信息环境下的按学案走班”的教学探索。教师通过调研学情,以单元为单位重新整合和梳理教学内容,制作出更贴近学生的基础类、拓展类、探究类、专题类等学案,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定时推送学案。学生通过选择学案进入不同的班级学习,最后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生成学习效果测评。基础型课堂上,学生们开始跟上教师放慢的脚步;拓展型课堂上,学生们在教师的引领下实现知识迁移;探究型课堂上,学生们在教师搭建的竞争环境中提升自我能力。虽然学案不同,但每一间教室里都洋溢着积极快乐的学习气氛。学生们纷纷表示喜欢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既“吃得饱”,又“消化得了”。
3.情境德育―浸润每个孩子的心灵
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根基。学校始终将活动作为情境德育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主题化、序列化、生活化的活动中进行道德体验和自我教育。学校结合实际实施了“情境德育”。以“每月一事”活动课程为载体,跨年级整合教材内容,并根据各年级特点,对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层次性进行梳理,形成了适应、爱国、环保、法治、助人、诚信合作、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8个主题的“情境德育”活动。这改变了用智育考试的方法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方式,改变了用知识德育代替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感知和内化的情况。
4.新六艺―我来逛逛技能“超市”
学校推行生存教育、生活课程、和美艺术、健美体育课程,要求学生在九年教育学习之中必须掌握生存技能、生活技艺、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一项器乐以及一项美术的“新六艺”。
为了实现“新六艺”课程目标,学校在n程管理提出几项新的举措:生存和生活课程,通过VIP课程和社团活动方式进行;音、体、美三个学科实行两节课联排,形成长课时;对教师进行合并全校统一管理,对学生进行目标考核。
三、课程改革的思考
1.实现了学校课程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统一
为了提升课堂授课质量,更好地为走班制定有针对性的学案,学校建立了课例研究制度,设置课例研究室,形成了六种课例研究方式。这种课例研究,不是以研究成果为导向,而是以教师自身发展为导向。教师们为备好一节课,会提前在课例研究室集体备课、磨课。课例研究的备课形式,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平台,不仅帮助教师备好课,提升课堂效率,而且教师们在磨课、研讨的碰撞过程中,大幅度提升了自身的学科素质和业务水平,形成了一个灵动共享、齐头并进的教师发展共同体。
2.信息技术助力学校课程管理的一体化
信息技术作为学校教学一体化的重要媒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三人行”互助小组使用量身制作的“电子积分牌”累计积分;信息环境下按学案动态走班时,学生使用专门的“走班软件”选择学案和班级;小组积分、学业反馈的数据分析都是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此外,每间教室都配有交互式电子白板,走廊里随处可见电子班牌、体感游戏区等先进设备。学校的未来教室是青岛首家具备“全媒体兼容、数字化分享”特点的现代化高科技教室。
3.九年一贯的优势实现小初自然衔接
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充分发挥优势,对育人目标和文化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对学校课程统一构思布局,并专设中小衔接的牵手课程;学校管理上不区分小学部、中学部,而是从一年级到九年级九个级部;在师资运用上实现了九个级部互相交流;学校的活动空间共有、环境共享。学校还专门设计了一些一贯制学校特有的活动,比如“三年级小朋友交一位九年级的大朋友”的活动,就是培养学生跨年龄段的沟通交流能力。
4.家庭、社会、学校融合,凝聚学校多主体共建课程的力量
?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两个参考、三层进阶、多方联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3JSJG450)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4-06-12
作者简介:张晓东,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0019)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咨询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技术与管理。
一、课程体系的确立
(一)分析“造价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梳理行业协会对“造价员”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有一项重要职能,即对造价员的执业与职业资格进行考核与管理――编写考试大纲、组织考试、认定与注册实施管理。《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大纲》分为《工程造价基础知识》和《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工程)两个科目。第一科目《工程造价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有:(1)工程造价相关法规与制度;(2)建设项目管理;(3)建设工程合同管理;(4)工程造价的构成;(5)工程造价计价方法和依据;(6)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7)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合同价款的确定;(8)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调整。第二科目《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工程)的考试大纲由各地方、各行业有关管理机构根据需要自行制定,送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备案。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组织编制了××工程考试大纲框架,其考核内容包括:(1)专业基础知识;(2)工程计量;(3)工程量清单的编制;(4)工程计价。
各省、直辖市根据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组织编制的大纲精神,也结合各地具体情况与实际编制了相应的考试大纲,都与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的要求相吻合,对知识与能力的考核是一致的。
(二)适合就业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目标
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及对企业实践专家访谈活动,分析“造价员”的岗位,整理出“造价员”的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归纳出行动领域内容,将行动领域内容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在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与职业能力岗位对应的核心能力课程,以工作过程导向开发核心课程。[1]
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是最为常见的建筑,因此围绕一栋建筑物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是课程体系的目标。一栋建筑物的工程造价一般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土建与装饰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等。针对性地开设相应的造价类核心课程,可按照“识图―施工―计量―计价”这一工作过程建构课程体系。
(三)基于工程过程建立专业课程体系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施工员与造价员岗位。为什么施工员成为造价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呢?因为熟悉施工流程及相关知识是从事造价工作的基础,而造价人员也多从施工员成长起来,基于此,从事工程造价工作多从施工员起步。其中,施工员的岗位工作就是按图施工,进行施工管理。造价员的工作是进行工程招投标、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等,主要进行工程计算、编制工程量清单与工程计价文件等工作。围绕这两个就业岗位,以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能力学习任务途径,可开发出相应的学习领域课程。(见表1)
(四)其他课程
在确定主要专业课程后,可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设置公共课程、工程基础课程与其他类型课程共同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基础素养。如将制图基础与CAD融合成建筑制图基础与CAD;在文化基础课程数学中补充概率统计与数理统计知识解决一些复杂性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问题;计算机课程中强化Excel知识的教学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等。
二、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教学设计
课程体系开发完成后,在具体课程,尤其是核心课程建设上要进行精心设计。经过近年的探索与实践,工程造价核心课程的开发大致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层分析、三次转换、四级分解、多方参与等基本内容。
(一)一个中心
所谓“一个中心”,也就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技能为中心,以编制一栋建筑物的造价文件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为目标,结合市场现状与发展方向设置课程。第一,设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类课程。如一栋建筑物的单位工程涉及的内容有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等,因此核心课程中也要对应设置,进行训练。第二,设置《钢筋算量》课程。在工程造价工程量计算中,因为平法的实施,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在整个工程量的计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一般施工企业与造价咨询企业中都有专门人员进行钢筋算量工作。同时,因为需求量非常大,一部分造价人员常以个人名义进行钢筋算量工作,单独承接任务,这样工作能得到社会认可,也有不错的经济收益。加之钢筋算量确实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因此将以往放在土建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的钢筋算量内容单独分离出来开设一门课程――钢筋算量。第三,对学生进行“图形算量”训练。工程量的计算是现在工程造价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如果说早期的工程造价软件解决了手工进行工料分析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的话,那么现在工程造价软件就是要解决工程量的计算电算化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现在很多工程造价软件企业已经或正在开发一些造价软件,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图形算量”训练,以便学生适应发展趋势。第四,开设《工程结算课程》。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不断发展,从早期的竣工结算审核已经发展到现在的跟踪审核(跟踪审计)。这要求造价工程人员不光要能编制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文件、投标报价文件,更要能编制工程结算文件,并能与相关人员进行审核的协商工作。因此,要开设工程结算课程,对学生这方面能力进行训练。
这些课程均为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而设置,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这个中心服务。同时,相应其他课程的开设也是为这个中心服务,课程教学中要体现为专业服务及职业技能服务的精神。当然,必须说明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解决什么能力培养问题。
(二)两层分析
把课程开发过程分为职业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两个层面。学习领域课程是第一层面,由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为行动领域内容后再进行转换配置,因此在课程开发时首先进行职业工作分析,即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分析;教学分析是第二层面,以教师为主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论分析与加工,设计课程内容。
(三)三个转换
将一系列专项能力转化为教学单元(或模块),并将专项职业能力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将相关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具体的学习、训练内容。
第一个转换:从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内容的转换。运用“能力递减法”,按照从高端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到低端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进行任务分析,并依据技术复杂程度和知识难易程度,逆向归纳,形成由复杂到简单的三个层次的典型工作任务。“能力递减法”突显归纳性特征:一是终结性(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关性(选择合适载体,合并关联程度高的工作内容);二是非重复性(归纳出与某典型工作任务有关联的部分,形成一个结构完整、任务不重复的工作)与同级性(所合并的任务应当处于同一个层级上);三是支撑性(分析能力群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基础,对完成终结性工作任务的能力具有支撑作用,上一级能力对下一级能力支撑,形成新的能力体系)。如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分为项目初步、给排水工程计量与计价、电气工程计量与计价、通风与空调工程计量与计价。其中给排水工程计量与计价过程又分解成给排水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确定、给排水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给排水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等。
第二个转换:从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内容的转换。运用“能力递增法”,按照从低端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到高端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顺向分析,对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论加工。“能力递增法”突出成长性特征:一是职业性(学习领域间的排序符合职业成长规律),二是教育性(学习领域内部结构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穿插相关知识和技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三是连续性和递进性(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对象,进行递增培养,对知识的重构具有连续性,能力培养具有递进性)。如图1的《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
第三个转换: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运用“能力分担法”,划分学习领域的内容,构成学习领域框架内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以完成工作中的某一任务为基本单位,以行动导向为教学的出发点,是课程设计的二级培养目标,分担一级目标中的能力。然后依此进行教学设计,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六个步骤予以实施。“能力分担法”能实现知识的重构,体现了学习的均衡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学习目标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为导向,教学过程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行动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情境为导向,按照这一思路开发的学习领域课程就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
(四)四级分解
这四个层级分别是:由整个工作过程所构成的行为领域,它需要基本或导向性的知识,将工程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设计整个建筑物的工程造价。工程造价核心课程对应的单元是单位工程造价,再逐步分解到分步工程造价、分项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单元,不同层次所需的知识越来越细化。这样一种工作过程知识为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框架,相应的理论知识分别与每个层次相互对应。这就清楚地显示出课程的每个部分与工作过程的对应性。工作过程框架下的课程内容将确保内容与生产体系的灵活性相适应,这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将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提高认识;教学实践;科研引领
一、新课程、新高考、新改革
面对新课程、新高考、新改革,我们将对信息技术校本选修课程进行全面再设计、再规划,淘汰一部分,整合一部分,重新开发一部分校本选修课程,构建以学科综合能力提升为轴心的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我校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有利于加强我校信息技术教研组的进一步建设,同时为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和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实践基础。
二、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的建设
1.学科课程群开发导向――走适合校情的特色之路
形成学校课程特色,构建学科特色课程群是我校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深化课改、创建特色示范学校的关键。我校课程结构体系由“基础类”“拓展类”和“研究类”三级课程组成,以各学科课程体系的建构为抓手,统筹整合已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按照各课程的功能形成各学科课程群,以直接指向学校“大气”“灵气”“才气”的人才培养目标。
2.学科课程群体系框架构建――体现课程的宗旨和目标定位
新高考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我校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省特色示范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首批数字化示范学校,在信息技术师资、技术应用方面实力较强,具有开发和实施选修课程的能力。学校生源层次较好,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基础好,求知的欲望浓,因此我们的选修课程设置应主动与高校接轨,打通必修、选修界限进行重新整合,开设一批大学先修课程和学科发展前沿课程,提升学生所选学科的核心素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群。因此,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群体系框架建设的目标、思路,一是应围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体现技术特色,使其在学科核心素养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能,建构起涵盖必修课程、限定性选修课程和自主性选修课程的课程群。二是应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结构合理、可操作的课程群,以真正发挥课程群内不同课程的育人功能。
三、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成效
1.特色课程精品化
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群特色表现突出,其中有省网络精品选修课程1门,台州市精品选修课程2门,临海市精品课程2门,校领先课程2门,这些课程为今后的特色课程实施提供了很好的教材范本,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学生发展特色化
近些年来,由于我们充分发挥课程的优势,坚持走特色课程之路,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特色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术素养,也为我校在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得了不少的荣誉。
3.教师发展专业化
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广阔平台,促进了教研组的内涵式发展,营造了合作的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通过课程群建设使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有比较明确的且具操作性的参与点,使开展学科课程建设和校本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建设性。
四、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的思考
1.提高认识是前提
有什么样的认识,有什么样的理念引领,选修课程群建设就有什么样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因此,必须把选修课程群建设的落脚点放在提高对深化课改和新高考改革的深刻理解上,放在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的联系上,放在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上。
2.教学实践是基础
在学科选修课程群的建设中,我们应突出学科特点和学校特色,使学生通过课程的选择和学习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应关注课程质量,重视打造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学习评价反馈等对选修课程群优胜劣汰,做强特色精品课程。
3.科研引领是关键
通过科研引领,加强校本研究,开阔教师教学视野,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是关键。针对目前学科选修课程群的建设缺乏专业引领,教师的课程开发、开设水平参差不齐,特色课程寥寥无几的情况,我们的做法是组建专业选修课程群建设团队,通过同伴互助、课程群内教师研讨制订课程群教材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