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艺术 艺术教学 艺术教学管理
在探讨、认识何谓实事求是、人性化的艺术教育的时候,笔者认为有几个关键点需要厘清,如什么是艺术?艺术的特性是什么、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认识艺术的方法与认识数学的方法是否一样?如果对这些核心问题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围绕艺术建立起来的教学就会犯“闭门造车”等主观主义错误。主观主义会贻误学生、贻误学校,甚至是贻误国家,因为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他们能否成为可用之才,取决于他们现在所受到的教育。
一、艺术及基本特性
什么是艺术?关于这个问题,英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学家、美学家贡布里奇在他的艺术史专著《艺术发展史》的导论部分讲的第一句话就是:“在现实中根本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 。”①这句话是想提醒人们一个明显存在的事实:艺术是一个远为复杂的东西,自始至终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当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谈论一个叫“艺术”的东西的时候,这个名称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艺术的这一特性反过来也证明了,关于艺术是不存在确定而严格的定义的。否则,艺术的形态一定是被锁定而成为固化了的状态。如此一来便不存在艺术的发展,同时也更不存在艺术的历史。
尊重艺术的这种不确定性就是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客观事实才是建立科学认知的前提,也才是建立教与学的前提。
目前,在艺术教学与艺术教学的管理方面存在的较大问题是:把艺术等同于科学,虽然没有在语言上、在文件上明说,但实际上却是通过学院对艺术教学的管理方法,以及对艺术教学环节的评判方法等,认为艺术的学习和创作也应该像科学研究那样,可以以所谓科学的名义,通过对材料的占有、分析、归纳,以及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得到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得到对艺术表现的本质的认识。既然艺术与科学相似,当然艺术教学与艺术实践也应该可以像数学学习和研究那样确立标准和逻辑程序。事实果真如此?答案是否定的。几千年的艺术历史和近200年来的美学研究告诉我们――从没有哪一件艺术作品是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比如,像数学命题的演绎推理那样)自动生成和出现,也从没有哪一位欣赏者的审美是以逻辑推理为先决条件的。艺术是直觉表现,就是情感表现,而直觉与情感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由计算和推理得来。因为,它们都是生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生命更不是分析和推理的结果。
二、艺术的本质
虽然艺术充满了不确定性,无从定义,但并不表明无法认识它。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根据自身的创作实践活动总结:“唤起自己曾经体验过的情感,然后通过运动、线条、颜色、声音或语言形式的表达,来唤起别人的情感。如此,传达情感给他人,而其他人也可能会体验到相同的情感――这就是艺术活动。”②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如果没有体积、比例、色彩的学问,没有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③罗丹的这句话可以视为是托尔斯泰关于艺术的理解的一个补充。由此,我们可以大致确定艺术的核心元素是什么,辅助元素又是什么?这就是艺术的核心元素与首要目标――表达情感。至于运动、线条、比例、体积、色彩、声音、语言等辅助元素以及统合它们的形式(即辅助元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则都是为表达情感服务的。情感首先是与感受力和直觉有关,而不是与思想和逻辑有关。关于艺术的这些特性,英国著名诗人和美学家赫伯特・里德认为,艺术的魅力并非诉诸意识知觉,而是诉诸直觉领悟。一件艺术品并非寄寓于思想,而是发端于感受。它是真理的象征,而不是真理的直述。
三、艺术教学
“仅靠解释或界定的方法,也就是说,仅靠对艺术作品进行有目的的分析,是不可能从作品中获得享受的。这种是在同整个艺术作品的直接交流中产生的。一件艺术品常常令人惊讶不已,当人们尚未意识到其存在时,它早已开始发生效用了。”④赫伯特・里德既道出了艺术的奥秘、艺术欣赏的奥秘,同时也道出了艺术学习的奥秘,即接触、感受和领悟,这种学习方法远比解释、分析重要得多。如此,并不是说艺术的学习可以不需要解释和分析,而是要有主次和先后。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尊重艺术的特性,同时也尊重欣赏者和创作者的个性,因为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永远是在艺术品与个体之间建立的,只有两方面有机结合,先接触、感受,后解释、分析,以接触、感受为主,解释、分析为辅,只有这样,对于艺术的学习和掌握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艺术教学的管理依据
艺术不是科学,也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物品。对艺术的学习、掌握以及对艺术教学的管理采取所谓科学的、物理学式的条块化管理,其正面效用是值得怀疑的,因为艺术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如情感与表现、美与丑、真与善、旋律与结构等问题,永远都处于非确定的状态,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定的形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并非单靠科学方法介入所能解决。真正的艺术教育只能是在尊重艺术自身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特性做启发式的引导。在艺术教学环节中,要允许有相当的弹性,而不是确定性,因为艺术自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因人而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社会环境、家庭背景、情绪、身体、心理、性格等方面都会起作用。所以不能强求整齐划一,而是要尊重这种差别,并视这种差别为个性培养和个性形成的依据和基础。如果要谈科学的艺术教育方法,后一种方法才是。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对事物本身的尊重,谈不上科学,更谈不上科学的精神。在艺术教育环节当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特性和需要建立教学方法,还是以教学管理为本,以教师和教科书为中心建立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反映了两种价值观,也反映了两种教育观。如果把学校比作工厂,学生就是工厂里的产品,产品的价值如何?并非全由工厂决定,而是由社会决定。
五、艺术教学管理及措施
如何才能做好艺术教学的管理措施?按理科的管理模式管理艺术教育就是科学管理的体现?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知道,艺术学科不同于数学、物理学等学科,后者是强调实证和逻辑推理的思维学科,这些学科更多是与人的理性精神有关。而艺术更多的是与情感、空间、形体、色彩和质感等审美认知和表现有关联,更多的是属于感性和直觉范畴。
尊重艺术学科不同于理工科的这种差异性就是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也是理性精神的基础。所以,制定一套符合形象思维模式、科学、严谨而有灵活性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是对艺术类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质量要求的重要依据。
1.艺术教学管理
艺术教育的基本原理从低到高都是相通的,遵循的都是基本的美学规律。但学生对基本规律的认识随着理解力的不同、阅历的不同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在艺术专业学习的过程中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差异性。艺术这种因人的差异性就决定了艺术教育一定不能概念化地“一刀切”,更不能端着本本主义不放,这就要求在艺术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本”,通过学生现身评教,授课教师现身示范讲评,以学生进校前到进校后专业水平的提高过程进行督导等多种灵活的方式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从而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
2.艺术教务管理
艺术类教学教务管理模式的制定首先需要考虑艺术及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更不能生搬硬套理科的管理模式。根据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来看,艺术类教学教务管理模式的制定宜粗不宜细。艺术创造、艺术教育需要宽松和相对自由的环境,艺术的想象需要发散性的思维训练,管理得过严、过细不利于这种思维的训练。
对艺术类教师授课采用何种方式及教具的使用,课程类型、学分设置、教学计划的书写等,制定相应灵活宽泛的管理模式,从而达到符合艺术教学规律的艺术教务管理安排。
3.艺术实践管理
艺术教育更多的是实践和动手教育,认识水平的提高是借助实践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当然,认识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有助于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强化艺术实践教学管理也是整个艺术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艺术实践教学管理当中,通过和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把企业的艺术作品项目作为学生在企业实训的载体,以学生完成的艺术作品项目的社会时效性作为管理考核依据,这样对艺术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对企业来说,也可以从中选拔优秀的艺术人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大学生艺术教育有其自身不同于其他学科(如科学教育)的独特特点,通过对艺术、艺术的特性、艺术的本质及认识艺术的方法及核心问题的探讨,使我们能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相信,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艺术教学体系,必将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
(注:本文为基金项目:中央财政支持专业项目)
注释:
①贡布里奇.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4.
②罗伯特・保罗・沃尔夫.哲学概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③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编辑组.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338.
【关键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教育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159-02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起,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目前全国各地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已超过300余所。由此出现貌似“供大于求”的现象,大量的毕业生“对口”就业难。而与此同时,一大批非“科班”出身的播音员主持人,如任志宏、袁鸣、撒贝宁、沈冰、鞠萍、朱军等,却深受观众的喜爱。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化解这一“供求矛盾”,是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必须直面的问题。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教材相对陈旧,理论与实践脱节
中国高校有一种不成文的定律:地方性院校办学效仿省会院校,省会高校效仿北京高校。艺术类教学尤其如此。就拿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来说,一直沿用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原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首次出版的实用播音教程(共四册,分别是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语言表达、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迄今为止每册平均重印十余次。这套教材编写的确实不错,深受教师们欢迎。但是,该专业对应的广播电视传媒业,是不断推陈出新、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如果老师给学生讲授的依然是10年前的教材内容,容易导致课堂所教与实际操作相脱节,学生理论修养、知识结构不能与时俱进,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且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技巧传授,轻思维训练
今天的传媒业,需要的不止是“传声筒”,而是有自己独特思维、多样化表达能力的主持人。纵观播音主持专业发展历程,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过于偏重播音员的培养,注重技巧性的传授,强调是如何把书面文字变成有声语言:哪些地方该停、该连,哪些字词是重音,稿件的基调如何等。即便是技巧性的传授,教师课堂上也多以指定稿件播读为主要内容,采取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对理论部分往往一带而过,学生容易养成不动脑筋、不看书,等着他人讲解的不良习惯,忽视理论思维的训练。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没太多思想的“肉喇叭”,一旦离开前方记者的采访,后期编辑的编写,就无所适从。
(三)“硬件”不足,“软件”乏力
业界一致认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于设备、教学实践场地等都有特殊的要求。而眼下的现状是,很多院校虽然开办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设施建设却没及时跟上,对学生们来说,学费比普通专业高出将近一倍,却没得到相应的教学资源配备。有的学校每年近百人的招生规模,却没有一间专供学生录音、录像的教室。充其量用多媒体教室配上一只话筒就成了专业课教室。招生规模和实验设备不成比例。其次,盲目的扩招,导致师资力量不足,有的高校凑合着请声乐、中文教师来教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同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队伍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许多教师长期在高校工作,少有机会接触播音与主持实务,经验缺乏,知识陈旧,结构单一,教学方式和手段也较落后,影响教学质量。
二、对策分析
(一)把握好招生“入口”
一方面,应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量。目前,播音与主持专业招生面试时,大部分考题偏重于普通话语音测试、情感的表现力及外在形象,而相对忽略考查学生的文化知识底蕴。笔者认为,应在面试当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常识题,以免大部分考生误认为播音主持专业只要形象好、声音条件好就行。另一方面,也应重视考查考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书育人,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杨澜曾说过:“要确立一个主持人的形象,相貌气质固然重要,知识储备、头脑灵活固然关键,但是最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和人格的健全。”
此外,招考教师还应不拘一格选人才。在面试、选拔考生时,招考教师视野可以放开阔一些。譬如,有些考生形象不理想,但是声音条件较好、理解力比较强;有些考生语音面貌有些许瑕疵,但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的组织能力不错;还有些考生模仿能力、声音的可塑性较好、知识面比较宽等,发现并认真对待他们的长处和特质,将他们放在考虑的范围之内,尽可能不漏掉可教之才。一个专业里的学生千姿百态、各有所长,才能互相弥补、相互学习。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播音与主持艺术具有融合新闻、传播、戏剧表演、服装、灯光、化妆等多学科的专业特点,这就决定了该课程在教学环节上既要体现新闻类专业的共性,又要注重发掘其本身为艺术类专业的个性。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老师应该认清自己的不足,吐故纳新,扬长避短,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信息和资源。从学校的角度,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定期送一部分教师去媒体、去高层级的院校进修深造,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和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可不定期邀请电视台、电台乃至网络媒体的优秀主持人、记者等来校开讲座,通过他们将最前沿的信息引进课堂,与学生分享。
(三)探索“一专多能”就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用人单位招聘主持人时要求越来越高。采、编、播一体化已成为合格人员的基本条件,这要求播音与主持专业毕业生尽可能地达到“一专多能”,特别是在地州市及县城的电视台、电台,由于人手不够、资金不足等,主持人既要充当记者奔赴一线采集资料,回来又要编辑、组织稿件,甚至还要能扛机拍摄等。鉴于此,高校应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创新课程设置,改进方式方法,促使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例如,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学校可以适当拓宽人才的培养口径,并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调整培养方案。出镜记者、空乘人员、商务谈判人员、新闻发言人、礼仪小姐和企业策划人员等领域都是可涉及的领域。相适应地,可把培养方案设定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与细化方向紧密相连,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不同,分别安排课程。例如,某学生适合从事出镜记者,教师可建议他上新闻采访与写作课;某学生适合做娱乐节目主持人,可建议他上戏剧表演等课程。
(四)建立实践基地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单位应主动与相应的传媒单位对接,建立实践基地,如此既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提高就业率。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去媒体见习,并且提倡见习不局限于播音员这个行业,而应全面了解该单位的整个运作过程:从如何收集一手材料到后期制作,编辑播出等。回校之后,组织同学们互相分享见习心得、找出问题所在,共同进步。同时,学校不仅可与当地媒体合作,建立教育实习基地,经常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等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定期支教:到山区给老师和孩子们上课,了解民生,体验民情,增长阅历,真正成为人民喜闻乐见、能说出百姓心声的主持人。
【参考文献】
[1]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我国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调查报告[R].2007.
[2]张仲年,孙祖平.赋予自己的观念以自己的形式——首届电视节目主持人本科班办班访谈[J].戏剧艺术,1996(6)
[3]于琳.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08(12)
[4]杨澜.凭海临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论文摘要:文章明确了视觉艺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育中地位的重要性,重点探讨了我国视觉艺术研究的现状,即思维单一化,缺乏系统化和创新性的研究方法。提出今后研究者要在分析我国视觉艺术环境形成因素的基础上(受不同历史、政治、宗教、风俗等因素的影响),融会中外优秀的视觉艺术经验,才能避免研究方法的误区,使我国今后的视觉艺术教育健康繁荣地发展。
早在史前时代,人类就用图像模拟和创造自然世界,今天视觉艺术已经成为人们传达文化信息的重要系统,是人文科学的新领域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代文化理论更称之为“图像的转换”。忽略了视觉艺术发展的有机整体必然造成文化的断层。到目前为止,对视觉艺术并没有一个完全合理的概念解释,一般是指人们将眼睛所看到的自然形象,进行有意识的描绘,完成某种功用,赋予艺术作品一种文化内涵,并通过不同的载体传播与交流思想。视觉艺术的形式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大类:绘画、影视、雕塑、服装、广告、摄影、动漫、建筑、多媒体艺术等。视觉艺术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的专业教育组成部分。视觉艺术研究方法直接决定着其教育的科学性。本文将分析我国视觉艺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存在单一思维模式
我国早期的视觉艺术是在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离的半封闭环境中形成的,带有农耕经济特征和血缘宗法制度,是儒、释、道等不同文化形态相互融合的自发性独立文化体系。今天我国的视觉艺术产品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异常繁荣,视觉艺术研究却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还包括基础文化艺术设施的建设,如艺术博物馆、大学视觉艺术的学科建设),这既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难以推动文化艺术的整体健康发展。
例如,目前我国的绘画艺术研究就是一种典型的单一思维。由于我国的绘画艺术拥有传承数千载的历史背景并有人数众多的从业者,这造就了许多单一范围内(中国)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违背了艺术的多样发展规律。学校的绘画教育甚至还停留在简单的基础训练和理论研究中,特别是我国油画的百年发展史,在缺乏对“真实”的学习和“文化断层”双重因素影响下,其功能性正逐渐丧失。
2.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缺乏系统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视觉艺术研究亟待与世界接轨。尽管有更多机会学习西方视觉艺术的先进经验,但目前有些人研究方法简单,不是拿来直接抄袭就是东拼西凑。主要原因是研究者在对视觉艺术学科间的比较研究中缺乏应有的联系,没有融会贯通,没有系统了解中西方视觉艺术及各种流派的变化,忽视系统的美学知识理论指导,而进行盲目的实践。长此以往,研究逐渐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没有自己的创新性和民族特点。
通过对我们本民族的视觉艺术与国外视觉艺术的研究可以发现,由于地域、民俗和宗教信仰的差别,在传统视觉艺术上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缺乏系统化也表现在我国视觉艺术研究专著贫乏,难以在教育研究中起到指导借鉴作用。系统化研究就需要理顺视觉艺术发展的脉络,细致入微地从视觉艺术的绘画、图案、包装、招贴等方面比较研究中外在传统视觉艺术方面的不同之处,提高研究者的创作能力。
3.我国视觉艺术教育研究需要创新性的思维方法
视觉艺术的发展源自于人类无限的创造活力。长期的单一思维和缺乏系统化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阻碍了创造力的发挥,束缚了想象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创新性的思辩能力。因为创新性的观点来源于最少程度的思想限制和对课题的系统把握,有了丰富知识的指引,才能创新样式,保持视觉艺术发展的活力,并能指引健康的文化艺术发展方向。比如基础教育中强化构成艺术中的形式语言,而形式语言的图像符号就需要学生作为创新点展开无限想象的空间。视觉艺术的创新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应当成为今后的首要教学目的。
二、我国视觉艺术研究误区及解决策略
视觉艺术的繁荣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研究方法的科学程度从根本上又决定了视觉艺术的发展方向。我国薄弱的艺术教育力量和视觉艺术的历史经验无法适应视觉艺术研究发展的需求,一些行政干预也违背了市场规律。要解决思维单一化,前提是加强视觉艺术的基础教育,重视视觉艺术发展的文化地位,特别要排除行政思维等非专业性干预。
我国在视觉艺术研究中从根本上缺少跨学科、系统化的研究方向。目前在我国绘画艺术加速弥补文化断层的基础上,设计似乎也开始逐渐建立自身完整的研究体系,这主要得益于国际商业交流的频繁,促进了跨学科、系统化的进程。但视觉艺术设计较绘画似乎更加忽视自身艺术史的研究,对国外艺术史也存在断章取义,这必将使我国的视觉设计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研究传统图案在包装上的应用,思维不能仅限于传统图案,若将当代文化内涵和中外传统图案设计元素联系起来,发现共同点,去掉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因素,效果会更好。不同设计能够体现不同国度的风俗变化,扩展品牌的国际声誉,视觉设计更能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系统化提示我们在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功能性、装饰性,还可以从其他不同艺术形式中寻找装饰语言。要很好地运用形式美的要素,把不同的表现形式运用在同一平面上,使之协调整合成为一个完善的创意。因为形式要素中点、线、面的运用一定是相通的。当然,由于时代的不同,艺术风格也要相应变化,要考虑地域、风俗习惯、民族性、宗教信仰等各种条件,并且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使之融会贯通,更加系统化,成为雅俗共赏的设计样式。这样才能设计出有创新性、国际性的大品牌产品,为产品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创新性依赖于完善的创作思路,而提升创新性的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深入探索,挖掘创作者的潜力。这也迫使我们的视觉艺术教育研究进入这一良性循环轨道。
结语
本文主要是探究我国当下视觉艺术教育研究的一般思维方法误区,从视觉艺术的图案、包装等应用方面及绘画艺术实例,比较分析我国在视觉艺术研究方面的不足,从中找到今后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研究时避免单一化,追求多元化、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将知识整合,汲取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创造出更接近自然、更人性化的视觉艺术作品;学习国外的视觉艺术创新性方法,在借鉴之后提倡更富新意的创作。因此,研究者要能跨学科,互相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推动我国视觉艺术走积极健康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摘 要:针对语文教学中运用影视艺术存在的“频繁放映,喧宾夺主;直接呈现,思维僵化;预设情景,课堂呆板”等问题,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影视艺术的四点建议:要处理好老师、学生、课程、影视四者的关系;要认识到影视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要提高影视艺术运用的效果;要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关键词:语文教学;影视艺术;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影视艺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影视文化深受学生喜爱。特别是在校园内,影视文化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第二课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中受到了教育、熏陶、感染和启迪,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创新思维、生活方式、审美空间、艺术修养发生了深刻变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品质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因此,充分发掘校园影视的特点和功能,把影视的教育教学功能应用到教学中来,是新课改下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是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性体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影视艺术逐渐走进语文课堂,使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悄然发生变化,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影视艺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仍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当前影视艺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题
(一)频繁放映,喧宾夺主
把影视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频繁地播放影视作品,大大地降低了语文教学中语言和文字的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为语文课程的性质,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影视频繁地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也会成为干扰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因素,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二)直接呈现,思维僵化
有些教师一上来就播放影视作品,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探究,而是直接呈现问题或答案。教师过多地依赖多媒体,就演变成影视代替教师讲解、代替教师板书。由教师的“满堂灌”“填鸭式”演变成为影视的“满堂灌”“填鸭式”,这会阻碍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互动交流及其创造性的发挥。
(三)预设情境,课堂呆板
课堂教学中预设情境,不当地使用影视手段,会妨碍师生之间的知识与情感的交流,不利于学生对课文重点、难点的把握。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花大量时间让学生观看《中国桥梁发展史》专题片,忽视了说明文的教学重点,忽视了师生、师生的互动交流。
二、如何实现影视艺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的有效性
(一)要处理好教师、学生、课程、影视四者的关系
具体而言,教师是主导,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挥者”。教师既要认真研读教材,全面了解学情,又要善于剪辑影片,处理好课程与影视的自然衔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之构成思维的联动网络;影视资料是教材的补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载体,也是学生更深刻地把握教材的媒介。
(二)要认识到影视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教师要充分挖掘影视作品的教育教学价值,所选的影视片段必须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应适时随课播放,且课内放映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会喧宾夺主,把语文课变成纯粹的“电影课”或者“电视课”。
(三)要提高影视艺术运用的效果
在播放之前教师一定要懂得取舍,通过剪辑呈现明确的观察目标,向学生提出确切的观察要求,提出科学的观赏方法。观赏后让学生用准确的词加以表述,以检验效果并在以后的运用中不断改进。
(四)要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知识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头脑的加工改造才能掌握。因此,在直观过程中,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比如,模仿表演、情境朗读对白),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消极被动的直观方式。
总之,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中运用影视艺术的积极意义,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良倾向,大胆创新,努力实践,恰到好处地将影视艺术手段应用于教学,实现语文教学与影视艺术的有效整合,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从而获得语文教学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王千红.雕琢课堂时光:关于电影与语文有效整合的一点思考[J].成才之路,2011(24).
关键词:艺术教育;职业教育;艺术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255-02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艺术职业教育也在不断壮大。自2000年第一所独立的高等艺术职业院校成立,至2013年,全国艺术设计与传媒大类专业点和艺术教育专业点数已超4500个,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约47600个专业点的近1/10,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多年来,各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机构积极加强专业建设,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绩斐然。伴随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等艺术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并制约着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改革,为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一、当前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学科化。艺术具有技能展现特征,任何艺术形式都要由艺术家以特定的艺术技能为表达手段,因此艺术专业的教学和艺术家职业养成有很大的一致性。在高等职业院校艺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对艺术家的技能表现、艺术形式的外化表达以及艺术类职业的职业能力三者间相互关系认识不够,而把三者之间简单地划等号,使得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专业课程带有明显的普通高等艺术专业教育的学科化倾向。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高水平专门人才”有着明显差别。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并非培养专职的社会艺术家,而是培养社会及行业所需要的“应用型职业型艺术专门人才。”因此,现有的高等艺术专业教育的学科化课程体系是不能适应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
2.课程标准缺位化。课程标准“是规定各科课程各方面基本要求的标准,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长期缺少具有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课程标准建设也渐受重视,2010年高职高专各教指委启动教学规范研制工作。2012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稿),其中涉及艺术类10个专业,而大部分艺术类专业仍没有相应国家教学标准作为指导文件。因课程标准建设滞后,没有较完备的课程标准用于指导教学,现在还有一些高等职业教育艺术专业采用原来的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或者套用普通高等教育艺术专业的相关课程标准来替代。没有具有一定普适性和广泛代表性的用于指导高等艺术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课程标准,制约着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3.实践教学简单化。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从课堂教学的素质养成到职业技能转化的重要步骤,各高等职业院校对于实践环节都十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对实践教学环节虽然也很重视,但当前的艺术实践教育体现出表面化、简单化倾向。由于对艺术职业教育的特点认识不足,对实践教学的相关研究不够深入,各高等职业学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很大程度上在模仿普通高等艺术专业教育的技能练习教学模式,具体表现在主要是针对特定课程或某一课题而进行的实训活动。这类实践教学目的比较明确而单一,形式和内容都比较简单,甚至把课堂技法(技巧)练习当作实践教学的全部。这样的实践教学虽能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但在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养成上力量单薄,难以形成综合的合力,对人才培养起的作用比较有限。
4.教学管理松散化。教学管理作为有效组织教学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必需的保障手段。各高职高专院校都十分重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行开展质量监控与评价,积极探索教学管理的有效模式。相比较,艺术类高职高专院校(或专业)对教学管理的研究不够深入,教学管理水平普遍不高,明显具有一定差距,呈现出一种松散状态。一是,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照搬普通高等教育艺术专业的教学管理模式或者照搬其他专业的教学管理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又存在着难以按部就班“整体对齐”的现状;二是,对高等艺术职业教育课程的相关评价标准建设不足,缺乏相应的管理标准,教学监控缺少有效依据;三是,大多数学生和相当数量教师对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特点把握不准,把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等同于造就职业艺术家的普通高等艺术教育,用普通高等艺术教育的特征类比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教学。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教学管理的松散无序状态。
二、对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改进的探讨与建议
1.构建面向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职业化课程体系。高等艺术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就需要紧紧把握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改变以艺术学科为本位的课程模式,构建以职业需要的艺术技能养成为本位的课程体系。要对本专业面向的社会职业岗位做详尽的调研,深入了解社会对特定职业岗位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期望和要求。然后对调研结果进行归纳,根据相互关系归结成几个职业艺术素质模块,并明确模块的具体内容和质量要求,把相应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并根据每个模块的内涵重新整合,形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艺术素养模块。这样课程模块和职业素质模块间就有了很强的对应关系,提高了课程与岗位的关联度,实现了学校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2.制定具有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标准。作为教学指导性文件的课程标准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组织教学的重要依据,课程标准集中体现了对特定阶段学习者在知识、技能、情感、观念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构建适应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职业化课程体系的同时必须充分重视相应课程标准的建设工作。在紧紧把握社会对相关艺术职业岗位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课程模块的特点,寻找各课程模块之间的共同点与相异点,并认真分析、学习群体的整体特征。根据社会对职业的素质期许、课程模块的特点以及学习者的整体特征等有针对性地制定课程标准,做到“针锋相对”。这样的课程标准才能适应高等艺术职业教育需要,真正地指导课程教学。
3.建立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系统。实践作为检验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技能提高与锻炼的良好平台。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培养审美情趣,磨炼课堂所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由于教育价值定位、形式等因素的差异,普通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在现有的高职艺术专业教学中,专业艺术技巧的课堂练习和实训最为常见,也是学习者掌握一定艺术表现手段的必经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种练习和实训更多的是针对特定艺术课程进行的较单纯的技巧性训练,对高等艺术职业教育而言,仅通过这样的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实践教学的最终指向应是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养成,而不是简单的艺术理论知识和艺术表现技能学习的成绩。我们在加强融合、突出素质、协调适度的原则下系统设计,打破有关艺术门类或课程实践环节壁垒,对应于教学模块,建设一批综合性强、能对职业技能进行多维度训练的综合性实践项目,使之形成完整体系。
4.完善稳定可靠而又机动灵活的教学管理机制。教学管理作为稳定教学秩序、规范教学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教学稳定有效运行起着重要作用。要在培养的艺术职业人才综合职业素质能够被社会广泛认可这一基础上,建立多维度的教学质量观,吸收普通高等艺术教育的教学管理经验,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管理规律,以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和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从管理机构的健全、教学制度的完善、教学质量的监控、教学档案的建设、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完善教学管理,提升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教学管理既要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充分尊重艺术教育的自身特点,根据不同艺术专业和课程类型进行有适当差别的对待。既要保持管理机制的相对稳定性,又要能根据发展要求适时革新管理模式,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
三、在改进中应注意的问题
1.强调模块化课程下的实践,不等同于单纯的模块式艺术技能训练(即“MES”模式),也不是对“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否定。它更强调综合性的职业艺术素养训练,要循序渐进开展,力求在有限的课程学习时间内尽可能全面地提高学习者综合职业素养。
2.注重学习者艺术职业素质的培养,不能简单的“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不仅关注于学习者在校期间职业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职业道德的养成,还要认识到职业素质是一个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过程,要引导学习者继续学习意愿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使之具有不断完善自身素养的动力和能力。
3.不断探索教学形式的革新。在常用的主题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模式之外,不少学校推行“工学结合”、“工作室”等教学模式。各种教学模式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实践教学的效果并不都很理想,这就需要不断完善现有教学模式并开拓更多的教学模式。
4.积极寻求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效方式。要随时关注社会对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以及对毕业生胜任工作能力的反馈,积极寻求企业行业进入学校参与管理的新模式,根据社会需求持续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不断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艺术职业教育蓝皮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