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于民间艺术传承与艺术教育而言,艺术教育主要是在创建的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学习有关民间艺术的众多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具有的艺术能力、文化素养,增强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喜爱,帮助学会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多种文化自然综合的环境是艺术学习最佳优良的环境,利用不同形式的综合使得对于艺术的学习变得更加的附有生命力。要学生更多的参与民间的一些节日活动和庆典,民间艺术活动中含有很多艺术教育的素材。民间艺术可以说是文化的载体,民间艺术承载着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历史进程。现代艺术教育是帮助民间艺术进行传承的有效途径,以往民间艺术传承主要通过师徒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子承父业的形式进行传承。很多民间艺术的创作人员都是没有经过很长时间文化教育的农民群众,他们本身具有的经验不能够应用文字表述进行传达,对于民间艺术技能传授的方式就是应用“口头”讲述,将自身丰富的经验授予艺术传承者。现代学校的艺术教学系统是非常完善,并且具有科学化、现代化特点的,将学校对于学生的艺术教学与民间文化进行良好的融合,教师可以依据自身对于民间艺术的了解和认知,选择对于学生民间艺术培养的切入点,当然需要尽可能的选择本区域存在的民间艺术,要取其民间艺术中的精华部分,并且将其写入学校艺术教学的课本中去,学会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这样不仅仅使得学生可以对本区域的文化有着更多的了解,使得学生对于自己的家乡有着更多的热爱,同时对于传承民间艺术,弘扬区域文化也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还能够丰富学校艺术教学内容[1]。
2民间艺术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责任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于经典的民间艺术尽心深入研究,可以了解到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过程。继承和弘扬民间意识,是人类在如今时展民族文化,使得民族精神受到强烈的鼓舞,促进先进文化建设,并且使得区域文化快速形成的关键。很多的民间文化正在被划为非物质遗产中,遗产两个字同样也表明了民间艺术传承面临的危机。在新时期很多的青年人员对于民间艺术文化并没有太多的重视,一些人认为民间艺术文化太过于低俗登不上大雅之堂,也有一些人认为学习和传承民间艺术文化并不与自身的发展有太大的联系,这些错误的思想误区最终导致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很多的民间艺术文化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一些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无人问津,不仅消失了很多民间艺术文化,同时也有着一些民间艺术文化正在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对于民间艺术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得民间艺术文化可以传承发展下去,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学校艺术教学需要承担起的责任。将民间艺术教育与学校艺术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要学生能够了解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同区域、不同时代具有的民间艺术作品,能够表达人类在不同区域、不同时代具有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要学生能够对生活区域的文化进行保护,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力。学校艺术教育是培养民间艺术传承人员和热爱人员的主要路径,也是对于民间艺术进行传承的发展的重要手段,学校艺术教育必须要明确自身需要肩负的重大义务和责任[2]。
3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是民间艺术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发展途径
在上文中也提到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民间艺术中蕴含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承的保护不是侧重于对于文化进行变革,而是需要最大限度的保存民间文化的原始性。但是也需要了解到,时代是不断发展的,艺术形式如果想要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一直的生存下去,那么就必须要不断地突破自我,使得自身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断的去满足现代人们对于艺术文化的需求。学校需要在艺术教育中对民间艺术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将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与现代艺术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形成最佳的艺术文化传播环境,为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学校可以聘请一些民间艺术的传承者走入教学课堂,使得学校的艺术教育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特点,使得民间艺术人可以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民间艺术文化的精髓。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增强对于民间艺术文化的关注度,对生活区域存在的民间艺术文化进行调查,不断的找寻具有价值的民间艺术资源。以学生的实际调查为基础,找寻一些经典的民间艺术文化作品,并且与相关人员讨论其具有的内涵,将民间艺术文化与区域文化相联系,加深学生对于区域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4结语
(1)幼儿的艺术教育为塑造幼儿“完美型”人格打下了基础。培养下一代具有“完美型”人格,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对生命的愉悦和创造价值的实现。幼儿期是人格塑造的奠基时期,也是接受艺术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只要我们在艺术教育中坚持艺术与体、智、德、美教育相结合,使幼儿的行为不但接受“善”“真”的被动调节。而且获得“美”的自动控制,使幼儿的艺术氛围与道德氛围一致,就能为塑造“完美型”人格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2)幼儿的艺术教育有助于幼儿大脑功能的开发。在幼儿的艺术教育中,要坚持艺术形象整体布局的审美特征和具有细腻丰富的情感内容相结合;坚持直观教学和理性领悟相结合,使左右脑不同的工作方式与艺术作品中不同的结构要素开展相互作用,将有助于促进以右脑功能为主的全脑功能的开发。
(3)幼儿艺术教育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及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能产生一定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对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起到一定的互补作用,帮助提高了幼儿智力的发展。一个从小对艺术兴趣强烈的幼儿上学后,在已有的固定知识的学习中,往往比一般幼儿具有较强的感悟力、思维力、想象力,这就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是要提高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创造性不仅体现在艺术创作和科技发明中,而且也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幼儿自觉地用新的思维方式去考虑习以为常的现象,那么教育肯定能造就人才。
(4)幼儿的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艺术兴趣和艺术天赋。在幼儿园,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表现非常明显。例如:在一个班里,有的孩子动作很有韵律感,而有的孩子动作虽然也合节拍,却显得很生硬,缺乏过渡和弹性;有的孩子绘画很好,有的涂色完成得较出色,而有的孩子可能会在其他方面表现更好。这些差别既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原因,但是孩子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很大,艺术教育工作完全可能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对艺术活动产生兴趣并达到一定的目标。
(5)幼儿教育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从幼儿对世界充满好奇心这一心理特点可以看出,幼儿本质上是愿意学习的,但如果教师方法运用不当,一味地采取“填鸭式”教学,使幼儿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幼儿自然会厌学,以致教师教什么,他讨厌什么。因此,一定要注意让幼儿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注重幼儿的乐学,不等于学习不能有困难,幼儿遇到难题时,正好为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提供了机会。强调幼儿的主体性,也不等于片面地、绝对地以幼儿为中心。
(6)注重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父母的不仅要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孩子,引导他们学习科学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吃苦耐劳、团结合作、敢于创新、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因为,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孩子能做的事情,要尽量让孩子自己做,不能包办代替,否则只会让孩子永远长不大,事事依赖父母,这对孩子的成长只会有害而无利。因此,作为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关键词】幼儿艺术教育 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
当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提升,一方面成人越来越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深刻明白缺乏对幼儿心理知识的学习,将无法对幼儿实施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这样的学习心态给幼儿的艺术教育研究以及幼儿艺术教育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从另一方面看,各种现代儿童教育观念、儿童心理研究成果在给人们带来教育实惠的同时,也让人们迷失了方向。因此,廓清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不仅是对艺术教育工作的尊重,更是让我们能把握好幼儿的精神世界,促进幼儿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然而,目前人们对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还存在一些误区,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过分夸大智力因素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对幼儿艺术学习进行过度的智力开发。学习艺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幼儿智力,提高学习成绩,致使很多人片面地强调艺术教育在智力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教师很少去思考应该怎样去教艺术,幼儿应该怎样去学艺术,也很少去思考艺术教育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层面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挥智力教育功能的。”[1] 这样,一些幼儿园大打艺术开发智能的招牌,声称可以通过艺术教育实现孩子智力的快速发展。而很多家长也把艺术教育视为开发孩子智力与提高学习成绩的灵丹妙药,纷纷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幼儿园,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情感、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艺术教育培育,会导致孩子对艺术的冷漠甚至反感,而教师与家长所期待的艺术与智慧的交融也就不可能出现。因为,艺术教育开发幼儿智力的程度是有限的,智力提升所需要的理智、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的参与并不是艺术教育能满足的。这种过分渲染智力因素对幼儿艺术教育及艺术教育的影响是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背道而驰的。
另一方面则突出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情感、意志、品德等对幼儿学习的作用,忽略了幼儿依赖智力因素所产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只有当幼儿从动员、强制、灌输的被动地位解放出来,处于一种对艺术的向往与渴求,以强烈的兴趣和迫切的期待,达到融自身的生命内容与艺术审美对象的状态时,他们才会感到自己进入了一种“自我实现”的境界。而这一切都有赖于非智力因素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目前,很多家庭和幼儿园都忽视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的现象,一是当前幼儿审美教学必须舍弃智力因素的影响。审美是幼儿艺术教学的根本,失去了审美品格的幼儿艺术教学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幼儿艺术教学。幼儿艺术教学强调审美本质并不是要舍弃智力因素对幼儿艺术教学的促进作用,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因此,人们在批判艺术教育中智育化倾向的时候,切不可把幼儿艺术教育中的智力因素一块舍弃,抹杀智力因素本应具有的重要作用。二是将幼儿艺术教育的智力因素与一般性智力因素无差别看待。以智力因素中的感知为例,就会有感知和审美感知的差别。“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加以整合作出的整体反映。”[2] 而“审美感知是客体的审美属性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人脑对客体各个部分的整体性心理反映”。[3] 显然,审美感知源于一般感知,但又不同于一般感知。因此,在幼儿艺术教学中,如果智力因素是以功利性而非审美的方式呈现,那么带来的后果将是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整体形象和细节感知的忽略。幼儿艺术教育中的智力因素如果不能满足幼儿对艺术美的心理发展需要,无疑会出现幼儿对艺术学习的偏差。从而失去了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所蕴含的主体审美探索创新的特点。
要走出以上误区,就必须正确认识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从认识过程看,智力因素指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指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从心理现象看,智力因素指心理过程的一般能力,非智力因素指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两者是心理现象的不同侧面,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得以形成和发展,同时又影响前者。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幼儿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同步发展的。首先,从幼儿对艺术美形式的把握上看,智力因素都对主体产生着作用。受过艺术教育的幼儿都能在艺术实践中,对绘画中的对称均衡感、音乐律动中的韵律感、文学作品中词句与段章结构的和谐完美感等有较好的体现。虽然他们不能为艺术作品进行风格方面的分类,但他们却能将作品形式审美属性融进自己的艺术实践中,这说明他们在有意识地感知、注意、记忆与领悟的同时,也在无意识层面上通过兴趣、情感与艺术作品的多方面属性展开相互作用,表现了主体在审美、创美中的主动精神。这说明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产生的显性价值与非智力因素产生的隐性价值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其次,从幼儿的艺术创造力来看,它的发展水平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联系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探索儿童艺术创造力的奥秘时曾说到:“2~7期间,儿童逐步了解并开始掌握周围文化中的各种符号。此刻,他不仅能够直接了解世界,而且还能摄取多种符号形式(尤为突出的语言形式)并交流其对人和事物的认识……儿童会学着运用各种符号形式,从手势、整个的肢体运动到绘画、陶泥图像、数字和音乐。五六岁时,儿童已经不仅能够理解多种多样的符号形式,他们还能通过各种方式将其进行组合,令成年人惊叹不已。”[4] 可见,在儿童艺术创造的发展过程中,正是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发生着极其微妙和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促进了主体艺术创造力水平的提升。
第二,在幼儿艺术教育中,智力因素决定着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而非智力因素制约着智力因素的发挥。一方面,没有智力因素的参与,幼儿艺术活动将无法有效进行,更无法进行艺术创造,而非智力因素也无用武之地。只有通过智力因素对主体的积极调动,艺术活动才能产生实际效果,起到艺术意识物化的作用。正如托尔斯泰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5] 而非智力因素只有依托智力因素的展开,才能在幼儿艺术活动中转化为稳定的心理特征,从而对幼儿艺术活动起到动力、定向、激励、维持、强化的作用,使幼儿的艺术才华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发挥。另一方面,非智力因素也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样在幼儿艺术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看到很多成人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要孩子背诗词、每天长时间拉琴、画画,用心良苦,然而,幼儿的学习效果却并不理想。家长的这些手段虽然有助于幼儿艺术认识能力和艺术技能的提高,但却违背幼儿生理心理特点,使孩子感到单调乏味,最后半途而废。究其原因是没有调动和发挥儿童的非智力因素。“马克思曾说哲学家和搬运夫在智力方面没有很大差距。儿童智力也差不多,幼儿尤其如此。有些幼儿在艺术方面显得很有才华,不能不归功于教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智力的同时,注意培养了他们各种非智力的个性品质。”[6] 可见,非智力因素始终伴随着智力活动过程,在它的渗透、配合、参与下,使智力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获得成功。
幼儿艺术教育中既有精神活动性质,又有实践活动性质,既有内心的体验与构思,又有外部的传达和表现。从幼儿艺术教育和幼儿艺术实践的层面对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来看,我们反对过分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于幼儿艺术教育都同样重要,它们应是互相依存、彼此渗透的。幼儿应通过一种高级的艺术创造活动,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作者单位:长沙师范专科学校,湖南 长沙,410100)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汪乃铭,钱峰.学前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美]霍华德·加德纳.艺术·心理·创造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论文摘要:文章从艺术教育价值观谈起,剖析了社会环境中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及原因,列举了相关的成功经验;进而联系上海市行政管理学校艺术教研室(简称我校,下文同)的艺术教育状况,探讨了取得的成就和获得的经验,并指出了尚待努力的方面。
一、外部环境中的艺术教育观
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认为,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他以《音乐·艺术·人生》为题的讲座,先后在全国的高校开设近40余场,聆听讲座的师生遍及几百所高校,约10万人。他在讲座中列举了李四光、钱学森、杨振宁、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丰富生动的事例,说明音乐对于激发人的创造灵感,创新思维,提高修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李岚清提倡青年要培养欣赏经典音乐的能力。他说好的音乐不但给人带来欢快愉悦,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还能激励人们去追求自身的高尚,培养广阔的胸襟。2000年李岚清访问爱尔兰,在参观他们的理工大学时,李岚清发现大学有一个专门的音乐中心,主要任务就是在大学里传播音乐,形成音乐氛围,因为良好的音乐修养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开发。由此,笔者想到美国哈佛大学的教育方式,哈佛的教育者反对“死读书,苦读书”,强调“全面发展”。1993年起哈佛大学开始了一年一度,规模巨大的艺术节。艺术节期间上演200多场的文艺节目——有音乐类的合唱、通俗音乐、摇滚乐、民族音乐、鼓乐等;还有舞蹈类的芭蕾、伦巴、爵士舞、现代舞以及戏剧等。演员全都是哈佛大学的师生。除此之外,还有雕塑、陶瓷、图片、文学作品展示。这些形成了哈佛大学特有的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哈佛强调的是艺术在生活和教育中的重要性,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目的是通过师生的亲身感受,从而激发师生的审美需求,提高审美趣味、品位。
二、我校的艺术教育现状
笔者感到,作为国家的重点中专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近几年我校的艺术教育在领导的重视下,确有起色。比如,2002级西藏舞蹈班的成功充分证明,我校在艺术教育工作中做出了贡献。除此之外,学艺活动的开展,各类艺术团队的建立以及在市区镇频频获奖,使我们在培养人才的观念上有了新的突破。近年来,我校顺利获得“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称号,也获得了市级、国家级重大奖项。在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提高学生艺术鉴赏水平以及对艺术美的感受过程中,我们做了许多的探索和努力。我们深知,学生只有切身体验与参与,才能更进一步地了解艺术,才能领略到艺术的魅力。与此同时,我们也深知,艺术教育的价值决不仅仅是要建立几个艺术团队和获得几个奖项的问题,而是要通过艺术教育这一特殊教育手段,让每一位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素质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完善。
现在的中专生不是不喜欢美的东西,而是不懂、不会。2005年下半年,我校成立了打击乐队。从这支鼓乐队的成长过程看,我们的学生是好样的,他们细心揣摩,反复锤炼,从看不懂乐谱逐步演变为乐在其中地演绎乐谱。在艺术实践中,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尤其是情绪记忆力、形象记忆力和动作记忆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且这些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艺术活动不是简单的音符,节奏型的连结。比如在练习鼓乐《滚核桃》时,学生除了学会协作、配合外,还深入了解了相关人文方面的知识。这样在演奏时,学生内心就有了丰富的想象:秋收时的黄土高原上,农民喜摘新鲜核桃,将它置于瓦房顶晾晒,随着演奏的变化,核桃干熟之后,风吹自落。学生在再创作的过程中,不仅给自己也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听着情趣盎然,饶有风味的演奏,笔者坚信,这些能力的培养让参加演奏的同学终身受益。
艺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尤其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人人平等,这是我校艺术教育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为此,我们做了如下的努力:首先我们艺术教师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业务素质,要用自己的教学成果来证明艺术教育带来的影响,从而赢得领导的支持和广大教职工的认同。
其次,联合工会以及教工团支部,举办各类艺术活动提高教职工的艺术品位和审美层次。教务部门为积极参加学艺活动和在各类比赛中获奖的同学加学分,并给予特殊的奖励。如今年五月校艺术节期间,全校师生同跳一支《校园华尔兹》集体舞,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关系更亲密了。
除此之外,学校的舞蹈团、合唱团、打击乐团、戏剧社等等团队,这些曾获得过市级、国家级大奖的团队,在校园里起着示范作用,使得校园文化更锦上添花。一个学校文化氛围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这个学校的风气。风气正了,才能为学校培养学生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结语
近些年来,各个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一次笔者参加市里中职教研活动,活动主题是“走进合唱艺术,提升职业素养”。主讲人讲到一桩真实的事情:某校学生合唱团正在演出,恰巧这天某大公司来招聘员工,当公司老总路过演出现场,被歌声吸引住了:和谐的声部,优美的音色,严谨的分工,整齐的服装,极富朝气的表演,让他们感到,合唱队的表现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企业精神的体现。老总当即拍板:“这些合唱队的学生我都要了”!陪同的校领导介绍说:“他们还有一年才毕业”。不料老总说:“我预定!”这句“我预定”就是给艺术教育最高的评价和肯定。
上个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兄弟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为《同一首歌》做合唱指挥。那天的万体馆内,一派节日景象。师生们为演出紧张有序地忙碌,全场演出气氛热烈,各类节目精彩纷呈,台上绚丽多姿,台下观众热情高涨,师生们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最让笔者感动的是,老师和同学们同台演出,师生同演一个节目,他们同样认真、投入,平等融洽的师生氛围、相互默契的配合赢得了阵阵掌声。这个场面让笔者久久不能平静。在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期待着这样的场面。然而相对来看,我们的艺术团队仿佛只为各类比赛而准备,面对的还是少数人。艺术类教学活动与其它学科相比,有时得不到理解,处在夹缝中,诸如排练场所飘忽不定此类的问题影响着师生的积极性。从艺术教育规律来看,无论哪个门类艺术的成长都需稳定、长期的磨练和积累,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发生质的变化。
无数的成功事例和经验告诉我们,艺术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智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放眼未来,我们现在努力进行对每个学生的艺术教育,就是对社会文明乃至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做出贡献。笔者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参与到艺术教育活动中来,共同让艺术教育之树常青,开满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叶朗.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是时代的要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2]邢煦寰.艺术掌握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4]刘丽霞,王岗峰.重新认识美育的“独立价值”——当前学校美育状况调查的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5]宣琳.高职生美育实践初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1).
[6]林绿茂.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探索,2005,(2).
摘要: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对通识教育的功能研究存在着严重的偏差,更多地关注通识教育的创新功能,忽略了其文化精神传承功能,而在人文精神发生集体性危机的中国当下和全球化语境下,通识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更多的是文化精神的传承。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精神传承途径,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应该把“文化自觉”理念贯注到每个大学生心中,促进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铸就主体精神的文化自觉,这是当前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的灵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对通识教育的功能研究存在着严重的偏差,更多地关注通识教育的创新功能,忽略了其文化精神传承功能,而在人文精神发生集体性危机的中国当下和全球化语境下,通识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更多的是文化精神的传承,因为“只有在文化深厚的土壤里,天才才有可能爆发”(甘阳语)。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精神传承途径,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应该把“文化自觉”理念贯注在每个大学生心中,促进其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铸就主体精神的文化自觉,这应是当前通识教育巫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的灵魂。
一、戏剧艺术与文化传播
戏剧艺术是一种文化。论文百事通“文化”大概是人类最难界定的概念之一,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1952年)一书中,共收集了1“条文化的定义。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一文中给“文化”下了一个至今学术界还认定为权威的定义,即“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英国文化研究者威廉斯则细化和拓展了泰勒的观点,他说,“文化”一词是英语语言中最复杂的两三个词之一,文化的当代意义大致有三个方面:(1)作为艺术及艺术活动的文化;(2)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符号的文化;(3)作为一种发展过程的文化。m<_,无疑,艺术及艺术活动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看,“文化”是被用来阐释艺术及艺术活动的。作为艺术的一种样式,戏剧艺术当然是一种文化,但其表现形态却有着自身特质,即戏剧是由演员直接面对观众进行表演的一种艺术和文化。
戏剧艺术是一个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身份的代言。“对艺术史家来说,他们深深地意识到艺术始终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或现象,一个其所处时代的符号,一个历史、社会、文化或个体成长、身份、变革或转化的标志。公正地说,甚至在艺术发展最具形式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时刻,这种观念在艺术史学科也曾是一个既定的观念”,我们知道,世界戏剧有两大基本系统,即以中国传统戏曲为代表的东方戏剧艺术和以欧洲话剧为代表的西方戏剧艺术,其中,梅兰芳和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无疑是这两个系统中最突出的代表。从梅兰芳的戏剧艺术我们可以品味到美情统一、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妙处,从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我们可以感悟到充斥着博爱、罪责和忏悔之情的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深邃底蕴。把握两者的差异,追寻两者形成的精神质素,从而更深人、更真切地展现文化内涵的差异,这是历史学家所无法提供的鲜活的文化标本。
戏剧艺术是在文化传播中生成、发展和完善。“文化由外层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为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的行为的决定因素”。这一定义从动态和过程的角度,确定了文化与传播之间的关系。文化是传播的文化,传播是文化的传播。传播与文化的互动关系表明:文化与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质同构、兼容互渗。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同样,作为文化组成部分的戏剧艺术正是在文化传播中得以生成、发展和完善,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如果没有文化的传播,戏剧文化将是一种“死文化”;如果没有戏剧文化的传播,文化的传播将丧失一种重要的路径。
二、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与文化传承功能
非常遗憾的是,随着戏剧艺术的边缘化倾向加剧,戏剧艺术这种文化传播传承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我们渴望着在还没有完全沦落为“社会机体的“功能性器官”的高校能够担当重任,守望文化家园,传承民族文化精神质素,铸造新的人格。如此,实施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就相当重要而紧迫。
18世纪末,西方高等教育就注意到艺术的这种文化传承功能的意义,“当时的知识界普遍认识到,艺术史和文学研究一样,是探索民族文化身份是一个重要途径。同样,学习艺术史和文化传统有助于对人类历史的认识和推动社会的进步”。1874年,艺术批评家诺顿受哈佛大学之邀担任艺术史教授,他说:“对我来说,艺术史是一种最为神圣的文化传统。通过研究艺术,人们可以发现自身潜在的精神追求和美的理想,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文明”。的确,一个文明、一种文化如果要存在和延续,就须保证它的关键信息和元素得以传承。有意义的艺术接受活动,就是接受者全身心地沉醉于艺术世界的精神漫游和灵魂之旅,也是接受者获取文化精神和历史信息的过程。艺术的这种文化传播效应是任何一个领域都无法企及的。诚如前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指出:“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
戏剧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因其现场直观性、双向交流性而在接受者面前“打开了一个焕然一新的、无限美妙的欲望与生命的世界n/别林斯基语),在这个世界里,观众身临其境,把自我的生命体验投射其中,逐渐形成浓郁的“扮演意识”。拥有这种扮演意识,接受者更易深入了解蕴含其中的文化精神,确定自身的文化身份,并以此来审视他者的文化精神。从这个意义来说,戏剧艺术的这种文化传承功能,又是其他艺术所无法代替的。因此,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文化传承途径。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都应是连续的,任何一个链条的脱落都可能造成文化根基的丧失,而这种丧失往往导致一个时代精神的集体沦落。这种悲剧历史已然有上演。但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民族文化之链正面临着再一次被断裂的危险,当人们,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争相追逐着西方文化浪潮而忽视甚至漠视脚下深厚的文化土壤时,“失落的就不只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家园。这不仅可能导致民族精神的危机,更是人自身存在的危机”。因此,在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并不是一种现时流行的时尚,而是一种恒久的文化传承事业。同样,戏剧艺术通识教育也不是高校的装饰品,而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传承的连绵不绝决定了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恒久性。
三、文化自觉: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的灵魂
现在的大学教育随着全球知识产业的兴起与推动已纳入到现代化进程之中,不可否认,这是大学教育的一种进步。但当目睹着民族文化精神资源在此热潮的裹挟下已然失去其存在的根基,价值逐步被遮蔽之时,我们又会悲叹大学精神的沦落和功能的偏移。诚如英格尔斯的现代化发展理论所认为,现代化不应该只是一种政治或经济体系的形成,而应该是一种精神现象或一种心理素质。他说:“在整个国家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人是一个基本的因素,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这样的国家才真正称之为现代的国家”,而作为一个“现代人”最深层的表现就是坚守自身的文化归属,拥有主体的文化自觉。
因此,文化传承并不止子传统文化知识的吸纳,尤其不能“把历史的馅饼按时代和地区切割成大小不等的部分,然后再按照编年的顺序把它们分别吃下去”,因为“这种机械的拼盘游戏使历史处于被割裂的状态,因而缺乏一种文化传统的内在逻辑性和精神深度”;也不止于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播,而是在此基础上建构主体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社会学家提出的一个命名,“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是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自觉”成了众多国家、民族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不可绕过的重要话题,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大家众说纷纭,其中,乐黛云的“基因论”大概最接近的观点,即“文化自觉指的是深刻认识白身文化历史传统的最根本的种子或基因,并为这个基因的发展创造新的条件,同时将这个文化传播于世界,参与全球新文化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