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光影艺术设计

光影艺术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光影艺术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光影艺术设计范文第1篇

锐度

对于风光摄影来说,最为重要的一个镜头性能参数便是它的锐度。风光摄影需要表现大量的细节,而且照片最终的放大尺寸通常比其他题材照片要大,这些都需要依赖于镜头的高锐度来实现。就提高最终影像的锐度而言,不能仅仅将关注点放在胶片乳剂的颗粒度或是数码相机的总像素数上,还应该关注相机镜头的锐度,如果单单因为镜头的锐度不高,也会使最终影像出现成像质量不佳的情况。如果你希望镜头在整个画面中所有的位置(从中心到边缘)或是在镜头的任何焦段上都有稳定的锐度表现,那你就必须选择高端镜头。另外在具体的拍摄中,为了保证拍摄影像的锐度,摄影师应该尽可能使用三脚架、豆袋或是其他稳定装置来保持相机在拍摄时的稳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得到清晰的画面。对于一只变焦镜头来说,摄影师除了关注镜头的变焦比以及镜头的最广端、最长端的焦距大小之外,还要注意镜头在不同焦距段的锐度表现,往往一只变焦镜头在不同焦段的锐度表现并不一致。

对于通过相机特定画幅的影像感应器所获得的影像,如果使用不同的后期影像处理算法进行处理,最终所获得影像的锐度往往会有所不同。因此,对两台数码相机在相同分辨率下的成像锐度进行比较,就必须以其拍摄的RAW文件作为比对的基础。即使这样,由于影像处理期算法的不同,这种比对的结果也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变形

变形是选择风光摄影镜头时需要留意的第二个技术因素。理想的风光摄影镜头的变形应该很小,也就是说画面中直线永远是直线,不论它是在画面的正中央横穿画面,还是在画面的左右边缘或者上下边缘。就一只风光摄影镜头而言,你可以通过拍摄一个长方形的物体来检测它的变形大小,比如拍摄报纸、杂志、砖块等,在拍摄构图时让被拍摄对象基本充满画面,在最终拍摄的画面中通常查看靠近画面边缘的线条的弯曲程度,就可以粗略判别镜头成像的变形大小。

对于镜头的变形可以在Adobe Photoshop CS2以上版本中通过后期处理进行校正。这一处理具体是通过专用镜头校正滤镜(Lens Correction filter)在RGB色彩模式下对图像来进行处理的。在这种调整中,除了调整水平和垂直的透视变形,还可以调整图像的色差和暗角。

反差和色彩

一只风光摄影镜头具有很好的反差往往得益于镜头的设计、组件和镜头镜片表面的镀膜。每一个镜片与空气的接触面都会反射光线,有些镜头,尤其是变焦镜头,因为具有很多个镜片,进入镜头的光线与空气接触的面多,相应对于光线的反射也很多。由于接触面的这种光线反射,镜头在成像过程中除了会产生很多光线损失,而且进入镜头的光线在镜头内部的反射还会形成眩光和鬼影。

现代高端镜头通过多层镀膜技术大大提高了镜头光线的穿透能力,减少光线的损失,并且使镜头在成像中眩光和鬼影形成的机会大大降低。比如佳能的SWC(Subwavelength Structure Coating)镀膜技术、尼康的NCC(Nano Crystal Coating)镀膜技术、腾龙的BBAR(Broad-Band Anti Reflection,宽频带抗反射多层镀膜)镀膜技术,这些技术均采用了纳米级的材料,对于反光、眩光和鬼影都能够进行非常有效的控制。另外,镜头厂商还推出了镜头内壁植绒技术,大大降低了镜头内部产生反光和鬼影的可能。

像场覆盖范围与暗角

如果你在风光摄影中经常使用滤镜,那么像场覆盖范围将是一项需要特别留意的技术因素,因为这直接决定了所拍摄画面是否会出现暗角现象。这一因素在使用广角镜头时更为明显,摄影师应该尽可能选择并使用边框比较薄的滤镜,尽可能避免出现暗角或是将暗角降低到最低限度。如果摄影师使用的是数码相机,可以在RAW格式文件的转换软件中对于暗角进行一定程度的后期调整,一些相机甚至在相机内部便可进行调整,使用此类相机在第一时间就可以消除掉画面中的暗角。

一些品牌的机身上具有针对不同型号镜头的暗角进行校正的设置功能。只要在这些机身上启动相关镜头的暗角校正功能,就可以拍摄后直接在相机内部完成所拍摄照片的暗角校正。

最大光圈

最大光圈对于风光摄影来说并不重要。通常具有最大光圈的镜头要比普通镜头要贵很多,而且体积很大,价格不菲。如果你是驾车进行风光摄影,那么携带大光圈大口径镜头并不是什么问题。有些风光摄影师使用的就是大光圈、大个头、成像质量很好的专业镜头。对于以步当车的摄影师来说,即使使用的是普通镜头,在收缩1-2挡光圈之后,也可获得满意的镜头分辨率,并能保证最终获得清晰的影像。对于某些品牌少数型号的镜头,只有在镜头最大光圈收缩3级之后才可以获得最佳的镜头分辨率。

球差

平行的光线在经过镜头球形镜片的边缘和中心之后,最后光线的汇聚点会落在不同的平面上,光线的汇聚点往往与镜头的焦平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在广角镜头和广角变焦镜头中,这种球差会非常明显。摄影师在使用这类镜头时,可以通过缩小光圈来降低镜头的球差,但是画面的景深同时也会被增大。镜头生产厂商通常会使用非球面镜片(Aspherical Lens),也就是镜片中央与边缘的曲率不同的镜片来减小球差或使球差几乎消失。不同品牌的不同型号的镜头所采用的非球面镜片的个数不同,采用的非球面镜片数量越多,镜头成像质量越高,价格也越贵。

色差

通常的玻璃镜片会使短波光线(蓝色)要比中波(绿色)和长波(红色)光线更加聚拢,这样,光线在汇聚平面就会散射开来,在轴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形成色彩的偏差,这种现象也被称为轴向色差、横向色差,或统称色差。这种镜片所造成的轴向色差,可以使蓝色光线的汇聚点要比绿色光线和红色光线要远。在数码影像中,经常见到的是由紫色和绿色光线引起的轴向色差。色差可以在RAW文件的后期处理中大部分消除,但是最好还是使用色差较小的镜头来进行拍摄。缩小镜头的光圈可以有效降低轴向色差,但是横向色差无法消除。生产厂商针对这一情况,通过使用超低色散玻璃镜片(UD,Ultra Dispersion)和萤石镜片来降低这两种色散。色差不仅影响彩色摄影,而且对于黑白摄影也会产生影响,比如会降低影像的清晰度。

色散

就像人的眼睛一样,存在色散的镜头会使影像的不同部分的焦点发生漂移。通过缩小光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色散,通过高质量的镜头对色散都进行了很好的校正。

慧差

与经过镜头中心的点的光束有所不同,偏离镜头轴心的光束在经过镜头边缘时因为折射形成像彗星一样的光束,最终会使影像产生虚化。高质量镜头对彗差已经进行了校正。

像场曲度

单个弯曲的镜片会使影像汇聚到一个曲面上,而不是一个平面上。因此当影像中心焦点清晰之后,边缘将不清楚。经过缩小光圈可以减小像场的弯曲,现代镜头通常是通过使用多个镜片来消除这种现象。

焦外成像

焦外成像英文称为“Bokeh”,这是对于背景虚化程度和虚化效果进行专业描述的一个词汇,用来指画面背景上因为虚化而形成的圆形弥散圈的效果。当镜头全开光圈、近距离拍摄时,画面背景上的强光点会在画面中呈现为圆形的弥散圈。有些镜头具有漂亮的弥散圈,有些则被认为不漂亮,实际上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人视觉品味,因此对于弥散圈的评价往往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实际上弥散圈的视觉效果与镜头的设计有关,部分与光圈所形成的光孔有关。光圈的叶片越多,形成的弥散圈越圆,画面的效果也就越漂亮。如果摄影师在风光摄影中进行选择性对焦,那就意味着处于画面焦点之外的景物会被虚化,那么弥撒圈效果就显得特别重要。

衍射和光圈

当光线通过非常小的小孔或是狭缝的时候,光线会发生衍射。光圈越小,光线衍射得越厉害,画面的清晰度也就降低得越大。因此,当摄影师缩小光圈的时候,景深虽然增加了,但是画面的整体锐度却降低了。每一个镜头都有自己的最佳光圈(对于变焦镜头来说,每一个焦段都有相应的最佳光圈),在这一最佳光圈下,光圈因为开大所造成的像差和光圈缩小所照成的衍射会达到一定的平衡,在这一光圈下可以获得最佳的影像质量。对于一款具体镜头而言,到底是那一挡光圈,摄影师需要通过测试拍摄来确定,但通常将镜头在特定焦段的最大光圈(非恒定光圈镜头)缩小1.5-2级就可以找到镜头在此焦段的最佳光圈。

在具体拍摄中,可以通过缩小光圈来获得足够大的景深。但要注意,不要将光圈缩小到不必要的程度,因此超过最佳光圈的小光圈会使镜头的成像质量下降。

光圈的F值实际上是镜头光圈的光孔直径与镜头焦距的比值。当18mm的镜头在光圈为f/16时有效孔径为1.125mm,一只12mm镜头在光圈为f/16时的有效孔径为0.75mm,一只9mm镜头在光圈为f/16时的有效孔径则为0.563mm。光圈孔径越小,对于影像感应器中完成成像功能的每一个具有特定尺寸的像素单元来说,光线的衍射对于影像质量的影响就越大,这也是为什么风光摄影师使用更大画幅的数码相机和更大画幅的传统相机和配套镜头进行拍摄的另一种原因。出于相同的原因,那些使用数码相机进行风光摄影的摄影师,通常在拍摄中不会使用小于f/11的光圈。

防抖技术

防抖技术在不同品牌的镜头中均有广泛的应用,但是不同品牌镜头的防抖标识均有所不同,比如尼康镜头的VR(Vibration Reduction)防抖;佳能镜头的IS(Image Stabilizer)防抖;腾龙镜头的VC(Vibration Compensation)防抖;适马镜头的0S(Optical Stabilizer)防抖等。随着镜头防抖技术的进步,不同品牌镜头的防抖性能也有较大提高,比如从早期的1-2挡防抖提高到最新的3-4挡。在镜头焦距为150mm的情况下,使用没有防抖功能的镜头,手持拍摄的最低快门速度为1/125秒;在使用具有2挡防抖性能的镜头的情况下,手持拍摄的最低快门速度为1/30秒;而在使用具有4挡防抖性能的镜头的情况下,手持拍摄的最低快门速度为1/8秒。由此可看出,尽管在具体拍摄时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但镜头防抖技术还是为低速快门的成功拍摄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机的防抖分镜头防抖和机身防抖。镜头防抖技术与机身防抖技术一样能够帮助摄影师有效降低最低快门速度,以拍摄到清晰的影像。对于风光摄影来说,通常建议摄影师尽可能使用三脚架,但是也有些情况下没有时间或没有机会使用三脚架,在这种情况下镜头防抖技术便可以帮助摄影师在手持镜头拍摄的情况下拍摄到清晰的影像。

牛顿手稿中的色散

在中学物理中有一个简单的实验,那就是当一束光线通过三棱镜之后,会被分解成为一个光谱,分别包括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实际上这是牛顿1665年完成的一项古老的实验,他在1666年1月正式提出了自己的色彩理论:通过棱镜,光可以分解成“互不混合的色光”;“白光本身是一种折射性各不相同的几种光线组成的异质混合物。”有趣的是,当年法国科学家希望能够还原这个实验,但是因为棱镜质量不过关而失败,便对这一理论产生了质疑,由此爆发了法国和英国两派科学家的大争论。当然最终还是具有非凡科学天分的牛顿占了上风,因此后来的研究者将当时力挺牛顿的“粉丝”戏称为“牛顿冲锋队”。

我们都知道白光经过三棱镜形成的光谱中的色彩变化是连续的,不是单独色彩的拼接,但为什么今天会说其中只包括了7种色彩呢?这是因为牛顿当年刻意要将色彩的数量与音乐中的7个音阶联系起来,便将光谱中的色彩定义为7种,这种说法一直延续到今天。当然今天随着现代色彩模型的建立,我们对于色彩的认识和定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作为一种对于色彩的感性基础认识,光谱7色论仍然具有它的现实意义。

风光摄影一镜走天下经典镜头推荐

全画幅镜头

尼康AF-S 28-300 f/3.5-5.6G ED VR镜头

这款相机的变焦比为10.7倍,具有防抖功能,能够提供4挡防抖,采用了19片14组、含2片ED镜片和3片非球面镜片的镜头光学结构,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

佳能EF 28-300mm f/3.5-5.6 L IS USM镜头

这款相机的变焦比为10.7倍,具有防抖功能,能够提供3挡防抖。采用3片非球面镜片和3片超低色散镜片,成像素质优异。采用优化镀膜,大大抑制了鬼影和眩光。镜头具有优异的防潮防尘性能,适合户外和旅行拍摄。这款相机采用了专业设计和专业应用技术,并且防抖、超声波马达一应俱全,因此款镜头体积与重量较大,并且价格不菲。

APS-C画幅镜头

尼康AF-S Nikkor 18-200mm F3.5-5.6G ED DX VR镜头

这是一款变焦比为11.1倍的镜头,采用了多项先进的镜头设计技术,其中包括尼康超低色散玻璃、宁静波动马达(SWM)、改良型减震系统(VR)以及专为尼康数码单镜反光相机而优化的镜头光学设计。这款镜头的等效焦距为27-300毫米,从广角到超长焦完全可以满足从近景到远景的不同内容的拍摄需要。

无反光镜可更换镜头相机系统镜头

光影艺术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景观 光影 艺术

中图分类号:TE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256-01

1 城市景观中光影的概述

1.1 光与影的基本概念

光是一种人类眼睛可见的电磁波,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自然光指太阳直接或间接照射产生的光,包括日光、月光等;人造光指人工设计制造的光源,可以营造空间气氛,现代的灯具不仅仅用于照明,还具有强烈的装饰性。

自然界中有光就会有影,影是指物体挡住光线后,映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的投影,也可指映在水中的倒影,在较为平静水面上的倒影可以形成水天一色或水岸一致的效果,对景观空间有很强的装饰作用,它不仅可以增加空间的变化,而且还丰富了层次感和深度感,营造出独特的景观意境。

1.2 光和影的关系

光产生影,影反映光,光和影的变化能很好的塑造空间形态,光和影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的。中国园林造园者很早就利用光影等自然因素来提升园林景观的审美意境,光影的共同作用是提升空间质量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些对于我们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来说很有借鉴意义。光影使得原本简单的造型变得丰富,光影的发展为景观环境设计注入新的元素,使其更具生机活力。

2 光影艺术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

2.1 光影营造舒适度

光影的自然应用主要借助于光影自身的物理性质及功能来呈现出色彩、肌理与质感,让空间层次变得更加丰富,满足空间的功能与内在需求。城市景物的表面由于光影的照射呈现出色彩,结合不同材质特性,产生丰富的效果,江南园林中,建筑以黑白为主调,黑色的屋面和白色的墙壁相结合,对比鲜明,体现朴素淡雅的设计风格;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光影的存在使得景物更富有变化,色彩更加丰富,让景观环境更具有意境感。

2.2 满足功能需要

光影的应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空间内光影得到最好的利用,擅长用光影艺术塑造景观的日本设计大师安藤忠雄设计的光之教堂,因其在教堂一面墙上开了一个十字形的洞而营造了特殊的光影效果,光之教堂的魅力在教堂的里面,坚硬的混凝土绝对的围合,创造出一片黑暗空间,进去之后瞬间感觉到与外界的隔绝,而阳光便从墙体的水平垂直交错开口里照进来,这就是著名的“光之十字”――神圣,清澈,纯净,震撼。

在空间设计中,尺度、形状可以形成空间序列,而随时间的变化,光影变化处理也可以强化建筑空间序列层次,以不同的光线方向及光线强弱等来丰富光线层次,形成一系列明暗迥异的景观空间,使人们在连续行进的过程中体会空间韵律节奏。

2.3 光影的创意表现,与景观自然融合

光影的创意表现主要是通过对光影性质的深层运用,提升空间意境,光影的表现力体现在它让环境表现的时而柔和朦胧,时而活跃明朗,或宁静自然,塑造特殊的空间意境。

光影柔和了建筑的刚性线条,建筑的投影使建筑与园林景观糅合在一起。私家园林建筑轻盈通透,回廊、窗棂以及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与室外的疏枝密影相映衬,将室外的景物及氛围纳入室内。现代住区架空层引入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除了增添室内景观视觉效果,植物丛的投影连线林缘线丰富了建筑与园林衔接的边界,弱化了建筑刚性线条,达到室内外景观园林化,内外空间自然融合,过渡自然。

2.4 深化主题,提升意境

光线是形、影、色的渊源,是创作者的一种观念和心理感觉,不同时间、角度的光线可形不同明暗差别的影像,设计师利用明暗差异所产生的黑白灰层次,可以展现景物的历史渊源、文化积淀、主题意境。在园林设计中,许多意境和氛围要靠明显的质感来表达,这种质感及其艺术效果均可通过光手段加以体现,丰富园林空间的变化,创造园林静态空间的动势。

3 城市景观设计中光影艺术应用的具体案例

3.1 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历史保护街区,该地块被贝聿铭先生称为“圣地”,按照贝聿铭先生的设计思想和专家组提出的“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思路,将建筑平面展开、廊道串联为基础,把室内外空间作为整体,从传统文脉中提出几何元素,加到建筑的装饰当中,并汲取传统园林造园方法,追求自然山水的意境。

博物馆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布置在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边环境相协调。将白色粉墙作为主色调,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代替,以追求更好的色彩和纹理效果,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光环境体现出建筑艺术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的和谐之美,为我们进行景观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2 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由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设计建造,朗香教堂的设计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建筑的一般手法,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塑造。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上面嵌着彩色玻璃,室内主要空间也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不愧为一件杰出的艺术品。

3.3 千禧教堂

千禧教堂由理查德・迈耶设计,这座地标性的建筑将成为教堂设计的一个典范。其外形设计非常独特,三片白色弧墙,如船帆状,层次井然地朝垂直与水平双向弯曲,类似球状的白色弧墙曲面。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石灰华和玻璃。玻璃屋顶和天窗让自然光线倾泻而下,夜晚,教堂的灯光营造出一份天国的景象。它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特别是三片弧墙的闪亮一笔,使建筑脱胎换骨,室内光线经过弧墙的反射,显得静谧和洒脱。 “白”是迈耶建筑不可缺少的元素,而白的墙就像画纸,光影就在其上自由的作着移动的图画。

这座引人注目有特色的教堂,外观上仍具传统教堂予人的那份崇高和令人敬畏之意,然而,在这一片只有一般公寓的郊区里,并不会显得过于夸大或让人感到畏惧不可亲近。尤其教堂内部,由于天窗的设置,人们可以沐浴在阳光里,再加上看似突兀即将倾倒的高墙,使人们有如置身户外作礼拜一样。

光影艺术设计范文第3篇

一、民俗艺术文字符号的组合变化

在我国民俗艺术中,“福、禄、寿、囍”都是最常见的民俗艺术文字符号,这些文字符号不仅能够满足我国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同时也是我国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①其中,“寿”字占首要的使用地位,将其进行图片的变换,可以变成具有吉祥意义的符号。“寿”字具有多种不同的变换形式,每个形式都有鲜明的民俗艺术风格。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常常将“寿”字融入衣料和瓷器设计中,在广告设计中也经常出现百寿图的图案。“囍”字的符号来自于民间创作,具有双喜的含义,一般在婚嫁时出现,体现吉祥的寓意。从文字学角度来看,“囍”字是不符合正确的汉字规范的,却凝聚了人们的祝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与希冀。在一些喜庆的节日,将“福”字倒过来的习俗一直保留至今。“福”字不仅代表平安,还有祝福之意,符合人们普遍的心理需求。“禄”字代表的是福气与官运,在现代广告设计中,运用“禄”字也有祝福之意。

二、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对谐音的运用

我国的民俗艺术在表现特定的意境时,一般都不会使用文字来直接表达,而是借用某些物象的谐音来表现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如“如意”一词,原本是一种用来抓痒的普通器物,逐渐成为人们的赏玩之物,但由于“如意”二字具有一定的吉祥意义,因而成为吉祥之物的象征,②被人们用来表达美好愿望。对汉字进行研究与探讨可以发现,汉字含有明显的审美感,而谐音就是利用文字代替相应图形的表达方法。③我国的汉字具有独特的性质,有着相同读音的不同汉字,意义却截然不同。现代广告设计巧妙地应用了汉语言的谐音,如“喜”字表示喜上眉梢;“枣”的谐音是“早”,有早生贵子的含义;每逢春节,年夜饭上一定会有一道“鱼”,借谐音“余”,表示年年有余。与此同时,中国人对于数字的含义也十分重视,尤其是蕴含吉祥之意的数字,如数字“三”是多的意思,而“九”则代表了无限,并且“九”是“久”的谐音,所以“九”具有长长久久的含义,也代表着吉祥。

三、民俗艺术文字符号的文字寓意

在我国的民俗艺术文字符号中,动植物的名称同样具有一定的民俗含义,并且极为丰富。④动植物的名称在我国现代广告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如凤凰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动物,具有美与自由的象征,因而被应用于自行车品牌中;梅花具有高洁的含义,被应用在健美裤的品牌中。贝克啤酒的广告设计巧妙地应用了创新的设计方式,其广告词就是“禁酒令”,使用了公文“令”的写作形式和语言风格,结构极为简单,既充分体现出广告设计的真实信息,又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制造方在产品推销过程中的严谨设计与推敲,其认真的工作态度加深了大众对产品的印象。企业对品牌进行广告设计的初衷,是希望在市场经济中突出自身产品的优势与特点,以及品牌的历史和文化。上述品牌的广告设计都具有一定的民俗艺术和文字符号色彩,在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能够使其深入了解企业的文化与历史,进而实现产品营销的目的。

四、民俗艺术文字符号与图形符号的结合

在我国的民俗艺术中,文字符号的指向性比较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具体所指的事物无法满足大众的心理思想与心境要求。⑤因此,在实际的广告设计中,不仅要使用文字来表现广告设计的真实意图,也要利用非语言文字进行相应的表现,也就是所谓的图形符号。将文字与图形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将所要体现的广告信息内容进行相应的整合,进而综合地反映出广告设计的实际内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广告的发展空间与潜力,同时将民俗艺术文字符号的真实魅力充分体现出来。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设计为例,福娃的设计充分体现出传统民俗艺术在设计中的应用。福娃贝贝的外形是“鱼”与“水”图案的组合,“鱼”“水”二字具有繁荣与富裕的含义。从古至今,人们喜欢用“鲤鱼跃龙门”来表示飞黄腾达,“鱼”还有年年有余的含义。福娃贝贝代表水上运动,就像五环中的蓝色一样,彰显了胸怀的广阔。这种图形与文字符号的结合,直观、形象、真实地反映出了事物原貌,并体现出人们的情感追求。图形不受语言限制,可以进行广泛的传播。图形符号的形态比较丰富,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因而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图形符号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由民俗活动演变而来的,体现了人们对幸福与吉祥的追求,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五、结语

光影艺术设计范文第4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抽象艺术迅速渗透到平面广告设计当中,为广大设计人员带来了新的创作载体,也给平面广告设计带来了突破性和质的飞跃。抽象艺术作为现代平面设计的基础,它肩负着把传统与现代相沟通、把艺术与生活相衔接、把东方与西方相跨越的重任,是有效培养人们艺术鉴赏力的重要方式。

抽象艺术

所谓抽象艺术就是在设计艺术形象时很大程度偏离或者完全抛弃自然现象外观的一种艺术。它一般被当作是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主要通过简单形象和不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进行表达。在作品中,纯粹是由颜色、点、线、面、肌理、构成以及组合的视觉形式,它不反应现实生活,不对现实世界的客观现象进行描绘和表现,没有绘画主题、逻辑故事以及理性诠释,不表达思想、不传递个人情绪。通常情况下,抽象艺术可以分为以自然形象为基础和以几何构成为基础两种类型。对于前一种来说就是将自然现象简化,或者从自然现象中抽取一些能具备表现特征的因素,以形成简单与概括的形象;对于后一种类型,在脱离自然现象的基础上形成比较简洁以及比较利落的形象。不管是以自然现象为基础还是以几何构成为基础类型的抽象艺术,都是从本质出发,把物质上的束缚逐渐摆脱掉,寻求精神上的纯粹和舒展。

影 响

事实上,艺术与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工业社会时代,传统平面广告设计日益兴起,在设计内容上主要以表达连贯、规范和严谨为主。二十世纪初期,艺术品的结构和内在特征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抽象艺术也在这个时候产生,并与六十年代逐渐蔓延到各个艺术领域之中。随着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传统的平面设计理念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广告设计者的视野变得开阔了,思路也在逐渐拓展,他们开始对抽象艺术进行接触与了解。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复苏,平面广告作为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辅助手段,也得到了广泛发展。抽象艺术所具备的简洁明快和大胆奔放的特征与当时的平面广告设计的需求正好相符合,因此,抽象艺术开始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被吸纳和融合,并让平面广告设计逐渐抽象化、概念化以及形象化,这一时期的广告设计作品开始渗透出超现实主义风格和具备鲜明的立体派。如今,世界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多元化思想的不断蔓延给平面广告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现代广告作品多以孤傲反叛、构图朦胧、手法荒诞以及表现作者的喜恶悲欢为主题。与此同时,现代化的多元思想为平面广告设计开辟了一个新形式,抽象美的意味开始在中国传统元素如水墨画、汉字以及剪纸中体现,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广告设计作品。

应 用

1. 文字图形

在广告设计中,文字图形元素的设计一般以对中国汉字、数字以及字母的设计最为常见。其中,汉字作为我国的文字是传统文化的凝结与积淀,也是一个能正确传达信息的不可或缺的载体。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有效对文字图形进行抽象化处理,可以增加作品的美感度,有利于表达作品的主题,可以帮助广大消费者进一步对广告产品有所认识。当前,我国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汉字设计已经由以往的“美术字”发展到表现形式与设计语言。这种新发展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把传统抒发艺术融入绘画中,达到以书似画,亦书亦画的视觉效果;给一些冷僻字、异体字或者早已不用的古汉字重新赋予某种可读的意象;采用反、倒、乱等方向与位置的违反常规的排列,使人看得似懂非懂,以新奇的心态审视这种“文字”。

2. 非文字图形

抽象艺术的外延有着广阔性,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所有的抽象事物经过艺术处理都能以抽象艺术的形象应用进来。例如,世界著名品牌可口可乐的广告,就是以可口可乐瓶子作为设计主体,与其他几何图形相互融合,既突出了主题、鲜明了色彩,又为广告赋予了丰富的寓意,给消费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激发了消费欲望。这种类型的平面广告,不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还是一种艺术层面,给人带去了美感和创意。

3. 民族符号

民族符号是抽象符号的一种,已广泛应用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当中。它可以把美、文化与广告产品结合起来,把消费者的情感给触动开来,从而达到艺术品位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强。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蝌蚪文、汉代漆器上的凤形以及后来出现的金文形态等民族符号,这些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传统符号艺术体系,这些图形的纹样充满了与大自然同呼吸的质朴情感,其线条的简洁、色彩的明快、笔法的流畅、舒展的自由、气息的生机盎然完全与现代艺术简洁、抽象的审美情趣相融合,成为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新动力。

结 语

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抽象艺术对其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在平面广告中融合抽象艺术,可以让设计者的视野变得开阔、创作灵感被更多的激发出来,同时也可以给广大消费者带去美的享受以及文化的熏陶,为广告产品商家增添了宣传渠道,一举多得,这对平面广告设计来说是一大进步。

光影艺术设计范文第5篇

广告的世界是一个竞争性很强、瞬息万变的世界,这就要求广告专业人员必须对专业有较高的领悟力,对其自身的专业素质有更高的要求,要求广告人能透过眼睛,发现身边一些敏感的事物。既对时尚潮流了如指掌,又对民族的、精典的、传统的东西领会透彻;既要关心商家想做到什么,又要关心老百姓在想些什么;反应敏捷,思维活跃,有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要做到这一切没有长期的积累和训练是办不到的。广告专业教育正是从这样一点一滴的小处着眼,从基础理论、基本思维、基本技巧、基础训练等方面为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广告人做准备。所以优秀的广告专业毕业生一定是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的。下面结合唐山市建筑工程中等专业学校广告专业情况,从三个方面讨论广告专业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该校广告专业的基本状况

广告专业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专业,在教学形式和就业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在专业课上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提上来,很多学生对自己今后所要面对的环境和工作情况也不是很了解,导致实习后很多学生选择了其他的工作。其实,广告专业学生工作的环境是一种平等的氛围,先进的办公设备,都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脑细胞的工作。因此,说他们是“白领”也罢,是社会新兴劳动阶层也罢,他们确实是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该校广告专业学生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是很好,很多学生在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没有深刻地考虑今后会如何发展,只是抱着一种好奇的心理,这种情况在学生里占很大一部分。然而专业课开始了以后,很多学生表现出来一种逃避的心理,不是很喜欢这个专业,这个时候在专业课的学习方面就没有了积极性,被动地去学习。怎样改变这种情况呢?在学生选择专业的时候,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个专业,让学生或者家长知道今后广告专业的工作情况,而不是上课了以后再去后悔选择这个专业,从而影响学业。

二、该校广告专业课程设置

广告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教学时不能脱离社会实践,教学必须紧跟社会的需求。针对这个问题,在专业课的安排上,要使用一些简单明了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工具。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课和实例的搭配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学生没有接触过广告专业课的内容,如果进行单一的理论教学,学生可能不理解,一定要配合实例。比如:包装设计的课,上课前为学生准备大量的商品包装,这些包装基本上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包装,学生上课的时候非常感兴趣。并且对实例要有一定的讲解,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并且还要考虑理论课能否适合社会的需求。同时,在教学上可以加入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活动,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

转贴于

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但能够理解和运用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和社会之间形成一种隐形的桥梁。

三、该校广告专业就业现状

相关期刊更多

上海档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档案局;上海市档案学会

颂雅风艺术月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医院院长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