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语言文学教育学

汉语言文学教育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语言文学教育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汉语言文学教育学

汉语言文学教育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教学改革;实施

汉语言文学主要研究中国语言的词语、句法、欣赏古今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与编辑出版的基础知识联系密切。也是目前高校开设的一门基础专业。主要向社会输送具备一定的文学理论素养和汉语言文化知识,能够胜任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汉语言文学在我国高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门古老的专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高校招生数量增多,近年来社会对汉语言文学方面的人才需求已经趋近饱和。这种时候,高校需要积极改革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根据社会需要进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培养现代化的专业型人才。

1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主要策略

1.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授课的方式,在课堂上讲授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知识,尤其是资深的教授,在课堂上几乎不和学生进行学术互动交流。其实,对于当代大学生,他们拥有丰富的见识,思维十分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因此,教学时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个人观点和简介,帮助学生构建自主、自律、自觉的学习习惯,焕发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的新活力。

1.2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调查显示,在高校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发挥信息技术作用,优化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在汉语言文学课堂上,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这就是创设课堂情境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在现代化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在导入新课时,教师通过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将课本内容以文字、图片和flash动画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减少教师的板书任务。学生通过对这些生动形象的信息进行吸收和概括,促使思维相深层延伸,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跃,也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1.3注重人文教育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人文教育学科,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意识和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进行灵魂美化和升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输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教会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更要学会为人处世的方法和原则。人文教育要体现出责任教育、政治教育、和人格教育等内容。

2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实施

2.1改革教学理念

当代教育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体现新时代下高校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应该首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准确把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核心,积极研究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最后在课堂上努力构建开放、充满活力的课堂体系。教师这些教学理念作为个人教学的指导方针,重视专业课程的实际应用,选择优质的教学资料来充实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教学理念。

2.2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式是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在我国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从学科性质出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尊重学生的个体性质为原则,采取引导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挖掘汉语言文学的语言规律。比如在讲到民间文学的知识点时,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解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点,包括民间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活动,通过和其他同学交流个人对民间文学作品的看法和理解,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借此激励学生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民间文化遗产,对汉语言文学的升华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3结束语

文章主要就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及教学改革,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分别对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改革的实施做了详细的论述。总之,在写学习型社会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更新专业理论,改革和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才能使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散发魅力。

参考文献:

汉语言文学教育学范文第2篇

    作为历史久远的传统类专业之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早在“五四”时期便已确立其基本内涵,而其专业中的课程系统组成是在20世纪中叶左右,在借鉴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确定的。在时代的限制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育方式发展为知识性的,其能力培育仅仅是知识传播下的衍生品,能力本质并不是其目的。如今社会迫切需要专业性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人员对于汉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展现自身能力及才华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作,这也是社会各界对此类专业毕业生的最基础性的要求。从当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状况来看,他们的主要工作类型有:语文教育、文化宣传推广、新闻类工作、秘书、行政管理等,这些工作都要求相关从事人员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时期要进行语言及文学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同时还要进行文学气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审美观念与创新思想的培育,这都是为毕业生踏上社会赢得欢迎所做的备战工作。所以,要从当前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所要具备的能力培育出发,针对其课程系统与培育方式进行相关的改进以及结构性的调整,整体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以此形成自身特有优势,不仅顺应实际需求,同时也是顺应时势潮流。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具有的教育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定位是比较模糊的,它不像建筑工程学、会计学以及医学类专业那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因此难以与应用型直接相提并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的人文类学科,不仅承载展现人文精神风貌的重任,还承载着发扬和提高全民整体语言文化素质的重任。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外优秀文化及其遗产的学习与传承,其核心内容是关心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即对人类、国家、民族、集体、个人与自身的一种认知和社会责任。因此,其专业教育的特色在于其培育出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人事的相关工作,对专业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比较重视;教育非直接体现于应用方面,而是从对社会人文观念及精神文明择取的影响上加以体现;不注重直接创造出的、可以进行计算的经济收益,而是注重对无法以数值计算的社会收益的创造,等等。目前,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教育的实用性逐渐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来讲,进行适当变革是很有必要的,在坚持传统的同时,积极与社会需要接轨。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比普修课课程安排,专修课的上课时间明显太少,导致对专业的深度学习出现不足;其次,教育教学方式中存有的问题,实践类课程安排较少,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考核体制与考核形式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及掌握不足,但是都能够顺利获得相关学分以及通过最终毕业考核,这其实是对专业考核体制与专业考核形式存在缺陷的一种展现。例如:部分试卷考核的只是一些简单的专业概念,等等。同时,试卷决定课程最终成功的观念使得学生们只关心考试的最终结果,而忽略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不足的问题。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知不足,缺少对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光荣感及使命感,同时自身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可采取的措施

    1专业教学借助实用性理念来指导

    在《中国大学生》这本杂志中,该专业的就业方向被描述为各类的编辑职务、教师、文案策划工作人员以及文秘等。然而,现实中,这个领域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多为新闻出版社、政府工作机关、企业公司以及科研机构,还有部分人从事了新兴的产业,诸如房地产、律师、金融外贸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就业面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往往面临着有关专业的竞争压力,比如像新闻、公共管理、广告、文秘等专业。

    2优化课程,增加学生专业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量多且杂,包含了诸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等十几门课程,为了使汉语言专业具有更好的竞争力,我们应当从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1)课程内容精简化,要随着本领域的发展步伐,将最新的知识体系以及分析方法注入每门课程中。(2)核心内容凸显化,每门课程的结构都必须优化,学科基础的建立应根据此学科当前的发展来确定。(3)课程内容体系突出化,将各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使交叉重复现象最大限度地消除。

    3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为了满足就业的需求,必须提高专业的应用性,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增加其专业应用性。应该在“读”、“写”、“说”这三个领域下功夫,这三方面的技能必须得到强化。此专业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实用性教学工作:现代各种类型问题的写作能力、古今各种问题类型的阅读能力、信息的调研能力、语言的教学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课程体系必须得到良好的设置,教学内容也应丰富化,最好是能够形成某些应用模块来辅助专业课程的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加强,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人才。

    4要始终围绕着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结合开放式的人才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教学中后续课程与该课程的衔接工作应得到我们的重视。比如,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某些相同的文字,我们应该对此部分知识进行整合梳理,让重复度降到最低。安排课程内容的教学工作,不必追求过深,只要“够用”“必须”即可。要结合本专业的最新动态精选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于教学资源的选取问题,学校应根据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大纲的需求,优化选择各种不同的教材。一方面要选择使用频繁的教材,满足语文教师的各种新需求以及现代教育的新挑战;另一方面要选择足够量的参考教材作为后备资源。这样一来,诸如教学标准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实施、课程体系的确立、教学辅导的夯实、教学资源评价以及数字化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我们要借助网络,稳步有序地组织有关的教学辅助资料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教材档案体系。

    四专业教育要具有创新的理念作为指导

    我们进行创新就要做到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以及教学思维的创新,各自的具体内容如下。

    1教学内容创新要突破专业限制

    该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拥有着一个广阔的就业面,然而因为专业针对性不强,其就业工作往往受到其他专业学生的强力冲击。因此,本专业的教学工作不能仅仅考虑文学和语言本身,而应该适当地结合就业现状和学科的发展历史推陈出新,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其实说白了,像广告、公共管理、文秘以及新闻专业,其实就是在汉语言文学这个领域经过创新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前提下,我们还应该突破传统的限制,不断改革创新,让汉语言文学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诸如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工作、社区文化管理、公关和文秘、广告文秘等,都可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应用模块,借助各个模块的学校教育,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从业能力和动手能力。

    2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极强的文学底蕴,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东方文化底蕴,还要有深厚的汉语感情。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能力与自身关于东方文化的亲和力以及自己推陈出新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一方面,教师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具有极强的意识以及新颖的教育教学思路,他们不仅要潜心实验、乐于探索,还要不断地开拓进取。要一改以往的那种文化传声筒的角色,通过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针对某些社会问题(例如新媒体传播方式、博客等)可以为我所用,将其带到课堂之上供学生思考。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培养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他们要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创新,用新观点、新思想不断地激励学生,学生在巨大的感召力之下也会感同身受,进行探索、发现、分析、思考、创新。虽然,根据专业特点,此专业的教师大都不讷于言,然而,他们必须要以实际行动,言行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总之,新课堂不仅饶有趣味充斥着人文气息,而且还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它让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工作做到了最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了精神栖息的最佳港湾,培育新型思维的一方沃土,更成为师生人生历程的一次洗礼。如今的我,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还不能实现如此完美的教学目标,但只要我站在了神圣的三尺讲台之上,我就要孜孜不倦、竭我所能地工作。学生是我国的未来,我们在进行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贯彻实施上面提到的问题,学生实际掌握的语文知识丰富了,学生的汉语言体系自然就完善了,只要这样,中华文化才能不断地流淌,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地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2008,(11):204-205.

    [2]陈艳芳.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2).

汉语言文学教育学范文第3篇

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探析杨玉丽衡水科技工程学校053000汉语言教学主要是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汉语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课程体系改革,按照社会人才需要,加大汉语言文学课程比重,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课外还需要拓展学科范围,将一些基础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这样能够更好地将汉语言文学进行传承,通过知识范围的拓展,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同时还能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而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变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基本特点,采取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在课堂上可以采取互动式的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能够让课堂氛围轻松,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轻松的氛围中能够更好地提高自我和完善自我。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带领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中找到答案,进而解决问题,最总实现教学目标。

3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信息化的发展,让汉语言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改革,汉语言能够让人提高自身的素质。信息化的发展能够促进汉语言教学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借助多媒体等一些现代工具,能够更好地把一些影像和声音结合在一起,能够将一些抽象的作品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汉语言魅力。同时网络的发展对汉语言教学有着积极作用,教师在课堂主题所需的各种资源,可以让学生在网上进行搜索,然后让学生在课堂进行交流,这样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教学方式的创新,需要借助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为汉语言文学教学带来了很好的契机,只要合理将现代化科学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就能够尽显其独特的魅力,进而使汉语言文学教学手段和方法始终趋于领先地位。

4渗透德育教学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理念,必须将德育渗透到汉语言文学中去,既可以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率,又可以加快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把握德育的时机,在课堂上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感情,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的载体,在文化继承中担负着重任。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应该重视精神层面的教育,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5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汉语言文学教育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问题;对策

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推广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实际的问题,导致教学边沿化,教育职业化脱节的问题频现。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本文分析了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1.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1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日趋边沿化

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在职业教育的夹缝之中生存,成为了继续教育改革的专业项目内容,这主要是因为很多进行职业学习的学生和家长认为,汉语言文学的相关内容与职业的专业化教育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因此在专业选择上就及其忽视,再加上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教育走着语文教学的传统模式,课的开设也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教材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知道怎样进行课程内容的有效转变和课程形式的有效改革,只有墨守成规,沿袭传统教学模式,例如:对于语言基础的相关知识教学,还是延续了小学、中学的字词练习等内容,学生感觉到了很没用趣味性,甚至觉得所学的知识是无用的,进而厌学的思想严重,加上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就属于高考的失利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知道怎样转变,让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日趋边沿化,其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表现在不少大学生行为不文明,社会公 德意识淡薄,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对民族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严重低下等。这些情况必然会影响高职学生以后的就业发展空间,无法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也无法受到用人单位的信任。

1.2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与专业需求相脱离

职业教育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理应紧紧追随行业发展的需求,但长期以来,我国不仅高校本专科的专业设置、专业标准与实际的职业门类、岗位工种存在脱节,即便是直接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一线操作员工的中职学校,其专业设置也存在较严重的滞后现象。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与专业需求相脱离,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理应紧紧追随行业发展的需求,但长期以来,我国不仅高校本专科的专业设置、专业标准与实际的职业门类、岗位工种存在脱节,即便是直接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一线操作员工的中职学校,其专业设置也存在较严重的滞后现象。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很多教材内容与高中、高校的教材内容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评价内容也没有差异,这就导致了很多高职专业设计的要求变成了空谈。虽然教师与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对内容有所选择增删,但不能否认教材依然是高职教师上课时候的主要依据媒介,而且对教材的灵活使用还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这也无形之中对教师的才能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也是教材问题必须直接带动的其他教育问题。另外,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未来各种不同职业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一入学就有着对职业发展的全新要求,但是教材滞后就导致了很多高职通用类教材注重的是语文学科的共性,是各个职业 人群所共同需要的口语表达和应用写作,忽略了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特征,脱离了不同专业学生对语文学科内容的不同需求,其结果必然影响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成果,因此,必须想到办法尽快转变问题。

2.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解决对策

2.1推行多元化汉语言文学教育

为了解决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日趋边沿化的问题,必须尽快在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之中推行多元化教育。首先,教师要推广当代的文化教育因素。高职语文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方式将当代文学名人引入高职语文教学中,如文字与图片、影视资料、多媒体等。这样既能够保证学生全面形象地了解到当代文学名人的相关情况,还能够让学生对文学产生更多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文学资源,提高高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今社会学生离不开网络资源,在网络资源的影响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当代文化名人进行网络沟通,然后善于利用网络文学资源,激发高职学生运用书面语言的兴趣和信心。在高职教育开设文学课程,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网络文学作品进行点评,通过与网络上万千读者的互动,互动增强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信心。另外,要采用更多的实践活动来激发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地位,通过演讲竞赛、辩论比赛等形式来进行文学理论的推广。

2.2迎合高职学生职业教育的需要

高职学生职业教育的需要必须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之中有所体现,这样才能够抓住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特色,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同时抓好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加强对职业知识技能的渗透,探讨职业技能知识和语文基础知识的共同点,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出具有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的优秀人才。首先,教师要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引进创新式的教学课堂,加大实践课堂的比例。我们说职业学校既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综合知识素质。因此,教师需要将日常生活与教学能够结合起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其次,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质量控制体系。重视顶岗实习工作,并在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规章制度的健全以及人力物力的保障工作上要做好,建立多向管理模式。实行顶岗实习单位的管理、学校的指导管理和学生的自我管理的多向管理,保证对顶岗实习实施全过程控制,让学生能够在实习过程中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知识的重要性。总之,汉语言文学教育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之与当今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相适应,并为之服务。

综上所述,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必须推行多元化汉语言文学教育,迎合高职学生职业教育的需要,让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效果更为理想,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汉语言文学教育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现状 教学策略

一、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老化

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们不是去主动获取知识,而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如此的教学模式恶性循环,使得课堂缺乏生气,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被削弱,甚至出现厌学心理。除此之外,课程的知识结构还不能及时系统地进行更新调整,出现了知识陈旧老化,不能与时展更好结合等问题。主客观条件下,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

(二)教学方法以及手段缺乏创新性

当前,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这也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以及个性的发展需要来进行合适的教学。但是,就教育现状来看,很多教师还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办法,这不仅降低了我们的教学质量,也严重打击了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教学的实际效果不是很理想。

(三)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只是根据课本上的内容照本宣科,没有做到让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到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来很有趣味的一门课程让学生觉得只剩下了语法、词汇和写作这些东西,无形之中给学生戴上了枷锁。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会大打折扣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我们教师的综合素质还不够高所造成的。

二、教学策略探究

(一)逐步完善课程的结构体系

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仅要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还要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不断渗透素质教育的理念,并且积极探索构建完善的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首先要做好社会调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培养人才,在高专选修课的设置上要加大比例,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们学习到专业知识,还能延伸到其他学科,并将其与汉语言知识相融合。选修课内容可以包括哲学、艺术学以及新闻学等等。这样的课程结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既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要创新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来采取启发式和引导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我认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可以综合采用:其一,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与学生保持一种朋友之间合作的交流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自我;其二,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之中要有意识地去提问题,师生共同探索,解决疑惑;其三,自主式教学方法,当今信息科技很发达,学校要给学生充分提供图书馆全息信息通道、学分选修等平台,让他们去探索感兴趣的问题,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我们也应该积极利用这个优势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以此来促进我们的教学工作。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声情并茂的特点,让课本上的内容与多媒体中的图像声音相结合,并展示在多媒体上。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来进行感悟。另外当我们确定讲课内容后,可以让学生课下去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并整理,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们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让他们充分展现自我。

(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现代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汉语言文学教师要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充实我们的理论,还要加强实践,真正践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要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掌握全面扎实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上也要掌握一些相关技能,比如新闻学和文秘等;第二,学习系统的教育学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在教育学生上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避免盲目性;第三,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我国目前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掌握新的知识理论,从而产生新的教学成果。

三、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是文明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基础,它在促进国民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提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阻碍了它的社会功能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针对目前的这些问题,对汉语言文学教学进行改革,更好促进学生发展,已经显得尤为迫切。

【参考文献】

[1]刘颖.基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J].科技资讯,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