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康复病人的心理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2岁,工人,左乳腺癌术后40余天,左上肢活动受限,来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病人因切除,自卑心理很强,不愿与人交谈,表情冷漠,对医护人员持不信任态度,除自己家人外,不与任何外人说话。
2心理护理及措施
2.1心理分析
2.1.1恐惧、焦虑心理乳腺癌治疗具有复杂性,且康复周期长、医疗费用昂贵、治疗后易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病人往往存在恐惧、焦虑的心理。常可导致坐卧不安、睡眠障碍,不良的心理因素会消弱对躯体疾病的治疗效果。
2.1.2自卑心理手术破坏了女性第二性器官的完整性,患者害怕因为失去造成身体外形障碍,甚至给婚姻、家庭带来严重后果,较他人有更严重的心理应激,因此乳腺癌患者较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更容易产生悲观、绝望情绪。
2.2护理措施
2.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一入院,我们就热情微笑接待,一般将其安排在设有两张床位、带有卫生间的病室,允许家人陪伴,亲朋可随时探望,让患者有入院如到家的感觉,对陌生的环境不再恐惧。经常和患者谈心,用真诚、亲切的语言关心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解答其提出的各种问题,充分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鼓励患者宣泄心中郁闷,释放不良情绪,并替其保密,以取得患者信任,使其重新建立生活目标。
2.2.2增强患者自信心要尊重病人,一视同仁,由于患者失去了躯体的完整性,培养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我们耐心、细致地向患者介绍先进的医疗技术,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日常工作中,我们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貌、态,并尽量用鼓励性的语言给予肯定、支持,让其感受到生活的希望,并以顽强的意志去战胜疾病。
2.2.3社会、家庭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家属心情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做好患者家庭和单位的工作,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关心是不可缺少的。乳腺癌对女性的影响可直接导致婚姻出现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节,会使患者的心理状态陷入恶性循环,影响身心健康。所以护士应该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尤其是鼓励家属以积极的心态给予患者精心的照顾,可使患者以坚强的意志增强耐受力,减轻不良情绪。
3小结
【关键词】护理干预 烧伤病人 心理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017-02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ion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f burn patients. Method 72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from Jan2008 to Jan2010. 36 cases in control group accept burn routine care. 36 cases in experimental group accept burn routine care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Psychological Investigation by HADS was conducted to all 72 cases when they were hospitalized and 1 month later. Result The level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all cases was decreased in 1 month after.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burn patients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depression and anxiety,promote psychological recovery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nursing intervention burn patients psychological recovery
近年来,烧伤治疗水平不断提高,烧伤患者的存活率明显增加,但是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问题则显得日益突出。严重烧伤可以导致容貌毁损、瘢痕增生、功能障碍等,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伤害,使患者综合生活质量降低[1]。患者担心失去原有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地位及作用,从而产生焦虑和忧郁心理。为了解烧伤后患者的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我科自2008年1月―2010年 1月收集72例患者资料进行分组,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调查测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本科2008年 1月至2010年1 月住院治疗的烧伤患者 72例,烧伤面积均大于30%,深度为深Ⅱ度以上,烧伤部位:四肢烧伤22例、头面颈烧伤18例、躯干会阴烧伤32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27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5.2岁,自入院起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分组患者在烧伤面积、深度、烧伤部位、性别、年龄、婚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一般心理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1个月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2]分别进行筛查和评定,筛选时,以8分为阳性起始点,即8分以上为可疑及肯定有症状者。
1.3 统计学方法
两组所得数据采用Excel、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所用统计学方法包括t检验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情况比较。见表1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抑郁情况比较。见表2
两组烧伤病人入院时焦虑抑郁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个月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病人焦虑抑郁情况明显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护理干预对策
3.1 入院首次干预 烧伤早期大多数患者因意外致伤,对所发生的突然事件无心理准备,瞬间丧失心理应对能力,产生害怕、恐惧、紧张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入院积极救治病人的同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尊重,获得其高度信任。这时,主动与患者沟通并对其进行全面评估为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打好基础。评估内容除病情外还包括:病人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社会角色、家庭成员、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等情况。
3.2 烧伤相关知识掌握的干预 研究显示[3]近100%患者及亲属都希望获得与其疾病诊疗和护理相关的健康知识。护士应针对患者伤情及时讲解烧伤后伤情的演变过程、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烧伤后创面护理及瘢痕预防等知识,满足患者和亲属的信息需求,消除疑虑,使其随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进展,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医学知识的获得,从另一方面使患者更加尊重护理人员,更好地促进了沟通和交流工作。
3.3 动员社会支持系统的干预 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成正相关[4]。烧伤后患者存在明显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的障碍,护士要帮助患者寻求社会的支持,以激发其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度:(1)积极关注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告知家属情绪会影响患者疾病恢复,指导家属调整心态,做患者强有力的支持者,使患者获得情感上的支持。教会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善解患者内心的感受,使患者获得有利于身心康复的适宜情绪。(2)寻求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
3.4 经济压力的护理干预烧伤患者焦虑症状与收入水平呈负相关,烧伤治疗费用高,疗程长,手术多,大多要植皮、整形美容等,对患者而言,良好的经济基础是获得最佳治疗及康复的保障,许多患者因经济原因不得不放弃后期的治疗及康复,对其综合健康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入院后要及时告知本人大致费用,提供每日清单,做好费用的解释工作,协助患者办理各种医疗保险,对经济困难者尽量节约费用,免除不必要的费用,减去不必要的治疗。
4 讨论
烧伤患者心理压力过大会出现焦虑、抑郁、淡漠等负性情绪,活动减少,对康复锻炼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能造成关节挛缩畸形、肌肉萎缩等临床症状[5]。尤其是重度烧伤病人在生理、心理上均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已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心理护理则日益成为促使病人配合治疗、消除心理障碍的重要手段[6]。故要加强对烧伤病人的护理干预,做好心理护理,加强患者对康复重要性的认识,包括躯体功能康复及社会心理康复,将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治疗的全过程,实现救治与心理康复一体化。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还要有丰富的社会、心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沟通技巧,同时注重培养自身的素质和优良品质,才能用自己的知识更好的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7]。
参考文献
[1] 孙永华,功能与外貌恢复―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中国烧伤杂志,2001,17(6):325-326.
[2]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23-226.
[3] 林鸣芳,赵艳玲.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特征及存在问题[J].护理杂志,2008,25(8B):39-40.
[4] 杨凡,烧伤康复期患者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2,6(10):1406-1407.
[5] 贺丹军,康复心理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
[6] 王淑杰,重度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23(6):718-719.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2(c)-096-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肌缺血性坏死,病死率很高。近年来国内外有文献报道,早期康复活动可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缩短住院日,提高生活质量,使病人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参照国内外经验,我科自2002年以来,对收治无并发症的AMI患者30例,根据个体化原则,采取不同的康复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AMI的诊断,按WHO标准经临床、心电图及血清酶学检查而确定,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44~68岁,平均53.6岁,梗死部位:前壁8例,下壁6例,前壁+前间壁4例,前间壁3例,下壁+后壁3例,前壁+下壁2例,广泛前壁+下壁1例,高侧壁1例,陈旧下壁、前壁再次梗死1例,陈旧前壁、前壁再次梗死1例。
1.2 康复活动程序及监护指征
1.2.1 康复活动程序本组病例均在采取吸氧、止痛、扩冠、扩容、溶栓、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按1∶1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活动组(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康复训练,康复组接受康复训练。康复活动程序见表1。
1.2.2 康复活动时监护指征①无胸痛及气短;②心率
2 结果
2.1 从表2可见,卧床时间<14 d的15例中,心功能Ⅰ级12例(80%),Ⅱ级2例(13.3%),Ⅲ级1例(6.6%);卧床时间>14 d的15例中,心功能Ⅱ级4例(26.6%),Ⅲ级6例(40%),Ⅳ级5例(33.3%),结果显示:早期康复组的心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2.2 表3显示:康复组的平均住院日为32.9 d,对照组为46.6 d,康复组比对照组提前13.7 d出院。
2.3 由表4可见:康复组4周恢复日常活动者12例(80%),而对照组只有1例恢复日常活动(6.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康复组无1例发生血栓及室壁瘤,而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及室壁瘤各1例。
3 讨论
3.1 长期卧床可使肌肉萎缩,有报道卧床1周肌力收缩可减弱10%~15%。长期卧床病人开始活动后往往头昏眼花,心悸气促,四肢无力,需相当长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体力状况。Saltin报道青年大学生严格卧床21 d后体力活动能力减少20%~25%,至少需进行3周的体力锻炼后才能恢复到卧床前的水平。Hyatt报道严格卧床7~10 d后,循环血量可减少700~800 ml。由于血容量减少,血黏度增高及血流速度减慢易发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长期卧床使肺活动受限,肺不扩张,通气功能降低易发生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还使患者精神上受到很大压力,对疾病产生惊恐、焦虑、抑郁寡欢、悲观失望,而早期康复训练,配合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可以明显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3.2 早期康复活动可缩短住院日,缩短病程,节省医疗费用,降低致残率,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3 康复活动程序必须个体化,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功能状态而定,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同时配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解除患者及家属的思想顾虑,增强其康复信心,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本项目康复组病人,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心理状态都明显乐观,一扫以往AMI病人心事重重、恐惧忧虑的神态,对康复非常有利。康复活动必须在医护人员严密监测和指导下进行,如遇暂停指征,应及时终止或减轻康复活动,以确保安全。
关键词:骨科病人 心理 肢体 康复护理
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 1月三年时间共收入骨折病人793例。其中股骨颈骨折200例,肋骨骨折162例,上肢骨折170例,下肢骨折174例,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87例。病人因车祸占住院人数的70%,年龄以中老年人偏多,住院时间平均23天。针对骨折病人,我科的康复护理主要采取如下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把患者的功能预后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作为重要的指标,取得了病人的满意和信任,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1 更新观念
实施康复护理的前提是转化观念,这不仅要求护理人员要及时更新观念,从单纯的治疗护理延伸到预防、康复和保健综合型的护理,同时护理人员也要强化患者和家属的康复、护理意识,使其认识到康复护理是一项经济的康复途径,以此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参与积极性。与此同时,要求全面提高康复护理人员的素质。新时期下,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德才兼备的康复专业人才,并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核心。所以,护理人员不仅要接受系统、完善的理论基础教育,还应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包括康复医学知识和边缘学科的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了解国内外康复医学的新进展、提高护理科研水平,并定期选派护理业务骨干到国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参观培训,以此提高自身的康复护理水平。
2 心理护理
对病人加强有关康复知识的教育和宣传,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并能够科学的评估自己伤残程度,使事故造成的心理障碍逐步减轻或消除,打消患者顾虑,增加康复信心,帮助患者及早树立实事求是的生活目标。及时肯定病人在功能锻炼中每一细微的进步成绩,使病人对护理工作表示信任,为以后的协助锻炼打下基础。
3 做好患者家属的指导
大多数骨科患者生活自理存在障碍,心理负担较重,在此情况下,家属的陪伴与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在做病人心理护理工作的同时,也要重视对病人家属的心理指导,鼓励家属对患者多加关心、体贴照顾,满足患者需要,并向其介绍同类病人的康复经验。在对病人实施康复训练的过程当中,家属可以起到积极参与、协助、督促的作用,尽力使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当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4 知识宣教
通过对在职护理人员康复护理知识的培训,使其尽快掌握相关的康复护理技术和医学基本知识,便于护理人员尽快开展康复护理工作。与此同时,也可以利用黑板报、墙报、科普读物等宣传资料向社会宣传康复护理学、康复医学的工作规律、技术、特点和方法,让人们认识到康复这一科别,并明白其实用性和必要性,将康复护理、康复医学推广到人们之间。
5 规范操作标准
规范操作标准主要是指规范护理内容与行为。对各项康复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建立健全完善的康复护理评定系统,对各种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要熟练掌握,并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健康宣教。对康复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加强教育,鼓励其努力学习康复护理新技术,并建立严格规范的康复护理方案,保证每一项康复护理技术都要有相关医学依据做论证,每一种功能障碍均有一套完善的康复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在康复护理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护理经验,制定出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各项康复护理常规。
6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全身和局部的功能锻炼。全身的功能锻炼,可以增加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伤肢适时、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以减轻肢体肿胀,促进骨折愈后,预防肢体废用性萎缩,尽快恢复肢体功能。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量身定制为病人制订个案的功能锻炼,每天有专职的康复护理护士为病人进行康复护理。骨折初期由护理小组按个案护理训练内容循序渐进进行功能训练,与病人交谈,将健康教育内容向病人、病人家属介绍。骨折中期护理小组让病人家属参与其中,手把手教病人家属,利用前期的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实践。骨折后期宜强调肢体功能锻炼,期间家属或病人唱主角护士在一旁指导进行康复护理,随着训练的加强和病人体质的恢复,使病人获得感情上的满足并培养其生活自理的成就感。
7 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一个全面的骨科护理人员,不但要求仪表端庄、服务亲切;还要具备丰富的骨科护理知识理论、人文知识、科学情商,这样才能顺利赢得病人的信任,真正达到护理人性化服务并彻底摆脱片面的追求服务好、态度好的旧观念,如:在截肢病人做手术前准备的时侯,护理人员除了做一些常规的术前准备和健康指导外,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如患者担心术后身体结构的改变会给生活带来不便的时候,护理人员应及时讲解截肢的必要性及如何做好术后安全防护;对疼痛的病人,要对其认真分析讲解引起其疼痛的具体原因,使病人能够正确认识疼痛、提高痛阈,使患者认识到护理人员是自己的科学指导者,使其再次加深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这样只有展开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才能使患者满意度逐渐提高,并使其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发展。
8 健康教育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康复期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脑血管病常发病突然,会使脑神经功能骤然受到损伤,绝大多数心脑血管患者经抢救后常常遗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损害,如失语和偏瘫等,导致较高的致残率以及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反应[1]。据报道[2],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23%~76%,平均为50%。临床观察,抑郁病人的运动功能恢复所需时间长于不伴抑郁障碍的病人,从而增加了康复的难度。脑梗塞患者经抢救后极容易留下各种后遗症,而不良心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占到相当大的比重[3]。因此,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康复治疗十分重要,为了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我们对患者展开心理分析并实行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 心理分析
(一)因脑神经受损,行动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心理受到极大打击,表现为少言淡漠,缺乏主动性,在生活上过分依赖他人,对治疗和护理持怀疑态度,陷于绝望和忧郁之中。(二)部分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感觉自己成了残废人,过分担心、焦虑,对死亡充满恐惧,对自我评价较差,往往容易消极地对待生活,易发生抑郁情绪,影响心理健康.(三)患者因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成为家人的包袱,往往情绪低落,产生抑郁,甚至导致自杀倾向。(四)对经济条件不很富裕的患者来说,住院费用构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影响着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产生抑郁情绪。
二 心理护理
(一) 让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建立起充分的信任。1基础护理服务到位。服务要热情、细致、耐心、周到。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新入院的患者;细致的讲解病区环境、住院规章制度以及疾病的相关知识;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对患者的需求要及时周到解决,使他们能够安心住院治疗。2丰富的理论知识、过硬技术是保障。患者希望了解所患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愈后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的获得需要护士以扎实的理论为患者讲解。另外,患者不但希望有热情的服务,更希望护士有一流的技术,高超的技术水平可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是病人更愿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3 沟通?微笑?忍让是法宝。护士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微笑服务,经常到病人床边与患者交流,不但解除了患者的孤独寂寞感,而且使患者感到无比亲切。
另外,因患者的身份、受教育不同,难免会遇到无理甚至蛮横的患者,这时,护士冷静处理,耐心讲解,用宽宏去包容一切,定能得到患者的理解。使病人主动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护士也更加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以便更好的修改制定护理方案。 转贴于 (二) 根据病人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病情,不同心理状态,不同经济条件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1 对一般病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现实生活中病人有体验的道理进行讲解和说服;某些老干部、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文化水平较高,对问题看法较复杂,对他们从发病率,发病机理,预后分别讲解,这样他们能产生信任而服从治疗。2 康复锻炼由易到难。如对失语病人,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指导患者从发音开始练习,从单音节、双音节、词汇、短语、句子开始练习,逐步加强语频和复杂度,对患者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予鼓励[4]。此外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安置在普通病房,让患者接触正常的语言环境。对偏瘫病人的肢体功能锻炼同样由简单慢慢增加难度,由被动到主动。3 对心里状态差者积极进行沟通疏导,安排恢复良好、心态积极的患者用其切身体会与其交流,促进其心态的转变。针对患者兴趣爱好特长适当安排一些活动,鼓励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家务劳动、文娱活动和社会活动,增强其对生活的乐趣,分散他们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为重返工作岗位,重返社会做好准备。4 对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要积极动员其家属的参与支持,避免病人有成为家庭累赘的思想,鼓励病人更要积极主动的治疗争取早日康复才能早日让家人放心。总之,患者的康复应通过多种渠道,持之以恒。
(三)护士积极参与到患者的康复活动中,深切了解患者的康复状况。1 在病人去康复室康复时,每天有一到两名护士去康复室进行现状的了解,与康复师一起进行病人的康复治疗,向康复师直接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及时了解患者康复中的感受,以便更准确及时地掌握患者的康复状况和心理状态,使我们制定更有效的护理计划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护士有计划的进行康复训练的学习,以便在生活中指导病人及家属进行锻炼。2 经求患者对康复过程中的意见,及时为康复病人提供更有利便捷的康复条件,增加患者康复锻炼的主动性。
(四)动员社会支持系统,调动家属的积极性。1 家庭所有成员都应积极关心、体贴、尊重和谅解病人,家庭个成员抽时间来看望病人,使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照顾。2 绝不能在患者面前表现烦躁、讨厌或随意训斥病人,也不可装聋作哑,不理睬病人。对待病人的合理需要,要尽量设法给予满足。3 对动作缓慢行动不便者在鼓励其自理的同时要尊重病人自己的完成速度,不要急躁的催促更不能嫌其动作慢。及时鼓励病人,让病人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使其有成就感增加其信心。4 对大小便失禁者或不能自理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家人要有耐心的细心周到的照顾病人,决不能厌弃,以免增加其心理负担影响其康复。5 督促其家人在日常生活中让病人进行日常的康复锻炼,让病人及家属了解家庭持久性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引起广泛重视患者产生的悲观、沮丧、抑郁等心理,不仅直接影响患者康复,而且上述负面情绪会导致患者对自己产生怀疑,并表现在一系列行为上,间接地影响患者康复训练效果。因此患者不良情绪有必要得到及时排解。我们在护理过程中要明白自己的定位[5],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自身,而患者能否恢复,能有多大程度恢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信心。护理人员要做的是帮助患者恢复信心,并将这种信心保持下去,因此我们围绕患者所作的一切心理干预是让患者激发信心,恢复主动性,从而为治疗和康复赢取主动。
参 考 文 献
[1] 楚立云.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0,8(15):594-595.
[2]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