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学活动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旅游文学; 旅游资源; 特征
随着旅游活动的展开,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依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因此,我国旅游业,在很多地方还将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推进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旅游是兼具经济和文化双重特性的活动,我国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旅游资源包括自然创造物和人工创造物,它既有物质层面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也有精神层面的民俗与文化活动。
一、旅游文学的概念
事实上,在我国,旅游文学概念的提出与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文化的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现代旅游活动已经从其他人类社会活动中独立出来,其内容和范围的丰富性,已经远非传统的山水文学或游记所能覆盖了,而日渐庞大的旅游者团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不仅希望在旅游观赏中借助文学作品充实自己的旅游活动,还希望将自身的经历反映在描写旅游活动的文学作品中,成为别人游览时欣赏的对象,因此,旅游文学的概念就呼之欲出了。
有人提出,旅游文学是“以旅游生活为反映对象,抒写旅游者以及旅游工作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文学。”①这一概念围绕旅游活动展开,能够覆盖旅游“行游食宿娱”各个层面,强调了旅游生活的主体是旅游者,旅游文学作品的作者可以是旅游业的从业者,也可以是旅游者,这样不仅拓宽了旅游文学的范围,而且也符合旅游文学作品种类繁多的现状,因此被许多研究者广泛接受。
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旅游的蓬勃展开,各地在旅游开发和服务活动中对于人文资源越来越重视,为了进一步突出本地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一些地区开始从各类文学作品中寻找可以为旅游开发所借用的要素,这其中也包括原本与旅游活动没有直接关联性,但是在旅游者中有很强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文学作品。
综上所述,旅游文学的概念,从广义上讲,属于旅游资源分类下的人文资源,包括一切对旅游者有旅游吸引力的文学作品;从狭义上讲,专指描述旅游活动与感受的文学作品。考虑到开发旅游产品和接待服务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纳旅游文学广义上的定义。
二、旅游文学的特征
为了进一步理解旅游文学的概念,就有必要了解旅游文学的一般特征。通常说来,旅游文学作品大致有以下几个特征:
(1)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片段来激发旅游者的好奇感
对于国民经济而言,旅游业隶属于第三产业,旅游活动也只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对于个体而言,旅游者的旅游经历和感受也只是他本人整个社会经历的一部分。
旅游文学的这一特点在我国古代的山水文学中就已经有了明显的表现。例如唐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虽然并未对庐山的其他自然与人文景观进行全面的描述和介绍,但通过描写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景象,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使游客一提到庐山,自然而然地就将庐山瀑布作为庐山的形象代表。
(2)以强烈的美感来引导旅游者进行代入式体验
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整个旅游过程就是一个追求美的过程,因此旅游文学作品必然具有强烈的美感才能激起旅游者的共鸣,让其切实体会到旅游活动的魅力所在。因为旅游活动的丰富多彩,旅游文学的审美内容也多种多样,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在旅游文学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旅游者在许多情况下就是专为欣赏某一形态美而外出旅游的。
事实上,旅游文学的美感往往通过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抒发的强烈情感而打动读者,从而引导读者在参加旅游活动时产生强烈的代入体验,把文学作品中的美感融入到自己的旅游活动中,因文学作品的描述而对景点产生向往,在景点游览中参照文学作品的描述来认知和强化现场感受,仿佛代替作者而进入到作品与景致合一的场景中,从而和旅游文学作品描述的情境产生了共鸣。
(3)以丰富的知识性来满足旅游者获取信息的需要
人类共有的好奇心是旅游活动大规模展开的主观原因之一,而好奇心的产生来自于旅游者事先获取的对于旅游目的地与定居地之间的强烈的差异性的信息;并且,为了保证异地旅游活动的顺利展开,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旅游者需要搜集相关的旅游信息来选择目的地、安排行程和学习欣赏旅游景点的价值。
(4)以广泛的体裁形式来满足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选择渠道的需要
从旅游文学的概念来看,旅游文学作品的覆盖范围还是非常广泛的。它既包括古代传统的描述山水和风俗人情的诗词、歌赋、游记、楹联、碑铭等,也包括现代旅游散文、小说等。这就为不同阅读层次和偏好的旅游者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信息渠道,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来选择最容易接受的体裁形式去了解景区。
(5)以作品价值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来体现其与旅游资源密不可分的关系
旅游文学作品作为旅游资源中的人文资源,和其他资源一样具有垄断性特质,往往从属于作者生活地和作品中涉及的地点,但是旅游文学的价值评定也要服从旅游资源的分级评价标准来进行综合的考量。例如莎士比亚、歌德、安徒生等人,其故居即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与他们作品的质量当然有关,不过更重要的是与他们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有极高的知名度,以及其故居处于欧州旅游发达地区有密切的关系。(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
注解
① 冯乃康,《古代旅游文学作品选读》,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 6页。
参考文献
[1] 张璟.旅游文学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09(02)
[2] 韦国兆.近十年中国旅游文学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4)
摘 要:本论文主要研究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文章通过对人文性这一概念的剖析,并结合文化学的研究成果,深入地论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本质特征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一种观念性的人文性,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实现以解读文本为主,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原则、评价都应具有人文特色。这是对语文学科属性研究的最深入的阐述,填补了此项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语文学科 人文性 本质特征
(一)
自1904年中国语文单独设科以来,国内学者对于其性质的探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百余年的时间内,人们对语文学科属性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工具说、思想说、人文说、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说等。这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研究的发展,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同时也反映出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近十几年来,关于语文学科人文性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此项研究的成果也很多。《中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义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应当是多年来对语文学科性质探讨的总结的体现。
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对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阐述只是停留在一个较含糊的一般认识上,缺少对这一命题的深刻的实证分析,也就是说对这一命题还不能作出明晰、系统、既有一定理论高度又能指导语文实践的令人信服的阐释;另外,笔者认为关于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征、语文人文性的层面、语文人文性的时代特征等,我们的研究还没有很好地将其解决。
所以,探讨语文学科人文性质、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于语文学建设、对于语文教育,对于培养更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笔者一直非常关注这一问题,并作了一定的思考和研究,写成此文,以求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二)
什么是“人文性”?语文的“人文性”同人类社会中其他事物所体现的“人文性”有何不同?语文的人文性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人文”这一概念,既古老而又年轻。成书于三千年前的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近代西方的“人文”来源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概念,是指与中世纪神学对立的一种以人为中心审视世界的文化思潮,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反对神学对人的精神控制。
有学者把“人文性”定义为“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笔者认为不无道理。人只有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更充分地参与人类的社会活动,也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的价值,这即是“人的文化性”;但这只是“人文性”的一方面,可以说是一种极不健全的方面,因为文化毕竟是一个复杂而多义的概念。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所以这种解释的后半部分“文化中的人性”可以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张岱年先生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把文化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他认为广义的文化结构包括四个层次:
(一)由人类加工自然创造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二)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三)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四)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长期浸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意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的范畴.
(三)
笔者认为,语文学科反映出的人文性具有多层含义,主要包括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两方面:
(一)物质形态性的,如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教室、教案、教学设备、作业、语文读物等语文教育资源;
(二)关系性质的,如语文学科的历史沿革、制度规范、语文课程和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及学生的关系、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的关系、汉语教育与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关系等;
(三)活动性的,如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语文课外活动、语文教研活动、语文实际活动;
(四)观念性的,如语文知识、思想、心理活动、伦理观念、语文审美、信仰等。
这四方面人文性的含义,哪一种揭示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呢?很显然,前三种只是揭示了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人文性的一般特征,具有其他学科的共同特征,因此,应属于广义的人文性,不能叫做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是通过文本来反映人类生活中物质形态的人文性、制度形态的人文性、行为文化形态的人文性,同时也反映人类观念形态的人文性。它的存在绝对离不开其他形态的人文性,它区别于其他人文性的本质特征在于其观念性。第四种含义,即语文是一种体现在人类观念中的人文性或者说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观念形态的人文性,这类形态的人文性应是语文学科性质的本质特征。
总之,语文学科正是由于其观念的人文特征,从而使得其本身真正负起体现、承载、反映人类文化的任务,使语文真正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本质特点是指语文主体在从事以解读和创造文本为主的语文活动过程中接受、感悟、体验透过文本所反映、折射出的人文性的观念性活动。这一定义包含如下含义:
第一,语文的人文性是一种观念性的人文性,它是外部世界的人文性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也包括语文主体自身对这些反映的反映。
第二,语文人文性的实现以语文主体解读文本为主,还包括语文主体所从事的其他活动如口语交际活动、写作活动、倾听等等。
第三,语文的人文性是人类文化的综合反映,正因为此,决定了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原则、评价都应具有人文特色。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王文彦 蔡名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饶杰滕编 《语文学科教育探索》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一、引言
索绪尔的语言学基本观点对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都通过借鉴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发展自己独特的文学批评方法来研究文学。
结构主义文论借鉴和发展了索绪尔的以下语言学观点来发展结构主义的文学研究方法:(1)语言系统概念;(2)语言和言语;(3)本文由收集整理能指、所指和符号的任意性。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探讨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对结构主义文论的影响,旨在更好地理解结构主义文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的理论来源。
二、索绪尔的语言学对结构主义文论的影响
(一)语言系统与结构主义文论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在词里,重要的不是声音本身,而是使这个词区别于其他一切词的声音上的差别,因为带有意义的正是这些差别”。意义主要取决于语言各要素在言语链和语法体系中形成的相互关系。通过借鉴和发展这一观点,结构主义文论认为文学的意义来自于某个文学作品或者作为一个系统的文学整体中各文学要素之间的差别和联系。
罗兰·巴尔特认为,“结构主义活动包含两个典型动作:分割和明确表达。分割原客体,那个承受模拟活动的客体,就是要在其中发现某些机动的部分,它们的不同处境会产生某种意义;那个部分本身并无意义,但它却是这样的部分,在它构造中造成的最细微的不同会引起整体的变化”。
(二)语言和言语与结构主义文论
索绪尔将大家普遍所讲的语言分为两个方面:“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个符号体系,而言语是人们所说的话的总和。正如索绪尔所说:“语言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而言语受制于语言,并使语言具体化。
通过对索绪尔语言、言语划分的类比应用,结构主义文论认为可以将文学看做是“语言”。正如在《散文中的诗学》中,托多洛夫所赞成的法国象征派诗人瓦莱里的名言:“文学是而且也只是某些语言属性的扩展和应用。” 既然语言是由一定的语法规则制约的一个体系,那么文学可以被类比为由一定的规则制约的文学体系,而单个的文学作品就如同索绪尔所说的“言语”。
列维·施特劳斯在他的理论中应用了索绪尔的方法论的区分和概念,其中当然包括“语言”和“言语”。从这对概念中,他得到启发,并将其应用于对人类的基本心理结构的研究,揭示人的思维是怎样运作的。他发现形成社会“深层语法”的那些结构在人脑中产生并在潜意识中发挥作用。他还将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应用到自己的神话研究中。他认为神话故事和语言有着相同的结构,所以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语言。
(三)能指、所指和符号的任意性与结构主义文论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由概念和音响形象两部分组成。他将前者称为“能指”,将后者称为“所指”。他认为,“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指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但是,这一任意性并不代表我们任何个人可以任意选择能指,因为某个语言符号在整个语言系统中确定以后,是不能被个人所改变的。
根据符号任意性原则,结构主义文论认为,文本不再是读者和作者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地方,因为我们以前所认为的文学这一“能指”和意义这一“所指”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确定的。如罗兰·巴尔特所说作者“死了”。因此,结构主义更注重研究意义是如何产生的,而非意义本身。
概念、范畴的演变,是人类思想更革的表征,反映了知识量的扩大和认识过程的迁衍、裂变、深化。抓住“文学”概念的滥觞、迁衍、分裂、整合、深化、发展、往复、成立的运动过程,解析这一概念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场合、不同人群中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特定内涵,并揭示这一概念运动的内在依据、外部条件、运行机制和演进路径,对于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历史文化意蕴和民族艺术精神,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何况中国古代文学思想、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发展,无不与传统文学观念息息相关,因此,这样的工作可以为文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
“文”和“学”在殷商时期是各自独立的概念,“文学”的概念并未产生。齐洲教授通过对甲骨文、金文中“文”和“学”的语义研究,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的“二重证据”,论证“文”的符号原义在殷商指“文身”,是一种原始巫术残余,并不作为占卜祭祀等宗教活动的必要内容,也不能反映殷商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故殷商学校里没有“文”教,殷商甲骨文中也没有“文学”概念。不过,“文”的概念在殷商甲骨文中被普遍使用着,并慢慢发展着,逐渐衍生出具有审美的、道德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内涵,它后来与“学”结合成二字词“文学”,既蕴涵了新的社会文化信息,表达了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对传统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成果的继承、发展和超越。“文”与“学”后来结合成新概念,经历了西周时期社会文化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的转换,经历了春秋时期价值观念从以“世卿世禄”为不朽到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不朽的转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对孔门“四科”与“四教”条分缕析和细致比较,可见“文学”实为文治教化之学,具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文学”是对西周以来社会上层建筑的一种概括:从教育学的角度而言,“文学”是培养人才的一种类型:从政治学的角度而言,“文学”是鼓励学生从政的一种方式;从文化学的角度而言,“文学”是对儒家学术的一种指称。“文学”观念的这种普泛性正反映着春秋末期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还没有得到分门别类发展的客观事实。而被誉为有“文学”之长的子游、子夏,在孔子逝世后各自传释和强化了孔子思想的某一方面,从而带来儒家“文学”观念的分裂和迁衍。孟子与荀子的“文学”观念正是“游夏文学”分裂后儒家“文学”观念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前者强调文学的人化,把“文学”作为展示君子人格的窗口,从而凸显“文学”作为人的精神产品的属性;后者主张人的文学化,认为“文学”是改造人性和社会的一种工具,从而使“文学”成为人文知识。孟子将文学消融于先验的人类善良本性和理想道德人格的提倡之中,夯实了文学是人学的内在价值;荀子则将文学与人的本性(恶)对立起来使之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从而完成了“文学”作为人文知识体系概念的建构。“文学”概念的演化过程,在齐洲教授的笔下,既是一段文学史,也是一段文化史。
再如,“修辞立其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观念,齐洲教授详细讨论了“修辞”和“立诚”这两个概念,检讨了宋元明清学者对这两个概念的辨析,申述和补充了唐人孔颖达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他认为,“修辞”和“立诚”这两个概念,都必须放在《易传》所表达的历史语境中去理解,“修辞”反映了从巫史作辞、正辞、用辞到春秋时期政教和外交辞令的发展:“立诚”则主要强调历史传承的官守职业精神和敬慎持中的文化心理。“修辞立其诚”是要求修辞者持中正之心,怀敬畏之情,对自己的言辞切实承担责任,采用最好的方式予以表达,并预期达致成功,由此形成了中国文化中“敬言”、“谨言”、“慎言”的优良传统。这一观念继承和发展了殷商以来卜筮文化传统中强调“中正”职业操守和“思成”文化心理等许多重要思想和情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中国文学、文章学、修辞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来文艺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这样的讨论,都是很地道的。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并非只关注“文学”概念的演进,而是将“文学”概念放在其所发生的整个社会历史中进行动态考察,清理文学观念建构的过程、原因和机制。即是说,是按照“发生学”的要求去探讨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发生,构建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史。因此,“历史文化语义学”还不能完全概括这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而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艺术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也被很好地运用到这项研究中,使得这些研究具有更加开放、更加新颖、更加全面、更加厚重的特点。
(一) 解释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1. 联系语境。解释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不能“就词解词”,应该联系句子本身及上下文。
2. 分析手法。命题人常常选择带有比喻、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与象征、对比、讽刺、幽默等表现手法的概念设置考题。考生可通过分析这些“手法”来解释相关概念的含义。对比喻,就要找出其本体;对象征,就要找出象征对象;对反语,就要进行褒贬互换。
3. 借助中心。命题人选做考题的概念常常与文章主旨、文段中心有密切的联系,或呼应标题,或暗示中心,或紧扣文段中心。分析这类概念的含义,如能借助文章主旨或段落中心就方便得多。有的概念表达比较隐晦,但无论怎样隐晦,作者总会在文中露出蛛丝马迹,这也是解释相关概念的重要线索。
4. 注意背景。有些文章有很强的时代感,只有熟悉与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才能弄懂有关词语的含义。如《世间最美的坟墓》开头部分写道:“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有一道考题问:“‘这个特殊的日子’指的是什么日子?”考生如果注意到写作时间为1928年(副标题),又注意了文末注解坟墓主人托尔斯泰生于1828年,就很容易知道“这个特殊的日子”就是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
(二) 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1. 注意位置。首句,一般领起下文,有时点题明旨;尾句,一般收束前文,有时升华主题;过渡句,自然承上启下。这些句子的特殊位置,有助于启发考生对句意的理解。
2. 弄清关系。一个句子在一个具体的段落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几个句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重要的句子与其他句子在逻辑上或情感上总是存在着某些关系。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该句的含义是非常重要的。
3. 联系主旨。命题人选做考题的句子常常与文章主旨、文段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或点明中心,或暗示中心,或点击标题,或揭示中心原因或结果。联系与借助文章或段落的中心,也有助于解释相关句意。
4. 分析手法。重要句子中的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之类,作者运用这些手法,能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直露的意思变得含蓄。但形象、含蓄的语句却增添了理解的难度,正因为如此,这种句子才倍受命题者青睐。所以,考生应学会“剥离”艺术手法,还原本意,在分析手法的基础上阐明句意。
(三)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1. 划分全篇层次。全篇层次一般为“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四种。其中“总分式”是常见层次,“并列式”与“对照式”是主体部分的层次;“层进式”既可以作为全篇的层次,也可以作为主体部分的层次。只要将层次划分出来,就能弄清文章结构或作者思路。
2. 划分段落层次。一是句组归纳法,即把句意密切相关的句子按意义归纳在一起,并以此为根据来划分段内层次。二是标志寻找法,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为并列关系标志;“更”“而且”为递进关系标志;“但是、相反、与此不同”为转折关系标志;“因此、总之、由此可见”为总结上文标志。找出这些标志,有助于划分层次与归纳段意。
3. 借助句子作用。首句、尾句、过渡句与转折句、因果句、递进句各有其具体的表达作用,可借助它们的作用分析文章或文段结构。引用句常常证明观点,可据此分析行文思路。
4. 借助段落作用。首段常常统领全文,引出下文;尾段一般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插入段一般铺垫照应,补充说明。分析这些段落的结构作用,有助于把握全文结构与思路。
(四)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与态度
1. 既要浏览全文,整体感知;又要带题阅读,抓住重点。整体感知指大体了解基本观点、重要论据、主体结构、主要风格;带题阅读指根据考题要求框定区域,避免答题偏走方向。
2. 既要注意答案内容的文本所在,又要注意其他有助于解题的相关要素。论说文的结构一般是总分式,其“总”(往往在文章首尾之处)常常是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所在;重点段、中心句、关键词(“认为”“感到”“觉得”等)与标题等,都能不同程度地表现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注意这些内容,无疑是有助于解题的。作者身份、写作时间、写作动机等(有时在文下注释中有所提示)背景知识,以及论说文阅读测试中的其他两道题目内容,也是解题的信息要素。抓住其中的解题要素,也有助于分析与概括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3. 既要盯准作者的观点与态度,又要区别其他方面的观点或态度。分析与概括作者的观点与态度之时,若能把“其他方面的观点或态度”――比如作者所引文章的作者或另外群体(“人们”或“有人”)的观点或态度――区别开来,就能准确答题。反之,就解释不清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还是别人的观点与态度。
强化集训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8分)
圣坛上的鲁迅
洪 烛
1936年,一面以“民族魂”命名的旗帜覆盖着鲁迅的遗体。在剩下的大半个世纪里,他并没有死去,反而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以影子的形式继续存活,以至人们忘却他的真身。一个完美的鲁迅,如同一尊不会生病的神。
这完全可以理解。危急关头的中国,总是需要旗帜、需要偶像的。“时势造英雄”,用在鲁迅身上颇为合适,他成了首屈一指的文化英雄。
说鲁迅是英雄,似乎一点不为过。他本人是想做战士的,眉宇之间也弥漫着硝烟的气息。而且形容鲁迅的文风,大家也习惯了以投枪、匕首之类比喻。出于时代的需要,他本身也成了一件带有仪仗性质的兵器,用来在思想领域披荆斩棘或镇妖捉鬼。
鲁迅仿佛有两个。一个是作为文学符号的,一个是作为政治符号的。他的政治色彩经常压倒他的文学色彩。然而更多的人误解了他。
作为诗人、小说家的鲁迅,恐怕不愿意自己被误解、被误读;作为唯物主义者的鲁迅,恐怕也不愿意自己被美化、被神化。可惜,鲁迅还是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神话。
其实鲁迅也是有缺点的。如果我们使劲掩盖或回避他的缺点,反而会模糊了他的真实性以及可信度。
鲁迅这个人,在任何时代,都不愿意坐在主席台上,更不能接受别人向他进贡或烧香。鲁迅很平凡,只是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半途而废的医生、一个爱国者、一个思想者。朴素的鲁迅,其实比那些强加于他的华丽的外衣更有魅力。本色的鲁迅,有什么不好的呢?干嘛非要镀金呢?
在我读书的那个时代,中小学的语文课本里,选收鲁迅的文章是最多的。他的人被偶像化了,几乎成了文化的“高大全”。他的人格魅力得到了空前的强调,尤其是说了,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也就给众生以“铁人”的印象。古希腊英雄阿喀琉斯还有个易受伤的脚踵呢,而鲁迅连脚踵都是铁打的,一点破绽都没有。鲁迅啊,一个时代的变形金刚,在烈火中永生,在花丛中永生。
鲁迅生前一直呼吁并追求人的平等,死后却被赋予了特权。只是这种特权绝不是他自己所需要的。一个影子的特权,滋养了诸多不折不扣的实用主义者――他们把鲁迅当成公开化的遗产,当成一日三餐的饭碗,当成做生意抑或政治赌博的本钱……鲁迅被改造得刀枪不入,鲁迅又被解构得体无完肤。鲁迅的只言片语,被他们搜寻来作为舍利子,作为镇塔之宝。于是,鲁迅成了先知、导师、民族的佛陀。
这不是鲁迅的错,是时代的错。
1. 从文中看,鲁迅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神话?(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作者看来,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像鲁迅这样的文化名人?(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8分)
“文学城市”争议中被忽视的多数
詹丹
不久前,有关深圳在“全国文学城市”排名中“名列第四”的一则报道,引起了网民和媒体热议,许多人质疑提供排名结果的盛大旗下7家网站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更对“怎么才算文学城市”的基本标准,发表不同看法。在不少人看来,排名在前的“文学城市”,起码应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而这回南京、杭州居然排名在城市发展历史才30年的深圳之后,实在不可思议;而且这30年间,深圳并没有产生过一两个大作家,产生过在全国深具影响的文学大作,凭什么就成了“全国第四”?
我无意否认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无意否认大作家和大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但我坚持认为,一座城市没有大作家,不等于没有文学影响力。深圳是全国最庞大的打工者集聚地之一,从中涌现出来的文学爱好者和参与文学写作者蔚为大观、闻名全国,其民间写作者人数堪称全国之最。他们的作品除了发表于报刊、网络,还有1000余家内部刊物为之提供阵地,各种文学社团和文学读书会活动也相当活跃。
深圳作为一座城市,历史短暂,但这并不等于城市的主体――市民缺乏文化积累。当打工者从四面八方来到深圳这座崭新的城市,他们承载的内地传统文化与多元地域文化与新环境相激,形成了历史与当下、城市与乡村、内地与沿海等多重张力。他们经历其间、遭遇其间,切身感受所引起的思想感情波澜,诉诸文字、建构成形象,创作出数量惊人又别具一格的打工文学、网络文学。其中的大部分作品,结构不够精致、文字不够精美,但是有来自生活的近乎笨重的质感,有源自生活的并非矫揉造作的悲喜交加。这是在书斋里关门造车,或者去基层草草体验一下生活就动笔的某些职业作家无法呈现的。一些职业作家炫技的所谓先锋作品,虽然很美,但与时代、与大众、与生活相当隔膜,是动漫里的纸花、灯影下的泡沫,缺乏鲜活人生的真切感受。
令人遗憾的是,有些网友和媒体似乎总愿意把他们对文学的敬意献给个人而不是群体,献给如烟的往事而不是鲜活的生活,心中留恋不去个人偶像崇拜和文化精英意识,因此评说起“文学城市”,标准不免单一,视野不免狭窄。他们似乎只愿意看到一个孤独的文学天才在城市中突然跳将出来,然后把这个天才的名字与一座城市联系起来;而对城市里站稳在地面劳作的芸芸众生,对民众涌现出的文学热情,对构成一个城市文学影响力的多数人的文学活动,视而不见,甚至藐视。如果这样的评价标准得不到校正,城市大众参与文学的热情得不到应有的肯定,那么,即便城市中真有文学天才,也会在贫瘠土壤中迅速凋零;而市民文学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也会多少受些负面影响。
4. 许多人质疑深圳成了“全国第四”文学城市的理由有哪些?“文学城市”争议中“被忽视的多数”指的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章第三段“所谓先锋作品”比作“动漫里的纸花、灯影下的泡沫”,其目的何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请阐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内涵。(6分)
(1) 一座城市没有大作家,不等于没有文学影响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即便城市中真有文学天才,也会在贫瘠土壤中迅速凋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