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考古环境

考古环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考古环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考古环境

考古环境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考古环境;文物;研究对策;自然因素

文物是我们古文明存在最好的证明,也是我们与历史沟通的桥梁,它还反映着我们人类的发展历程,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是伴随而来的便是我国的文化生态也因此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古文物遗产以及其生存的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尤其是在工业化的现代,其生存环境在逐渐变得糟糕,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保护古文物的实体,更重要的是为其提供良好的文物环境。因此研究文物考古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就迫在眉睫,我们必须找到合理的考古环境保护方法。

一、自然环境对古文物的影响

1、酸雨对文物的危害

工业化进程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工业化进程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比如由于工业气体的排放,空气中就会形成大量的硫化物以及氮化物,而这些就会引发酸雨的形成。酸雨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也会对一些文物带来不可恢复的损害。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地表上的建筑,尤其是对与大理石有关的建筑影响尤为厉害。但是当期渗透到地下时,就会腐蚀一些藏在地下的古文物,比如青铜器、石器等。

2、水质污染的影响

在工业化进程中另一个问题便是工业污水的排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资源的质量。现在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并不是很先进,并不能完全净化工业污水,而且我们也没有完善的污水排放管理制度,由此就引发了水质污染问题。而这些被污染的水资源就会对尚未开发出土的古文物带来毁灭性的损伤,而且伴随着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水位不断上升,其对文物的危害程度就会更大化。

3、光辐射对文物的影响

光辐射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它同时也会对文物造成一定的损伤,众所周知紫外线的杀伤力是非常强的,由于现在环境的破坏,臭氧层也遭到了很大的损伤,这就导致了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增强,大气中的一些氮、氢等化合物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而产生具有腐蚀性的污染物,而这些往往就是破会文物的罪魁祸首。

二、现在文物考古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进行考古作业的人员环保意识较弱

一般进行野外考古工作时,都会进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在这段时间中必定会知道一定的生活垃圾,而且还会产生一定的废弃物,而由于这些工作者的环保意识不强,往往会所以丢弃这些污染物,这就会对考古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并且这些问题还在不断地加剧。

2、野外考古作业导致环境问题

在考古侦查完毕后,下一步的考古发掘作业,无疑会进行大量的挖掘工作,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中还会进行挖山挖石等工作,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废石等物,有时还会破会山体地势等结构,这就容易引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在有些时候还会对原有的地表植被进行改变,这不仅会引发一些自然灾害,还会破会环境的生态平衡。

3、考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可以说经过时间的变迁,大量的文物都是深埋底下的,所以在挖掘这些古文物时就不得不进行深入地下的工作,但是由此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可能会改变原有的地表植被,会对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带来改变,甚至会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仔细考虑。

三、文物考古环境保护的具体方法及对策

1、要加强管理规划,制定相关法律

在进行考古的同时要加强环境保护整体规划,在考古中不能只是注重于保护文物,要同时注意考虑文物周边的环境因素,要制定出各级各类的环境区域性保护规划,并且要量身制定合理的文物出土方案,在制定挖掘方案是要在最大程度上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尽量不去破坏。再者要考虑的便是法律法规的问题,我国现在尚没有一套关于这方面的完整法律体系。法律是最好的约束手段,也是最能引起相关人员注意的方法,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完善关于考古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政策才能最大程度上的保证考古环境。

2、要有“因地制宜”思想,尊重自然规律

我们国家民族文化多种多样,同样的地理环境也是各不相同,我们在进行考古挖掘时必须考虑到当地的环境因素,结合因地制宜的思想制定出保护环境的挖掘方案。比如在山地进行考古行动时,就要注意挖掘工作,不能因为考古而导致当地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自然地力量是无法抗拒的,我们必须在尊重自然活动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考古作业。

3、要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合作

我们国家机关的部门有很多,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考古部门在文物挖掘保护方面无疑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但是其在环境保护方面就会显得束手无策,此时我们就应该让环境保护部门发挥其长处以弥补考古部门的短处。所以我们要加强两个部门的合作,环保部门应该先了解地理环境然后在与考古部门合作制定能最大限度保护环境的考古挖掘方案。加强两个部门的合作一定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4、加大资金投入

经济是一切发展的前提,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在文物考古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只有有了足够的资金投入,才能采购高科技的具有环保型的考古器材。有了相关的资金才能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方案。还应该有一部分资金用于考古相关人员的环保技能与意识的培训,他们在整个考古过程中起到相关重要的作用。再者就是用于对已经遭到破坏的环境的整治。这些都必须拥有一定的资金才能得以实施。

四、结束语

文物是古代文明存在的象征,是古文化传承最好的载体,所以古文物对我们现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环境因素对不仅对我们的考古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对古文物实体的保存影响重大。所以我们在进行考古工作的同时要注意研究文物考古环境的保护措施,考古环境的保护是文物得以保护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将考古环境保护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我相信,在将来我们一定会研究出一套完善的考古文物环境保护措施。

作者:李林轩 单位:吉林市博物馆

参考文献

考古环境范文第2篇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化,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同时,更好地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在许多方面都力求制度化的现今社会,制度化的影响深远,制度化建设体现了制度本身的合理性,重要性。环境影响评价要更好地规范企业的活动,实行制度化建设是必要的,这样,才能协调好企业与环境的关系,更好地位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化建设,依赖于法律体制的保障

立法的保障才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所在,法律的约束力是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立法规定,可以从根本上保障这项制度的实施能力,在法律方面对该项制度进行法律手段支持,能确保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挥它的根本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评价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还在于警醒企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要把握好环境保护的标尺,否则,它将为自己的行为负上法律责任。

法律的强制性要求相关部门或者监管部门务必要做好本职工作,这样一来,才能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的顺利实行,法律手段是解决重大问题的根本手段,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产生冲突时,环境保护显然是更重要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限制社会的发展,因此,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道德的约束力在经济利益面前无法发挥它的舆论监督作用,只有法律手段能很好保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立法方面的支持下,将更好地发挥它的功能,保障环境的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

要健全企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对企业项目进行分类处理,对项目的建设要由全面的影响评价体系,环境影响评价思路不仅要合理也要最大限度地发展环境保护,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背景下,出现了一系列危害环境健康的因素,工业废水,污染气体,工业废渣的处理方式不同,对其排放量的规定也有所不同,因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化建设首先要要针对不同的领域,制定全面的评价标准,重点治理工业三废的同时,也要把其他潜在危害因素列入考虑范围。

考古环境范文第3篇

一、金融生态环境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建立金融生态评估体系的重要性

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在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也是相互依存和彼此影响的。所谓金融主体是指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生产者,它既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这些直接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主体,也包括金融决策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生态环境,指的是由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等部门构成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群体以及金融主体在其中生成、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治、文化、习俗等体制、制度和传统环境。一方面,金融生态环境构成金融主体的服务对象和活动空间,决定着金融主体的生存条件、健康状况、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金融主体则以其生产并分配信息、引导资源配置、提供管理风险之手段的强大功能,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反作用。

近年来,异地银行在我区贷款较为活跃,到目前为止,在包头、鄂尔多斯市贷款的区外商业银行已达50多家,异地贷款金额急剧增加。截至2006年上半年,鄂尔多斯和包头两市区外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201.30亿元,占两地区贷款余额的28.6%。其中,鄂尔多斯区外银行贷款余额130.39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36.5%,同比增加35.1亿元,增长36.8%;包头市区外银行贷款余额70.91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16.3%,其中区外贷款为50.82亿元,区内20.91亿元。

建立金融生态指标体系是正常发挥金融稳定职能的基础。维护金融稳定,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能。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生态评估指标体系是开展金融稳定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建立金融生态评估指标体系就是用一系列科学的指标来分析和回答这些问题,反映并体现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使隐性的规律显性化。因此,建立科学、全面、系统、持续的金融生态评估指标体系,势必有助于我国金融业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管理,从而提高我国整个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具体而言,金融生态评估指标体系将发挥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有助于各类金融机构建立基于区域风险差异之上的风险管理框架,提高配置金融资源的科学性;二是有利于监管当局完善其风险控制体系;三是为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或选择发展路径时进行有利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比较和参考的依据。

二、内蒙古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初见成效

近几年来,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积极开展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通过扩大宣传,沟通协调,推动自治区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对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努力改善本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通过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自治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经济金融初步实现了良性互动。

(一)加强宣传沟通

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金融知识调查问卷,全面了解社会公众对金融知识、金融业现状和金融风险等方面的认知及需求。与自治区政府联合召开了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宣传工作座谈会,加强了对中央银行职能的宣传工作,也增进了新闻界对金融工作的了解和宣传,进而扩大社会对金融的认识程度,提高人民群众运用金融的能力和水平。

(二)积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在对内蒙古的产业结构、“三农”发展、各盟市资源配置和主导产业、信贷资源的分布状态等一系列课题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指导意见》,对全区金融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工作的切入点,制定了总体规划,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目前,该《意见》已作为指导全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框架性文件。

(三)加强金融风险的统计监测分析等基础工作,探索建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评估、预警监测指标体系

通过定期撰写《金融稳定报告》,监测辖区内银行、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交叉性金融工作以及跨市场、跨行业金融风险,监测和防范全区金融市场风险,从而防范金融风险,维护本地区的金融稳定,维护区域金融生态的平衡。

(四)保障支付清算系统规范运行

完成了大额支付系统在全区的推广工作。初步建立了现代化支付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应急机制,推进了支付结算工具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了系统的风险防范能力。跨区域票据交换系统稳定运行。全区银行卡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在全面推动反洗钱协调合作机制建设、健全人民银行系统和银行业反洗钱工作组织体系、完善大额可疑资金调查制度和可疑信息移送制度、加大案件协调力度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按照总行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其中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剥离可疑类与损失类贷款79.7亿元,信贷资产质量显著改善。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得到提高,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证券业股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2005年末,全区已有4家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改方案。

(六)各盟市高度重视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各盟市中心支行通过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推动地区信用工程建设、强化支付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推动金融服务业务标准化管理等,在地方金融生态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促进了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

三、目前影响全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1.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机构撤并对欠发达地区影响较大。内蒙古作为欠发达地区,金融组织架构中国有商业银行仍占主导地位,长期以来对国有商业银行存在较大的依赖性。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推进,机构整合撤并的力度不断加强,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旗县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这些地区的经济和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将得不到有效解决。

2.科技手段不到位,影响机构扁平化管理的效果。一是由于我区科技手段尚不能全面支持扁平化管理,各支行、网点的会计账务的设置、运行、管理及资金清算的模式受到一定影响,部分核算环节仍保持着原有的模式,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经营运作效率和应变决策的需要;二是管理部门的管理面增大后,由于科技手段和人力等因素,非现场监控和现场检查相对薄弱,极易发生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二)农村金融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滞后,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农村信用环境还不尽如人意,借款人信用观念淡薄,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金融部门依法收贷,常常是“赢了官司,输了钱”,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地方政府部门在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相应的服务措施少、制度不配套。另外,由于至今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担保中介机构,而农村信贷投放的对象大部分是私营企业、农户,这些承贷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差,因此信贷投入的风险非常大,这是制约农村信贷有效投入的主要因素。加之一些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者,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忽视了整体信用环境改善对减少贷款风险和扩大规模效益的积极方面,致使出现“贷款难,难贷款”现象,从而使农村信用生态环境的建设进程缓慢,合作金融机构不能实现主动性、创新性发展,同时也导致合作金融系统案件频发。

(三)票据融资增速过快,潜在风险较大

2006年上半年,全区金融机构票据融资余额185.03亿元,占新增贷款的近1/5,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增加42亿元,占贴现增加额的48.3%,票据融资的增加一定程度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也改善了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但增速过快,增加了承兑环节潜在的风险。银行承兑汇票份额过高,承兑环节风险集中,一旦企业到期无法付款,承兑银行必须垫款,风险会积聚在银行体系,而低廉的手续费却无法覆盖风险。同时,由于无序竞争,也压低了票据贴现利率。

四、加快内蒙古金融生态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金融法制建设是金融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

金融法制建设的作用是创建金融活动主体的行为准则,保障金融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首先,法律构建金融组织市场准入、退出和公平竞争机制,使金融组织优胜劣汰,保持金融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和动态平衡;其次,法律确立金融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机制,通过对金融监管、金融组织自律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的规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增强金融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再次,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和金融活动的立法,创造各种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的发展空间,保持金融生态环境的物种多样性,鼓励金融创新。

(二)正确看待发展中出现的风险问题

经济、金融的稳定或静态是相对的,发展变化才是绝对的。稳定不是目的,发展才是目标。发展一定会带来风险,创新就更是如此,因此,风险是一定存在的,对待风险的态度应该实事求是。在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和各级政府大力倡导、鼓励各种创新,同样也是有风险的,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我们对此应该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对待风险要采取正确的态度,要学会关注风险,管理风险,从而相应地提高我们控制风险的能力。

(三)尽快建立金融生态评估指标体系

考古环境范文第4篇

进入考古学的初步发展期(1867—1919年,自此进入现代考古学的开端),美国人庞皮利(Pempelly,R)等在中亚土耳其斯坦的考察和安努遗址的发掘研究中应用动物考古学方法研究动物骨骼,证明牛、羊、猪尚处于从野生向家养的过渡状态,丰富了早期农业的珍贵考古学资料。[6]近乎同时期,在美洲的分类描述阶段(19世纪40年代—1919年),戴尔(Dall,WH)利用在阿拉斯加贝丘遗址发掘过程中获得的脊椎动物遗存,结合狩猎工具和容器等考古遗存,按经济形态和生态环境的差异进行了科学的地层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年代序列,从而开创了美洲动物考古研究的先河。[7]在考古学的成熟阶段(1919年—20世纪40年代,属于考古学分类与巩固期的前一阶段),文化生态学思想对考古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部分考古学家摆脱了以遗址为中心的文化—历史方法的束缚,与生物学家和环境学家合作,借助生态学方法,通过动物考古和植物考古研究来重建史前环境和分析史前人类的食谱,进而了解古代人类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适应过程。[8]20世纪20年代英国科学家约翰?马歇尔负责对印度河流域青铜时代哈拉帕文明的重要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并利用动物考古研究成果阐述摩亨佐达罗城市文明的经济类型。[9]20世纪30年代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PierreTeilharddeChardin)和我国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对安阳殷墟的动物遗存进行了鉴定和统计,分析了夏商时期的气候环境。[10]杨钟健对章丘城子崖新石器时代遗址动物骨骼进行了属种鉴定[11]。

进入考古学的转变期(20世纪40—60年代,属于考古学分类与巩固期的后一阶段),从以层位学和类型学为研究手段的文化历史研究转变为以人类生态学思想指导的、大量结合自然科学方法和技术进行的古代社会重构的研究。西亚新石器时代农业起源研究就充分利用了动物考古的研究成果。[5]这一阶段在美洲出现了人类行为的文化功能解释的趋势,以环境为背景来复原考古学文化的多学科研究,就充分体现了动物考古学的作用。[12]步入考古学发展新时期的新考古学出现阶段(20世纪60—80年代),在传统考古学重建文化史(主要是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的重建)的基础上,美洲考古学家以复原或重建文化形态(生产力、社会组织和意识形态为主)、解释文化过程(主要是文化发展的动因,属于过程考古学范畴)这两个更高层次的研究为目标,以进化论、系统论和生态学理论为思想指导,通过物质遗存所反映的考古学文化的各个方面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来更全面、系统地解释文化发展的过程。作为文化生态系统中生物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资源利用方式和聚落形态研究中有关适应环境的生存战略(包括食物、供给、聚落和维持战略)研究,使动物考古研究的重要性进一步突出。[13]西亚的农业起源有关狩猎到饲养经济发展过程的动态研究也得益于动物考古的微观研究。[14]在考古学发展新时期的当展新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动物考古对于新学派中社会考古学各种社会形态经济基础的研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15]在探究古代人类精神世界的认知考古学有关肖像象征意义的研究中,动物考古知识的应用也获得了令人信服的成果。[16]考古学流派将研究重点放在人类的适应性与系统平衡上,提倡生态学、进化论和辩证法相结合,这一过程中美国学者威廉?马夸特对肯塔基西部贝丘遗址采食者的研究就体现出动物遗存研究所起的重要作用。[17]在社会学中程理论被引入到考古学后,在将其作为连接经验性考古学材料与高层次文化理论解释的桥梁的过程中,刘易斯?宾福德(LewisBinford)最有代表性的工作之一就是记录了许多影响动物组合特征和条件的自然过程,并将这些过程应用到考古记录的解释中。在这个成功的中程理论应用研究范例中,动物考古的作用功不可没①。[18]综上所述,考古学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中,动物考古都不同程度地做出了贡献,在提高人类对古代人地关系的认识水平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北美为代表的国际动物考古学发展历程在梳理了动物考古与考古学渊源关系的前提下,根据理论与实践的特征将动物考古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重新审视一下,有利于正确评价亚洲动物考古在整个世界动物考古领域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与考古学发展息息相关,国际上动物考古研究也是以欧美发达国家起步最早,以北美的阶段性研究最具有代表性。以北美为代表的国际动物考古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形成阶段、系统化阶段、综合化阶段。第一阶段或开始形成时期(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动物考古工作的贡献主要在第四纪地质及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年代学和地层变化研究方面[19],如揭示人类的古老性,确定早期人类如何生存以及如何获得食物并重建古环境。这些贡献主要建立在应用地质学的地层学和古生物学方法的进化论理论基础之上。这一时期环境决定论、环境可能论以及历史学方法处于全盛期,而动物材料并未被纳入考古学文化范畴当中。第二阶段或系统化发展时期(20世纪40—50年代),动物考古工作者致力于两个相关的目标,即了解动物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以及认识人类行为的时空变化。这就要将理论及方法植根于如物理及生物等大量学科的系统性引入。大量分析性和人类学研究伴随着如下两个概念的出现而产生:中程理论和用来检验生存对策的经济和生态学模式。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是强调方法的重要性。第三阶段或综合化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资源管理的快速发展,在很多方面开展的历史时期动物考古研究以及大量开发出来的模型和预设对考古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化生态学和人类学理论特别注重生态学和环境学议题,在动物考古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目的在于研究适应、生存对策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功能性关系。可以这样说,这一时期动物考古充满了所谓新考古学的思考。[20]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是逻辑推理方法由归纳转变为演绎。

动物考古的理论与方法及其回答考古学问题的研究层次基于达格拉斯?J.布尔(DouglasJBrewer)在《考古学方法与理论》所做的关于动物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与目标的论述,我们可以将各种论题按着研究层次划归到不同的组分中(见表1)。[21]从表1中可以看到,在生物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范畴内的各种理论框架下,动物考古学研究所涉及的考古学问题大多处于中等 研究层次,只是生物地层学及古生物学探讨的问题处于基础性研究层次;哲学范畴内,除了方法论里数据搜集处于基础性研究层次之外,绝大多数理论框架下动物考古研究所涉及的考古学问题处于高等或者极高等研究层次;文化遗产管理范畴的均变论涉及较高等层次的研究;系统论范畴的社会经济生态理论框架下探讨的考古学问题处于极高等研究层次

考古环境范文第5篇

【摘要】考古现场作为文物出土的第一现场,其安全保护的技术及方法滞后,存在着人力不足、设备匮乏、手段落后等不利因素,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考古现场人身安全; 本体安全;资料安全 ;考古现场大、小环境安全类型 ;制度保障和技术保障

20世纪90年代以来,考古学迎来黄金时代,学科体系日臻完善,考古项目数量激增,科技应用日益广泛,重要发现层出不穷,课题研究屡有突破,发掘报告大量出版。南京市文博事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蓬勃兴旺的良好态势。在政府和文物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及倾力支持下,博物馆内的安全保护工作在资金投入、设施配备、方式方法和管理水平上发生了极大地改观。然而作为文物出土第一现场的考古现场,其安全保护的技术及方法仍显滞后,存在着人力不足、设备匮乏、手段落后等不利因素,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工作实践,对加强和改进考古现场安全保护工作谈些粗浅的认识。考古现场的安全保护是关乎考古工作能否圆满完成的至关重要环节,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作,它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庞杂,需要考虑和应对多个方面的复杂情况。保证考古现场的安全,重点是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安全工作:一是考古工作人员在考古工地的人身安全;二是出土遗迹和遗物的本体安全;三是考古资料的安全。以上这些方面,一直是考古工作者在现场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因受资金、人员、设备和环境等因素影响,考古现场的安全问题存在很大的漏洞和不足。考古现场安全工作要真正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就必须从源头抓起。针对考古工地项目、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工作人员以及出土文物、遗迹和遗物的特点,通过对相关技术和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有的放矢地形成一套技术先进、手段科学、适应实际、切实可行的考古现场安全防范体系,切实提高安全管理实效,更好地为考古现场工作提供安全保障。考古工地安全问题主要涉及大环境安全和小环境安全两个类型,其基本内容见图1。

考古现场大环境安全中的大环境主要指考古工作面对的自然和气候环境。南京地下水资源丰富,如何有效地处理地下水对发掘区的影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不容回避的难题。每年频发的雨水,特别是六七月间的梅雨天气极大地影响考古工作,对现场安全工作提出很高的要求。考古现场小环境安全中的小环境,主要指考古现场所面临的实际安全问题,也是考古现场安全面对的落脚点,主要有:①考古现场人员安全。人员安全问题是考古现场安全的基础,在考古现场考古人员所面对的安全隐患多种多样。主要有考古劳务用工人员情况复杂;烈日下劳作形成的日光灼伤和中暑风险;因发掘工具使用不当造成的人身伤害;探方过深有坑璧坍塌及意外坠物砸伤;人员在隔梁走动时意外坠落摔伤;发掘区位于崖壁下,有落石的风险等。②考古现场文物安全。考古现场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文物本体的安全。考古现场对出土文物采取临时性安全保障措施以确保文物的安全,包括对发现的文物予以及时抢救和处理。同时实施必要的保护预防措施,降低发掘现场对出土文物的损坏。③考古现场信息安全。数码技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辅助管理、远程监控系统等科学技术的发展给野外考古现场的信息提取、存储和传输带来了巨大便利,但同时也埋下泄密、截收、窃听、篡改和伪造的隐患。以往考古队在每项考古工作开展前,都会对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预判,并采取相应的防护办法和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种权宜之计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弊端。首先是现场的安全规章制度并未得到完全落实,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闭环管理模式。其次是安全保护手段过于简陋粗糙,考古资料没有集中专门管理。再者是安全保护措施没有形成体系,不能及时发现各种危险和隐患。最后是各类遗迹临时性保护措施受资金等因素制约过于简单,不能彻底解决其存在的隐患。为解决考古现场的安全工作,主要应从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上予以保障。重点内容见图1。

一、制度保障

1.全面实施考古现场安防专业人员负责制。考古领队是考古工地的最高领导,他们具有较强的考古专业素养,既负责业务又兼管安全责任。这种模式有利于考古现场的集中统筹管理,但客观上分散了领队的专注力,极有可能导致考古现场安全管理失控。消除这一隐患的有效方法就是推行考古现场安防专业人员负责制,即在领队的统一管理下,由专职人员负责考古现场的安防工作。考古发掘单位可根据本单位人事、经费等方面的实际,采取以下三种方式组建专职安保人员队伍。一是从本单位安保人员中抽调组建队伍,或与专业保安公司签订合同。二是在考古现场所在地临时聘用符合安保工作需要的人员,在进行必要的安保业务培训后上岗。三是主动向政府相关部门汇报,积极建立与地方各级公安机关的联动、联防机制,为考古发掘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2.深入推行临时雇用人员准入登记制度。对临时雇用人员推行严格的准入登记制度,对于保障考古现场及出土文物的安全意义十分重大。要根据工作需要,详细制订临时雇用人员应当具备的年龄、文化程度、体能标准等条件,更要注重对雇用人员文物保护意识、思想道德水平的考察。对于初步符合条件的人员,还应进行与考古有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及考核,考核合格者才能正式成为临时雇用备选人员。对于最终被选中、实际参与考古发掘工作的雇用人员,考古领队还应对其工作成效进行认真评估,凡实际表现与工作要求差距过大的解除雇佣关系。

3.科学划定考古现场安保隔离与核心。考古现场容易引发群众围观,地下文物及出土文物极易发生因人群拥挤踩踏导致的损毁灭失,一些不法人员也会借着人多混乱之机实施盗抢。为此,在考古现场设立,把围观人群阻止于之外,既能保证围观人群的安全,又能有效防止文物意外损毁、失窃。在考古发掘正式开始前,划定考古核心范围,除考古专业技术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均不得进入该。在核心以外划定考古隔离界限,设立围栏或警戒线,悬挂警戒标志、警示标语等,由专职安保人员负责值守,必要时可请求当地警方设置警戒线及标志,严禁任何人员进入该。对于依照规定或根据考古工作需要临时获准分别进入前述两类的考古人员及专职安保人员,均要进行登记签认备查,严禁任何未经登记的人员进入。④合理配置考古现场安保物防设施。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考古现场采取必要的物防措施是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最直接、最有效手段。现阶段可充分考虑考古现场实际,因地制宜地选用不同类型的物防设施,如网格式防盗栅栏、金属质地的围栏、隔离刺网、简易防盗门等安保设施,确实不具备条件的也可安装缠绕刺绳或钉有铁蒺藜的竹质或木质材质的安保设施。这些设施应当具备较强的阻挡通过、防止翻越等功能,实现对考古现场的防护隔离效果。此外,还要充分利用一切有效的方式方法做好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⑤制定考古现场安保应急预案。不同考古项目的发掘现场因地质、季节、天气及所处地点等条件的差异,安全管控的重点应有所不同。但是象可能遭遇的极端天气、突发停电、现场文物被盗、被抢等,则是比较具有共性的隐患问题,我们要认真回顾总结、深入反思本部门及同行业内曾经遇到的特殊状况,分别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对预案进行应用效果评价,对照新环境、新情况进行修订完善。

在考古发掘工作开始之前,要在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制定专属本次考古工作具体实用的应急方案,明确规定遭遇突况时,考古现场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具体实际职责以及各项应对措施的操作程序,使之具备更强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组织考古小组全体人员提前学习演练,人人熟知,以便在特殊情况突然出现时,考古现场的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处变不惊、各司其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利因素造成的损失。⑥严格执行考古现场安保问责制。保护文物、保护考古现场的安全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职责。不履行职责或未全面完整地履行职责,导致考古现场的文物损坏或被盗抢的部门及个人都必须受到严格问责。只有追究文物保护中缺位的相关部门责任,对失职、渎职者予以惩戒,才能让缺位的部门尽快归位,为考古现场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保护网”。

二、技术保障

目前考古现场配置安防监控系统已成为一种趋势,主要运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将考古工地监控中心的数据通过远距离无线传输设备,跨区域传送到发掘单位监控系统的监控计算机上。监控室值班人员协同考古现场保卫人员可24小时对工地实施监控,将考古工地安防纳入监控系统,及时预警因环境、治安情况突变变化对考古发掘现场和文物产生的破坏,保护相关人员和财产安全,为及时打击文物犯罪创造条件,起到提前预警、争取出警时间、延缓非法活动、缩小被破坏范围、方便事后追溯查证的重要作用。同时可有效减轻安保人员的工作负担,大大增加考古现场安防系统的安全性。并且还可对考古发掘活动进行全过程、多角度记录,这既可实现对出土文物的全程安全监控,又可将文物发掘中的文化层信息全方位记录,为出土文物的长期保存积累必要的基础资料。①加装报警探测器,用于考古人员退场后对考古现场进行入侵监视。将报警探测器就近接入网络型摄像机自带的报警端口,通过网络传输、交换以及现场网络录像机的编程,可以方便地对考古现场的报警探测器进行布、撤防操作,实现对考古现场入侵事件的实时监测、报警及联动。通过4G网络远端的监控中心也可以同步进行监测。②安装红外高清网络摄像机,实时监控考古现场的发掘情况,并对可能发生的盗窃行为起到威慑作用,同时为事件调查提供有力证据。③全面引进和利用GIS电子信息技术,对考古现场的安防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GIS技术逐渐引起国内考古界的重视,逐步应用于考古方面。通过对数码相机及监控录像生成的影音数据、图像数据、考古发掘人员记录的文字资料、环境监测系统记录的实时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类、编码、矢栅一体化处理,建立相应的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依托这一数据库进行查询、分析、统计、3D模拟等,就等于搭建了GIS信息系统。不但有利于提高研究工作,也能为发掘和保护工作提供各种方案,同时电子地图和电子监控也可以相辅相成。以上技术广泛运用于考古野外现场,将极大降低考古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以下五点:一是采用加密技术,确保系统的安全性。用户登录时,在网络中传输的用户名和密码信息经过128位DES加密处理,他人无法通过网络截取用户信息。在监控中心数据库,用户名和密码同样也应采用加密技术进行存储,保证系统信息的安全性。另外,所有硬件设备均可设置密码并且通过网络防火墙进行保护,用户权限可根据需要做细致的设置,非管理人员无法随便操作系统。二是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做好系统运行值班和交接班记录,明确责任时间段。三是考古工地的视频资料应确保完整,任何人不得随意删减、损毁、破坏。四是考古工地多在旷野之中,必须做好防雷安全。五是考古工程结束后做好系统设备回收,检测养护,以便再次使用,降低工作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