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语言文学的内涵

汉语言文学的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语言文学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汉语言文学的内涵

汉语言文学的内涵范文第1篇

一、“言不尽意”的哲学内涵

“言不尽意”论原先只是一个哲学命题。《周易?系辞上》曾言:“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是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也就是说,语言有时候在情感面前表现得苍白无力,只能委婉地述说部分缘由,而剩下的只能任他人猜测。这样的观点初步囊括了“言不尽意”的哲学意蕴。

“言”与“意”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对此道家有着深刻的认识。“道”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道可道,非常道。”认为“道”有着很强的不可言说性。在老子看来,“道”是无形无象的宇宙本源,所以很难用语言来表述说明。庄子对老子的“道不可言”论做了进一步发展,他在《庄子》中指出:“大道不称,大辩不言。”(《齐物论》)“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认为可闻、可见、可言的,均非“道”,“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言对于“道”而言,只是传递“道”的工具。针对“言”与“意”的关系,庄子非常形象地进行了阐释:“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生动地说明,“意”之本体只能求诸于“言”之外。

及至魏晋,“言”“意”关系被纳入了玄学范畴,学者们开始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讨论。比较富有代表性的是荀粲的观点,他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象外之意”的新观点:“盖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今称立象以尽意,此非通于意外者也;系辞焉以尽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则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荀粲传》)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了语言与思想之间的距离,看到了语言符号的局限性。

在西方,哲学家们很早就开始了对于语言传达性的探讨,其中高尔吉亚在《论非存在或论自然》一书中指出:无物存在;如果有某物存在也无法认识;即使此物可以被认识也无法把它说出来。这三原则可视为现代语言哲学理论的萌芽,它深刻认识到了语言在表达思想时的局限性。西方的很多哲学家对语言的局限性均有所认识,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指出:“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加达默尔更是一阵见血地指出:“没有一种人类的语词能够以完善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精神。”(《真理与方法》)黑格尔认为:“语言实质上只能表达普通的东西,但人们所想的只是特殊的东西。因此不能用语言表达人们所想的东西。”(《哲学史讲演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言不尽意”论与西方语言哲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世界既能被语言显现,又能被语言所掩盖,语言要返璞归真,回到“无名”与“不言”的状态。这种状态被海德格尔称为语言本质性的存在。黑格尔强调对词语进行破碎、崩解,目的是破除对语言的束缚,能随时看清语言的本质,找到语言最初的根源。

通过上述的解析可以知道,“言不尽意”没有对语言的原始力量进行否定,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言的自然本性,揭示了人类解释世界的原始真实的状况。“言不尽意”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人类肯定了语言和世界联系这个前提,走在一条通过语言而又超越语言的道路上。“言不尽意”表明,世界具有无限性,然而个体的思维与语言却是有限的,两者是矛盾的,同时提供自由开放的空间让我们的思想能够自主理解。

二、“言不尽意”的文艺学内涵

魏晋时期王弼等人强调的“言不尽意”更注重内心的体验,对精神感知格外关注。就像李泽厚所说的一样:“他们对于道的认识,不是科学的,而是审美的;不是诉之于抽象理智,而是诉之于直觉、想象和情感体验。”这样说来,他教育人们的不是科学的、理智的逻辑分析的思维方法,而是一种超凡脱俗、打破常规的审美感知。这种思维方式以有限把握无限,与文学艺术的思维方式彼此通融。所以,“言不尽意”论对我国文艺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还使“言不尽意”这个哲学问题转变为文艺学命题。

传统的诗文理论揭示出文学的本质主要表现人的内在情感,同时指出复杂的情感是难以借助语言表达的,切实认识到文学也是“言不尽意”的。陆机对因“言不尽意”而产生的困惑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在《文赋》中说:“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蠢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陆机根据对前人作品的分析,看到了到“放言遣辞”的变化多样;通过创作实践,感受到了“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对于创作方法,他认为有成法而无定法,在每一次具体创作中,往往都会对“言”与“意”进行全新的具体的构建。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意空翻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意识到人的思想与情感是处在变幻之中的,运用语言很难将意进行准确穷尽的表达。对于具有审美意义的生命体验与丰富情感,语言就更难以为巧。如果我们综合各家的学说审视“言不尽意”说,就会发现对于文学创作而言,“言”、“象”、“意”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就内容与形式来看,“言”是“象”的形式,“象”既构成了“言”的内容,又成为创作者用以传导“意”的审美方式。从文学创作的过程考察,“意”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发生联系之后,作家产生的思想感情,“象生于意”,“言生于象”,“意”在笔先。从审美鉴赏的过程来看,“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相对于创作过程,言意象显示为一种逆向运动。创作者的“意”(情感性)内涵越热烈、越饱满、越丰厚,通过形象进行表达的愿望就越强烈。当“神思方运,万涂竞荫”时,作家往往会出现情意无限而言辞笨拙的状况――“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如此,“言不尽意”被引入到文学创作领域后,就被发展成为一种审美追求。在鉴赏文艺作品时,我们可以通过“不尽意”的“言”,探寻理解其“象外之意”,从而形成一种审美感受。陶渊明对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触,中国绘画中讲求“留白”的艺术,西方文艺中有关“空白”的观点,无不折射出“言不尽意”的美学价值。

“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妙处尽在不言中”等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传统。刘勰所说的“深文隐蔚,余味曲包。辞生互体,有似爻变。言之秀矣,万虑一交。动心惊耳,逸响笙匏”,指出了真正的意义往往在语言之外,只有理解了其中的妙处,才会彻底理解与领悟。“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隐以复意为工。……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象旁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蕴珠玉也。”刘勰意识到了领会真正的意义,仅靠语言远远不够,语言只是鉴赏者领会真正意义的通道与途径而已。鉴赏者所做的是要通过对语言的解读,使深层的意思浮现出来,进而获取令人寻味的意思。

此外,钟嵘在《诗品》中所提出的“文已尽而意有余”的观点,都是涉及审美的主张。艺术家们在创作实践中也注重对文外之意的发掘,力求拥有不同审美的境界。尤其以老庄为代表的艺术家,更注重传递出语言以外的意思。在把握和运用语言时,都要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意会的空间。

与我国的“言不尽意”的境界有相似之处的就是西方国家的空白理论。空白,主要是给了很多空间让给读者去想象,去创造,去领会。读者追求的艺术,追求的真理,往往都在空白的地方上去琢磨,去追逐。语言是有“意向性”的,人们容易依赖语言,随着语言的“意向性”方向去思考。其实语言是多变化的,在语言的陈述中,可以有许多现象,是真是假,难以辨析。语言也会留下许多让你思考的地方,这些不明确的,空白之处有待读者在摄取文字时自己充实,从而获得真正的意义。

“言不尽意”是一门哲学,一种艺术。它的实在涵义有赖于作家去创造,读者去领会。语言的字数有限,可意义是无限的,语言在表面上传达,但主要内涵,却可能蕴含在语言之中,潜藏在语言之下,需要用心品鉴。

三、“言不尽意”的语言学内涵

现代语言学认为,在特定环境中,语言符号所使用的意义,以及在具体的言语行为和语境中所确定的意义,就是言语义。言语义具有不确定性、无限性、临时性和可取消性的特点。概念和思想很难用单质静态的言语义进行准确真切的表达,而多质动态的言语义更是变幻莫测。即便是借助“言”这种话语工具,传达了它要表示的话语意义上的“意”,也难以确保受众理解作为交际意图的“意”,因为话语意义与交际意图之间难免会出现偏差,造成话语意义与交际意图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词不达意”的状况。语言的实践表明,仅仅依靠“言”实现“意”的完全表达是十分困难的。

言与意不是一个同质的、单一的、静态的封闭体系,而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外界因素、多质因素会持续地介入。多义性和不确定性的语言现象在言语义中是普遍存在的。“言”与“意”之间具有复杂微妙的关系主要是由这一点决定的。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无疑能够传情达意,交流思想,却很难将意义穷尽。人类在表达时,难免会陷入“言不尽意”的困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第一,缘于语言具有多义性。

现代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语言是一种单一的、同质的符号系统,它是人们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反映在整个社会成员之中的纯社会性的对象,是潜存于每一个社会成员头脑中的相对稳定的语法体系和词汇系统,是人们彼此交流的约定准则。索绪尔为了回避言语活动中语义的非单质性和不确定性而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撇开复杂多变、纠缠不清的“言语”,研究同质的、稳定的、纯正的“语言”。他说:“语言符号是一种有两面的心理实体。”他使用“能指”和“所指”两个术语表示这“两面”,并把二者形象地比作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不管怎么剪裁,都是不可分割的①。但索绪尔所说的单质的言语义,其能指和所指之间也是存在着一定距离的。因为语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概括反映,并以一定的语词形式进行表达,然而由于不同的人会对同一词语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语义在表达出来后会发生语义的改变。这就意味着自己所表达出来的语义与人们所理解的语义会有偏差。所以,即使是从言语过程中提取出来的所谓单质的言语义,严格地说,也并非绝对单质。

现代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都表明:感性认识和感情并不依附于语言而产生。感知和情感一旦被唤起,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印象或印迹,这就是所谓的表象。表象有两种类型:有清晰明确的;也有朦胧缥缈的,它们往往相互依赖,很难将其独立出来。在语言系统中,只有一般的东西,每一个词语都只是概括性的符号工具。因而当我们用语言指称丰富多彩的世界时,就会自然地用认识和情感对客观事物进行归类,而对于朦胧、不确定的感知表象则难以通过简单的归类完成。比如我们可以借助“兴奋”、“喜悦”、“高兴”、“愉快”、“激动”等词描述“取得成就或得到满足后的心理状态”,但有些满足感则恐怕很难用语言形容,因为情感远比语言要复杂和丰富。在感觉器官为我们提供的丰富、具体和生动的世界面前,语言符号常常会显得力不从心。

第二,语义的完全外显既不可能又没必要。

言语活动总是在某一种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受众会自然地结合语境理解自己所感知的语言,所以完全外显语义在很多时候既不可能不必要。语言形式很难将各种隐藏意义都显现出来。下面,我们列举一个极端的例子看看意义完全外显是怎样的不可能:

想象一下,当甲问乙“今天上哪儿去了?”时,甲如果要用特别明确的语言形式毫无遗漏地表明自己的全部意思,他需要说些什么样的话呢?他可能需要这样说:“乙,我们在一起离得很近,我们都能听到对方的声音,我使用的语言是你熟悉的。作为朋友的我们,我想说你知道我也知道……并且我们都喜欢说话,现在是傍晚了,我们在工作中浪费了大半的时间,已经有半天没见到你了,作为朋友的我想问一下你:‘今天上哪儿去了?’”

这样的表达方式,无疑显得过于琐碎。事实上,在现实的交际当中,无论你说得多全面,交流中存在隐含意义总是难免的,不可能将意义做穷尽的表达。并且双方在交流中都有共同的语境常识,所以我们没必要把一句话的意思完全地外显出来。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言不尽意”有两重意义:一是说由于语言本身的局限,使得“言”不能尽“意”,反映出语言的困境。二是由于语言活动具有特殊性和社会性,所以意义无需做全部显现,也就是说“言”无需尽“意”,这是语言的大幸。

四、“言不尽意”给我们的启示

“言不尽意”在多个领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言不尽意”论有效揭示了语言实现意义的本真状况和人类理解与解释世界的本真状况,深切看到了语言本身具有的局限性。

其次,“言不尽意”论告诉我们在言语行为过程中,“意”的传达和解读必须通过语言,但又必须超越语言。所以说“言”与“意”的关系是动态的、充满矛盾的。

再次,“言不尽意”既显示出语言的困境,又彰显出语言的优势。一方面,“言”相对于“意”,难免显得贫乏。另一方面,语言的魅力正在于“言”与“意”需要通过语言活动进行转换和传达,人在语用活动中总是可以控制“言”的限度和“意”的空间,化被动为主动。

汉语言文学的内涵范文第2篇

一、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研究的意义

汉语言文学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而我国的文化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礼与积淀,融合了更多精华。其中对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更加深入了解汉语言文化的重要手段。语言是了解汉语言的基础,也是深入学习的重要门户,语言所包含的内容及形式千变万化,在研究语言时对象及内容也更加广泛。汉语言的意境是一种比较微妙的感觉,这是一种情与景的融合,是一种思想与灵魂的升华。我国的汉语言文化包罗万象,同样的事物,通过不同的描述方式,以不同的语言组织形式就会阐述出不同的意境。意境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在对客观事物描述的过程中,就会融入作者的个人情感,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化成人生感悟,然后通过语言的形态表现出来,通过文学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感。欣赏者在品味其作品时,就会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怀,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文化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作者的理想与抱负。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深入了解的重要方式,也是领悟汉语言文学内涵的重要手段。

二、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研究的作用

语言与意境是研究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内容,语言与意境的研究不仅能提高汉语言文学的理论素质,同时还能对中国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灵魂上得到净化。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进入汉语言文学的门户,是提升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下面对语言与意境研究的作用进行阐述。

(一)可以提升文学素养

语言是了解和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基础,语言是汉语言文学的基础元素,也是后期对意境研究的一个载体。语言和意境相辅相成,语言的形式比较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所以语言的运用与掌握是研究意境的前提条件。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描述,能展现不同的语言意境,从而会提高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力,在汉语言文学的理论素养方面也会更加丰富,为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与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助于提高文章鉴赏能力

我国的文学书籍中,文学作品不仅语言优美,且意境幽深,都是通过语言和意境体现出来的。所以,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要想更加深入,就需要提升在赏析语言与意境方面的能力。通过文学作品中作者语言艺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然后结合作者所在的时代背景,就能品味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能从作者的角度去感悟作品中的内涵。意境的研究是一种境界上的升华,是对文学作品内在价值进行挖掘的重要途径。意境是文学作品中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是文学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所以只有通过对意境的体会,才能真正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意义。

(三)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学科,是对我国国学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语言与意境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我国的历史文化久远,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每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都能展现出当时的文化背景及政治色彩。在对语言与意境研究的过程中,能透过作品,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特色,能通过作者的表述感受到当时的大环境,并从不同层面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更加客观而全面地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

三、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的应用

(一)增加阅读量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积累大量的文学知识。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众多,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化本质也不相同,要想更好地驾驭语言意境,还需要增加阅读量,熟练掌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及作品创造的时代背景。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创作的时代背景,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种情境,从而能更好地运用语言意境。

(二)掌握语言规律

由于我国的人口较多,地域分布广泛,少数民族及各个地方的方言都独具特色。在众多语言中,普通话是最通用的,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在使用普通话,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不同。如南方人很难分清卷舌,会不自觉地将一些读音弄混,而北方人对卷舌的敏感度较低。所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北方人来说也很不容易。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就是为了在实际应用语言的过程中,分析出语言的规律,正确运用语言,进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些语言规律。

(三)意境源于生活,并不断创新

我国的诗文中,一般是通过一些诗句或一些词语来营造意境,不同的作者由于想要表达的感情不同,就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营造意境,这往往是因人而异的。而意境往往源于生活,是诗人通过日常的生活进行观察,运用普通的事物来营造诗歌氛围,通过自己的感悟,体验诗歌的美感,进入作者创造的艺术境界。而营造意境,不仅能使美感体验更加深刻,还会使诗歌中描绘的实物更加真实,甚至会具有更大的感染力,使诗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加真切,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汉语言文学的内涵范文第3篇

摘 要:汉语言文学教学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部分,通过汉语言文学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中职院校虽然在定位上侧重于职业技术教育,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大部分中职院校都将汉语语言文学作为必修课程。但是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中职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很大问题,因而必须从教学方式、师资培养等多方面来改革汉语言文学教学,以此来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人文学科;教学方式;改革

人文素养指的是一种全面发展的能力,所谓的人文素质教育,指的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多方面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能力培养以及个性思S的发展,尤其注重对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双方面的培养。根据语文课程的相关教育标准规定,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应当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明确了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内涵素养,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开展,不仅仅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更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学生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的学习,既可以提高对汉语语言理论知识的掌握,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同时在感悟中国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认知水平,从而达到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的传统学科,从小学到中学阶段一直是学校的必修课程,到中职或者本科阶段后,汉语言文学在不同学校内的开展情况各有不同,有的成为必修课程,有的则成为选修课程。从汉语言文学的本质看来,其本身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各个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是时展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学科。在当前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之下,企业需要的人才往往是复合型人才,除了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外,也强调人才的其他能力,这就包含人文素养。这些都说明,在高中院校中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发展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二、当前我国中职院校中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中职院校的改革,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收到就业压力激增的影响,很多中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不少学生,甚至教师自身都认为汉语言文学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基本理论只是的传输,包括文章结构、写作结构等。有时,一些教师会适当的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阐述,但是仍旧是按照考试的答题模式来进行讲解。学生若不能理解教师所说的内容,就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住内容,缺乏人文关怀。

这种不适当的教学方式,是与时展需求相背离的,也难以满足时展要求。在当前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人文素质的教育理念虽然多次被提到,但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视。很多青年人过于追求物质文化,忽视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公德道德观念淡薄,个人主义盛行,造成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最主要都来自于学校家庭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从长远看来,会对学生的成长发育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因而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要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加入人文素养的内容,以此来改善素质教育的现状,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三、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首先,中职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应当把人情关怀放在首位,强调用情感来培育学生仅仅使用专业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教学观念,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专业知识的教学,虽然可以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但是却难以让学生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必须把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首位。要增加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对美与道德的判断能力。通过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来感染学生,达到人文熏陶的作用。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不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产生厌恶情绪。这是因为单纯的应试教学模式,脱离了学生情感心理的需求。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从学校层面来看,还应当加强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训练。只有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提高了,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

四、结语

由于我国中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往往为职业技术培养,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忽视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导致学生在人文素养上往往出现匮乏的现象。不少中职院校中虽然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是无论是从学生还是从教师深层面来看,该项课程的开展都存在很多的问题。不少教师把上课看作为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这就极大影响了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有序开展。新时期以来,随着中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开展,越来越多学校逐步明确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师资力量培养是很多学校的做法。在未来,我们还要进一步明确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方向,让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开展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娟娟.对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2).

[2]王蕾滋.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策略[J].新西部,2016(04).

[3]孙静.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08).

汉语言文学的内涵范文第4篇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是一种符合当前教育现实需求的先进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的最大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而非“高分低能”的人才。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符合他们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总的来说素质教育就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培养多层次人才为目标的复合型教育。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教育目标对汉语言教学提出的要求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可用的人才,帮助个体不断的完善自身的不足,除了让个体在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中习得若干的知识以及相关的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帮助接受教育的个体完成自身全面的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目标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提出的要求。

(二)课程改革对汉语言教学提出的要求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新课程改革对汉语言文学学科进行了性质界定。课程改革中认为汉语言文学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与此同时,课程改革针对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教学做了明确的界定:汉语言文学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同时拥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课程改革中一再强调了汉语言文学对学生的感染熏陶作用,并明确了其教学价值取向。

三、高校汉语言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内涵,在汉语言教学目标上与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本人认为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注重课堂引导、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改革考试,能力与素质结合。

(一)注重课堂引导

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当中,课堂引导对学生课堂知识的吸收以及汉语言文学视野的扩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人认为,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习得的通假字数量以及会背诵的古诗词数量,而应当让学生真正的懂得汉语言文学的内在魅力,能够在汉语言文学课堂中学会一些道理,做到触类旁通。

1.启发式教学模式

启发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引导启发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展开教学工作当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思维的启迪、能力的发展以及认知的疏导,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模式,学会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讲座式教学模式

讲座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相对开放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讲座式汉语言文学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多的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鼓励学生参加互动。针对对学生的发言,教师应当及时给予中肯的点评,对学生的优点给予及时的肯定,并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观点,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让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充分得到人文熏陶,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改革考试,能力与素质结合

与大多数课程一样,大部分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考核形式以期末考试为主。而考试的内容往往是课堂中讲到的汉语言文学小知识点。本人认为单一的考试形式不利于素质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开展,应当改革考试,做到能力与素质的结合。综合素质测试以及能力倾向测试符合改革考试的要求。

1.综合素质测试

测试方法是否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在汉语言文学单科结业测试中,要尽可能从单纯的知识测试转向综合素质的测试。考试命题尽可能避免考核某些知识点,而应强调学员对汉语言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对语言材料的概括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等素质测试,使学生获得科学社会文化的知识和美感。

汉语言文学的内涵范文第5篇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不够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言文学本来就已经渐渐变得冷门,再加上其教学方式传统落后,导致社会中人们普遍对汉语言文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大幅度减少,所以,能够真正胜任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老师一直在减少,而且由于现在社会风气的败坏,导致学校在招聘教汉语言文学老师的门槛一直在降低,所以,有越来越多没有足够资历能力的人进入学校鱼龙混珠。而且,由于学校对汉语言文学这一学科的不重视,给教汉语言文学的老师安排了很多政务,使得老师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变成一种兼职,学校的行政工作非常繁重杂乱,如此繁杂的工作已经导致老师精疲力竭,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去,导致学校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一直荒废,无法进步。

(二)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落后陈旧

现如今,有很多院校的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都非常传统,在如今发展的新形势下,其教材内容不能够脱离传统刻板的教材形式,而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教材内容都相当的刻板,它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能够死记硬背,但是充满朝气活力的学生需要的不是死记硬背,他们更需要的是有实践性的学习。所以,对于枯燥无味的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他们除了反感就是抵触,又怎么会又兴趣去主动学习呢。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材内容,他们不能够接触到具有实践性的学习机会,所以,汉语言文学也就不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汉语言文学的考试形式陈旧单一

虽然新的教学方式已在全国各大院校大力推行开来,但是如今有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的考试形式还是非常陈旧单一刻板,存在很多弊端,考试形式是对学生学习以及老师教学的最直接的考核,它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的汉语言文学的考试方式主要是“要点式”的考核方式,很明显,这种考试方式只要是考察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考察学生背诵要点知识的能力,这对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是毫无意义的。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仅限于考试要点重点,这和当今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也正好相对应。

(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汉语言文学本就是一门比较枯燥难懂的学科,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他们都是非常有朝气,有活力的青少年,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比较新奇,有活力的事物,对于汉语言文学,他们不仅不感兴趣,甚至,大多数人对它是反感的,再加上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传统落后,内容陈旧落后,讲课方式刻板,考核方式单一,学生对这一学科更是没有一点的积极性,这对于学好汉语言文学来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五)学校不重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

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们很多时候对物质的追求远远高于对精神的,在如此物欲横流的社会当中,人们渐渐的认为汉语言文学已经无法在现代社会中存活下来,也没必要去费劲力气去学习这一门学科,所以,理所当然,学校也越来越不重视对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工作,学校不会设立专门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研究小组,而且学校对于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情况考察也非常松懈,根本不能达到学校对课程考察的标准。最重要的是学校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老师的培养也变得越来越松懈,老师被安排更多的行政事务工作,导致老师没有太多的精力专注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从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当然会越降越低。

二、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水平提升对策

(一)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

首先,学校在聘请老师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招聘的标准对老师进行严格筛选,聘请有资历有能力的老师来教汉语言文学这一门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老师教学的起步就在一个比较高的平台上。其次,学校应该鼓励老师形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极有内涵的学科,教师必须不断的进行学习,深究其中的一字一词才能够所有进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而且学校也应该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培训他们对汉语言文学的传授技巧和传授能力,让他们了解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形式,以及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尝试不断创新。最重要的是,学校应该尽量争取老师外出学习的机会,派遣有能力的老师去其他模范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借鉴人家有优势的一面,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提升自己,并且带领学校的其他老师共同改进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从而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

(二)对汉语言文学的教材进行改革创新

如今的教育都是以开放教育为主且着重培养实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首先。我们应该做的是对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进行改革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以必要的理论知识为核心,在教材中融入更多的实践性强的实验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能力。

(三)对汉语言文学的考试形式进行改革

学校应该积极对汉语言文学的考试形式进行改革创新,切忌一直搬照以前传统的考试形式,这样不仅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能力和质量,而且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进步。对汉语言文学的考试形式的改革主要是将汉语言文学的考试活化,在考试中更多的融入实践性的题型,渐渐培养学生探究性、研究性的学习方式,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知识的深奥与奥妙,才能够主动的融入到学习中去研究文学知识。

(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汉语言文学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本就比较枯燥难懂,学生对其没有很高的积极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的教师是完全有义务在教育上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首先,老师应该耐心的给学生讲解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让他们懂得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意义,让他们懂得汉语言文学在他们今后生活工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样,他们才有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动力。其次,老师应该对其上课方式进行改革,现在新课标的教学方式已大力推行开来,学校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有所改革,老师应该极力对自己的课堂讲课方式进行创新,不能一直进行填鸭式的讲课方式。老师应该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不是一味的提升自己的主导地位,在课堂中多设置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的课堂活动,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提升对课堂的兴趣。而且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并且对于学生的回答一定要做出认真的分析评价,切不能简单应付。最重要的是,对于学生的作业,老师要认真做出评价,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评价,提出最适于学生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并且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改进进步,并适当的鼓励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渐渐对老师尊敬,对从而对他所教的汉语言文学也感兴趣。

(五)学校应该重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

学校应该重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首先,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研究小组,根据新形势积极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并且在实施措施后的一段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对于学生在学习状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并且对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任何教学问题进行解决改善,这样,才能在不断的摸索中得到进步。其次,学校应该让汉语言文学教学老师放下一切行政事务,专注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研究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创新上,这样,学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够得到提升。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