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教学活动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创意美术活动设计的实施原则
1.主题要突出创意性
在概念界定中,我们就对“创意”一词提出了一些看法。创意即为产生新见解的思维活动过程。创意的关键就是“变”,懂得“变”就懂得创新。初中生不会单单为了美术活动而创意,他们的创意也可能发生在主题实施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在语言活动中,初中生会对故事情节进行创造性续编;在游戏活动中,初中生会利用游戏材料进行各种创意的制作等。基于这个认识,我们主题实施的过程中,十分尊重初中生创造性的想法和他们的自由表达。只要初中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变”的思维,我们就要积极地肯定并且将其创意保留下来。当主题保留了不同初中生的创意后,这些创意就汇成了宽松、自主、创新的基调,在这样的氛围中,初中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和发散,他们的热情更为高涨,他们的创作灵感可以不断地涌现。
2.创意可来源于艺术
一切美的东西都是初中生喜欢并欣赏的,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创意也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美的事物、环境、作品、故事。通过对“美”进行深度挖掘,可以让初中生与艺术进行对话,使其内心情感和外在形式达到同构,扩展初中生美术欣赏的经验、提高初中生的审美情趣,为初中生独立地创造艺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初中生所能接触到的生活中和自然中有很多美的东西,如美丽的伞、美丽的装饰品、美丽的青花瓷片、美丽的剪纸艺术等等。虽然它们不是高端艺术,但是在每个作品中都蕴含着独特艺术构成和审美思想的表达,它们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初中生的生活中,是初中生能够见到的。当我们提出“创意可来源于艺术”,我们并不是说,每个创意活动都必须以艺术为主题;只是说,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加入一些综合艺术活动,因为综合的艺术活动其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和创造性。
3.创意活动设计要符合初中生的兴趣爱好
初中生对生活中的万物都有着探索和发现的欲望,他们会凝望天空观察星云变化,他们会忘我地躲在墙角边看蚂蚁如何排队行进,他们会在水池边一遍又一遍地拨弄水花,他们还会用积木一日又一日的完善着心中的立交桥。初中生对于事物的关注与持续都因兴趣而起,因兴趣的流逝而终。如果初中生对活动过程本身感兴趣,就能更加积极、热情地参与和投入其中,这样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满足,心灵得到了解放,并获得自我证实和快乐。因而在美术创意活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初中生的兴趣,初中生的兴趣点在哪里,主题就会在哪里得到学生的关注和认可,创意美术活动才能得以有效地实施。
二、初中美术创意活动设计实例策略
根据上文初中美术活动设计原则,提出以下创意活动设计实例:
1.创意雨伞设计
创意来源于给学生更多的发挥创造力的活动空间,因为,在本人曾经走访调查一所初中学校中发现,有一位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以“雨伞”为主题,以“雨伞”为素材,以水粉、彩笔为主要的创作工具,并以一定的“美的色彩,美的元素”作为指导思想,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要求放松思想,让他们在雨伞上随意的画,以追求自己认为的“美”为目的,让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3至5人一组,有的以植物为主题,有的以动物为主题,有的成了抽象大师,有的走进了印象世界。这种“另类”的教学尝试可以是事先构思出雏形,也可以是灵感迸发,不仅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还得到了家长的赞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了美术创造的独特艺术魅力,本人认为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2.环保服饰设计
还可以通过结合学校的艺术节,并以环保为理念,通过环保服饰设计活动,让学生放开思想,大胆创新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应用一些白色垃圾袋制作成大方的婚纱、可以应用方便面袋做成活泼可爱的短裙、还可以应用塑料袋、纸板等多种材料组合成服装穿着,然后可以让这些学生们自己创造的艺术品,在学校艺术节的舞台上展示、表演,让所有学生都沉浸在美的享受中,这样的活动本人认为将会有效地推广环保理念。
3.环保招贴画设计
根据查阅的大量文献资料及日前关于环境问题的频繁报道,例如:雾霾天气、河道污染、地球变暖、水土流失、等,已让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环境对于我们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于人,本人设计了以创作美术招贴画的形式帮助人们认识环境,唤醒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们形成良好的生活、环保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也有利于学生在初中美术阶段,形成一种环保与美术相融合的创造能力。本人在课堂上通过设计了此主题,让学生们自己通过思考、讨论设计多种多样的环保作品,以“呼吁人类保护环境”为主题,学生们的作品如图3,这些作品经过学生的思维延伸,展现出的艺术效果。这些作品不仅具有严肃的警示作用、具有让人深思的东西、还具有引人注目的观赏价值。
三、结论
总之,艺术创作是心灵情感的自然流淌,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特别是要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帮助学生寻找艺术自我。每个人对美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但都有个性化的创造欲望。所以,美术教学必须始终贯穿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将其创造性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尹小平,小学美术“创造性自主学习”活动教学法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07.
关键词:装饰艺术;设计教学;传统工艺美术
目前,我国很多装饰艺术设计人员都会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视程度较高,因此,对装饰艺术进行完整的研究,并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借鉴策略进行分析研究,能够有效保证装饰艺术的应用得到有效的质量控制。
一、传统美术当中道家思想观念的借鉴
传统工艺美术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具备较多的影响,尤其是在我国长时间的工艺美术发展历程中,很多传统工艺美术都能对现代装饰技术的教学活动产生较大的启示意义[1]。此外,在传统工艺美术的实践过程中,道家思想观念很长时间占据了工艺美术的主体地位,虽然我国的儒家文化对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影响最为深远,但不同时期的工艺美术都有可能对历史文化的形成产生较为强烈的积极作用。尤其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设计理念,更是将道家文化当中的天人合一理念进行了完整复杂的设计研究。另外,我国现代社会工业化程度的快速推进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社会公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现代社会生活逐渐远离了传统因素之后,诸多传统工艺美术当中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关系到众多装饰艺术教学理念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流对工艺美术的借鉴,更多的趋向于传统文化当中的道家思想理念,并希望从中获得有效的借鉴,提升现代装饰艺术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2]。另外,工艺美术对传统道家理念的借鉴呈现出较为多元的状态,诸多工艺美术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应用材料,都与传统的道家理念具备较强的相似性,因此,对传统道家理念与现代教学活动的兼容性进行完整的分析研究,是提升现代装饰艺术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
二、装饰艺术设计教学对传统工艺美术借鉴的具体途径
1、提升对传统美术的理解
在装饰艺术的设计课程推进过程中,必须保证所有的教学人员能够对传统美术具备足够深入的理解,使所有的教学细节都能有效的进行传统美术课程的渗透,避免产生现代教学活动较为枯燥的问题[3]。此外,在分析现代美术教学活动细节的过程中,务必将传统工艺美术领域的基础知识作为一项重要因素加以贯彻,使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扎实的传统美术功底,并将这些因素应用于美术学习活动中,以便传统工艺美术能够适应现代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另外,传统美术元素的应用必须有效的保证与现代教学活动的体系保持一致,使传统美术因素的积极影响可以适应现代装置艺术的设计理念。在理解传统美术各项理念的过程中,要合理借鉴传统美术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要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时间特点进行设计活动的规划,以便可以将传统工艺美术领域的色彩设计技巧和形态设计技巧进行整合,提升现代装置艺术的整体观赏性。
2、加强对传统美术技艺和理念的总结
对传统工艺美术进行科学的总结,是保证传统工艺美术的各项经验和理念得到有效借鉴的基础。因此,要从现代装饰艺术的教学形式调整出发,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各项思想理念和工艺手段实施科学的总结,保证当前的教学活动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借鉴能够较为完整和全面,提升传统工艺美术的应用价值[4]。另外,要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加工环节的关注,不能仅仅照搬传统工艺美术当中的绘画技艺进行现代教学细则的设计,而是要在深入理解传统美术工艺之后,将现代教学程序与传统理念相结合,增强装饰艺术实施过程中的美术风格独特性,为传统工艺美术的实践创造良好的机遇。可以使用案例讲解的方式进行传统工艺美术的实践,保证所有的美术教学活动都可以凭借固定的案例进行理念的传达,避免过于抽象的理论信息无法保证装饰艺术风格的一致。要在进行装饰艺术具体设计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将个性因素作为一项重要因素加以考虑,为装饰艺术的教学创造更高水平的实践价值。
3、加强对传统美术应用内容的设计
美术内容的合理设计是提升传统美术理念和技艺应用价值的关键,因此,要从当前多种多样的美术作品当中进行经验借鉴,并且使后续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的借鉴传统美术的实践方案进行处理,提升美术内容的实用性[5]。课堂的设计活动要充分按照内容设计的要求进行处理,为人物设计和物资设计提供良好的结构基础。在美术内容的设计当中,要严格按照装饰艺术的实践需要,对诸多艺术表现手法加以应用,使教学活动的执行可以在造型等因素的有效影响下进行模拟教学活动的分析,以便装饰技术可以借鉴传统美术的操作手法进行新型实践方案的设计[6]。此外,要加强对传统美术领域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利用转接或迁移等多种方式,对传统美术绘画工艺领域的艺术手法加以应用,使后续的艺术设计活动可以完整的适应艺术拼接等多种技艺的处理要求,并保证所有的象征性影响都能在固有的造型体系影响之下实现美术技法的完善。
4、提升对传统美术风格的研究应用
装饰艺术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必须完整的结合艺术设计活动的要求进行处置,并且使全部的岗位设计方案都能与灵活的分工体系进行结合,增强美术风格控制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要对当前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情况加以分析,使后续的美术风格控制活动可以适应工作情景设计的要求,并使全部的情景设计方案都可以与工程的技术处理要求取得一致,保证合作机制的运行可以适应工程控制体系的运转要求[7]。在进行教育模式设计研究的过程中,要根据现阶段的工程承担性特点,对后续的合作机制运行模式进行控制,为传统工艺美术的借鉴创造科学的运行体系,提升传统美术文化的借鉴效率。可以根据现阶段的校企开发原则运行方案,对全部的合作机制运行特点实施研究,以便教育机构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能够结合人力资源的控制特点进行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保证全部的培训活动都能的环境的合理控制之下得到高质量的运作。
三、装饰艺术设计教学对传统工艺美术借鉴的实践策略
1、科学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和内容
首先,要结合现阶段的装饰艺术执行规则,对所有的装饰艺术运行方案加以分析,使后续的技艺研究规划可以适应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此外,要根据现阶段的传统工艺控制准则,对全部的工艺表示策略加以分析,有效的增强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实践活动价值,为后续的技艺传授活动预留良好的技术使用空间。要从当前的媒体资源处理环节出发,对全部的原料基础资源植被策略加以分析,并且对具备创意性特点的实训环境进行整理,保障功能课程体系的设计可以与实践活动保持一致,并提升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在进行装饰艺术教学程序控制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前已经初步建成的课程体系特点,对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技能情况进行完整的研究,以便教学活动能够在相关考核体系或监督体系的有效保障之下得到高质量的推进,增强实践活动方案的指导价值。
2、完善实践活动培训体系
培训体系是保证已经完成设计的装饰艺术教学活动的得到合理处置的关键。因此,要从实践活动的具体研究设计出发,对全部的工艺美术培训方案进行完整的分析,并且结合所有的语言控制准则,对培训体系的实践方案进行分析处置,切实保证所有的培训活动目标方案都能有效事情培训体系的设计特点,提升培训活动的整体适应性。培训活动的体制设计还要保证与社会结构的状态保持一致,以便后续的视觉文化设计体系可以在固定的培训体系习惯中得到控制,提升变个性因素的处理质量、教学机构需要将装饰艺术的设计活动纳入实践模式当中,保证装饰艺术的教学能够与工艺美术的生产性特点保持一致,并使装饰艺术可以适应教学活动的传承性特点,提高工艺美术生产性活动的推进质量。培训体系还要与现代教学活动形成内容方面的融通,使培训体系的应用可以与装饰艺术取得对应,并且提升装饰艺术的应用价值。
四、结论
在我国教育领域对传统工艺美术的要求逐步提高的情况下,对传统思想的借鉴因素和传统工艺美术的具体应用路径进行完整的分析,并对相关实践策略进行完整的分析处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传统工艺美术的技术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令娟.探讨传统工艺美术在装饰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6,03:231.
[2]童宜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3]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
[4]肖佩.当代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2.
[5]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7.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对策分析
一、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之前有较长的一段时间是处于应试教学环境,在这种状况下各方会逐渐忽视对学生有关美术的情趣培养,除此之外,与之相关的一些价值培养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忽略,首先,高中学校内部的教学部门就是长期忽视这一教学过程的典型代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传统的落后教学观点已经在高中的教学团队中根深蒂固,且有着较难以磨灭的影响。从实际的教学成果来看,这种徒有其表、遵循形式主义至上的高中美术课程教学,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是非常普遍和常见的,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改造的规范要求以及最终课程效果。
二、提高高中美术教学质量的对策
1.提高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为了全面实现对高中美术教学的健康蓬勃发展,提高任课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课题已被提上日程,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够直接影响到美术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任课老师是教育内容的输出者,在整个教学系统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综合素质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决定了任课老师能否在授课时准确领悟到此项教学的基本特性、能否在全面授课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心理学专业和教育学相关知识不仅在普通教学中是关键因素,在美术教学任课教师知识储备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如今的美术教学师资组成中,心理学及教育学知识储备足够丰富的人数量较少,这种情况下,任课教师很难根据学生的具体心理状态及认知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美术教学活动。使每一位美术教学任课老师都具备如此丰富的知识储备显然比较困难和不现实,但是我们应当将其看成努力奋斗的最终方向,在此基础上不断寻找有利途径来丰富美术教学任课教师的知识储备。
2.加强对美术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视
加强对美术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视,传统的美术教师进行备课时,基本上都是以教师、课本为考虑中心,进行课程标准要求后的高中美术教学设计有了一定转变,教师在进行美术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时,更倾向于将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考虑的首要素,将学生置于主导和主体地位。在传统备课中,教师非常注重对学生美术课本知识的教育,现在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在制定相关教学目标时,更注重学生在美术理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综合培育。在进行前者的后续教学活动中,主要采用的是教师作为授课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后者的实践教育活动中,主要采用的是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及探究,学生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进行美术教学具体内容的制定时,以往更偏向于结合授课教师的主观想法以及有关部门的要求方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教学设计中,自然是从学生的实际美术想法出发,为了调动学生在美术课上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相应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安排。这种教学内容上的差别,直接导致了最终采取的教学评教系统也有很大不同,前者更关注学生相关美术理论知识技能的掌握,后者更注重成绩评价体系的完善性和多角度性,综合评价学生学习的表现过程和最终成果。
科学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能够引导教师更完美地实现对每个教学步骤的完成,有效加强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终呈现。整体性,对进行课堂教学的所有美术关键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帮助教师达到三维教学的总体目标。操作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因素的完成都极具操作性,对于美术教师和学生来说,教学活动设计中内容的具体挑选以及最终采用的美术课堂教学手段都对教学成果有极大的干扰力,教师对课堂时间利用的合理分配以及对课堂教学环境的调整都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并且,在教学活动的最终,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也有很强操作性。预演性,优秀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得以诞生,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都会将美术教学的整体步骤以及其它各个环节在脑海中有清晰明确的预演。
3.加强学生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本身作为进行课堂教育的三要素之一,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也是帮助教学效果显现的体现者。倘若站在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效果统一的角度,学生才是整个教学实践的主体。在我们以往的美术教学相关研究中,关注重点被引导向了“教”、“学”和“怎么教”这几点,其中明显对“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研究数量也不多。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表明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师生双方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学生本人对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及自觉性也非常重要,这基本上也是保证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获得相应成效的重要保证。一旦学生具备了强大的自信心和高度自觉性,便能够完全自觉自主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集中注意力并取得最理想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高中学生在课堂学习美术时自信心的强弱能够直接影响到美术教学成果的显现。
参考文献:
(一)陶冶社区居民的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美术类的各种教学活动,如素描中对象的再现,摄影画面对象的艺术重现、书法艺术的精气神的表达,都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再创造,是一种可感知的、符号化了的人类情感形式。社区居民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情感体验,能体会到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愉悦感和成就感,陶冶性情。
(二)引导社区居民通过教育活动进行特色文化的交流和传承
美术类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就是创造和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观念、感情的过程。美术类课程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社区居民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同时,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在参与文化传承的同时,还可创造出丰富的审美客体。
(三)促进社区居民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美术活动对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是显现的。在社区教育活动中,类似剪纸、国画、摄影等的教学活动,一个阶段就可以明显看到居民的学习成果,情感和认知相联系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促进社区居民的创新意识和技术技能
在培养创新精神和掌握技能技巧方面,美术类课程更有优势。美术教学活动的中没有创新就没有灵魂。各类艺术作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独创性体现出来的。
二、社区教育美术类课程的特点
社区教育美术类课程具有非学科性、动态生成性、开放性、地方性和生活性的特点。社区教育美术类课程要更多的体现出非学科性、实用性的特点。绘画、摄影、书法等课程内容、进度的设置,要适合社区发展与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知识点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要根据社区发展的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课程更多关注的是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与兴趣。美术类课程活动还要注意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倡导重体验、重感受、重过程,通过体验、感受从而激励社区成员主动参与,积极学习。
三、社区教育美术类课程的分类
在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下,各门学科应当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认识能力与水平,加强对于具体教学过程的改革。对于高校的美术学科来说,在当前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发挥其艺术学科的作用,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可见,建立起与时展相符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个性意识,成为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般来说,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其文化知?R水平较低。从高校招生的现状来看,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成为了具体教学工作开展的最大阻力。鉴于此,在招生选拔上,在相应的制度上应当做好改革工作,挑选优质的生源来进行美术专业的学习。若是按照艺术类专业文化课分数较低的录取原则,就会导致在美术方面的人才,其文化素养水平较差,阻碍了我国美术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势必影响了美术方面的艺术活力。另外,作为高校美术学科的教师来说,还应当结合当前社会实际需求,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与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二、加强对于教师的培训
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作为美术学科的教师,应当及时地了解社会需求状况,增强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参与社会上的设计活动,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努力使得自身成为过硬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从学校层面来说,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应当合理配置好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并坚持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老、中、青三级梯队,形成合理的教师队伍格局。另外,学校层面还可以引进其他院校的优秀教师,促进教学理念的沟通与交流,融合多种教学风格,进而合理地开展具体的美术教学活动。最终,形成教学理念先进、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美术学科教师队伍。
三、合理设置美术课程
进行美术教学活动的改革,具体的课程设置也是其中一个方面。按照具体的美术教学目标,即将学生培养成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美术人才,应当围绕这一美术教学目标合理、具有针对性地设置美术课程。具体来说,在设置上应当兼顾知识要点与艺术性两个方面,做到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要在具体的教学内容方面,体现出美术的基本概念,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增加艺术性教育,即着重提升学生欣赏美术的能力与综合艺术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课程改革中,为了保证基本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必修课的建设。同时,为了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还可以合理地开设选修课。通过合理设置相关的美术课程,能够进一步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四、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方法
一般来说,在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增强具体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作为美术学科的教师来说,根据美术学科直观性、感官性的特点,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设备,采用现代化的技术与手段,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美术学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得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来。高校还应当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要增加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的设计性实验;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要建成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能力训练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善与改革,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进而培养出优秀的美术专业人才。