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纺织工程就业市场

纺织工程就业市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纺织工程就业市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纺织工程就业市场

纺织工程就业市场范文第1篇

关键词:西部民族;产业转移;纺织;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11-03

随着沿海地区原料、人工、土地资源的紧张以及当地对环保要求的提高,为了维持其比较成本优势,东部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就成了一种必然。2009年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布局,严防低水平产能的转移和扩张,这无疑给我国纺织行业的转型发展指出了一条很明确的道路。对于西部民族地区而言,在产业转移背景下、工业化进程当中的现代化纺织专业技术人才“本土化”培养将成为“十二五”期间纺织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领域之一,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则理所当然需要在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中发挥“排头兵”和“主力军”的重要作用。

一、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应清醒地认识到开展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从产业转移的角度,加强“本土化”人才培养,有利于为纺织行业的“西进”量身定做适用的纺织技能人才,从而顺利实现东部企业的“西进”目标,完成西部民族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使命。西部劳动力成本较低,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是现阶段东部纺织企业选择“西进”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不能有效培养服务于产业转移的“本土化”纺织技能人才,西部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则有可能会被大幅削弱。

2.从发展生产的角度,加强“本土化”人才培养,有利于为西部地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持。西部民族地区大多属欠发达、后发展、交通不便利地区,即使是和西部其他省、市相比,民族地区也因其大多地处偏远地区致使区位吸引力不明显,对其他地区人才吸引力不强;且民族地区流传的民风、民俗、民族语言、宗教等所特有的相对封闭性特征,无形中成为阻碍地区之间人才交流的壁垒;此外,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业发展的前景固然能够吸引高端人才,但从人力成本及行业吸引力角度考虑,一线所需要的大量生产技能人才不可能全部靠地区外引进,因此“本土化”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3.从拉动就业的角度,加强“本土化”人才培养能够有效拉动当地就业市场,有利于以最直观的方式推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东西部交融的共赢,从而使共同富裕成为可能。“本土化”人才培养命题的提出,实际上是一个探讨如何针对地方经济社会特点开展人才培养研究从而推动生产力均衡发展的问题。产业西移必将在当地开辟新兴的就业市场,“西进”的企业只有切实带动起当地经济发展、解决大量群众就业问题,该生产项目的移植才真正具备了立足之本、发展之根。为了实现这一互利双赢的目标,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应积极发挥教育阵地的功能,主动与“西进”企业对接,了解、掌握西移的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结构,据此相应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结构与学校专业结构的高程度对接,针对当地生源和本地就业市场培养出优秀的“本土化”人才。

4.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加强“本土化”人才培养,不仅能够赋予“西进”的东部产业更深的文化内涵及新生品牌文化生命力,同时还为催生本土品牌做好人才储备工作。西部民族地区往往拥有独具特色的传统纺织技术和纺织服饰文化资源,但由于其社会存在的基础已自然消亡,这就使传统工艺保护只能通过特殊方式加以实施,这种特殊方式首先是对人的保护。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如果能将“西进”的纺织服装品牌与西部民族地区传统纺织服饰工艺、文化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催生该品牌的新增长点、提高东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助于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在向东部产业学习的基础上保持独立的民族性格,融入民族纺织文化之魂,加强本土纺织品牌培育力度,最终实现本土纺织产业的振兴和辉煌。因此,加强“本土化”人才培养,实际上也是一个对民族传统文化人才的保护过程,是一个培养能够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融合的文化传承者的过程。

5.从职教发展的角度,产业转移不仅给西部民族地区纺织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更是给依托于行业发展的纺织类职业院校或开设有纺织类专业的职业院校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应及时抓住这一契机,通过研究明确特定历史条件下纺织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将产业发展机遇转化为职业教育发展机遇,在对“关于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开展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研究”这一命题的解读中,给出属于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特有的发展答卷。

二、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开展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的基本目标

西部民族地区集中出产了我国纺织品行业的大部分生产原料,如新疆棉花、内蒙羊绒、广西蚕茧、青海毛绒等,纺织资源优势极其明显,因此发展纺织产业的前途是光明的。但由于起步晚,除了内蒙等少数地区外,大部分西部民族地区“产业优势”与“资源优势”一直不匹配,纺织业发展并不协调,多数地区占主导地位的是产品附加值低的中小企业,可见纺织产业发展的过程又是曲折的。针对这一现实,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开展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目标定位建议为致力于服务三大对象,培养五大能力。

(一)在现阶段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培养“本土化”纺织技能人才主要服务于三大对象

1.服务于纺织原料产地的资源型产品加工企业。资源型产品加工是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发展的基础,实践初步表明,在西部地区实施资源型产品最终加工原产地化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有望成为西部地区纺织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西部民族地区所培养的本土纺织技能人才将服务资源型产品原产地作为就业的重要方向,符合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经济发展特点。

2.服务于产业转移背景下“西进”的东部纺织企业。产业转移是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西部民族地区所培养的本土纺织技能人才为“西进”的东部纺织企业服务,是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本土化”纺织技能人才培养的题内应有之义,也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西部民族地区纺织技能人才就业的主要方向。

3.服务于创建自主品牌的本土企业。国家鼓励西部地区充分利用和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集中力量发展精深加工业,力争形成特色优势产业,但产业转移不等于低水平产能的转移和扩张。一个企业有了品牌才有了生命力,同理,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只有形成了富于市场竞争力的原创自主品牌,才有可能真正获得独立自主的生命力,“品牌”战略关系到西部民族纺织产业的未来。因此,探索自主品牌创建之路将是所有后发展地区的必由之路,服务于原创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是对西部民族地区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提出的最高要求。

(二)对应三大服务对象,西部民族地区培养“本土化”纺织技能人才建议应有针对性地培养五大能力

1.针对产业转移背景下“西进”的企业普遍为技术相对先进的东部沿海纺织企业,建议加强与国际职业技能标准接轨的现代化纺织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以适应“西进”的东部纺织企业人力资源需求。

2.针对本地区的纺织资源优势及今后有可能作为拳头产品发展的资源型产品深加工业的特色,建议加强培养相应的特色资源专业加工能力。

3.针对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建议加强培养专业人才的学习能力,重视人才培养的阶段性和人才发展的可持续性。产业转移、嫁接不仅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决定了纺织产业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态势,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有可能出现粗放型经济和循环型经济并存的经济局面,且粗放型经济今后有可能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实现产业升级。因此,在进行“本土化”人才培养的时候,所培养的人才既要能够适应粗放型经济,也应能够适应今后经济转型的需求。

4.针对西部民族地区欠发达、后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建议重视培养纺织技能人才的吃苦耐劳能力和乡土热爱之情,使其能够在产业转移的创业初期坚守条件艰苦的工作岗位,并在与来自于东部企业的同事、位于东部的厂区接触之后抵制住物资待遇的诱惑,安心在本土扎根、工作。

5.针对“品牌”战略之于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的重要意义,建议重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培养本土纺织技能人才在文化交融语境下的创新能力,为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创建自主品牌做好人才储备工作。西部民族地区要发展纺织产业,不能一辈子“寄人篱下”,而是需要“借机生蛋”,借东部产业转移之机增强自身竞争力,打造自主品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由于起步晚,因此更需要重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从民族文化资源土壤中培育本土纺织品牌,如此,才能够实现在全国乃至世界品牌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发展目标。因此,能够有效传承、传播、运用民族文化资源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的紧缺人才。

三、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开展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的相应措施

职业院校的主观能动性应成为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的强有力的推手,作为教育者,学校不能困守一隅坐等机遇上门,而是需要形成较为成熟的、具有鲜明前瞻特色的、密切结合行(企)业发展的育人理念,在与企业、行业、政府接洽协商中完善这一理念并形成较为成熟的育人模式,通过主动为企业和地方经济服务来实施该模式。育人模式固然因为学校办学基础和地区经济特色不同而各有不同,但为了切实做到支持并协助完成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使命,西部民族地区纺织类职业院校或开设纺织类专业的职业院校(下文简称“西部民族地区纺织类院校等职教机构”)在开展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的研究和实践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1.在自身发展规划中强化本土服务意识,将顺应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趋势、培养“本土化”纺织技能人才、服务当地纺织经济列为院校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并围绕实现这一规划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各类中长期性质的办学投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增强院校为当地纺织行业经济服务的能力。

2.积极加强校企合作和政企合作,一方面要通过订单办学、共建培训基地、技能认证、技术交流、社会培训等方式与“西进”的东部企业结成深度合作关系,了解该类企业的用工需求,按需培养企业急需的纺织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交流平台的优势,与本土纺织企业和当地政府加强沟通和交流,通过学校的平台作用促成“西进”的东部企业与本土纺织企业、当地政府的沟通及合作,扩大本地就业市场,尽其所能地帮助东部企业和谐融入当地市场,促进本土企业在向东部企业的学习当中提高技术生产水平和产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因与企业结下密切合作关系所积淀的教育优势,实现多方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3.从民族文化中挖掘教育资源,创新民族文化宣教载体和宣教方式,使之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形成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重大特色。①民族传统纺织品及服饰不仅是民族地区日用品,更是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以民族纺织服饰研究为载体,充分挖掘地域性、本土化的民族文化资源,构筑特色课程,有利于为职业院校提供多元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及载体,有利于培养了解西部、热爱西部、服务西部的职业技术人才,打造西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特色。②作为教育组织者,职业技术教育需要不断提升对区域社会的服务能力,西部民族地区纺织类院校等职教机构应重视对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资源的挖掘,将民族资源的发掘、利用和保护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相融合,将生活教育、社会教育、乡村教育与民族教育相结合,通过教育激化、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成为民族文化的拥护者、传承者和建设者。③西部纺织产业走民族化道路,并不等于说要固守封闭和贫困,恰恰相反,现代化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而民族化是在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基础上保持自身独立性格的民族化。因此在现阶段,西部纺织人才培养要注重向发达地区学习,学习其先进的技术、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及成功经验,在学习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资源加以运用和改造,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④重视对师资的培养,打造具有“教学名师+行业专家+文化传承者”多重身份的师资队伍。在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专业教师无可避免地需要面对本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冲突,无论是自觉亦或是非自觉,都必然处于跨文化的语境当中。因此,从文化场的视域来观照,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专业教师在这种跨文化的语境当中要想成功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学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技能,更需要具备正确解读和引导解读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相对较为复杂的跨文化语境的能力,在面对预期目标在现实中有可能出现屡屡受挫的阶段性困难时仍能保持良好心态的心理承受、调适能力,才能承担起特定历史条件下文化解读者和传承者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姜铸.中西部承接东部纺织产业转移的五种力量模型[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04).

[2]王革非.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现状与对策思辨[J].纺织导报,2009,(03).

纺织工程就业市场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SWOT分析 定位分析

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普及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我国目前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多是在市(地)举办,89%的中等职业学校是由市(地)管理。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它在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专业人才的同时,又在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等诸多方面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以区域经济为依托,并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实现高职教育的区域化发展。本章将运用SWOT分析工具,梳理探讨影响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各方面因素,为进一步确定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的策略定位和发展建议提供参考基础。

一、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的竞争优势

1、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特色基本匹配

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建立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以沙洲工学院为例,该校目前设有机电工程、机械动力工程、纺织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和基础科学等7个系20个专业,而2010年张家港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冶金占50%,纺织占17.4%,机电占17.6%,化工占7.5%,粮油食品占7.1%,建材占2%,规模经济支撑强劲,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比达到85.48%,该校的学科设置基本上与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相匹配,为该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2、毕业生以技能型实用人才为主

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多以理工类毕业生为主,具有一定的技能素养,动手能力较强,就业后用人单位只需对他们进行短期培训甚至不需要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相比起名牌院校的眼高手低的毕业生,在工资待遇方面的要求也比较低,因此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沙洲工学院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2.28%,本地就业率达81.63%,说明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本地就业市场仍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校企合作模式逐步完善

校企合作从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产生之初,就一直是院校与地方经济密切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企业出资金,学校出人力资源进行科研攻关、邀请企业优秀管理人员来校授课、毕业阶段进入企业进行毕业设计等等,合作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以沙洲工学院为例,该校在前些年推行学生到企业定向定期实习的基础上,于2010年推行了“2+1”模式,即学生在校三年中,前两年在校接受专业教育,包括基础理论、基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后一年实行定向岗位培养,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在密切校企合作,提高就业率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步。

二、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的竞争劣势

1、经费来源渠道相对单一

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拨款,在运作科研攻关项目和建设实验培训基地等方面,主要依靠大型企业的赞助,对于县级市而言,其经济发展往往是由少数几家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的,能够有实力并且有意愿进行科研攻关和建设实验基地的大型企业并不多,如张家港在全国县级市中经济实力虽然居于前列,但是沙钢、永钢和浦项三家钢铁企业的产值已占到工业总产值的50%,相比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的高职院校,县级市高职院校的赞助经费来源就显得比较单一,在科研实力的竞争上相对处于劣势。以县级市高职院校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该校属全额拨款单位,办学经费来自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和学生缴纳的学费。目前张家港市政府下拨的经费主要是教师的工资、基本办公经费和学校基建项目的部分拨款。高职院校因实验仪器、装备投资所占的比重很大,办学经费时有捉襟见肘之感。

2、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是竞争力强弱的一项主要指标,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县级市高职院校要想引进和留住人才,所付出的经济代价要比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高职院校高出许多,沙洲工学院2010年共有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89人,而同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共有正高级职称117人,副高级职称471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则由中国科学院贺贤土院士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朱高峰院士、刘盛纲院士、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原教育部职教司杨金土司长任学院高级顾问,县级市高职院校在师资人才竞争方面处于绝对劣势。因此,县级市高职院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竞争力,必须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基于县级市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特点,在师资队伍的构建上应当体现专兼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有竞争力的人才。

三、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机会

1、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带转移拉动就业市场需求

国家产业结构逐步向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方向调整,沿海地区产业带转移也初见成效,已经出现了几年的“用工荒”与之有很大关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农民工来讲,对其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技术的升级对农民工的技术能力、专业的技能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带向内地转移,使得对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专业工人的需求明显加大,而高职院校怎么样更加适应技术改造、技术调整的需求来调整我们的培养目标,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挑战。从我们县级市的职业教育来讲产业升级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为高等职业教育很大的一个市场就是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而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正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县级市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趋向利好。

2、地方政府日益重视本土人才开发

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县级地方政府在积极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愈加重视对本土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发扬自身特色,更充分地融入地方经济提供了又一个有利的机遇。如张家港市政府在《2011年张家港市人才工作要点》中,就强调要加快建设“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并把“加强本土人才资源开发,协调推进各支人才队伍建设”列为单独一章,明确提出了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开发本土人才资源的过程,也是加快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的过程,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越成熟,对于引进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就越大。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杜时贵说“地方高校是本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今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迫切,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及时调整专业课设置,加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综合素质的毕业生。

四、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威胁

激烈的生源竞争是县级市高等职业院校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从2008年开始,高职院校招生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职教育学制由三年制改为两年制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保持原有招生规模的基础上,整个学校的办学规模将缩小l/3。利用信息技术、低成本、高效益的远距离教育的竞争力日渐增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快速发展对传统的办学规模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国外高等教育学校在我国的生源争夺也逐渐从普通本科教育延伸到职业技术教育。要求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职位需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导向相协调的高职教育,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做后盾是很难发展壮大的,许多本地生源在报考时宁愿更多地考虑选择到大城市的高职院校就读,这些都加大了区域高职院校的招生难度。一些区域高职院校为了争夺生源,甚至根据发达地区就业市场的热门专业来决定开办什么专业,而不是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特别是未来区域人才需求来设置专业,组织教学内容,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使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越来越相脱离,这种在定位上的摇摆不定也使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五、结语

通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法国高等职业教育相比较,并通过SWOT分析法加以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县级市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特色基本匹配、毕业生以技能型实用人才为主、校企合作模式逐步完善等三个方面。面临的竞争劣势主要有经费来源渠道相对单一、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等两个方面。面临的机会主要有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带转移拉动就业市场需求、地方政府日益重视本土人才开发等两个方面。面临的威胁主要是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

根据以上分析,县级市高等职业教育要想办出特色,谋取更大的发展,必须重新审视自身,做出明确清晰的定位,制定科学可行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李雪琴.关于地方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赣南示范学院学报,2008,(1).

[2]刘金锭,储祖旺.试析贫困地区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定位.职业教育研究,2007,(2).

[3]万建明,柯荣欣.谈区域经济背景下的高职定位.教育与职业,2004,(5).

[4]张溥.区域经济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科技资讯,2007,(14).

[5]崔立霞.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再谈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定位问题.卫生职业教育,2004,(24).

[6]刘军.论高职教育与长三角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论坛,2005,(20).

[7]范蓉丽.对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以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9,(5).

[8]高峰,宝爱群,王美.内蒙古高职教育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实践――以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11).

纺织工程就业市场范文第3篇

××市财政局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小城镇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城市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县域经济总量,尤其是农村经济总量扩张,地方财力充实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地客观反映。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本文结合××市近年来的实践,就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一些理论及实践上的探讨和思考。

一、××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决定》,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进程。截止2004年底,原创:全市共辖17个乡镇、2个国有农场,其中建制镇15个,小集镇56个,全市小城镇建成区面积82平方公里,小城镇人口41.5万人,比2001年增加7.2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0%,比2001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5966元,比2001年增长15.7个百分点,小城镇提供财政收入1.1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2.7%,全市城镇中心地位和总体功能明显增强,形成了以郢中城区为中心,建制镇为支撑,小集镇为纽带,中心村为网络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市近几年按照“建一个城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的发展原则,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夯实了地方财政税源基础,达到了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是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突出“特色建镇,特色立镇,特色兴镇”十二个字,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确定区域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磷化、食品、建材、纺织、汽车配件等五大产业,生产集约度有所提高,小城镇经济日趋活跃。胡集镇依托磷矿石资源,大力兴办磷化工企业,带动了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双河镇充分利用石灰石资源,大力兴建建材企业,带动了全市建材业的发展。石牌镇以豆制品加工为龙头,扩大黄豆种植面积,带动了豆制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旧口沙梨、柴湖大蒜、转斗蔬菜、张集香菇、客店葛粉等农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也都初具规模,“钟绿”牌、“三源”牌、“花山”牌大米、“山灵”牌葛粉、“佳绿”牌、“莫愁”牌蔬菜、“笪家湖”牌胡柚等15个品牌,获得省以上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农业外向型经济初具雏形,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小城镇的综合功能日渐完善,对经济的辐射力、吸引力明显增强。2004年,××市融资投入1.28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07国道、寺沙线、汉宜线改造和襄荆高速公路××段全面竣工,长荆铁路建成通车,农村路网升级,交通路网骨架形成,城镇设施、镇容镇貌,人口结构迅速得到改善,旅游、服务等产业飞速发展,有力地改善了投资环境,人力、资本、技术、市场初步形成,境外资本大量涌入。2004年,全市引进市外境内资金7.99亿元,境外资金1520万美元,外贸出口1654万美元,新增规模企业15家,有18个项目落户全市两个工业园区。

三是地方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一批新型小城镇的迅速崛起,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财政增收的支撑点,建设小城镇直接带动了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加,旅游城镇的兴建发展,使××旅游知名度迅速提升,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2001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28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亿元。同时,小城镇的发展,聚集了人口,使城镇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增加,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为税收增收奠定了基础。2004年,××市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3.06亿元,乡镇财政完成1.48亿元,占48.4%,其中小城镇完成工商税收1.01亿元,分别占到了32.7%和67.6%,小城镇建设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力地支撑了县乡两级财政。

四是拓宽了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直接推动了农民向小城镇集中,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企业向城镇集中。近些年××市通过发展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8万人,活跃在小商品批发、运输、流通等行业,农民通过兴办第三产业,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3048元,增加到2004年3690元,年均增长4.89%,不仅让农民进了城,而且使生活质量大为提高。同时,××市小城镇的飞速发展,吸引大量外乡打工者回乡创业,带回来了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多种经济因素,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给非农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生力量。

二、存在的问题

××市近几年虽然在建设发展小城镇、小集镇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大背景,加之受资金、土地、观念等方面的因素束缚,××市小城镇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小城镇的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辐射作用弱化。小城镇布局由于历史沿袭立足于利于管理的要求,造成小城镇个数多规模普遍较小,目前××市共有15个建制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56个小集镇,拥有人口41.5万人,小集镇平均人口0.74万人,根据全国沿海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初期的情况来看,小城镇人口超过2万人时,才能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对区域经济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可以对周边若干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明显带动作用。××市小城镇的小规模实际,造成了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小城镇对乡镇民营企业聚集能力有限,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直接导致小城镇发展后劲的严重不足。

(二)小城镇化速度明显低于经济增长水平。××市城镇化水平从2001年到2004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远远落后于2001—2004年经济年均增长7.16%,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的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村人均纯收入在四年间年均增长4.89%,农民有田种,有稳定的收入,不愿象以前一样为城市户口而进城,小城镇依靠吸收农村人口,依靠数量的扩张来集聚人口的发展方式进一步减慢。

(三)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小城镇规模小的实际,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有限的财力来加快城镇建设,城镇规模小,但行政人员却没有精减,小城镇的行政事业费支出居高不下,除胡集、旧口、郢中、石牌等几个中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较强外,××市大多城镇建设投入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04年,××市投入18个城镇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平均每个乡镇28万元,仅仅靠有限的上级投入,乡镇一级在城镇建设上存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无钱不办事”的观念,城镇建设资金捉襟见肘。同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城镇建设贷款难,融资难一直困扰地方政府,为扩大资金来源,有些乡镇尝试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发展小城镇,但办法不多,渠道不畅,把经营理念简单地理解为出让、出租、承包、卖经营权等,一些地理、自然条件较好的乡镇,缺乏长远眼光,把资源都承包、租赁出去了,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对小城镇的发展有害无益。

(四)小城镇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区域经济缺乏龙头企业支撑。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小城镇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2004年,××市全市规模以上乡镇属企业64家,企业从业平均人数5304人,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10家,在产业发展上除粮油加工、蔬菜、水果外,名、特、优、新的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条不长,对产业的引导作用,对种养基地的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农产品加工水平整体不高,呈“三多三少”现象。即:小项目多,大项目少;初加工多,精加工少;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少。具有明显支柱产业的乡镇不多,许多小城镇的产业结构相似,缺乏个性和特色,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代表农业发展方向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种植面积仅占全市种植面积的4.1%,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意识滞后,××市现有的一定数量的特色品牌,均限于本省甚至本地区,没有真正体现品牌价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龙头企业的扩张。

(五)小城镇建设配套政策不到位,配套设施滞后。近年来,××市在加快小城镇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小城镇镇容镇貌焕然一新,但由于资金紧缺,财政投入不足,仍有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还很低;断头路,泥巴路还很多;绿化总量少,不配套,档次低;排水设施不健全,排水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同时,由于户籍管理制度制约,影响了社会福利、就业水平,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转移农民时,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没有及时跟进,出现了农民看病难,就医难,就业难等问题,这些因素导致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不高,影响××城镇化的进程。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

1、立足于依附武汉城市圈,科学制定小城镇建设区域规划。财政支持小城镇必须以发展县域经济为前提,从战略的高度制定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规划,确立财政支持的重点和目标。2001年,湖北省启动了武汉“1+8”城市圈建设工程,该城市圈以占全省33%的土地,承载全省50.4%的人口,提供全省55.6%的GDP,51.5%的财政收入,60.56%的工业总产值,57.2%的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湖北产业发展和经济实力最集中的核心区,也是国家发改委规划的全国七大经济核心区。××市距武汉市区只有3小时的路程,随着随岳高速、武荆高速公路的开通,××市到武汉市的时间将近一步缩短,这对××的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市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大城市边缘形成有经济活力的小城镇群体,城镇化建设应着眼于吸附武汉等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促进本地区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开发,促进财政经济的整体优化。按照××市目前的资源分布、产业优势,在规划小城镇发展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依附城市圈构筑相关产业链,实现资源互补。大力扶持胡集、双河、磷矿等镇的磷化工产业,着手组建磷化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整合磷化资源,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集团,扶持东桥、郢中等镇的汽车零配件产业,扶持旧口、洋梓、长寿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创建食品工业生产基地和纺织工业生产基地,链接以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园为主要辐射圈的产业集群带。以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为龙头,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寿之乡四大品牌,突出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两大特色,大力扶持发展客店、大口林场、郢中城区的旅游资源,加强郢中城区的旅游服务业,提升旅游区形象,以东星集团为载体,推动周末假日经济的发展,力争发展成为武汉城市圈的“后花园”。

2、立足于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小城镇发展不仅扩大城市规模,重要的是引导和促进大部分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城镇带动农村,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就要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则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资源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潜力来看,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眼于长远发展,抓住有优势的主导农产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重点培养和扶持张集的食用菌、长寿的绿色大米,郢中的果蔬加工、胡集、磷矿的花卉产业,旧口、柴湖的粮油以及肉类、蛋品加工,石牌的豆制品等支柱产业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同时注重品牌意识,为地区名优农副产品统一注册商标,形成地区名牌,以此为前提优化农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以全市已建的金林、华联、新美香、康辉、连心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形式,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订单生产,农资技术服务等方式,强化联接形成完整的原料—加工—销售及服务链条,发挥整体行业的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强地方财政实力。

3、立足乡镇企业,壮大地方骨干财源。乡镇企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同时,农业税取消后,乡镇企业的财政贡献将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实力。按照“积极扶持,合理规划”的方针,继续优化乡镇企业结构,将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中,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磷化工、纺织、食品产业。一方面用足、用活财政政策,对小城镇的乡镇企业在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积极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由集体经营向公有民营、民有民营转变,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注入乡镇企业。不断改善条件,优化环境,吸引民营资本和外来企业投资办厂,使民营经济成为乡镇企业的重要生力军。另一方面重点扶持乡镇优势骨干企业,立足于胡集、双河、旧口等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磷化工、建材、纺织等工业企业,立足东桥、郢中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机电、汽车零配件、小五金工业,形成区域主导产业,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竞争力,使之逐渐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柱和龙头,为产业兴镇、工业兴市奠定基础。同时,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4、立足于制度创新,推行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城镇建设资金不足是制约城镇发展的主要矛盾,单纯依靠财政资金的直接投入,不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也难以承受。因此,进行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必然选择。财政应运用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和引导功能,吸附社会资本、原创: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合理确定政府投入,加强财政基础建设投入预算安排。根据全市小城镇建设现状和规模,以及财政实际,合理确定每年投资支出,力争逐年增加,同时,积极向上争取专款用于重点城镇建设。二是按照“经营城市”理念,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对于小城镇住宅开发项目,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具备自负盈亏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部分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建立市政有偿使用和合理的收费制度,解决投资者投资回报问题。三是尝试发行小城镇建设债券,通过中央财政发行专项债券募集小城镇建设资金,债券收入严格用于准公共产品而又能盈利项目。如农贸市场、供水、供电等。四是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贷款支持力度,拓宽服务领域,对农民进镇购房等方面开展信贷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