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工艺介绍

传统工艺介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工艺介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工艺介绍

传统工艺介绍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在世界工艺美术发展史上曾处于领先地位,对世界工艺美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今,日本及一些欧美国家已经取代了中国工艺美术的领先地位,走在世界工艺美术的前列,这一现状尤为值得深思。笔者以促进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为主要目标,通过分析当今传统工艺美术在美术本科教育中的现状,提出了一些促进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措施。 

 

一万年前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艺美术,从新石器时展至1911年清朝灭亡,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种类繁多、技艺精湛的工艺美术作品,为我国在世界上赢得了“丝国”、“瓷国”、“漆国”的美誉。 [1]但令人惋惜的是,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与古代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的领先地位相比已经大相径庭。就陶瓷而言,在创意设计上日本和一些欧美国家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日本在陶艺普及教育上更是做到在每一个市、县的公民馆设立陶艺班,甚至一些普通老百姓的家里,也设有简单的陶艺家庭作坊;再就漆器而言,在漆器工艺界内谈到漆器,更多人认同日本已经成为漆器发展的领头羊。 

通过查阅多种工艺美术类书籍,笔者发现我国介绍制作工艺和制作方法的精品书籍比较缺乏,而作品鉴赏的书籍居多,导致制作传统工艺得不到较好的传承与提高。介绍传统工艺作品的书籍,尽管登载了非常多的作品图例,却没有对作品使用的原材料以及制作工艺进行详细描述,若增加对制作工艺介绍能更好的帮助读者进行传统工艺的学习。 

 

一、本科工艺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 

 

1.在我国开办美术专业的本科院校中,工艺美术教育相对与其他美术专业发展较为缓慢,特别是综合类大学中的工艺美术本科教育发展得更加缓慢,而迅猛发展的电脑美术教育与此构成鲜明的对比。在政策上,电脑美术教育得到了国家教育机关的大力支持,同时学生个人电脑的普及也成为电脑美术推广的有利条件。以广州大学为例,所有学生宿舍都配备了电脑专用书桌和互联网接入端口,而大多数美术专业的学生在宿舍放置了个人电脑,从他们日常操作电脑的熟练程度可以看出,使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对于电脑美术专业学生已不是难事,而非电脑美术专业的学生也能使用电脑辅助制作自己的艺术作品。事实上,我国本科院校工艺美术教育的普及化远远不如电脑美术教育。动手能力方面,相当一部分在读的本科大学生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缺少使用锯子、钉锤、铁丝等工具的经验,在工艺美术课上容易因操作不当而受伤,使部分学生对工艺品制作产生抵触心理。此外,从就业问题而言,多数学生认为如今已是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觉得使用电脑进行创作设计,比手工艺品制作更适合社会需求,而电脑美术设计的就业面和薪酬更符合个人要求。因此我国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因素制约。 

即使在工艺美术教育普及化程度较高的日本,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存在着手工制作传统工艺传承问题的担忧。日本工艺美术教育学者春日明夫说过:“由于我们过多沉浸于太便利的生活中,往往失去了人类把东西制作出来它本来的意义所在。”,“正是处于信息时代,我们才更有必要再重新认识人类根源性的行为中用手制作东西的重要性。”[2] 而中国有句古话“温故而知新”,通过学习我国传统工艺制品的制作过程,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培养创造型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也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事业。 

2.本科院校工艺美术实验室设备设施基本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授课时往往不能满足一个班的学生同时进行操作。由于实验室设备数量不足,学生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在等待上,使得本来就不多的操作设备的机会进一步减少。为了增加学生动手制作机会,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为工艺美术实验室配备充足的设备设施是很有必要的。 

3.由于多数传统工艺文化相关的书籍缺乏制作工艺说明,需要专业教师在课堂内不但要进行理论讲解,而且要多对制作工艺、原理进行说明与操作示范。若有条件,更应带领学生参观民间传统工艺作坊的作品制作过程,甚至亲身体验工艺品制作。身在工艺美术本科实验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增加学生与传统工艺美术艺人的接触机会,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制作工艺的认识,更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当然,本科工艺美术教育并不是以培养传统工艺艺术家为目标,事实上,无论成为哪一门传统工艺的艺术家一般都需要5年以上的钻研时间,本科教育阶段并不足以实现这个目标,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课堂内外通过对艺术家的了解认识,建立自己的人生观、树立艺术家的世界观、审美观,为日后的艺术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科工艺美术教育展望 

 

本科美术专业的学生一般都生活在校园环境内,生活往往是单一的两点一线往返于教室与宿舍之间,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多数学生对学校周边以及所在的地方区域人们的生活状况及其文化背景的了解并不多。倘若本科教育能让学生领会到从身边学起、从生活学起,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学习传统工艺,实地观察、学习,则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人群生存状况产生真实感情,从而激发艺术创作灵感,使艺术作品得到升华。即使本科教育只让学生学习到传统工艺美术一些基本技法与工艺工序,也能为学生的艺术生涯打下基础,对学生日后创造性的学习工艺美术知识与技能产生很大的帮助。只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输入到传统工艺美术领域里,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希望我国传统工艺美术能重现昔日雄风。 

 

参考文献: 

传统工艺介绍范文第2篇

桂林传统工艺品 2、阳朔画扇:阳朔画扇是广西桂林的的传统特色工艺品,其制作工艺十分精细,选用当地楠竹或毛竹为骨, 以宣纸、丝绢、檀木等材料为面, 经画、染、裱、糊、穿、漆等工序制作而成。有书法、桂林山水、阳朔风光、花鸟虫鱼、奔马猛兽、古装仕女等各类古今题材;是非常不错的工艺品,可以买来送给亲友。

桂林传统工艺品 3、黄昌典毛笔:黄昌典毛笔是广西桂林的工艺品,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兴办于清朝咸熟年间。黄昌典毛笔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用料选“乌尖”,工序“一整”再“一清”。此“乌尖”即紫毫,100张上好山兔皮仅能提出二三两“乌尖”,如此昂贵的紫毫,常被黄昌典毛笔用于制作书画笔和小楷笔。在黄昌典秘抄本中有“小尾勾尖,一整一清,揉至寸口,方可放心”的要诀,可见其做工精细。

桂林传统工艺品 4、芒编工艺品:芒编是广西桂林的的手工艺品,采用野生植物纯手工编织而成,芒编工艺品经过造模、编织、抽黄、消毒、防虫防霉、上油等工艺流程编制而成。芒编产品花样繁多,款式新颖别致,可作为温馨家室的点缀之物,芒编礼品盒、果盘造型古朴典雅,外观美观大方,实用性强。

传统工艺介绍范文第3篇

[摘 要] 本文透过中、日漆器发展的比较,分析了中国漆器在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并对传统工艺的现代化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漆器;发展;比较;传统工艺;现代化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deficiency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lacquerwares .it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zation.. Furthermore advances some suggestions for mordernizing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Key words: lacquerwares;development;comparison;traditionalarts&craft;modenization

取汁自天然漆树,加工后涂于器物上,其物称之为漆器。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发现一只距今7000年前的木碗,上涂朱漆。而西方世界在17世纪之前仍不曾见过漆器的踪影。

以漆器的工艺发展过程来看,商周时期的漆器已镶嵌金、银、玉石;战国时期漆器更是种类繁多,酒器、食器、武器、乐器,色彩绚丽,造型精巧;西汉时期,漆器的制作更加精美,仅西汉马王堆一号、三号汉墓就出土了五百余件精品漆器。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青瓷的价廉物美,逐渐取代漆器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地位,漆器的制作转向艺术品方面发展,各种技术峥嵘出现。到了唐代,雕漆、平脱漆器十分盛行。宋、元时期的漆器以螺鈿、金箔嵌贴技法最具特色。至于明、清两代的髹漆技法更高达14类,漆器工艺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所谓“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说矣!”

但现代的中国漆器已江河日下,风光不再。漆器业日渐凋零,以中国漆器重要发祥地之一的扬州来说,元代时曾是全国漆器制作中心。清代后期,扬州漆器远销欧美,年销量二万多件,白银“岁入三万两”。可如今,像样的漆器厂仅剩一家,其经营也是不太景气,普通百姓购买漆器的更是风毛麟角。

而漆器在日本却是另一番景象。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中国的漆艺就开始流传到日本,由于地理环境相似,天然漆的资源丰富,日本也组织起了漆器生产,并逐渐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漆艺行业。

在我国的汉代,中国文化输入日本,特别是漆文化的渗透,日本本土的漆艺受到强烈影响。尤其是唐代鉴真和尚的六次东渡,众多随行的工艺匠师把漆艺的种子深深地播撒在了东瀛之国。日本漆艺工匠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本国漆器特色:以金、银作为装饰花纹,即日本所谓的“莳绘”,以金、银屑加入漆液中,干后推光处理,显示出金银色泽,极尽华贵,有时并以螺钿、银丝嵌出花鸟草虫或吉祥图案。公元10世纪以后日本漆器逐渐形成独自的和式风格,并回流中国,受到中国皇帝的喜爱。清朝皇帝不但大量购买,还在宫廷专设洋漆作坊进行大量制作。而如今日本的漆器更是后来居上,成为了一个漆器大国。许多人都知道Japan是日本,但是Japan指的是漆器可就没有太多人知道。漆器已成为日本民族的一种象征。

为什么漆器起源于我们中国,却被日本人发扬光大,甚至成为民族象征呢?我认为现代中国漆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装饰图案与装饰形式陈旧

现代中国漆器的装饰大多仍是沿袭传统,尤其是以明清风格为主,其工艺充满着堆、砌、繁缛又复杂,与人们的现代审美趣味产生了日渐明显的矛盾。这些漆器中,我们首先赞叹的是艺人们高超的技艺和让人难以想象的劳动强度,而并非其作为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品的艺术成就。以扬州漆器厂近些年来生产的漆器种类来看,几乎完全是明清漆器的翻版复制,器物上的图案花纹要么是司空见怪的龙、凤,要么是民间的吉祥图案、神话传说。这样的漆器很难和现代居室的装饰相融合。所以,如今的人们总是觉得漆器是一个很陈旧的东西,既土又俗,无人问津。

而日本的现代漆器,表现内容丰富多彩,表现手法也有许多创新。他们的漆器中即有能反映精致细腻的民族特点的元素,又有能反映时代特点的简洁、流畅、明快的与时代合拍的元素。虽然也是运用了日本传统的莳绘工艺,但其中融入了不少写意、抽象等非常现代的艺术技法。即使是表现富士山这样的传统内容,也加入了一些几何纹饰,使其更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

二、漆器产品的实用性差

漆器,顾名思义是漆的器物。是器即为家用;不能实用,何以为器?彝族漆器之所以延续至今,就是因为结合实用。楚汉漆器之所以发达,就在于结合生活。[1]中国漆器衰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漆器脱离实用,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关注现代中国漆器,不难发现其器型非常有限,无非屏、瓶、砚之类。而且连形状都没有任何改变。在这几种器型中,除了砚台还有些使用价值以外,另外两种都是装饰物,更何况现代人除了练书法的还有几个人会需要砚台呢?产品脱离的实用就会曲高和寡,淡出社会,所以也难怪如今的漆器产品会受到冷落了。

不可否认现代工业化手段生产出的器皿,如搪瓷器皿、玻璃器皿等,确实有优于漆器的地方,比如说在价格和生产周期上都比漆器节约。但漆器产品仍有许多独特的优点:漆器通常是用木、竹等胎料制成,轻便、容易洗涤、不易破碎,且有良好的隔热作用,而且精致美观。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漆器独特的优势,相信一定能够获得良好的市场收益。

日本的现代漆器在设计定位上力求贴近市场和大众生活,适应大和民族插花、就餐、饮茶、梳妆和席地而坐的实用需求。因此漆器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建筑装饰用漆器、陈设品用漆器、家具用漆器、礼品用漆器,天天使用的餐具更是离不开漆器,漆器已经成为日本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现代日本人还在不断拓展漆器的运用领域,据报道,在医疗保健领域已经有所突破,已开发出具有杀菌、保温功能的漆器制品;在家庭装饰上也尝试着将漆器技艺用于陶瓷、现代家具,甚至门把手、电源开关上。夏普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液晶电视的面板就是漆器的,可以说这又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三、缺乏漆器设计的专业人才

漆器专业设计人才的缺乏、没有形成完善的漆器工艺师的培养系统,是我国现代漆器业发展受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现代中国漆器厂里培养出的漆艺师大多只重视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创作能力的培养。这种手工艺人只能是所谓的工匠,他们只能漆器制作,基本上没有设计创新能力。仅仅是前人的机械重复,然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培养出下一代。这使得我国的漆器发展只能停留在工艺阶段。虽然现代的美术院校也有开设漆艺专业的,但是他们的培养方向大多偏向纯艺术、纯装饰,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走到民间的漆器厂里,对传统漆器进行现代化改造。

而在日本,艺术家和工匠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制作漆器的手艺人因为具有创作能力而亦可被称为艺术家,受到人们的敬重。

转贴于 四、缺少肥沃的漆器文化土壤

有这么一种说法“中国是土的民族,日本是木的民族”。

在我国的漆器发展史上,汉唐时代漆器的应用及工艺发展到最高峰,但北宋以后瓷器大行其道,漆器的运用大不如以前,几乎所有的食器都改为瓷器,即使文玩摆设也以瓷器为先。

现代中国社会中,人们对漆器更是知之甚少,《战国秦汉漆器研究》一书的作者胡玉康先生曾做过一次调查,询问了10位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竟有9人不知漆器为何物,1人答是家具。这能怨谁呢?平时能接触到漆器的机会就很少。有关漆器的宣传介绍又不足。中小学的教科书也从未将漆器知识编入课本。

而日本情况则不同。他们的生活文化自唐以来,即奈良时代开始,一直没有大的改变。虽然日本是经济强国,现代化的生活水准也很高,但使用漆器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习惯并无多大变化,而且还特别珍惜和保护传统漆器在现代生活中的位置。在日本的礼品展销会及各大商场中成套的日用漆器名目繁多、品种齐全、档次各异。每种器皿的用途分工细致明确,不仅有专门用来喝汤、盛蔬菜、装饭、放生鱼片的用具,在各种节日中还要使用不同的器具以配合不同的习俗和食物。比如端午节,就要用一套专门吃粽子的餐具。据介绍,日本平均每个家庭使用的仅仅是漆器托盘就不少于10个,再加上各种漆碗、漆杯、漆盘等,每个家庭使用的漆器数量是非常可观的。特别是漆碗,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面很广,不但家庭使用,而且餐馆、饭店也很普及。据说一年销售量达一千万件以上。此外,社会交际,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日本民众都有选择漆器作为礼品的习俗。[2](P3)

高速的经济发展也促成了漆器使用的大众化。从70年代起,日本就步入高收入、高消费国家的行列,一般国民也有钱购买较贵重的工艺品。加之现代人对化学代用制品厌恶了,喜欢手工、天然、具有悠久历史的工艺品,漆器正好切合了人们的这一要求。[3](P157)DOLCN.com

另外,政府的干预对培养漆器文化土壤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日本政府于1974年及时制定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律。1975年又成立了全国的传统工艺振兴协会。使漆器工艺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

五、缺乏全面的市场定位

据调查,中国现代漆器产品多为传统手工制作,一刀一刻,一笔一画,生产效率低。因而这些漆器作为高级艺术品销售的价格也十分可观,只一方砚台的售价就要2000~4000圆左右,这就难怪漆器产品不能进入寻常中国家庭了,所以它们的销售长期以来以外销为主。

日本的漆器,高、中、低档并行、手工制作和机械化生产并存。手工制作的漆器作为高级艺术品,为上层富裕者使用或供出口。机械化生产的漆器产品由于生产效率高,所以售价低廉,能为普通家庭所承受。

六、技艺上缺乏创新

中国现代漆器的生产大多遵循传统。在漆艺技法上因循守旧,拘泥于过去的雕、嵌、堆、绘,满足于祖先留下的看家本领,而没有从现代大量的新科技中寻找革新漆艺的方法。

日本人却能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研究漆器,如东京艺术大学,轮岛,镰仓等传统产区研究机构借用X光等技术手段进行分析、鉴别,使漆器的原料配方、工艺技巧和艺术造型等都获得了很有价值的研究成就。[4](P158)

他们还将机械化生产加入了漆器的制作过程,使得漆器规格化、标准化、精密化,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从以上六个方面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中日两国漆器至所以一衰一荣,在于能否将先进的现代文化、科技和传统艺术相融合、能否适应当今社会的文化物质需求、能否人才辈出和不断推陈出新。简而言之就是能否实现传统的现代化。

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传统和现代化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其实这两者从来都是在不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着的。因此,对于 “传统”和“现代化”的关系有必要了进一步认识。

什么是传统?传是传承;统是大统,是集大成者。传统就是某种文化集成的传承。传统的重要特征是它的动态性,它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被建构和重新建构的,因而并不存在一种经世不变的固化的传统。传统如果失去了这种动态性质,就会沦落为遗迹或遗物。

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现代化,都是对前人的现代化进行当代的再现代化。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当代科技、人文等因素影响、作用的过程。

“传统”和“现代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传统”是凝聚了各个历史时代的“现代化”的结晶;“现代化”是传统在各个历史时代的光大和升华。“传统”一旦离开了“现代化”就会停滞、衰败、没落。

只有明确和摆正了“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才能使弥足珍贵的传统工艺在我们这一代手上继续发扬光大。当前,特别要在以下三个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1、传统工艺要和现代审美相结合

这是对传统工艺进行再创造,是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

2、传统工艺也要追求其实用性

实用性的追求能给予传统工艺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更多的发展领域,使传统工艺的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使传统工艺得到更广泛的接受和理解。所谓“实用即是美”,只有加强其实用性的研究和实践,传统工艺才会更具生命力。

3、要培养传统工艺生存的土壤

现代人对传统工艺的抵触心理,大都并不是不能接受,而是缺乏全面的了解。有必要在中、小学开设传统工艺制作、赏析课,让孩子们从小接触、了解传统工艺。政府、企业对传统工艺要多资助、扶持;传媒、舆论对传统工艺要多宣传、引导。只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传统工艺的价值,提高了整个社会对传统工艺的认同感,传统工艺就能深深地植根于肥沃的社会文化土壤中。

只要我们能正视在继承某些传统工艺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高度重视、潜心研究传统工艺现代化的课题,并采取扎实有效的积极措施。完全有理由相信,理性、科学的现代化一定会使传统工艺——这些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能焕发出令世界炫目的光彩。

[参 考 书 目]

[1] 《立足传统、综合发展》,《装饰》1997年第1期 乔十光著

[2] 《日本现代漆艺作品选》 李永清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传统工艺介绍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无极绳绞车;绞车绳失油、老化损坏;自动加油装置;效益

引言:长期使用无极绳绞车过程中,由于钢丝绳损坏、报废速度较快,为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需频繁更换无极绳绞车绞车绳,这样极其加大了生产成本并影响生产进度,采用传统人力加油又会造成加油不均匀、人员近距离接触无极绳绞车运转部件、极易造成人员伤害且大量浪费工时人力等不利因素,为满足安全、高效生产的需要、克服上述不足,采用自动加油方式养护无极绳绞车钢丝绳尤为关键。为进一步做好总结,更好地为矿山现代化生产服务。本文以钱矿某安装工作面为例,就无极绳绞车自动加油装置的应用和工艺流程及应用无极绳绞车自动加油装置所创造的价值做简要介绍。

1 工作面设备安装概况

该工作面位于八采西翼,上风道长1768米,共需安装126组支架、一部采煤机、一部采面运输机;下运道长1750米,共需安装两部皮带、一部转载机,上风道及下运道均采用无极绳绞车运输,运输工程量大。

图1 工作面布置示意图

2 工艺简介

2.1传统工艺介绍

在传统工艺中,由于运输距离较远、绞车使用量大,为满足安全生产需要,需经常安排专人对绞车钢丝绳进行人力撒油,如钢丝绳无法满足需要时,即进行更换绞车钢丝绳。这种方式的后果是加油不均匀、人员近距离接触无极绳绞车运转部件、极易造成人员伤害且大量浪费工时人力,更换无极绳绞车绞车绳时,又加大了生产成本并影响生产进度。采用传统工艺,上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也正是传统工艺的“短板”。

2.2新工艺介绍

无极绳绞车绞车绳自动加油装置加工工艺为:加工500×400×200L(长×宽×高)延长中线向两侧各返150L为中线加工宽度为25L的弧形缺口将装置固定在无极绳绞车涨紧装置前侧,绞车绳由弧形缺口处置于容器内容器内加注油,钢丝绳上覆浸油棉丝安装上挡板,应用无极绳绞车绞车绳自动加油装置的技术关键,是要严格控制装置两端的弧形缺口的中心距离为300L及缺口的宽度为25L、缺口距底板的高度距离控制在约100L,并且需将装置加以稳固固定,二要将装置加好上挡板,防止杂物进入装置内。采用新工艺,从而避免了传统工艺 “短板”问题的出现。

图2 装置结构图

2.3工艺对比分析

2.3.1 ①通过加装无极绳绞车绞车绳自动加油装置实现了无极绳绞车绳的连续,养护。②通过加装无极绳绞车绞车绳自动加油装置减缓了绞车绳的失油速度,延长了钢丝绳的老化进度。③通过加装无极绳绞车绞车绳自动加油装置延长了绞车更换绳的周期。

3 效益分析

3.1应用无极绳绞车绞车绳自动加油装置施工,绞车绳更换的时间延长了一倍,按照7分钢丝绳每1000米10000元计算,该工作面风道长1768米、运道长1750,延长一个更换周期即节省7000余万元资金,联系到其它工作面无极绳绞车的再应用,其效益可观。

3.2应用无极绳绞车绞车绳自动加油装置使绞车绳在生产进行中即得到有效的保养,达到动态保养得目的,有效地减小了辅助运输过程中由于绳的老化等因素造成的断绳、跑车事故。因此应用无极绳绞车绞车绳自动加油装置施工使辅助运输的安全系数增大。应用无极绳绞车绞车绳自动加油装置施工最大的社会效益就是确保了安全生产。

总结:应用无极绳绞车绞车绳自动加油装置,不但在生产经营方面减少了大量投入,节约了成本,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安全生产,减少了生产事故,此种工艺具有较广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传统工艺介绍范文第5篇

关键词:皮带机;安装、拆除;新工艺;创新

Abstract: double roller conveyor transmission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Ann and the first assembly process generally support framework, horizontal direction after installation transmission roller method. Now we invented a new method of installation and removal, is the first vertical direction assembly transmission roller, then assembling framework. This process simple easy, economic and practical. Labor efficiency and safety effects are improved. In simila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removal project to promote the use of construction.

Keywords: belt machine; Installation and removal;new craft;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 TH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问题提出

目前煤矿井下双滚筒皮带机传动部分的传统安拆工艺普遍采用先组装支撑框架、后水平方向装拆传动滚筒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施工空间大,经常要做安装、拆除峒室;而且水平安装、拆除装配难度大。经过多次的理论性研究和不断的现场可行性实验,我们自创了一套传动滚筒垂直组装、拆除的新工艺。就是先垂直方向组装传动滚筒、后组装框架的工艺。通过近年来在我矿井下的实际应用,不断完善,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已经能够熟练掌握这项技术。即省时又省力,劳动效率和安全系数有很大提高效果显著。实践证明这一创新是成功的。

二、双滚筒皮带机传动部分垂直组装工艺介绍

在此以SDJ100/63/2×75型输送机为例,介绍其组装工艺程序。

1)安装准备工作。①首先要编制审批项目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②向参加现场作业人员贯彻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使操作人员熟知施工工序、操作工艺、技术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③检查周围作业环境,敲帮问顶找掉浮矸活石,要求支护牢靠。④检查起吊工具完好,预先设好起吊点,要求牢固可靠。⑤准备好其它辅助材料和用具。

2)将两侧支撑框架部件一(带凸台的侧面支撑框架)、部件二(侧面支撑框架)水平重叠摆放在巷道底板上。工序:①先在准备放框架的位置垂直巷道中心线各铺设一块方木(规格200×200×1000mm),距框架端头100mm,找正垫平垫实。②利用起吊工具将部件一、部件二吊放在方木上,上下重叠在一起,部件一放在下边。③在安装位置按照长边平行巷道中心线,部件中心线与巷道中心线重合,摆正垫平。

3)将传动滚筒逐个起吊装与支撑框架进行装配。施工装配工序为:①在框架上方沿装配中心线两边各准备一个牢固的起吊生根点,将起吊工具悬挂好。②固定两个对称的起吊点,将传动滚筒垂直吊起装配进入支撑框架。③用起吊工具对称将部件二平衡吊起到位。④用固定螺栓缝合传动滚筒和部件二(侧面支撑框架)。

4)将大齿轮吊起运到位,组装两个大齿轮,上好堵板。

5)安装底盘:①将部件三(底盘)紧贴侧面支撑框架垂直吊起。②缝合好螺栓。

6)用起吊工具将以上组装好的传动部件整体旋转90度平放在底板上。

7)大齿轮加固体脂,安装大齿轮保护罩,缝合好螺栓。

8)安装部件四(上方框架)。①将部件四平衡起吊到位;②找正后缝合螺栓。

9)组装减速箱和电动机。

10)清扫油物浮尘,各传动部位加剂,外露部分加护栏、保护罩,液压联轴节注液。

11)认真检查验收确认机械设备安装符合完好标准。安装好电气部分,通电测试电动机性能合格后,空载试运行进行调试,发现机电故障立即停机处理,直至运行正常。

12)空载调试运行正常后进行重载试运行调试,直至运行正常方可签字移交设备。

三、双滚筒皮带机传动部分的拆除新工艺简介

1)清理皮带机头周围淤煤等杂物,使缝合螺栓外露出来,喷上除锈剂,便于拆除螺栓。

2)拆除皮带机头上方的托辊、托辊支架、刮煤器和机头生根装置等小型零部件。

3)拆除部件三(底盘)的缝合螺栓。

4)拆除部件四(上方框架)缝合螺栓,用起吊工具吊运到不影响施工的安全位置摆放牢靠。

5)拆除电机和减速箱,用起吊工具吊运到指定的安全位置。

6)拆除保护罩和大齿轮。

7)利用起吊工具将剩余部件旋转90度,使传动滚筒处在垂直状态。部件二处于上方,用方木等垫平。

8)拆除部件二与传动滚筒的缝合螺丝,用大锤或液压千斤顶使两个部件脱离。施工中注意两点①在部件一上方垫两块方木,防止部件下落砸伤施工人员。②可以使用起吊工具固定一下部件二,缓慢下落。

9)利用起吊工具逐个垂直起吊拆除传动滚筒。

10)收拾工具工具和零件,清理现场卫生,部件装运升井。

四、传统工艺与新工艺优缺点对比

传统工艺水平组装输送机与新工艺装配输送机的原理,见图1所示。其优缺点比较如下:

1)传统工艺水平组装要求硐室尺寸更大,才能满足皮带机头传动部分的装配空间要求。新工艺垂直组装占用空间小,可以节省做硐室的成本。

2)传统工艺水平方向悬臂组装,装配中心难找,装配难度增大。新工艺采用垂直组装的方法充分利用了传动滚筒自重,装配中心好找,装配速度大大提高。

3)传统工艺安装拆除一部皮带机传动部分往往需要十几个人,用一两个圆班才能完成任务。新工艺只需要四五个人一个小班就可以完成。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

4)传统工艺搬运设备和装配安全系数低。新工艺只要人员站位得当,事先检查确认好起吊工具和生根点牢固可靠就没有大的隐患,安全效果较好。

五、改进后实施效果

新工艺垂直组装占用空间小,节省了做硐室的成本。做一个皮带机头组装峒室,总成本需要3500元左右,采用新工艺每年少做20个组装峒室,就可节约7万元。采用垂直安装拆除的方法,装配中心好找,利用设备自重和起吊工具可以自由控制向下的力量,使装配速度大大提高,以往需要十几个人一到两个小班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现在只需要四五个人一个小班就可以完成,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象朔里矿这样资源接近枯竭的矿井,采场接替频繁,运输系统复杂,每年安装、拆除皮带机达到60余部。按照每部皮带机头节省10人计算,每工工资100元,可节约6万元人工工资。所以说新工艺既省时又省力,即节约了成本,又保证了项目提前完工。经过现场多次应用,效果很好。因此编写了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对同样项目施工有所帮助并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安全规程》[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2]GB50231-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和通用规范.

[3]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