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心理医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甲:老师们,同学们,今天咱们谈谈“讲礼貌”。人与人之间应该讲礼貌。
乙:讲礼貌非常重要。(附和的口气)
甲:礼貌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礼貌是感情的“粘结剂”;礼貌是打开友谊之门的“钥匙”;礼貌是伸向在困境中人的一只“温暖的手”。
乙:看来还真得讲礼貌。
甲:比如大家清晨第一次见面,一般都要打个招呼:“早上好”!
乙:“早上好”
甲:别小看这句:“早上好”,它让人感到心里热乎乎的。
乙:的确如此,热死了。(动作:擦拭满头大汗,给自己扇风)
甲:其实讲礼貌就是要真心对待对方。
乙:就是就是,真心是最重要的。
甲:对外宾,我们可以说:“May I help you?”
乙:我能帮您忙吗?
甲:遇到年纪大的外宾,我们可以说:“You first,please.”
乙:您先请。
甲:只要的真心的,就是有礼貌。
乙:对,真心诚意最重要。
甲:到过云南的朋友都知道,云南有一习俗,“泼水节”。为了表达友谊和热情,就往身上泼水,这可能是与云南的气候有关,因为那儿热,不用担心客人会感冒。
乙:这个礼节好,特别是对那些不好洗澡的人来说。
甲:好不好那是人家少数民族的礼节,风俗习惯嘛。不过这礼节要是用到我们哈尔滨,恐怕就不行。
乙:那不照样吗。
甲:照样?
乙:那当然,人家的习惯吗。
甲:假如你,在哈尔滨,冬天,零下三十多度,犀利的北风刮个不停,你西装革履的独自一人走在大街上 。
乙:慢,我怎么越听我越像来自北方的一只狼。
甲:狼不狼的咱先不管,突然,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出现在你的面前。
乙:要表达诚意。
甲:姑娘从家里弄来一桶凉水。
乙:废话,用开水那是退鸡毛。
甲:往你头上这么一浇。
乙:感觉好舒服奥。
甲:再看你。
乙:两眼直直的盯着姑娘。
甲:现在你已经不像你了。
乙:像什么?
甲:整个一根冰棍
【中图分类号】 G6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1―0077―01
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结果。因此,绘画便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让孩子能真正敢想、敢做、敢创造。绘画也是儿童表达自己的最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绘画,儿童能不断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绘画从儿童身上表现出来的不仅是情感,更是童真。本文阐述了儿童绘画中所蕴涵的儿童思想以及活动,并且用美术与心理学的有机结合,透过童画看童心。
一、儿童画中蕴含着儿童的思想
我常常被5岁女儿的绘画作品所打动,会在她的作品中发现很多有趣的故事。同时也有很多不理解,所以我很愿意听她给我讲画中的故事。出人意料的是,女儿会像导游一样带领我进入她的绘画世界,告诉我这个地方画了什么,那个地方画了什么。她的作品常常给我带来惊喜,也激起了我通过对她的绘画解读儿童心理的兴趣。
因此,我们可以对儿童画作品进行心理解析,正确认识这些图画中所包含的儿童内心世界,不要再把孩子们的画作为简单的涂鸦之作!绘画是儿童心理、人格、情感等方面的一种表征,也可以说儿童绘画就像一面镜子――因为它折射出了儿童心理的方方面面。
二、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绘画是儿童表达自己情感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儿童在画中描绘各种各样的情感。许多从事儿童心理治疗的专家都认识到,绘画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因为,当儿童不能通过语言表达时,绘画可以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
美国最早的艺术治疗专家之一凯西・玛考尔蒂提出,绘画过程和绘画内容都是儿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的观点,她认为儿童绘画为儿童和心理医生的交流提供了一个非常安全的沟通渠道,同时,绘画还能够帮助心理医生评价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状况,了解儿童对自我和外界环境的认识,从而帮助儿童解决在情感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扰和问题。正是绘画心理让我们了解儿童的内心、情绪和心理发展状态,而绘画心理的基本目的是使和能通过绘画语言来表达与他对自我、对他人、对环境的感情、幻想和认识,换句话来说,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及对外界的认识。
三、我们要通过儿童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我们应该通过儿童画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们的所想所要。儿童时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儿童来说非常重要。儿童时期更处于一个各方面都需要开发成长的阶段,思想行为上是自由的。儿童画最讲求的就是简单、轻松;打破常规,不讲循规蹈矩;讲神似,不求形似;抓动态,忽小节;色彩鲜明,对比强烈。这些都是儿童画自身的特性,看似天马行空的无拘无束,实质上每一幅画中都有一个故事,值得细细品味。所以说儿童画是属于儿童的,成人无法绘制出童心。儿童都是借助绘画的形式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在他们的画中有眼睛所看到的现实生活、有不懂的事物、有自己的愿望等,这些在儿童画中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例如,经常出现在孩子画中的那个人,肯定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孩子在对他表达强烈的爱和依恋!
孩子还会通过画画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如,我女儿有一次画了一幅全家福,画中她又领了一个妹妹,一家四口其乐融融,说明她还希望家里再有一个妹妹,和她一起玩耍,共同长大。
可是心理医生告诉我们,这些奇怪的图案,却是儿童在讲述曾经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本期Clinic栏目,我们邀请到有着丰富经验的儿童专理专家,带领我们解读透视儿童涂鸦,走进孩子心中的秘密花园。
儿童涂鸦不应忽视――儿童心理咨询专访(A=安秋玲,P=本刊记者)
P:心理学家所研究的儿童绘画包括临摹画吗?还是仅仅指儿童即性的涂鸦?
A:主要以儿童的即性涂鸦为主,因为即性涂鸦可以更自由地表达绘画儿童的潜意识,有利于研究者的投射分析。临摹画因受临摹主题的限制、受到临摹作品与原作品比较而对儿童产生的评价威胁的限制,因此不利于真实表达绘画儿童的体验,所以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比较少用。但是,在引导儿童开始绘画的过程中,在启发大年龄儿童自发产生认同、顿悟等体验的过程中,临摹画可以根据儿童年龄、难度、内容、情境等而有选择性地使用。
P:经常被家长所忽视的儿童绘画,它在儿童的整个心理发展过程中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A:绘画是儿童认识世界,表达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分析,儿童通过绘画,不仅在尝试着以自己的动作来控制外部的世界的自主性,而且在创造性的涂鸦过程中发挥着自己的主动性,顺利走出自我中心而达到自我的健康发展;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分析,儿童通过绘画而不断地促进思维复杂性的发展:借助于绘画内容的意义性而不断地从感知运动思维发展到具体运算思维、形式运算思维。总之,儿童绘画在儿童的2―10岁左右期间,作为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自发的表达方式而对儿童整个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P:在治疗过程中,是否需要一个比较特别的环境,以便更好的促使医生与儿童之间的交流?
A:使用儿童绘画作为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式,相对来说需要一个比较特殊的环境以更好地促进心理医生与儿童之间的交流。这一特殊环境是以儿童感到舒适为需要的环境,例如说,适合儿童高度的画桌,儿童触手可及的颜料,适于儿童自由玩耍的空间,适量的玩具等等。但是,环境是客观的,心理医生建立起儿童对环境的熟悉感、信任感是有效促进心理医生与儿童交流的最重要保障。
P:在把绘画作为了解儿童辅助方法时,心理医生似乎应该始终与儿童保持密切联系,那么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相比其他方式,是不是更长一些?
A:儿童绘画的整个过程中,心理医生作为辅助者、观察者、支持者、倾听者、合作者与解读者而一直与儿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使用绘画作为咨询与治疗方式需要更长的时间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低效性。绘画的过程因儿童个性的差异以及所处情境、所画主题等原因而绘画时间有长有短,但是由于绘画方式的投射性能尽可能避免儿童的防御心理、弥补儿童语言表达不清的限制、同时由于绘画过程中心理医生与儿童之间的互动所显现的信启、更加真实具体,因此心理医生把绘画作为咨询与治疗儿童的种方法,在使用的时候会更加的直接便捷。只要儿童乐意进行绘画,那么这一过程相对于游戏治疗、认知治疗等方式就会显示出其高效性。
P:对那些受到虐待或目击暴力的孩子来说,他们会因为恐惧、个人安全感、保密或者排斥而不能自发画画,这个时候您一般会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疏通与开导?
A: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引导儿童绘画都是心理医生与儿童达成信任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当时情境而自然切入。对于那些受到虐待或目击暴力的儿童来说,他们有的时候的确会因内心的恐惧而不能自发画画,在这种情况下,如心理医生仍需要借助儿童绘画的途径分析,那么所采取的引导方式有:(1)以游戏的形式带动儿童的参与,如通过角色扮演或者主题讨论确立起明确的主题,然后引导儿童把刚才的角色或讨论主题以具体的形象画出来;(2)以合作绘画的方式,降低儿童因作品而带来的威胁感,然后在儿童安全体验的基础上引导他进行即性绘画; (3)以竞争的形式,提高儿童绘画的动机,使儿童和心理医生比赛的过程中进行绘画;(4)以添加的形式,推动儿童绘画过程中的自由表达,使儿童在抽象而简单的线条基础上进行绘画:(5)以简单主题为铺垫,引导儿童绘画,如在临摹当前所见的人物、事物基础上,提升儿童绘画的兴趣,使其乐意去绘画;(6)通过既成图画让儿童讲故事,从而理解儿童的内心;(7)以即成图画为靶子,让儿童挑错,从而使儿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具体引导技巧的使用需要与当时情境、儿童个性与问题以及一定的咨询语言风格相匹配。
p:据说纳粹集中营保存下来的儿童绘画作品中,只有一小部分描画了与大屠杀相关的情景和事件,更多的孩子记录了日常生活画出了许多代表美好事物的画面,比如想象中风景、小动物、儿童玩耍、家庭等等。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A:在纳粹集中营中生活的儿童,虽然他们的生活经历相似但是他们绘画的主题意义是有差异的,有的儿童的绘画作品以日常生活为主题反映自己的感受,有的儿童以想象的美好为主题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因为儿童的绘画所表达的主题意义包含不同的方面,例如儿童的经历(曾经遭受暴力的场景)、当前的关注焦点(一个小时前刚看到的卡通形象)、未来的意愿(希望像鸟儿那样自由)等等。儿童绘画作品的主题来源究竟是哪一个方面呢?需要结合儿童的表述以及其他的信息进行确定。相比较而言,以美好事物为主题的儿童作品反映出绘画儿童对自我挫折心理进行修复的内在力量,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更具有积极意义。
P:对那些成长环境相对比较健康的儿童来说,他们的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绘画了解和做些什么呢?
A:对于健康的儿童来说,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绘画过程以及与儿童交流绘画作品,来更好的了解儿童。(1)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儿童绘画的发展具有阶段性,2―4岁的儿童处于涂鸦期,以非系统性的重叠乱涂,大片的线条和封闭的形状为特征:4―9岁的儿童处于图式期,儿童使用一些固定的形式来表征人物、事物和环境:9岁后是现实主义时期,儿童以写实的形式描述现实中的细节。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是与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相匹的,因此当儿童长期表现出低年龄儿童所处于的一种绘画发展阶段,如5岁儿童的绘画仍以无序的线条为主,那么父母就需要关注儿童认知发展的正常性问题。父母可以通过引导儿童关注现实环境,与儿童交流绘画的主题意义,帮助儿童以讲故事的形式陈述绘画作品的形式,促进儿童的认知从感觉动作阶段发展到具体形象阶段,并最终顺利达到抽象思维阶段。(2)了解儿童的情绪状态。儿童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感受因受到语言、认知以及环境等的影响而难以明确表达,但是借助于绘画这一形式,父母可通过绘画过程中儿童使用颜色、结构、形象、关系等绘画元素来了解儿童情绪。父母可以通过与引导儿童自由画、与儿童交流绘画主题、给出具有暗示性的绘画主题或人物形象等不
同形式,达到儿童情绪的积极表达与宣泄。(3)画画的过程也是了解儿童个性的过程,如有的儿童具有完美倾向,在绘画的过程中对细节非常强调、反复的涂擦:有的儿童自信不足,以不会、画不好为借口而不肯绘画等等。对于完美倾向的儿童,可以通过改画,规定时间内快速作画,列不同阶段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等形式,使其意识到最完美状态的不存在,关键是在不断的努力过程中做的更好:对于不自信的儿童,父母可以通过合作绘画,简单主题的绘画,儿童自己对自己不同阶段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等形式,减低儿童对外界评价的威胁感,促进儿童的成就感体验,从而最终建立起儿童的内在自信。
P:一般的心理治疗都会对治疗对象信息进行保护,避免将其泄漏。那么儿童画心理治疗也遵循这个原则吗?比如公布你们和儿童之间的谈话,尤其是有的描述了某些独特情形、事件和经验的绘画作品,会事先征得他们的父母、监护人,甚至本人同意吗?
A:儿童画的治疗同样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保密原则以及其他的咨询所必须遵循的伦理规范,如安全原则、自由原则等。在使用儿童画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对于需要进行的录音或录像的咨询过程、需要公开公布的咨询谈话及有可能暴露个人信息的绘画作品,咨询师需要与儿童本人或作为儿童监护人的父母等进行公开、详细的说明,并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在彼此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双方将签署有明确规定的咨询协议。事买上,在咨询过程中所产生的儿童绘画的保存问题,咨询师也会尊重儿童的选择而或留(包括必要的临摹本)或让儿童带回家。
让画代我说话――儿童心理绘画治疗举例
以下是几个利用儿童绘画进行心理治疗的例子,本刊希望通过这次小小的儿童心理绘画初探专题,能给予家长一些有益的启迪。
01没有耳朵的群殴
5岁的天天对咨询是“无所谓”的,“我没有神经病,是妈妈有神经病,整天那样叨叨,烦死了,让妈妈去死吧,我再也不想见到她!”面对天天的“抵制与不合作”政策,咨询师鼓励地说:“听说你的画画得很好啊,我这儿有纸,让我看看你都会画一些什么?”天天最喜欢画画了,所以他画得很快,一会儿一张画纸就画满了:一群没有耳朵,彼此叫骂的人。他特别有兴致地进行解说, “这个拿着刀,那个拿的是枪,他们在打仗……”怎样来分析天天的画呢?
首先,画面整体比较杂乱,人物排列层次混乱,这反映出天天所感受的周围环境是“乱糟糟的战场”,无论是在地面上,还是在楼上,大家都在打架,战场无处不在。这一环境必然使天天的情绪不稳定,缺乏一种被接受的安全性。
其次,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看,人物彼此之间是攻击、打杀、谩骂的行为,而且天天特别以多次描涂的形式强调了人手中所拿着的武器,这反映出人际之间的强烈的攻击性、防御性,家庭之中人际亲密性很差。事实上,妈妈离异后带天天住在父母家里,她因工作压力大,对天天的期望高,因此经常性地惩罚天天;而与天天最亲密的外婆,有的时候也因看到天天而联想到天天的爸爸,因此责骂天天“你就像你那个没有良心的爹,故意想气死我!”;外公脾气很暴躁,经常性的发脾气……彼此的攻击围绕着每一个人。
第三,从每一个人物来看,天天笔下的人都没有耳朵。耳朵本是信息流通的一个主要渠道,是我们自身的重要器官,而为什么天天所画的人都是缺乏耳朵呢?是忘记画了还是本来潜在的自我意象就是无耳朵的呢?对此,天天自己的解释是“有耳朵多麻烦啊,要听大人说那么多的话,我宁愿不长耳朵!”天天画没有耳朵的人,这主要是在于妈妈说教太多而导致天天防御性逃避。妈妈以“说教”的方式和天天沟通,道理讲了很多很多,虽然看似民主教养,但殊不知当这样不停地对天天进行说教的时候,妈妈潜在观念就意味着“妈妈说的对,你必须要听我的话”,这样一来就变成地地道道的权威教养,导致天天只能是压抑自己的想法而“接受”父母,造成了天天情绪的压抑与紧张,使天天学会消极怠工,以听而不进、走神、点头或者是厌烦、对抗等形式来应对妈妈,以没有耳朵来应对,没耳朵倒真是乐得轻松!另外,天天所画出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简单的火柴人,并以简单重复的线条进行表达,因此天天的形象思维水平发展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02人生路口的彷徨
这幅树、屋、人的图画,是读初中预备班的强强所画,因强强的个性内向,言语较少,心理防御性比较强,因此为更好地了解强强的心理状态,咨询师建议他画了这幅画。
从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出,树所占据的比例远远超出了房子和人,因此树是一个很突出的焦点:树的粗粗干与相对比较小的树冠一起反映出个体目前的一种发展状态,“具备先天的可塑素质,但是个体目前没有发挥出其自身优势而来”;树疤痕代表曾经“经受过的一些挫折”,果子很少说明了“目标与抱负水平一般”:在右上方所画出的枝叶有一些虚无,落笔很无力,反映出强强“对未来的发展也比较迷茫”。
房子比较小但地基线相对平直,相对说明“家庭的稳定性比较强”。房子中的窗户值得关注,“强强画了四个窗户与门口的小路”,反映出强强很希望与人进行交流。
在房前小路上,强强画出了人,人的形象不是很清楚,但是仔细看时,人的位置更值得琢磨。强强对此的解释是,“人正站在路的中间,不知道应该向哪边走”,这说明了强强的自我状态,正处于一种选择与彷徨的时候。他一转身,可能是回头朝向家里走,但是也有可能一转身,转向(家外)的同伴(社会)。在这种状态下,究竟是向哪儿转身,这就需要分析来自不同方向的引力了。
事实上,妈妈带强强来咨询主要是因为强强是结交了班级中几个有钱朋友一起玩而屡次偷拿家里的钱,父亲发现后痛打了强强,但是强强又再次偷了家里的钱,因此父母对强强失望了!如果父母真的不能再原谅强强一次,不能理解和支持强强的兴趣,那么强强将在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理解而更可能和同伴在一起:如果父母能同感强强,与强强交流并帮助强强以可行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兴趣,那么强强会体验到家庭的温暖而更可能回归到家庭中。
强强做事可能比较犹豫,所有图画的笔触多以间断、叠加为主。
03大树
儿童作为人类主体中最具可塑性、创造性、教化性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成长、发展情况关系着社会整体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取向将会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因此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是关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标志。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儿童在多元社会结构下的弱势特征愈加明显,在缺少人文关怀和社会保护的机制下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也越来越突出。
一、儿童心理问题的日常表现
1.过度焦虑
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儿童在日益紧张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经常表现为焦虑和紧迫感。一种是情境性焦虑,面对考试、比赛等竞争性的活动,他们会担心考不好怎么办、拿不到第一怎么办等,整日忧心忡忡,无法安心学习。另外一种是机制性焦虑,即身体和心理机能面对紧张事务的时候会自发地感到害怕、紧张等,这种焦虑是可以通过外界环境的安抚以及肯定给予孩子更多自信,再者通过多次锻炼与适应,是可以避免的。[1]
2.自我封闭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思潮多元化、社会现象复杂化、社会关系网络化,这些变化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带给儿童一定的不利影响。他们无法辨别一些现象的本质,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表现出冷漠、孤僻、逃避,喜欢独处,与外界缺乏交流与沟通,从而产生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3.自私行为
现在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是“小皇帝”“小公主”,爸爸妈妈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很多孩子习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在学校他们依旧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不愿服从老师管理,不愿帮助其他同学,没有集体归属和集体荣誉的意识,我行我素,自私自利。
4.攻击行为
现在很多对儿童开放的影视节目都带有打斗的场面,对儿童心理的发育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加之儿童的模仿能力促使他们把这些拳打脚踢的所谓功夫搬到现实生活中。有些儿童乐于搞恶作剧或者动手欺负其他同学,被其他同学奉为老大,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不良行为不加制止,将会增加其暴力倾向,在其以后成长发展的道路上埋下一颗炸弹,随时可能危害到他人和自己。
二、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儿童这一群体由于年龄尚小,明辨是非的能力还很缺乏,对周围事物和关系的梳理以及把握程度不够,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调节以及控制能力差,很多儿童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得到矫正和治疗,将会对其后期性格和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弊端。
1.遗传因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就人类而言,遗传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递给下代。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的神经系统的特征等。[2] 儿童的智能和性格通过遗传也是可以继承和发展的,父母的遗传基因不同,导致孩子的智商、情绪、性格产生差异,这是大家一致认可的。一些精神病的遗传更加直观有效地说明了遗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因此在儿童心理研究中对遗传因素的考虑是不可或缺的。
2.社会环境
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就与这个世界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儿童经过了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心智逐渐开始对自我意识进行感知,也就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开始一定程度的自我理解和把握,但还不能够足以掌控自我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而儿童身处其中的大环境就弥补了儿童自身心智不成熟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儿童心理状态的发展进程。家庭、学校、同伴关系、大众传媒与社会文化等共同构建的社会环境为儿童心理认知和对自我行为的掌控力的增强提供了广阔而坚实的外在空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在儿童开始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关键时期,父母的教育程度、个性特点、教育方式等形成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成熟的加速器。与家庭相比,学校乃是儿童成长的第二个家,儿童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除了身体的健康成长,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校作为一个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书育人的机构,不仅教授儿童各项社会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还把特定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传递给儿童,为其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儿童来说,有太多的未知事物和领域等待他们去发掘,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新鲜感和好奇感,同时也带来一定程度的惶恐和畏惧,出于自我保护和自我占有,他们不愿意接触社会其他事物和群体,因此同伴关系的好坏对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开放性格的培养至关重要。儿时的同伴和友谊是他们童年时期最宝贵的经验,将对以后的性格和心理产生很大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到来,儿童接触社会的方式和手段丰富多样,网络成为当今社会联系与沟通的重要工具,同时他们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儿童的成长发育是不利的,如何利用大众传媒的及时有效性,避免一些低俗文化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之间传播成为当今社会问题的重心。儿童心理的良好健康成长和培养需要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需要主流的意识形态的监控和指导,需要家庭、学校、传媒等社会角色的相互协调,共同努力。在儿童心理出现问题时,应依靠多方力量、多种方法对其进行纠正,这就涉及儿童问题心理及行为的矫正学。
三、对儿童问题心理及行为矫正
一个人的意识决定其行为方式,因此如果儿童心理出现了问题会直接影响其行为特点和行为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塑造和培养离不开家庭、学校、同伴关系、社会文化等多方外在因素,那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同样是这几方面的因素没有协调到位所造成的结果。儿童的不良行为是其心理动态的直接体现,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治疗和矫正同样要从家庭、学校、同伴关系、社会文化出发,以儿童为中心,运用科学而温和的方法和措施,对诸如自闭行为、攻击、过度依赖行为、逃避困难行为、精神分裂行为、多动行为等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从而找出对付这些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的对策。
1.家长注重教育方法,身教与言教并重,培养儿童健康向上的心态
家长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取向,并且这种影响通常会伴随其一生,一旦错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心智成长造成不良结果,这种结果也往往是无法修复的。因此家长应该身教结合言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方向和榜样,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运用正强化和负强化手段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模式和行为动机,消除儿童不良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家庭土壤。正强化就是当孩子出现目标行为之后,设置某个刺激,从而鼓励这种行为再次发生,反之,通过消除孩子不喜欢的待遇达到提高该行为目标发生的概率就是负强化。爸爸妈妈作为教育者,这两种方法是最常用的,对孩子的正确行为给予鼓励和赞扬,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大有帮助,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为得到荣誉而不懈努力、增强其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信心和决心,鼓励孩子持之以恒地坚持好的行为习惯。负强化有时会和惩罚相互混淆,其实很简单,负强化是用于增加目标概率的发生,而惩罚则是用于减少目标行为的发生概率。负强化同样是塑造良好行为,而惩罚则是为了消除不良行为。[3]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除了运用上述方法,还要注意言而有信、制定家庭行为规则等,避免溺爱、家庭暴力、专制强压等剥夺儿童的正当权益、滋生儿童不良心里的行为。
2.学校因材施教,摆脱儿童的消极控制,提高教育的理智性
学校是对儿童进行规范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都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成长。学校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4]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智成熟及接受能力,摒弃对孩子的控制和灌输手段,积极主动地调整、改变与学生的互动。同时怀着深厚的情感与真诚的态度,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儿童的性格特点,同时热情而又严肃地提出对他们的希望,使孩子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教师的谆谆教导。教师是学校中与儿童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亦师亦友是帮助儿童打退消极心理、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的最佳模式,真正走入孩子内心,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3.运用心理疏导,提高儿童明辨是非和融入社会关系的能力
社会是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大舞台,为个人能力的提高和强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很多能力的形成单靠家庭和社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中,才能培养服从、分享、竞争、协作等意识,胜任多种社会角色的演绎。社会相关组织和部门应广泛建立儿童交流的平台,完善儿童公共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少年宫、游乐园等,多组织一些技能大赛和集体活动,为儿童智能和心理机能的增强提供更多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儿童与外界的交流增多,对世界的感知和熟悉程度增加,对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更加明确,对自身更加严格要求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4.运用政策和法律,对社会媒体和信息传播予以规整,同时提高儿童对外界不良诱惑的抵抗力
大众传播媒介信息来源广泛,因此良莠不齐,使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与现实世界脱节。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加大对大众传媒的规范与整顿力度,加强对网络市场的监管与控制,防止未成年儿童进入公共网络场所。应该充分发挥传播媒介的宣传作用,对儿童、家长和教师进行儿童心理知识普及教育,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征,通过生动的图片、电影等形式开展儿童心理知识讲座。[5] 组织儿童看一些青少年犯罪的纪实片,提高儿童对社会诱惑和危害的警惕,增加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一特殊群体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对心理问题突出的儿童应该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找出其心理问题的根源与相应的解决对策,严重的儿童应该在心理医生的专业心理辅导与治疗下,配合家庭、学校、社会的集体努力,为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为儿童充分融入社会道德与理性的轨道铺好道路。
(作者单位: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蒙自,661100)
参考文献:
[1]董珍玉.让每一个少年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J].科学时代,2011(1).
[2]何先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当一个学者决定做妈妈
陈鲁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山东的乡村度过的,虽然她的父母都是知名大学毕业,来自大城市上海,但在那个特殊时期,几乎所有成年人对于子女的教育都实在是无心顾及。陈鲁说自己的童年与同龄人大体相似,放养,漫山遍野地跑,接触大自然很多,无忧且快乐。1988年,陈鲁从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继续在学校攻读语言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语言学里有一个分支是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陈鲁在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在那个年代,一个学者要更换自己的专业在国内很难实现,而美国的心理学专业总是乐于接收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人,陈鲁于是专程赴美学习心理学,5年完成全部课程,于1998年获得纽约大学发展和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
2002年,36岁的陈鲁博士已经在纽约市立大学任教4年,从事儿童心理学研究近10年,周围很多美国夫妇都流行不生小孩,丁克着或者领养着,同样过得很快乐,陈鲁也开始考虑,自己是应该效法这些夫妇,还是应该生一个属于自己和丈夫大卫的孩子。
由于夫妇俩都是心理学家,来往的圈子里有不少都是心理咨询师。有一次陈鲁向一个心理医生敞开心扉的时候聊到要孩子的意义,那个医生说:“意义在于亲自观察和见证一个生命的成长。”这句话对陈鲁的触动很大,虽然此前她作为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学者,常常会和孩子们打交道,观察他们的行为,研究他们的心理,但接触的时间毕竟有限,如果是自己的孩子,肯定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更为打动陈鲁,让她终于打定主意要做一个母亲的,是让现在的陈鲁常常挂在嘴边的一段经历:当时,陈鲁在纽约追踪研究刚从中国移民美国的儿童,有一次陈鲁见到一个刚刚从武汉到纽约的6岁小女孩,像很多新移民,女孩因为听不懂老师说什么,身边没有熟悉的小朋友,所以很怕上学,一家三口睡在一张铺在地上的床垫上,条件很苦。但是,当陈鲁问小女孩喜不喜欢美国的时候,小女孩毫不犹豫地说:“喜欢,因为美国有爸爸妈妈!”那一刻,陈鲁真正领悟到了孩子的含义:如果世界上有一个人会不讲任何条件,只认准跟定了你,那就是你的孩子。
分享从育儿日记开始
2002年,陈鲁生下女儿莉莉。
作为一个学者的陈鲁坚持写育儿日记,记录下女儿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作为一个妈妈,陈鲁发现,即使已经研究儿童心理10年,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的智力和情感,还是不断带给她惊喜。
在女儿1岁到3岁之间,作为学者的陈鲁想在孩子语言快速发展的阶段详细记录下如何同时学到中文和英文,她遵循规范的研究程序,准确及时地每天记录下女儿说的新词新句,不光一字不差,还记录下她是和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作为妈妈的陈鲁,偶尔回过头去翻阅这些日记时发现,日记里面充满了一个两三岁孩子与大人的交流。
在女儿3岁以后,随着孩子和大人交流的内容越来越广和深,陈鲁常常被这种交流的力量震撼。每天晚上,趁莉莉睡觉之后的一点空闲,陈鲁都会把交流双方的对话以及前因后果一字不差地写下来。有时候,她怕等到晚上睡觉前忘记,甚至在交流的当时,随手抓来皱巴巴的餐巾纸或者报纸、火车票等一切能找到的小纸头,用尽量不让孩子注意的方式把对话记录下来。
亲友是陈鲁育儿日记的第一读者。陈鲁的妹妹也是一名母亲,看了陈鲁的育儿日记之后深受启发,主动请缨把日记手稿输入电脑,并且鼓励陈鲁把育儿日记与更多的妈妈们分享。在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鼓励下,陈鲁渐渐认识到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用现代心理学分析重新组织结构,更将多年来儿童心理研究的宝贵案例添加其中,最后,一本私人育儿日记逐渐变成了一本对孩子未来真正负责的实用育儿经《0-6岁A+育儿法》。
和孩子相处丰富和完善了自我
莉莉两三岁时,陈鲁不止一次刚在一个会议上穿着正装对着听众侃侃而谈,一回家便马上被孩子要求乖乖地趴在地上东嗅嗅、西闻闻,外加几声狗叫。开始时,这种反差让作为学者的陈鲁自己也觉得怪怪的,但几次之后就尝到了甜头,这种生活多丰富啊,多层次分明、有张有弛啊。也就是在和莉莉的相处中,陈鲁得出了一个结论:和孩子成年累月的玩耍中,受益的绝不只是孩子,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世界和心灵。
家长也是人,家长有时会很累,会受伤害,会不小心犯错误,会在感情上迷茫。这些事很多都和孩子无关,可孩子会感受到家长的情绪,会看到家长似乎无缘无故发火、发呆、不理睬自己、心不在焉、说话出尔反尔。如果这时家长不解释自己的心境,孩子会误解:她不爱我了?她觉得我很讨厌,我肯定做错了什么。家长有时会被孩子弄得很烦心,甚至气得要疯掉,对孩子感到失望,这种时候,如果家长选择拐弯抹角、冷嘲热讽或者关门憋气,孩子会在猜测、郁闷、恐惧中浪费很多时间,并永远没有机会了解到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实:父母也是人,也有人的各种需求和感情,我的行为会影响他们。为了避免误解造成的种种感情纠结,家长要及时向孩子说明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并解释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和想法。家长的这种沟通努力,不仅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明白很多事情可以说出来,说出来时的态度方法可以是正面的,说出来后大家是可以理解的,与此同时,对于成年人自己的性格朝正面方向完善,也相当有意义。
换言之,育儿的同时,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长,找到更为丰富和完善的自我,这就是陈鲁的经验。
Q&A
孩子要必备6种心理能力
Q=《成都女报》A=陈鲁
Q:现在育儿、家教方面的书很多,大部分都是家长教育自己孩子的经历。比如孩子上了某个名牌大学了,妈妈写自己教育孩子的成功过程。您的育儿方法和她们的有什么不同呢?
A:我也经常遇到家长问这样的问题。每一个孩子是不一样的,但孩子也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就像人与人之间比人和其他动物长得更像一样。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的是规律,告诉我们一种趋势,这是大多数儿童都遵循的。如果儿童的发展没有规律可循,儿童心理学研究就不存在了。对于孩子,家长应该既承认扎实、系统的儿童心理学研究,用这个总体规律作为育儿的指导,也要了解具体的环境会造成某些孩子偏离这个规律,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对待。
Q:简言之,“0~6岁A+育儿法”究竟是什么样的方法呢?
A: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是A级的宝宝,在他们生命的前6年,父母和家庭能够给予他们的影响太大了,如果父母能够善加引导,让孩子拥有6个心理能力,孩子就能升级为一个A+的孩子。我在《0~6岁A+育儿法》提出的6岁的孩子必备的6种心理能力是:健康的自主意识、对家人和环境的安全感、对生命的爱心和同情心、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口语能力、感情自调能力和注意力。现在的社会瞬息万变,作为家长,我们无法预知孩子今后要面对的世界是什么样的,需要什么能力,但是具备了这6点的孩子无论社会的需求是什么,都可以很快学习,很快适应。我们家长要给予孩子的正是这样的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