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管理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课堂教学模式上突破了传统授课方式,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被广泛使用。全新的个性化教学、学生学习环境的改变、教师角色的转变、现代科技手段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翻转课堂”这一教育“进口产品”在经过本土化实践的不断探索中,逐渐被认知和推广。以新兴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是否应该引入“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新兴专业有何作用?怎样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翻转课堂”体系?值得全面探讨和分析。
二、翻转课堂产生的背景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理念,来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所高中。2007年春,该校的两位教师考虑如何给因病无法出席课堂学习的学生补课时,利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教师讲课音频,并将制作好的视频放置到网站上以供缺课的学生使用。从未缺席的学生也使用在线材料,主要用于复习和强化课堂教学内容。不久他们进行了更具开创性的尝试——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形成了早期的“翻转课堂”。
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引入“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新兴的文化产业人才应该是懂得经营、擅于管理的复合型经营人才。由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包含许多学科门类,涉猎面较广,包括经济、文学、艺术、管理等学科,它属于一个复合型专业。第一,学生数量较少便于开展翻转课堂。2004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云南大学四所高校中首先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授管理学学士学位。这标志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正式设立。目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有几十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在校生总数仍然偏低,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第二,师资队伍跟不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已经有了一批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并充实到教师岗位中,但远远不能达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师资的要求。很多高校的任课教师甚至是从其他专业调转过来的,多数属于“半路出家”,这使得专业教师十分紧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实践性,这要求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务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从业经历。但是,中国从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门人才凤毛麟角,有些只作为企业的单一人才,不能兼职做专业教师,导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从业教师实践经验几乎为零。
四、怎样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模式
人们认为,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翻转课堂”模式,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观念体系、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结构的构建和优化等方面入手实施:第一,汇聚信息资源。在“翻转课堂”里,教师需要提前布置上课任务,需要学生进行信息搜集,极大的丰富了教学素材,同时课堂上进行信息汇聚,讨论教学目的,教师参与并评价,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个体无法掌握所有的教学资源,通过慕课教学,成为一种更为积极的教学手段。基于这些教学特征,人们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对教师与学生的定位重新定义,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教师也实现了角色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类教学的实践特性,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第二,加强课程群建设。管理学类课程群要使学生掌握管理学方面特别是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掌握一定系统知识后更多的是要充分了解文化资源,发挥开创性的思维。“翻转课堂”的推广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开放慕课,通过这一平台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学校的内容,感受不同的授课和学习方式,亲身体会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的碰撞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课程群建设无疑是一种难得,也使“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另外,教师授课时要预留实践环节,可与一些社会活动、比赛、案例研讨等紧密结合,突出实践环节在课程群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技术整合形成专业合力。由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所涉及的学科基础广泛而分散,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往往出现各个来源学科各自为政、各门课程之间互不协同的问题,难以形成专业教育的合力。因此,在“翻转课堂”中技术整合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比如录制微视频、制作微课、采用数字化互动教材、开放的网络教学视频资源等,这些都需技术更新提升教学手段,因此,数字化的教学课件才能更好地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课下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推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翻转课堂”的开展,人们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于何时进行翻转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学科内容适应性和学生特点等问题;对于学习资源,任课教师应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结合慕课等互联网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地制作适合学生的教学视频。
参考文献:
【关键词】师资建设;转型;产学研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由于其发展迅猛的态势,因此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文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从2004年教育部批准中国传媒大学等4所高校开办该专业以来,到现在已有近百所大学争先恐后的开设了该专业。然而该专业由于办学时间短、办学基础薄弱、办学经验不足,致使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建设以及学生的实习、实训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笔者将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为题,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建设以及学生的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解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形成一系列文章,供各位同行参考。本文仅就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资建设问题进行探析,不成熟之处,还望各位同行能给予批评指正。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师资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目前制约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市场对该类人才的急需,加快了各高校专业设置的步伐和招生数量的扩大。然而,由于历史上没有设置过相应专业,导致该专业师资储备严重不足。目前,该专业的在岗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其他相关院系中调配过来的,专业师资的人数少,水平低成为该专业师资现状的突出表现。具体来说,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师资建设上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基础知识薄弱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属于新兴专业,创办时间不长。虽然近几年来,一批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补充到了教学队伍中,但是从整体上,真正属于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并不多,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艺术学等其他相关专业调配过来的。这些教师在自己原有的学科领域内理论功底雄厚,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研究成果丰硕,但当他们从原有学科领域内转型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领域内后却难以得心应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文化产业缺乏深刻了解,对文化产业的运作规律不是很清楚,专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所致。
(二)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文化产业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行业,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懂得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从事相关职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为文化产业培养管理人才的专业,其最大的一个专业特色就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践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的从业经验。但是,由于目前现有的文化产业管理教师较少涉入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践领域,普遍缺乏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践经验,导致这些教师在理论传授时往往讲得头头是道,但在联系实践进行案例教学时,却只能泛泛而言,不能触及问题的实质。
(三)教师缺乏创新意识
从在其他相关专业调配过来的教师由于受“抱残守缺”思想的影响,面对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的态势,适应新形势的主动性不强,固守着以前的专业领域,对新知识兴趣不足,惰于知识的更新与补充,不能积极地吸收文化产业领域内的行业动态,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师资建设上的对策建议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成才的引路人,专业建设的主力军。鉴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加强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以机制创新为主线,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在岗教师的专业培训,鼓励现有教师进修深造,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就目前来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与相应师资短缺之间的矛盾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为此,加强在岗教师的专业培训,组织教师开展岗位研究和教学任务研究,加快教师从原有专业向目前岗位主动转型,应成为解决当下教师短缺的主要路径。各高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教师主动转型,争做文化产业领域内的专家,同时要创设多种平台,根据课程模块组建专业教研室、课程小组等组织机构,通过专题研究和集体备课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通过委托培养、双向交流等途径鼓励在岗教师到国内外名校、研究机构进修学习,接受更高层次的师资培养训练。
(二)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绝大部分老师都是从其他相关专业转过来,本身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和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通过产学研结合,即通过专业理论教师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实践型专家共同做文化产业相关课题,一方面可以使得教师对文化产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解决目前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熟知文化企、事业单位需求人才的技能特点,同时把自己对文化产业方面的科研成果和自己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另外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不懂地方可以通过科研得到更深入的了解,既可以使教师自身素质、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又可以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教师也可以带动、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到自己的有关文化产业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样既能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三)外聘专家教授,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为补充校内师资不足、实践型教师匮乏等问题,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需要,要积极聘请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机构、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各类社会文化团体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文化素养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专业研讨、课程教学、实践指导等活动,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纲.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
[2]王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依据、内容与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10).
作者简介:
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文化融合是指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将酒店企业文化自然地融入高职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更加关注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和技能标准,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使得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条主线上融入企业文化课程,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企业当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酒店管理高等职业教育有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深厚基础,要求学生的培养途径为校企紧密结合,这也是校企文化融合培养的基础所在。
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文化融合的意义
1.校企文化融合带来了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教育观念的变革
酒店管理专业在教育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教学内容脱节,评价标准单一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着对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校企文化密切结合,有助于深化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拓宽专业视野,求新、求变,也能帮助解决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和教学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
2.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
校企文化融合,教学针对性强,对企业而言,学生熟悉企业文化,毕业就可以上岗,缩短了学生进入企I的不适应期,使企业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益,而对学生而言,校企文化融合使学生可以更早更快地融入行业企业中去,养成良好的工作心态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职业岗位的适应性,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调整工作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适应新的组织环境。经过这样培养的过程,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社会竞争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3.有利于校企双方资源共享的更好实现
校企文化融合,能帮助企业更好地解决人力资源问题,有利于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而教师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吸取最新理念,丰富自身实践经验,增强“双师”素养,促进教师主动地去进行教学改革,有助于构建有特色的、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学,真正实现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有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三、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文化融合的实现路径
1. 校企合作的规范性
在校企合作中,院校应对酒店进行充分调研、考察、分析和筛选,选择管理规范、文化鲜明、责任感强的酒店进行联合培养。培养是在双方意愿达成一致,本着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形成的,合作协议一旦签订,便不能随意更改,是一种以契约形式固定下来的合同关系。
2.人才培养计划的针对性
在校企文化融合过程中,院校与酒店应从头做起,双方共同商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人才培养方案,院校和酒店结合企业文化特点、企业标准要求,并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共同制订一个符合三方利益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培养过程中,将酒店的文化精神、职业作风、技能标准、核心价值观等落实到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将校企合作全程参与、工学交替全面实施、校企文化多元融合落到实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培养。
3.课程设置的目标性
酒店管理专业在设置课程和专业时,必须了解构成某一岗位群的重要内容,明确哪些知识与技能是胜任这个岗位所必需的。课程培养计划一方面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育教学规律设计,另一方面有目的地集中教育资源为企业文化的渗透而服务,在课程设置要体现很强的职业性,如酒店非常重视的团队信任培养、沟通能力提升、角色胜任与合作等项目,可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专业热;就业冷;发展措施
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文化产业热”的到来,全国各高校纷纷开设了此专业,然而它的适应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在新形势下,结合我国文管发展实际,探索促其健康发展的有效对策,已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文化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1.中国文化的传承
我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理性文化的传播中。我们意识到越是在人们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曾提出:“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在传统文化日趋淡忘的今天,中国文化更加需要在我们正确的引导下延续。通过新兴的文化产业将其有特色的推广给世人,不仅弘扬了中国的特色文化,而且有助于推动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文化产业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其作用不容小觑。
2.社会整体文化发展趋势
美国学者亨廷顿曾断言,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经济竞争,军事竞争,而是文化竞争。从20世纪70年代起,文化产业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世界的经济格局在也不断的发生改变。从国际上看,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国际产业分工成为垂直产业分工,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取得了新的比较优势。从国内看,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公众文化需求有待进一步满足。各文化产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也在制约着整体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3.文化产业的特点
文化的娱乐化倾向是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文化的商业价值越来越高。“超女”、“快男”、“中国好声音”等新的电视选秀节目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追捧,说明娱乐业已经在经济增长和文化演进的前沿占据了不可否认的重要位置。
二、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热,就业冷”现状
1.新专业开设如火如荼
为适应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教育部2004年在全国高校中首次增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批准了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开展文化产业管理的试点招生。目前为止,全国已有近百所高校开设此专业。但各学校的培养定位十分模糊,院系归属也受到影响。其次,课程设置杂乱无章,导致学生并没有学到专业的实用知识,多而不精,以至于对社会的专业对口没有作用。该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量非常的多,不仅要精通理论方面的知识,而且需要具体的操作实践。在没有明确的就业去向下,对该专业的学习只会让人们莫衷一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有待于市场的检验。
2.专业热,市场冷
在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问题的今天,就业率几乎成了很多学校和专业生存的“标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亦是如此。据了解,本专业近年来培养出的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有的业界人对该专业的概念很模糊,甚至该专业毕业生的实习机会都找不到。一个专业的市场发展态势炙手可热,而市场反应却如此冷淡。这种困境的原因何在?归根结底在于该专业还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文管专业的人才还未被发掘出来。市场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不仅是学校的教科安排,而且学生本人也需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习。
三、应对我国文化产业管理的发展难题
1.立足产业需要,重点培养经营人才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公共性,而文化产业则具有经营性、市场性。为增强我国文化的竞争力和软实力,国家文化体制的目的旨在培养多数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知名企业。文化产业的应运而生,正是为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所以培养的人才不应局限于文化事业工作。
2.夯实专业发展基础
首先,要形成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将其从一般专业提升为专业类。与公共产业管理.工商管理等管理专业并列,再根据其研究范围分出明确学科发展方向,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例如,可在一级学科下设立媒介经营管理,影视经营管理,文化经纪人等二级学科。
3.重视企业作用,倡导开放性教学
高校可与企业联合建立教研基地,鼓励学生积极走出校门。企业可以发挥实践平台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聘请精英讲座给学生开展专业培训;而高校可发挥智力资源为企业出谋划策,共同开展课题研究等。这样可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4.政府和文化产业市场应发挥的作用
政府应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养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推动政府购买基本服务与文化消费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市场可重点发展报刊杂志、图书影像、影视娱乐等产品市场。打造文化品牌,增强文化影响力。
四、结束语
在大众传媒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产业管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文管专业的学生,会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也希望中国的文管市场建设越来越好,面对利与弊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企业运行机制,逐步实现中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化,思想化。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培养大量的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官玲.世界文化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
[2]李志雄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热的冷思考.广西大学学报,2012
[3]李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改革探悉.教学研究,200
[4]百度网页“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关键词: 文化产业管理 瓶颈问题 对策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需要而成立,也因国家重视文化产业而受到关注。从2004年教育部第一次批准4所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至今十年时间内,已经有100多所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数量上发展迅速。但作为新专业,在内涵发展上还不容乐观。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面临三个瓶颈问题: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培养模式不科学和教材缺乏。
一、师资力量不足问题与对策
目前很多文章注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讨论,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师资问题。师资力量是专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专业过硬的老师,就无法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师资问题是基础问题,师资问题解决不好,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及培养出适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等问题都无从谈起。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点与对师资的要求
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践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和成熟,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有十年发展历史,所以对这个新产业和新专业的特点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要有两个特点,即跨学科性和实践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第一个特点是跨多学科,跨文化、文学、艺术、管理、经济、法学等学科,融合很多学科,不是单一学科。需要有多学科的师资力量支撑,不仅需要文化艺术类师资,还需要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师资。而且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品牌运营、艺术市场营销、文化资源开发等课程,每门课程都跨学科,不仅要求任课教师有文化艺术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经济、投资、管理等专业知识和视野,任课教师必须具有综合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点决定了对师资的要求,不仅需要来自文学、艺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师资承担专业基础课,而且需要融合上述多个学科的师资承担专业核心课程。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第二个特点是实践性和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同于其他以理论为主的传统基础学科,实践性很强,强调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目前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绝大多数是为了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需要,很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很关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要求师资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2.目前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目前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匆匆上马,师资条件并不具备,因此一旦批准专业设置后,只能有什么师资开什么课,因人设课现象严重。目前,全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五花八门,各不相同,这里面有各高校优势学科不同、区域性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侧重点不同等原因,但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师资,没能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因此培养目标设定的所谓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只能流于口号。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师资主要来自文史哲、艺术、管理、经济等专业,极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科班出身的。传统学科文史哲、艺术等知识背景的师资大多缺少产业经济与管理学的知识结构,也缺少文化产业的实践经验,尤其缺少经济头脑和商业市场眼光,因此很难把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讲好,而且不懂得实践的重要性,自然培养不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同时,经济学与管理学专业背景的师资由于缺乏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意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因此很难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如何解决专业师资短缺问题呢?指望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出目前急需的师资还有待时日,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最为现实的做法是必须意识到师资培养的重要性,大力培养现有师资力量。师资过硬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应根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点针对性地培养师资。第一,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这些师资大多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而且很多已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所以已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稍加系统培训就能产生效果。目前专业核心课程的师资主要是通过自学进行专业转型,但自学比较慢,学校应该对这些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一是让他们补充学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二是送他们去国内外文化企业单位进行调研和学习,深入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运营情况,实现产学研结合。弥补专业知识单一和实践性弱的不足,让师资在知识结构上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这样才能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任务。通过培训和实践调研与学习,帮助教师实现专业转型,增强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的能力和兴趣。第二,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业界精英来校任教,把专业核心课程分出一部分课时请业界人士来讲,或者开讲座,以此弥补师资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同时需要学校出面进行协调,打破院系隔阂,综合多学科师资力量通力合作,承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2013年教育部出台文件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如果从艺术生招生,文化课成绩必须达到该校最低批次录取分数线,并在《201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级学科是管理学,挂在工商管理类,可以授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位。教育部文件出台之后,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停止招收艺术生,改成招收普通高考生,并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从艺术学院、文学院划归到管理学院,使管理学院错误地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质就是管理,所以很轻视甚至认为不太需要文化艺术类的师资就能办好这个专业。结果导致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放弃原有的办学基础和经验,在管理学院另起炉灶,造成时间和资源浪费,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因为,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是基石,创意是灵魂,没有文化和创意,只有管理理论的师资不能独当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的教学任务,同样,仅靠管理学院办不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与文化创意类专业一起成立文化创意学院,这样便于形成创意氛围和产业实践基础,对于文化产业管理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比较有利。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要新专业新对待,跨多学科专业,就要多学科教师去教。如管理学课程聘请管理学院专业老师教,经济学课程聘请经济学院的专业教师教,文化基础课由文学、艺术类专业老师教,专业核心的跨学科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文化项目策划、文化企业管理等由转型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授课。这样综合多方力量才能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和发展。
二、培养模式不科学问题与对策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点对培养模式的要求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跨学科与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建立多学科课程体系和大量有效实践教学环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文化艺术涵养与鉴赏能力,同时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基本知识和敏锐的市场眼光与商业头脑,重点是具有较强的创意和策划的实践能力,懂得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等。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培养都有较综合和实践性的突出要求。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具有如下要求:第一,多学科的课程设置,学生要有多学科基础知识。第二,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学生能力结构上,尤其注重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培养。第三,课程考核方式应多注重考核实践能力。
2.目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是培养目标不很明确,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培养。教学方式传统,以“满堂灌”式理论传授为主,未能有效开发学生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考核方式单一,仍以试卷考试为主,不能科学考核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真实水平,达不到检测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那么培养目标应该如何制定?到底是宽培养还是专培养?实践教学如何有效加强和落实?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如何改进?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一些对策:
第一,调研区域性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本校学科优势,制定明确的能满足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和本校优势特色的培养目标。
第二,在专业方向上是宽培养还是专培养,还存在一些争议。有专家认为必须专,理由是文化产业范围很宽,包括很多方面和具体行业,如果是宽培养,那么学生对文化产业只能是大体了解,并不能对文化产业内某个具体行业的经营与管理有深入了解和掌握。如某些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分为几个专业方向,并要求学生在大二时进入专业方向课程学习。笔者认为其实文化产业管理相对于旅游管理、会展管理、艺术管理等专业的优势就在于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面宽便于学生就业选择。对于本科生来说,就业压力是一座现实存在的高山。而且在本科阶段,不可能特别专,对于专业更深入了解应该是在工作中历练。因此,学生在大一、大二应该注重厚基础、宽口径,大三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方向,这样做到宽、专结合。如果过早选择专业方向反而限制学生以后的就业范围。本科生的可塑性很强,宽、厚的知识结构,容易就业,至于专业知识在从事某一专业后,会很快掌握。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体现宽度,在专业方向课程中可以多设方向课,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兴趣选择。
第三,在实践教学上,增加并有效实施实践教学课程和环节。比如:多建立实习基地,多带学生进行专业见习和实习。定期带学生去文化企业深入调研,了解最新行业信息,写出调研报告。定期举办实践教学活动如文化项目策划比赛、文化项目活动等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如南京艺术学院和安徽财经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每年举办大型画展与拍卖会活动,既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扩大专业知名度。还可邀请业界精英来校上课、举办系列讲座,并参与课程设置,更好地体现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
第四,在考核方式上,对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摒弃传统试卷考核方式,改用创意和策划类项目考核及采用调研报告等形式考核。同时以实践能力替代课程学分制度。如学生的艺术作品获得省级奖励,可以免修艺术类相关课程学分;学生的文化产业策划项目被某个公司采纳实施,就可以替代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课程学分,甚至可以免修这门课程;学生自己创立了文化公司并获得良好业绩,就可以免修相关的专业课程。学生的创意实践和策划实践如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就可以替代毕业论文,等等。通过上述方法有效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创意和策划等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意能力。
三、教材跟不上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教材比较缺乏,很多课程没有教材,权威的可读性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教材很重要,有好的教材,学生学习时才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所以教材建设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教材大多出自没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之手,理论较多,缺乏实践基础和实战经验,教材的实践性不强,看后有隔靴搔痒之感,比较空洞。甚至很多教材在很短的时间内草草编成,作为某些教师的学术成果,成为评职称的支撑,但教材质量很差,有的简直是浪费纸张,没有价值。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材必须重视实践案例的深入分析,在编写教材时要广泛邀请业界精英人士的参与,丰富实践内容。台湾文创产业实践比大陆早,很多文创产业的书籍出自业界精英人士之手,实践性较强,比较有价值。所以可以联合海峡两岸力量甚至吸纳国外力量一起来编撰教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之,要联合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等多方力量,打造出高质量的教材。
小结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有从源头上解决好师资问题,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编撰出高质量的教材,采用科学的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这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顺利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秋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6).
[2]魏莉.新时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商业时代,2013(1).
[3]张铮.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J].艺术学院学报,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