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茶道的知识

关于茶道的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茶道的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茶道的知识

关于茶道的知识范文第1篇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重要的精神动力之一,在教育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虽然,教师队伍师德状况总体上较好,但由于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也出现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违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极少数教师不能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除了教书外,对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不关心或不够关心,特别是对后进生缺乏耐心和爱心。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听之任之,不去主动纠正和帮扶。

2、师表意识淡薄,言行失范。当学生不听话时,有些教师采取歧视讽刺挖苦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如罚站、罚抄课文等,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上课时,有的教师抽烟,有的教师打手机,有的教师甚至说脏话,还有的教师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等,在学生中造成极其恶劣影响。有的教师没收了学生的东西占为己有。有的教师在排学生座位上排关系位、人情座。有的教师对学生出现思想、学习、行为等问题时,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动辄将家长叫来,对其训斥,说的话很难听,致使家长不敢到学校开家长会。有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好恶不能公平对待学生,厚此薄彼,让学生、家长不满意。有的教师向学生推销与学业无关的书籍或参考资料,托学生家长为自己或亲友办私事,或收受礼物、接受学生家长宴请。更有少数教师大搞有偿家教等等。

二、 依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师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对教师职业认识失误。少数对教育工作者承担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认识不足或错误。因而把教师职业看做是谋生的手段,不安心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也不注意为人师表,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从根本上缺乏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

2、市场经济对教师的负面影响。少数教师受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上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种种压力,因而心理失衡,在价值取向上出现错位,在行为上违规。

3、缺乏对教师师德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一是对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缺乏严密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致使不能有效地监督、约束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二是对教师师德有效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或不够完善,软性指标多,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只要没有违法乱纪或明显违规也就无碍大事。

三、加强与改进师德建设的思考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供了依据。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我市师德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认识,即提高对加强师德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充分认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美德的体现者。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教师不仅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必须充分认识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对于塑造教师形象、树立教师威信、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作用;树立师德为先的观念,像抓安全、抓教学质量一样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学校师德教育活动的指导和督查力度,避免在师德教育上走过场、装样作秀。

2.树立典型,即树立身边的典型形象,以活动为载体,以点促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有效的途径是正面引导、树立典型、辐射带动,最终达到全员提升。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学习先进活动,学习和宣传身边涌现的优秀人物和优秀事迹,并定期进行优秀教师的评选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引路作用,使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通过比、学、赶、帮、超,实现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和飞跃。

3、德能统一,即既要注重师德,又要注重师能,做到两者统一、相互融合。德高为范,业精为师,师德和师能是共生共存的统一体,没有师德,即使师能再高,也不能教书育人,同样,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业务素质,空谈师德,也无法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德能两者统一,缺一不可。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师德问题,是由师能问题引发的,如有些初为人师的青年教师,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遇事不冷静,或者缺乏正确处理复杂的教学问题的能力,导致了行为失控。所以,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渗透在各种教研活动中,从师德与师能相互融合的角度来进行。

4、丰富内涵,即不断丰富师德教育的内涵。师德教育的内涵要与时俱进,现代教师职业道德除了传统的职业道德品质外,必须重视人才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科研意识、服务意识、民主意识和人格魅力等素质的培育、培养。调查显示,学生把幽默风趣型的教师排在最喜欢的教师 的首位。因此,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赋予教师职业道德新的内涵。

关于茶道的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胆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16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539-02胆管结石为肝胆外科的一种疾病,过去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虽然有较为广阔的视野,但是有较大的创伤,不利于术后恢复,而且出现残余结石的几率较大。而采用腹腔镜和胆道镜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不仅能够使结石较大程度的去除,而且由于该种方法创伤较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71例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71例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39例,21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范围:22-79岁,平均年龄56.4岁,病程:0.7-14年,平均病程6.1年。对照组32例,18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范围:24-80岁,平均年龄57.1岁,病程:0.8-13.5年,平均病程6.4年。两种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实验组方法选择腹腔镜和胆道镜的方法进行联合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选择平卧的姿势,进行气腹的建立和穿刺套管之后,选择头高足低的,要求右高左低。医生在患者的左侧,首先选择腹腔镜进行胆囊的切除。然后使用抓钳,将十二指肠的韧带右侧进行提起,再使用电钩进行切开,将胆总管暴露出来,切开0.6-2厘米,若胆总管中的结石较大,要对切口进行适当的延长。对于胆管切口周围的结石,可以使用弯钳进行取出,将取出的结石放在胆囊的标本袋中。对于其他部分的结石选择纤维胆道镜进行取石。把胆道镜进行套管的转换,然后放入腹腔中,通过胆总管切口将胆道镜放入肝总管、胆总管和左右的肝管中,对于泥沙样的结石直接使用水进行冲洗即可,对于不能顺利冲出的结石,使用网篮进行取石。或使用尿管对胆道进行冲洗,然后使用吸引器或者专用钳进行进行取石。在胆总管和肝总管中较大的结石,要先使用胆道镜进行探查,然后使用活检钳进行碎结石,然后反复冲洗,选择套石篮将结石取出。再使用胆道镜对左右的肝管进行检查。再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胆总管切口的缝合或者T管的引流术,在手术后要在腹腔温氏孔处进行引流管的放置,3-5天后拔除。

1.2.2对照组方法该组患者选择开腹的方式进行治疗,进行全身麻醉的方法,在右肋的缘下或者右上腹的直肌处进行切口,将结石取出后进行T管的引流术。术后对患者采用抗感染的药物使用。

1.3统计学分析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有39例患者,1例患者出现残余结石,结石残余率为2.6%,没有并发症的情况,发生率为0;对照组有32例患者,13例出现了残余结石的情况,结石残余率为40.6%,有12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发生率为37.5%;具有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两组患者都有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胆管结石为常见疾病,在传统的开腹手术中,虽然具有视野较好的优点,但该种手术的结石残余率较高,而且还会出现较高的并发症[1]。对于一些老年患者,在开腹的过程中,由于手术时间长而且出血量较高,会增加手术的危险性[2]。而通过医疗技术的发展,将腹腔镜和胆道镜的技术联合起来对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微创,对周围的脏器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结石的残余率较低,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3]。胆管系统较为复杂,要想对胆管结石进行彻底的清除,就必须使手术者较为清晰的看到患者胆管内的情况[4]。胆道镜可以进入胆管内,对胆管进行扩张,然后进行取石,胆道镜的优势是任何器材都无法取代的。在手术的过程中再联合腹腔镜的使用,能够将结石进行彻底的清除。因为采用胆道镜,能对结石的形状、部位、大小进行较好的观察,若胆管较为狭窄,能够进行同时处理。在腹腔镜对胆囊的切除手术中,增加胆道镜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结石残余,在实验组中只有1例患者出现了结石残余的情况,而且由于该种手术的微创性,不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养,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而对照组有13例患者出现了残余结石,有12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两组效果差异过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更加说明了腹腔镜和胆道镜结合治疗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腹腔镜和胆道镜进结合对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具有结石残余率降低、并发症减少、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方面的优势。因此说明该种方法安全,有效,值得更广泛的人群进行使用。

参考文献

[1]石景森,禄韶英.胆道外科微创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6(11):113-114.

[2]钟立明,冷希圣,王秋生,等.纤维胆道镜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26(16):135-136.

关于茶道的知识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意识与行为

一、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1993年l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这一概念的界定是:“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样的身份决定了国家和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的高要求。特别是面对青少年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在品格上还不成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他们的文明习惯的养成,都会受到教师人格力量的感染和言行举止的重要影响。一位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将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师以德为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基于新形势下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和原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于2008年重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引起教育界及其他社会各界对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和外延的争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新《规范》实施后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为更好地促进《规范》的落实,以及提高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事实依据。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主要结合新颁布的《规范》中涉及的教师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即教师与教育事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过程中,教师的师德观念和基本素养的建设状况作为维度编制问卷,问卷中试题的类型分为三种,有单选题、多选题和排序题。调查对象为来自辽宁省内的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阜新、辽阳、铁岭、朝阳、葫芦岛共十三个市的中小学教师,主要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2份,有效回收率92.4%;其中,城市学校占71.19%,农村学校占28.9%;高中教师占25.8%,初中教师占24.9%,小学教师占37.8%,其他(职高教师、副校长、德育主任、教务主任、科研主任)占11.5%;工作年限在15年以上的占48.3%,6~15年的占42.6%,5年以下的占9.1%。同时,辅之以访谈法,就有关新《规范》的要求,对26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目前师德建设中,我们确实能够发现一些教师表现出的职业热情和努力工作的劲头,学生及学生的家长还是认同主要依靠教师的辛勤工作,学生完成了学习的任务,获得了各个方面的成长;学校领导认同主要依靠教师完成了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合格人才等遵循《规范》要求带来的良好的认可度。但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在教师在履行《规范》要求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其中主要原因是《规范》中所提出的各层次的要求与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之间存在着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师对师德的价值有清醒的认识,但在工作中却难以践履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非常重视师德建设。但是,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很多教师不能认真履行《规范》要求的现实。

首先,教师们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与作用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有95.9%的教师了解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有75.8%的教师认为,做好教育工作,重要的是“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95%教师认为在从教之前经过系统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对其以后胜任很重要;93%的教师认为在任教期间,有关部门或学校专门组织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学习或培训很重要;有96.2%教师认为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对其今后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掌握和遵循非常重要;有86.6%的教师认为教师应当成为社会群体中的道德榜样;95.3%的教师认为教师群体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教师工作的职业声望非常重要;有99.6%的教师认为教师良好的职业行为表现,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教师的职业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影响,按影响的大小进行排序:89.4%教师认为选择道德成长、57.5%教师选择审美情趣;26.3%选择学习成绩;您认为教师职业目前在社会上的地位:45.8%的教师认为目前还一般,但提高的趋势明显、只有14.1%的教师认为较低。以上结果反映出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对职业道德的价值和其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作用的认识是正确的,能够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作为树立教师形象和立身处世的首要因素。

其次,学校或者师资培养与培训部门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有61.6%的教师选择在当教师之前(包括在师范院校学习期间)经过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系统培训;有95.7%的教师选择任教师期间,教育行政部门或所在学校专门组织过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学习或培训;有67.6%的教师选择学校或有关部门组织过学习和讨论新修订的《规范》。上述结果反映出各相关部门通过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重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有助于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水平。

第三,目前教师职业道德现状不尽人意。调查结果显示,有28.9%的教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状况不满意,满意的只有6.7%,基本满意的64.4%。可见,对于多数教师来说,对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缺乏自信。

调查结果显示,有41.5%的教师认为我国《规范》没有得到很好贯彻执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表彰和惩罚措施与之配套,30.7%的教师认为职业道德规范本身不健全,缺乏真正的指导作用,14.7%的教师认为向教师宣传的不够,13.2%的教师认为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不高。以上结果反映出广大教师对《规范》本身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认识不清,缺乏践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调查结果显示,在“您是否曾经存在这种意识,在工作中应按照《规范》要求自己,而在家庭或生活的其他领域中,应当遵循另外一套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问题中,有20.3%的教师选择存在这种意识、31.6%的有一些这样的意识倾向;有60.9%的教师认为现行的《规范》对大多数教师的教育行为起到较好的规范和约束作用、25.9%的教师选择对一半左右的教师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有82.7%的教师认为实际遵循的真正约束自己工作行为的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来源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只有34.8%的认为来源于工作中学校或有关部门的要求和培训。以上结果反映出不少教师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自律,而忽视道德的他律,将道德和职业道德割裂开来,忽视了道德规范的制约和导向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76.8%的教师因领导处理问题不公平,偏袒于某些人、69.3%的因领导工作作风不民主,遇事不能与教师沟通和商量等问题而与领导发生矛盾;76.6%的教师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56.7%的教师接受学生或学生家长的礼品;76.0%的教师认为教师间因晋升职称、工资以及分配奖金和住房等原因发生矛盾;48.4%的教师认为工作中,之所以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的主要原因是找不到被大家认同的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32.8%的教师认为2008年修订的《规范》太理想化,很难完全照着做;92%的教师认为与学生家长发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偏袒自己的孩子,带着某些偏见向教师提出批评意见。以上结果反映出很多教师在工作中还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教育事业整体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与学生、学校领导、同事、家长之间还存在着很多矛盾。

从上述调查反映的问题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与践履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任重而道远。

2.教师有尊重学生的意识,但缺乏尊重学生的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在组织教学和管理班级时,您是否看重教师的权威:68.9%的教师认为注意树立教师的权威形象,偶尔也能听听学生的意见,19.2%的教师不太看重教师的权威;有人讲“学生学与不学是他们自己的事,教师没有必要为此承担责任”,这种观点78%的教师不赞同。64%的教师认为“对讽刺、挖苦学生的行为”是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应坚决避免,34.8%的教师认为生气时难免出现,可以原谅,只有1.3的教师认为这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育手段;78.4%的教师认为当学生在公开场合对您的观点或要求提出质疑时,愿意与学生共同讨论;61.8%的教师完全由学生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班级干部;在按照教师认定的恶劣程度选出4项最恶劣的教师行为问题中,有72.7%的教师选择对工作不负责任、66.7%的教师选择经常讽刺、挖苦、歧视学生、58.7%的教师选择打骂或变相体罚学生、53.9%的教师选择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以上结果反映出绝大多数教师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应尊重并公平地对待教育对象。

但是,调查结果还显示,在按照教师行为发生量或者发生频度的大小选出教师认为发生量或发生频度最高的4项问题中,有76.6%的教师选择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60.8%的教师选择对个人的言行举止要求不严、56.7%的教师选择接受学生或学生家长的礼品;47.6%的教师选择对工作不负责任;在是否有给支持或帮助过您工作的学生,在考试成绩方面给予适当的照顾这样的想法问题中,有73.7%的教师从来没有过,经常有的是2.2%、偶然有的是24.2%;84%的教师选择曾给予他喜欢的某类学生以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关于教师与学生发生矛盾的主要原因:72.5%的教师认为学生在纪律或学业等方面表现太差,教师忍无可忍,对其进行强烈的批评或其它形式的处罚,从而引发矛盾或冲突、59.7%的教师认为有的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引起学生不满、40%的教师认为学生不尊重教师,引起教师的反感。以上结果反映出很多教师在工作实际中,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关心与爱护,不能够做到尊重学生或公平地对待学生,有违《规范》的要求,引起师生间的矛盾,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教育。

3.教师期望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但缺失合作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是否认真备好每一堂课问题中,26.3%教师能做到、66.3%教师基本上能做到;在教育工作中,之所以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主要原因是:48.4%的教师认为找不到被大家认同的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28.9%的教师认为学校或教研室风气不正;教师与教师发生矛盾的主要原因:76.0%教师认为是教师间在晋升职称、工资以及分配奖金和住房等方面发生了关系各自切身利益的冲突、71.6%教师认为是有的教师本位主义倾向严重,遇事只从自己的工作或所领导的班级利益出发,不考虑全局、56.5%教师认为为了在工作竞争中争得较好名次,不互相支持与合作。以上结果反映出教师们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期望有一个良好的学校和教研风气,不认同个人本位主义等,均表现出努力做好工作的良好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们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受到表扬时,经常面临的情况是:59.8%的教师认为多数人采取漠然的态度、32.4%的教师认为大家真诚向您祝贺、学习。当其他教师在学生中散布贬低您的言行的态度是:49.9%的教师不予理睬、43.3%教师虽然痛恨,但一般不采取同样的方式反击,而在教师群体中寻找解决的办法;面对当前升学压力,教师间的相互支持和合作:46.2%的教师认为以互相支持和合作为主,在少数方面竞争、28.7%的教师认为以竞争为主,互相支持和合作的空间和范围极小、只有17.5%的教师认为完全可能进行全面的互相支持与台作;在教学或班级管理上遇到困难时,首先想采取的办法是:45.8%的教师选择自己认真思考,摸索解决的办法、40.4%的教师请与此相关教师或者教研室的同志会诊、帮助解决。以上结果反映出当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困难时,多数还是依据自己的经验去解决;取得成绩也多半靠孤军奋战,难以提升层次。教师这种缺乏合作意识状况的改善,还要期待社会和学校为教师创设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建立科学、可行的竞争机制和保障机制,形成教师职业道德提升的安全的、健康的环境。

4.教师渴望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却没有很好沟通

调查结果显示,81.6%的教师把主动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看成是教师的一种义务;当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方法或者管理班级的方式提出意见或建议,25.7%的教师非常欢迎家长提出意见、67.6%的教师认为可以与家长讨论、交流、只有1.3%的教师非常反感,立即反击或作出解释;有人建议学校中的每个班都应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65.2%的教师认为想法是好的,现在还实行不了、32.2%的教师认为应当立即推广实施。当您本人或您的家庭遇到困难,而您学生的家长又有能力解决您或您家庭的困难,您采取的办法是:9.3%的教师选择顺理成章地找这些学生的家长帮助解决、38%的教师选择坚决避免找这些学生的家长、18.4%的教师选择如果学生表现好,可以找他们的家长,如果学习表现不好,就不找他们的家长、34.3%的教师选择实在没办法时,只好硬着头皮去找。以上结果反映出大多数教师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期望和家长积极配合共同教育好学生。但是个别教师还存在一些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有的教师经常把犯错误的学生的家长找到学校,进行批评、训斥,36.5%的教师认为方法不对,但出发点是好的,可以理解、36.3%的教师认为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和方法、27.2%的教师认为对有些类型的家长必须采取这种方法;教师与学生家长发生矛盾的主要原因:92%的教师认为家长偏袒自己的孩子,带着某些偏见向教师提出批评意见、87.9%的教师认为家长与教师间沟通太少,互相不理解、68.2%的教师认为有些家长对子女不负责任,不能配合学校工作;与家长沟通最常用的方式:87.9%的教师打电话、26.6%的请家长到学校来;在您认为发生量或发生频度最高的教师行为的问题中,56.7%的教师选择接受学生或学生家长的礼品、22.9%的教师选择以不友好的态度对待差生的家长。以上结果反映出有很多教师对自身角色的价值定位和工作定位不够准确,不能够正确的对待家长、缺乏与学生家长进行良好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导致沟通障碍。

5.教师有学习提升的意识,但缺乏实际的努力

关于茶道的知识范文第4篇

——低结构户外运动中教师的观察指导与调整的实践与思考

低结构游戏活动的过程相对比较自由,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自由选择,教师的调控是间接的和隐性的。只是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退到了孩子的背后,把更多创造、想象的机会留给孩子。但是当孩子在游戏过程中重复某些动作停滞不前或有危险的动作出现时,老师还是应该及时地介入,为孩子的游戏活动注入新的游戏情节。

比如在运动中,孩子们站在投掷网两面互玩丢沙包游戏。一开始他们都很兴奋,瞄准前面的投掷目标投了一次又一次。可没过多久,孩子们便开始不耐烦了,他们有的用沙包互相对扔着玩,有的将手中的沙包有气无力地投出去。教师善意的提醒不但没起到什么作用,反而让孩子转向了其他的运动区。可以看出,由于重复的操作尝试,幼儿对枯燥乏味的练习渐渐提不起兴趣,也就会随意地玩起来。如果这时教师不加注意,很可能会让幼儿对此项运动失去兴趣,认为这只是一项纯粹的机械练习,使得运动游戏丧失了原有的趣味。我及时的进行了调整,创设了新的运动环境,鼓励幼儿主动尝试和探索,为其主体性的发展提供最大的可能。幼儿的运动兴趣被大大的提升,也不会出现有幼儿在运动中不知玩什么好的情况了。而我也在后续的运动中不时添加一些新的“冒险”,让幼儿对于运动活动一直保持着一定的期待。而幼儿也在与运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直接得到愉快的情绪,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积极性。

不同年龄的幼儿特点有着显著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每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引导幼儿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作为大班的孩子,他们已经可以用比较复杂的运动技巧进行活动,所以运用已有运动经验和能力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挑战与创新,是大班运动观察的重点。同时在幼儿户外运动时,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背后耐心地观察,真正从观察中去获取幼儿个体与群体、个体与材料之间的互动信息,比如,器械、材料的投放是否安全、是否与场地相适宜。材料的投放是否满足幼儿的需要。以及材料是否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在低结构运动中老师通过不同的观察方法,如扫描观察、定点观察和追踪观察等,相互联系,相互穿插,灵活使用。并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创造有利的条件来满足幼儿运动的实际需要。老师要在运动中时刻观察幼儿的游戏现状与状态,吸引每名幼儿都能够投入到运动中,体验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关于茶道的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车辆段设置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rail transit depo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depot and analyze the various factors of multi-line’s sharing depotand then discusses the pros and cons of multi-line’s sharing depot.

Key words: urban rail transit, rail transit network depot, establishment, analysis

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一个综合系统,每条线路均为独立的运作体系,其中线路、信号系统、供电系统、车辆、常规设备均是独立完整的功能体系。其中车辆段是车辆停放,检查,整备,运用和修理的运营综合生产维修管理中心所在地。其主要业务:

1. 列车在段内调车,停放,日常检查,一般故障处理和清扫洗刷。

2. 车辆的技术检查,月修,定修,架修和临修试车等作业。

3. 列车回段折返乘务司机换班。

4. 段内设备和机具的维修及调车机车的日常维修工作。

5. 紧急救援抢修队和设备。

6、运营综合生产维修中心。

7、材料总库。

8、职工技术培训中心。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段占地面积大,建设投资大。那么,能否考虑同一城市不同线路共用车辆段?

一、国内地铁线网车辆段设置调查

1、广州地铁

截至2010年,广州地铁已开通的路线包括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8号线、广佛线、APM线,营运路线总里程236公里,共有144座运营车站。其中2号线、3号线存在共用车辆段的情况。

路线 首段开通日期 起点站 终点站 车站数 长度

km 车辆段

停车场 控制中心 列车

编组

市区地铁路线

1号线 1997年6月28日 西朗 广州

东站 16 18.48 西朗车辆段 公园前OCC 6A

2号线 2002年12月29日

拆解运营:2010年9月25日 嘉禾望岗 广州

南站 24 31.41 嘉禾车辆段

大洲停车场

3号线 2005年12月26日 天河

客运站 番禺

广场 16 67.25 厦车辆段 大石OCC 6B

机场南 体育

西路 12 嘉禾车辆段

4号线 2005年12月26日 金洲 黄村 16 43.65 新造车辆段 新造OCC 4L

5号线 2009年12月28日 口 文冲 24 31.9 鱼珠车辆段 鱼珠OCC 6L

8号线 2002年12月29日

拆解运营:2010年9月25日 万胜围 凤凰

新村 13 14.81 赤沙车辆段 公园前OCC 6A

城际地铁路线

广佛线 2010年11月3日 西朗 魁奇

路 14 20.4 夏南车辆段 夏南OCC 4B

APM路线

珠江新城APM 2010年11月8日 赤岗塔 林和西 9 3.88 赤岗塔停车场 赤岗塔OCC 胶轮2节

2、上海地铁

截止2012年09月01日,上海轨道交通全路网已开通运营11条线、287座车站,运营里程达420公里。其中2号线、7号线存在共用车辆段的情况。

路线 首段开通日期 起点站 终点站 车站数 长度km 车辆段

停车场

1号线 1995年4月10日 莘庄 富锦路 28 36.4 梅陇车辆段

富锦路停车场

2号线 2000年6月11日 徐泾东 浦东国际机场 30 60.0 龙阳路车辆段

北翟路车辆段

川沙停车场

3号线 2000年12月26日 上海南站 江杨北路 29 40.3 江杨北路车辆段

石龙路停车场

4号线 2005年12月31日 环线 26 33.7 蒲汇塘车辆段

5号线 2003年11月25日 莘庄 闵行开发区 11 17.2 剑川路停车场

6号线 2007年12月29日 港城路 东方体育中心 28 32.4 港城路车辆段

三林停车场

7号线 2009年12月5日 美兰湖 花木路 32 44.4 龙阳路车辆段

陈太路停车场

8号线 2007年12月29日 市光路 航天博物馆 28 37.4 殷行车辆段

浦江镇停车场

9号线 2007年12月29日 松江新城 杨高中路 23 45.6 九亭车辆段

10号线 2010年4月10日 虹桥火车站/航中路 新江湾城 31 35.4 吴中路停车场

11号线 2009年12月31日 嘉定北/安亭 江苏路 20 46.0 赛车场车辆段

嘉定停车场

3、北京地铁

截至2011年底,北京地铁已开通的线路包括1号线、2号线、4号线、5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13号线、15号线、八通线、昌平线、大兴线、房山线、亦庄线和机场线,运营线路总里程372千米,共有218座运营车站。其中5号线、亦庄线存在共用停车场的情况。

路线 首段开通日期 起点站 终点站 车站数 长度km 车辆段

停车场

1号线 1969年10月1日 苹果园 四惠东 23 31.04 古城车辆段

四惠车辆段

2号线 1969年10月1日 环线 18 23.1 太平湖车辆段

4号线 2009年9月28日 公益西桥 安河桥北 24 28.2 马家堡车辆段

龙背村停车场

5号线 2007年10月7日 宋家庄 天通苑北 23 27.6 太平庄车辆段

宋家庄停车场

8号线 2008年7月19日 回龙观东大街 北土城 10 15.2 平西府车辆段

9号线 2011年12月31日 北京西站 郭公庄 9 11.1 郭公庄车辆段

10号线 2008年7月19日 巴沟 劲松 22 24.6 万柳车辆段

13号线 2002年9月28日 西直门 东直门 16 40.85 回龙观车辆段

15号线 2010年12月30日 望京西 俸伯 13 31.6 马泉营车辆段

俸伯停车场

八通线 2003年12月27日 四惠 土桥 13 19.0 土桥车辆段

昌平线 2010年12月30日 西二旗 南邵 8 21.3 定泗路停车场

大兴线 2010年12月30日 公益西桥 天宫院 11 21.8 南兆路车辆段

房山线 2010年12月30日 郭公庄 苏庄 11 24.6 阎村车辆段

亦庄线 2010年12月30日 宋家庄 亦庄火车站 14 23.23 台湖车辆段

宋家庄停车场

机场线 2008年7月19日 东直门 3号航站楼 4 28.1 天竺车辆段

4、深圳地铁

截止2011年中,深圳地铁已有5条线路、131座车站投入运营,运营总里程178公里。目前为止尚无共用车辆段/停车场的情况。

路线 首段开通日期 起点站 终点站 车站数 长度km 车辆段

停车场 控制中心 列车

编组

1号线 2004年12月28日 罗湖 机场东 30 41.0 竹子林车辆段

前海湾车辆段 竹子林 6A

2号线 2010年12月28日 赤湾 新秀 29 35.7 蛇口西车辆段

后海停车场 竹子林 6A

3号线 2010年12月28日 双龙 益田 30 41.7 横岗车辆段

中心公园停车场 横岗 6B

4号线 2004年12月28日 福田口岸 清湖 15 20.5 龙华车辆段 龙华 4A

5号线 2011年6月22日 前海湾 黄贝岭 27 40.0 塘朗车辆段

上水径停车场 竹子林 6A

二、线网车辆段设置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一个综合系统,每条线路均存在自己相对独特的地域、设备、运营管理特点,基本上一条线路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共用车辆段,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受线路设置地域限制

每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设置均需依据城市发展规划、客流情况进行,受限于地域、区域的具体情况,因此线路规划普遍存在相对独立的情况,根据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情况,多线共用车辆段情况较难实行。

2、受设备运作模式的限制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均存在不同的线路采用不同的设备、不同的运作模式的情况。比如车辆型号、供电模式、信号制式。

3、受运营主体的限制

北京、深圳市均存在不同的运营商,在远期发展过程中这一趋势将进一步扩大,特别是以后将吸纳民营资本进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因此如果考虑车辆段共用将面临前期的线路规划及后期资产运营模式整合的问题。

4、后期对既有设备整合改造的影响

一是改造与新建的成本比较,二是对前期规划的影响,三是对既有线路的影响。

三、运营可行性分析

1、运营组织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时间一般为6:30-23:00,每日约5:30车辆段/停车场首班车出场,末班车回场结束时间约为0:50,从车辆段/停车场到达正线的时间约为8分钟。如果多线共用车辆段,势必延长出场线路,并产生交叉作业,将较大的影响运营组织。

2、施工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夜间施工维护作业时间一般为1:00-4:30,共3.5h,设备施工维护作业时间紧凑,如果多线共用车辆段的话,夜间施工作业将只有2.5-3h,对设备维修保养影响较大。

3、应急处理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时,正线的列车均需进行调整,事件对运营的影响经常取决于车辆段/停车场能否及时收发列车。如果多线共用车辆段,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很难保障车场可以及时收发列车,势必增大事件对运营的影响程度。

四、结论

根据国内地铁行业调查及客观具体情况,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多线共用车辆段具有线改造弊大于利,后期建设在评估以上分析的问题后,可酌情考虑交集的同期建设的两线共用车辆段或者停车场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