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风险对策

财务风险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风险对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风险对策

财务风险对策范文第1篇

本文分别从医院财务风险的具体特点及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这两个方面来对医院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同时结合笔者的实际经验,探讨了医院财务风险的解决措施及对策,以期提升医院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帮助医院提高规避财务风险的能力,促进医院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

医院;财务风险;预测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医院的经营行为已成为决定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医院的财务管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如何防范和应对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对医院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笔者认为,只有积极地对医院财务风险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解,深入地研究医院财务管理风险的特点、形式以及领域,才能有效地制订出相应的医院财务管理方案,从而为医院经营和决策提供有益帮助,为医院发展的定位和目标提供有效的支持,保证医院的顺利发展和财务系统的安全运行。本文结合医院财务风险的具体特点及其原因,提出了一些针对医院财务风险的解决措施和对策分析,希望能有效地帮助医院规避财务风险或降低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确保医院的财务体系能够顺利运转,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1医院财务风险的具体特点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医院已成为和企业类似的经营体。那么作为一个经营体就必然有可能会出现财务方面的风险。想要有效地对风险进行规避和防范,就必须对医院财务风险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对医院财务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同时也把医院财务所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总的来说,医院财务风险的具体特点分为下面几个方面。第一,医院财务活动存在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财务风险的发生有其客观必然性。第二,财务风险贯穿于医院财务活动的整个过程,同时体现在所有的财务关系上,是财务系统所有矛盾的集中反映。第三,医院财务风险是否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和发生的程度以及范围都是无法确定的,对于财务活动的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还无法进行整体的掌握和了解,从而为医院带来了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第四,医院财务风险的出现最终必将反映在医院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当中,对于医院经营活动的连续性以及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从而对医院的整体收益造成威胁。最后,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对影响财务风险的相关因素有充分的了解,就可以对其发生的概率以及影响程度进行控制。

2医院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各类医院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非常多,具体来说医院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医院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过于复杂和多变,无法准确地预测并且无法进行改变。(2)医院内部管理不合理,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3)医院的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占整体资金的比重太高。(4)医院进行财务决策时缺乏科学性,无法制定有效的决策,从而使投资项目无法获得应有的收益,并且收益也不能按时回收。(5)审计部门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6)医院财务人员的素质太低,风险意识也比较薄弱,并且缺乏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另外,医院的审计部门没有进行合理严格的监督,医院缺少专业的财务人员也是造成医院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同时,缺少防范风险的意识以及没有相关的财务管理方式也会造成医院财务风险问题的出现。

3解决医院财务风险问题的相关措施和对策

根据医院财务管理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建议。

3.1提升财务风险的预测能力

要想有效提升医院对于财务风险的预测能力,就是要从医院财务风险特点的角度出发,实时对所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观察。同时也要提升医院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这才是对财务风险进行观察的意义所在。在预测医院财务所面临的风险的过程中,要参考国家关于医疗方面改革的最新措施,同时也要加强医院相关管理人员的规避风险的意识,对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结合内部和外部的多方面因素,来对风险进行观察和预测。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医院对于财务风险的预测能力,从而及时地研究相应的对策和处理措施,把财务风险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2建立有效的规避风险体系

随着医院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医患关系处理产生的收支状况构成了医院主营项目。医院必须以主营项目产生的内生性风险作为防范的重点,如何做到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成为百姓信赖的医院,这已成为医院财务规避风险发生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第一,要建立风险防范联动机制,联合财务部门以及其他各科室,建立统一的制度和规则。第二,要实现财务流程一体化,主要围绕风险环节及风险控制点,落实各项财务控制与监督制度。第三,要对风险控制进行分类,对于每一类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包括医保和医药减免、欠费退费等一些款项,对于这些相关方面的变化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控制。第四,所建立的规避风险体系一定要从整体上覆盖对医院财务造成风险的内外部因素,保证对医院主要收益项目的控制和管理是防范风险的一种有效途径。

3.3设置合理的决策评价体系

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体系对于医院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一些决策的错误很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财务风险,所以医院的决策能力十分的重要。要提升医院的决策能力,首先,医院要改变制定决策的途径和方式,要保证作出的决策是符合科学的,在作出决策之前,一定要对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也要建立多种应对方法,综合分析决定用哪一种最好。其次,医院也要针对决策体系来设置一个对决策进行评价的系统,对于决策的产生进行监督和分析,在保证决策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医院财务最大限度规避风险,把损失降到最低。

3.4对投资的风险进行控制

对于医院投资的控制主要是以银行的融资及固定资产投资为主,首先要结合银行融资的特性,来有针对性地建立财务机制,同时也要妥善地面对固定资产投资收益慢以及不稳定性,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最终利用相应的对策来减少医院财务所面临的风险。

3.5增强审计的监督能力

在医院的整个财务管理体系当中,对于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部门就是审计部门,审计部门对医院财务内部和外部的情况进行监督,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医院内部人员贪污情况的发生。审计也能使医院财务的管理变得更加清晰,有效地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想要有效地提升审计的监督能力,首先,要培养一批符合医院要求的审计工作人员,要保证审计工作人员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的在个人品德方面,对于医院财务的监督要做到铁面无私。同时还要给予审计工作人员足够的权限,要保证审计工作人员的监督工作不会受到管理层的限制和影响,这也是帮助医院规避财务风险最有效的一个途径。

3.6提高医院财务人员风险意识以及风险控制能力

从医院总体方面考虑,想要从根本上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就必须要求医院的财务人员拥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意识,只有对各种财务风险有了足够的认识,才能辨认出各种财务风险情况,进而对其进行控制和规避。在这方面,医院要对财务人员进行风险相关的知识培训,同时也要培养财务人员学会利用先进手段和技术来对风险进行预测和衡量。此外,还要提升财务人员对于风险的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让财务人员掌握更多应对风险的方法,从而更合理地对风险进行应对。

4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想要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就必须提升对风险的预测能力、建立有效的风险规避体系、设置合理的决策评价体系、增强审计的监督能力以及提升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总的来说,如果医院能充分认识财务风险,并且能根据医院财务风险的特征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那么是可以有效地降低甚至规避财务风险的。只有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或者降低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才能确保医院的财务体系顺利运转,才会给医院的经营与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

作者:肖丽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伍大春.谈建立医院财务风险监测预警管理指标体系[J].中国卫生经济,2003(12).

财务风险对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石油企业 财务风险 预警系统

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受国家大的经济形势、国际油价、世界油气储量和企业本身经营特点的影响,其投资巨大,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的威胁。特别是过去石油行业一直受到国家扶持,财务人员管理意识较淡薄,风险管理系统操作落后,自石油行业重组改制、石油企业市场化运作以来,石油企业固有的财务风险充分暴露,来自市场的不确定性也使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同时石油企业的财务分析现有指标也过于简单笼统,不足以全面系统地揭示企业运营管理当中已经潜伏或即将触发的财务风险。

如何有效地防范可能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成为当下石油企业实现有效管理和持续发展的瓶颈。从企业财务管理层面而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一、石油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

现金流已经成为制约石油企业发展的瓶颈。资金控制指标完成情况不够理想,应收账款逐年增加,财务费用居高不下,营运资金常年为负,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出现负增长。虽然应收账款的资金回笼风险不大,但管理受控难度大,高额的应收账款挂账已经严重影响了西南局的经营发展,致使石油企业不得不通过筹措带息负债来满足经营及新建投资资金的需要,资金运作成本明显增加,影响石油企业整体效益。

存货、长期待摊费用管理相对薄弱。受国际燃油、钢材及其他部分材料价格下调影响,企业存货可能形成跌价风险,高额的存货及长期待摊费用将可能影响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本。因此,如何对存货进行合理储备、应急储备,如何通过整体调控规避存货储备发散风险,是当前石油企业应当引进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主要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提升不明显。毛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石油企业最终的盈利水平。以西南某石油公司为例,2009年,该公司的工程施工板块在西南市场的毛利率仅为5%,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其中主要是川西工区毛利率大幅下降);在南方市场的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5%降为-22%,从盈利变为亏损(其中主要是川东北工区毛利率大幅下降)。

预算的指导性和约束力依然偏弱。一些下属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预算编制不实、执行偏差较大、控制力不强。预算未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未能实现以预算为基础,全程监控项目运作情况,以达到过程控制的目的。

二、石油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对策

目前石油企业仅仅通过简单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比率的分析,来揭示生产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在准确界定企业各财务指标的临界值,以及合理测算企业风险参数方面其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因此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石油企业应对财务的有效对策。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是通过确定各财务指标的临界值,合理测算企业的风险参数,并用不同信号,分别表示企业财务风险状态处于各种风险状态,从而为财务预警决策提供直观依据,具有监测功能、诊断功能、预知功能、矫正功能和免疫功能。并可根据功能设置信息系统、预测系统、警报系统和对策系统四个子系统。

与企业有关的内外信息通过信息网进入预警信息系统,经储存、处理、甄别和推断后,再进入预测系统;在预测系统,计算各种预警指标,运用预测模型,经过运算估计出未来财务风险状况;将输出的结果进入警报系统,与预警线进行比较,决定是否发出警报以及发出何种程度的警报;然后根据判别结果调用对策系统中提供的排警与防警对策,最后发出警报信号以及显示排警与防警对策信息。

当决策者接收到预警信号后,要根据预警信号在短期内做出大致推断,以揭示预警信号意味着什么,寻找引起风险的原因及根源,运用排警与防警对策提示(但不能受限于这种对策提示)研究具体化的对策方案与措施,并尽快加以实施。

三、石油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意义

可及时警示风险,提高风险应对意识与风险应对效率。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包罗的指标细致全面,可涵盖七大类32个指标,为基础财会指标的核算以及稳健财务平台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通过四个不同警示等级的直观显示,可以及时有效地提示可能隐含的潜在风险,有助于相关人员对症下药,及早排除疾患,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能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规避资金断链风险。针对石油企业资金流趋紧的现状,本系统的施用可以及时警示资金使用状况,提醒应收账款的清收,信贷规模的控制,成本费用的缩减、以及资金沉淀的减少,为西南局资金安全管理、效益管理以及优化决策提供保障。

能进一步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地位。本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年度预算事前控制、月度预算事中预警和及时调整的作用,以更加灵活细致的预算来应对多变的形势和经营压力,使预算真正起到“防洪堤”、“挡险枪”的作用,提高对复杂局势下出现的各类问题的应对能力和处理能力。

将进一步完善激励制度,强化管理自觉性。本系统可以为激励制度提供直白明了的测评依据,提升管理人员提高企业业绩的自主性与自觉性,有利于全面梳理企业内控管理网络的“权、责、级”以及“点、线、面”的关系,并通过考核兑现的激励手段予以辅助,从而实现制度运行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以及队伍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查弊堵漏,防范风险,最终达到管理增效的目的。

四、结语

建立具有石油企业特色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不仅可以对可能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控制财务危机,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还能与财务评价系统相互依赖、互为补充,使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做到对生产经营的全程控制,从而实现由“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的华丽转身,全面提升石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对策范文第3篇

高校财务风险的现状

(一)筹资风险

由于政府在实行高校扩招政策、高等教育迅速扩张的同时未能给予足额的经费保障,同时近年来学生欠费问题严重,银行“惜贷”问题的出现,对高校教学、科研及学生生活保障的正常运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筹资的困难,不可否认部分高校在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压缩,已经对高校的“产品”即学生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学校办学质量将会出现进一步的滑坡。

(二)偿债风险

高校的扩招,导致征地、建楼、购置设备等一系列“刚性”支出,这些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融资和社会引资,在学校建设的高峰期过后,却面对着巨大的还款压力,负债办学的现象在全国高校屡见不鲜。从全国来看,各高校贷款总额截止2005年底已达2000-2500亿元。2000年扩招各高校开始向银行贷款,除正常每年付息外,目前大部分融资进入还本期,尽管“部分高校因贷款问题而破产”之说有些过激,但沉重的还本付息压力已使部分高校办学举步维坚,大部分学校负担着沉重的债务运行,面对着巨大的偿债风险已是不争的事实。

(三)可持续经营风险

一定意义上讲,高校是无盈利的“经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均存在一定的竞争,由于各高校的教学质量水平、学生就业情况良莠不齐,因而部分高校的“人气指数”在下降;同时由于经费的不足和偿债的压力,一些高校不可避免地在“产出品”的成本上存在“偷工减料”现象,导致“次品”率增加,毕业生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些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威胁着学校的健康和可持续经营。

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政府投入不足是形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

高等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组成部分,其经费来源主要依赖财政拨款。近年来,由于扩招高校的在校生规模成倍地增长,而财政拨款却未实现同步增加,因此为了保证基本建设、教学设备、教学经费的投入,学校只能向社会融资,包括银行贷款、社会的招商引资等,造成财务结构严重不合理,还本付息严重占用正常的办学经费,导致经费的非正常运转。

(二)还本付息的巨大压力是形成财务风险的直接因素

为增加全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民族素质,从上世纪末实行了高校扩招政策。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势必造成学校基本建设的投资扩张,由于政府投入不足,根据国家银校合作的有关政策,绝大部分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向银行办理了融资贷款。从目前来看,一些“盲目巨额”的贷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几年正在陆续显现,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直接冲击着学校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转,是导致学校财务风险的最直接因素。

(三)学费预期收入出现不确定性是形成财务风险的客观因素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科学理性的负债有助于学校事业的发展,学校基本建设及教学设备的投入,可以通过学费及住宿费收入逐步予以偿还。但随着招生政策的变化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实施,使录取学生的报到率出现下滑,学生拖欠学费严重,造成高校预算收入难以如期完成。这给学校的收支平衡带来了致命的困难,客观上对财务风险的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风险意识淡薄、管理弱化是形成财务风险的主观因素

一方面高校的决策者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办学模式的影响,并未真正树立起风险意识,缺少科学论证,加之教育主管部门监管“缺位”,使各高校向银行融资贷款的随意性很大;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在管理上确实存在着薄弱环节,表现为一面贷款筹资搞工程建设,但另一方面大量的教学设施、仪器设备闲置,利用率低下,而且在人事、后勤服务等方面的管理上人浮于事现象屡见不鲜,浪费严重。这些都造成资金的低效益运行,给财务风险的发生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化解高校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增加政府投入是化解高校财务风险的根本途径

高校的收入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学费收入两项,这些经费除正常办学支出外,节余部分用于归还银行贷款已是杯水车薪,因此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同时政府也应该增加投入。这是因为:第一,造成债务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应对扩招,而在扩招时政府并未给予相应的经费投入,而是交给学校来解决,并提倡“建立教育银行,运用金融手段扩大教育资金来源”,一定意义上讲是学校运用金融手段为政府办理了贷款“垫资”;第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四,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确保教育经费有较大增长。”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而造成历史“欠账”累积,因此针对扩招形成的债务,政府应给予必要的“补偿”。

(二)加强学费收入管理,确保学费收入按期足额到位

各高校应采取积极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教学管理、招生管理、后勤服务、困难资助等各个环节将工作做细、做实,以提高学生入学报到率和交费率,保证学校预算收入的足额到位。同时要加大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力度,将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用足、用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确保国家助学贷款按时发放到位,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学费的拖欠。

(三)采取政策措施,适当延长银行贷款的还款时间

各高校的银行贷款,绝大部分形成了单位的固定资产,如征地、购置教学设备、新建教学及学生生活服务设施等,而在贷款办理的过程中,由于“事业单位的资产不可以进行抵押”,所以各高校和银行一般是以“基本账户经费”和学校的“信誉”作为协议还款条件。目前的现实情况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高校已不可能近期履约归还贷款,如将正常的办学经费给予强制还贷,势必影响正常的办学,甚至还会出现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在逐步增加财政投入的前提下,应通过政策调整适当延长银行贷款的还款期限,政府给予部分贴息,本金用“投资成本”的补偿资金,即扣除必须用于弥补教学支出以外的学费收入和其他收入逐步予以偿还,以化解高校的偿债风险。

(四)强化管理,充分发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作用

近年来,由于主管部门管理的“缺位”,使各高校在银行融资方面存在随意性,论证方面缺乏科学性,管理方面存在粗放性,导致各高校目前存在“巨大”的财务风险。为此一方面各高校应当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其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作用也应“到位”,建立起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经费监管运行机制,达到融资合理,使用得当,注重效益,管理科学。

财务风险对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管理;风险成因;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1-0019-02

财务风险通常是指由于公司的财务结构设置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面临丧失偿债能力最终导致企业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风险的可能。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面临的现实难题,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应对企业财务风险。要应对财务风险就需要从财务风险的表现、基本特征和成因等方面加以分析,最终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

1 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及基本特征

1.1 财务风险的表现

关于财务风险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广义的财务风险不仅包括损失的不确定性,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根据财务风险的广义定义,总结出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无力偿还企业负责。由于企业的负债需要支付定期的成本费用,如果企业的负债投资没有实现企业的预期收益率,那么企业的经营业绩就表现为亏损,企业将无法承担偿还债务和到期偿还本金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企业的经营业绩不好,贷款存在更大的阻碍,企业采取紧急的融资政策,又进一步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最后将导致企业存在破产风险。

②再融资受阻。企业在进行负债融资时,债权人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通常要求企业签订限制性条款来保护自身利益。当企业的资本结构中负债比率较大时,存在财务风险,从而降低了债权人权益的保证,就使得企业通过其他合理有效方式进行再融资受到阻碍。

1.2 财务风险的特征

一般认为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客观性、全程性、不确定性、收益与风险共存。

①客观性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又包括可消除的风险和不可消除的风险。对于不可消除的风险,只能通过合理运用企业决策来应对,并不够消除。对于可以消除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管理方式来消除。但是这些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存在没有风险的企业。

②全程性。全程性是指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在企业经营管理的管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过程都会存在出现财务风险的可能。例如,在企业的融资过程中,企业会因为宏观政策和环境的影响及内部企业管理存在的缺陷,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在其他环节,例如资金运营、投资、向投资方分配等环节,也会出现财务风险。

③不确定性是企业财务风险的最主要特征。企业的财务风险不仅包括出现损失的可能,还包括收益与预期不相符的可能。这种双重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

④收益与风险共存。企业之所以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是因为风险与收益是共存的。企业为了追逐利益才会承担风险,没有利益企业就无需面临风险。因此当企业存在财务风险时,说明企业如果能克服风险因素就会取得相应的收益。通常来说,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

2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在现今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导致财务风险形成的因素有很多,不仅有企业外部的宏观政策和环境等因素,还包括企业内部的自身因素。

①企业财务关系混乱,内部财务控制薄弱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内因。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十分重视财务关系的管理。企业的财务关系管理混乱会表现在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异常偏高,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财务关系混乱也会是企业的库存结构和信用政策等方面的管理。企业不合理的库存政策和赊销政策都会使企业周转变慢,坏账增多,最终进一步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②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各种外部环境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外因。外部环境通常指的是宏观经济环境、法律法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国际合作发展环境等。这些外部的环境对于企业来说通常是无法改变的,需要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才有效应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降低财务风险。当外部环境变化时,财务管理体系不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则企业将面临财务风险。

③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识别能力不强是导致财务风险的重要内因。风险虽然不常被意识到,但风险无处不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风险识别的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如果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对潜在的风险没有识别能力,就不能及时采取合理的应对政策来应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风险因素的不断积累和膨胀,将使得企业可能面临无法处理财务风险的能力。

④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导致产生企业财务风险的催化剂。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无时无刻无需要进行决策。在财务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采用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来进行决策,没有对企业面临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就盲目地决策,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另外,管理者的分析和决策能力也会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管理者本身的素质不高,那么企业无遗时时刻刻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此管理者自身的能力也是导致财务风险的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外,企业的内部控制设置是否合理、内控运用是否合理、收益分配政策不当等也会使得企业存在财务风险。

3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①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识别能力,建立可行的风险应对体系。要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最基本的就是要树立风险意识,并进一步加强风险识别的能力。企业的财务人员要时刻警惕风险,财务风险的是客观存在的,在各个过程中都存在,因此树立风险意识工作不能松懈,防患于未然。同时在风险暴露出来的时候要有可行的风险应对体系,提高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

②改善企业财务关系,实现责、权、利三者的统一。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合理会较大程度的降低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改善财务关系可以通过合理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来实现。要使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处在一个动态的管理系统中,不能僵化、一成不变。同时要明确各个部门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能,赋予相应的权利,做到责任、权利、义务相统一。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工作,并不是只有财务部门才参与,需要所有部门参与进来。合理有效的财务关系就像是一条顺畅的运行公路,各个职能部门就像是正在运行的车,两者才能共同形成良好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

③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营运能力,增强盈利水平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保证。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的重要部分,也是最容易引发财务风险的部分。加强资产管理,要重视资产的运用和分配,提高资产运营能力、周转能力、盈利能力。企业的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良好意味着企业的负债偿还有保障,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力有希望,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较小。因此,加强资产管理对企业来说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关键步骤。

④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建立财务预警系统。企业的财务决策能力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还能影响企业的未来的发展前景。提高企业财务决策水平,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只有具备较强风险识别应对能力的管理人员才能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来进一步增加风险识别、风险应对能力。能够更加有效和准确的帮助企业发现风险,应对风险,防止企业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下,导致财务困境。

综上所述,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不仅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因此企业在防范财务风险是要内外结合,不能孤立外部因素,也不能忽略内部的某一部分因素。同时主要风险防范工作不仅财务人员需要关注,其他部门也要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在识别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水平,最终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加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1] 王棣华.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防范和控制[J].质量与质量管理,2010,(4).

[2] 韩梦.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科技广场,2011,(4).

[3] 赵莉,韩保明.苟小江.企业财务危机形成原因及防范研究[J].财会通讯,2008,(2).

[4] 刘东升,李新.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云南冶金,2011,(7).

[5] 江红.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经济研究参考,2008,(63).

[6] 王洁云.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与防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2).

财务风险对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164-02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一、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

1.筹资风险。由于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

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来源于企业的投资活动,是指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获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有以下三种:(1)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不能获利;或虽已投产,但出现亏损,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2)投资项目并无亏损,但获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利率。(3)投资项目既没有亏损,利润率也高银行存款利润率,但低于企业目前资金利润率水平。

3.资金回收风险。资金是企业生命的源泉,是企业经营之本,只有充足的资金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的大小也取决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要顺利完成资金的回收,首先要产品能顺利销售,顺利完成资金向货币资金转化。为减少企业资金回收风险,企业要注意评估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信状况,以合理利用现金折扣手段,促使客户及时付款,同时加强对销售货款的催收。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进行账龄分析,对各项应收账款建立相应的催收制度,必要时可以依靠诉讼方式进行,以控制资金回收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是潜在的。在企业效益得到保证、资金周转正常、调度适当的情况下,合理的收益分配,会提高企业声誉,调动投资者积极性,证券市场上股票价格上涨,给企业今后的筹资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利润分配也有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收益确认的风险。其二,收益对投资者分配的时间、形式和金额的把握不当所产生的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金融市场与政治因素。主要是指金融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以及利率和汇率的变化;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因素,如政治是否稳定、有关法律如何变化等。这些因素不是企业自身所能够控制的,所以企业一定要学会适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否则,很可能就会给企业带来巨额亏损。经济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及企业自身机制对筹资和投资的影响。

2.在筹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资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风险水平和企业的总体负债能力。企业的不同筹资组合将直接影响筹资成本的高低和筹资风险的大小。企业在负债能力上具有杠杆效应。但企业经营效益不佳时,这种杠杆作用会起到相反作用,使整个企业也蒙受损失。

3.盲目投资,加大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盲目追求规模效益,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企望通过扩大规模来进一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事实上,过分追求规模经济有可能导致规模不经济,并使财务风险加大。

4.企业管理的缺陷,放大了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1)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较为淡薄,没有对财务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代企业中,许多财务人员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人员的风险概念狭隘,缺乏正确的市场风险意识。(2)财务决策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决策失误经常发生。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中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主观决策及经验决策的现象。

三、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1.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1)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因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2)回避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3)转移法。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转移风险的方式很多,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4)降低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企业也可以通过付出一定代价的方式来降低产生风险损失的可能性。

2.企业筹资风险的防范控制与方式。(1)选择最好的筹资结构,能够降低筹资成本和减少财务风险,能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偿债信誉;(2)建立合理的的筹资规模。企业筹资过多易导致资金闲置或企业负债过多,增加企业经营风险,若筹资不足将对企业投融资计划等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建立合理的筹资规模能减少一定的企业财务风险;(3)选择最佳的筹资时机。利率变动能产生相应的筹资风险,企业应明白资金市场供求的基本情况,随着利率的变化作出相应的筹资决策;(4)确定合适的筹资期限。企业融资按期限分为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两种,企业应根据融资的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筹资期限与方法。例如,融资用于企业流动资产适宜短期融资方式,如商业信用、短期贷款等;(5)制定适宜的筹资方案。企业在建立合理的筹资规模、选择最好的筹资结构、确定合适的筹资期限、选择最佳的筹资时机后,就可以指定行之有效的筹资方案;(6)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企业筹集资金大多数都用来投资,企业分析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预测项目的报酬率等都是为了减少企业的投资风险。因此,只有加强企业对资金的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率,才能有效地降低风险。

3.企业投资风险防范。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经济效率、偿债能力等指标最具代表性。资产获利能力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前者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后者反映每耗费一元支出所得的利润,该指标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经济效率的高低直接体现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能力的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利润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4.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对风险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只有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真正的规模运行。企业可以单独设立一个财务风险管理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另外,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弱化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表现,因此,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其次要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再次是财务和会计应该分设,单位分管领导分开,分别设置管理中心,各行其责。最后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5.企业要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企业财务预警,即财务失败预警,是指借助企业提供的财务 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会计资料,利用财会、统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理论,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及多种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分析预测,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损失,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而且,作为企业经营预警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也可为企业纠正经营方向、改进经营决策和有效配置资源提供可靠依据。进行财务预警分析,建立企业财务预警模型已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对多方利益相关者都有着重要影响,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强化财务管理、避免财务失败和破产,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财务失败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回避现存的财务危机,而且能通过系统详细地记录其发生缘由、解决措施、处理结果,并及时提出建议,弥补企业现有财务管理及经营中的缺陷,完善财务失败预警系统,从而既提供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更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6.培养和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由上而下的全体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的培养和强化尤其重要。都应当树立强有力的风险意识,让财务风险意识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里得以体现。财务管理人员要有坚实的财务知识基础,具备财务分析能力,并且能对财务风险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及时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财务管理人员要有职业的敏感度,随时的估计和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及时作出判断和提出解决对策。专业人员应当在平时的工作细节里,把财务风险意识渗透进去,让企业的其他员工也培养出强烈的财务风险意识,为企业的安全有效运行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