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视觉的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视觉;文化;摄影
一、摄影的发展
摄影的发明源于人们对“永久保存影像”的向往和坚持。早期透过针孔成像,人们能将眼前所见景象在暗箱中再现,但影像无法永久保存。之后,配合光学技术及化学材料的改良、尝试,终于在1839年确立达盖尔摄影术,该年被视为摄影术发明年。从此,摄影开启视觉文明的新页,不管是在生活或是艺术领域,都较为深远,直到现在,摄影已成为当代普遍且重要的艺术创作形式之一。
二、摄影特性
摄影兼具科学与艺术性质,其与绘画材质不同,可归为工具机械性、复制性、写真记录性这三种。(1)工具机械性摄影一词的英文翻译———Photography,是希腊文Pho(光)Grapho(描绘)的结合字,也就是利用光来描绘的意思。任何景物被看见都是因为光的反射,聪明的人类想到利用针孔或透镜来聚焦对象反射光,并利用感光材料将反映的影像留存下来。当人们发现化学材料———溴化银与暗箱中的投影产生化学反应,顺利地将影像保留下来,这样光学和化学的结合,促成了摄影的发明。罗兰巴特表示:就技术而言,摄影正位于两种完全不同程序的交汇口:一是化学程序,指光在特定物质上的作用;二是物理程序,指影像透过光学装置形成。摄影比起其他视觉艺术媒介,与科学有更紧密的关联。摄影不同于绘画的手工性质,没有一笔一划展现个人情感、思想的笔触传达画者的情感与个性,是独特、有机的线条,但摄影作品若非经过后期处理,其成像是单纯相机质地,是一个机械技术图形,因此,许多摄影师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除机械复制的性质,如在底片上进行刮、画,在照片上涂抹颜色,试图减低摄影机械性的冰冷感觉。然而摄影独特的机械性质也是有其独特的特色,像是瞬间捕捉、全域清晰等,是手工描绘作品所没有的特质。当摄影从光学走入数字化,不只是相机的影像载体从底片转化为感光元件等结构上的不同,其作品形式也由纸质相片,变成数位影像及动态的影像等丰富的样貌,而且随着工具和技术改良,其工具性格越来越显著,在操作上,数位相机更加人性化并且容易上手,能够立即浏览,自由选择套用不同的场景模式,甚至有自动搜索脸部对焦、美化肤色的美颜相机,摄影越来越简单、容易,但也更工具化。(2)复制性“摄影师艺术形式中,最适合机械复制的一种,因为连复制照片的印刷术都是摄影的应用。”(陈雪圣,1988)。摄影便于复制的特性,在过去可以透过照片和印刷术流通广大,其复制的方式很多,透过光学放大成相片,也可以使用影印将影像列印出来,甚至可以透过印刷机器大量复制,以广告传单、报纸、书籍的形式渊源流传,而当今数位摄影更可以透过网络媒介达到瞬间复制、分享、传播的境界。若以一项传播工具而言,摄影的复制性打破了艺术作品的单一性,卻也走出了艺术碍于时间、空间、经济能力因素,只有少数人能亲眼观赏的局限性。摄影作为一种艺术的创作媒材和技术,其复制性是便于操作“挪用”和“拼贴”手法的,可轻易把不同时空的影像复合成一体,古典和现代可以同时存在,理性和浪漫也可以共存,摄影的复制特性,促成了一个崭新的、更自由的后现代艺术创作形式。(3)写真记录摄影完成主要在按下快门的一个瞬间,与其他描绘工具比较,少了材料感,几乎所见即所得,对于事物写实的记录成为摄影的原始本质,也是被摄物“曾经存在”的证明。在摄影尚未发明前,人们请画家来描绘肖像,但摄影发明后,相片渐渐取代肖像画,成为人们更信任的方式,1840年画家paulDelaroche(1797-1856)第一次看见达盖尔式照片时说:从现在起绘画已经死了!摄影卓越的记录性对绘画界造成强大冲击。相对于绘画和文字叙述,摄影的写真影像提供给人类珍贵的一手资料。工具性、复制性、写真记录性三者是摄影有别于传统绘画的特殊性质,但摄影也跟传统绘画一样,作为一种艺术表现的“创作”空间。从画意摄影、现代摄影、超现实摄影、后现代摄影灯不同流派一路走来,摄影也表现了摄影家的创意,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三、视觉文化艺术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影像文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并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在视觉文化的氛围之下,后现代艺术教育不在强调技法的熟练或媒体材料的学习,转而重视生活周围事物与艺术教育的关联,以及对各式日常视觉影像的思考与解读,如何将视觉文化与艺术课程融合,是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之一。视觉文化从字义上来看,应该包括视觉与文化二层面的含义,简明的说,应该是“文化”显现在“视觉”形式的层面,可以称为“视觉方面的文化”,其中概括各种视觉影像与意义,即视觉影像所客观存在有属性及其可能衍生的意义。当代的艺术教育主体是学生,教学内容是从环境发掘,课程因与生活环境相连结,兼用不同以往的视觉文化教学策略,开拓更符合学生需要的艺术教学课程,以激发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主体性与自觉,从表面粗浅的认识进入到深入体验生活状态,形成高次元的创造力与判断力。
结绳记事是文字尚未发明前记录历史的形式,后来文字取代结绳,开始以书写的方式记录下国家大事,皇宫和民间也以鱼雁往返的书信方式传递讯息,利用文字将事情的细节一一阐述说明。可以说,文字是早期人与人沟通的主要媒介,然而文字是需要经学习才能理解的,而观看却是张眼就能完成。小孩先学会辨识,才学会说话,文字的发展需要经过学习而来,但张眼既能识物,眼睛是灵魂的窗户,透过双眼接受讯息,虽然听觉、触觉也是我们经验外界的方式,但日益增加的视觉影像更对形塑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有决定性的影响。一张影像所能隐含或传递的讯息包括三个层面:(1)摄影现场的故事剧情、事物分类的标签。就是一般人观看影像时,在意识层面上,能够直接看见的内容。影像所携带讯息的内容,只有单纯的意向表面所代表的意义。(2)视觉元素及其结构对视觉感官单纯的刺激,是任何视觉艺术作品所共同具备的内容。(3)影像的符号性意义:是影像可以用最少的视觉刺激,提供最丰富、深刻的视觉讯息部分。第一层提到的是直接看见的内容,单纯表面的意义,而隐含意则是第三点影像的符号性意义,是隐藏在影像符号背后的深刻讯息,像是文化上的、社会上的、或是一般认知上的特殊涵义,必须依据影像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来解读。因此,解读影像必须对影像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才不会忽略影像本身所隐含的意义,而且也要关注影像作品的形式美感,那也是影像作品值得欣赏的地方。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是基于“眼见不一定为真”的基础上孕育而生的,所以教育者引领学生对影像进行深入探讨的时候,需要避免被影像的表层意义盲目牵引,在影像解读上,必须要对于影像创造者的意图与影像文本的意义做进一步的了解。影像的意义并非摄影者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的感知,也跟被摄物在所属社会认知下发散的意义、观赏者自身背景等有关。正如邓正清提出:摄影影像的真实意义是由现实世界、摄影者和观赏者所综合而成。因此,培养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影像时,能反省自身、检视自身的意识形态,然后构建自身的主体性、产生自我认同,表现自主,乃视觉文化艺术教育融入摄影教学中的主要目的。而目前由于缺乏引导,学生常忽略视觉影像本身的意识形态,也无从理解为何需对寻常的视觉影像进行质疑,更加不知道如何解读影像背后的意义,可见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对现在的学生而言,的确有实施的必要性,不仅只有学生会忽略影像对自身价值观的影响,对艺术教育工作者而言,如果对影像讯息没有批判思考、没有怀疑的态度来检视生活所见影像也不可能发展出适当的视觉文化课程。
作者:范玲 单位: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莉君(译)《.观看的方式》.JohnBerger著
[2]李文吉(译)《.记实摄影》.ArthurRothstein著
认知主体作为信息的接收者,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选择充当观看者的角色,但主体的认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单向性的特点,认知主体在观察对象时,自身也是客体观察的对象。不同于文学文本中存在的全知视角,在这一组看与被看的关系中教师和学生的“看”分别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受限视角,学生从观看视觉性资料的活动中获得,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活动中被观察,同时也在观察学生对信息的反应。这种通过视觉建立的交互行为,使这两种角色在教育活动中相互影响、扮演着彼此旁观者的角色。视角受限的朦胧感使得“看”与“被看”的行为似乎具备了更多互动的可能性。看是认知主体与生存世界建立关系的基本方式,我们认识事物、与外界建立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视觉感官实现的。表面上“看”是一种具有自主性的认知活动,主体可以根据自身价值取向来选择观看的对象。自从进入图像化时代以来,人们每天都被灌输各种视觉性元素,在观看的过程中获得视觉的、形成价值观,也是通过观看形成对自身的评价。被看在认知活动中近似于一种表演。认知主体与对象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性,就是视界政体中主体对所接收信息的反馈。为了迎合认知主体的视觉,客体会更多地呈现希望被看的内容,并根据主体的反馈信息随时调整,这种互动使得视觉艺术的教育具有一定的表演的形式,认知主体和客体在看与被看中相互作用,彼此驯服。
二、平面设计教育中的视觉维度
“单向度”是法拉克福学派代表学者马尔库塞提出的观点,自从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们缺乏批评社会现实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堂这个相对封闭的小环境中,教师展示的资料变成了一种“奇观化”的元素,大量的图片、文字和音视频资料积聚,主体观看的内容看似是主体自主选择的结果,实际上观看的对象是经过教师筛选的,体现的是教师希望被观看的信息,此时的视觉走向是受到教师诱导的,即一种单向度的视觉。大量的“奇景”视觉元素被呈现在认知主体的面前,一再被强化的信息传递模式等同于灌输,这种观看使得主体从视觉上接受它、顺应它甚至被驯服。笔者认为视觉艺术存在大量需要被观看的信息,这极易造成视觉教育单向的视觉维度。这些视觉元素不仅仅是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能创造和改变着世界、也影响了个体和民族价值观的实质化的力量。虽然这种单向度是对文化、科学的合理化的态度,但是这种视觉维度会使得认知主体驯服而缺乏创造力,对吸收来的信息只会全盘接受而不会质疑和批判,丧失了独立性和自主精神的特性并不符合视觉艺术教育培养创造能力要求。
三、结论
关键词:视觉艺术;版式设计;创新;教学改革
版式设计是视觉艺术的轴心,在视觉艺术课程中占据着承上启下的地位,一方面承接了基础课程即设计素描、色彩、构成课程的设计构成方法,另一方面开启了视觉艺术设计的大门,是今后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石,为提高版式设计实用技能并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课程转型改革是关键。
1 教学方法改革
我所致力于的版式设计教学改革其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引导学生观察作品并设计出能够引导受众以设计师思维为导向观察设计作品,从而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且独具匠心的作品,其改革方法细述如下:
1.1 职业规划准入课堂机制
由于国际政治形势愈发多变,国内经济压力日趋加大,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转型调整等因素,近年来我国就业压力持续走高,如何改善学生就业的问题,成为各专业竞相争论的热点,针对视觉艺术的就业形势,职业规划准入课堂是减缓就业压力持续走高的方法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若从进入大学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有针对的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毕业工作几率较大,相应专业能力则会较强。
1.2 “工作室”教学辅导模式
为了能够推行“教、学、做”的教学模式,提高艺术设计学科学生专业技术能力,让学生课后以小组形式复习并制作艺术作品应配合工作室教学辅导,这样以小规模,小团队的形式,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通过教师零距离接触学生,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以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解决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1.3 自我评述机制
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步入社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自我表述能力,无论是就业招聘时的自我介绍亦或是工作中完成任务与上下级部门的汇报与沟通,自我表述能力衡量着一个人综合素质。因此,在课堂上加入对自己设计作品的介绍、评述、讲解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艺术评论鉴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课程体系研究
版式设计课程的意义更是总结了人类观看的视觉流程的规律,教会学生如何设计作品,引导受众按视觉流程走向观看设计作品。纵观整个版式设计课程可分为六个阶段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习这门专业课。
2.1 第一阶段:观察――从生活到社会文化
“设计知识和设计的产物,通常是某一特定时代和环境条件下的最佳选择项目和累积成果。”[1]在正式学习设计作品之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会在生活中累积设计素材,观察作品的形式、颜色与结构。因此版式设计的第一个阶段课程可设置为对报纸、杂志案例的裁剪拼贴,让学生初步了解报纸杂志排版中骨骼的分布形式、字号的大小、颜色的搭配等设计元素。
2.2 第二阶段:分析――从设计无序到设计有序
人对事物的认知分为两个阶段即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当我们在第一阶段让学生初步了解设计作品版式形式原则后,不同的版式原则会在其头脑中产生感性概念,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能够按照所观看的作品进行复制排版行为,但若让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作品还需要培养其理性的认知思维,通过对版式基本原则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分析,并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设计,进而从无序设计渐入有序设计。
2.3 第三阶段:创造――从复制到创新
优秀的设计不仅在于符合设计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其独创性及创新意识,第三阶段则打破一二阶段传统的复制设计作品的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创造,通过“联想”及“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活跃个人思维,让学生思维处于被激发的状态,从而初步完成主题创作,形成独立的设计思维。
2.4 第四阶段:模拟――从错误中探寻设计的原则
模拟法是借助某种事物或过程来在线原型或模式的表象、性质、规律、特征,利用异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相关性进行设计的学科类比方法。[1]将模拟法应用在版式设计课堂中能行之有效的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设计的原则,通过对错误案例的分析纠错,模拟设计师及受众双方心理,让学生对版式设计原则、视觉的流程等设计方法理解更为透彻。
2.5 第五阶段:评价――从自身的喜好到用户的体验
用户是设计的体验者,若设计人员的思维是设计的灵魂,那么用户的体验便是设计的躯体,第五个阶段对学生反馈体验的能力进行培养,通过评论自身的设计与其他同学的设计,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让自己思维灵活转变在设计师与受众之间,学会用多重思维多重角度看问题。
2.6 第六阶段:系统――从零散观察到整体设计
通过以上五个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独立完成设计作品,但版式设计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将其渗透应用在视觉传达艺术的具体学科,最后一个阶段通过对不同学科应用的案例的赏析让学生独立完成不同类别作品,形成整体设计思维,达到系统的、整体的、机构化的设计。
3 考核考评机制创新
考核考评机制的创新能够督促学生进步,培养其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提前培养学生步入设计工作的状态,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及岗位竞争力。
3.1 末位淘汰考核机制
末位淘汰其重点在于要有末位,通过对班级同学作品优劣的排序,考核学生的听课状态及学习效率,做到堂堂考核,通过奖惩措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督促其学习进步,培养其学习积极性,同时以工作室辅导机制作为辅助措施,辅导末位学生,提高其设计水平。
3.2 学生互评模式
为保证学生的上课质量,提高学生鉴赏品评作品的能力,课堂开展学生互评环节,通过学生互相评价课堂表现、设计作品,提高学生荣誉意识,让学生专注于课堂,提高设计能力,使学生在评价中充满干劲,积极进取。
视觉艺术设计是创造、是发明、是革新,作为视觉艺术设计专业的教授者我们更应该在教授中引领一条新的教育道路,培养综合型素质人才,探寻潜藏于日新月异的视觉艺术设计背后的秘密,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的能力,这便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的任务。
论文摘要:文章明确了视觉艺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育中地位的重要性,重点探讨了我国视觉艺术研究的现状,即思维单一化,缺乏系统化和创新性的研究方法。提出今后研究者要在分析我国视觉艺术环境形成因素的基础上(受不同历史、政治、宗教、风俗等因素的影响),融会中外优秀的视觉艺术经验,才能避免研究方法的误区,使我国今后的视觉艺术教育健康繁荣地发展。
早在史前时代,人类就用图像模拟和创造自然世界,今天视觉艺术已经成为人们传达文化信息的重要系统,是人文科学的新领域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代文化理论更称之为“图像的转换”。忽略了视觉艺术发展的有机整体必然造成文化的断层。到目前为止,对视觉艺术并没有一个完全合理的概念解释,一般是指人们将眼睛所看到的自然形象,进行有意识的描绘,完成某种功用,赋予艺术作品一种文化内涵,并通过不同的载体传播与交流思想。视觉艺术的形式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大类:绘画、影视、雕塑、服装、广告、摄影、动漫、建筑、多媒体艺术等。视觉艺术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的专业教育组成部分。视觉艺术研究方法直接决定着其教育的科学性。本文将分析我国视觉艺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存在单一思维模式
我国早期的视觉艺术是在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半封闭环境中形成的,带有农耕经济特征和血缘宗法制度,是儒、释、道等不同文化形态相互融合的自发性独立文化体系。今天我国的视觉艺术产品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异常繁荣,视觉艺术研究却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还包括基础文化艺术设施的建设,如艺术博物馆、大学视觉艺术的学科建设),这既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难以推动文化艺术的整体健康发展。
例如,目前我国的绘画艺术研究就是一种典型的单一思维。由于我国的绘画艺术拥有传承数千载的历史背景并有人数众多的从业者,这造就了许多单一范围内(中国)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违背了艺术的多样发展规律。学校的绘画教育甚至还停留在简单的基础训练和理论研究中,特别是我国油画的百年发展史,在缺乏对“真实”的学习和“文化断层”双重因素影响下,其功能性正逐渐丧失。
2.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缺乏系统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视觉艺术研究亟待与世界接轨。尽管有更多机会学习西方视觉艺术的先进经验,但目前有些人研究方法简单,不是拿来直接抄袭就是东拼西凑。主要原因是研究者在对视觉艺术学科间的比较研究中缺乏应有的联系,没有融会贯通,没有系统了解中西方视觉艺术及各种流派的变化,忽视系统的美学知识理论指导,而进行盲目的实践。长此以往,研究逐渐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没有自己的创新性和民族特点。
通过对我们本民族的视觉艺术与国外视觉艺术的研究可以发现,由于地域、民俗和宗教信仰的差别,在传统视觉艺术上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缺乏系统化也表现在我国视觉艺术研究专著贫乏,难以在教育研究中起到指导借鉴作用。系统化研究就需要理顺视觉艺术发展的脉络,细致入微地从视觉艺术的绘画、图案、包装、招贴等方面比较研究中外在传统视觉艺术方面的不同之处,提高研究者的创作能力。
3.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需要创新性的思维方法
视觉艺术的发展源自于人类无限的创造活力。长期的单一思维和缺乏系统化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阻碍了创造力的发挥,束缚了想象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创新性的思辩能力。因为创新性的观点来源于最少程度的思想限制和对课题的系统把握,有了丰富知识的指引,才能创新样式,保持视觉艺术发展的活力,并能指引健康的文化艺术发展方向。比如基础教育中强化构成艺术中的形式语言,而形式语言的图像符号就需要学生作为创新点展开无限想象的空间。视觉艺术的创新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应当成为今后的首要教学目的。
二、我国视觉艺术研究误区及解决策略
视觉艺术的繁荣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研究方法的科学程度从根本上又决定了视觉艺术的发展方向。我国薄弱的艺术教育力量和视觉艺术的历史经验无法适应视觉艺术研究发展的需求,一些行政干预也违背了市场规律。要解决思维单一化,前提是加强视觉艺术的基础教育,重视视觉艺术发展的文化地位,特别要排除行政思维等非专业性干预。
我国在视觉艺术研究中从根本上缺少跨学科、系统化的研究方向。目前在我国绘画艺术加速弥补文化断层的基础上,设计似乎也开始逐渐建立自身完整的研究体系,这主要得益于国际商业交流的频繁,促进了跨学科、系统化的进程。但视觉艺术设计较绘画似乎更加忽视自身艺术史的研究,对国外艺术史也存在断章取义,这必将使我国的视觉设计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研究传统图案在包装上的应用,思维不能仅限于传统图案,若将当代文化内涵和中外传统图案设计元素联系起来,发现共同点,去掉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因素,效果会更好。不同设计能够体现不同国度的风俗变化,扩展品牌的国际声誉,视觉设计更能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系统化提示我们在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功能性、装饰性,还可以从其他不同艺术形式中寻找装饰语言。要很好地运用形式美的要素,把不同的表现形式运用在同一平面上,使之协调整合成为一个完善的创意。因为形式要素中点、线、面的运用一定是相通的。当然,由于时代的不同,艺术风格也要相应变化,要考虑地域、风俗习惯、民族性、宗教信仰等各种条件,并且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使之融会贯通,更加系统化,成为雅俗共赏的设计样式。这样才能设计出有创新性、国际性的大品牌产品,为产品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创新性依赖于完善的创作思路,而提升创新性的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深入探索,挖掘创作者的潜力。这也迫使我们的视觉艺术教育研究进入这一良性循环轨道。
结语
本文主要是探究我国当下视觉艺术教育研究的一般思维方法误区,从视觉艺术的图案、包装等应用方面及绘画艺术实例,比较分析我国在视觉艺术研究方面的不足,从中找到今后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研究时避免单一化,追求多元化、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将知识整合,汲取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创造出更接近自然、更人性化的视觉艺术作品;学习国外的视觉艺术创新性方法,在借鉴之后提倡更富新意的创作。因此,研究者要能跨学科,互相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推动我国视觉艺术走积极健康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视觉,设计,视觉美感
一、绪论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越来越受到相关方面的重视。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不但能很好地让学生获取知识,而且又要能提高教学效率,使老师和学生从烦躁的课堂上解放出来。那么什么样的课件才算好的多媒体课件?又如何才能制作出好的多媒体课件呢?我认为好的多媒体课件应能充分合理的利用文字、图象、视频、音频及动画,给学生展示一个搭配和谐、构图美观、制作有创意的美丽图画。
二、多媒体课件的文字设计
在多媒体课件信息设计中老师们往往通过大标题、中标题、小标题的层级关系来定位所处的位置,建立起系统严谨的信息管理概念,由此来把握多媒体课件的信息脉络,因此各级标题在字号、字体、色彩上最好能有一定的区别,建构起一定的层级关系。在每一个版面上,标题部分最好能有一定的视觉稳定性和延续性,保持课件版面风格的统一性,方便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对重点内容的查找和关键内容的识记,同时利于授课者在课堂教学中对信息内容的同步讲述。
课件的文字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文字只会让受教育者无所适从,使有效信息无法识别,多媒体课件信息失去可读性。因此,在制作时,正文要以标准的黑体和宋体为主,编排时字距和字符距可以较小,行距可以有意识的加大,这样可以增加每行之间的有效距离,帮助受教育者对内容的识别视觉美感,使受教育者保持视觉传输信道的通畅。在信息量极大的多媒体课件中,对于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常常采用增加下划线、变换颜色、更换字号、加粗字体等方法来实现,使这部分内容能从庞杂的内容中脱颖而出。但是必须特别强调的是这种方法不能在单一版面上使用过于频繁,如果满版都是重点符号和标识,将会使多媒体课件显得异常混乱,信息分散而凌乱,其结果无异于没有重点。
三、多媒体课件的配色设计
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设计好的PPT演示课件,在自己的电脑上色彩鲜艳美丽无比,可是到投影银幕上却一片模糊。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客观的因素外,最重要的还在于设计者没有掌握好相关的配色设计。多媒体课件的配色计应当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投影银幕上的颜色视觉清楚度与颜色亮度有关。高亮度的前景色(白色、黄色、绿色、青色)适合与低亮度的背景色匹配,低亮度的前景色(黑色、兰色、红色、紫色)适合与高亮度的背景色匹配。
2、投影银幕上的颜色视觉清楚度与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对比度(或亮度差)有关。高清楚度的匹配显示出前景色与背景色的极高亮度差。
3、低亮度差(或低对比度)的颜色匹配(黑一蓝,蓝一黑对比等)看不清楚;同色调对比中也未显示出高的清楚度。
4、在投影显示中,最佳的前景色为黄色和白色。最佳的背景色为为蓝、红、蓝绿期刊网。为保证投影银幕上的文字高清楚度,当选用高亮度文字颜色(白色、黄色、绿色、青色)时,背景颜色应选用低亮度的颜色(黑色、兰色、红色或紫色)和极低亮度级的背景色;当选用低亮度的文字颜色(黑色、兰色、红色或紫色)时,背景颜色应选用高亮度级的高亮度颜色(白色、黄色、绿色、青色);低亮度差(低对比度)的颜色对比(黑一蓝,蓝一黑对比等)以及同色调对比匹配应避免使用。
四、多媒体课件的图片设计
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图片的编排与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图文并茂地向学生提供信息,成倍地加大了它所提供的信息量,而且图片的引入也大大美化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页面。
多媒体教学课件图片要求不高,在图片的选择和优化的同时,图形图像一定要清晰规整,若将图形、图像作为学习的内容时,图形、图像要尽可能大并放于屏幕中心位置。作为背景的图像要简洁明了,颜色淡雅,如此设计能够突出主体,有利于减轻眼睛的疲劳和学生对主体内容的感知、理解和记忆。图的内容要便于观察。图形、图例等画面的设计在清晰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大,图的主要内容应处在展示屏幕的视觉中心,便于学生观察。复杂图形要逐步显示。对于较复杂的图,如果一下子显示全部,会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也不便于教师讲解,因此,这样的图形,应随着教学的过程分步展示,到最后显示出全图。
在编辑图形图片时,应考虑它们在整体编辑计划中的作用,达到和谐整齐,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在页面图片的合理选用时,一要注意统一视觉美感,二要注意悦目,三要注意突出重点,特别是在处理和相关文字编排在一起的图片时。
五、多媒体课件的动画设计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表达,甚至无法表达的问题。动画可以将抽象的无法亲身感知的现实生活中很难出现或不易观察到的现象,真实、形象地模拟出来,弥补了常规教学的不足,容易收到生动有趣的效果。
多媒体动画的设计原则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方面动画要流畅,无停顿、跳跃的感觉。动画画面的设计应简洁生动,构图均衡统一,色彩配置和谐明快,动作自然流畅,文字清楚醒目,动画的色调与界面整体风格相符,动画的布局合理。另一方面,动画的配音要恰当。声音包括解说、音乐和音响效果,它起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应力求做到朴实生动、清晰流畅、通俗易懂、节奏合理、准确无误。
六、结论
设计好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展现其特有的魅力与作用。因此老师要特别注意多媒体课件的视觉技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处于主动地位,形成直接的学习动机。如果师生在知识交流的同时获得更多审美享受和视觉愉悦,必然能逐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培养受教育者更加全面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代志强.如何看待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2).
[2]黄秋生,罗丽萍,彭玲.简论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要素[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3).
[3]赵素云.多媒体教学中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J].光盘技术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