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纺织服装产业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范文第1篇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

全球价值链理论根源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商业研究者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价值链理论。波特1985年在《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概念,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通过基本活动(含生产、销售、物流和服务等)和辅活动(含原材料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等)两部分来完成。”这些活动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由此构成企业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就称为“价值链”。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2002-2003年度工业发展报告《通过创新和学习来参与竞争》中指出:“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过程。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并且通过自动化的业务流程和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客户的链接,以支持机构的能力和效率。”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是目前对全球价值链问题进行较广泛研究的机构。它将全球价值链定义为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从概念设计到使用直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中所有创造价值的活动范围,包括对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分销以及对最终用户的支持与服务等。组成价值链的各种活动可以包括在一个企业之内,也可以分散于各个企业之间;可以集聚于某个特定的地理范围之内,也可以散布于全球各地。

(二)纺织业全球价值链构成

纺织服装业在区域兴起之初,其研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随着技术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厂商参与到产业竞争中来,各企业根据自身的实力和特点一般选择从事该产业价值链的一个或几个环节,竞争使得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附加价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进入障碍不同,附加价值的减少也就不一样。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看,全世界不同的纺织服装企业进行着从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到营销、售后服务等活动。

虽然纺织服装生产遍布全球,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的纺织服装生产已被逐步整合纳入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纺织服装业全球价值链。欧美国家和日本处于全球纺织服装业产业链的高端,它们拥有品牌,从事着最专业的服装设计及其他研发工作,引领着整个纺织服装行业的风向标和时尚走向。东亚和南亚等地区包括中国的宁波等沿海发达城市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经过长期积累,它们已经有较好的生产技术,已发展成为各类纺织服装的生产基地。

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看,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升级应当从生产制造环节最低端的产品加工出口开始,到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和出口(OEM和ODM)权,再到引进和吸收外来新技术,进入高端产品和环节,自创品牌生产和出口,逐步沿着全球价值链不断升值,最终实现转型升级。

二、宁波纺织服装产业现状分析

(一)宁波纺织服装产业的优势

1.产业集聚度高,产品特色明显。宁波是全国最大的色纺纱生产基地、最大的大提花织造基地、最大的针织品生产基地、主要的家纺产品生产基地。宁波是中国服装最大的制造基地和主要出口城市,综合实力特别是男装产业综合实力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

2.港通天下,地理位置优势大。宁波地处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拥有深水良港,毗邻上海和江苏,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给宁波纺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广阔的发展平台。

3.政府重视程度高。近年来,宁波市政府一直将纺织服装业列为宁波市的十大优势产业之一给予重点支持。在2008年出台的宁波市工业“两创”倍增计划仍把高档纺织服装列入“5+5”产业之中,该产业将在政策上得到更多的倾斜和扶持。2009年底,宁波市政府制定了《宁波市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宁波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目标、重点和主要企业的发展方向。

4.人力资源丰富。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为宁波造就了一批技术和管理人才,特别是数以万计的纺织技术工人,以及一大批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国际贸易等人才。在现代企业生产管理要求下,宁波纺织服装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为接受国际性产业转移,加快产业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宁波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着严峻的内外部环境

1.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2010年以来,棉花价格上涨过快,导致纺织企业成本大幅上升,对企业的盈利影响很大。纺织服装业近年来工人人均月工资每年上升200-300元,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15%-20%,劳动力成本加上养老保险和福利,大约提高25%左右。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目前宁波许多纺织服装企业利润微薄,只能维持经营。

2.外贸环境恶化,出口风险上升。近期受人民币升值、贸易壁垒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外贸出口环境恶化,出口增速下降。宁波的纺织服装产业是外向型产业,出口占比较大的比重,人民币升值不仅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降低了出口企业的价格优势,还迫使许多企业减少订单。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一旦突破6.5,很大一部分纺织服装出口生产企业将会被压垮。

3.资源要素环境制约日益明显。宁波土地资源稀少、一次能源短缺,纺织企业面临着比中西部纺织企业更加严峻的资源要素制约。随着宁波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用地用能问题日益突出。

4.企业研发缺乏前瞻性。宁波企业注重于对传统产品的研发,而开放型的调研和对外交流不足,对国际服装业的材料变化、工艺变化敏感度不高;研发人员视野及思路相对比较狭窄,跟不上形势发展;对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生产组织流程付诸于生产上的应用缺乏进一步的掌控和研究

5.高端人才缺乏。人才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宁波纺织服装企业推进转型升级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宁波纺织服装业目前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和研发、设计人才。高端人才的缺乏使得宁波纺织服装业模仿能力强,原创能力弱,高附加值产品少,重要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水平较低。

三、宁波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一)科技创新

1.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一是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等技术中心,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进产学研科技成果的研发与转化,加速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二是鼓励和吸引国外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向宁波纺织服装业转移先进技术,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建设更加开放的自主创新体系。

2.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增加对高新技术纤维领域、高档面料的研发的支持力度,尽快产生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要走差异化道路,以不断获得的关键技术为基础,增强应用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开发出功能差异化产品,满足甚至是创造市场需求。

(二)品牌建设

宁波尽管拥有很多全国知名的纺织服装品牌,但大部分企业通过承接外国公司的贴牌订单进行生产、出口。在内外部环境日益严峻的今天,缺乏自主品牌的贴牌企业生存和发展已经开始面临一系列严重危机,因此创牌成为宁波纺织业转型升级之关键。

1.企业实施从OEM向自创品牌转变。随着国内大型贴牌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技术水平逐渐增强,开始出现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设计。企业应该向自创品牌转型发展,以自有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

2.现代服装业是一个时尚驱动的产业,从本质上说是眼球经济,一个服装品牌能否成为世界知名品牌,不仅有品质、设计的因素,也与文化、创意等息息相关,宁波服装业应向欧美、日本等国家学习,引领服装消费时尚潮流,在品牌塑造上多体现文化和时尚内涵。

(三)内外销并举

外销是目前宁波纺织服装业最重要的销售渠道,新形势下实现内外销并举,是实现宁波纺织业平稳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点。一是要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适度降低外销度并优化外销市场结构:面对逐步恶化的外销环境,纺织企业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外销风险意识,适度降低产品外销依赖度;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外销市场结构,积极拓展非洲、拉丁美洲等需求市场,适当降低对欧美市场的依赖。二是响应扩大内需要求,逐步加大产品内销比重,加快对国内营销网点的布局和建设。

(四)重视网络营销建设

网络营销作为一种建立于互联网上的新型营销模式,有其独特的价值优势:一是采用网上服装直销和网上服装促销等新的销售模式和管理方式,将会大大降低销售成本;二是企业可通过顾客留言等方式及时获得消费者的反馈信息,并结合服装销售数据分析,快速调整产品分配,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范文第2篇

为了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的定位形成支持,本文选取了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形成威胁的国家的竞争力指标进行国际比较。比较国家的选取原则:出口市场类似(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主要出口对象);行业资源禀赋类似(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有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出口产品档次类同(高档产品较少,以中档或中低档产品为主);纺织服装业对国内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基本属于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

表1所示,从国际比较来看,纺织服装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增长优势指数都处于第一的位置,这充分显示了我国纺织服装的庞大规模和它的外向型性;但是,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土耳其的纺织服装出口贡献率、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均高于我国;说明我国存在着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下降的隐患。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有个全面的分析。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

纺织服装业的主要特征表现在:首先,二元结构型产业,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次,从纺织服装业产品结构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经济结构,而不同的经济结构又受需求、供给等多种因素制约;再次,产业链长而复杂,涉及的产业部门多,各产业之间的依存度高;最后,纺织品服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发展具有永续性。纺织服装业的特点决定了其竞争力首先依赖于要素条件和市场需求情况,其次相关产业部门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其竞争力的大小,最后产业的运行机制与竞争机制对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有直接影响。因此本文在这里选取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中的四大因素对我国纺织服装业产业竞争力进行定性分析。

(一)要素条件

1.原料资源

我国是产棉大国,棉花是纺织服装生产基本的原料资源。由表2可知,2005-2008年,中国棉花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2008/09年,达7,795,000公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3.48%,预计2009/10年,中国棉花产量将保持7,185,000公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1.06%。虽然我国在棉花产量上具有绝对优势,但是棉花价格不断上涨导致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升。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国内棉花价格在1988年还只相当于国际市场价格的65.47%,到2008年就涨到相当于国际市场价格的93%。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

2.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成本。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纺织服装业在成本上的比较优势正逐渐消失:中国目前的服装业劳动力成本是0.76美元/小时,而印度、印尼、越南分别为0.67美元/小时、0.55美元/小时和0.28美元/小时。与此同时,《新劳动法》的实施,客观上提高了企业的人力资本,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我国纺织服装业劳动力成本上涨30%。我国纺织服装业未来的利润空间将受劳动力成本上涨的直接挤压,其国际竞争力将会弱化。

劳动力素质。高级人才对纺织服装业的重要性已是有目共睹。一方面,纺织服装业越来越具有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倾向,发达国家如美、日等不断把高新技术应用,这当然缺少不了高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服装业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是品牌,然而只有优秀的设计师才可创造知名品牌。我国纺织服装职工主要来自农村,缺少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丰富经验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优秀设计师、工程师、企业管理人才,不利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3.资金、技术和装备

投资情况。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以来,纺织服装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从不同地区来看,尽管东中西部的纺织行业投资增速均较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减缓,但我国纺织行业投资向中西部地区调整步伐仍在不断加快。据统计,2008年,东部地区纺织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下降了3.62%,而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速分别达27.05%和28.43%。东部地区占全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降低,从上年的66.56%下降到了60.10%,而中西部地区所占的投资比重相应提高了6.46个百分点。

技术和装备。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服装业的科技含量,引进了为数众多的配备电脑的先进服装设备。美国、法国和西班牙的服装CAP/CAM系统,日本、法国的先进机电一体化缝纫设备,美国、法国、瑞典的电脑吊挂生产系统及MIC服装管理信息系统等。但从整个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看,我国装备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10-15年的差距。

(二)需求条件

1.市场需求分析

市场是所有产业的立足点,更是民生产业的生命线。当前形势下,内需市场对纺织服装产业的意义更加不一般。《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促进国内纺织品服装消费与扩大国内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被列为稳定国内市场的两个主要任务。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判断,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有较强的市场潜力:2007年,中国人均纤维消费量14.6千克,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4%。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农村地区纺织品服装的消费必将成为纺织品内需市场拓展的强大拉动力量。

2.消费者的成熟度

美、日等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业的高档市场形象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成熟的、高要求的消费者。与之相比,我国的消费者还有不小差距,普通消费者仍把价格作为选择商品最重要的因素。但是,随着市场的国际化,我国消费者的成熟度逐步提高。高收入阶层倾向于购买名牌商品,并且也知道如何区分假冒商品,而且把高品质作为服装消费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三)相关和支持性产业

1.相关产业

纺织机械业。纺织机械部门是一个重要的相关行业,它是生产质量和高附加值纺织产品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纺织机械部门逐步发展,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起推动作用。据纺机协会对1020家生产企业统计显示, 2008年,22个生产纺织机械的省市中有14个省市有产品出口。出货值排在前五位的是: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山东省,五省市出货值合计占全部出货值总额的88.94%。

专业市场。中国拥有众多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如: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广州国际轻纺城、中国湖塘纺织城、中国清河濮院羊绒服饰制品市场、常熟招商城等。这些专业市场在促进当地纺织服装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大的市场容量扩大了区域产业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市场拉动效应带动了加工产业的进一步分工和支持产业的发展,出现一批新兴产业;市场良性发展有利于区域整体品牌的树立,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

行业协会。中国纺织服装业组建了较多的相关行业协会,如中国纺织服装进出口商会、宁波市服装协会等,这些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战略研究、信息收集、协调各企业行为、规范出口秩序、研究进口国反倾销法规与条例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2.支持性产业

展览业。伴随着中国服装经济的不断繁荣,服装专业展会的发展也是与时俱进,第十三届宁波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2008年第九届中国义乌国际针织机械展览、CIGF2009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2009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为企业和其他参展商在形象展示、业内交流、品牌推介、加盟、出口贸易、OEM等方面创造了诸多机会。

教育业。目前,我国形成了多所培养纺织工程技术人才的高校,如我国理工大学、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高校不但为纺织服装业输送了大量纺织工程技术、服装设计等方面的人才,而且与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直接运用于生产,这大大提高了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

其他支持性产业。与纺织服装业运行相关的其他支持性产业包括物流业、信息业和金融业等。尽管这些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由于本身基础薄弱,所以仍不足以对纺织服装业提供有利的支持。

(四)企业结构和竞争战略

1.企业结构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中私营企业占据4成以上,国有企业增长乏力。2008年,我国私营企业出口纺织服装793亿美元,增长11.1%,占42.8%;国有企业出口354.1亿美元,增长0.7%。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多属中小型,整体水平与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行业内的企业大多是属于“散、小、弱”,并以加工型为主,一直未能摆脱数量增长型的出口发展模式,出口由来料加工起步并徘徊不前。

2. 竞争战略

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标歧立异战略和目标积聚战略等,基于品牌在纺织服装业的突出地位和本文篇幅,此处论述主要以品牌战略为主兼顾其他。在出口过程中,大多企业没有自创品牌,贴牌仍是纺织品服装企业出口的主要方式,没有品牌优势的情况下,利润上升空间很小,这种状况无法适应国际纺织服装市场日益个性化、时装化和高档化的发展趋势。图1反映了纺织服装产品的价值增长曲线。显而易见的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应该在价值曲线上由OEM向品牌构建和设计方向移动。

三、研究结论

我国纺织服装具有强竞争力,具体表现在:纺织服装国内市场逐步扩大,消费者成熟度不断提高;行业投资由东部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调整;专业市场、行业协会、展览业、教育业等相关和支持性产业逐步完善,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起推动作用。但是,存在竞争力下降的隐患:纺织服装业在原料和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低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劳动力素质、纺织服装技术装备、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纺织服装企业以私营中小企业为主,在竞争战略上普遍缺乏品牌意识。

参考文献:

[1]2008年对外贸易运行情况[OB/DL].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海关总署:纺织服装出口仍面临四战,www1.customs.省略/default.aspx,2009-5-13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纺织服装 特色数据库 校企合作 宁波

[分类号]G250.74

1 引言

伴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我国特色数据库建设已有10余年的发展史。迄今为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特色数据库建设主要是为教学、科研服务,产、学、研相结合,尤其是面向企业服务的特色数据库项目还较为少见。宁波市数字图书馆(NBDL)下属的特色数据库,秉承产、学、研结合并面向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是其区别于国内其他特色数据库的一个鲜明特点。这个建设要求对承担项目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提出了全新的挑战。2007年以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主持承担了宁波市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建设项目,在校企合作建立特色数据库以及面向企业服务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2 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背景

特色数据库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选择与确定特色数据库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模式以及服务对象关系到项目建设成效的发挥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建设前期,把好立项关、选好项目非常关键。我们把当地的产业优势和学院的学科优势作为申报和建设特色库项目的基本背景。

2.1 特色库建设的产业与学科背景

纺织服装业是宁波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有杉杉、雅戈尔、罗蒙、唐狮等众多中国著名的纺织服装企业。但是,宁波纺织服装业还缺乏能支撑产业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信息平台,因此,建设宁波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有望填补这一空白,为宁波纺织服装产业的提升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宁波纺织服装企业自身也在不断地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源,集聚、利用企业信息对于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地处宁波的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自建校以来,就将纺织服装专业作为学校的重点学科,具有显著的学科优势。学院图书馆收藏的纺织服装类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互为补充,对于特色数据库建设具有资源优势。

2.2 特色库建设的校企合作优势

学院建立了家纺研究开发所、纺织服装经济贸易研究所、染整技术研究所、纺织服装技术研究所、中国衣型技术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所,这些科研机构先后与地方政府及雅戈尔集团、维科集团、博洋集团等纺织服装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我院承担的纺织服装特色文献资源库,以该科研项目为切入点,巧妙通过校企合作的优势来进行建设,将科研项目作为校企融合的提升。以企业产品为载体,以学院人才智力为支持,既让学院享受到企业的技术,同时企业也分享到学院的人才优势。

3 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的目标与内容

宁波市纺织服装产业特色数据库是“宁波市数字图书馆(NBDL)”项目的组成部分之一。遵循“统筹规划、综合集成;需求导向、服务社会;多方共建、共建共享;分步建设、边建边用”的原则。

3.1 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总体目标

宁波市纺织服装产业特色数据库集成数字化资源,为宁波纺织服装的教学、科研、产品开发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为全市提供纺织服装资源共享服务,为宁波市纺织服装产业升级打好坚实的基础。到2012年,把宁波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初步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功能齐全、资源丰富、覆盖面广、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式区域性特色数据库。总数据量达到20万条,并通过NBDL中心门户和本特色数据库专业门户,深度揭示和充分调度本地区纺织服装数字资源,提供方便、快捷、顺畅的数字化文献服务环境。

3.2 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内容

宁波市纺织服装产业特色数据库主要分为四大类:“纺织服装期刊数据库(引进+自建)”、“纺织服装企业信息库(自建)”、“服装款式图片库(自建)”、“服装样板图片库(自建)”、“宁波服装博物馆藏品数据库(自建)”。

纺织服装期刊库包含了国内外的各种期刊,依托省内纺织服装专业高校的合作共建,组织丰富的文献资源,使数据库在综合性、专业性以及完整性上得到充分的保证。同时提供新的文献搜索引擎和查询手段,使读者能更便捷、更广泛地获取所需的文献、期刊资料。

宁波纺织服装企业信息数据库将建成一个拥有纺织、家纺、服装、印染、服饰品、面辅料、印绣花、服装专卖店、服装品牌、箱包、包装箱及相关企业名录和简介的平台。在每个项目中,包括单位全称、地址、联系方式、经营内容、企业文化等基本资料,并配以图片、视频等。此库意在使宁波本地纺织服装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可以借助该平台推销自己,提高企业知名度,开拓市场;同时也能使该行业的科研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迅速了解本地企业的新动向以及可横向合作单位的相关信息,建立起纺织服装产业的信息链;同时此平台的建立亦能为外地企业来甬寻找合作伙伴提供方便。

男女装、童装款式数据库,将包含服装品牌、流行趋势、国际动态、服装货品、产品宣传册、服装面料等内容。通过对各类服装图片以及相关信息的整理、分析,提炼和深度揭示,使每条数据包括产品名称、产地、图片、编号、品牌、设计师、设计主题、色彩、款式特点、面料、服饰搭配等信息,并对服装流行的趋势进行分析。使服装设计师、时尚人士直观地浏览到带有文字描述的高清晰图片,获得翔实的数据以及服装设计的前沿信息,从而为设计方向的决策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本库中的作品集锦是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师生历年的优秀作品集,是纺织服装企业了解高校研发水平的一个窗口。

男女装、童装样板数据库,主要有工业化成衣样板,高级定制时装样板,梭织服装样板,图片库有衬衫、裤子、外套、风衣/大衣、马甲、半身裙、连衣裙、T恤。还包括领形、袖片、口袋及各种的原型。

宁波服装博物馆藏品数据库,内有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展示的宁波服装博物馆的所有藏品。进入这个库,可以直观地看到100多年前美国制造的“胜家”缝纫机;半个世纪前使用的熨斗、剪刀、弯尺、水壶等工具;60多年前编印的《西服裁剪指南》;时期的圆下摆半袖女装、长衫、旗袍、三寸金莲等。无论是从事纺织服装历史研究的专家,还是喜欢怀旧的读者,都会从中各有所获。同时本库也是基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创建的,利用数字技术将历史的文化遗产进行记录、编辑、保存和再现,从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不受时空限制的全方位感受。

上述特色库,既有对纺织服装流行前沿信息的整理、分析、提炼,亦包含宁波当地传统纺织服装手工艺的整理、归纳和展示,形成时尚结合传统、国际结合本土的特色。

4 特色库的构架与检索

纺织服装特色库是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简称NB-DL)建设项目之一。是由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各在甬高校图书馆、宁波市图书馆、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及广大企业等共同参与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NBDL门户平台功能分层框架如图1所示:

4.1 特色库的构架

特色库的资源构成是按照性质和功能分类建库的,目前建成的特色资源库主要分为:①地方特色文化库,有宁波金银彩绣图库、宁波博物馆藏品库;②地方支柱产业资源库,有纺织服装款式与样板库、纺织服装企业名录库、纺织面料库。如图2所示:

4.2 特色库的检索

纺织服装特色数字文献资源库是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的组成部分,统一整合到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中心门户网站(nbdl.省略)上,随着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通而同步对外开放试运行,用户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直接连接到本资源库网站进行检索,也可与其他3个特色资源库进行统一检索、浏览、下载或人工全文传递。如图3所示:

5 校企合作建设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的实践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以本校的科研项目为切入点,广泛地与宁波市内外的纺织服装企业、行业协会和文化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目的是为了使建设的特色数据库适合于纺织服装企业的需要,同时促进学院纺织服装专业的产、学、研结合,提升专业教学、研究与产业服务的水平。

例如,在“服装面料数据库”建设中,在学院日常教学中,面料的知识点比较传统单一。如何获得最新最流行的面料,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一线企业获得,企业是新面料设计和生产的源头;此外,从服装企业出发,他们亦迫切希望掌握面料的流行趋势。面料数据库就是以企业产品为载体,以学院人才智力为支持,进行校企合作的建设。面料的元数据主要来自绍兴柯桥轻纺城及相关企业,将新面料进行整合、分类,再加工,以图文并茂的数据条目的形式清晰展示,每条数据包括面料名称、织物分析、生产厂家、联系方式等信息。然后,将建成的面料库反馈给纺织服装企业,品设计开发应用。

我们还注意与宁波市的服装相关学术文化机构合作建库。例如与宁波服装博物馆合作,把博物馆藏品数字化,让市民不出家门就能看到服装博物馆的全部物品;另外还专门做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宁波金银彩绣”特色库。它是宁波工艺美术史上最为悠久的“三金一嵌”工艺(金银彩绣、朱金木雕、泥金彩漆和骨木镶嵌)之一。但是作为地方小绣种,宁波金银彩绣的困境在于它不仅仅和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它同时还面临着大绣种的同化。因此,“宁波金银彩绣”特色库的建设,对于保护、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的意义。通过走访老艺人,收集分散在民间中的绣品实物、刺绣材料、刺绣工具、刺绣文献等相关产品,并把它拍成照片,加上文字描述后人库。目前已有了800多的物品图片,这对保护、研究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与宁波红帮服装研究所合作,以红帮的精湛技艺为突破口,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服装工艺间的渗透,寻求传统服装文化内涵延伸的进一步多元化,挖掘红帮洋服技术传承与发展的数字化途径,从而促进宁波红帮服装文化的传播。一方面是收集整理以往红帮洋服的传统板型,作为企业样板师学习借鉴红帮洋服的传承研究依据,结合当前红帮研究所量体定制的高档手工西服样板,把不同体型的样板分类并标注尺寸入库,建设特殊体型的板型结构图库,为企业提供特体西服样板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是与红帮研究所合作,探讨红帮洋服与现代西服样板结合的新技术,综合英式、美式、意大利式等不同风格的西服样板数据,建设自20世纪初始各个时期流行趋势下的西服样板图库,为企业产品开发提供齐全的西服样板技术。通过样板库建设小组、红帮研究所及企业三方的合作交流,推广传统西服手工特色与工业化生产的融合,推动企业西服样板技术的优化。

6 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为企业服务的实例

向社会开放,为经济建设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必然趋势。在满足校内师生的基础上,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服务,这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深化和拓展。在金融危机冲击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们利用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的资源,努力探索高校图书馆新的服务模式。

一年多来,我们积极利用特色库资源,与宁波纺织服装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对接,提供先进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服务。如服装款式数据库,已与宁波俊亿服饰有限公司、宁波狮丹努集团、宁波“黑蜻蜓女装定制”等多家企业合作,尝试进行个性化服务。根据企业不同服装品牌的需要,将国际流行趋势、服装货品、装饰设计、款式风格等方面的图片资料进行分类、提炼和深度揭示,为企业提供及时的信息推送服务。

例如,宁波俊亿服饰有限公司主要是做外贸童装,年产各种童装400万件,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日本等,年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为应对金融危机风暴的影响,公司计划做内销,已于去年注册了内销品牌。虽然已有了较好的生产基础,但缺乏设计力量。我们利用特色库,一方面收集整理国际上的童装流行趋势,为他们提供童装的流行款式、色彩、图案、工艺等信息;另一方面再根据该公司JS品牌的风格要求,将童装款式图片进行分类提炼,并将各种相关风格的服饰元素图片进行组合打包,及时提供给设计人员,使他们及时获取有效的信息资料,节省了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时间。

又如宁波“黑蜻蜓女装定制”企业,针对不同职业女性的穿着需求,为顾客提供量身定制服装的服务。因此,企业的图片风格需要多种多样的。我们通过对国际五大服装之都的各个国际品牌(Dior、Chanel、Givenchy、Calvin Klein、Guess、Donna Karan、Max Mara、Gueci、Armani、Versace、Valentino等等)的高级时装或高级成衣的服装秀场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将不同风格的款式以高清图片形式提供给设计师及定制顾客。由于这家服装定制企业不仅款式多样,而且板型合体工艺精湛,深受职业女性们的青睐。目前的规模已来不及应对,计划将普通定制转向高级定制,来缓解定制人多的矛盾。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范文第4篇

一、 中、欧纺织服装出口定价对比分析

出口定价是反映一个产品获利能力的最直接指标之一,一个产品的出口定价越高,该产品的出口获利能力越大。我们计算了2005-2006年部分月份我国和欧盟主要纺织服装产品的贸易单价(见表1),在所考察的23类纺织服装品中,我国只有羊毛、动物毛纱线的出口单价高于欧盟,其他22类产品都低于欧盟。以2006年为例,欧盟价格是我国1-2倍的产品有:棉纱线、丝线、地毯、无纺织物;欧盟价格是我国2-5倍的产品有化学纤维纱线、棉布、丝机织物、羊毛、动物毛机织、物、化学纤维机织物、化纤制针织服装;欧盟价格是我国5-10倍的产品有针织服装、丝制针织服装、毛制针织服装、棉制梭织服装、毛制梭织服装、毛皮服装;欧盟价格是我国10倍以上的产品有棉制针织服装、梭织服装、丝制梭织服装、化纤制梭织服装、毛皮革服装、皮革服装;其中化纤制梭织服装的单价是我国的13.8倍。可见与欧盟相比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单价具有较大的劣势(见表1)。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虽然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量很大,但相比欧盟而言,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定价非常低。由于出口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获利能力,而我国产品出口定价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纺织服装品的出口获利能力。因此,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导致该现状的内在原因,以提高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获利能力。

二、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定价过低原因分析

与欧盟相比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定价很低,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却很多,本文在总结众多原因后认为主要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其他相关原因都可以从中找到源头。

(一)国内纺织服装企业的恶性竞争

“恶性竞争”在国外经济学文献中又称“自杀式竞争”(cutthroat competition)。与欧盟相比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进入条件相对较低,纺织服装的数量相当大,如纺织企业就有2.4万多家,服装企业有1.6万多家,并且多数企业规模不大。尽管现存的纺织服装企业已经很多,但还有很多企业继续在纺织服装行业进行投资。欧盟的情况恰好相反,纺织服装产业在欧盟属于“末端产业”,且由于在该产业失去了比较优势,部分企业已经开始逐渐退出该市场,相对中国而言其国内竞争激烈程度不高。

随着竞争的激烈以及恶性竞争的出现,纺织服装企业的利润率越来越低,以致在中国从事传统纺织服装出口的制造商或贸易商销售利润普遍低于2%,从事加工贸易和外贸的企业甚至低于千分之几;而欧盟的纺织企业销售利润率一般都超过8%,如果低于8%,企业要么破产出售,要么转产或调整经营方向。恶性竞争还致使很多企业出现了亏损的现象,如我国有纺织服装企业2005年的亏损面高达37.3%,规模以上亏损企业的数目达到了六千多家,说明产业内很多企业得到远低于社会正常水平的利润,因此出口价格普遍较低。

(二)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多采用贴牌、加工等形式。在2004年和2005年纺织服装出口中,采用加工形式出口的超过1/4;在一般贸易中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采用贴牌的形式出口的,贴牌和出口加工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差异性并不大,基本处于组装加工。而欧盟企业由于拥有大量的品牌,占领了研发(如巴黎、意大利的设计)与品牌销售两大领域。现代产业研究表明,在世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产业分工基本上是以价值链为基础,分工利润呈现出一个“V”字型,即所谓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组装加工阶段属于利润最低的部分。

由于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恰好处于世界纺织服装分工的中游位置,研发和设计基本来自国外,很多销售交给了国外的经销商,而欧盟企业处于该产业链的上游或下游位置(即设计与品牌销售)。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产业的获利能力根本不可能赶超欧盟的企业。欧盟企业还可以通过其拥有的设计与品牌进行价格操控,而我国由于处于国际分工中的组装加工位置,外国经销商还不断打压我国纺织服装的价格,挤压我国企业的利润,从而使得我国出口价格过低。

(三)企业的国际知名品牌及其战略长期缺失,价格成为竞争的唯一选择

对比中、欧企业,欧盟拥有大量的国际知名品牌,而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国际知名品牌却长期缺失。并且在当今纺织服装的消费者不断追求消费乐趣的大环境下,欧洲纺织服装企业非常重视品牌战略。如EmanuelUngaro公司曾经投入50万美元重新设计品牌的各个方面,包括形象、LOGO、代表色彩等;YvesSaintLaurent公司为了应对竞争,使品牌在遍布各个角落的激烈竞争中展示强烈和广阔的形象,所有专卖店均以YvesSaintLaurent这一统一形象出现,极大的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提高了产品的定价能力。

品牌是差异性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缺少知名品牌使得中国产品差异性低,相互间具有较高的替代性,价格成为企业竞争的唯一选择。一方面,对于品牌差异不大的产品,消费者往往具有较强的价格偏好,加上其具有的被替代可能性大等特点,极大的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定价能力。另一方面,纺织服装品牌的缺失,滋生并强化了企业间向下的价格竞争,不仅使企业间合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也使价格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唯一选择,从而使得提高价格的能力消失殆尽。

(四)员工工资与福利低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库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工资1993-1998年仅为54.785美元/月,1999-2005年的平均工资为110.3美元 /月,不到欧盟企业的1/10。以欧洲的纺织服装大国意大利为例,1999-2005年其制造业的劳工平均月工资为1547.7美元,是中国的14倍多。在劳动工资较低的同时,国内纺织服装企业在其他福利上也远远低于欧盟企业。国内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提高利润,在安全卫生、劳动保护上投入较少,工人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如环境的通风、采光、照明、防毒、防火、防暑等条件缺乏),还要承担高强度的工作(如加班加点赶订单)。较低的工资与福利为中国纺织服装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低价竞销提供了可能,但是真正的受益者却是国外的买方,而中国受益却甚少。

(五)出口企业污染由政府买单

由于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特别是纺织业)工艺、设备相对欧盟而言较为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同时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产量较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我国主要纺织地区的水污染已经超过了环境容量本身,情况相当严重,特别是纺织业中的印染行业的高污染性,其排放的“三废 ”对社会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欧盟的企业如有污染,需承担一定的清除污染的成本,如引进相关去污技术,或委托专门去污企业处理,但我国的很多企业并不采取相关的措施加以处理,因之造成的环境污染到最后往往由政府去清理(即污染由政府买单),这样为之节省了大量的成本,造成我国纺织服装品出口价格过低。这种情况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是相当不利的。

三、提升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价格的主要对策

为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提高纺织服装业价格与获利能力成为当务之急。从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单价现状与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出发,笔者认为我国纺织服装业应着手做好以下几条:

第一,发挥产业的自组织功能,从而形成“协作机制”。通过培育核心企业,并发挥其自组织功能,形成行业的“领头人”或企业联盟,使企业间建立以协作和分层竞争为主的新型竞争合作关系。并且由“领头人”企业引导和规范国内市场有序竞争,推进市场结构改进,改变无序多头出口与低价竞销带来的恶性竞争,为出口产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出口平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内的恶性竞争,并提高中小企业获利能力,优化产业内部的分工网络结构,提高整个产业的出口加价能力。

第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一个产业的产品差异性越大,该产业出现恶性竞争的可能性越小,产品的价格制定能力越大。创新是产品差异化的源泉,其可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单位产品的获利能力,从而提高最终产品的价格。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产业还应通过整合全球要素,积极寻求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的创新,实现创新与获利能力构建的有效互动。一方面,创新带来的产品的差异性,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另外一方面,企业获得一定的超额利润后,有助于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差异化,产品的差异化反过来又促进定价能力的提升,从而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

第三,引导与规范加工贸易,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对加工贸易、贴牌贸易的引导与规范,提高加工贸易、贴牌贸易中我国原材料的采购率,延长加工贸易、贴牌贸易的国内增值链,促使其向深加工、技术密集型发展。在采用贴牌和加工贸易的同时,大力宣传品牌的作用,强化品牌意识,提高产业内培养本土品牌的能力。拥有自己的品牌后,纺织企业面对的是最终的消费者,而不会让中间商抽走大部分利润,使得我国产业进入国际分工利润链高端,提高产品价格。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纺织服装业 钻石模型 国际竞争力

一、引言

广东的服装纺织业在规模上和技术上在我国都具有领先优势,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工业生产基地、集散市场中心和出口中心。近年来,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该行业面临着来自国内长三角地区优越的地理人文环境的竞争以及东南亚国家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的竞争。另外,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广东纺织服装业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客观评价广东纺织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将运用“钻石模型”的理论框架,分析广东纺织服装业的需求条件、生产要素、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与结构、政府的推动作用以及机会等主要影响因素,对金融危机后广东纺织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标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相关研究

产业国际竞争力体现为不同区域(或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各自相对竞争优势,即比较优势。所以,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指属地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它的一般市场绝对竞争优势的总和(裴长洪、王磊,2002)。

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90)提出了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 钻石模型主要以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以及竞争对手的表现作为分析框架的四个基本要素,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作为辅助分析的参数。

伯拉萨(Balassa,1965)提出用显性比较优势(RCA)来评价国际竞争力,认为一国某种商品的比较优势可以用该产品的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例以及世界该类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值的比例来衡量,是具有较高经济学分析价值的国际竞争力测度指标,反映了该类产品的比较优势以及竞争优势所形成的实际结果。狄昂照(1992,第146~147页)采用欧洲货币基金组织指标分析方法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就亚太地区15个国家(地区)的情形,重点研究和比较国际国家竞争力的大小。金碚(1997)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角度对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构建包括3个层次、8个指标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对影响一国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邹薇(1999)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研究中国和亚洲制造业产业竞争力问题,通过对比较优势的分析,认为在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产业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处于竞争优势,而在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中处于劣势。周星等(2000)提出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资产x产业竞争力过程的论点,从产业素质、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产业发展的环境制度因素及产业国际化程度和能力等4个方面建立了一套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分析评价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于纺织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美国密执安大学的李洋(Young-ALEE,2002)通过对密执安州的服装和纺织企业的调查研究,认为企业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产品开发、企业组织和管理、技术发展和创新、国内和国外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以及环境保护等6个方面。徐贤权(1996)采用一种国际上广泛用来测量比较优势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来测算我国主要工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李创、王丽萍、任荣明(2005)基于线性模型探讨了差异化与竞争力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成功实施差异化战略应注意的问题。金志豪(2008)采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的各种深层次决定因素,主要运用2005年和2007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定量分析;周颖(2007)提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新钻石模型”。曾涛(2009)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广东省纺织服装企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侧重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的分析。

已有文献对广东纺织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但对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相应变化缺乏讨论。本文运用1995~2009年的相关数据,采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影响广东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选取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作为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比较,明确广东纺织服装业在金融,危机后所处的国际地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钻石模型”模式下广东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1 生产要素

劳动力方面:纺织服装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成本中占到60%。从劳动成本看,虽然我国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2007年与2002年相比上涨11.8%,比2004年成本提高23%,但是比起多数发达国家仍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但是受2007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影响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的初级产品进入一个成本上升的周期。从而也推动我国企业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美国WERNER国际咨询研究所的2008年国际纺织业上游(纺和织)每小时美元工资的统计表显示了全球大部分国家2008年普遍提高了纺织劳工的工资。与2007年相比,中国内陆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增长了162%,沿海地区增长121%。而其他国家增长最快的捷克共和国仅为56%。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在逐步下降,尤其是与亚洲地区的一些国家相比。

原材料方面:2009年3月份以来,我国棉花价格开始快速回升,全年涨幅高达35%,并与国际棉价差距不断加大。同时,受棉花大规模收储、进口配额不足及棉企囤积惜售等因素影响,国内出现高等级棉供应紧张的现象。与此同时,印度、巴基斯坦等主要竞争市场的棉价均低于我国,在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的情况下,我国纺织服装生产企业经营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近两年来,我国煤炭价格上涨60%,工业用电、蒸汽、运输费用和水的价格也有不同幅度的攀升,使企业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

知识资源、资本资源方面:纺织服装行业的专业人才至少需要三方面能力的整合:首先要有丰富的纺织服装生产知识,其次要精通采购、营销,最后还应该有能够熟练运用电脑的能力。目前这种人才在我省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非常缺乏。2005年底广东省统计局选取477家有一定代表性的民营企业

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每百名员工拥有大专以上学历15.3人,从地域分布看,每百名员工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珠江三角洲地区多达22.2人,其次是粤西为13.2人,最低的是粤东地区只有10人(资料来源于广东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第一号)公报)。另一方面,2008年广东省纺织业研发经费的投入只有0.84亿元,在全省442.35亿元总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中仅占0.05%。

2 需求条件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品的消费量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纺织品服装最大的潜力市场在农村。从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来看,城镇居民每年衣着支出在1,000元以上,农村却不到200元,基本上只相当于城镇的1/5左右。因此,我国纺织品服装消费还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农村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城镇化建设也将促进消费增长。国家新一轮经济刺激方案更加关注民生和消费,纺织品服装市场将大有可为。

金融风暴导致了世界市场的低迷,仅从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市场的角度讲,最直接影响是发达国家居民衣着类消费增速的大幅减缓甚至负增长,使行业出口市场出现明显的萎缩趋势。海关总署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在2008年之前平均每月的增速基本在20%左右,而在2008年之后,纺织品出口主要呈下降趋势。2009年1~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670.24亿美元,同比下降9.8%。2007年广东省以服装出口为主的纺织服装累计出口高达423.67亿美元,同比增长18.72%,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但在2008年,受外贸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升和全球金融海啸等多重因素影响,2008年出口纺织服装341.3亿美元,同比下降18.7%。出口量大幅下降。2009年,广东省出口纺织服装309.9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10.2%。

3 相关及支持产业分析

广东服装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势明显,拥有26个服装特色产业集群,集群外部规模效应和内部规模效应增强了集群的活力。这些集群具有较周到的地方政府服务和日渐完善的第三产业配套,并与港澳市场结合紧密。即使如此,广东省纺织产业集群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产品缺乏创新与差异化能力;集群区产品质量缺乏保证体系;产业集群基本上在地方行政区划框架中发展,集群之间配套性不强;家族式的管理体制束缚了企业发展,间接影响了整个集群的竞争力。

4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目前广东省纺织服装企业有3万多家,包涵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中小民营企业是主体。一般都是原来从事“三来一补”家庭作坊生产或服装批发业务,积累原始资本和经验后,自主创业,为国外贴牌加工赚取利润。所以,这些企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家族式管理,企业的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随着经营规模扩大,家族式管理的弊端逐渐暴露,阻碍了企业的战略发展。

由于广东的纺织服装企业大量从事的是贴牌生产,随着竞争的加剧,利润空间渐渐缩小。自主名牌产品的稀缺是一直广东纺织服装产业“软肋”,在竞争中处于追赶和从属地位,品牌建设远远落后于浙江宁波、温州等地。

5 其他因素:政府与机会

中央和广东省各级政府一直提供的优惠政策为广东纺织业的兴旺发达义工了良好的基础。在经济危机波及纺织服装业后,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扶持相关行业,与企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2009年2月5曰联合《关于提高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的通知》,从2009年2月1日起,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5%。2009年4月1日起,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再次提高到16%。通过这些政府对纺织服装行业的扶持措施,可以提升其出口竞争力。

另一方面,广东的纺织服装业也面临着新的机会。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应用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建立低碳的生产与生活模式,被提到了日益重要的地位。而我国的服装纺织业的基本格局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据来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的数据,我国纺织行业全过程能耗大致为4.84吨标煤/吨纤维,传统化纤纺织行业综合能耗高达11,138.6千瓦时/吨,比全世界平均能耗高2~3倍,是日本高8倍。按照目前的污染水平,我国纺织行业的能耗、水耗等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达1倍以上,一方面说明我们节能减排的任务艰巨,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我们节能减排的空间所在。因此,对于广东的服装纺织业来说,节能减排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如果能够改进生产方式,发展低碳服装,将更加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健康的发展。

四、衡量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指数分析

在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力指数(TC)都是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指一国某种商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份额的比例,反映了该类产品的比较优势以及竞争优势所形成的实际结果。一般认为,RCA指数大于2.5表示该产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介于1.25~2.25之间表示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介于0.8~1.25之间表示具有中等竞争力;小于0.8表示国际竞争力较弱。

从表1可知,印度的RCA指数在各国中是最高的,而且从1995年起印度的RCA指数一直高于中国。中国的各年RCA指数均大于2.5,表明中国的纺织服装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自1998年以来中国的RCA指数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年均降低3%,与印度的差距从1995年的0.35逐渐拉大到2004年的1.15,竞争力优势已受到一定的冲击,竞争压力日趋激烈。意大利和韩国的RCA指数介于1.25~2.25之间,表明两国的纺织服装业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意大利的纺织服装业是以品牌经营和设计为核心,是世界服装发展潮流的领导者。而韩国通过参加各种展览会、时装表演等手段,带动了高附加值的OBM出口;同时韩国服装产业逐步向海外转移OEM生产基地,形成“设计、管理、市场乃至品牌在国内,生产在海外”的新的加工贸易形态,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贸易竞争力指数TC计算的是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方面波动的影响。TC大于0表示产业处于竞争优势,TC约接近1则竞争力越大。由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统计数据可知:2002~2004年广东纺织服装业的TC在0.3~0.5之间平稳上升,处于竞争优势。2005年后TC指数

有明显增长,2006年以后各年的TC指数均超过0.5,说明广东纺织服装业正从竞争优势状态进入强竞争力时代。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取消后,中国对欧盟、美国等地出口纺织品服装的配额制约因素消失,在全球纺织品市场的所占份额进一步扩大,广东纺织服装不再需要香港、澳门作为中转港,面临更加良好的发展机遇。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研究,我们得到:广东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目前正在上升,与国际国内竞争对手的劳动力成本差距逐渐拉大,但仍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在高级生产要素方面即人力资本等非常短缺;受金融危机影响纺织品服装国际需求下降;进一步开拓内需市场,将成为广东省纺织行业持续平稳增长的重要支撑;产业集群的发展比较突出,但集群内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同时,通过RCA指数和TC指数的定量分析,我们看到中国的纺织服装业仍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自1998年以来中国的RCA指数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与印度的差距逐渐拉大,竞争力优势已受到一定的冲击。2005年后TC指数有明显增长,广东纺织服装业从竞争优势状态进入强竞争力时代。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 改善要素条件,重视知识资源的开发

广东纺织服装业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从高级要素的获得和培育着手。政府要调整思路,创造良好的环境,制定优惠政策来吸纳人才,促进人才的流入,同时关注职业教育,投入更多的资源培养具有熟练操作能力的产业工人和具有创新能力高级技术人才。

2 内外兼修,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融合会更加紧密,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消费需求。一方面,大力发掘国内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的消费力,同时又要运用多种途径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增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 构建新型产业集群系统,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要提升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不仅要产业结构升级,更要形成有序的产业架构和聚集特色。要通过自主知识产权、国际性销售网络等途径,有重点地建立和发展企业品牌与集群品牌。集群品牌与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实现规模经营,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