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建设的要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 检视
教学设计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以各种学习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理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①通过教学设计,教育实践工作者“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②
教学设计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虽然历经30多年的本土化进程,但目前的研究一直停留在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学习、引进、借鉴等消化吸收的层面,缺少超越理论反思直接指向具体实际问题的实务研究。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其显著的重要地位不相匹配。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基于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学习观等,检视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教学设计的要素,旨在为教学设计提供新的理论参照,发现教学设计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尝试提出改革的建议,提升教学设计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设计的现实困境
教学设计的根本宗旨是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其立足点和落脚点是教学实践。然而,实然的教学设计现状与应然的教学设计定位相差甚远。教学设计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状况普遍令人担忧,与教学实践的契合度较低。理论上完善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屡屡碰壁。
现代教学设计是适应工业时代大批量生成需要的产物,以科学理性主义为理论基础,信奉客观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论,以要素还原论为思维方式,认为复杂的学习或教学系统可以还原成若干微小的组成部分,对于微小部分的良好控制可以达到整体的系统效果。跨入二十一世纪,人类迎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在新的历史时期,人类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对教学设计而言,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等要求教学设计的宗旨、框架、实施等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而言,现行的教学设计认为教师和教科书是知识权威的化身,学习者是等待灌装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是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固定的程序和步骤传递客观知识的过程,结果完全可以预测和控制。教学设计为了追求一般性和普适性,设定理性化的教学状态,构建线性的、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强调设计的准确性和使用的优先性,忽视教学情境的独特性和教学对象的主体性。
二、教学设计问题的原因诊断
传统的教学设计遵循的是工业时代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思维模式,而信息时代的教学设计应该从“标准化生产”向“量身定制”转变。教学设计不应局限于狭窄的学校和固定的教学内容,而应该将整个社会作为背景,与现实环境相结合,开辟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扩大教学设计的视野。传统的教学设计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基础,过分简化了世界的复杂性,把人类的学习简化为可以完全操控的行为。教学设计在上述令人堪忧的表象背后潜藏着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
传统的教学设计认为,知识是客观的,传递知识的方法也有客观的、普适性的程式。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够通用于任何教学情境,具有超越具体教学情境的普适性。在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中,教学设计作为一种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保持价值中立。教学设计期待能够满足所有教学情境的需要,忽视了教学情境之间的差异。事实上,教学情境是由诸多复杂的因素构成的,很难匹配单一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具有丰富性、差异性、不可预测性的特征,其间充满了未知的变量。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在活动之初很难想象教学设计能够预知所有的教学因素,从而在预先构想的逻辑严谨的教学蓝图中按照既定的轨迹开展教学活动。正如教学设计研究专家Rose所认为:“教学设计特别强调理性主义的过程,希冀对教学问题提供一种‘工程学’般的解决方案,认为纯粹的技术考虑和普遍的程式可以客观地应用到任何情境和任何内容领域中。”
另外,教学设计在宣传价值中立或超越教学情境的背后,隐含的是一种理论和方法上的优越感。传统的教学设计凸显出对教学实践的控制欲,渴望动态的教学实践尽在静止的教学设计的掌控中。教学设计的初衷是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但其真正意图是对课堂教学活动予以完全控制。
三、以新课程理念检视教学设计的要素
任何一项教学设计都包含下列五个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③以新课程的相关理念检视教学设计的要素,旨在为后者提供新的理论参照,解析教学设计的要素,提高教学设计的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1.教学任务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任务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着眼于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关注的是如何用教材教,而不是以往局限于教材,一味只是为了教教材。很久以来,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一味的吃透教材成了教师分析教学任务的唯一所指。诚然,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元素,但在新课程理念的关照下,教学内容即教材不成立,教材之外分布广泛的课程资源都可以开发成为学生感兴趣、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外延已经超越了教材。教学内容作为学生发展的载体是开放的、多样的、生动的,不是封闭在单一的教科书中。教材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课堂也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学习在学生广阔的生活世界中时时发生,处处存在。面对如此多层次、多样式的教学资源,教师分析教学任务的核心工作就是通过自己的加工赋予它们教育价值,充分挖掘其教育潜能,使其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2.教学目标
达成教学目标是衡量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标尺。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唯一主体,教师的教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与否的核心,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对学生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知识的获得上。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共同追求,学生的发展才是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有机整合。学生的发展不只是停留在知识的累积上,良好的学习技能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在学习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完善自己的人格更是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要素,是衡量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的显著指标。学生不是知识的接收器,不能只是用获得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全面发展才是教学设计的根本目标。
3.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要素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直接指向具体的教学活动及其过程中细节问题的解决,是教学设计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
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新的学习方式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传统大规模的班级授课制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学习活动的需要,小班研讨、导师制等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在教学策略中大面积推广。人类已经步入了终身学习的社会,个体未来高质量的社会生活不能只是依赖学龄阶段系统化的学校教育,学习应该弥散在各个角落,贯穿一生。基于此,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改善是评价教学策略的重要标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策略需要着重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展探究性学习、自主式学习。
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由规划变为实践的核心环节,所有教学设计活动的新理念均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教学过程的实施状况是衡量教学设计的关键标尺,也是教学设计不断完善的现实根基。新课程观念在为教学设计提供变革动力的同时,必然预示着教学过程的重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不是对以往教学过程的简单修补,而是基于新课程价值理念的教学过程的系统改革,包括教学过程从指导思想到实施细节的全面革新。以新课程为理论指引,教学过程的展开更关注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主体参与、自主探究、情感投入。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过程,而是师生在开放的教学生态中开展的主体间的交流互动。
5.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作为一项完整的活动,包括开发、设计、实施和评价等环节。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设计的系统过程和最终结果作出的评鉴,旨在帮助教学设计诊断原因,改善实践。在新课程理念的关照下,教学评价要淡化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将发展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具体而言,教学评价不再给学生贴标签,而是帮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明确成长的方向,获取发展的动力。教学评价不再是制约教师的刚性考核,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教学设计中教师的自我评价是教师重要的元认知活动,不仅有利于改善教学实践,而且能促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符合新课程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注释:
①汪霞.对教学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4,(12).
②高文.教学设计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1,(1).
③鲁献蓉.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4,(7).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汪霞.对教学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4,(12).
[3]盛群力等.简论系统教学设计的十大特色[J].课程・教材・教法,1998,(5).
[4]钟志贤.传统教学设计范型批判[J].电化教育研究,2007,(2).
[5]鲁献蓉.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7).
[6]索桂芳.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设计理念的更新[J].教育探索,2004,(9).
[7]钟柏昌,付小连.论面向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设计[J].当代教育科学,2004,(20).
[8]李芒.从系统论到关系论――论信息社会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1,(2).
[9]钟志贤.传统教学设计范型批判[J].电化教育研究,2007,(2).
关键词:课程建设;质量要素;课程体系;课程特色
独立学院把合格课程、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纳入了教改教研的重要课题,试图通过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为整体上提高独立学院的教育质量奠定基础。然而,独立学院作为一类按新机制、新模式建立的本科院校,目前还处于规范发展和质量、品牌创建的初级阶段,其在课程建设这个涉及自身战略利益的系统工程上,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暴露出一些主观上和客观上的“先天不足”。独立学院如何借鉴一些科学先进的课程建设方法,明确和把握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实现课程建设的标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建设质量的含义
课程建设质量是一个动态的广义的概念,其质量特性强调课
程建设所包括的诸多内容中不同专业的教育资料要能满足学生的认知结构、身心特点、资源优化的需要,也包括文本课程的质量和课程实施过程质量、服务质量。课程建设质量同样要体现它的功能性、经济性、时间性、稳定性、实践性等。课程建设质量作为服务产品也只能通过课程建设的背景、课程建设的目标、课程建设要达到的人才培养规格、专业特色等“技术参数”来间接衡量并形成相应的课程建设的国家标准、省级标准和校级标准。教育部2001年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把课程建设作为实施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并且具体提出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六项内容和具体的质量要求。这一文件为我们分析和研究课程建设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从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一点出发,独立学院要推进这
个系统工程建设,不仅要更新课程意识,解放思想,扬长避短,树立质量本位的理念,还要借鉴他山之石,听取包括学生在内的多方意见,这样才能克服急功近利等浮躁心理,科学、理性地推进课程
建设。
二、独立学院课程建设质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独立学院课程建设质量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因素是历史性的,有些因素是独立学院与生俱来的,有些因素是现行教育体制和管理机制的缺憾所造成的,有些因素是独立学院主观认
识层面上的问题。具体来看,影响独立学院课程建设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课程建设的本质意义认识不足
独立学院的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标准等应该与一般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相区别,具有鲜明的特色。迄今,独立学院关于课程建设的范本很少,一些具有独立学院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更是凤
毛麟角,这在客观上限制了课程建设的视野。对课程建设的本质意义认识不足,以为课程建设就是统筹安排一下前续课程和后续课
程,选一选教材等,忽视了课程建设特色的探究和创新。
(二)教师队伍结构参差不齐
独立学院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等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得以改善,但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教师结构不稳定、不合理的问题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着课程建设的人力、智力的配置和整合,导致课程建设投入的力量畸轻畸重。
(三)科研水平相对较低
从总体上看,独立学院的科研活动起步晚,科技队伍建设处于整合阶段,加之教师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上,科研活动属于小打小闹,并没有形成整体优势。因此,课程建设的质量很难得到科研成果转化的支持。
(四)缺乏“厚积”的经验
独立学院成立时间短,本科教学尚未实现一个周期。学校无论在专业设置、本科教学的管理等方面还相当稚嫩,难以使课程建设有“厚积”的历史经验作支撑。
(五)基层教学单位建设薄弱
独立学院教研室作为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其权、责、利含糊不清,职能作用大打折扣。一方面教研室承担着课程建设的责任,另一方面却无法履行这种责任。这种尴尬的机制,使课程建设的基础力量很难得到发挥。
(六)资源储备有限
独立学院无论在硬件和软件上的资源储备还是有限的。特别是有些直接支持课程建设关键资源的缺项,使课程建设平添了
许多困难,影响了课程建设质量的指数。
(七)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独立学院的评价机制基本上是单向地由上对下的评价,或者说是评价主体同时扮演运动员和裁判员的两种角色。在肯定这种传统评价机制的重要作用时,是否可以考虑请课程建设质
量的直接受益者——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尽管学生的评价有局限性,但毕竟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其评价的客观性不能
小觑。
(八)教改、教研活动不深入
教改教研深度不足的表现是,缺乏教改教研的战略计划和带
有方向性的课题。常常拘泥于一般例行问题的讨论。因此,难有建设性的成果注入课程建设中来。同时由于知识共享平台小,教师习惯于闭门造车,制约了信息交流,加大了课程建设的成本。
三、提升独立学院课程建设质量的途径
目前,独立学院课程建设存在两个方面的形而上学:一是企图一步到位,毕其功于一役;二是追求规模效应,全面出击。这两种模糊认识的危害在于易滋生诸多浮躁心理,不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课程建设的客观规律,不利于确立课程建设质量本位的理念。独立学院如何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应从主观认识和技术操作两个层面
着手。
(一)从主观认识层面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1.课程建设是对传统课程建设体系的“再造”过程
课程特色是课程建设的灵魂,而不是对传统课程体系的模仿、复制、剪裁和简单的整合。母体院校、高职院校和独立学院课程建设同质化这个痼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原属于独立学院引以为豪的特色,也可能被混淆,甚至被同化。实质上课程建设是对传统课程体系的“再造”。这个“再造”不仅指课程建设的观念要创新,还指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内容、评价标准、教材选择、教材更新、实践教学环节、评价机制等方面出现的一场变革性的创新。
2.鼓励“有特色的人”打造课程建设的特色
我们在承认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承认课程建设的主体
是众多教育单位团队的同时,也应该鼓励“有特色的人”在课程建设中发挥开拓者的作用。这些“有特色的人”作为课程建设的中坚力量,至少应在统率课程建设的全局、把握课程建设的方向、课程建设的有机整合、识别凝练课程建设特色、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自主编撰个性化教材等方面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只要独立学院有较好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创新进取,他们就有可能创造出富有特色的教育产品,以支撑富有特色的生命线。
3.弘扬独立学院的天然优势,理性地面对挑战
独立学院与公办院校相比有着天然的特色优势。其突出表现是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没有什么历史包袱,可塑性很强,特别是对区域经济发展对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感同身
受,教育教学人才吸纳更具多元化等。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创建新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条件,并从技术和制度上予以
保障。这样一来,改革刚性的教学管理,落实和完善弹性的教学管理成为必然趋势。如果独立学院有胆识、有勇气、有智慧,面对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选择任课教师的挑战,做出明确的承诺,那么无论怎样评价独立学院课程建设的战略意义都不为过。
(二)从技术层面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独立学院课程建设的含金量如何,事关大局,含糊不得,应精雕细刻,把握好每一个过程和细节。
1.在课程建设整个动态过程中,始终要把学生的需求,特别是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铭记在心,并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例如,有的教材部分内容,已被学生列为不受欢迎的教育资
料,就应实施细致的剥离手术,忍痛割爱,进行新的整合,为之注入新的活力,这其中系统地审视、评估、选择教材是技术性较强的
工作。
2.各种专业课最能凝结课程特色,应鼓励“双师型”教师和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
根据学生的需求自编教材并在课程建设改革的实践中经受检验,使之逐步成为独立学院的“拳头”产品,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这类既符合上级有关课程建设的规定,又蕴涵着教师首创精神的特色教学“产品”极具差异化,是专业特色建设不可或缺的“猛料”,应给予细心的呵护。
3.课程建设要“见物”,又要“见人”
首先,要有团队意识,摒弃“手工匠人”的狭隘思维。因为一个人的教学智慧和技术能量是有限的,勉强为之,只会使课程建设有“近亲繁殖”的弊端。其次,“见人”是在重视文本课程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凝练教师整合多种教学资源的智慧和综合应用多种教法的能力,因为这些智慧和能力本身就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教学特色;鼓励教师在参与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自觉地学习新知识,吸纳新成果,提高综合素质,善于把教改教研的成果转化到课程建设中来。
4.要注意教学执行计划的弹性
教学执行计划愈有弹性,就愈能给课程建设的主体——教师更多的创造空间,使他们进一步放开手脚,回应学生个性化需求,为课程建设增添活力和特色。
5.评价标准应吸纳广大学生、社会、同业和专家等市场元素,并适当提高其在评价标准中的权重
值得强调的是教师在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教学风格、成熟的教法及为学生青睐的教学理念、有一定学术思想和观点也应给予关注和鼓励。
独立学院的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投入、产出的系统过程,也是构成课程建设的各种要素有机整合的过程,这个系统过程以推出能够彰显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突出专业特色的教育“产品”,服务于广大学生并接受他们的检验。从利益驱动原则出发,上述各种利益的聚合必然内化成理性的强大动力,激励课程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同心同德、脚踏实地地搞好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高(2005)1号附件.
[2]原军良.把握课程建设规律 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研究[J].新课程:教师版,2007(10).
[3]谭萍.树立课程新理念 提升精品课程建设质量[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课程考核内容要素是课程考核改革一项重要的内涵建设。课程考核内容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有助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促进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最终实现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 高职教育课程考核评价内容要素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制定,要求与之息息相关的课程考核应具有更为全面和科学的内容要素。因此,课程考核内容要素的改革势在必行。
1.1 行业需求呼唤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高职教育传统的考核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行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有必要对考核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考核的方式多样化、个性化,让考核真正适应学生、适应行业。
1.2 职业特征需要重构课程考试内容
传统的考试内容忽略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能力”,脱离了现实工作情境,不能与岗位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
1.3 课程建设要求构建课程考核内容要素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合理科学的考核内容要素是课程建设成败的关键之一,是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2 课程考核评价内容要素构建的依据
课程考核内容要素以课程标准和专业标准为依据,可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有所区别。如专业课程应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即以职业能力测试为中心。
3 构建合理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内容要素
课程考核内容要素涉及面很广。考核方式是宏观层面的要素。在宏观要素下又包含诸多微观要素。宏、微观要素相结合构成了完整的课程考核内容要素。
3.1 课程考核方式的构建
课程考核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改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首先,确定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组成。其次,平时形成性考核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规范管理以及教师平时的教学指导、日常管理。第三,期末终结性考核要淡化笔试为主的观念,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
3.2 课程考核评价目标的构建
课程标准以模块化的手段解构教学内容: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根据课程的性质,理论模块与实践模块教学内容所占的比例不同,如专业限选课程为3:7。与之相对应的考核目标各要素的比例也因此有相应的变化。高职教育的特点需要学生掌握应有的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职业素质的考核必须纳入考核目标中。
因此,比较合理科学的课程考核目标应包含理论知识目标、实践能力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如图1。
3.3 课程考核评价要素的构建
课程考核评价目标都有各自的评价要素、依据和方式。如图1所示,理论知识目标的评价要素包含课堂笔记、作业(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和测试(课堂测试+阶段测试+模块测试+期末终结性测试)。而实践能力目标把顶岗实践作为评价要素。
3.4 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考核体系的构建
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且通过评价目标来实现。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在科学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图1中的理论知识目标和实践能力目标的考核大部分评价要素可采取定量评价方式。课程考核评价中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发挥优势互补的优点,这样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权威性。
因此,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可设计成图2所示。
关键词:教材建设 精品课建设 家政服务类专业
教材是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精品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专业,尤其是新兴的家政服务类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在行业企业指导下的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建设是专业课程建设中基础建设项目之一。只有充分认识到教材建设在精品课中地位和作用,明确教材建设的意义和功能,才能有效地促进课程建设。
一、教材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1.教学中的“第三者”
我国近代教育家陆费逵在《中华书局宣言书》明确提出了“教科书革命”的口号,他说:“国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是在教科书”。教科书即教材。教学活动的主角是教师和学生,而第三者就是教材。此“第三者”而非彼“第三者”,它是褒义的。它规范着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任务,决定着教与学的活动形式和内涵,承载着教与学的知识与技能。教材本身是融知识、智慧和精神于一体的文字材料。它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它既是教学的武器,又是学习的工具,是师生思维、交流、互动、融合、评判的纽带。离开这个“第三者”,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师的教是片面和空洞的,学生的学是单薄的。
2.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的“双代言人”
首先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代言人”,是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知识与技能的灵活化、具体化的应用和设计。教材担负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是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体现着教学内容和核心要求,主导着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辐射着与课程标准相匹配的数字化资源、教学条件等教学元素的存在与丰富。
其次教材又是职业标准的“代言人”。尤其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它是就业的教育,它是培养职业人的教育,是与行业企业充分结合的教育。高职教育的教材必须对接职业标准,与职业行业需求和要求虽不能完全做到“零距离”,但至少或必须最大限度地拉近距离。因为教材是融知识、教育目的和学生认知特点于一体的文字材料,因此教材必须在知识和技术等内容要求上,在职业目标设计上,在编排方式和结构安排上都指向职业标准、指向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
二、对精品课建设的促进作用
1.保证着课程“精品”的这一目的性
所谓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六要素的精品化过程,也是系统化的过程。教材作为其中一要素,是根据课程建设的促进功能和需要而存在的,是达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资源共享、示范引领、带动职业教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培养大批与市场相匹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职业教育目的的。
2.发挥基础和核心作用,实现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性提升
精品课建设的六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分别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生活动产生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同时共同构成和达到了课程建设的精品化的整体功能。其中教材建设是基础和核心,既反映着教学内容又促进着教学内容,既改革又完善着教学方法和手段,既培养又造就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既带动又改善着实验室建设,同时又要求有与之匹配的机制建设来保障精品课程。
3.教材的动态变化适应着精品课程的转型
教材建设无论是内容结构还是编排方式都会随着教育的层次、学生的认识水平、行业企业的发展等随时处于动态变化中,以适应教育需要,服务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尤其近几年高职教育中的教材也不再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版,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逐渐过渡到注重技术能力的实践化过程,出现了很多工学结合的职教特色的优质教材。同时随着网络化的发展,教材建设也越来越立体化,整合教学内容,突出实训;整合课程结构,强调人文;拓展教材形式,链接信息技术,更加丰富了教材建设。而教材建设的这一动态变化正是适应了精品课程进入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共享”的转型。
三、对家政服务类专业精品课建设的促进作用
1.家政服务类专业精品课建设和教材建设的现状
家政服务类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家政服务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正是它的“新”,导致其建设面临一些困惑,出现建设的瓶颈,甚至误区。虽说建设可以借鉴一些相对成熟的相似的专业建设经验,如护理类、管理类,或者借鉴如菲律宾等国家家政专业成熟的经验,但基于我国全民对家政服务行业的偏见,以及择业和就业观念的保守,导致该专业就业与学历双目标均不吸引人,使民众选择该专业的主动性差,加之家政服务行业建设不是很规范,因此在建设前出现师生资源匮乏、课程资源缺乏权威性。建设中,课程建设不系统,出现重服务轻理念、理论多实践少,其教材建设更是盲目地给类同专业的课程随便扣个“家政”的帽子,如家庭保健与护理,老年人护理、母婴护理等,直接就是临床护理的“家政”版。有条件的院校也许会下工夫研究专业和课程的适应性,但基于行业的不规范研究出来的总感觉没有底气,很多院校是力有余而心茫然,建设后出现应用性不尽如人意,实效不明显。
2.“职业化”“特色化”教材使家政服务类专业精品课建设更接地气
(1)对接行业。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和法规规范家政服务行业,出台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家政服务行业和职业标准,使教材建设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共同指导、探索下,与行业密切接轨,保持基本的辨识能力,摈弃不规范或不成熟处,对接成熟或规范处,同时要有灵活性和创新性,保有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教材建设。
关键词:课程建设高职教育示范院校
一、引言: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人才业务规格的着眼点。特别是在目前各地高职院校争创国家示范性院校的评估中,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更显的尤为重要,结合对高职教育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加强高职课程的建设与开发,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二、课程结构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形成优化的课程体系是进行课程建设与开发的前提条件。这可从两个层面作探讨:一是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合理配置,形成优化的课程体系;二是围绕专业能力子要素或子模块实现知识与能力渗透的构想,即各门课程的建设问题。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既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又要赋予其新的内涵。课程体系构建应以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素质为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学科型”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有别于较低层次的中等专业教育,其突出特点是强调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的“高级应用性”,强调对受教育者个性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因而其课程体系的构建须以此教育目标为依据。高职教育实施的是高中或中专后的职业教育,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加强其基础文化,人文精神等诸方面的教育是必须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技术与人文融通。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文化课要有别于普通教育中的文化课,它必须具有三项功能,即:文化教育的功能,一般职业能力培养和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同时,必须具有落实各项专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这就是专业课。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定向性、应用性特征,它以必要的理论为基础,但又不苛求理论的完整性,而是突出知识形态的技术应用,以实现能力培养目标。构建这样的课程体系,必须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从培养岗位能力着眼重新安排知识点的有机衔接,既要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又要考虑课程的衔接性,既要考虑知识面总体的“宽”也要注重某些关键能力的“专”,即课程体系既具逻辑性又富有弹性。课程的模块化是现代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符合课程优化的内在要求。进行模块化课程的开发可借鉴DACUM方法,将若干专项能力所需知识综合为一个模块,实现知识的有机融合。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还必须认真研究实现当前专业教育目标与未来社会对专业人才要求之间的关系。21世纪,世界将步入知识经济发展时期,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岗位职责将由单一职能向综合职能发展。未来的劳动者仅有一项或几项技能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具备包括跨岗位和跨职业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不仅要考虑职业的针对性,以满足企业的现实要求,而且还应考虑未来发展问题,为受教育者在理论体系上和专业能力上作合理的铺垫,力求使他们的智力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保持一致,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进行课程的内部建设时,可依据专业人才业务规格所制订的专业能力要素表(DACUM表),及由此层层分解而成的一个个能力子要素,筛选相应的教学内容,然后再按课程规律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构建成课程模块。构建课程模块时,应认真考虑如下诸因素: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点的选择与组合;要求的深与浅、繁与简、宽与专;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比例、教学的组织与安排等。模块课程具有实现单一功能或专项能力要素的独立性,也具有实现多项能力要素的综合性。
三、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高职的课程有别于学科型的课程,其内容应具以下特点:
1.突出实用性兼顾系统性
“实用”是高职专门课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具有很强的职业特点,它不引导教育对象过多地去探究“为什么”,而是使他们懂得“是什么”、“怎样做”。因而在进行教学内容剪裁时,更多地应采用“黑箱”处理法,重点解决好输入与输出这两个端口。例如,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应用”高职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内容处理上,可以相对淡化理论偏深的算法内容,侧重围绕数据结构的基本原理、指针等来组织教学。所谓内容的系统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们不追求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但也不应刻意去打破,因为,过于零散破碎的知识结构不易被学习者掌握,也不利于开发智力,内容的取舍应遵循教学规律,知识结构要有序可循又不繁琐;二是指知识的综合应具有机性和相融性,能够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形成彼此呼应的系统。
2.相对稳定又逐步发展
高职教学内容侧重于成熟技术,成熟技术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且在社会已经推广或正在推广的技术。成熟技术并不排斥其先进性,如目前高职开设的信息技术、数控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都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推广成熟技术时,应保持教学内容在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其意义:一是有利于深入消化技术,有利于专业与课程建设;二是任何一种技术更新均是在原技术基础上的一种跃迁,保持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有利于解决好技术的共性问题,即技术基础问题。教学内容又要具可变性,在设置课程内容时我们应结合当前科技成果,适时地将先进技术引入。这种构建课程的灵活性和可变性,正体现了课程的先进性。
3.理论与实践并重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进行高职课程理论研究须解决如下三个问题:一是根据课程目标,如何选择与组合知识,使学生最优化地掌握相关理论,体现课程教学的技术应用性;二是课程内容既要体现专项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素质提高与智力开发,既要重视当前又要注重今后发展;三是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同时,我们也应防止另一种倾向的出现,即忽视理论对实践的重要作用,忽视理论在开发人才智力,培养人才发展后劲的应有地位,这同样是不科学的,是不适应未来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
实践训练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为此,应加强实践教学的研究,应充分肯定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慎密设计、精心组织,把各项实践教学活动落到实处。同时还应防止出现对实践教学认识的片面性和庸俗化。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应防止将专业技能培养视为培养能力的唯一标准,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素质的单一化;其次,要防止把技能培养误认为就是简单的技能操作或较低级的动手能力,其结果培养出来的必然是技术单一的操作工、工匠式人才,不符合高等应用型人才规格,也不符合人才的知识与
能力结构要求;再次,提倡理论与实践并重,并不完全反映在教学时间分配的均等上,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时间安排应讲究实效、讲究需要与可行,要能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四、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直接影响着课程效果,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课程教学实施时,应重视如下几方面工作:
1.教材
教材是课程建设的最主要的教学资源,它不仅仅指纸质课本,还包括与之配套的校本教材、试题库、素材库、实验指导书、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与录像、课程网站等立体化教材。学生或教师从一门课程进入网络,可以找到很多相关教学资源和教案。教材要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而目前很多职业院校新开设专业的教材只是技术书籍,不能做到以“学”者为本,语言复杂、理论化。
在教材建设中,应认真把握好其“动”、“静”特性。教材的“静态性”即指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相对稳定,它是教材的主基调;所谓“动态性”是针对地区或行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水平及时对部分内容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即体现教材建设的“求新、求异、求变”。此外,在教材建设中还应十分重视实验、实训等实践教材的配套建设。
2.师资
教师是课程建设与组织教学实施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从事高职课程教学的教师即是知识的传播者,还须是实践的示范者,因此必须具备“双师型”能力。在抓“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快“双师型”资格认定工作,对于确实具备“双师型”条件的教师要通过一定的程序予以认定,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同时要多从社会上招聘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
3.教学方法
在教学组织中,首先,应将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中解脱出来,促使其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索以增长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其次,要尽可能地实施因才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使其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得到充分发展,增强个性能力;第三,要充分利于现场教学、实验、实训等接触实践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第四,新教学技术手段,能极大提高教学效率,应逐步推广应用。
4.教学基地
学校应大力争取社会,尤其是企业的支持,实行董事会制,聘请顾问或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以促进专业和教学基地建设。
5.课程考核
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考核方式的灵活性。传统的单一理论考核显然不符合教学要求。在具体操作中,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明确设定多项考核内容与方式,并提前告诉学生,师生共同检测教学效果。可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单一能力与综合能力相结合,个别与群体考核相结合等灵活多变的方式,使考核工作真正成为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和检验学生能力形成与素质提高与否的有效手段。
五、课程评估
开展课程评估是为了检查课程教学与课程目标的吻合度,是现代课程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课程建设。其测评内容应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等。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课程建设的六个方面,那就是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实验、一流的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