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培养体系搭建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三二分段;现代教育体系
“中高职三二分段”是指由高职院校牵头,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选取对应专业,制定中职学段(三年)和高职学段(二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段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为了满足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培养适应珠三角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近几年,在教育厅的指导下,广东省中高职院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中高职三二分段工作。但是,在改革的道路上发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中高职三二分段存在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有待完善。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衔接不良主要体现在课程衔接方面。目前,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都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但是,高职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仅少部分来自中职。所以,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主要以高中毕业生为参考,即假定高职新生全部来自高中,没有专业背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分段不明确,导致高职阶段教学内容与中职阶段教学内容、技能培养重复的现象。2.师资队伍有待共享。专业教师主要面向学生,能从上课过程中直接获取到学生的信息、知识和技能水平。无论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教材选取还是学生的实习实训等方面都需要经常交流探讨。在师资共享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对接院校的师资优势,整合中高职院校对接专业的师资资源。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承担中职学校的师资继续教育培训任务的途径,为中职学校培养和培训一大批优秀的相关专业师资。另外,对接学校的教师可以相互聘请进行兼课。3.专项经费有待加强。对于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建议省级以项目的形式给予“三二分段”专项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衔接、师资交流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加强学院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多方面形成合力把“三二分段”工作做得更好。
二、中高职三二分段实施原则
1.人才培养方案一贯制原则。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与实施,确定中高职三二对接专业后,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段方面,重点解决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分段,形成中高职分段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方案可由高职院校负责牵头组织中职学校共同制订。中职学校按照统一连贯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负责实施前三年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组织学生参加相关专业技能证书考试,确保教学质量,主要从事职业基础教育,包括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基础。高职院校负责实施后两年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高等职业教育阶段是在中职阶段学识、技能基础上的较高层次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包括文化基础的提高,养成良好职业素质,专业理论的加深和专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克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提高课程分段质量,凸显职业教学的特色,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2.课程设置分段原则。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主要通过课程设置的分段来实现。在统一和分段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下,使学生在中高职间按照相互分段的知识、能力梯度进行系统化学习,使学生在高职阶段的知识、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系统化提升,设置合理的中高职分段的课程标准,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在课程设置目标上,基于中高职专业定位和知识层次,要将中职的实用性、操作性、工具性目标与高职的技术性、创造性、人格化目标优化整合。在课程内容分段上,要根据中高职相近专业大类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一体化的课程标准,确定合理科学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分段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技能培养的连贯性。
三、实施中高职三二分段的思考
一、概念的界定
产学研融合培养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理论与实践研究,其中产学研融合是指旅游产业、旅游高等院校教学、旅游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达到融合。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是能把旅游管理成熟的技术与理论应用到实际旅游产业各环节复合型技能人才;理论与实践研究是综合探索旅游管理方向教育教学理论并付诸于旅游管理教育教学活动中开拓性创造新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的系统研究方法。
二、国内外旅游教育研究与发展概述
(一)国外旅游教育借鉴
国外旅游教育最大亮点是重视应用型,强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相融合,积极发展短期性、应用型、技能型的旅游高等教育,为快速扩展、升级的旅游市场提供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促进工业化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美国旅游院校普遍建立以院校、企业、科研单位三方合作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运转灵活、优势互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建立和健全了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政策法规,形成了鼓励各方联合,规范各方面行为的政策体系,保障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施。
国外人才培养模式与产学研教学体系的构建理论不符合中国国情、政情与学情,与中国旅游经济发展趋势存在迥然差异,我们只能探索适合中国旅游经济发展规律,适应中国旅游市场经济发展实情,适合中国学生身理和心理发展特征的旅游教育模式。
(二)国内旅游教育发展探索
国内学者对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1]的旅游创新人才(林刚,1998);应当创新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王寿鹏、高天好,2007),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融为一体(于洪雁、徐淑梅等,2008);构建复合型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张培茵、渠向国等,2008);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王香茜,2008);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完善教学计划,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李忠学,2008)。针对地方院校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原则提出“最大限度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社会评价作为人才质量的优劣和办学水平高低标准,突出地方性、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合作办学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2]。
在产学研融合培育人才平台搭建研究上,冯冬明认为“旅游高等院校应该根据旅游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要培养适应企业需求,有责任意识、有服务意识、有创新意识、有团队精神的学生;通过校企结合强化教师队伍建设”[3]。王?,周江林等主旨“大力推进服务旅游业的教学改革;强化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旅游科研成果转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学者们从产学研平台构建的机制、构建的模式、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人才适应性、人才创新型、应用型与综合复合型培养目标等维度提出了各自鲜明立论。
国内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论述,大都停留在宏观理论阐述,产学研如何结合、融合途径、融合体制、融合平台搭建、实践性操作细则、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及师资人才队伍建设配套均未从微观层面进行条分缕析的剖析与梳理。旅游教育学发展步履艰难。
三、目前地方高校旅游教育存在的障碍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偏离了我国旅游业发展实际需求,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和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教学手段滞后,专业核心课程群设置递进关系与逻辑性存在质疑,普遍重理论轻实践,所有一切矛盾地解决,需要重构以产学研为平台,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旅游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
例如铜仁学院旅游教育的发展是为了贵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需求,培养市场急需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黔东北偏远落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发展规划、旅游管理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人才目标方案要紧密契合本区旅游发展实际,围绕“开拓创新型、实践应用型、民族区域发展人才”指向,展开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
四、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和实践价值
首先从宏观理论、微观操作层面上厘清实践型、创新型、应用型、地域型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体系;其次再搭建产学研人才培养平台上,探索“教学带科研、科研促教学,产学联动、教学实践并重,以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来检验教学科研成果”[4]的三位一体的专业综合教革战略,为举步维艰旅游教育学发展提供学理与实践案例支撑。
铜仁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将紧密结合贵州旅游经济发展态势,面向黔东北及武陵山区旅游旅游发展实际所需市场,以整合盘活旅游资源为先导,以旅游产业规划发展为关键,以民族文化为核心,以跨区域旅游经济联动为契机,以产学研为平台,培养立体化、系统化、专业技能性全方位应用型人才,为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同时以产学研平台为基地,对外开拓地区旅游培训中心,带来实际经济收益。循环将收益投入高层次平台的搭建,以产反哺科研、教研,创造递进式模式。
五、铜仁学院具体操作策略
关键词: 机械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224-02
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在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机械类专业教育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人才培养尤其是对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研究机械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培养社会和企业真正需要的机械类应用型人才,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当前急需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3]。
1 制订科学合理的机械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类本科专业主要是培养能在企业生产一线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其培养模式强调学用结合,注重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体现工程项目特点以及可操作性特征[4~5]。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应以社会需求为定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此来构建能力培养型课程体系;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加强专业基础、体现应用、重视个性发展、激励创新;应注重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以提高课程综合化、模块化程度,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应对各课程模块进行科学设置,既要使各模块保持相对稳定性,又要使其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实现“刚性”和“弹性”的协调统一。
由此,制订的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由通识教育模块、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和课外实践与科技创新模块组成。使学生学到扎实培养规格要求的科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是通识教育模块的目标;学科专业基础教育模块的作业目标是保证学生能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教育模块主要从技术角度确保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而课外实践与科技创新模块则主要是以创新和素质拓展为基础,通过竞赛和创业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些模块相互支撑,充分体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2 机械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从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教育等方面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构建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实习实训体系、课外实践和社会实践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开设创新课堂,搭建创新教育平台,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知识创新和工程应用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2.1 将工程教育和创新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工程教育与创新教育,在制订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上要特别突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创新教育、工程教育及素质教育贯穿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并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将理论、实践与实际工程背景紧密相连,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2 面向能力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需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突出优化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在面向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块化理论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要体现出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等特点。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上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力求使新的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教育思想。
2.3 构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培养 实践是产生创新思维之源,需求是产生创新思维之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是实现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注重实验教学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课外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将更多的实际问题引入实验、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实践教学体系能够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机械类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4 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丰富培养模式 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熟知业界需求的企业真正参与到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高校才能培养出更受社会欢迎的学生。同时,部分学生直接参与企业产品的技术改造、新品研制等,可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受到锻炼。此外,聘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学生开设实践性课程讲座,针对具体问题开展项目案例教学,与业界人士共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可让学生尽早熟悉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因此,校企合作有利于发挥学校与企业双方的优势,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和科研创新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3 结束语
根据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业界需求分析,以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和校企深度合作三大系统建设为主线,构建融工程教育和创新教育于一体,能充分体现定位准确、方案科学创新的机械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改革中所做的探索和实践,必然会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在普通机械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辉,唐宏,邱小童等.基于工程背景的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2):72-73.
[2]晏旭辉.浅谈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J].2009(11):29-31.
[3]程光.应用型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1):106-107.
关键词:课程置换 校企合作 “3+1”人才培养 IT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179-02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等发展战略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重点。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根据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培养机制矛盾等诸多问题,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尤其是I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亟待研究和探索。本文以黑龙江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例,以培养优秀IT人才为宗旨,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企业需要为向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3+1”模式为重点,以校企合作平台为载体,以校企课程置换为途径,以“产学研”的企业顶岗实习为主要形式,以增强IT职业素质为突破,重点研究和实践了基于校企课程置换的“3+1”IT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IT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思路,构建基于校企课程置换的“3+1”IT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基于校企课程置换的“3+1”IT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主动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IT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二、IT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国内高校传统的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普遍存在教材陈旧、知识结构滞后,实践环节目标不明确,理论教学偏重而实践训练不足的问题。这种情况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与新时期国家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是背道而驰的。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样的,通过细致的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普通高等院校未从根本上更新思想,教育理念陈旧,对于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人才需求分析不充分,往往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对于毕业生承受压力的能力、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未能从根本上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及手段以适应IT企业的新型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包括较强的实践能力、健全的人格以及适应时展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
2.课程体系陈旧、知识结构滞后,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特别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承担实际工程项目的能力)的培养。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未能突破传统的偏重课堂知识讲授、轻视岗位技能训练的误区,或者是一些管理人员及教师不愿意去改变现状,使得“实践化教学”成了口号。
3.实践环节指导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欠缺。由于目前普通高校教师主要来自于各高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师缺少企业实习锻炼机会,不能及时反映IT企业用人需求,或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IT实际项目开发经验方面的支持,导致教学与实践脱钩,培养的毕业生与IT企业用人需求脱钩。
4.高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程度差,不足以为在校生提供一个接触实际项目开发的平台,使得在校生的知识始终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缺乏足够的实践锻炼,直接造成就业环节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期望值之间的差距扩大,这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基于校企课程置换的“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我国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十余年来,经过教育部门、高校、有关专家和学者的探索和努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几年来,黑龙江科技大学结合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突出实践,科学确立了“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三大教育理念。在“三大”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搭建了以大德育为先导、以大工程为背景、以大实践为途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模式,采取工程实践、导师制培养、校企合作“3+1”培养和课程置换等方式,坚持四年不断线地对学生进行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训练。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等IT相关专业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三大”教育理念,推进校企合作,开展基于校企课程置换的“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大批拥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IT专门人才。
1.搭建全方位校企合作平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如何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是目前高等教育的最大挑战。要实现这个目标,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学生放到企业中去学习和锻炼。因此,近年来黑龙江科技大学搭建“专业+企业群”平台,每个学科专业联系一批相对稳定的企业群,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广泛开展校企联合办学,积极建立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而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逐步探索、实施由以校内学习为主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向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为“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目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以文思、中软、达内、中科软、富士康、海康等IT企业为基础,在北京、南京、烟台、大连、大庆、哈尔滨等城市构建校企合作实践基地IT企业群,为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教师实践锻炼、“产学研”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和外部环境,采用“3+1”的模式按照企业需求联合培养IT专门人才。
2.制定全新培养方案。自2010年起,黑龙江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以探索和构建基于校企课程置换的“3+1”IT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以校企课程置换为途径,以“3+1”模式为重点,与合作企业联合,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制定了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新的培养方案中,融入主流IT企业课程内容及“3”和“1”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衔接,调整了第6-8学期的开课计划,将第7-8学期调整为专业训练、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下转第182页)(上接第179页)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并规定自第7学期开始的实践环节可以采用校企课程置换的形式,鼓励学生到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去进行顶岗实习。
3.制定完备的校企课程置换管理办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的培养方案,推进校企合作,开展“3+1”IT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教学转型,黑龙江科技大学创新教学模式及教学管理机制,制定了完备的课程置换管理办法。首先,规定了课程置换包含理论课程的置换和实践环节的置换,理论课的置换以课程属性相同、课程内容相近、学分和学时基本一致为准则,实践环节的置换以实践内容相近、时间不少于培养方案中被置换的实践环节规定的时间为准则,学生开展的顶岗实习或技能培训效果达到良好及以上的可以置换生产实习环节,但实习或培训时间不能少于生产实习时间。其次,制定了集学生、企业(或实践基地)、校方三方职责于一体的完备的校企课程置换申请及审批制度。
4.开发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为了方便学院对于在外进行课程置换的学生管理以及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同置换单位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黑龙江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专门开发了全新的“校企课程置换网络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进行校外学生管理、置换单位变更在线申请及审批、学院信息、就业信息共享、指导教师与学生在线交流以及学生在线交互等工作。学生离校前统一完成注册工作,以一卡通号进行登录,实现平台管理与交互、信息与共享等操作,创新了“空间分离、时间同步”的教学模式改革及管理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并重的质量监控效果。
5.制定全面的成绩评定和考核机制。为了更加全面的对于课程置换的效果进行综合评定,学院制定了全面的成绩评定和考核机制,从企业、学生、学院三方面进行评定与考核,综合课程置换成果展示、学生答辩成绩、企业及项目组成绩、企业指导教师成绩、学校指导教师成绩五个分项,计算加权成绩,作为学生所置换课程的最终成绩。新的考核机制更能激发学生课程置换期间的工作热情,从企业及项目组的角度来考核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从企业及学校的角度多方面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全方位地对于学生给予综合素质的评定。
四、结论
2011年8月以来,黑龙江科技大学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为载体,进行基于校企课程置换的“3+1”IT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点研究,完善校企课程置换管理办法及课程置换效果评估机制,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IT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全新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置换管理办法的制定、网络管理平台的研发、课程置换成绩评定及考核机制的改革,对推进IT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研究,逐步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革新之路。通过近三年的改革与探索,对于提高IT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一定成绩,2008级和200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以及2009级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系软件工程专业首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超过92%,对于提高IT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和深入研究的学术价值及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校企课程置换的“3+1”IT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赵国刚.“三大”教育理念与工程人才培养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
[2] 张凤武,周广林,曹景萍.基于MPE-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培养模式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3] 才智,王国权,韩紫恒,赵春刚,朱秀,马海峰.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J].经济师,2013(7)
[4] 才智,赵春刚,顾泽元.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经济师,2011(8)
[5] 才智,张学金.工程教育模式下的软件工程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与研究[J].经济师,2012(2)
基于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念,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和资源,提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广度和深度,文章以地方性高校温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从校企共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等人才培养全过程详细介绍校企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实践,为同类地方性高校基于校企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课堂教学;专业实习;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061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领》(2010―2020年)明确倡导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实现校企共同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可直接接轨行业标准,培养服务于行业企业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让企业提前介入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毕业设计辅导、专业实习指导等让学生提前熟悉工作环境、接触工程实践,缩短学校教育与实际岗位需求差距;另一方面主要基于现阶段地方性高校“双师型”队伍缺乏,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较弱,缺乏实践经验的现状,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温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工民建专业(专科),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2006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浙江省新专业验收,并成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评为浙江省重点专业,2014年评为浙江省特色专业。作为地方性高校应用型专业,服务和依托地方企业,积极开展产学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成功经验[1-6],经多年探索实践,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毕业设计辅导、专业实习指导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
应用型人才校企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积极扩大企业参与深度和广度,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领导机构
土木工程专业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工民建专业(专科),迄今30多年,毕业生超过2 000人并广泛分布于温州乃至浙南地区的建筑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及生产一线企业。学院充分利用广大校友资源,同时积极与温州建设集团、温州设计集团等建筑业龙头企业组建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统筹与指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全过程。理事会由行业企业协会专家、知名校友、知名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及骨干教师组成,涉及建筑业管理部门、建设单位、设计、施工、监理、概预算、监测等土木工程各领域专业专家,理事会从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核心课程开发建设、课程标准制定、实训项目开发、学生实习实训指导、毕业生答辩考核、学生就业推荐、毕业生跟踪调研及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完善等全过程参与专业建设。
二、人才培养方案
充分依托校友和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咨询座谈、现场走访、问卷调查与资料研读等多种途径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的制定上,在课程体系、核心课程、课程内容乃至专业课程课时的设置上,在毕业设计内容、设计参数选择、成果要求及校企双方职责的确定上,专业实习的形式、内容、校企双方职责、成果要求的设定上等涉及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框架制定的全过程,始终坚持产学对接、企业高度介入,梳理土建类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在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为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充分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构建了基于“3+1”模式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学时。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进一步根据学生就业方向及用人单位对不同岗位知识能力的要求,按照分层分类思想,培养方案中设置“工程设计类”和“工程建设类”两大类别,不同类别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三、课堂教学
首先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三位”是指课程理论、课程案例和课程实践三个教学单元,“一体”指将课程案例和课程实践贯穿于课程理论教学中,通过现场参观、现场学习、视频录像促进专业知识学习和理解。在土木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土力学等专业课程中推行“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在其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实践时间及内容(一般为两次,共4个学时,两个不同参观内容)。课程实践中由现场工程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担任导师,共同讲解相关内容,每次课程实践后各小组完成实习报告。
其次部分专业课程的部分章节请企业人员承担。部分专业性强,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课程由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讲解,其中理论部分由校内教师担任,而企业工程师以专家讲座形式,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介绍相关知识的工程应用,现阶段土木工程专业中的结构设计PKPM软件、工程造价广联达软件、建筑节能等专业课程由校内外教师共同讲解。
专家系列讲座。现阶段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技术两门课采用理论教学+专家系列讲座形式开展,其中理论教学部分由校内教师担任,讲解整个课程脉络、整个框架,之后请校外专家开展系列讲座。土木工程概论主要
进行宏观、科普性地讲解,由行业专家具体介绍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各领域发展及典型案例,使学生初步认识专业并激发学习兴趣。土木工程技术则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介绍具体应用技术,如桩基础、基坑围护、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建筑节能等具体技术。
四、专业实习
首先依托校企合作理事会和广大校友资源构建覆盖土木工程全领域的实习基地,基地覆盖建筑业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概预算、监测等土木工程各领域,并与各实习基地共同制定实习内容、实习方式、指导书、考核办法、校内外导师职责及报酬等规定。实习前请相关企业技术负责人开展系列讲座,包括“施工员第一课”、“施工现场安全注意事项”、“混凝土、钢筋施工注意要点”、“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等讲座,使学生知道到现场要看些、注意什么,并给学生发放各工种实习教学录像,通过现场参观、辅导讲座、交流座谈及教学录像等多维教学模式,有效保证实习效果。
实施纵向+横向的多维实习模式。根据学生自愿,可结合就业自主选择实习单位或者参加学院统一安排实习,部分学生甚至可选择吃住在现场的集中实习方式。学院一般在实习基地中选择地下工程与上部结构同时在施工的实习基地,在为期两个月的实习期间实行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多维实习模式。横向即学生在实习前半阶段先在多个工种上实习,熟悉了解多个工种,后半阶段在其中一个工种上实行顶岗实习,做到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多维实习。
五、毕业设计
首先共同制定毕业设计内容及成果要求。1)与企业共同制定各种毕业设计类型成果要求,如建筑+结构类型,明确建筑设计图纸、结构设计图纸、计算书等具体要求;2)PKPM电算时参数选择及设计方法直接套用设计院做法。
其次毕业设计过程中开展系列专家讲座。毕业设计过程中针对共性问题聘请设计院等企业相关专家开展专家讲座,如房屋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构造与施工图,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手算、PKPM电算、施工图,建筑钢结构屋盖设计,桩基础与基坑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房地产开发与可行性研究,工程造价等。讲座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介绍相关专题如何开展,参数如何选择,与其他工种如何衔接配合等,使学生了解熟悉实际工程相关设计。
校内外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聘请部分企业工程师直接担任导师,一方面可直接接纳少数学生在设计院等企业边毕业设计边实习,直接参与到实际工作环境,个别甚至可在导师指导下直接参与实际工程。同时鉴于企业工程师没法每周两次来校指导,企业工程师可在若干关键节点参与指导,包括选题、计算参数选取、计算结果合理性判别、出图规范性等方面,
从而保证质量。
学院组织外审。虽然浙江省教育厅已组织毕业设计外审,但学院为充分保证质量,在毕业设计答辩前,将所有毕业设计成果送设计院等企业按企业标准评审。设计院等企业工程师按照审图标准给出设计成果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则需根据修改意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逐条完成修改意见,如企业评审不及格则该学生直接不及格。学院每年汇总外审意见,并请设计院总工对学院所有专业教师及下一届学生进行集中培训,以提升校内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水平,逐年提升毕业设计质量。
最后,企业工程师参加毕业设计答辩。聘请设计院等企业人员参加毕业设计答辩,不仅对学生,同时也为学院其他教师提供一个学习机会。
六、结语
学院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校企共同培养模式,吸纳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指导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一方面可直接接轨行业标准,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可有效弥补现阶段“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较弱,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相关做法可为同类学校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51-60.
[2]董倩,刘东燕,黄林青.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2(1):77-80.
[3]罗臻,邓敏,叶雁冰.提高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3):123-126.
[4]焦楚杰,张俊平,吴珊瑚,等.地方高校土木工程特色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5):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