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造价的前景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招岗位;调查;报告
1.工程造价专业人才需求
1.1从建筑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岗位人才需求分析
无论是建筑业还是房地产业、市政公用设施类企业、勘察设计单位等,都设有工程造价管理岗位。
1.2工程造价专业在建筑市场的就业大环境分析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日趋成熟和建筑生产的集约化进程,对建筑业的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好的要求。建筑工程在设计初期就强调“适用、够用、经济、合理”的原则,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也强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方针。可想而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实施主体越来越注重工程造价和工程设计及工程施工之间的关系。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岗位主要有注册造价工程师和造价员两岗位。
在对施工类企业的招聘和应聘状况进行调查发现,需求最多的是造价工程师,其次是造价员、项目经理、造价技术负责人等职位。
1.3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就业优势
本专业主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预算人才,另外本专业的毕业生还能从事施工管理的工作。这就是本专业毕业生的两大就业优势。可以就业的范围很广泛,包括:造价事务所、建筑公司、监理公司、大企业的基建部门、建材公司等等。本专业已经超过了建筑设计和建设监理成为建筑业的第一行业。
2.工程造价培养目标及定位分析
目前造价专业的就业形势很好,如何把握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正确定位人才培养方向、明确培养目标,是办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关键。如果把社会调研比作“力的大小”,那么培养目标就是“力的方向”只有二者联合才能成为物理意义上的力。
2.1人才目标的培养
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过程建设一线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具体来说,就是该专业的学生应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既有良好的工作素质又有较强的技术岗位技能、具备工程一线的造价工程师的基本素质,通过学习,学生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有熟练从事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结算,以及工程投标报价与招投标能力,成为既有技术又懂经济的工程造价人才。
2.2学生培养规格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就素质而言,学生应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良好的人文、心理素质。就能力而言,学生应具备:编制各类专业的工程概预算的能力:进行技术经济的分析和工程经济项目的分析的能力;就技能而言,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识图、理解能力、计算机应用和操作技能;就知识而言,学生应掌握土建、安装和装饰的识图知识;了解建材、施工等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了解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知识、合同法、合同管理等知识,以及概预算的基本理论及编制方法等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知识;能够适应清单报价后要建立的企业定额的实际情况,掌握定额编制的原理和方法。
2.3工程造价行业人才招聘企业形式以及对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2.3.1造价行业人才薪酬情况调研分析
2009年造价工程师,造价员等主要职位的全国平均水平月薪情况分析看出:造价员2962元/月;注册造价工程师:6399元/月;而造价技术负责人为8280元/月。
2.3.2工程造价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
工程造价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有所提高。无论是技术、知识、质量,还是管理、效益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现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是:(1)低素质的人员供大于求,真正高素质的人才缺失十分的有限。所谓“高素质”,既包括专业素质如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又包括基本素质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所以,现在的用人单位更看中员工的基本素质。(2)“复合型”人才稀缺。所谓的“复合型”人才就是既懂预算又懂施工,既懂专业又懂管理,既懂造价又懂经济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既能搞土建预算也能搞安装预算、装饰预算等。随着经济和及时的不断发展,对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3.明确毕业生的的从业范围和就业岗位
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中小型设计院(所)、建筑管理企业、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及房地产开发公司、市政工程公司、监理公司、中外合资或合作、外商独资的工程公司等建设业主单位、建筑安装施工单位和装饰公司等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相关工作的,一般是从单位工程预算等基本工作开始做起。
4.岗位分析与工程造价就业情景分析
4.1岗位分析
本专业对应的职业范围主要涉及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中土建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领域、建筑专业化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及建设工程咨询等领域。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和岗位所占比例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建设与经济发展目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大量需求,随着建筑业发展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不断提高。
(2)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职业面向为:建设单位、施工企业、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物业公司。
(3)主要就业岗位: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预算员、测量员等。
4.2工程造价就业前景分析
工程造价行业前景很好,工程造价属于土木建筑方面的,因为每个工程都会需要造价预算,就这个工作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对造价这个行业来说也是十分的乐观。中国的建筑方面特别多,所以对于造价方面的人来说收入也是可观的,市场需求量大,而市场却供应不足。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应用前景;系统安全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已然十分广泛,无论是教育业、通讯业,还是工程设计行业,计算机系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就目前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来看,却显得有些不尽人意,网络病毒、黑客攻击严重威胁着软件系统的安全性,不仅会导致系统运行故障,而且严重的还会导致信息泄露、文件丢失。所以,结合当前计算机软件在各领域的应用现状,对系统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持续优化与完善至关重要,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前景分析
纵观当前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情况,几乎涉足了社会发展中的所有行业,比如说,教育领域、通讯领域、军事领域、科学领域和工程设计领域,并且在每个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计算机软件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也必然会越来越广泛。归纳起来,其应用领域大约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计算机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一直以来,计算机软件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都被教育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以至于当前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高等院校,都十分注重计算机软件技术与教学活动的融合,希望通过软件技术在教学各环节中的有效应用,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目前,计算机软件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已经有一段时间,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显示出了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方面,全新的课堂模式对于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提升之后,学习效率和质量必然会有所提高。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具有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等优势,将其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可以大幅度增加教学信息量,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具有很大帮助。由此可见,在教学领域,计算机软件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CAI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自主控制授课时间、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灵活性,而且学生可以借助网络系统,独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1.2计算机软件在移动通讯中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人们对于通信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这一环境下,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应用体验,移动通讯行业开始着重对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优化,以期通过最先进的通信技术,提高数据信息的发送和接受质量。所以,在未来的时间里,计算机软件在移动通讯行业中也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4G移动通信网络凭借着自身传输速度快、支持多媒体互动等诸多优势得到了广大移动终端用户的青睐。随着4G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欧盟已经开始着手新一代5G移动通信网络的构件,并预计在2020年推出成熟的5G标准。可以预见,计算机软件将随着5G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1.3计算机软件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前景
工程建筑行业是我国的一项支柱型产业,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计算机软件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总的来看,主要应用于工程制图和工程管理两个方面。传统工程制图主要依靠铅笔、橡皮在图纸上进行绘制,不仅工程量大、绘制时间长,而且不易修改和保存。自从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绘制之后,不仅提高了工程图纸的绘制效率,而且可以及时对图纸中的错误进行修改,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借助计算机对图纸各部分数据进行精准测量,为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充足的保障。同时,缩短图纸绘制时间对工程项目开发进度的提升也具有推动作用。目前,应用于工程制图中的计算机软件主要以CAD和Solidedge为主,前者主要功能是对工程图纸进行绘制,后者则主要根据工程建设需求,进行三维空间的构建和修改,加上其他辅助软件的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工程建设进度。计算机软件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还体现在工程造价方面,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与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密切联系,自从计算机软件被应用到工程造价中之后,从手工录入到完成造价管理只需几个小时的时间,不仅简单快捷,而且造价管理水平高。由此可见,计算机软件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所以,计算机软件在工程项目中同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如何将计算机软件技术更好的应用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也成为了软件开发者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1.4计算机软件在新媒体中的应用前景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在各行业领域都占据着一席之地,微信、微博、网络论坛这些新媒体形式目前已经成为诸多行业宣传企业品牌的最佳途径,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效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扩大宣传范围,而且宣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未来时间里,计算机软件在新媒体方面的应用将主要集中在对高级软件的开发上。近年来,随着国内中小型企业数量的持续增加,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急需一套科学、完善的高级软件程序来提高企业运营效果,这也预示着计算机软件在新媒体中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计算机软件的系统安全分析
系统安全问题是计算机软件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制约计算机软件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目前,软件开发者已经根据现有的安全问题设计了诸多安全防护措施,但仍有大量安全隐患存在,需要软件开发者提高重视。
2.1计算机软件的系统安全问题分析
虽然当前计算机软件系统在运行中面临诸多安全问题,且破坏程度不同,但归纳起来,这些安全问题主要源自于以下两个方面:
2.1.1计算机网络病毒所谓网络病毒,是一组指令或程序代码,将其插入到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可以对系统内的文件和数据造成破坏,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和工作。就目前网络病毒的特点来看,具有很强的潜伏性、感染性和破坏性。如果病毒不能及时清除,那么势必会给系统造成影响。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网络病毒的种类也日趋增加,比如说,木马病毒、蠕虫病毒、脚本病毒等,这些病毒的存在都将威胁到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解决网络病毒给系统带来的危害,各大“杀毒软件”应运而生,例如,金山毒霸、瑞星电脑医生以及360电脑管家等,成为了网络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1.2黑客的蓄意攻击黑客的蓄意攻击也是当前计算机软件面临的安全威胁之一。就目前黑客攻击系统的流程来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要对计算机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扫描,分析系统安全指数,并找出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其次,根据系统运行情况施行攻击程序,以此来得到系统管理者权限;最后放开木马后门,并将留下的痕迹清除干净。黑客的攻击对计算机软件系统造成的破坏也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如何做好防护工作,加固系统漏洞的减少也成为了软件开发者未来的工作重点。
2.2计算机软件系统安全防范措施
为了从根本上保证计算机软件系统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针对上述两项原因所带来的安全问题,软件开发者和设计者需要根据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及时对软件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利用最先进的安全技术为系统安全提供充足的保障。
2.2.1设置系统保护卡,提高硬件与保护功能的匹配度设置系统保护卡是未来计算机软件系统安全防护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系统保护卡的核心是一片内有指令的ROM芯片,通常被设置在ISA或PCI插槽上。系统保护卡可分为单一功能保护卡和多功能保护卡,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多功能保护卡,其保护原理主要是在系统运行前启动系统保护卡对系统中的所有程序和数据进行扫描,并将其备份到虚拟硬盘中,然后再启动计算机系统。这样一来,用户就不能随意更改硬盘中的数据,在需要的时候便可以将文件读取出来。需要注意的是,若想将系统保护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必须在系统启动之前启动系统保护卡,这样才会不留下漏洞。此外,系统保护卡的选择还应该与硬件相匹配,这样才能发挥其功能。
2.2.2采用主机/终端机系统主机/终端机系统的应用也是保护软件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未来系统保护的一个必然趋势。所谓主机/终端机系统,主要是利用网络将一台性能较高的主机和多台哑终端连接到一起,其中,主机主要负责运算和存储数据,终端则主要负责输入和输出。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和性能,在主机中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先进技术,例如,多处理系统、多端口高宽带的通信系统以及大容量磁盘排列系统等。这样一来,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能便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3结语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如此广泛的今天,做好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从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未来的时间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教学、工程设计、移动通信以及多媒体方面,所以,对于系统安全防护措施的完善,也应该以上述领域为重点,利用最新最先进的技术,使计算机网络系统逐步实现智能化和集成化,提高系统安全性,进而将其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彭军,胡苗.关于计算机软件应用前景和系统安全的分析[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48).
[2]孟丽群.计算机软件应用前景与系统安全分析[J].科技展望,2015(16).
[3]陈方.综述计算机软件应用前景及系统安全分析[J].科协论坛,2013(10).
[关键词]降本增效;精细化管理;经济效益
[DOI]10.13939/ki.zgsc.2015.46.171
降本增效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长期、系统、持续的工作。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国内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企业应当以降本增效为目的,重视加强创新管理机制,以全员、全面、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为手段,最大限度降低各项成本,努力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保障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1 企业经营管理现状
1.1 未建立健全项目成本管理体系
许多企业未以三体系管理标准和制度为框架,以风险控制为核心,依据项目管理“四控一协调”理论(安全、质量、进度、造价控制和项目协调),制定了《工程造价管理程序》、《销售项目造价管理程序》、《投标和销售合同管理程序》、《采购控制程序》、《工程执行概算实施管理程序》、《分包管理程序》等成本控制文件;没有推行“三算”管理(“投标概算、合同预算和执行预算”管理),未建立完善的企业项目管理流程,形成了一套适应自身业务特点的工程成本管理体系。
1.2 前期项目可研分析不够严谨
企业决策大多依据项目可研分析,可研分析的不严谨直接影响到企业决策的正确性。例如投资项目的可研分析对市场前景的预测及推进时间的预测过于乐观,对市场前景分析的偏差会造成投资规模大于实际的需求,加大投资成本,影响收益;对项目推进时间的偏差会导致及时生产的困难,从而占用有限的资金;对项目的经济效益预测过于乐观,未充分分析材料价格变化、物流价格变化、汇率变化等风险因素,造成项目亏损;对项目地人力、材料、机械、环境等因素对项目的影响分析不够严谨,造成成本剧增;项目执行时遇到的困难在前期均未预测分析到,增加了项目执行的管控难度。
1.3 “三算”管理执行不够严格
在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有效地控制了项目成本方面,企业并未严格执行“三算”管理。存在部分项目在投标阶段未组织进行《投标概算》的审定,在项目合同签订阶段未按商法程序进行《合同预算》的评审,在项目实施阶段未及时编制《执行预算》目标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存在部分项目执行预算管理不到位,缺乏执行计划指导方案或预算管控不严;存在部分项目虽已完工移交,但合同决算、竣工决算等工作未及时进行。
1.4 项目执行不够“精细化“
工程项目执行应紧密围绕“四控一协调“,在保障安全、保证质量、满足进度的同时,抓好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造价管控,扎实做好项目协调,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确保项目效益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要求项目执行的精细化管理。但是许多企业存在项目执行不够精细化的现象:如未能合理确定合同工期,不合理工期导致项目成本、安全风险、质量风险和法律风险增加;项目设计不合理,造成设计变更多、施工难度高或者工程量偏差大,影响了工期,增加了项目成本;项目质量把关不严,工程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导致客户的索赔或者延迟付款;项目备品备件管理不严,库存量多,占用流动资金,增加运行成本;项目建设未加强安全管理和费用投入,发生事故后造成企业的财产和形象的损失;项目管理工作不扎实,管理记录不全,有效证据不够,项目纠纷最终未能达到诉讼目标;项目采购未大力推行招竞标制度,大多通过直接采购或者其他特殊方式采购,未能很好地优选供方、合理控制采购价格;资金管理不善,未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存在垫资、超付、代付现象,并未及时收款;项目执行过程中,各项费用控制不力,超预算;对国家各项政策研究和利用不足,不能完全享受或者争取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或者在国家不鼓励提倡的方向进行投资活动。
2 企业降本增效的对策与建议
2.1 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成本预算的全过程管控
全面推进预算管理工作,强化工程项目“三算”管理,将企业经营、项目执行的各个环节纳入预算控制范围,认真核算执行预算的价格,严格执行价格比对,严格控制无预算资金支出,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逐步建立执行预算的定期分析机制,确保执行预算管理过程的真实有效。加大完工项目决算,及时收回资金,提升项目效益。
2.2 加强设计优化和技术创新,降低工程项目成本
降低成本是企业实施技术革新的动因。在人工成本、原材料价格、物流费用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优化设计、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应广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针对制约企业工程项目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优化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技术改造方案,改造传统工艺技术,淘汰落后设备。强化设计管控力度,努力提升设计质量和技术优势,提高工程量计算的准确度,最大限度减少设计变更,防控因设计变更和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努力降低成本。
2.3 创新项目管理,多层面推进降本增效
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应大胆创新,提升管理能力,降低工程成本。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基于权重理论及赢得值原理的项目整体控制及预测管理模式”,较好实现了项目成本与进度的统一管理;推行模块化、标准化、区域化的项目管理体系,每一个项目的人员配置、临建建设、文档管理等一致化、标准化、模块化;开展设计优化工作,通过优化系统布置方案、精确计算优化配置等方式,降低成本;进行技术工艺改进,节省造价;在物流环节推行运输规模效益的策划管理,保证供货进度和现场需求进度有效协调统一;在建设环节中,不断提升对各种建设资源的调配能力、各种影响项目进度因素的协同管理能力。
2.4 深化项目精细化管理,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
项目实施必须落实管理效益理念,走精细化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的宗旨是过程控制的细节管理,是实现管理效益的根本途径。要做实合同评审,细化合同评审,有效识别和预防商法风险;要做细项目执行前的策划工作和执行计划、执行预算的编制工作,对项目执行中的风险或不可控因素要有相应的预案和对策,并且对风险形成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在项目执行中要坚持价值思维及经济性为前提的科学决策,细化优化人员配置和机具配置等,有效降低工程管理成本;通过细化优化管理流程,细化优化管理制度,细化优化分解经营指标,细化优化“三算”,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营效益。
2.5 加大招竞标采购力度,严格控制采购成本
企业应客观、准确的分析在采购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完善采购制度。整合供应链,推行招竞标制度,开展集中采购是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认真做好项目采购策划,统筹协调好设计、采购、施工工作,提高招竞标比例,加强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力度,推广使用打捆采购等规模采购力度,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保障效益目标的实现。
2.6 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企业应坚持价值思维,坚持效益优先,实施目标成本管理,针对成本控制的各个环节,落实控制指标和具体要求,层层分解到项目执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责任落实到人,并与其切身利益挂钩,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严格兑现奖惩。开展各环节目标成本分析,进行成本差异调差分析,及时纠偏,不断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3 结 论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降本增效是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企业要把降本增效、管理提升放在经营战略的突出位置,树立现代成本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以降本增效为目的,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绩效考核为重点,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格局。使降本增效落实到每个员工的具体行动中,渗透于项目生产经营全过程,融入到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中,最大限度降低各项成本,努力增强经营效益,保持企业的健康、持续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技术现状
预算自动化包括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过程。
(1)预算工程量自动识别统计,分为“全自动预算工程量统计计算方式”和“需要描画设计实体后自动计算预算工程量方式”(目前普称为“算量”),本课题研究针对“全自动预算工程量统计计算方式”。
(2)预算工程量自动套价:工程所有实体工程量寻找适合的施工费用及措施费用条目的过程,该过程完成工程预算,确定工程造价,具体是实体工程量特征值与定额特征的比对,并按照预算规则选取的过程。目前配管工程三维设计正在逐步普及,在三维设计环境下直接实现预算工程量的自动统计计算并自动套价是当前的一种技术向往,目前建筑三维预算工程量的自动计算统计成果较多,如“神机妙算”建筑算量系统、“广联达”建筑算量系统、“鲁班”建筑算量系统等,都属于建筑工程自动化预算范畴。而在配管工程(安装工程)的三维预算工程量的自动计算统计实现具有较大难度,目前还没有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该课题研究是配管工程预算自动化必要的重要技术手段。
2、技术应用前景分析
配管工程涉及行业专业工程十分广泛,如石油天然气集输、石油化工、城市配气等等。涉及的石油工程包括集油站、集气站、处理厂、增压点、石油联合站、化工厂等工程。长期以来,配管工程预算的工程量统计计算和套价工作过程是十分繁琐且细心的工作。其效率低下,质量也难以完全保障。例如一座集油站或集气站,配管工程预算工程量统计需要人工识图进行工料测量统计,费时费力;套价过程需要在近千页的定额书籍上依据个人理解查询选择定额,十分费时也难以保证准确;一般集气站手工预算需要3~5天时间,而大的站场如天然气净化场、石油联合站的预算工程量统计则需要20天以上,配管工程预算的人工识图统计工程量和人工套价方式是石油预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主要瓶颈问题。因此,配管工程三维设计的全自动预算工程量统计计算和预算工程量自动套价的自动化预算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技术条件分析
1、技术要点
(1)配管工程预算工程量自动识别统计:在配管三维设计环境下,利用三维图形特征和相关数据库,编写程序为对各种实体如管线、阀门、法兰、设备进行尺寸、体积、面积进行自动计量,抽取压力、管径、壁厚、连接方式、焊接方式等管道特征数据。按照预算工程量统计规则进行预算工程量的分类、分区识别统计,从而使配管工程在设计完成后,就可自动完成预算工程量的自动统计,替代繁琐的人工统计过程。
(2)配管工程预算工程量自动套价:对配管工程的预算工程量进行分类编码.建立与套取定额取费对应的“定额特征数据库”,该数据库对“预算工程量”和要套取的“定额取费”均抽取了“管径”、“壁厚”、“介质”、“压力等级”、“连接方式”、“法兰连接方式”、“材质”、“容积等级”、“重量等级”等特征参数,设立二者比对关系数据库,同时建立措施费用(试压、吹扫、热处理等)和从属费用关联数据库,相当于建立预算经验知识数据库(简称“定额特征数据库”).该数据库还可依据技术发展而进行维护更新,它涵盖配管安装工程预算套价规则、施工规则、公司有关防腐、焊接统一技术规定等知识数据,通过程序控制和数据库的支撑,使配管工程预算套价过程自动准确按规则进行,以软件的自动化替代人工套价过程。
2、预算工程量自动识别统计技术开发条件分析
目前配管工程设计主要是AUTOCAD的二维或三维设计画图环境.其中二维环境主要偏重画图功能,目前还没有面对设计实体信息用数据库来描述的二维CAD环境,而自创的带有数据库功能的配管工程二维CAD设计环境,图形特征与数据参数的联系将变得非常复杂、模糊而非常难以实现,因此配管工程在AUTOCAD的二维环境下是无法实现预算工程量的自动识别统计功能的。而在目前流行的配管工程三维设计环境下,对于每个设计实体都进行了详尽的参数数据库描述,包括管径、管材、防腐、探伤、设备尺寸、设备容积等数据,这为预算工程量的自动识别统计提供了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在目前的CAD技术潮流下,只有基于配管工程三维设计并数据库支持的CAD环境才是唯一实现配管工程预算自动化的条件。3、预算工程量自动套价技术开发条件分析预算工程量自动套价是生成工程预算书最终成果的关键步骤,该步骤需要套定额,取费、工料分析等过程才能生成完整的预算书。实现预算工程量自动套价功能的主要困难是定额数据库的建立。目前配管工程涉及范围广阔,各行业都有各自定额管理,因此定额数据库相当庞大。显然定额数据CAD环境相对于数据库功能严重不足,因此配管工程预算工程量自动套价和自动识别统计集成在CAD环境来开发是非常困难和不现实的事情。目前各行业的配管安装工程预算编审软件功能非常齐全,定额非常完备,因此直接和这些配管安装工程预算编审软件进行配管工程的自动套价功能的集成开发将是一个良好的便捷手段。
三、配管工程预算自动化实现的内容
1、配管工程预算工程量自动识别统计功能内容
(1)设备名称及参数的统计:即识别统计列出各设备的名称、个数、容积、重量、表面防腐面积。
(2)管道的统计:即分区域、分压力等级、分材质,分介质识别统计分列各种管径钢管的长度(不扣除管件、阀门长度)及重量。
(3)管件的统计:分区域、分压力等级、分材质,分介质统计分列各种管径管件的数量。
(4)阀门数量的统计:分区域、分压力等级、分材质,分介质统计分列各种管径阀门的数量(需要附法兰的阀门,在报表的备注栏标记“附法兰”)。
(5)独法兰统计:分区域、分压力等级、分材质,分介质统计分列各种管径独立法兰(也即不从属于阀门的法兰)的数量(需要附法兰的阀门,在报表的备注栏标记“附法兰”)。
(6)焊口数量的统计:分区域、分压力等级、分材质。统计分列各种管径管道焊口的数量。并按照相关规范,计算汇总各区域各管径超声波探伤的焊口数量及各种规格X拍片探伤的数量。要求建立焊口无损探伤规则数据库。
(7)埋地管线土石方量的统计:分区域统计埋地管道的管沟土石方量,需要建立放坡系数库(后附),放坡系数和站场地质有关,并影响埋地管道的管沟土石方量的计算。
(8)管材防腐面积、保温层体积、保护层面积及长度等统计:分区域、按照相关规范(后附),计算汇总各区域各管径各种防腐结构管线的长度.并按管道防腐规则计算汇总区域内各种防腐结构的表面积、保温层体积、保护层面积等。要求建立管道防腐规则数据库。
(9)管道支架数量及附件重量的统计。
(10)管道支墩数量及体积的统计。
2、配管工程预算工程量自动套价功能内容
(1)开发“定额特征数据库”维护工具,该工具用于建立或修改“定额特征数据库”,以适应预算规则、施工和设计技术规则的变化.“定额特征数据库”相当于配管工程预算套价知识库.是对人工凭技术经验进行套价时的过程智能模拟。
(2)“定额特征数据库”包括:设备、管道、阀门、从属法兰、独法兰、管件、焊口检测、管道各层防腐保温施工费用的套价特征对应关系(即预算工程量与费用定额的特征对应关系),也包括这些实体从属的试压、试水、吹扫等系统费用的关联关系。还包括常规从属费用的从属关系描述(如中压阀门必然涉及法兰安装、表接头必然需要脱脂清洗、泵安装必然设计电机检查费用等等)。
(3)依据配管工程安装行业费用定额,主要是《石油安装预算定额》和《石油化工安装定额》建立定额数据库。
(4)预算套价过程体现为“预算工程量导人程序”,该程序遵从“定额特征数据库”所描述规则,将预算工程量转化为全套工程预算书。
(5)套价过程遵从“预算工程量清单”对于预算“分区域、分单位工程”的划分,以单项和单位工程为预算的组成结构。
关键词:IT供应商管理;招标评分;履约状况分析;风险;效益
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正逐步深入展开,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 IT 项目建设需求越来越旺盛。一方面已建成的大量的信息系统需要维护;另一方面一些需要新建的系统正在等待开发。[2]
那么如此大的工作量于企业来说是无法独自承担的,必须通过分包给供应商承担,那么此过程就会衍生许多供应商管理的问题。
外包供应商的服务水平必须和企业战略、业务、技术目标一致,因此企业需要关注外包供应商的选择。一般地,IT 项目通过公开招标或议标的形式,在若干家供应商中来选择,选择可以根据一定的策略,确定一系列的关键性指标来考察应标的供应商的服务水平。[2]
就招标过程来说,卖方常通过价格折扣、提高服务质量等手段来提升其竞争力的事实,竞争表现为绩效改进的博弈过程,其结果是提高了买方采购效用和促进了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的提高。[4]
就供应商的招标评分来说,可以分为供应商资质、供应商实际情况分析和招标价格三个部分,建立供应商评分的指标应该按照这三个指标来评定。
对于IT供应商的资料来说,其管理必须实时更新的,若供应商库资料长期不更新,其参考性则大打折扣,于评分标准也不利。
以下是我单位供应商的资料更新情况。
于我单位来说,供应商资料更新是比较实时的(根据单位规则2009年后属有效),那么这部分的资料是比较具有参考价值的。而部分在2009年以前更新的供应商属于报废设备回收供应商,这部分供应商要求较低,不纳入考查范围。因此,以我单位供应商作为研究对象,是可靠的。
为此,简单的设立一个架构性的构思,构思的框架主要分为三部分:
(1)硬件得分:供应商资质类评分,占比20%
(2)实质情况:履约情况、服务情况、与我单位综合合作状况,占比40%
(3)价格状况:占比 40%
如图:
一、供应商的资质条件研究
此项在整个项目占比为20%,按照供应商的情况分立5个维度的考察标准:(1)合作能力(2)履约状况(3)规模(级别)(4)注册资金(5)技术人员数量,可见下图:
供应商资质在整个招标过程中,是我单位认识和了解供应商能力的初步过程,但并不是以此作为最终的定格因素,其影响是有的,但并不是关键性的,因此定位为20%具有一定合理性。
二、供应商实质情况研究
此项是整个供应商管理工作中,复杂度最高也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而此项也是直接影响到供应商为我单位提供的服务质量以及与我单位共生共荣的可能性,因此占比也较高。占据整个供应商评分的40%。
实质上,这个过程的得分,是期望供应商不会通过恶性的价格竞争,从而导致市场的紊乱,确立一定的合作情况管理体系,以便在银行发展的过程中,带领供应商同步成长。
通过建设企业的整体组织能力、实现组织流程和基础设施的变革,确立一种在培育与供应商协作关系的同时又能获得竞争性价格优势的采购模式。[5]
2.1 履约状况分析
此项的考虑,是分为几个维度的:(1)人员资质(2)售后服务技术指标(3)售后服务态度(4)招投标准备工作充裕度(5)文档质量,其组织结构图如下:
得分结构的最末端参数(人员资质、响应时间及问题解决速度、问题解决质量及同类问题再复发频率、售后服务质量、招投标准备充裕度、文档质量),统一划分5个等级:非常不满意、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5个等级的计算分数分布图如下表:
其评分标准和权重依据为:
由项目经理、使用部门负责人、项目经理所在科室(部门)的负责人、采购经理、财务计划经理进行平均评分。
履约状况最终得分=[2项目经理评分+2使用部门负责人评分+项目经理所在科室(部门)负责人评分+采购经理评分+财务计划经理评分]/7。
2.2 服务情况分析
服务情况得分项是针对供应商对其他服务对象的一项得分,在供应商提供给我单位的合同内,系统随机选取5-10个该供应商的服务对象(如果可以,优先选取对象级别为:兄弟分行本城市同级分行其他金融机构其他单位),进行分数计算。
CISCO的某华南商,曾经给多个单位服务,通过资料收集和邀请评分,我单位邀请到其曾经服务的8个机构对其进行评分,评分结果如下:
2.3 合作风险与利益的权衡分析
除了这些明确的标准外,采购同时也应考虑供应链的影响。[3]
何为影响?首先我们得考虑,整个供应是否会存在不可确定因素——即风险。另外一点,就是供应商除了可以给我单位节省成本外,能否给我单位带来效益;还有一点就是合作的前景如何?具体关系如图:
2.3.1未来合作的可能性及前景分析
此项是供应商考核的一个关键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供应商的规模(2)供应商5年内的发展状况(3)供应商5年内的财务状况(4)供应商在业内信誉度(5)供应商的合同签署情况
规模,可以说是决定供应商发展的一个基石,如果该供应商注册时,即拥有良好的资产、供应链等等背景,那么,他的发展稳定因素则会比较大,风险也相对小。
某次网络设备维护的招标(竞争性谈判,三家供应商):
而发展和财务状况,一般通过内部报表形式来决定,比如社保、审计报表等。
而行业信誉度除了一定的资质外(守合同重信用证书),可以抽查其上、下游合作伙伴以确定。
而其合同签署情况主要以合同数量及金额来决定。
2.3.1可创造效益的综合分析
本项得分,是一个互惠互利合作可能性的得分,关乎供应商是否可以与我行共同成长,形成一个强强联手的状态。主要考核点为:(1)在我单位的存款状况(2)是否可以为我行带来其他合作机会并量化考核(3)特殊情况的金融任务办理情况(可选项)
此项基本以AUM计算,AUM可直接转化为金额标准,公式如下:
客户贡献度:10000元=1单元的客户贡献度(AUM)
换算得分方法:1AUM =0.001分
总分值最高5分,但如果对方是超级客户,其贡献度非常大(存款逾10亿以上可考虑适当加分,但加上基础得分最高不超过8分)
2.3.2供应商的风险评估
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维度来观察供应商的健康:
上图是2010年某一供应商在我行的一个健康评分状况,100健康分为满分,50健康分为零界,低于50健康分将被视为不合格的供应商。
如果该供应商开始出现低于50健康分的状况,我们将采取要求其整改的动作,其中整改包括财务状况、人员结构、资产分布、风险控制等等,整改后,我单位会重新评估并计算得分,视其是否达到标准而采取下一步的动作。
如果整改以后,供应商又重新回到50健康分以上,那么该供应商将留在供应商库内,或继续参与我单位的采购活动,若整改后连续2个月未达到50健康分以上,那么未签署合同的供应商将会被劝退或淘汰,若已经签署合同的供应商在4个月内未能达到50健康分以上,我单位将单方解除合同并要求其赔偿(这项条款将会被列入合同当中)。
三、价格评判
在一家公司里,采购和销售是仅有的两个能够产生收入的部门,其他任何部门发生的都是管理费用。供应链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使得21世纪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更多地表现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作为供应链三大核心内容之一的采购,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被视为利润中心,削减采购成本将极大提升企业盈利能力,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1]
因为价格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如此深远,那么本项的评分应该占比较大,因此暂设立为40%。对于价格评分,我单位目前存在几项标准(1)价低者得(2)次低价者得(3)最接近且高于所有价格平均数者得,以下有两组案例:
案例1:
某次机房工程招标,核算后标的价为100万-300万。在供应商提出的方案符合我单位招标要求的前提下,报价在这个范围内的供应商有得分,而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的供应商则视为恶性竞标,将没有得分。
案例2:
某次服务器采购招标,核算后标的价为60万-120万。在供应商提出的方案符合我单位招标要求的前提下,报价60万的供应商将得40分,高于120万的供应商将不得分,中间为阶梯式积分方式。
以上较为经典的案例说明的是,由于工程造价的材料并非每项都可以核准,因此,报价低于标的范围的报价,肯定是恶性竞争,最终采购的产品必然达不到我单位的要求,或者后续服务难以赶上。而报价高于标的范围的供应商必定没有进行深入的计算,忽视此次招标,因此也不得分。
而硬件类型的招标,往往参数非常明确,配件和服务要求都相当明显,可以进行硬指标的验收,并且在合同条款和边界中可以明确约束中标供应商,因此低于标的报价的供应商可以按照标的最低价格给分。
结论
经过收集、组织、分析和表述,将银行业IT供应商管理评分标准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化的整理,当然,这种计算方式是框架性的、灵活多变的,应该在不同的项目中,加入不同的积分元素进行利用。而今后工作中,我也会继续对此经验不断进行细化和优化,务求做到更好的管理供应商,并使其为单位带来更大的效益。参考文献:
[1]周云.采购成本控制与供应商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
[2]黄婧等.基于AHP的IT外包项目供应商选择决策[J].价值工程,2009,第9期
[3]艾弗.丰田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