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母婴健康小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于妈妈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答案不言而喻,是宝宝能够更为健康的成长。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她们总想尽自己所能,带给宝宝更为贴心、温暖的呵护,因而,对于宝宝使用的产品,总是充满了那么多的“挑剔”与“疑问”。
而作为宝洁旗下母婴品牌的帮宝适,在母婴纸尿裤品牌竞争日益激烈,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跳出了与消费者的“买卖关系”圈子,从妈妈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妈妈心理需求进行分析与了解,在宝宝树媒体平台上搭建了一个品牌小家,从生活形态上给与妈妈们相应的服务与关爱,去解答妈妈育儿的各种“疑问”。
专业遭遇经验
“孕妇可以吃鱼胶和鱼肚吗?”
“一岁一个月的宝宝总是流口水是什么病吗?”
“秋季应该给宝宝吃些什么食物?”
“一岁四个月的孩子现在可以吃月饼吗?”
在宝宝树网站帮宝适的品牌小家专家问答版块,这样“稀奇古怪”的提问随处可见,然而,每个提问里面,都包含着妈妈对于宝宝浓浓的爱意与对育儿知识的渴求。对于孕期、新生儿妈妈群来说,她们缺乏育儿的经验和相应的知识,因此亟需有相关经验的人的及时指导,对于如何能够更为科学健康帮助宝宝成长的需求十分强烈。
而专业育儿专家团队,正是帮宝适所拥有的。
在帮宝适品牌小家中,帮宝适为满足该人群需求,通过与自身的专家资源结合,以帮宝适专家联盟形式入驻宝宝树这个新“家”中,接受来自于准妈妈、新妈妈各种有关母婴方面的提问。为更好地帮助不同妈妈需求进行问题解答,帮宝适专家团队从“孕产妇保健、睡眠、早教、喂养、疾病、护理、皮肤、其他”八个角度进行分类,每个不同问题都会有专家团相应领域的专家作答,从而有效保证答题专业度。在回答质量上,帮宝适要求专家团每天至少花2个小时时间回答妈妈提问,保证能够帮助更多妈妈解决问题。同时,配合宝宝树自身“过来人”妈妈实际经验的指导与参考,将经验与专业相互融合,结合两家优势资源,从而更好地呵护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而从帮宝适专家团回答问题的构成可以看出,涉及到帮宝适自身纸尿裤品牌信息的内容却很少。宝宝树相关负责人告诉《成功营销》记者,帮宝适此次与宝宝树合作的真正内涵,是给孩子更为安全健康的呵护,而专家团对妈妈问题的解答,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的成长,提供给用户更多的附加价值,从而带给他们来自帮宝适贴心的问候与细致的呵护。而这,正是帮宝适希望看到的。
服务全攻略
在宝宝树上,帮宝适对用户的呵护却不仅仅是专家问答。
在帮宝适品牌小家中,它还透过其他渠道送去来自品牌的贴心问候。帮宝适在宝宝树品牌小家的博客内容,会定期更新一些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于问题提供专业解读与支招,让妈妈能够从中学到更多生活小知识,从而帮助宝宝更为健康的成长。而帮宝适品牌圈子的构建,是与“专家问答”不同层次的互动,它为妈妈们之间提供了一个更为自由、开放的沟通平台,妈妈在其中分享宝宝成长的小故事,闲聊生活各种杂事,分享彼此心情,从而能够从中收获友谊,放飞心情。
而能够提供给用户专业知识的“专家问答”栏目,也并不是局限在品牌小家之中。宝宝树帮助帮宝适将“专家问答”模块与宝宝树所拥有中国最大的育儿问答平台打通,绑定开通“向帮宝适专家提问”功能,让更多妈妈在提问后能够进入到帮宝适品牌小家下专家问答栏目,从而成为品牌小家粉丝,享受帮宝适提供的专业服务。同时,根据市场帮宝适计划推出一系列主题活动推广,吸引品牌粉丝参与,带给妈妈更多品牌体验,从而能够更好与品牌进行交流,获得更多品牌价值服务。
帮宝适这个“品牌小家”,是一个开放的小家,既可以“走进来”,又能够“走出去”。在品牌小家中获得相应知识的妈妈们,通过“新鲜事”将自己的体验感受进行分享,同步到宝宝树其他产品形式,从而让她的好友能够获取相应的信息,让其他品牌粉丝通过新鲜事看到来自帮宝适品牌小家信息,吸引她们到帮宝适品牌小家一探究竟。
走出狭隘的销售导向
随着市场和技术发展,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链接已经不再仅仅是产品,他们更多时候,需要的是来自品牌提供的更为实用、贴心的服务,因而企业的营销需要渐渐走出仅仅是“销售相关”狭隘指向,在维护品牌核心价值同时,提供给用户更多免费周边服务。
想要更好、更为准确把握用户所需或潜在需求,提供更多他们感兴趣内容,这需要与用户建立有效、便利的沟通互动。而随着近几年社会化媒体的异军突起,这些基于人际关系传播的平台纷纷兴起,品牌顺应趋势,纷纷在社会化媒体平台构建起营销阵地,加强与用户沟通。此次帮宝适与宝宝树的合作,正是对这一趋势的响应。
据宝宝树相关负责人表示,帮宝适之所以选择在定位为母婴SNS社区的宝宝树上成立品牌小家,以用户的身份进驻宝宝树,是希望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用户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宝宝树拥有广大的用户群,而这些刚好是帮宝适潜在目标受众,这让帮宝适能够更为精准抓住用户真正需求,提供更为贴心、全面地品牌服务。
而对于母婴人群来说,她们是敏感的,也会更为感性的看待问题。帮宝适品牌小家提供给她们的育儿知识、交友平台等服务,让她们在感受品牌关爱的同时,也会认同这个品牌的理念与价值,从情感上愿意成为品牌的“传播者”,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这个品牌,从而帮助品牌实现了口碑传播与推广。
这是健康微能量为医生提供的一项福利。
而它本身,正是一个专注于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服务、提供工作新方式的移动医疗云平台。“医生的压力太大了,我们想帮助医生解决日常面临的实实在在的问题,不搞高大上。”谈起初衷,健康微能量的创始人钟宏告诉记者。
现在,健康微能量平台上线一年,已有上万名医生和数百家医院在其平台上注册微官网,其中北京、上海60%的三甲医院都在使用该平台。
满足医生的需求
医生有多忙?
“北京妇产医院的专家,一上午需要看70名孕妇。一个上午是4个小时,相当于每名患者有3分多钟的看病时间。在这3分钟里,需要查体、问询、开化验单等,医生连看病人脸的时间都没有。”而这也正是中国医患关系不佳的根源――老百姓看病难,医生工作压力大。作为一名医生家属,钟宏对中国的医疗体系、医患关系状况有切身感受。
3年前,钟宏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读MBA。“我觉得移动医疗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可以做点事,就在课程上把创意转化为实在的商业模式,然后找投资人、创业校友去分享,请他们做导师。”钟宏说。
创业之初,钟宏的团队主要是清华校友和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大家做了一个“无忧医生”App切入母婴人群,做的是家庭医生的模式。
“这是一个孕期全面健康管理的App,从孕期到新生儿阶段,会为用户推送相关的健康资讯,还有医生问答、电话咨询以及家庭医生的打包服务。”钟宏介绍。
孕期家庭医生在2012年上线,后发展到几十万的用户,并拿到了挚信资本的首轮投资。但在钟宏看来,家庭医生代表了对医疗模式的一种颠覆,但中国老百姓对家庭医生的理解更多是私人医生,这种模式相对还是超前。
“医疗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医疗服务还处在市场化的初期,现在仍是‘以医院为中心’的产业链,这是受场地和医生的资源限制(导致的),但随着政策的开放,医院多了,拼的就会是软实力,进入‘以医生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随着医生资源的开放,才会进入以‘患者为中心’,最后,会向‘健康为中心’的模式发展。”钟宏觉得,现在的移动医疗产品大多以患者为中心,但患者进来了,却缺少高素质的医生,那提供的服务就会比较低质。
因此,伴随着钟宏的团队在母婴这一垂直领域的尝试,他觉得更应该以医生为中心,做一个全科的医生平台,让更多医生加入。“之前做医患之间的连接,这是我们持续会做的方向,但会扩展到全科。同时,我们还要做医生与医生之间的连接。”
健康微能量由此而来。
健康微能量是一个轻应用平台,钟宏说这其实是基于医生的需求。“去年,轻应用的概念还很少,但是跟我们合作的医生已经开始用个人微信公众号为患者服务,是他们给我们科普了微信公众号可以干什么事。”
同时,钟宏也发现,让医务工作者使用App的门槛太高。“一些专家都不知道从哪儿下载App,他们平时不太关注这些新玩法。”
于是,钟宏和他的团队就做了一个轻App,基于微信平台去做自己的微官网的产品。“微信的机制比较适合做医患之间的沟通,同时门槛低,医生在微信上可以快速创建、使用。只要分享一个二维码,就可以为患者提供服务。”
现在,在健康微能量的官网上可以看到,医院可以提供在线导医、手机挂号、专家门诊、手机支付、化验单查询等服务。而在医生的微名片里,医生可进行健康类文章推送、科普知识库聚合、在线课堂、患者健康管理以及其他的个性化随诊服务等。
但钟宏也强调,这是一个围绕医生的需求做一系列工具类服务的平台,并不直接面向患者。“每个微官网都是一个入口,患者直接去关注医院或者医生的公众号,我们只为医生提供后台的技术、产品、数据以及一些增值服务的支持。”
从“科普”切入
近期,钟宏想重点做一个“微科普”的平台,帮助医生解答平时患者看病时常提出的一些问题。
这是因为,钟宏发现,在每一个专科领域,患者最常问到的问题也就几十个,但是医生看一个病人也就3分钟,并没有时间回答,而患者会认为医生不负责任。“现在,医生把那些常见问题做成小知识点,通过问答、文章、视频等形式放在微官网上,患者可以在等待就诊时或就诊后直接去了解。”钟宏说,“别看这是很小的事,但能够让医生用很少的时间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健康科普和健康教育服务。”
产品刚上线时,钟宏找到了协和医院的儿科专家鲍秀兰教授。“鲍老师在微博上有100万粉丝,很想在微信上做点事,很前沿。我们帮她拍了科普视频,她和她的团队平时也很活跃,会写一些科普文章和做微信上的互动。之后陆陆续续就有三甲医院医生加入了。”钟宏介绍。
微科普的项目在11月份启动,明年将在全国推广。目前,钟宏和他的团队已经拍摄了20家三甲医院,覆盖几十位顶级专家,并计划在明年承办“2015年中国健康科普大赛”,鼓励大家去建立微官网做科普。“做得好的内容还可以帮医生宣传推广出去,这也提高了医生学习、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动力。”
今年5月份,健康微能量拿到了几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
“最近我们计划启动B轮融资,明年做一个最大的微科普平台,让它形成规模,沉淀大量优秀的医生、大量优质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再延伸出更多的服务让大众去用。”钟宏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