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思考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各类高职院校都得到了长足进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率稳居前列。但从学生跟踪调查来看,学生的就业稳定率却呈下降趋势,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研究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高职学生特点

我对内蒙古交通职业学院2009级和2010级学生的入学成绩进行了统计汇总,结果发现高职高专生源的文化基础总体比较薄弱。同时成绩差异性比较大,最高分和最低分甚至相差150分左右。从报考志愿的录取率来看,每个专业报考人数分布不成比例,有的专业全为第一志愿录取,有的专业60%~80%为调剂录取,从全院总体情况来看,有20%~40%为调剂录取考生。同时,我又对全为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20%~30%的学生对专业有一定的了解,非常感兴趣;20%~30%对专业并不了解,完全依靠家长的意愿报考;50%的学生是通过社会用人需求而选择的专业,只是为了将来好就业,并没有兴趣可言。

二、企业用人需求特点

我对中交集团、中铁集团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调查发现,随着国家总体规划和行业发展需要,每年需要大量的高职人才,且待遇丰厚。但对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专业知识硬,动手能力强

企业当前紧缺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不是传统意义的能工巧匠。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更需要理论与实践双重的人才,以适应企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2.综合素质高,心理素质好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唯一的、持久的竞争力将来源于员工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因此除了要求毕业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具备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

3.职业道德高,能吃苦耐劳

现代企业需要的是有高度职业精神、工作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强的专门技术人才,并且这些人服务于生产与管理的第一线,是最基础的工作,条件相对比较艰苦。因此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与企业同成长、共命运,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踏踏实实地从基层做起。

三、我国高职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教育部2006(16)号文件的指导下,各个院校纷纷进行改革,以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但是在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以市场与就业为导向,往往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过分强调理论—实践的比例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追求实践动手能力,往往压缩理论课程,甚至对一些课程进行删减,学生没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必将缺乏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间接导致人才培养方向发生改变,使之向传统技术型方向发展,这并非企业所要求的高素质职业型人才。

2.急于追求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出现,在没有对专业特点、教学环境和学生情况进行分析的前提下就会得到大家的盲目追捧,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效仿。未能根据新的教学要求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结果往往只能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片面地追求形式和结果。

3.课程整合存在一定的误区

课程整合是指将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课程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能看到课程整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机,但在执行过程中,我们的确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例如,老师对概念认识不清、整合的目的不明确、主次不分,这些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高职高专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兴趣爱好。在对学生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缺乏专业兴趣,导致为了毕业而学习,即使走向就业岗位,出现“跳槽”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加之“90后”即将迎来就业的高峰期,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比“80”后欠缺得更多。另外随着行业发展规划的改变,入学时的紧缺行业到毕业时已经趋于饱和,如何培养多元化就业及就业稳定性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1.建立校企合作,发展订单式培养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高素质职业型人才,而不是为了搞科研,教学中的先进理念来源于企业。而企业需要的是适合本企业长远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企业文化及理念,促进学生的敬业、乐业、团队协作的素养,增强综合素质,可以大大降低将来的跳槽率。企业的先进方法可以为教学改革提供基础资料,促进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双赢。

2.淡化专业强化课程,发展学生兴趣

同一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也各不相同,我们能否在教学方面发挥学生的这些优势。比如,(1)学生对某门课程感兴趣,我们是否应该发展学生这方面的特点,然后引导其对本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最终达到对专业的认可。

(2)借鉴本科院校的双学位方法,试探让高职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学习,成绩合格则颁发结业证书。这样既满足了个人兴趣又为将来行业发展过盛后的就业打下了基础。

3.重视选修课的建设

在部分院校,对选修课不够重视,开设比较随意,考核不够严格,基本采取开卷考试,结果导致学生为了完成应有学分而被动选择。其实,高职高专开设选修课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创广阔的天地,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健全选修课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开设方式、考核方式等。

总之,正确理解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特点和企业需求制订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各种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对课程进行设计,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义,牛全峰,唐燕妮,等.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郝红梅,.探讨高职高专院校面向中小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经济研究导刊,2011(18).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第2篇

(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04)

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动漫人才的重要力量之一,但在培养动漫人才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人文素养教育的缺失,使动漫作品失去生存的文化土壤和根基,无法创作出优秀的动漫作品。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动漫创作人才是创作优秀动漫作品的关键,是中国动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 :高职;动漫人才;人文素养;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157-03

动漫产业作为新兴的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之一。高职院校是培养动漫人才的重要力量之一。目前高职院校在培养动漫人才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综合性知识体系的重视程度不够、培养方向过于狭窄、人文精神的培养缺失等。高职院校动漫人才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使得学生在动漫职业生涯中发展后劲不足,原创能力普遍缺失,表面上看是技术能力不够,但其深层次原因却是人文素养不高。

高职动漫人才培养的人文缺位

中国动漫产业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动漫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仍不成熟。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动漫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肩负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然而,在高职院校如火如荼开设动漫专业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1986年以前,中国动漫创作人员秉承中国文化和艺术风格,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历程。但随着世界其他各国动漫的崛起和世界动漫技术的发展,国外动漫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并赢得了大量的观众。西方文化的蔓延、渗透,对我国动漫制作技术的提升和制作手法的创新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我国动漫的发展。但中国的动漫工作者逐渐一味地盲目跟风,模仿欧美、日韩等的动漫手法,丧失了自我风格,没有实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融合。美国的动漫作品中会体现出美国文化中乐观向上、英雄主义、幽默风趣、温情脉脉等特点,而日本动漫作品中则贯穿着日本文化中坚忍不拔的人性、精神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由于盲目跟风,导致中国动漫逐渐丧失了人文基础和精神内涵。其实,欧美、日韩动漫在国际上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外因在于深入挖掘本土文化、民族传统,在动漫形象上充分表现民族信仰和核心价值观,内因则在于动漫创作人员具有较深的人文素养。反观中国动漫作品的灵魂在哪里?中国动漫创作人员人文素养的缺失使创作的作品在动漫形象上无法表现人性,不能触动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刻画不细腻,在动漫情节和创作手法上既没有传承民族文化,又没有创新。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为贵”等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动漫作品中已难觅踪影。这样的动漫作品是没有灵魂的作品,无法牵动人心,更无法走向世界。

我国在培养动漫人才的过程中,多以国外优秀动漫作品为标杆,对我国优秀的可挖掘的民族文化讲得甚少,培养出的动漫人才人文素养不高,致使创作出的动漫作品主流价值观不明确,逐渐导致中国本土动漫风格未能得以继承和发展。

动漫人才具备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一)人文素养及构成

关于人文素养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说法,笔者认为,所谓人文素养,是指经过人文知识学习而内化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具体表现为人的思想品位、心理素质、气质、修养、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大体而言,人文素养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的基础,人文知识包括历史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美学知识、艺术知识、传统与习俗知识等;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内化,人文素养是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将人文精神通过内心的认定、取值、积淀、拓升而定型为个人的心理认同与行为规范;人文形态是人文素养的外化,是人们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艺术气质的具象表现。

人文素养是内在的价值性品质。缺乏人文素养(尤其是民族价值观)指引的动漫作品是不能引起观众共鸣的。我国目前大量引入欧美、日韩等国家的动漫作品以弥补国内市场的空缺,满足广大儿童和青少年的观看需求。然而,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西方的动漫在宗教上并不完全适于我国观众,部分西方动漫作品的作用是消极的,他们宣扬的暴力、文化、道德观和价值观与我国文化存在一定的矛盾,对我国儿童和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国的动漫创作者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够制作出向观众输送正面价值观的动漫作品,能创作出充分注意本土文化以及人性表达的动漫作品。

(二)动漫创作中人文素养的内在需求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讲求时效的今天,我国动漫也搭乘着快速列车,动漫作品过于强调技术性而无法表现丰富的内涵,无法彰显民族的人性和灵魂。根源在于无法静下来研究本土的历史、宗教、文学、艺术等,将中国的民族精神、民族价值观赋于动漫角色上,致使动漫作品失去灵魂。这种人文素养的缺失使动漫作品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根基,就无法创作出优秀的动漫作品。动漫作为一门以创意为核心、综合性极强的艺术,集文学、戏剧、美术、影视、音乐等特点于一体,其创作过程是综合多种人文知识、融合人文精神的过程。现以动漫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几个环节为例,说明人文素养对于动漫创作的重要性。

剧本写作 剧本是对整个影片的故事描述。好的故事和题材是创作好的动漫作品的前提。近年来,我国的动漫剧本一般模仿日美风格,再加上急功近利以及道德失范、价值失范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产生的效果往往是“东施效颦”,在故事情节中未能寄托思想信仰等抽象的价值体系。我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传统和“重义轻利”的价值传统等在国内的剧本中已难觅踪影。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灿烂,提供了丰富的故事题材,承载着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念、人文理念和人文思想。好的剧本需要创作人员具备丰富的文化修养,对中国的哲学、历史、宗教、文学、传统习俗、民间文学(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有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人文精神,从中挖掘出符合中国审美标准的题材。动漫剧本实际反映的是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观等内化的人文精神,反映的是作者对社会发展、历史、生命、环境、宇宙等的认识。

角色设定 动漫形象是动漫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动漫产业中开发衍生产品进而形成价值链的开端。国外的动漫作品能深入描摹人性,在于创作者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能准确把握角色特征并细致刻画。我国早期的动画人物造型渗透着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完美地传达了中国山水画的幽深意境和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近年来,中国很少创作出属于自己民族的动漫形象,多数动漫作品中的角色性格刻画不深刻,形象刻板,角色缺乏“灵魂”。要塑造优秀的动漫形象,就要求造型设计人员对古今文学、历史学、美学、民间艺术等都有深入的了解,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塑造出有血有肉、体现中国传统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民族动漫形象。这是中国动漫崛起的必由之路。

场景设计 日本的动漫作品深受喜爱的原因之一是细腻又充满日本民族文化的场景设计,浓郁的民族气息使观众在被剧情和动漫形象打动的同时,也被朴实的民族文化所吸引,如神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饮食文化等。通过场景可以感受一个民族的风俗、建筑、历史、信仰和价值观。我国的动漫场景设计人员人文素养缺失,导致创作出的动漫作品缺乏民族特色,大量的模仿和急功近利的粗制滥造,使动漫作品渐渐失去了中国传统特色。我国的少年儿童在这种动漫作品的影响下又如何去领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优秀的场景设计人员必须对我国的交际礼俗、服饰习俗、饮食习俗、居住习俗、节日习俗、信仰习俗等传统文化与习俗进行深入了解,对我国的历史、古代哲学、文学等把握透彻,并将其运用到场景设计中去,让世界通过中国动漫作品了解中国的传统与文化。

影视语言 影视语言是一种视觉语言,是影片用以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传递思想感情的特殊艺术语言。优秀的动漫作品可以借助独特的创作理念,通过独特的影视语言向观众传达出导演对宇宙、对生命的思考。赫尔佐格曾经说过:“要是你习惯了把镜头设计仅仅建立在美学的基础上,你就永远跳不出庸俗的框框。”影视语言不仅仅需要美学素养,还需要哲学、戏剧、舞蹈、音乐、文学等方面人文素养的积累。但凡好的动漫作品,无不有思想深度,有人文关怀,有丰富的想象力,有视听冲击力,这也是对动漫创作团队综合人文素养的要求。

不仅在上述的动漫制作环节中需要动漫创作人员具有综合的人文素养,在动漫制作的整个过程中,如分镜头设计、风格设计、原画设计、配音等各方面以及动漫产业的营销与管理等各方面同样需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动漫产业链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要适应动漫产业的需要,动漫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哲学与宗教、文学、艺术、历史、风俗与名胜、美学与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将其内化为人文精神,并外化为人文形态(人文行为),形成稳定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并将其融于自己的动漫创作中,使动漫作品展现民族精神和灵魂。笔者认为,动漫创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两方面,具体如图1所示。

人文素养对高职动漫人才培养的启发意义

高职动漫专业不仅仅需要数字技术应用知识、艺术学科知识,同时需要学生了解文学、历史、音乐、摄影、民间文化等多方面知识,需要的是对跨学科知识的综合与整合能力。现在国内大部分高职动漫培训教材都以美国、日本动漫为蓝本,鲜有本土传统和优秀动画的案例剖析,学生接受的知识自然受到美国、日本动漫的极大影响,把美国、日本动漫作为学习的榜样,对中国优秀动漫知之甚少,也就无法挖掘丰富的本土动漫资源,也无法创作出具有鲜明的本土风格的动漫作品。另外,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价值观越来越趋于物质化、技术化,对追求文学、艺术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急功近利的思想逐步占据了社会的主导地位。受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影响,以制作时间周期衡量收益的价值尺度使大量的动漫作品粗制滥造后便投入市场。动漫从业人员文化底蕴的积淀,内在的人文素养的提升,可以使动漫从业人员放下浮躁的心态,反思技术与艺术、文化的关系,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指导自己的创作。

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动漫创作人才是创作优秀动漫作品的保障,是中国动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培养动漫创作人员的人文素养,提高创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以提升动漫作品的精神内涵,展现动漫作品的中国文化特色,展现角色的人性,赋予角色以民族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中国动漫实现创意发展的关键。重视人文素养对高职院校动漫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艳,郝春生.人文素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石亚军.人文素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7-50.

[3]王冀中.动画产业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2.

[4]向怀林.人文基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301-302.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涯规划 人才培养 创新

[中图分类号] C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3-0133-03

一、 课程开设现状和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一)生涯规划课程开设现状介绍

天津农学院是天津地区较早开设生涯规划课程的高校之一。课程被设置为公共必修课,总共为38学时,2学分。自2010年起,每学期有超过30名授课教师和3000余名在校生参与到本课的教学活动中。

1.授课教师构成。讲授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由三部分构成:首先是来自各院系的学生工作主任和专职辅导员,这部分教师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来自人力资源专业的专职教师;最后一部分是来自就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授课教师实行“准入门槛”制度,所有授课教师都具有人社部颁发的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且必须从事就业工作3年以上,具备相关的就业指导经验。

2.课程授课方式。生涯规划课程采取课堂面授和网上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课堂面授占20学时,共包含10个模块。教师多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包括团队组建、自主自助式教学、团队活动等方式。网络学习分为自己自主学习感兴趣课程和必修课程两部分。其中,网络必修课程占18学时,总共分为6-8门课程。网络必修课程由每位授课教师根据面授课程中的不足,加以补充和增加学习内容。创新创业课程、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就业指导等课程是网络课程中的必选课程。学生成绩以面授课程成绩占60%,网络课程成绩占40%的核算方法。面授课程成绩根据课堂表现和作业综合评分,网络课程根据平时必修课课时学习情况和最后考试成绩综合评分。

3.面授课程内容。面授课程分为10个模块,主要分为导论、自我探索之兴趣、性格、价值观、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拓展部分)、探索外部世界、生涯决策、职业素质(生涯规划执行部分)、职业生涯规划总结。当然,教学大纲在设计上比较灵活,授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点拓展导论、自我管理、职业素质和生涯规划这四部分内容。

4.授课对象。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全校二年级学生,每年的第一学期进行讲授。大二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级的适应后会进入一段迷茫期,有人将这段迷茫期称为“后大学现象”,即在进入大学后,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目标,或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为了确保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效果,每班规定面授课程人数不得超过80人,这样教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课程组织管理机制。课程授课之初,多次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通过分组分模块对课程的每个部分内容进行细致研究。授课教师还组成多个课程研究小组,每个课程研究小组都由一名资深的就业指导教师带领两名青年教师进行课程内容研究。对于新加入课程授课的教师,严格准入制度,除必须具备就业指导师资格外,还需进行一学期的听课学习。每学期课程结束后,还会通过教学录像对教师的讲课内容、授课方式进行有效督导。

(二)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近年来,为了适应大众化教育环境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天津农学院逐步形成了“3.4.5.6”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办学过程中,始终注意3个有利于(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4种意识(创新意识、独立意识、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对学生的培养要注意5个满足(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能力需要,满足办学单位的社会声誉需要,满足家长希望孩子成才的需要,满足培养对象个人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6种能力(自信能力,专业能力及专业核心实践能力,利用外语和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协作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写作能力)。

(三)生涯规划课程开设前后,毕业生情况分析

通过笔者对天津农学院多年的各项就业率数据的统计,以签约率、考研率、就业率、大型企、事业单位就业率、基层就业率作为五个比较指标,将2007-2009届三年没有开设生涯规划课的毕业生各项指标与2010-2012届三年开设生涯规划课毕业生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开设生涯规划课后毕业生就业率的各项数值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见图1)

图1 :天津农学院2007-2009届、2010-2012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比较图

二、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突出矛盾是:企业对于用人的需求呈现出两极化的趋势,即高层次人员和基层人员需求明显,但是一些本科毕业生既不能满足企业对高层次人员的需求,更不愿意从事营销、服务类等基层工作。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较多,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来看,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仍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相对刚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如今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仍沿用着精英式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二是忽视了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同一个班的学生,有的适合搞研究,有的适合搞管理,而有的学生则操作能力较强;三是高等教育资源不均衡,学校录取的学生差异较大,学习能力相差悬殊。在整齐划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对刚性的“学年学分制”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存在着“吃不饱与吃不了”共存的现象。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无疑会出现很多问题,现将其进行归纳。

(一)高等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不统一

高等教育内容在课程设置和设计方面更倾向于学科型教育,这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最终导致学校设置的课程内容没有涵盖或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此外,高校实践课程教学质量偏低,课程实践条件的投入偏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导致企业对大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普遍不高,影响了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就业竞争力。

(二)学校未能提供培养各类职业人才的条件

由于大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企业进行实践工作,企业间的真实生产经营环境和内部的组织文化、价值取向相差较大,使得学校无法提供所需的资源和环境。虽然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企业实践的环境,但是由于目前产学研合作程度有待加强,导致这种实践需求很难得到满足。这也是目前大学生不能令一些用人单位满意的重要原因。

(三)大学生自身欠缺工作能力

能力大体可分为专业知识能力、可迁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大学生最看重专业知识能力,而企业最看重可迁移能力。大学生即使掌握了就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也不能立刻适应企业环境。根据麦可思的调查显示,86%的大学生在入职1年内辞职的原因多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和对企业环境适应不好。这说明现有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的标准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

(四)人才能力培养体系缺乏完整性、连贯性和系统性

由于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完整性、连贯性和系统性,使得大学生不能够建立完整的知识和能力体系,这导致大学生综合能力普遍较弱。此外,许多大学生在进行能力培养时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学习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培养的效果。

(五)培养模式单一,教学模式陈旧

高校科研与教学资源的融合度不够,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工作的深入度不够,国际交流合作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都有待加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方式,但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可发挥的空间不多。此外,在这种单一的传统培养模式中,教师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

三、生涯规划课程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影响

(一)课程对专业设置理念创新

在生涯规划课程中,除了自我探索之外,更多内容是对外部世界的探索,通过引领学生进行自我和外部世界探索,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的外部世界或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去塑造一个满意的自我。这种理念创新以职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而不单只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生涯规划课程打破了原有的培养模式,不再设置单一的标准和依据,而是根据社会需求去培养学生,学生不仅可以在课程中明确自我目标,还可以根据就业方向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和预期。

生涯规划课程的创新点在于依据社会的需求,在实践过程中,使用最为广泛且有一定深度的模式即校企合作形式的联合培养,也称为订单式培养。这种培养模式适用范围多为高职院校。由于普通本科院校有严格的专业设置限定,订单式教学方式很难实行,而生涯规划课程就是充分结合外部世界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所开设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际操作性。课程从社会需求的视角设置专业课程,打破了单一的学科逻辑设置方式,开始以职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二)课程对教育质量标准的创新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分为内适性取向、外适性取向和个适性取向。所谓内适性,指的是教育系统内部自己界定的自我完善程度要求。高等教育的内适质量主要体现为某一知识、学科与时段的学习对后续学习所提供准备的充分程度。外适性指的是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国家、社会需要的程度,它强调的是教育对外部需求的满足程度,即教育是否契合了社会的需要。个适性指的是教育满足学生的个性完善与主体性的主动构建、弘扬与完善的程度。这种质量标准的价值取向是在人文主义旗帜下赋予学生主体地位,强调教育对人之所以为“人”本身而不是作为社会工具的“人”的训练、陶冶与发展。

(三)课程对教学安排的创新

生涯规划课程对高等教育教学安排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规划。课程针对学生在不同时间节点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并根据每个阶段学生容易出现的共性或个体问题,提供相应的团体活动或个体咨询服务。这种教学模式的安排,除了在系统上具有承接性和完整性外,还在时间阶段上具有独立性和灵活性。生涯规划课程已经慢慢拓展为生涯就业指导服务系统,以必修课为基点,通过开展包括形式多样的团体辅导、选修课、讲座、活动,针对阶段性或个性化问题灵活处理。这种教学安排模式打破了单一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服务体系,一切从学生出发,围绕学生制定教学方案和培养形式,是一种挑战传统的新型教学设置模式。

(四)课程对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

精英体制下的教育多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生涯规划课程是从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开始。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方法融入后现代心理学的一些技术,例如叙事疗法、团体辅导、图画和色彩心理学等,通过学生的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团体协作融入度。经过不断探索后我们发现,在课程进行中,最适宜的团队人数为6人,如果多于6人会影响团队的整体合作力,少于6人会影响课程活动的质量。在课程教学中,多数采用团体活动的方式,通过头脑风暴、主题讨论、案例解决探讨和一对一生涯访谈等形式,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方向的引领者。这种授课方式,可以锻炼学生自身的协调能力、主动学习力,提升体验的效果。

(五)课程对大学教育经历的创新

教育经历是指个体在正规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生涯规划课程在这方面尽量帮助学习者有目的地去构建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大学经历。首先,大学是追求理想的经历。大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创造和无止境的完善过程,是一种不断追求理想的经历。这无疑与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起到同样的目的。其次,大学是专业学习的经历。专业教学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的主要部分,应该做为实现大学理想的基本途径。从基本形态上来说,专业教学是一种分学科的教学实践。生涯规划课虽然不属于某门学科专属的学习范畴,但是却与专业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最后,大学是围绕相关教学的经历。高校的专业教学,如果纯粹是传授学科知识、培养学科能力,没有了学生、教师自我的参与,会把教学变成缺乏与个人有联系的信息传播和加工,使课堂“与其说是师生忠实于自己的真实而生存的场所,不如说是意识到需要迎合他人的价值观、要求、意志进行思考和行动的场所”。这就是说,只有学生和教师意识到专业学科知识能力对自我实现的意义,他们身心的潜能才能被激发出来。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也是围绕以往成功者和失败者的经历来开展教学活动的,这让学习者能够感同身受,激发内心的理想。

综上所述,通过生涯规划课程开设前后的比较,在对毕业生去向变化和对课程反馈的整理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课程的认可度极高,在课程中获得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学生,不仅调整了就业心态,增长了就业竞争力,且在众多领域学会利用生涯规划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见,生涯规划课程作为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型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承接式课程,在未来必将发挥其更突出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林永柏.高等教育质量内适性与外适性的辩证关系[J].辽宁教育研究,2008(4).

[2] 张炳生.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6(6).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特色办学;人力资源观;产学结合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能力的总称,是一种重要资源。其对生产力其他要素发挥作用起着决定性意义。通过分析研究现有人力资源,合理组织、利用、挖掘其潜力,不断协调生产要素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我们的人力资源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达到促进单位发展的目的。作为一个教学和培训机构,信阳广播电视大学的人才培训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电大人才培养现状

信阳广播电视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普通高等专科、开放教育本(专)科、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网络教育本科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建校20余年来,各项建设已达到相当规模,拥有与现代远程教育相适应的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信阳广播电视大学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电视、文字、音像教材、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远程教育的开放大学。同时,还担负着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非学历教育任务。

信阳广播电视大学以举办高等学历教育为基础,开设有20多个专业。信阳广播电视大学弘扬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探讨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营造充满人文关怀和校园氛围的学习环境,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电大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缺少大人力观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电视大学培养人才注重学历教育;缺少专门人才培养或者是实用人才培养或者说实用人才培养力度不大。

(二)人才资源培养结构失衡

电大培养人力资源结构最明显的标志是“一线紧、二线松、三线臃肿”,博士、研究生培养尖人才凤毛麟角、本科人才培养数量不大、专科人员人满为患。据统计,信阳广播电视大学具有本科学历的仅占职工总数的23%、大专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60%,在职教育与后续教育15%。其他占2%。

(三)缺乏具有激励作用的分配机制

信阳电大执行的工资分配制度是全民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不合理之处是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能充分体现个人业绩和贡献。表现在生产一线教师,不管多苦、多累、干多还是干少、贡献大还是小,只要职级、工龄和任职时间相同,薪酬待遇基本相同,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缺少人才流动、互动,有些岗位一个人一干就是几十年,缺少竞争机制,容易造成人浮于事。

三、信阳电大自身的特色的人才培养措施

信阳广播电视大学应该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办学,重点是面向地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培养各级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广大求学者提供终身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一)高度重视人才培训,树立大人力资源观

作为培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以系统全面的观点看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充分认识到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竞争,把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信阳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中,当前正在制定信阳市2012~2016年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积极抓住信阳人口多,生源好,后续教育、职业教育需求量大的特点,重视各类人才培养和开发,树立大人力资源观

(二)走产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途径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培养。对于有需求,又不能来上课的单位,可以派员在当地班培养。要积极和广大事业单位联系,鼓励参加二次培训。信阳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现在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应当继续发扬。要结合个单位发展战略和目标、重点工作和项目,重点挖掘和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要对员工进行有计划的、持续的培训、教育和开发,做好人才储备,为单位的发展建设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对社会上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就是要采取请进门培养,发给相应的学习证明,并鼓励考取各种资格证书;微电子技术人才是上海最为紧缺人才之一,上海一家培训机构与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签订联办微电子技术专业的协议,双方共同培养上海经济发展的急需人才,毕业生由协会推荐就业;目前,金融保险、同声传译、汽车运用技术、物流、数控、3G、网络编辑、珠宝专业均是热门专业这些专业可以和当地、或全国知名企业、行业协会联合办学、推荐就业。联合办学效果良好。

(三)实施分类分层次分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有利拓宽学生专业面,形成人才培养特色,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与择业竞争能力,学校实施了分类、分层次、分阶段的教学模式。分类将招收的相关专业制定同类别的培养计划,设置不同专业,允许学生第一学年后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重新选择专业,再进入第二学年学习;分层次指英语等重要基础课程,针对学生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次的因材施教;分阶段指三年培养过程分为基础教育与就业教育二个阶段,基础教育阶段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就业教育阶段结合就业着重加强职业技能与毕业综合训练。

(四)优化设置课程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订单式”培养职业标准专业建设实践教学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订单式”培养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引起极大的关注。一些学校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人们对“订单式”培养对提高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有了新的认识。

1.1 “订单式”培养主要优点

1.1.1 引导学校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办学理念创新,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并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1.1.2 创立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的新机制,推动不同领域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

1.1.3 建立职业岗位标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推进“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

1.1.4 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1.5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胜任工作岗位要求、顺利实现就业。

尽管在认识上和行动上已经引起了普遍重视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实践中还是遇到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2 “订单式”培养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1.2.1 “订单式”培养对专业建设没有形成支持力

目前“订单式”培养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订单式”培养对专业建设缺乏促进作用,“订单式”培养与专业建设是两个独立模块的办学模式。二是“订单式”培养对师资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不大。“订单式”班的主要师资力量还是行业企业专家,学校专业教师参与的数量有限,特别是核心课程参与的机会少,大多数教师没有得到锻炼的机会。三是“订单式”培养的成果没有及时转换成办学实力的提高,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办学条件等没有形成直接的促进作用。

1.2.2 行业企业参与“订单式”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当前人才供需的矛盾突出,一方面学校学生就业问题压力很大,另一方面企业对人才有很大的选择性。学生就业和企业用人压力是不相等的,在“订单式”培养这个问题上很难真正实现双赢。“订单式”的校企合作只是个别利益上调动了企业办学积极性。因为没有制度制约和利益驱动,“订单式”培养只是“蜻蜓点水”式的合作办学,企业并没有参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室建设等关键环节,没有形成校企深度合作。

2 “订单式”培养对提高专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2.1 促进专业建设与职业标准对接

“订单式”培养是一种人才培养高效灵活的办学模式。它具有明确和具体的职业标准,有较强的职业指向性和岗位针对性,有确定办学目的和教学情境,代表着企业独特的职业标准。“订单式”培养的课程体系是按照订单班的职业标准来设置的,它的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是一种对应关系。学校在履行“订单式”培养的合同过程中,能够按照职业标准办学。“订单式”培养带给学校的是一种职业化的课程体系,教师会更加了解职业标准,使每个教学情境或案例的设计更实际。学校通过订单培养使课程内容和实训实习内容更加符合职业标准,使课程体系涵盖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2 促进“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订单式”培养的教学团队是由学校和企业专家共同组建。这使得师资交流成为可能,掌握生产一线的技术的专家进入教学第一线,学校的教师也可以到企业挂职锻炼,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水平,特别能够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通过“订单式”培养学校将会带出一批适应高等职业教学需要的“双师型”队伍。

2.3 推动了实践教学

“订单式”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包括现有的常规课程,也包括将职业标准拆分成工作任务,再归纳成教学情境,最后形成课程体系。因此,课程体系标准一般会十分精练和实用,理论课程得到了充分的压缩,实践课程得到了充实。在“订单式”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变的更加灵活和优化。特别是岗位技能训练可以直接在企业内部进行,有的可以在生产一线进行,边学边做。在这过程中,大量真实的实践教学情境被引入到教学中,被应用到学校常规教学中,这就推动了学校的实践教学。

2.4 提高了学校办学条件

通过“订单式”培养过程,企业可以向学校提供实训设备,并将关键的生产技术提供给校方,帮助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同时,校外实训基地也得到充分利用,使办学条件更加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3 进一步做好“订单式”培养的建议

3.1 应建立“订单式”培养的信息沟通渠道

“订单式”培养的主要困难是学校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学校无法知道哪些企业有合作办学意愿;企业无法知道哪些学校能够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沟通信息,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办学机制。

3.2 应建立“订单式”培养的强制办学标准

学校应将“订单式”培养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推力,建议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将“订单式”培养作为区别于常规培养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形式,专业建设答辩材料中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应增加“订单式”培养的内容。学校应根据专业建设规划落实“订单式”培养方案。建立根据“订单式”培养方案与专业建设的整合机制。利用“订单式”培养实现专业建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3.3 应将“订单式”培养的成果转化成专业建设成果

“订单式”培养就是一种市场需求的“风向标”,专业建设应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灵活设置和调整优化专业。要研究通过“订单式”培养促进专业建设的办法,最大限度地通过“订单式”培养提高专业建设的水平。建议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通过“订单式”培养进行校企人才交流,将一线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请进来,将学校的优秀青年教师送出去,从而提高教学团队的总体素质。第二,通过“订单式”培养了解企业最新的职业标准,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高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第三,通过“订单式”培养提高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订单式”培养在促进学生就业中的作用。改革学校人才培养评估体系,改革考核方法,引入企业的人才质量标准和人才竞争机制。第四,要对“订单式”培养工作进行、跟踪、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建设,调整专业建设方向,指导新专业开发。

4 结束语

“订单式”培养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良好办学模式。它的基本出发点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急需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解决学生安置就业和社会对人才需求两方面问题。如果能将“订单式”培养的成果应用到专业建设上来,成为一种主流的办学模式,并能促使学校开放办学,推进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那么“订单式”培养会更加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再分析》,吴颖岩,邓峰.《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10期,171-172.

[2]《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的调查研究》,扬州市职业大学,王清,顾庆龙.《职业教育技术》2011年第2期,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