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出纳实务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诊断与再设计
4CID,简称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型,是麦里恩博尔教授和戴杰克斯特拉教授等主持研究和开发的一种ID模型,它以训练复杂认知技能为目标,是一种面向复杂学习的整体性教学设计。该设计模型的四个要素分别是“学习任务”“支持性信息”“及时信息”和“分任务练习”。其核心要素是“学习任务”,以“支持性信息”“及时信息”和“分任务练习”为辅助要素。4CID模式的设计原则就是始终将学习任务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来对待,使学习者在进行“真实的”学习任务中,以一种协调综合的方式运用所有的组成技能。该设计模型能够根据学习过程、学习对象、学习目标的差异性,基于复杂的认知训练目标,对认知的理论和过程中的信息加工理论进行面向工作实践要求的整体安排和设计,通过一个整体化的学习任务,促进学习者在基于真实的学习任务的学习和实践时,能够以一名“工作者”的整体视角,将在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态度整合并改进,最终实现更多学生的有效学习。
2 如何进行教学任务简化
课改前,《出纳实务操作》课程教学任务的划分多以教材的目录为主,按照教材的章节和模块讲解。学生学完以后,走向会计工作岗位,不能马上适应实际工作要求,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课改后,教学任务的划分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主,按照具体的工作内容讲解,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同时毕业后可以更好地胜任会计工作岗位。
3 如何使教学设计中心明确化
课改前,《出纳实务操作》课程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就会造成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差。课改后,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多做,教师只是给予适当的指导,充分调动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采用针对学生的个体练习,问与答、分享/结对、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旧知,与新知融汇贯通,从而实现学生主动地、有意义的学习。
4 如何使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化
课改前,《出纳实务操作》课程为了完成教学内容,每堂课的内容都安排地比较满,时间安排地也比较紧,学生真正能掌握和吸收的知识不多,而且学习效果也不太好。课改后,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使学生融汇贯通掌握所学知识。
5 如何完善教学实施过程
5.1 教学方法
课改前,《出纳实务操作》课程主要是以讲授为主,讲授法拥有可以展示大量的信息,可以让更多地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教师拥有最大限度的控制权等优势,但讲授法也存在学生要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有时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和强化,学生参与度低等局限性。教师讲完学生照着做,学生基本上属于模仿完成,在以后实际工作中一旦出现不同情境时,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较差。课改后,以讲授+案例+事范样例+过程清单+导师指导等方法的综合应用,课堂参与度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
以往教学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相应教学方法,由于学生的特点不同,在实施时就会出现不适合的情况,很难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而现在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学习动机来分析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动机包括功利心、成就感、好奇心和兴趣四个因素。例如,有的学生回答问题后就会很有成就感,而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是为了要拿高分,还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是为了获得老师的小奖励。为了调动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就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四个因素,制定出综合教学方法。
5.2 学习方法
课改前,《出纳实务操作》课程主要是以学生独立学习为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完成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完成不了就容易放弃学习,而且学生之间没有交流过程,学习之后也没有展示和反馈的环节,不能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课改后,以合作学习为主,学生之间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完成后上台展示,无论是学生的沟通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也使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提高了。
5.3 教学评价和反馈
课改前,《出纳实务操作》课程教学评价和反馈的方式多以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为主,课后评价和反馈居多,教师很难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而且学生也无法及时反馈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课改后,无论是课前、课中、课后均设计不同方式的教学评价和反馈,使教师和学生及时沟通和交流,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习属于被动地、机械式学习,教学反馈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上,教师提出的问题通常有两类,一类是开放式问题;一类是封闭式问题。但往往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不愿意回答或不主动回答,这就说明在问题的设计上缺乏技巧,同时教师评价多为总结性评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学反馈可以采用问答、展示、三折纸、任务书等多种方式,即使是传统的问答反馈方式也需要有效设计,例如,将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相结合,先设计封闭式的问题,相对来说较容易回答;再设计开放式的问题进一步提问。这样就避免传统问答中题太简单学生不愿回答,或题太难学生回答不了的情况出现,同时评价是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得更及时、更全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项目课程 项目教学
项目课程显著特征是融学习过程与实践、训练为一体,凸显实用性、创新性、建设性与多样性。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中以知识传授为目标导致技能训练不足,教学不能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问题。《出纳实务》是会计专业的职业技能课,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的适应出纳岗位,我们对这门课程做了项目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改革。
一、项目课程的含义极其特征
所谓项目课程,是指学生围绕某以特定的主题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该项目实施自主学习的一种课程形式。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强学习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职业教育实施项目课程对实现就业目标具有本质的意义,是职业教育课程的一项导向性改革,使职业教育不仅在学习内容,而且在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的环境方面发生根本性的改革。
项目课程显著特征:一是实用性,设定的项目与实际工作岗位密切的联系,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二是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其学习的内容以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为核心,学生在完成整个学习任务过程中,要处理出现的各种综合问题,必然要用到多学科的知识,综合知识的运用得到了培养。三是多样性,课堂形式多样,集教师引导、学生实训、小组交流、问题研讨为一体,四是学习结果的具体性,项目课程强调要通过完成各个工作任务来获得具体的一种结果,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感,而且可以通过所获得的结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动机。
二、课程项目设计应满足的条件
1.该项目可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
3.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的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能体现“工学结合”
4.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
5.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6.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7.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问题
8.学习结束时,企业与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与工作学习方法。
三、《出纳实务》课程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应用项目课程教学的关键是设计好与企业工作岗位相一致的、能突出技能与能力训练的项目。以下是《出纳实务》课程项目的设计思路,如下表
其次,在教材内容上,必须相应的做以下改革:
1.教材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以及项目设计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出纳岗位工作的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的设计思想。本课程教材与高职相同课程教材的区别在于,教材更多涉及到与业务处理相关的知识、原理和相关法律法规。
2.教材应将出纳工作过程或工作内容的逻辑顺序分解成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现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会计上岗证考核标准组织教材内容,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操作规程应分解到相应的操作中。
3.教材应与出纳工作岗位相结合,与教学场所的设备所能提供的业务种类相匹配。教材表达应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精炼、准确、科学,教材既是教科书又是岗位操作说明书。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工业企业出纳涉及的新业务、新方法和新工具及时地纳入教材,教材内容应包括各工业企业出纳的主要业务,教材必须贴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内容要具体,要尽可能与工业企业业务活动相同,并在实训室环境下具有可操作性。
四、改进教学方法,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1.教学的关键是业务仿真和操作仿真。教学中应选用典型的业务为载体,教师的讲授、示范与学生操作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与“练”的过程中提高业务技能。
2.不以学生掌握应知应会为目的,而是以在此基础上的熟练操作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3.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实训室的各种设备和软件,应用多媒体、投影、电脑、网络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及业务要点。适当进行现场观摩。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达到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有机统一。
五、教学评价改革
1.项目课程的评价不再以课程知识掌握的多少为依据,而是以实际业务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准确度为依据。
2.改革传统的学生成绩以结业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评价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以实际操作达标为主的评价模式。考试方法以分期考核为主,尽可能不采用闭卷书面考试。
3.结合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平时测验、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庆斌 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041-02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带动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这种需求中,不仅需要发现和研究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学术型人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迫切地需要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来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由原来的卖方市场(供求驱动)走向买方市场(需求驱动),毕业生呈现“错位”式的供大于求的局面,一方面,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存在着大量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这种迹象表明我国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清醒认识到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与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偏差。除受“学而优则仕”影响而鄙薄职业教育的社会文化层面原因外,其根本矛盾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的教学层面。
实践教学思想的历史起源
最早的实践教学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描绘的儿童游戏场,尊重儿童、注重发展孩子的个性,反对强迫教育,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以行求知,体验学习。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改造,强调活动教学思想和亲身实践。英国哲学家波兰尼认为由于默会知识具有情境化与个体化的特性,很难诉诸于文字,其学习与更新要借助实践的形式才能掌握。
我国实践教学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先秦的诸子百家——荀子,他所倡导的“知行统一观”,强调“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生活教育”论中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强调教法、学法和做法应当合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强调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国青年提出了将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希望,要求同学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会计专业是典型的应用型经济管理学科,其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专业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沟通专业理论和实务操作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最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笔者以《出纳实务》为例,对其构建的“三维递进式”教学模式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令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所借鉴。
《出纳实务》课程的设计理念
《出纳实务》课程是会计专业开设的实践主导型课程之一,课程以出纳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职业标准为参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系统设计教学步骤,构建了 “三维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课程通过营造仿真化的教学环境,使用全真的实训业务资料和教学软件,运用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出纳岗位业务胜任能力,突出了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教学环境的企业化和教学内容的职业化,做到实践与教学“零距离”。
《出纳实务》课程的主体框架
《出纳实务》课程依托课程专家、行业专家、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通过调查问卷、企业走访、电话访谈等多种形式对出纳岗位专业知识、业务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结合实际企业出纳岗位业务发生的频率和复杂程度,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设计思路,坚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设计原则,构建了“单项实训+综合实训+电算化实训”三维递进式的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设计现金业务、银行业务、出纳报表等单项实训项目训练学生对简单出纳业务的处理能力;通过设计出纳岗位综合实训项目训练学生对复杂出纳业务的综合处理能力;通过设计出纳岗位电算化实训项目训练学生运用财务软件处理出纳业务的能力,实现同一业务资料的手工与电算化“双轨”实训的教学目标,突出对日常典型业务工作原理的分析和处理流程的展现,合理统筹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知识与能力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出纳实务》课程的教学保障措施
制定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出纳实务》课程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应知和应会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根据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模块化特征,结合不同实践训练要求,分别采取小组评分、教师评分、系统评分等课程评价体系,由学生组建课程学习小组对课程单项实训进行小组成员集体评分,由专任教师对课程综合实训结果进行评分、由系统对电算化实训过程进行评分,突出课程评价体系多元化、过程化、实践性的特点。
开境化配套教材 《出纳实务》课程融入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开发了系列情境化的配套教材。通过设计“实习生培训计划”的故事情节贯穿整本主体教材,并辅以大量与课程相关的案例、图片、图标,融入诚信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为标准,开发了涵盖单项实训、综合实训、电算化实训等项目的能力训练手册,注重培养满足岗位要求的高素质会计技能型人才。
组建互补型教学团队 《出纳实务》课程紧密依托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的互补型教学团队,将专家的专业优势与教师的课程优势相结合,将企业出纳岗位最新的业务处理技术与原理、工作流程与步骤引入课堂,实现了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业务实际要求的无缝对接。同时,将实务界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入教学团队,促进专、兼教师在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共享工作经验与研究成果。
建设多功能实践基地 《出纳实务》课程按照企业出纳岗位的实际布局,建设了多功能的仿真化出纳实训室。通过营造企业氛围,模拟操作过程和业务处理流程,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操作文本和规范流程,实现了工作场所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实习与工作合一的教学目的,增强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立数字化课程网站 《出纳实务》课程依托学院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将课程标准、讲义与课件、生产性实训、案例集、习题集、试题库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上传网络。同时,引入了教学视频、虚拟动画、空中影院、QQ空间等媒体教学素材,实现了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元介质的融合。搭建了立体化、数字化、信息化课程同步课程网站,打破了传统课程教学受时间、空间等限制,实现了将课堂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由教室向寝室的延伸,为学生提供“自助式”的学习平台。
《出纳实务》课程的改革成效
(一)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构建了“三维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
《出纳实务》课程以企业出纳岗位需求为出发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了单项实验、综合实训和电算化实训的“三维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三个层次不同环节的实践课程教学,使学生能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进行业务操作,突出对学生岗位关键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二)顺应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实现手工与电算化相结合“双轨”实训体系
《出纳实务》课程顺应我国会计行业领域实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实现了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双轨”并行的教学目标。通过手工的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巩固学生岗位技能,熟悉业务流程,掌握专业知识;以电算化实训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检验手工实训的结果,进一步明确两者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满足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提升学生的岗位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华.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0(2):51-52.
[2]李华.出纳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5-126.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8-79.
[4]戴士宏.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5-37.
[5]谢琨.关于会计实践教学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8(3):45-46.
[6]李玉珍.会计“三维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2008(3):37-38.
[关键词]出纳实务;实践教学;探讨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9222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受传统会计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仍有很多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会计相关理论知识的讲授,轻视实践教学,认为实践能力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慢慢提高,这就使得学校在教学计划、 教学保障等方面对实践教学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了《出纳岗位实务》后很多基本的银行单据仍然不能熟练正确的填写,甚至对于办理什么业务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银行单据都不够清楚。或者学生在参加实习或进入工作岗位后,可能面临着由于相应的银行结算业务起征点、适用范围等的变化而出现新的单据和使用要求,使得学生难以独立胜任出纳工作,给自身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当然有的学校尽管也安排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但距离实际要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学生在教学中难以真正身临其境。
12重形式,轻合理;教学环境不能令人满意
《出纳岗位实务》是一门专业技能课,需要一定量的实践课时。但实际的教学安排上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没有实践活动课,全部为理论教学课;二是虽然有实践活动课但课时偏少,有时不到20个学时;三是实践活动课的时间集中,好多学校通常安排在学期末,这样效率低下;四是实习的内容局限于填表、点钞、登账、填写凭证,但对于实际的划卡交易、点钞机的使用、保险柜的使用等,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到……由于出纳岗位的特殊性,要求学校的实践教学要做到仿真性,但实际教学环境在构建方面差强人意,主要体现在硬件环境不真实,学校缺乏对企业和银行等部门的了解,在硬件设施方面往往出现落后的问题,无法使学生了解未来工作的真实环境;在软件方面,对企业相关管理制度、 银行财务管理规范、社保法律法规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制约了出纳实务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另外,验钞机、POS机、保险柜、计算器、记账凭证、日记账、账簿等教学用具的配备也不齐全,难以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13重刻板,轻创新;教学队伍不能“两手硬”
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更多的是教师通过粉笔或者多媒体向学生传授知识,但《出纳岗位实务》课程中包含有大量的单证,以及多样的办理流程,如果仅仅是单向的传授,学生学到的完全是抽象的知识,一旦接触到真实的业务就会无从下手。由于出纳实务的实践性,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任课教师除了应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外,更要具有较为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引导学生如何更为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如何处理未来可能遇到的实际工作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队伍的人才配备较为贫乏,实践教师往往与理论教师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或是实践教师并未参加过具体的实践,这样使得实践课的效果大打折扣,难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
2教学模式构建的教学建议
21注重实践教学,拓展教学空间教学中,教师要适应出纳岗位实务的教学特点,重视实践经验的学习,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尽可能运用现代化、多样化手段实施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如多媒体教学、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实训基地教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流程上,建议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企业出纳岗位处理业务的工作顺序来组织教学过程。平日教学中应注意业务的仿真,将学生分成小组,模拟公司财务部门岗位(如会计、出纳、财务经理等),以公司实际业务为载体,教师讲授、示范与学生操作互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高业务技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业务尤其需要使用这样的方法,比如报销业务,我们可以设定几个角色:报销人、部门领导、单位分管领导、财务主管、出纳、会计等,从报销人填写单据、粘贴发票开始,到送交本部门领导批准,再上报分管领导审批,然后请财务主管审核,最后拿到出纳处报销,会计填制相应的凭证的完整流程。通过这样的演示,相信很多学生会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当然有条件的话,建议专门开设出纳岗位实务实训室,配齐各种教学设备、资料(如POS机、保险柜、验钞机、记账凭证、日记账等),让学生能多练习、多操作,真正掌握出纳岗位技能。或者将课堂延伸到企事业单位中,让学生实际接触到实际,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出纳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在体验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工作中,感受工作环境,提高学习的目的性。
22注意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现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各项业务也在不断的更新变化中,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讲课不能将眼光局限于书本,照本宣科,在教学中应注重方法的传授,而不是某个单据如何填写,大量的单据是无法利用短暂时间讲完的,而且即使能做到也没有实际意义。而且由于出纳岗位工作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与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往往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相关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时,教师就不能只是简单地将理论数字化、例子化,就事论事,与其他行业泾渭分明,而是要扩展知识面,在与其他单位发生业务时如何处理也要适当地加进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关注教材内容选取的教材应能细化地反映出纳实务课程培养目标,课程直接对接出纳岗位,在具体内容上难易适中,并能体现出用人单位对出纳人员的要求。因此,在选取教材时,可以事先对本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和用人单位展开相关调查,确定社会需求的大体方向和有关信息,为教材的选取和更换提供依据。当然教师可以编制与教学设计相配套的教材,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出纳;小班;角色扮演;带教法;实训
出纳综合实训是财务专业士官学员将在校期间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的非常重要的实践手段之一,是学员正式实习、上岗前的“技能综合演练”。出纳综合实训具有专业内容广泛、演练科目众多、场地转换频繁、沟通协作困难等诸多特点,按照传统单一的带教法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实训科目正常推进,实训效果差,所以,如何进行有效的出纳综合实训,以期将多课程专业知识整合转化为学员实践操作技能,这对于出纳综合实训意义重大。我们在襄阳士官学校基层财务系对财务专业课程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在出纳综合实训中将传统的由专业教员带教模式结合小班分组角色扮演,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一、研究样本与研究方法
(一)样本抽取
本次实验选择财务专业(中职)2011级学员22队共100名学员作为研究样本,按照教学计划,在2012年5月份出纳课程综合实训中,学员22队一区队45名学员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单一带教法,实训作业在固定位置的教学楼306大教室进行,学员不分组,主要依托专业教员的示范带教进行;在2012年6月份出纳课程综合实训中,学员22队二区队55名学员(含17名女学员)作为实验组,采取小班分组角色扮演与传统带教法相结合的模式,实训作业在不固定位置的教学楼505财务实训中心进行,学员按每5人为一组,共分成11个财务作业小组,区分人员角色和作业场地,实训科目主要由实训作业小组共同协商讨论,专业教员个别指导帮带进行。
(二)实验方法
2012年5月份对照组45人按传统单一带教法进行,2012年6月份实验组55人除重要科目接受传统的专业教员带教外,在实训全过程还采取分组角色扮演的小组共同作业模式进行,具体作业方法如下:
实验组学员每5人为一组,成立财务作业小组。小组成员分别扮演财务科长、会计助理员、出纳助理员、业务经办人员、银行等其他机构工作人员等角色。专业带教教员主要是引导学员对模拟业务进行判断分析,协调同一作业小组不同成员达成共识,形成业务处理意见,指导各作业小组有效完成整个实训作业流程,同时在实训过程中对学员综合表现进行评判打分,为实验提供数据。
(三)评价指标
军队出纳综合实训结束后,学员实训成绩根据最终形成的会计实训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其主要根据财务业务工作流程按模块重点考核以下几个方面:1.财会基本技能,2.票证处理技能,3.现金银行业务,4.账簿处理技能,5.会计档案整理
以上内容共分成10项考核指标,包括职业态度、财会三功、现金业务、银行业务、数据较验、票证处理、账簿处理、运算能力、凭证装订、协作能力等10项考核点,每项10分,满分100分。
(四)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采用分类比较法,其中计数项目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计量资料采用秩检验。
二、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两组学员的实训综合成绩主要指标数据比较如表1、2所示:
三、实验结果分析
从实验过程中实验组样本学员的得分情况就可明显看出,在实务操作中其得分普遍高于对照组,可以说小班分组角色扮演模式结合传统带教法在实训过程中有以下显著优点:
第一,按军队财务工作业务流程和岗位分工设置了不同角色,由各小组学员分工协作完成,这可以使学员更加直观的了解军队单位财务业务流程、岗位职责分工,同时在作业过程中学会协作沟通的工作技巧,这种实训模式还能理清学员在实训过程中的工作思路,对军队出纳工作形成整体认识,为今后部队实习、上岗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军队出纳综合实训科目涉及军队财务专业众多课程,知识面广泛,专业带教教员由于专业限制,无法精通各门课程的相关内容,因此,在实训过程中实行小组作业模式可方便学员集体协商讨论,共同整合业务处理意见,将专业课程知识融会贯通。
第三,分组实训可有效提高实训效率,在较短时间内可开展更多演练科目,同时分组角色扮演模式形式有趣,参训学员兴趣热情高,互动交流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随着基层财务系军队财务教学实训中心软硬件设施设备的不断完善,在今后的军队出纳综合实训中采用小班分组角色扮演模式结合传统带教法的教学实训方法将极大的提高综合实训效果,增强学员岗位任职能力,从而缩小与部队用人单位对后勤士官人才需求的差距。(作者单位:1.襄阳士官学校;2.信息工程大学第二干休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