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人才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涉外护理专业人才与传统护理专业人才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独立对护理对象的健康和疾病进行综合照顾和管理能力,即胜任护理角色的各项能力[1];具备较扎实的日常和专业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背景下在国外从事护理工作的能力。在制订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难点:(1)护理专业的部分课程设置尚未摆脱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模式,基本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压缩和翻版,缺乏护理内涵;(2)实践课比重太小,且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脱节,前期理论授课期间,实习和见习时间偏少,理论知识脱离临床;(3)培养方案中没有充分体现涉外护理方向的特色,即学生日常英语和专业英语的培养、跨文化背景下沟通能力的培养,以及在国外工作能力的培养。
2转变教师观念
2.1教师既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又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者。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意味着将对传统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突破,它要求全体教师观念的及时更新。
2.2涉外护理专业最终目标是培养国际化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故教师应及时学习国际护理教育新理念、新进展,适时调整观念及知识结构,使教师成为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具活力与创造性的促进者和制定者。为此,我院借“高素质国际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的活动,多次组织教师进行专题座谈会,教师们针对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畅舒己见,深入研讨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同时,借我院与荷兰汉斯大学护理学院进行教学计划比较之际,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当今国际护理理念,深刻理会“护理角色”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意义。
3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3.1指导思想通过多次的研讨和论证,全体教师明确了21世纪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护理人才,作为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应掌握较扎实的日常和专业英语语言能力,掌握跨文化背景下充分胜任国际护理角色的能力。
3.2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3.2.1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护理知识、较扎实的英语运用能力和熟练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国外医疗卫生机构和国内涉外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和卫生保健工作。
3.2.2培养规格根据国际护理发展趋势确定了我院本科护理涉外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八个能力:(1)具有一定国际护理视野,了解当今国际护理发展趋势;(2)具有为护理对象实施综合照顾和管理的能力,即运用护理程序、收集资料、分析和诊断常见健康问题,制订护理措施、实施身心整体护理、进行效果评价的能力;(3)具有对健康的设计、管理和协调照顾能力;(4)具备对健康的调查、指导和研究能力;(5)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各科护理的操作能力;(6)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能力;(7)具有较扎实的日常和专业英语语言能力;(8)具有在跨文化背景下充分胜任国际护理角色的能力。
4设计课程体系
4.1课程总体设置的创新性构想涉外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以知识、技能、素质教育并重,提高课程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加快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护理人才。
4.2课程设置中的难点解决(1)将培养学生具备国际护理角色的各项能力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护理内涵,培养学生独立对护理对象的健康和疾病进行综合照顾和管理的能力;(2)突出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能力和工作能力,以及具备参加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ISTN)的技巧。在课程设置中将传统的护理课程设置“人文加基础加专业课程”改为“跨文化背景人文知识和沟通能力加核心课程加临床护理途径”,作为新型涉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
4.3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4.3.1设置跨文化背景下人文知识和沟通能力课程群,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跨文化背景人文知识和沟通能力及语言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的特点:一是强化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特色,除加强学生的公共英语外,强化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增设ISTN、METS考试培训课程及雅斯过级训练;二是突出国际人文特色,对不同国家人文、伦理、护理理念、工作标准的知识传授,如:英美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人际沟通交流、多元文化等课程。
4.3.2核心课程按照护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原则,整合专业基础课,压缩医学基础课学时,使护理学课程从传统临床医学课程体系中解脱出来(表1)。核心课程是与生命科学、医学相关的基础学科,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学、病理学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应当突破以临床医学专业的需求来设置上述课程和安排教学内容,而以护理、健康的需求,本着实用的原则将上述学科作为1~2个模块,淡化学科界限,组织课程和教学内容。
临床护理途径(表2)
临床护理途径是为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安排的专业课程群,这些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克服了传统的“理论课加临床实践”模式,采取理论课与临床实践融为一体,理论学时与临床实习学时的比例为1∶1。以健康意识、临床护理意识的建立,健康知识的掌握及健康指导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临床护理知识的掌握及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内容,采取边学习边实践,逐步推进的流程方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模式,大量增加小组活动、模拟场景角色演练、仿真模型训练等。
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表3)
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是按照临床护理途径的程序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改变过去专业课程与临床实习截然分开的模式,改革为理论与实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此外,将过去的“见习、实习”两段式改为“观摩、见习、实习”,制定相应的实训教学大纲、实践技能考核标准、实训指导,并创设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如社区、养老院等,拓宽学生服务领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选择。
5推广和运用
在人才培养方案推广和运用中,采取与学院同期立项的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高素质国际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紧密结合,相互支持,同步推进。从2009年9月开始,在本科护理学生中组建“涉外护理实验班”。“涉外护理实验班”完全使用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方案使用过程中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为方案的不断完善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摘要为促进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提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讨论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涵盖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评价体系的创新等。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应用型;护理学专业;培养模式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69
作者单位:314001嘉兴市嘉兴学院护理系(谢晓云),嘉兴学院附属妇幼保健院(彭忠英,崔小妹),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沈蕾)
谢晓云:女 ,硕士研究生,讲师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4SCG39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时代新建本科院校应运而生,在经历了由中专向大专、大专向本科以及单科向多科的转型发展后,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但同时也出现了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缺乏特色,定位模糊,办学模式趋同等现象[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 2020年)》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对于身处学术型大学和职业技术高校之间的“中间类型高校”[2],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成为必然的选择。应用型人才重在培养掌握应用型知识和具体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主要以应用为主线来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研究以我校护理学专业为例,就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展开研究,构建新型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体系。
1岗位胜任力理论
胜任力的概念最初确定为: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3]。是与在一项工作或一定条件下参照标准有效的或优秀的绩效具有因果关系的个体潜在特征,包括5个层面,即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虽然各学者对胜任力概念的界定缺乏一致见解,但关于胜任力的概念达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共识:一是以工作绩效为导向;二是与任务、岗位需求相匹配;三是强调综合性、情境性;四是个体的胜任力水平可以通过行为反映出来;五是具有动态性。综合来讲,胜任力是成功解决问题的因素和特质。即某一岗位上取得最优绩效员工所必须具备的外在的和内在的、稳定特征或特点。
岗位胜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优异成绩者所具备的任何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特质,并能将岗位中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包含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以及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即成功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胜任力要素总和[4]。
2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
2.1.1需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就是要树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首先明确应用型本科教育不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 而是本科教育中的一种类别[5]。应用型本科高校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大学,其职能内涵更关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6]。应用型高校主要培养面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岗位,直接从事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5,7]。这就需要应用型人才既要掌握某一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需具有在技术应用中不可或缺的非技术知识,即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良好的技术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转,是技术的实际应用者、实施者与实现者。因此,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而且需以社会需求、护理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养应用护理知识的“实用型”人才。
2.1.2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适应临床护理发展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突出专业内涵,注重实践能力,提高人文素养,适应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8]。根据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特征,培养方案的制订应着力于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社会需求动态培养、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扩充新的知识点,以提高护生临床工作岗位的适应力;同时通过调整教学目标、合理课程设计、强化师资培养,从而完善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的区域性,培养目标定位需符合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
2.2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岗位胜任力,构建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即要求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和课堂环节等,除必须突出“应用型”外,还必须以培养具备相应岗位胜任力的人才为宗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具体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2.2.1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岗位胜任力为基础确定应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即是培养符合临床护理相应岗位胜任力的人才。应用型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级医院、社区和康复医疗机构,主要为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和社区健康服务。因此,应用型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2.2基于岗位胜任力的课程设计基于岗位胜任力进行课程设计,要求对相应岗位胜任力涉及的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进行界定,即对典型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进行分析、提炼和归纳,并通过对课程进行调整,分解为具体任务落实到教学中[9]。护理学专业课程设计需要将应用型护理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纳入护理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有的放矢的对课程进行改革,构建符合护理岗位需求和体现应用型特色的新型课程体系。
2.2.2.1护理学专业人才所必需的岗位胜任力护理教育必须以培养护理岗位胜任力为核心,根据护理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护理岗位胜任力主要包括各项护理操作技能、专业价值观、专业成长、管理协作、评判性思维、沟通、信息运用和终身学习能力等[10-11]。
也有研究[12-13]报道,在我国注册护士核心胜任力涵盖护士评判性思维与科研、临床护理、领导力、人际关系、法律与伦理实践、专业发展及教育与咨询能力等7个维度。通过整理、分类和归纳总结,确定护理学专业岗位胜任力可以涵盖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专业技能包括规范的护理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和评断性思维能力,综合素质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沟通协调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2.2.2课程设计内容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原则整合理论内容,精简理论学时。同时围绕护理岗位胜任力选择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特别是体现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设计型、综合型和创新性实践教学的比重。另外,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从知识的相关性和交叉性;问题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任务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等角度出发设计综合性课程,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基于岗位胜任力的课程体系还应以培养和强化护生的岗位胜任力为核心,按照护理职业能力分别设置相应的课程,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护生具有相应的岗位胜任力。岗位胜任力与课程设计见表1。
2.2.3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课程设计为培养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基础,但相应的课程内容需要正确的方式和方式传授给学生。因此,应根据不同的胜任力因素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和方式。
2.2.3.1案例分析法护理教学中常用的案例分析法是运用临床病例,训练护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全方位、多角度思维,引导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假设、质疑、推理、反思讨论,探究客观事实,挖掘护士潜在的智慧和能力,进而提高护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4]。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学习促进者以及主持人的角色,起到鼓励、引导及调控的作用,引导护生围绕案例思考,激发护生对案例进行评判性思维。课前教师发放护理案例资料,要求护生阅读资料,复习相关教学内容,并查阅文献,初步找出案例中的护理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护理干预方案;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明确正确观点,分析错误原因,总结护理案例分析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程序过程。案例分析的应用有助于培养护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评判性思维的逻辑模式,提升评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推理模式相联系,将头脑中孤立并分离的知识转化为解决类似问题的思考策略与程序,将有效缩短书本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距离。
2.2.3.2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是一个以问题为出发点的教学方法。以问题触发护生的学习过程,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护生整合所学的各科知识和技能,通过互通、互补来尝试解决所面对的临床问题,将所学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转变为能力。当自身能力不足以解决临床问题时,将促使护生进一步探索,从而形成新的假设,寻求更多的资源去解决问题,激发护生的学习动力。PBL不仅能够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进一步开发新知识和新技能,进而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2.2.3.3开放式实验教学护理学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培养护生的实践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护理教学的根本要求。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在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模拟临床医疗真实情景的情况下进行基本操作技能培训[15]。通过身临其境的护理工作环境,设置多变的“情境教学”,让护生得到全面的技能训练和心理素质锻炼,增强护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应变能力,强化护生人文关怀的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开放式实验教学有利于促进护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培养护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2.2.4基于岗位胜任力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一个继续学习研究的过程,传统教学模式常常只注重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重可达70%~80%,甚至有的达到90%,而平时的提问、讨论、分析等成绩所占比重不多,甚至没有记录,导致学生重理论考试轻实践教学的不良后果,同时期末考试内容中,如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等死记硬背型的题目所占分值较多,导致护生重背诵而轻理解,对于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尤为不利。基于岗位胜任力的评价体系就要求,对于能够客观衡量的胜任力因素,如知识、技能等可通过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进行评价;对于无法进行客观衡量的胜任力因素,如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可以通过小组形式、面试、角色扮演等进行评价,实行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也可实行小组汇报、专题讨论、口头答辩等形式,评价内容应以知识掌握评价为主转向以能力评价为主,重视临床实际问题的分析。
3小结
护理学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应以满足医院、社区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为基础,通过进一步明确护理岗位胜任力因素,促进培养目标、教学方案的调整。护理岗位胜任力是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和职业态度的综合体现,护理学专业的课程设计应围绕核心能力,开设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训练课程,并适当开展临床实践,提高护生的临床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泽平,漆新贵.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实现应用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11(24):14-17.
[2]吴瑾,王宜怀.“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3,(04):41-44
[3]O.Vynogradova,K.Gavrysh.Application of the hungarian method to prersonnel competence assess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2013,5(6):74-78.
[4]王元红.分层次培训在护士岗位胜任力培训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5):118-119.
[5]谢辉,陈立万,陈强.以“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电子信息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7):111-112.
[6]孙泽平,漆新贵.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实现应用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11(21):14-17.
[7]李素芹.应用型人才相关问题辨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18(1): 13-18.
[8]温贤秀,敬洁.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机动库护士培训大纲的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 ):327-330.
[9]姚翠红,娜.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_以会计学专业为例[J].南方论刊,2013(10):80-82.
[10]洪海兰,王薇.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护士岗前培训大纲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 (3):253-255.
[11]张巧玲,王淑珍,林峰.新护士胜任力特征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22):61-64.
[12]张菊.产科母婴同室病房责任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模型的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3.
[13]李小芒.衡阳市三级甲等医院注册护士核心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衡阳:南华大学,2011.
[14]金丽萍,宁永金,何雅娟.案例分析法在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 (9):852-854.
[15]杨光.开放式实验教学与护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江汉大学护理学专业为例[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1):109-112.
关键词: 内科护理 实训教学 实训方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本研究在对《内科护理学》这门课程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围绕促进健康这一护理的根本任务,将改革着眼点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构建基于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内科护理实训教学体系,以期提高护生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强化内科护理实训教学效果。
1.内科护理实训课现况调查
1.1对象与方法
本实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前的调研对象以江苏省南通卫生高职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大四的学生,以及该校从事《内科护理学》教学的教师为对象,分别设计调查问卷,如表1。
1.2结果
我校内科护理任课教师共9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4名,助教2名,发放调查问卷9份,回收9份,回收率100%。随机抽取2013级五年制大专护理专业学生100名,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率100%。
1.3结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9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内科护理实训课,92%学生愿意开展,并且73%的学生认为内科护理实训课内容应该以内科疾病护理为主。而100%的内科护理教师认为有必要开展内科护理实训课,77.8%的认为该以内科疾病的护理为主。开展内科护理实训课的难点排在前三位的是:无现有的,适合本校的内科护理实训方案、没有现成的可供内科护理实训课使用的教材、开展实训课的实训室及教师资源紧张。
因此,开展内科护理实训课是十分必要的,但要开展内科护理实训课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内科护理实训方案,编写实训课可用的教材及解决实训课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2.内科护理实训方案制订
“方案”是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的规划。而内科护理实训方案就是关于内科护理实训教学的具体计划,包括实训教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步骤、评价方法、具体要求等。通过方案的制订,加强内科护理实训教学的规范性、计划性、可实施性、可评价性。
2.1内科护理实训目标
为什么要开展内科护理实训课?制订方案时,这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关系到实训课的内容选择、实训方案、评价方法。按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医院对护士的要求,内科护理教学目标是“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从护士职业成长来说,今天在校的学习是为了成长为一名临床合格的、甚至优秀的护士。而护理人才的成长有其阶段性、复杂性、实践性。我认为阶段性大体包括三个阶段,即护生的在校教育、临床见习、临床工作。可以说,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是贯穿整个护士职业生涯的,但每个阶段又有侧重点。护生在校期间,就内科护理学这门课来讲,主要是夯实理论基础、掌握基本专科技能、了解理论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内科护理实训课应该以促进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促进专科技能掌握和应用、在内科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搭建平台。而这一切都是以护士核心能力[1][2]培养为中心,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成就明天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2.2内科护理实训内容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从事内科护理教学的人将“腹腔穿刺术的护理、胸腔穿刺术的护理、骨穿的护理”,“心电监护、管道氧的操作使用、胰岛素笔皮下注射、血糖监测仪的使用”等作为内科护理实训的主要内容,少有人将内科疾病病人的护理作为内护实训课的主要内容。我认为内科护理学要教给学生的是“如何护理内科病人”,培养护生护理内科病人的能力。而“腹腔穿刺术的护理、胸腔穿刺术的护理、骨穿的护理”、“心电监护、管道氧的操作使用”等诊疗技术不仅内科护理中用得到,外科护理中同样用得到;至于“胰岛素笔皮下注射、血糖监测仪的使用、内科护理病人病情监测、咳嗽咳痰的护理等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等技术是具有内科护理特色的、体现内科护理技能的项目。所以,内科护理实训内容应该以后者为主,即内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一些症状体征的护理、内科病人病情监测及内科护理中常用的一些技术。
2.3内科护理实训方法
首先,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用什么样的实训方法培养符合临床护理工作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呢?用什么样的方法有利于护士核心能力培养呢?无论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还是护士核心能力,都有其共同点,都是为了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所以,要想获得临床护理工作的能力,除了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夯实理论基础,还要像做临床工作一样去学习、训练。内科护理实训方法总体来说是模拟训练,具体包括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景模拟、仿真教学、标准化病人等。
其次,每次实训课都应该包括课前准备、课堂训练、课后反思三部分。每次实训课前教师提前把实训课内容布置给学生,请学生做好理论知识、实训用物、分组准备,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实现训练满意结果的必备条件。课堂上,组织学生就某个护理技能进行训练、讨论、讲评,没有反复的训练就没有技能的成熟,讨论是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而讲评的目的是扬长补短,不断提升。课后,让学生反思、总结本次实训课,以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
2.4内科护理实训教材编写
内科护理实训教材不仅是实验内容的体现,更是内科护理实训目标、方法的体现,含有内科护理实训方案的指导思想。目前内科护理实训教材多以内科常用诊疗技术的护理及内科护理技术的护理为主,很少有以疾病护理为主要内容的教材。因此,要开展内科护理实训课,迫切需要一本能提升护生护士核心能力的实训教材,内容以疾病护理为主,在疾病护理中运用一些内科护理技术。内科护理技术应该在护理内科病人中得到训练,而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实训项目。因此,我和几位内护教师一起编写了《内科护理实训指导》。
2.5评价方法
参照内科护理实训课的教学目标,结果评价应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理论考试,很多研究证明内科护理实训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内科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3][4]。另一方面是技能抽考,关于内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技能及内科疾病的健康教育情况。同时,效果评价要关注教师和学生对内科护理实训课的体验,及时了解并设法解决学生及教师在内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常见问题。
3.讨论
关于内科护理实训的研究从未终止,要开展内科护理实训,必须理清以下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开展内科护理实训?开展内科护理实训课应该结合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即获得日后护理内科病人的能力,或提升护生的护士核心能力。对于在校护生应该夯实理论基础、掌握专科护理技术、了解内科护理理论与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内科护理实训课“练”什么?应该突出内科护理专业特色,即护理内科病人需要的技能,如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护理内科病人所需的内科护理技术、内科病人的健康教育。
第三,内科护理实训课怎么上?想怎么上就怎么上,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训方案。显然是后者,方案是有序、有效实施的保障,是广泛推广的必备条件,更是不断提升内科护理实训教学水平的研究方法。
第四,内科护理实训效果如何评价?结合实训课开展目的采用理论和技能双项考核方法,再按各自比例综合成内科护理这门课的成绩。
护理人才的培养是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应该对护理人才培养有宏观认识。同时知晓,自己所任的这门课程在护理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既知道学生在这门课应达到的理论水平,又知道这门课应达到的技术、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内科护理实训教学是不可或缺的,实训课不仅促进理论知识掌握和运用,还是培养护士核心能力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明.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架构之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4).
[2]徐少波,叶志弘.护士核心能力概念和构成要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764-766.
[3]张莉,裴琦,赖桂荣等.模拟病房与标准化病人结合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7:106-108.
我国的护理教育借着改革开放的契机飞速发展,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护理教育从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培养模式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校也积极加入到护理教育改革的行列中。由于高职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而学以致用,职业能力符合行业岗位需求是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的关键。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学生企业实践与课堂学习穿行。这种教育模式既是国际上的普遍规律,又是中国的职业教育特色;既是中国历史的产物,又是当今职业教育的亮点。这种教育模式可使学生与职业岗位近距离接触,使之在真实的职业环境熏陶下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达到学以致用,使职业能力符合行业岗位需求的目的。我校在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大胆创新,将工学结合模式运用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3年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
2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施
2.1建立工学结合合作关系
要实施工学结合模式就必须建立工学结合的合作关系。我们通过酝酿、讨论、筛选与考察,将中国人民驻漳州第175医院定为联合办学单位(以下简称教学点),这是一所医疗设备精良,医疗水平高,具备一定教学能力的三级甲等医院。
2.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首先,在教学点成立教学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实施管理,以确保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其次,建立临床师资队伍。选择临床经验丰富,具有一定教学能力及良好职业素养的临床医护人员承担教学任务。成立临床护理教研室,对临床教师进行培训,帮助其领会课程标准,掌握教学环节,把握教学过程,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3实施工学结合联合办学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采用三段式教学,即第一学年,所有学生均在校本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第二学年,学生在教学点由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临床医护人员借助临床真实病例讲授专业课知识,边学习边见习;第三学年,学生在教学点顶岗实习;毕业后,在教学点实习见习的学生有50%以上留在该院工作。
3总结与讨论
3.1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践行了校院合作的职业教育理念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融“教、学、做”于一体,突出了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践行了校院合作的职业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掌握。3.2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强调以能力为核心,注重专业岗位能力的习得与掌握,打破传统模式的教学时段分割,使学生早期进入临床,早期接触鲜活病例,结合工作岗位需求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我校通过此种培养模式深入了解护理行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状况,及时掌握专业培养方案与行业人才需求的对接程度,并为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提供依据,从而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3.3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为学生就业搭建了广阔平台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可使学生通过与职业岗位的近距离接触,了解岗位要求,工资待遇,个人发展前景等情况,从而为学生提供更直接、全面、翔实的创业资料和就业机会[1]。在教学点培养的学生熟悉医院管理模式,适应护理工作环境,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许多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就已经成为医院护理岗位上的技术力量,毕业后有54%的优秀学生顺利通过合作单位的竞聘考核并直接上岗,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人才。
关键词:老龄化 老年护理 人才培养
我国自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急剧增加,成为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截至2012年底,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占总人口的14.3%,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2273万人,2013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1】。按照联合国的测算,2030年,中国65岁老年人口比例将翻一番达17.4%,2050年更上升至27.8%【2】。而我国老年护理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急需大量具备高素质的专业护理人才。因此,大力发展老年护理事业,加强老年护理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
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与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缺乏相矛盾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不但健康水平下降,失能率和残障率也会迅速增加,需要专门的长期照护。同时,老年人的残疾率和因病卧床率也随年龄增长而增高【3】。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逐步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需要更多的专业护理人员为日益增加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帮助。目前我国医院中护理人员配置就很缺乏【4】,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和养老模式的变化,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迅速增加,老年服务人才的需求随之增加,从事老年事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其中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护士。
然而,目前我国从事老年护理的群体多是非专业人员,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由于老年护理工作累、待遇较差、社会地位较低等原因导致老年护理基层人员队伍的发展动力不足【5】。另外,现从事老年护理的人员学历普遍较低,且没有或很少接受过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和系统的教育,大多是下岗工人或家庭妇女,通过"师傅带徒弟式"的方式学习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技术。缺乏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和专业照顾,然而这正是老年人所需要的。因此,培养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老年专业护理人才迫在眉睫。
二、我国老年护理学科发展相对滞后
相对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我国老年护理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缓慢发展,到了80年代,我国政府开始对老龄事业有了一定的关注,随之老年护理也受到了一定重视【6】。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护理学》才被全国多所护理高等院校列为必修课程,尚未在全国普及,《老年护理学》本科教材于2000年12月才正式出版。1999 年中华护理学会正式成立"老年护理专业委员会", 有关老年护理的研究开始起步。在过去的20世纪里我国老年护理学科发展非常缓慢。
三、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现状
1.老年护理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从本科到中职各层次护理专业教育中还没有开设专门的老年护理专业,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属空白。老年护理教学起步较晚。1994年,在护理教学中增设《社区护理学》课程,其中涉及部分老年保健和慢病管理等内容。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卫生部对护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做了调整,增加了《老年护理学》课程,但一般高等院校只在临床护理专业中开设几十个学时的《老年护理学》课程,由于学时有限,学生只是粗浅地了解老年护理知识,不能完整地掌握老年护理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老年护理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强的课程,目前,多数护理院校只是开设《老年护理学》课程,其教材在课程内容上没有体现老年护理的特殊性,尤其是心理健康评估和老年人临终关怀等内容较少涉及。其他老年护理相关的课程,例如老年护理心理学、老年伦理学、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很少涉及。可见,目前我国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教育体系还远未成熟和完善,老年护理学科的发展尚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2.老年护理师资队伍严重缺乏
师资队伍水平直接关系到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从事老年护理教学的师资大多是医院从事临床护理或院校教学的教师,虽然在临床工作中可能接触老年患者,但她们未接受系统的老年护理专业培训,缺乏为老年患者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经验。严重限制了老年护理学科质量的提升。
3.老年护理实习场所有限
目前,护理专业学生见习、实习的场所是医院,部分医院设有老年病房,由于时间和师资的限制,学生并未系统的学习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社会上虽然有养老机构,但多数仅限于生活照料,缺乏专业人员的照顾,且没有教学资格。
四、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建议
1.老年护理观念转变
由于我国老年护理教育起步较晚,无论是社会还是专业护理人员对老年护理的认识都存在误区,认为老年护理是对老年患者的护理,社会上的养老机构就像老年人的大家庭,仅提供生活照料,并不是真正的护理。这些现象与"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是不符的。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尤其是高龄老年人的不断增加,老年护理的服务场所应从医院扩展到社区、家庭、养老机构,老年护理的服务内容应从疾病扩展到老年人群的身、心、社会、精神、文化等各方面,这些都需要老年护理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老年护理技能。
2.完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案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经正式批准护理学专业成为I级学科,这也为我国老年护理学专业申请成为二级学科提供了可能性【7】。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明确其学历要求、知识技能水平等,加快我国老年护理学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可参考发达国家成功经验,设立老年护士的准入资质,将老年护理人才分为养老护士助理、养老护士及专科护士,明确其职责【8】。采取分级护理,并为在职护理人员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多渠道培养老年护理人才。
3.提供老年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平台
良好的职业安全保障、优厚的福利待遇、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老年护理也不例外。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保障老年护理人员的职业待遇、职业发展、职称晋升等,增强老年护理的职业吸引力。
21世纪我国的老年护理机遇与挑战并存。老年护理教育应结合我国老龄化的特点,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更新老年护理观念,拓展老年护理范畴,完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新途径,达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老龄化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王羚,汪时锋. 老龄化问题需提前科学规划[N]. 第一财经日报,2011,4:A02.
[3]刘宇,郭桂芳.我国老年护理需求状况及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4):5-9.
[4]贾秀莲.我国应全方位开设老年护理专业[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2):282-283.
[5]吴敏,李士雪,Ning Jackie Zhang,等.济南市机构养老服务的定性研究:老年护理人员现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1):729-730.
[6]高文荣,李春瑛,李彩福.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现状与展望[J].科技资讯,2011,36:235.
[7]姚莉.澳大利亚养老护理事业面面观[J].中国卫生人才,2012(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